登陆注册
3216600000002

第2章 皮影戏的起源与传播

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这就是皮影。“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形式之一。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将灯光照射用牛皮镂刻成的人物,再把剪影投射到挂起的白幕布上,艺人一边操纵皮影表演,一边用戏曲唱腔演唱戏中人物对话,由二胡、锣鼓等乐器组成的小型乐队伴奏,是融文学、戏曲、音乐、美术等于一炉的民间综合艺术。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璀璨明珠。目前,中国皮影艺术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皮影戏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因此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包括唐剧、华剧、陇剧等十余个地方戏,都是在当地皮影戏曲调中直接派生出来的新剧种。皮影戏还启发戏剧舞台上创造出了风趣幽默的“皮影步”和皮影造型技巧,为舞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红军桥》、《济公斗蟋蟀》等诸多美术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

关于皮影的起源历来有着种种说法,最为流行的就是皮影渊源于古代方士巫术招魂,晋代的《搜神记》记载,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早夭,汉武帝思之甚切,齐人少翁言能为其招魂,“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帐中望之,仿佛夫人像也,故今有影戏”。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皮影起源于唐代,唐代的木偶戏与皮影很相似,当时唐明皇曾作一首《傀儡吟》(一说是梁鲤所作):“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一人在梦中。”从这首诗可见木偶在当时的制作和表演技巧是相当成熟的,诗中关于操纵木偶的描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皮影的演出。但是对于皮影戏是否在唐代出现,却没有史料的记载。也有人认为皮影之所以起源于唐代跟当时的俗讲有联系,俗讲类似于说唱形式,是将佛经改编为说唱体格式,在讲演时,利用图像或者活动的纸人来照图解说,以吸引听众,佛教正是利用了这种民间的演艺形式来宣扬教义,称作“纸影演故事”。但是,皮影在民间的表演活动不得而知,也没有文字的确切记载,在唐代小说、杂文以及唐诗中都未有关于影戏的记载。再者,唐代虽然已经兴起城市,但是没有夜市,唐代有禁夜的规定,而皮影的演出必须在黑暗的环境下才能借以灯光在屏幕上显影,既然唐代实行禁夜,那么可想而之,皮影戏在当时是没有表演条件和市场的。

皮影的起源在民间亦有不少传说,山西晋中一带的皮影艺人,供奉黄龙真人为祖师爷。据艺人们讲,早在殷商时代,黄龙真人与他的外甥剪兽皮呈人形在窗前自娱,后人据此剪成纸窗影人,随之才有后来的纸窗影戏。按照湖北皮影艺人傅金龙的说法,皮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末的楚汉之争,传说张良为了“策反”,利用皮影戏在城楼上丑化项羽,韩信则以玉箫吹奏楚曲,楚兵因此引发思乡之情,纷纷弃项羽而去。民间的这些流传大都是各地不同特色皮影、不同流派的传说,都是出自当地艺人们之口,不足以佐证。

因为时间久远,史料稀缺,皮影的真实源头众说纷纭,但是皮影艺术成熟于宋朝则取得了一致的共识。皮影与说唱艺术结合,成为当时兴盛的市民文艺形成之一。这方面的史料很多,如北宋高承所著的《事物纪原》记载:“宋仁宗时,市人有能讲三国者,或采说加缘饰,作影人史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焉。”又如北宋张耒所著的《明道杂志》所说:“京师(指汴梁)有富家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缓之。”由此可以确认,影戏在北宋时已经形成。

北宋时期,政治文化中心东移至河南开封,影戏便在开封兴盛起来。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汴梁的市井游乐中,就有傀儡影戏之类。影戏出现后,随着商品的交流,必然流传到各地,尤其是邻近京都的地方或省份会早一些。南宋时期,皮影戏向东南亚诸国传入,可能与海上国际贸易有关,也有可能是由于宗教的传播。皮影戏得到传播发展,一方面是受和平时期的文化交流活动影响;另一方面是强迫性的传播,在极其残酷的战争中,胜利者将影戏艺人掳为奴隶供自己享用,并随军带往各地,虽极不人道,但毕竟使影戏艺术在新的土壤上生长和发展起来。金人攻破开封时,一部分皮影艺人随偏安一隅的朝廷南迁到了临安(今杭州)。杭州处于长江中下游、京杭大运河的南端,交通便利,文化繁荣。影戏作为一项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在此很快扎根并发展形成以浙江皮影、苏南皮影、上海皮影为主的杭州影系。影戏艺人南渡经过两湖、安徽、江苏、江西等地,也播下了影戏的种子。而金人掳走皇室贵族时,也掳走了弄影戏等倡优伎艺150余家。中原影戏一部分随北归的金兵传播到山西、河北、东北。宋代徐梦萃编著的《三朝北盟会编》,真实地记录了北宋灭亡的资料,从中也可以了解到汴梁各种珍宝、文献、各行工匠、艺人被金兵掳掠的情况,被掳的工匠、艺人,有的留在金朝皇室、贵族和军中,有的被转卖,有的在押送途中因疾病和饥饿死于荒野,还有部分工匠和艺人可能被押解到平阳,甚至关外各地。同时,伴随着艺人们苦难的历程,皮影艺术也传播到各地。从此,中国影戏分南北两派发展开来。

金元影戏承袭宋代发展脉络,使影戏发展、传播得更广。1980年在山西省孝义县榆树村发现的金正隆元年(1156年)墓里,有皮影头像壁画。这是金代影戏传到北方边远地区的写照。元灭了金朝,金兵掠夺的财宝、工匠和艺人便另易其主。山西省孝义县旧城东1955年发现的元大德二年(1298年)墓,在墓口两侧绘有纸窗大影的壁画,并写有“乐影传家,共守其职”的字样。这里供蒙古族享用的影戏,或许是宋京影戏的后裔,也说明当时影戏艺人的伎艺是在家庭内部代代传授的。

元代统治者把影戏作为宫廷和军中娱乐,蒙古族南征和西征,随军带有皮影戏,蒙大军远征到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皮影也随之陆续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等欧亚大陆的广泛地区以及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这些东南亚国家。

明代影戏继续在都市和村镇流行,只是它渐渐失去了在城市瓦舍勾栏里立足的社会根基,并受到日益繁盛的戏曲的排挤,但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它的发展并未衰退、断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引瞿佑《看灯诗》,还能看到影戏在瓦舍勾栏的影子:“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而且在此时期,影戏的发展有了一个新的传播局面。明朝万历年间,中国甘肃东部地区和陕西南部地区,将皮影艺术传播到临近京都的涿州,又从涿州传到北京的西郊和北郊。那时用的是大影人,唱高腔,用打击乐器伴奏,有西北高亢的风格,后称为涿州影。在这之前的明正德二年,北京城内举行“百戏大汇演”时,也有皮影参加。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能人辈出。无论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也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在这一历史时期,河北滦州皮影异军突起,其影响波及全国。滦州皮影后来在隶属滦州管辖的乐亭县兴盛起来,所以又有“乐亭影”之称。它的创始人是滦州安各庄人黄素志,他精通绘画和雕刻,喜爱流行于民间的“大影”(古典影戏),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并改进“大影”,后来他用羊皮制成了经久耐用的皮影人。现在的“唐山皮影”即为滦州皮影的后裔。“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奏的悲欢离合调,演的历代奸与恶。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就是这一民间艺术的真实写照。

18世纪天主教传教士把中国皮影介绍到法国,1767年曾在巴黎剧场做过表演,后来又传入英国伦敦。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德国大诗人歌德曾于威蓝博览会上介绍中国皮影戏,1781年他曾主持过以德国故事为内容的皮影演出。法国的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称中国的皮影戏为电影的先驱。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悬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于是当时严缉影戏艺人,迫使北京城内的影戏班子全部解散。嘉庆帝曾五次颁诏禁戏,令烧毁戏箱,驱杀艺人。直至1821年道光即位后,影戏在全国才渐渐恢复起来。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解放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下,又获新生。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又遭“破四旧”的历史劫难。十年浩劫,使广藏于民间的皮影艺术毁失殆尽,传艺断代。改革开放后,皮影戏濒危的处境开始扭转。传统文化虽有复苏的社会环境,但在当代影视音响等新科技和流行文娱形式的冲击下,皮影戏的濒危处境仍难扭转。目前的唯一出路,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要使皮影艺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才能使皮影艺术走出低谷,重展风采。

同类推荐
  • 著名歌剧欣赏

    著名歌剧欣赏

    ,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包括《白毛女》、《江姐》、《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其中包含了歌剧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歌剧欣赏》定位为歌剧欣赏入门普及型书籍,收集了世界著名的歌剧,及其创作的背景、故事等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笛语新说

    笛语新说

    欣闻曹晓磊先生编著的《笛语新说》一书即将出版,我感到甚是喜慰。关于器乐演奏教育教学的专门著述在我省范围内为数不多,笛子演奏类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今天,曹晓磊先生以他从事笛子演奏和教学的亲身感悟及切身体会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全身之力编著了这部新书,为我省的笛子演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热门推荐
  •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本书将人类的思维模式分为两大类:有利于成功的思维模式和倾向于失败的思维模式,透过对“成功模式”和“失败模式”的系统性对比,论述了成功与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如同绿灯行(油门)、红灯停(刹车)的交通指令(操控系统),指导着我们启动“生产成功的流水线”以创造成功,提醒着我们关闭“生产失败的流水线”以规避失败。
  • 太子本红妆:重生弑杀天下

    太子本红妆:重生弑杀天下

    【推荐新书】《暴君盛宠特工狂妃》,请支持!前世,她是南华国女扮男装的太子,他是南华国右相,那个时候他们是君臣,他们也是情侣。然而后来,他却杀她父母、灭她全族、毁她山河,将她逼上死路。江山染血、尸骨如尘、灵魂悲泣,她得以携恨重生。良辰美景之时,她再次被他逼入绝境,只是这一次她却冷淡视之,故事才刚开始,未可知结局,谁敢狂笑?她发誓,这一次,谁若夺她家国,她必杀之;谁若贱她百姓,她必毁之;谁若辱她人格,她必唾之。【装13版文案】十八年华逝水,徒悲。成百戚亲责罪,倾泪。千里河山虺隤,破碎。万寸恨意言归,不愧。
  • 地下铁

    地下铁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古代女医官

    古代女医官

    新书《夫君太纨绔:废柴小姐要休夫》求收藏,成了一个可以神挡杀神的高高手。穿越异界,更要命的是个六亲无靠家徒四壁的孤女,重生到废柴小姐身上的凤清歌为了休掉纨绔未婚夫,修炼起来宛若拼命三娘。求推荐。结果一不留神就废材变天才,还有一个拖油瓶的萝卜头弟弟饿的的呱呱叫……要休夫,先习武。可是……为什么休夫这条路看起来,医学院大三学生夏青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古农家女身上,却越来越长了呢?
  • 极品魔少

    极品魔少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这是一个拼爹的年代,某人的老爸是局长,某人的老爸是市长,某人的老爸是董事长,而我的老爸却是……十八岁之前,我从未见过他,当这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才知道,他是一个魔鬼,来自地狱最深处。他给了我一双恶魔之瞳,能让我看清人心的善与恶,灵魂的黑与白,以及,正常人看不到的很多东西。我的生活从此变得无限精彩,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要对魔鬼老爸说一句:混蛋,你还能更无耻一些吗?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武穆王演义》,写岳飞出身,立志精忠报国,驰骋沙场,身先士卒,骁勇无比,后来被秦桧陷害,死后显灵,秦桧冥司遭报、以告慰岳飞忠魂的故事。此书结构完整,编年记事详实,对后世有关岳飞题材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深远。
  • 冰火总裁的小妻子

    冰火总裁的小妻子

    内容简介:第一次见面,是妹妹带她到家里玩,当看见她的那一刹那他便知道自己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小女孩!为了得到她,用尽各种手段赶走她身边的男孩子,毕竟他们年纪相差太远.第一次见面,她觉得那个哥哥看她的眼神好奇怪,总让她打心底里不舒服!后来她后悔了,如果有重来的一天,她绝对不会去乔意家里玩!绝对不会.他掌控着父母的生杀大权,逼她在红本上签字打手印!他逼她在初恋面前完成了隆重而豪华的婚礼.宠文+小虐,大家多多收藏啊!当然还可以送点小花啦,送点钻之类滴,我是不反对啦!嘻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菜狗来旺

    菜狗来旺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