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5200000003

第3章 大自然之子

1642年12月25日,天虽然还没亮,可这个小村庄已笼罩在一片祥和的欢乐之中。在这个日子里,又一个生命喊出了他此生的第一声啼哭,不过这声音很微弱,因为这是一个早产的婴儿,瘦小而无力。

孩子的妈妈汉娜很虚弱,可是急于要见一见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助产的邻居把孩子带到她的身边,妈妈就忍不住落泪了。可怜的孩子啊,为什么上帝让这个生命如此弱小呢?“汉娜,给孩子取个名字吧!”孩子的外祖母对女儿说。

“伊萨克!”汉娜此时只能想到这个名字,也只想让孩子叫这个名字。孩子的舅舅威廉·艾斯考夫是个有见地的人,他曾建议,若是个男孩子,就让他叫孩子爸爸的名字伊萨克。三个月前,孩子的爸爸不幸染上肺炎,躺在病床上,不久就去世了。

这孩子就是牛顿。出生在林肯郡格兰瑟姆镇南面的一个名叫伍尔索普的小村子里。17世纪时,这里只有没落的庄园主留下来的一座荒芜庄园和几十户农家。这个小村处于山谷地带,土地肥沃,周围山峦起伏,重峦叠嶂,保留着几分原始的自然风味。一条小河——威沙姆河缓缓地流过村旁,这是全村惟一的水源。举目望去,到处都是随风摇曳的花草树木。

汉娜性格刚强,而且很能干,吃苦耐劳。在牛顿刚出生不久,她就开始下地劳动了。她自己种着几亩地,同时,还养了好些牛和羊。白天,她要到地里去收拾那几亩地,一回到家里,要忙着喂牲口,准备饲料,打扫牛栏、羊栏,同时还要忙着挤牛奶、剪羊毛,然后拿到集市上去换几个钱;晚上,她在灯下为小牛顿忙着做衣裳,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方能停止劳作。早晨又是照例的忙碌。小牛顿就全靠外祖母照顾。牛顿的外祖母是一个和善的老人,她对这个小外孙万分疼爱。三岁的时候,有一天,在家里照顾牛顿的外祖母正在帮着收拾家务,有人走了进来,与老人寒暄之后,提出来给汉娜做媒的事。她说邻近牧区的一个老牧师巴巴纳斯·史密斯托她来请求汉娜嫁给他。

老太太又是高兴又是忧虑。她的女儿再能干,也不能永远一个人支撑一个家啊!况且女儿才三十五岁,还很年轻漂亮,怎能忍心让她守一辈子寡呢?可是要是汉娜改嫁,祖孙二人的日子难过不说,小牛顿还会在失去父爱的同时失去母爱。

汉娜从地里回来了,听说此事,当即反对,但在母亲的劝说下,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硬撑下去了。以前她遇到各种预想中或意想不到的困难都咬紧牙关,她对自己说,不能垮下去,要坚持到底,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可是这根绷紧的神经一旦受到冲击,便会更容易断裂。那天晚上,熄灯躺下后,汉娜睡不着了。各种想法在脑子里挥之不去,像是大坝断开,洪水忽然一发不可收拾地涌了进来。

第二天傍晚,她的哥哥回来了。汉娜想找哥哥商量,恰巧哥哥正是为此事而来。原来史密斯牧师跟艾斯考夫牧师很熟,史密斯托他劝劝汉娜,并答应只要汉娜不带着孩子嫁过去,他愿意割让一块有年租金五十英镑收入的土地。

汉娜的哥哥说:“有了这笔收入,再加上家里土地的收入,妈妈和小牛顿就没什么后顾之忧了,你也不用再操劳一家的事,过这种捉襟见肘的生活了。”

“我听提亲的人说,”沉默了一会,汉娜的母亲接着说道,“史密斯牧师是个庄园主,以前的妻子没给他生下一个孩子。”“是啊!”艾斯考夫牧师说,“他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了,就盼着有个孩子。所以他希望汉娜早点嫁过去,汉娜嫁了他,今后就什么都不用愁了。”

“可是,”汉娜说,“我怎么能舍得扔下小伊萨克不管呢?”“孩子,伊萨克交给我你还不放心吗?我从他一出生就开始带着他,看着他从一个小可怜逐渐长成一个可爱的孩子,我跟他的感情比你跟他的还要深呢!别担心,我们什么都用不着你惦记,你要是想孩子,就常回来看看他。”

汉娜再也无话可说,她转过头看小伊萨克,一串泪珠洒了下来。妈妈走了。小牛顿还不明白妈妈要去哪,不懂妈妈走的时候为什么要抱着他大哭。在他心目中,妈妈就像平时一样白天要出去,晚上就会回来了。

然而,妈妈晚上没有回来,没有在他睡觉前温柔地亲一下他的额头。更让他失望的是已经好几天见不到妈妈了,外祖母也不觉得着急,他想妈妈了。他跟外祖母要妈妈,外祖母只含泪告诉他要听话,外祖母会好好照顾他。可是外祖母是外祖母,她会照顾他,可他也需要妈妈。这时虽然还不懂事,但是,孤寂的日子他感受到了。他开始闹着要妈妈,外祖母只能陪着掉眼泪。

时间长了,小牛顿知道妈妈不能再回来了,于是不再哭闹了。他一声不吭地忙自己的事情,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好像忘记了一切似的。他很少说话,不爱笑,也不爱哭,遇事时表情漠然。他整天在一个地方托着下巴不吭声地沉思着,好像在想什么重大事情一样,有时则在一个地方发呆。

等到牛顿再长大点后,他就经常跑出去玩了。有时他跑到河边去看静静流淌的河水,同时还有河水中随波逐流的树叶、花瓣等一些东西;有时他也会跑到树林中去。牛顿对美丽变幻的自然着了迷,格外的兴奋。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可是他长得瘦小,体质又弱,所以不能像同年龄的孩子一样,背着书包去接受学校教育,于是他在大自然中,过着无忧无虑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日子。

本来朋友就少的牛顿,早已习惯了孤独,根本就不想交任何朋友;他的外祖母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可是他觉得他脑海里的乐趣与幻想是她永远不会理解的东西。所以,小伊萨克喜欢独享他自认为有意思的生活,也许在别人眼里,他是个可怜的人,没人陪伴,老是独来独往,可是在他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那丰富多彩的世界总是如万花筒般涌现出让他陶醉的景象,他不是在忍受孤独,而是在享受孤独。

他喜欢四处乱跑,这是他的自由,那时仿佛整个世界都属于他一个人。他会跑到田野,那里还有泥土与庄稼的清香。

四季的变换让小牛顿那有些单调的生活有了鲜活的色彩。

有时,他会来到小树林里,在树影中,静静地躺上一会,天马行空地想上一会。小树林里,有着清新的空气,一棵棵嫩绿的小树整齐地排列着,让人赏心悦目。一切都是那样么静,让小伊萨克的思想都像要发出声音来了。

有时,他还会来到垂柳掩映的小河边。天气特别好的时候,会有闪亮的阳光洒在河面上。河水清澈见底,河底上随意地躺着许多鹅卵石,一些地方会长出漂亮的植物,还有像小牛顿一样自由自在的鱼儿在游。

一天,小牛顿终于忍不住下到河里去玩。他拾起几块光洁的石头,又抓起几根水里的植物仔细欣赏,探究它们的奇妙形状。他还奢望抓到几条小鱼。这是一个孩子的好奇心,他想和小鱼交流。可是小鱼很不听话,它们并不想傻乎乎地和人有什么交流,它们更喜欢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更喜欢自己游来游去,寻找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小牛顿抓不到一条小鱼,可并不甘心。他到小树林中找到一根比较直的长木棍,在一端系上一根结实的绳子,绳子的末端拴着一个牛顿自己做的弯钩。小牛顿抓来几根蚯蚓做鱼饵。鱼饵挂在鱼钩上。小牛顿把鱼线甩到了河里,在岸边握着鱼竿静静地等待,睁大眼睛仔细观察河里的动静。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鱼竿还没有什么反应,小牛顿觉得自己一直在屏着呼吸,他听到了蛙鸣声,听到了树叶的摆动声音,这么静,他甚至闻到了空气的味道。鱼饵是不是已经被狡猾的鱼吃掉了?小牛顿有些疑惑,但他终于还是没有动,他相信自己一定会钓上鱼来。突然,鱼竿猛的一沉,小牛顿一阵惊喜,一定有个贪吃的鱼儿上当了。牛顿兴奋地站了起来,握紧鱼竿,猛地往后一扬,一条中等大小的鱼就随之飞到了半空中,还在奋力挣扎呢!小牛顿好不容易才把活蹦乱跳的鱼从鱼钩上摘下来。那条鱼并不太大,如果小牛顿是一个有经验的人,他也许会把小鱼放回水里,让他再生养一段时间,可小牛顿只是个孩子,他只是满意于自己劳动的第一个成果,并不在乎那成果有多大。他心里充满了一种新奇的喜悦感,把小鱼放到一个小桶里,还来不及仔细观察这一条,他就急着去捕捉更多更大的了。这一段时间,他只钓了三条鱼,可他还是兴奋极了。他欣喜地观察着那些小鱼,心想这下子你们可跑不了,老老实实地让我瞧个够吧。

小牛顿目不转睛地看着小鱼,那样好奇,那样入神,转眼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小牛顿几乎忘了吃饭,后来他隐约听见了外婆的呼唤声:

“伊萨克,伊萨克,该吃饭了!”

小牛顿还没看够呢,可他还是听话地收拾起自己的东西,拎着水桶,回家去了。

小牛顿是一个四处玩耍的孩子,然而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他的特质、他的爱好与这种放松的环境结合在一起,才使牛顿成为世上独一无二的牛顿。

小牛顿是个孤独内向的孩子,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缺点,影响了他和别人的交流。再加上他所处的林肯郡,农耕家庭长久地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畏惧上帝,把生活重心放在阅读《圣经》和节制性欲上。在这样一种清教徒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更是养成了拘谨刻板的习惯。在周围人的眼中,他不苟言笑、沉默寡言。然而幸好牛顿童年的生长环境是纯净的大自然,他的天性里又有着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这种内趋性性格与热爱大自然的天性结合起来,便又有了优势,那就是他能够、也希望去探究自然的奥秘。

小牛顿生长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经常观察自然现象,他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凡事都想研究个明白,这种好奇心也为他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类推荐
  • 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成语,但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中的成语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更悠久、运用更广泛、地位更突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也更鲜明。它们大多是从古代的寓言、历史事件、古代诗文和当时的口语中产生的。虽然年代久远,但不少成语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只用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表现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归纳分析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分析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打开心灵,寻找幸福的秘方

    打开心灵,寻找幸福的秘方

    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感受到幸福的滋味,才能懂得幸福的意义。本书所选的小故事,个个如一剂良方,能够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从小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同时,让孩子们知道用充满爱意的眼睛去看世界,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 汽车车身修复

    汽车车身修复

    《汽车车身修复》以汽车车身钣金修复的技能为主线,从基本技能到一般技能,再到车身严重损伤的修复技能,分别对应三个模块,即模块一——车身钣金基础,包含安全与防护、车身结构与常用材料、钣金展开放样、手工咸形、气体保护焊、电阻点焊等十个任务;模块二——车身轻微损伤的修复,包含前翼子板的修复、车门面板的修复、车身钢板的收缩、车身铝板的修复、车身塑料件的修复等七个任务,模块三——车身严重损伤的修复,包含车身损伤评估、车身测量技术、车身矫正技术、车身钣金件的更换等四个任务。
热门推荐
  • 民国模范作文(第2季)

    民国模范作文(第2季)

    本书共分为五辑,主要内容包括:江山如画;生活映像;风物变迁;彼时心情;激昂文字。
  • 天域武神

    天域武神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武尊世界,位面交汇,万道争锋,群雄荟萃;一个从天域重生的人,墨风,命运转折于武神诀,闯向了下位界;千人瞻仰,万人臣服!高呼“风神墨少”美名!武动天域谁争锋,笑破苍穹我为神!
  • 一个来历不明的人

    一个来历不明的人

    简朴动人的故事,时间跨度大,简洁而多层面地描摹了当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世俗生活图景,凝聚了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各自际遇和命运。通过揭示小说人物的经历与成长,《一个来历不明的人》系吴亚丁的短篇小说选集,收录了作者近年写作的10个短篇。,叙述角度新。这些作品题材独特,力图呈现一个较大跨度下社会生存状态的不同侧面
  • 艺术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艺术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流芳百世,传世名言,启迪心智。《艺术家成长故事》精选了中外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如马神仙马致远、牧童画家王冕、风流才子唐伯虎、书法家祝枝山、辛酸泪笔化巨著曹雪芹、扬州怪才郑板桥、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武林至尊金庸、一代宗师齐白石、京剧大师梅兰芳、一代画才徐悲鸿、国画大师张大千、浩瀚星海冼星海、贝多芬、早逝的音乐天才莫扎特、柴科夫斯基、钢琴诗人肖邦、天才多产作曲家亨德尔等,讲述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成才故事,总结和提炼他们成才的启示与“秘诀”。
  • 道尊

    道尊

    不知昏迷了多久,马真听耳中依稀听见一阵吱吱吱的叫声,慢慢醒转过来!醒转过来时,马真不敢相信的环顾着周边的环境!他穿越了!
  • 球在脚下

    球在脚下

    足球是赵亚宁无法割舍的,只要球在脚下,他就不会放弃对足球的梦想。他坚信勤能补拙,一定能踢出最好的足球。别的天分都在上帝的掌控之中,只有勤奋,能够创造上帝都无法估计的奇迹!赵亚宁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这样的信念,也是这样的信念,让他叱咤足坛!
  • 僵尸狂徒

    僵尸狂徒

    罗天不出,天尊独尊。当罗天大陆人人都为封号罗天而图谋时,当至强者都为揭开远古辛秘而消失时,小小赶尸人却意外驾临异界。君千殇:绿袍老头,想吸老子血是吧,尽管吸,吸完你就是我小弟。君千殇:许小强,你是不是皮又痒了,想造反了?君千殇:二丫,给我干他!
  • 端上餐桌的中药

    端上餐桌的中药

    《端上餐桌的中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言,主要介绍食物中药的发展史、如何运用简单方法鉴别食物中药的真伪优劣、现代研究所阐明的食物中药中的营养和活性物质及如何应用和保存食物中药;第二部分根据食物中药的来源和食用部位分为六大类,共介绍78种食物中药。
  • 黄庭坚诗论

    黄庭坚诗论

    黄庭坚及江西诗派堪称宋代艺术特色的代表者,本书对其进行研究,观点鲜明,论述充分,有较高出版价值。
  • 画蛊

    画蛊

    一根年代久远的家传画笔,他违反了爷爷的嘱托,用它画出了一个绝代佳人,但厄运也随之席卷而来。一个噩梦,他看见父亲拿着画笔往自己身上乱插。血顺着父亲的衣服流了下来,像是一道道红色的蚯蚓。他却无法放下手中的画笔,画像完成的那一刻,无数个诡异的笑声在身边响起,一声一声钻进耳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