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00000008

第8章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个少数民族的自强之路 (2)

冯太后采纳内秘书令李冲的奏议,于太和十年(486年)初,颁行三长制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租调制。三长制就是仿照汉族封建统治的什伍里甲组织的形式,重建地方基层机构。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邻、里、党各设一长,合称三长。任三长者,可免除一至两人的徭役。冯太后用三长制取代宗王督护制,负责清查田地户口,征收租税,调发徭役,维持治安。三长制的施行使北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方基层机构,便于清查隐瞒的户口,增加国家控制的人口,使国家确定征税的统一准则,削弱了地方豪强的经济实力和武装力量,增加了国家的力量。新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一夫一妇出帛一匹,粟二石;十五岁以上未婚男女四人,从事耕织的奴婢八人,耕牛二十头,其租调分别与一夫一妇相同。新租调制协调了农民、国家、豪强地主之间的经济利益。对农民来说,一夫一妇的租调负担较过去减轻了;对国家来说,由于大批庇荫户转变成国家编户,总的经济收入增加了;对豪强地主来说,在征及奴婢、耕牛的租调方面虽然得到优待,但由于失去庇荫户,也增加了负担。这些汉化改革都是本着“太和”的精神,即协调各种社会矛盾进行的。

经过冯太后大刀阔斧的改革,北魏政治变得安定,社会经济日益繁荣,人口激增,多达五百万余户,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带动下,手工业和商业也都迅速发展起来,与之相应,社会面貌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冯太后的改革措施对北魏发展的历史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冯太后努力的基础上,孝文帝推行进一步的改革,使北魏富强和先进起来。

天降大任于孝文帝

孝文帝拓跋宏是献文帝拓跋弘的儿子,献文帝被毒死后,拓跋宏便登基称帝,当时他年仅五岁,因此权力一直由他的祖母冯太后代掌。拓跋宏从小就跟着冯太后长大,受到冯太后成功的培养。这种培养从小到大,从思想到能力,言行并举,一贯到底。孝文帝生下来后,临朝称制的冯太后为了抚养皇孙,就罢令不听政事,归政于献文帝。为培养汉化改革接班人,从孝文帝幼年时起,冯太后便抓紧了对他进行汉文化教育。任用一些儒家的“忠信博文之士”,教他读儒家典籍,向他传授封建帝王的统治思想和经验,并且作了《劝诫歌》三百余章教育他。冯太后还要孝文帝身边的内侍十天向她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否则就要受到责罚。在冯太后的严格管教下,孝文帝“五经之义,览后就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这些做法,使孝文帝熟悉了汉族的典章制度。后来,他能诗善文,博通古今,尊崇周公、孔子以及汉族的贤君良臣,即得益于此。受汉文化的熏陶愈深就愈认识到本族的落后与汉族先进文化的差别,因此,在孝文帝亲政后,全面的汉化便成了他改革的主导思想,并最终能够坚持不懈地将汉化改革推进到底。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思想不仅得到冯太后的大力培养,而且在这期间,他的治国才能和胆识也得到了冯太后的刻意锻炼。在孝文帝少年时期,冯太后常把他带在身边,直接参与汉化改革的廷议和决策,言传身教,让他领悟其中的方略。在生活作风上,由于冯太后的以身作则,注意节俭,对他施加影响,因此孝文帝也培养了宽容简朴的作风。为了锻炼孝文帝的实际才干,冯太后常常放手让他单独去处理一些政务,孝文帝的见识逐渐得到提高,处理政务也英明果断。太和十年以后,冯太后进而让他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自此以后,“诏册皆帝文也”。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24岁的孝文帝拓跋宏亲政,这时的他,已成长为一个才华横溢、有胆有识的青年政治家。在孝文帝亲政时,由于冯太后执政时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北魏社会正处于一个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速变化的过渡阶段,氏族制和奴隶制经济成分渐渐萎缩,封建制经济则有长足发展,更由于“均田制”的实施,这种封建化的趋势已发展到较高阶段,而与这个过程始终相伴的是各族人民反抗拓跋政权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孝文帝在这时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领略了社会大震荡与人民起义的力量,加上胡汉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胡汉杂糅”的不协调现象,而且鲜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未改变,与逐步封建化的社会经济也不相适应。孝文帝明白,拓跋政权再也不能按旧例统治下去了,他决定深化冯太后制定的一系列汉化改革,实现鲜卑族的完全汉化。

洛阳是个好地方

孝文帝亲政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北魏旧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在当时是鲜卑族的政治中心,也是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北魏定都平城百余年后,平城在这方面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平城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这里气候干寒,土地贫瘠,特别是由于水土流失风沙侵袭,大部分地区十年九旱,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不足。而且平城的交通也不方便,这里北部、西部与内蒙接壤,有连绵起伏的阴山;东部与河北相连,有太行山;西面是水流湍急的黄河,东南部有恒山、五台山、太岳山等,在当时条件下,交通运输十分困难。而作为一个都城,周围必须要有较好的自然条件,能够生产或者是运输足够多的粮食、副食品,以供应都城中的大量居民和满足统治者的物质需要。显然,随着北魏社会的发展,此时的平城作为都城已很不适应。

更主要的是孝文帝从战略意义上的考虑,平城偏处中国西北一隅,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幽居偏僻边塞的平城既无法应付黄河流域中原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纠纷,也不便控制整个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当时拓跋统治势力已经扩展到黄河以南的大片地带,仍旧把政治中心设在西北一隅,显然不能适合形势的发展,尤其不能满足进一步向淮河和长江流域扩张领土的欲望。再加上境外有北方柔然族势力的不断侵扰,地处边塞的平城,穷于应付,甚至有失陷之危;境内有警报频传的黄河流域的人民起义,这些都不能不使孝文帝考虑尽快把北魏最高军事政治的决策和指挥机构迁移到黄河流域去,以避开柔然族的锋芒和就近展开镇压起义的行动。

孝文帝决定迁都,还有着更深层的目的和远见,因为从政治氛围上说,平城缺乏传统汉文化生根发芽的土壤。它是北魏游牧文明发展的根据地,却没有封建文明的积淀。平城封建文化的缺乏,无法对整个北方、中原地区进行政治影响和文化辐射。而且平城是守旧鲜卑贵族的阵营,在这里进行汉化改革,阻力重重。为了争取更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必须要迁都。

迁都,洛阳和许昌都成为孝文帝可能选择的地点。洛阳是东汉、曹魏、西晋的故都,自“永嘉之乱”以来,经过战乱的破坏,“自晋宋以来,号为荒土”,十六国政权无一定都洛阳,说明洛阳当时残破已极,不适合建都。许昌在曹魏时曾为“五都”之一,其后,后赵、前燕均曾在此建都。当时河北是比较富庶的地方,一年之中便征到绢三十万匹以上,数目相当可观,元帝时因遭遇自然灾害,曾遣部分贫民到河北就食,反映了这里的农业也比较发达。自东汉末年,曹操经营河北,开凿白沟、利漕、平虏、泉州等渠后,由许昌城可以过利漕渠、白沟,通黄河,转江淮,使许昌城航运通漕也非常便利。尽管许昌在经济、地理形势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孝文帝从政治和文化的因素来考虑,仍然选择了洛阳。

魏孝文帝舍弃富庶的许昌而选中当时已萧条不堪的洛阳,是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的,因为孝文帝迁都是为了实现统一中国、实现文治、改进风俗这三个目的,与许昌相比,洛阳虽然残败但是政治意义极其重要。洛阳是华夏古都,殷商以来,一直汉族文化的中心之一,将都城定在洛阳,可以使北魏王朝以华夏正统王朝的姿态雄踞中原,更好地号召、笼络广大汉族士人效忠于北魏朝廷,以求得北魏王朝的长治久安。汉族的公卿门阀大族们多世居洛阳,孝文帝定都洛阳,能够使鲜卑贵族沾染上魏晋门阀士族的风尚,将鲜卑族的传统从武功改为文治,孝文帝也可以利用洛阳强大的汉族势力对抗鲜卑贵族,使汉化改革的压力极大减轻。与此同时,洛阳具有极大的文化优势,长期的历史积淀,洛阳的文化影响不是一般古城能比及的,底蕴深厚的汉文化有利于北魏的移风易俗,可以使之更好地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以便从文化、生活方式上消除胡汉差异,缓和民族矛盾。从战略位置上看,洛阳乃四通之地,凭借洛阳的磐石之坚,北可救援柔然的侵扰,保障国家安全,南可进攻萧齐,以期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定都洛阳的种种好处深深地吸引着孝文帝。

善意的谎言

一般情况下,迁都未必是什么壮举,但孝文帝迁都的意义却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只有迁都才能保证孝文帝的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孝文帝要继续贯彻冯太后的改革和实施新的汉化政策,就必须要抛弃平城这个保持着旧有势力和生活习俗的故都,把京城迁到中原地区的洛阳。政治中心的迁移,既可以使孝文帝镇压中原地区各族人民的起义,又能够进一步依靠中原士族地主的支持与合作,迁都能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同时,选择定都洛阳,也是经略南方、统一中国的必要举动。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决定尽管是十分英明的,可是由于鲜卑贵族习惯了北方游牧生活和比较凉爽的气候,又都留恋旧都的田产和奢侈生活,对于迁都洛阳极力反对。于是,魏孝文帝心生一计。他召集群臣,宣称要攻伐南朝,文武百官纷纷反对,他的叔父任城王拓跋澄反对最为强烈。

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同类推荐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读者报·旧闻(3月)

    读者报·旧闻(3月)

    稗官野史;国家地理;国学;环球档案;旧案新读;旧知录;历史见证;历史内幕;人物;煮酒论史
  •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本书是一部以历史上88位关键人物的真心话及其背后的故事而串起来的中国史。每一句“真心话”,就是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反映的是历史中权力游戏的规则、名利生活中的利害算计,以及人性中固有的弱点乃至阴暗面。这些“真心话”,读来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思。故事轻松简单,文字活泼,是一本别开新意的历史知识普及读物。
  • 宋宫十八朝演义

    宋宫十八朝演义

    共记录了三个多世纪中18位宋代皇帝的宫廷生活内幕,此书记述了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北周天下,其中“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及“莫须有”三字狱等重要事件都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至宋钦宗赵桓“北狩”间168年的北宋历史;从宋高宗赵构南迁至幼帝赴水而死的152年的南宋历史,是一部史实性较强的、寓教于乐的历史演义
  • 指南录

    指南录

    一段虚构的历史。一群男人为了捍卫一个文明不被武力征服的权力,一个民族不集体沦为四等奴隶的尊严而进行的抗争。在崖山落日前,探索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和文明的另一种出路。虚构的故事,真实的人物。以文天祥空坑兵败后的抗元故事为主线,介绍那个时代的传奇。
热门推荐
  • 贵圈狗仔多

    贵圈狗仔多

    楚:不想当老板娘的跑龙套的不是好记者。清:不能捉住小间谍的大明星不是好CEO。瓷君:作男作女,楚楚清心,一入某圈深似海,且看陆溪楚如何潜进娱乐圈,做最称职的金牌狗仔。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 高端女性:当今世界最有权力的女人

    高端女性:当今世界最有权力的女人

    整个世界的变化,是全人类共同推动的结果。但在许多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横断面上,却只有少数人留下了印记。她们,是对世界发展各个领域具有深刻影响的高端人物。她们,是国际重大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制造人。她们,更是铁骨柔情、势临天下的女强人。站在高端,领略大家风范:走进高端.倾听时代强音:面对高端,探究世界变幻。
  •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一生曾获32个博士头衔 。叶君主编的《文学与哲学(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文学、哲学理论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可以从中了解大师的风范。
  • 诡楼

    诡楼

    某市第一大厦,位落于繁华地带,精美装潢后却成了杀人利器;午夜若隐若现的影子、双眼暴怒的尸体、楼道里凌乱的脚步……高入云端的大楼受到了诅咒,如何逃离这出满惊悚和诡异的鬼楼,方法只有一个……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空间在手,夏氏专有

    空间在手,夏氏专有

    丽江游,游丽江,为什么人家收获的是艳遇,再差也是精美饰品,自己只能被坑了买个手链,还是其貌不扬的?谁能告诉我这片土地哪儿来的,恩恩,尝尝泉水还很甘甜呢!老妈心里激动,老爸眼睛发亮,夏彤呆呆托着下巴,有了随身空间,要不,咱也来个命运大转变?领着老妈,牵着老爸,拎着锄头,到地里转转,瞧瞧,西红柿不要太甜哦,鱼肉不要太嫩呦…养个小花也能卖出好价钱,种棵小菜照样颇受欢迎,还有什么?对了,咱们没事去饮口无根水,那个滋润呀,小乌龟衔来几根灵花当咱的零嘴!有空泡个温泉浴,咱家火火可是带来了福音呀,瞅瞅这可是赤火草以后咱们还怕什么火热水深!恩恩,放心,姐姐知道咱家龙龙为空间的花繁叶茂做出了巨大贡献,人参灵芝都是小菜一碟的!呜呜,哦,还有阿白呢,小东西不要变成狗狗装嫩了,姐姐的怀抱是留给未来的小包子的!
  • 黄帝内经排毒护体养生

    黄帝内经排毒护体养生

    毒是万瘸之源,养生祛病先排毒。远离各种体毒,身轻体健不怕老。《黄帝内经排毒护体养生》精选中医特效排毒法,教你轻轻松松清体抗毒。其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体内毒素、饮食排毒法、体质排毒法、五行生克排毒法等。
  • 冥界之花冥冥

    冥界之花冥冥

    什么?我是冥界公主。好吧,原来只是亡国公主,那又怎样,一点也不妨碍我要把你赶出冥界去。花冥冥身怀神秘的巨大能量,无奈却是被封印的死死的。好不容易悟出些门道来,却被告知要走遍六界才能解开身体封印。好好好,我都去。看花冥冥如何从一个微胖的人界懵懂少女成长为绝对强大的绝色冥界女王。读者群426589252(新手柒斗鼓足勇气的处女作,希望各位收藏并多多支持,柒斗在此谢过大家,么么哒。)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