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之有些急了:"那究竟要练多长时间才行呀?"
这时,王羲之从书房内走了出来,他用手指了指院子里的大水缸,说:"你要能写完像这样的十八缸墨水,那你就有可能追上爸爸了!"献之听了,非常认真地点了点头。
从那天起,他就决定一切都从头开始,从最基本的点、横、撇、捺、钩开始练起。就这样,他足足写了两年。当他再把自己的字拿给爸爸看时,爸爸没做声;他又拿给妈妈看,妈妈也没做声。小献之知道,这是自己写得并不好,于是他回到自己的房间,继续努力。五年之后,献之又把他写的字拿给爸爸看,没想到爸爸还是不说话,他笑着摇了摇头,拿起笔在一个"大"字下面给添了一个点,这样就成了一个"太"字。
献之又把字拿着让妈妈看。妈妈仔细翻看了一番,最后,指着一个"太"字说:"你练了这么多年的字,总算有一点像你爸爸了。"献之听了,心里羞愧极了,这正是爸爸给加上去的那一点呀!献之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字和爸爸的相比还差很远哩。
从此以后,王献之一头扎进书房苦习书法,在爸爸的精心指点下,十分刻苦地下起工夫来,终于把那十八缸墨水写光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献之的书法一天比一天有进步,终于成为继自己的父亲之后又一个伟大的书法家,和他的父亲一起被称为书法史上的"二王"。
英国画家雷诺兹曾对天才做过这样的阐释:天才除了全身心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工作非常刻苦努力之外,与常人并无两样。如果你想在自己的人生生涯中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就应当像王献之那样,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并为之锲而不舍地努力。
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劳获取
懒惰走得如此之慢,以致贫穷很快就赶上它。
--富兰克林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汉克的年轻人,一心想成为一个富翁。他觉得成为富翁的捷径便是学会炼金之术。
因此,他把自己所有时间、金钱和精力都花在寻找炼金术这件事情上。很快他就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家中也因此变得一贫如洗,连饭都没得吃了。妻子无奈,跑到父亲那里诉苦。她父亲决定帮女婿改掉恶习。
于是他叫来汉克并对他说:"我已经掌握了炼金之术,只是现在还缺少一样炼金的东西……"
"快告诉我还缺少什么?"汉克急切地问道。
"那好吧,我可以让你知道这个秘密。我需要三公斤香蕉叶的白色绒毛。这些绒毛必须是你自己种的香蕉树上的。等到收齐绒毛后,我便告诉你炼金的方法。"汉克回家后立刻将已荒废多年的田地种上了香蕉。为了尽快凑齐绒毛,他除了种以前就有的自家的田地外,还开垦了大量的荒地。当香蕉长熟后,他便小心地从每张香蕉叶下刮收白绒毛。而他的妻子和儿女则抬着一串串香蕉到市场上去卖。就这样,十年过去了。汉克终于收集够了三公斤绒毛。这天,他一脸兴奋地拿着绒毛来到岳父的家里,向岳父讨要炼金之术。
岳父指着院中的一间房子说:"现在你把那边的房门打开看看。"
汉克打开了那扇门,立即看到满屋金光,竟全是黄金,她的妻子儿女都站在屋中。妻子告诉他这些金子都是他这十年里所种的香蕉换来的。面对着满屋实实在在的黄金,汉克恍然大悟。
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劳获取。只有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才能够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
彼得大帝作为俄国王位的继任者,也是通过艰辛的努力才真正得到自己的王位的。和其他王室成员不一样,他经常换下宫廷服装,穿上工作服去从事劳动。他看到西欧文明的成果在俄国几乎不为人知,感到痛心疾首,他下定决心进行自我教育,要提高自己国民的素质。26岁那年,正是其他的王子们耽于玩乐的年龄,他开始周游各国,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向这些国家中的优秀人们学习。在荷兰,他自愿为一位造船师当学徒。在英国,他在造纸厂、磨房、制表厂和其他工厂里干活。他不仅细心地观察,而且像普通工人一样干活并拿到工资。
在伊斯提亚铸铁厂,他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学习怎样冶炼金属,最后一天他铸造了18普特的铁,把自己的名字铸在了上面。其他一些陪同他出访的俄国贵族子弟可能根本没有想到他们会干这样的苦活,当然最后他们也不得不背运煤块和拉风箱。他问工头穆勒,普通的铁匠每铸1普特的铁可以得到多少报酬。"3个戈比。"穆勒回答说。但是工头付给彼得大帝18个金币。"你的金币自己留着吧,"彼得说,"我并没有比普通的工作干更多的活,你给别人多少就给我多少吧!我想买一双鞋,我的鞋实在不能穿了。"实际上他脚上穿的鞋已经补过一次了,现在又满是破洞。他对新鞋很满意,说:"这是我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的。"彼得大帝铸造的一根铁棒现在还在穆勒的伊斯提亚铸铁厂展示,上面有他的名字。还有一根保存在匹兹堡的国家珍奇博物馆,作为对亲自参加工作的这位伟大国王的纪念。这对每个俄国人都是很有启发的:国家要想永远地繁荣下去,不管是农民还是沙皇,都需要像彼得大帝这样辛勤地工作。
彼得大帝的事例告诉我们:只有靠自己的汗水和辛勤劳动换来的生活才是最真实、最美好的生活。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收获美好的果实,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许多年前,一位很有智慧的老国王召集了他的大臣,要求他们:"我要你们编一本《古今智慧录》留传给子孙。"接受任务的大臣离开后,工作了很长时间,最后终于完成了一套12卷的巨作。国王看了说:"各位先生,我相信这些都可以称得上是古今智慧的结晶,但是太多了,我想没人会愿意把它读完。精简点!"
这些大臣又努力工作了一段时间,几经删减,写成了一卷书。可国王还是认为太长,又命令他们再浓缩。从一册到一章,从一章到一段,最后一段变成了一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国王看后终于满意了,也很得意。"各位先生,"他说,"这的确是古今智慧的结晶,我们全国各地的人只要知道这个真理,大部分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日本有一句著名的谚语:"除了阳光、空气是大自然的赋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靠劳动才能获得。"
小克莱门斯的老师玛丽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每次上课之前,她都要领着孩子们进行祈祷。有一天,玛丽老师给孩子们讲解《圣经》,当讲到"祈祷,就会获得一切"的时候,小克莱门斯忍不住站了起来,他问道:"如果我祈祷上帝,他会给我想要的东西吗?""是的,孩子,只要你愿意虔诚地祈祷,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小克莱门斯当时的梦想是得到一块很大很大的面包,因为他从来没有吃过那样诱人的面包。而他的同桌,一个金头发的小姑娘每天都会带着一块这么诱人的面包来到学校。她常常问小克莱门斯要不要尝一口,小克莱门斯每次都坚定地摇头,但他的心是痛苦的。
放学的时候,小克莱门斯对小姑娘说:"明天我也会有一块大面包。"回到家后,小克莱门斯关起门,无比虔诚地进行祈祷,他相信上帝已经看见了自己的表情,上帝一定会被自己的诚心感动!然而,第二天起床后,当他把手伸进书包的时候,除了一本破旧的课本,什么也没有发现。他决定每天晚上坚持祈祷,一定要等到面包降临。
后来,金头发的小姑娘笑着问小克莱门斯:"你的面包呢?"
小克莱门斯已经无法继续自己的祈祷了。他告诉小姑娘,上帝也许根本就没有看见自己在进行多么虔诚的祈祷,因为,每天肯定有无数的孩子都进行着这样的祈祷,而上帝只有一个,他怎么会忙得过来?小姑娘笑着说:"原来祈祷的人都是为了一块面包,但一块面包用几个硬币就可以买到,人们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去祈祷,而不是去赚钱买面包呢?"
小克莱门斯决定不再祈祷。他相信小姑娘所说的正是自己想要知道的--只有通过实际的工作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祈祷,永远只能让你停留在等待中。小克莱门斯对自己说:"我不要再为一件卑微的小东西祈祷了。"他带着对生活的坚定信心走向了新的道路。
多年以后,小克莱门斯长大成人,当他用笔名马克·吐温发表作品的时候,他已经是勤奋而且多产的作家了。他再没有祈祷,因为在无数个艰难的日子中,他都记着:不要为卑微的东西祈祷!只有自己通过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收获才是最真实的。
享受劳动的快乐
由工作产生的疲劳,能使人感到愉快;而由懒惰产生的疲劳,只能使人在休息时感到烦躁和悔恨。
--石川达三
劳动不仅是生存的必需,而且还是一种乐趣。劳动可以让人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法国著名画家格勒兹指出,劳动--从事各种有益的职业--乃是打开幸福大门的钥匙。
无数著名人物的亲身经历早已证明了这一真理。
早期的基督教牧师都以亲自参加各种辛苦的体力劳动为荣。圣保罗主张"不劳动者不得食"。他自己一辈子都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来养活自己,他为自己这样活着而感到荣幸,为自己没有欠下别人一分钱而骄傲。
当垒·波尼法斯到达英国之后,他一只手拿着福音书,另一只手拿着木匠用的尺子。后来,他又从英国辗转到了德国,他还是靠自己的木工这门手艺吃饭。
路德更是这样。路德一生干过许多活计,他干过园艺、建筑、车工工艺和钟表制造,等等。无论干什么,他都极其勤勉,他总是凭自己的劳动去获取面包。
法国新教神学家、古典学者卡佐本有一次在他的一位朋友的一再劝说之下,被迫离开工作去完全、彻底地放松几天。但他享受不了这份清闲,旋即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说:"我宁可带病坚持工作,也不愿意无所事事,什么事情也不干才是最令人痛苦的事情。"
劳动不仅可以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而且还是快乐之源。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别人眼中是最辛苦的人,但在自己心中他却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23岁时爱迪生开办了自己的工厂,招募了一批工程师、工匠,层出不穷地推出各种电气发明,这些人都热爱自己的工作、迷恋自己充满创造力的头脑和双手,都是工作狂,而爱迪生是"总工作狂"。他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到4个小时。他的办公桌就在车间一角,每当取得一项工作突破,他就站起来,跳起非洲大陆的原始舞,嘴里还念念叨叨:"这么简单的解决办法,怎么原来没想到。"这已经成了一种标志、一种信号,工人们一看到老板跳舞,就围过来,他们知道又有新鲜事可做了。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在不断增加人手的情况下还要日夜开工。工人们没有抱怨,共同的兴趣在他们和爱迪生之间建立了友谊,整个工厂都充满了劳动和快乐的氛围。
劳动是一种赐福,没有劳动的生活就好像是一潭死水,没有一点活力和希望。事实上,真正的幸福绝不会光顾那些精神麻木、四体不勤的人们,幸福只在辛勤的劳动和晶莹的汗水中。只有懒惰才会使人们精神沮丧、万念俱灰,也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生活、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欢乐。任何人只要劳动,就必然要耗费体力和精力,劳动也可能使人们精疲力竭,但它绝对不会像懒惰一样使人精神空虚、沮丧、万念俱灰。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劳动是治疗人们身心病症的最好药物。马歇尔·霍尔博士认为:"没有什么比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更为有害的了。"一位大主教认为:"一个人的身心就像磨盘一样,如果把麦子放进去,它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如果不把麦子放进去,磨盘虽然也在照常运转,却不可能磨出面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