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00000003

第3章 梭伦改革:雅典的救命稻草 (2)

雅典的经济在梭伦的一系列新动作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广大平民在经济上翻了身。温饱问题的解决也意味着政治生活提上了日程。前面谈到,即使是一个摆脱了窘境的平民在贵族看来,他们都没有权利去说一句话表达声音的话,政治权力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禁区。如果梭伦到此为止,也只不过让民众们有了张口吃饱的能力,但没有张口说话的权利,充其量为贵族们培养了一群在他们看来着装体面了点的哑巴。

民主的香饽饽

雅典的景象已经有所改观,尤其是工商业者集聚了大量的财产,队伍也越来越壮大。这些新兴的工商业贵族和广大平民要求获得权利,构成了民主派的基本力量,呼唤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

民主即“democracy”,意思是“人民的统治”。现在人们讲这个词的时候都喜欢用拆词根的方法来讲。比如“democracy”中,demos的意思是“村社”,就是指长年住在一个村社的平民。在希腊文中,“demo”是“人民决定”的意思。由于公民中普通平民占多数,所以它又指平民、多数人。因此,民主的可操作性原则是“多数决定”,也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一句简单的话却是千百年来民主政府制度的构建基础。民主社会的权力不是属于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而是属于人民中每一个人的,每个公民有均等的参政权利和参政机会,这条原则也是民主政治的灵魂,也是梭伦时代雅典人的心声。

雅典商人因其身上无法改变的平民血液,在政治上受贵族歧视,便和农民联合起来与贵族进行斗争。公元前632年发生了基伦暴动,当政贵族征人围攻暴动者,平民却反抗不够积极。公元前621年,在平民的压力下,贵族会议被迫委托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定成文法典。但德拉古的立法有利于放高利贷的贵族,平民难以接受。平民以酝酿起义迫使贵族让步,达成选出一位各方都满意的立法官来改革。毫无疑问,他就是梭伦。

梭伦将雅典的全体公民按财产的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五百麦斗级、骑士级、双牛级和日佣级。它们对应的财产标准分别是500麦斗谷物、500~300麦斗之间、300~200麦斗之间以及不足200麦斗。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谁的财产多,谁的等级就高,谁就享有更大的政治权利。第一、二等公民可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最高官职,第三等只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这一制度虽然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但它意味着即使身为贵族,如果财产少,也享受不到过去那么多的政治权利,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可凭借自己的私有财产,跻身于城邦政权。

梭伦调整了奴隶主阶级各阶层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改造了雅典国家的国体。这也意味着贵族们独自享用的特权流失了。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官吏的选拔,都不再以贵族出身而以财产资格来定,血缘世袭权宣告结束。这就为那些平民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从参政到掌权敞开了大门。随着新兴的有钱人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面临新的失败。

老百姓的说话机构

平民不分上层下层,都获得了公民权,但如何保证平民权力的落实,梭伦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他改革之前,公民大会只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实际上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国王手中,后来又为贵族所控制。在贵族政治下,贵族会议掌握了公民大会的提案权,会议的召开、议程也由贵族决定,公民只能就贵族的提议进行投票表决。

梭伦要做的是不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在他出台的政策里规定:决定城邦大事,选举行政官,一切公民不管是穷是富,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以九位执政官而言,每一部落先行预选十人,然后就这些人中抽签选举。公民用抽签法选举绝大多数官员,是当时“民主”的标志之一。因为抽签法可以防止世袭名门贵族操纵选举,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机会进入国家统治集团。第三级公民也有当选官职的机会,第四级公民当选为陪审员后,有权审理涉及贵族富室和军政人员利益的被控案件。显然,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很大一部分移到了普通公民身上。

所有这些都是公民大会新增加的权力。为保障大多数人都能分享这个权力,公民大会由雅典的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除第四等级外,其他各级公民都可当选。会议成员当选后可任职十年。其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定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贯彻公民大会决议,实际上执掌最高的统治权。

为了监督公民大会,梭伦还完善了陪审员制度。

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度,陪审员不分等级,一律通过抽签产生。四个等级的公民均有权通过抽签方式当选陪审员。贵族法庭的大多数职权转归民众法庭,贵族法庭主要负责宗教和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公民陪审法庭有监督国家司法的权利,法官处理的任何诉讼案都须经陪审员审查,然后判决,对于法官已经判决的案件,陪审员仍可起诉。陪审法庭还对渎职的执政官在其卸任后有权审讯。审案时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所在公民都有控告和上诉的权利。这样,贵族对司法审判的垄断继行政垄断之后也被打破。

此外,梭伦还制定了一些法律,通过法律的手段,鼓励人们投身于国家的政治生活,参与国家管理。公民大会向来是贵族说话的工具,贵族说一是一,没有商量的余地,改革后,这个机构增添了新鲜血液,老百姓多了一个倾诉心声的渠道。

梭伦骨子里的中庸

中国人为人处世,一向以中庸著称。这门高深的艺术往往被指责为“和稀泥”,其实大谬。中庸之道的根本要义在于阴阳调和,损有余而补不足。不要把啥事都办死了,要给自己留下点余地。其实梭伦就是遵循了中庸之道,大获成功。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论及梭伦改革时,曾有过这样的评语,即认为梭伦采取的措施,是最优良的立法,是拯救国家的创举。梭伦的“优良立法”,简言之,就是抑制最富有的阶层,扶持最贫困的阶层,强化中等阶层,目的在于防止大富极贫,实行防止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来求得当时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巩固。

梭伦的抑富是有原则有限度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他还认为“自由不可太多,强迫也不应过分”。

梭伦不仅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据古代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梭伦为抑制因摆脱债务而大胆起来的人民的过火行动,在“元老会议”之外,又设立了一个四百人会议,并规定在人民讨论公共事务之前,就该会议先行讨论,不经过这种事先讨论,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得提交公民大会。梭伦认为,“城邦有了这两个会议,它就好像下了两个锚,就不会受到巨浪的震撼,民众也就会大大地安静下来”。这就充分说明,他的“允执其中”是有原则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以“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超过这个限度,就是“不公正”的,过分地失去了平衡。若非如此,就当时历史条件来看,梭伦的改革措施就很难顺利地推行,就有可能遭到无法解决的激烈反抗,“解负令”也就难以贯彻执行,当然就谈不上社会的相对稳定,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梭伦从不做过头的事情。他没有完全满足那些“欲望无止境”的人的要求,分割土地。他十分坦率地说,他“应允之事,得天之助,都已完成,至于其余,不能作无谓冒进”。事实也是如此,当下层平民要求他用暴力处置贵族,并分割其土地时,他没有言听计从,而是以分裂反贵族派的策略,抵制这种要求。

改革有个副产品

改革就像治病,医生本身也有自己的难处,不是每一个医生都能迅速地治理病人的顽疾。虽然梭伦对雅典的一系列改革使广大平民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权利,但是梭伦的贵族出身和中庸、温和的处世哲学使他不可能完全站在广大下层平民一边,满足平民特别是农民的要求。梭伦改革在摧毁贵族势力与氏族制度的残余方面还不是很彻底,他制定的按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利的制度也只是把那些有钱没权的人扶上台,广大公民还是生活在国家权力的底层。在氏族贵族和广大农民舆论的攻击压力下,梭伦借口到国外考察,乘船出国避风去了。

梭伦结束游历生活回到祖国的时候,雅典正发生激烈的内部斗争。据说他对庇西特拉图想当僭主早有觉察,对他进行过规劝和斗争。梭伦晚年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但是,梭伦没有来得及完成这些计划之中的著作。公元前560年左右,这位对雅典的历史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古代民主政治的奠基者去世了。他的遗体被焚化,骨灰撒在他曾为之战斗过的萨拉米斯岛上。

天下的好事不能让一个人全占了,这句话赠送给长眠在萨拉米斯岛的梭伦毫不为过。

梭伦的能力有目共睹,他把雅典城打理得风生水起,让它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还让每个公民都可以参政,好一派民主气象。但是,这里面也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危机,因为改革出现了个副产品——多数人的暴政。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梭伦改革创立的陪审法庭。梭伦规定,当时的重大审判活动都要在雅典人赶集的日子里,放到那个大广场上进行审理,采取“贝壳放逐法”来做最后的判决。也就是说,那天所有有空的公民都可以去听公审,然后凭借自己的经验作出自己的判断。出席公审的公民每人自带一个贝壳,只要觉得对被审判的人不满意,就可以把贝壳放到他面前。如果这个人得票数超过6000,那么结果就出来了:那个人不管是否被冤枉,都要马上离开雅典,在外面流放超过10年才能重返故乡。恶人逃不过人民雪亮的眼睛,被放逐了,这自然是好事一桩;但有时候,一些为雅典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也会被民众放逐掉。每一个贝壳都是一个责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对国家大事作出准确的判断,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当时,如果真的让每个人都来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其后果很严重。

梭伦的用意是好的,他想让每个公民都保留自己说话的权利。但是,他对公民们持过于乐观的态度。人往往并不是一个理性的可以考虑到所有方面的生物,有时会感情用事。如果在这些场合再用民主,那就和原来的出发点相违背了。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即使人们都是理性的,民主也不是可以在所有的领域都所向披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所谓“多数的暴政”这个问题。举个例子:有3个人去旅游,2个人想游泳,1个人想打球,那么民主的决策还是去游泳,但要加上个限制条件,就是想去打球的那个人,有说“不”的权利,而且那2个去游泳的人,必须学会尊重这个“不”。

近代自由主义大师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看法也许会给梭伦以启示: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划一条界线,界定好群己关系。凡是牵涉到个人生活问题的领域,我们绝对不能用民主来解决;而对于国家问题,我们只能依靠民主。

同类推荐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先秦:文明曙光;秦汉:天下一统;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隋唐五代:帝国再造。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威尔士以他开阔的视野,明快简洁的笔调将一部世界强国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部经典著作,不仅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价值。
  • 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大国崛起,这是一个喧嚣已久的话题。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拉开了世界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序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先后崛起,夺得了海上的控制权并成为了世界的霸主。这些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荷兰如何从一个与海搏斗的“低地之国”迅速崛起,在17世纪的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如何崛起为全球最富有、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现代法国是如何诞生的?美国又是如何从仅有200余年历史的国家崛起为今天唯一的超级大国的?……本书将为您一一生动解读。
热门推荐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王爷接招:本妃不愁嫁

    王爷接招:本妃不愁嫁

    只是扶个阿婆过马路居然也能穿越?幻觉,肯定是幻觉!好吧,既然穿了,那就穿吧,可是为毛人家穿越是遇到各种帅哥骑士,她雨潇潇这一过来就是穿到一个傻子的身上?!被人欺负不说,就连半个帅哥骑士都见不着!天啊!这世界还有没有更离谱点的事发生?
  • 腹黑相公:萌妻不好惹

    腹黑相公:萌妻不好惹

    啊呀,别人要么穿越,要么重生,穆清婉却一次两种体验,先穿越,后重生,这是个什么节奏?难道因为她是网络作家,所以老天爷格外优待?感谢上苍,她穿越重生后,既有爹:渣男;也有娘:包子女;外加前世合伙将她推下悬崖的堂妹和未婚夫,这样的生活,实在是精彩极了,不然写宅斗文积累下来的经验,就该浪费了,你说是不是?
  • 帝姑

    帝姑

    我是帝姑,皇帝的姑姑。不是亲姑姑,是姨表姑,一表三千里,再加上一个姨,可谓隔了六万八千里。※※※※※※※※※※※※※※※※※他是少年帝王,胸怀天下,坚定隐忍,冷情傲性。后宫佳丽三万,环肥燕瘦,珠玉在侧,独悬后位。他是当朝丞相,三代忠烈,仰首朝堂,岿然如山。犹记冷宫初见,清柳拂风,情劫难逃,终是沉沦。他是贴身护卫,面具覆颜,难窥真容,守她护她。也曾白马轻骑,一朝变故,千载轮回,此情堪怜。她是帝姑篱落,十载相守,不离不弃,教养少帝。帝姑深宫独处,面首数千,蓝颜过百,真心几许。是否,总也是在历尽伤害折磨后,才恍然心痛?是否,总也是在不经意的失去后,才惊然醒觉?江南地,他风采卓然,激荡的,是他的英姿,她的眷恋。那一日,她深陷囹圄,苍白的,是他的正气,她的痴恋。她笑:敛思,敛思,自此,你我是陌路。苦寒地,他深蓝色身影晃过,救回的,是她的命,失去的,是他的命。那一时,面具碎落成片,那记忆里的旧时容颜,原来,始终,未曾离开。他说:诗儿,我不悔,来生,你我还要相遇,我,还是你初见时的师兄。城楼上,她纵身一跃,成就的,是他的江山,她的解脱。那一刻,他明黄龙袍,晃动的,是他的难舍,她的心痛。他说:姑姑,我最想要的,不是这江山,而你,始终不懂。PS:1.某人很无牙的求收藏,求留言,求推荐,这些都是某人写文速度的动力!2.本文每日一更,更新时间一般是晚上。
  • 鲁迅读书记

    鲁迅读书记

    这是一部具有新视野的人物特色大传,作品通过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沐浴自然科学之光等华彩乐章,充分展示了鲁迅读书治学的三大板块,给人以去天盈尺欲泊无涯之感,通过对传主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的精审条陈,读者从中获致深刻肯綮与良多教益,而有关传主之盘桓书肆、披沙简金雅事趣写,则将一代传人行藏,万种书缘风情染得相当丰饶与葱茏。本书作者可谓将其有关积累扫数捐出,而心境笃读在致,笔墨平朴不奢,琢华夏之璞,写五岳之势,于是,鲁迅白一个新的切面向我们走来,剑锋般的人生态度,色正芒寒,巨轮似的求索之路,履深载厚。
  • 不婚终结号:霸爱小甜妻

    不婚终结号:霸爱小甜妻

    他是莫氏集团继承人,奉行不婚只爱潇洒一生。她是人见人爱、撒谎不眨眼的谎话精。当她误闯了男厕,遇上了他。他不想结婚,她更不想结婚。他遇上了怎样的奇葩?当不婚主义者,化身结婚狂,她和她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老婆,非你不可(完)

    老婆,非你不可(完)

    没有婚纱,没有婚戒,没有婚礼,她被迫代替妹妹嫁给那个传说中恶魔一般的男人。一双嗜血的眸冷冽无情:秦暖,你不过是秦家送到穆家的牺牲品,在穆家,你连一个下人的地位都没有。她默默的忍受名义上的丈夫和情敌对自己的百般羞辱,只为能够平安的将腹中的宝宝生下。心灰意冷,她拼命护住腹中胎儿,一消失就是五年五年后,她带着拖油瓶从国外归来,“暖暖,秋天到了,我们要去哪儿收获爹地啊?”一手一根超大棒棒糖,粉雕玉琢的小家伙儿一边舔一边撅着小嘴巴问道。“哪里埋的种就去哪里收!!”看着S市那座最高的建筑大厦,墨镜下的眸子突然划过一丝悲伤。宝宝VS亲爹
  • 世界军事百科之作战谋略

    世界军事百科之作战谋略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末世重生录

    末世重生录

    【读者交流群:219308880看着眼前一张张本以为再也看不见的面孔,人若犯我我必诛之。这一世,滔天的恨意,她可不会窝囊的活着。重生后,她会好好享受。老天,她有一种恍如梦中的感觉。新的改变,撕心裂肺的背叛,新的人生,彻骨的诅咒。新的生活,你一定要好好的看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原来这都已经是上一世的事情了。新浪微博:搜索YQ-悠然小妖,沫然才发现,即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