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00000018

第18章 王安石变法:两个男人的独角戏 (3)

政策与对策的博弈

俗话说:经是好经,就是让歪嘴和尚给念歪了,新法也逃脱不了这个规律。在司马光的内心深处一直有这样的担心:官吏们借变法之机,会像虎狼出笼一般糟蹋百姓。也由于此,他成为坚定的反对派领袖,不幸的是,随着王安石变法的渐次展开,他的担心变成了现实,而且这个现实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青苗法为例,这个办法本来源自山西,当地地方官推行的时,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王安石在做地方官的时候,也曾经大力推行过,也同样收到了百姓们的欢迎。人们总是有这种归纳和演绎的能力,当王安石向全国推行青苗法后,他期待着天下丰收的景象。谁知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青苗法的推行很快在全国形成了大面积的灾难性后果,很多农民甚至被弄得倾家荡产。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农民的确需要青苗法。特别是古代农业完全靠天吃饭,谁也无法预料老天爷今年会不会不开眼。特别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青苗法更能显示其救济与援助的功效。但是,所贷青苗钱必须以田里的青苗为信用担保或者抵押,而在荒年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田里还能产多少东西。这样一来,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发放贷款的官府怕贷款收不上来,贷款的农民怕自己还不上官府的债,双方都十分害怕。

自古官府就处于强势地位,他们为了减轻青苗法给自己造成的损失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责任,只有抢农民一途。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变卖家产,归还贷款本息。严重者需要卖房卖地,甚至卖儿卖女。

但是,农民无力或者不敢贷款,这要是让上边知道了,会影响自己的政绩的。所以,官员们在自己的圈子中形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规矩: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经济状况,将农民分成若干等级,按照这个等级来限定农民的贷款。然后,用行政命令当地稍微富裕一点的农家与比较贫穷的农户之间结成对子,由这些富裕的家庭为贫困家庭提供担保或者抵押。

这样一来,一旦出现了饥荒,无论是贫农还是富农,所有的人家全部会被一下拖下水,根本无处可逃,唯一的赢家就是官府,无论旱涝他们都能高枕无忧。于是,一件本来是救民于水火的好政策,却在下面那些黑心官员的运作下,成了地地道道的害人之法。

除了下面的人精于对策外,王安石来说还面临着一个更严重的考验:就在他全面铺开变法的摊子不久,老天爷好像诚心跟他作对似的,让全国各地不停地经历各种天灾,包括旱、涝、蝗灾等,连续好几年都不断。在灾害面前,前面说到的青苗法的弊端立刻显现出来了。全国的地方官员立即变成虎豹豺狼,他们步步紧逼,受灾的农户为了还钱倾家荡产,甚至卖儿女卖媳妇的事都层出不穷。贫农日子不好过,那些稍微有钱的农户更是难熬,官府知道他们手中有些闲钱,更是变本加厉地迫害他们,富农们纷纷破产逃跑。

不光是青苗法被歪嘴的和尚给念歪了,均输法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官员们上下其手的运作下,这项原本立足于平抑物价、抑制大商人重利盘剥的新政策蜕变成贪官们垄断市场的工具,甚至批发与零售也被政府官员所操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想做芝麻绿豆点大的生意,也要先打点好政府官员。商人是市场的主体,现在却是国家给商人们设置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关卡,大中小商人步履维艰,其后果当然不难想象,就是城市工商业开始凋零。

皇帝的棘手问题:女人和彗星

上面说到的那些新政的弊端在暗中慢慢积攒着,它在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来一个总爆发。到公元1074年的时候,终于,机会来了。

这一年,河北发生了一次特别大的大旱灾,将近一年没下雨,那里的农民为了活命不得不到处逃荒。第二年农历四月的一天,刚刚下朝的神宗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旁边的内侍就来禀报说一个叫郑侠的人画了一幅画要秘密进呈皇帝。皇帝这下来了兴致,就让内侍把画呈上来。打开一看,画的标题叫《流民图》。待仔细一看,神宗皇帝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画上无数流民奔走呼号,有的将儿女插上草标正在叫卖;有的衣衫褴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有的人正在拆自己的房子,旁边的差役怒目相向。

“啪!”神宗皇帝怒不可遏地拍了一下桌子。这是怎么回事!朕变新法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怎么会弄到现在这个地步!据史书记载:神宗皇帝接下了这份《流民图》后,反复看了好几遍,每看一遍都面色凝重。

就在这个时候,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也在神宗面前哭哭啼啼,说天下被王安石搞乱了,逼神宗停止新法。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上书皇帝,自责工作不力,请求辞职。

终于,这年的四月初六,神宗皇帝在度过一个辗转不眠之夜后,作出了自己的决定。他诏令暂停青苗、免役、方田、保甲等八项新法。说来也奇怪,这道圣旨刚刚发下,天上突然乌云密布,继而就是倾盆大雨,河北的旱情解除了。让人不得不说这是天意。

第二年,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当宰相。刚过了几个月,天空上出现了彗星。在当时却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预兆。一些保守派又趁机攻击新法。王安石再一次辞去宰相职位。

元丰八年春,宋哲宗即位,其祖母宣仁太后执政。宣仁太后是宫廷中反对变法的后台,掌权后遂将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到政府中,各种反变法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司马光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反对新法。他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王安石,接着新法大部废除,许多旧法一一恢复。通过变法而积聚起来的钱财,也在反变法派执政的几年当中耗散殆尽。与此同时,他们还不遗余力地打击变法派。变法派官员,全被贬黜。对西夏,则继承了熙宁以前的妥协政策,把已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割让给西夏,以偷安一时。司马光及其朋党无视小皇帝,因而激起宋哲宗的不满。宣仁太后一死,复辟旧制的反变法派随之垮台,并受到沉重的打击。

咀嚼历史的青橄榄

历史就像一枚腌制的青橄榄,留给后人的永远是无尽的咀嚼、回味和反思。“王安石变法”虽然距今已有千年之久,但遍翻史籍,重温这一段以失败而告终的历史,却仍能给我们以诸多新的思考。

熙宁二年是“变法”的第一年,而“富国之法”的几大条款中竟有三分之二出台于这一年,那些雪片似的改革法令犹如暴风骤雨中的雷霆,弄得习惯于安稳日子的吏民一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因而谏官刘挚进言说:“二三年间,开辟动摇,举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这种言论实是代表着相当一部分反变法者的心声的。苏轼的见解更为深刻。他对神宗说:“下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入太锐,愿下安静以待物之来,然后应之。”以往们总以变法的反对者来看待苏轼,其实,苏轼并非不主张变革,他只是希望不“求治太急”罢了,因为他的依据是“法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

改革既要有朝廷大员的倡导,要有下层民众的拥护,也要有地方官的支持和参与。否则,失去中间环节的支撑,改革势必会产生“结石”和“梗阻”,法行之不远,其行也会变声走调。

综观整个大宋王朝的历史,“重文礼”一直是其历代君王奉行的政策,宋太祖立下的“不欲以言罪人”、“不杀士大夫”和“优待文士”的誓规看来是被其子孙很好地记在了心上。这种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一方面造就了宋代文化的繁盛,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宋代官场言路开明的气氛,这不能不说是反对“王安石变法”声音特别嘈杂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面对这些百般诋毁“新法”的大臣,宋神宗如何处置他们呢?杀头坐牢他不会干,把他们贬到地方为官便成了他惩罚这些反对者的最好办法。

有证据表明,变法施行的第一年,翰林学士郑獬因反对均输法、青苗法被贬知杭州,宣徽北院使王拱辰、谏官刘挚、杨绘因反对免役法分别被罢判应天府、知邓州、监衡州盐仓。后来,知制诰钱公辅因反对市易法被贬知江宁府,右谏议大夫吕诲因弹劾王安石十大罪状而被贬知均州,如此事例,不胜枚举。

简单来看,把他们送到远离汴京的僻地,听不到他们在耳根边的聒噪,似乎就可以静下心来开展变法活动了,其实不然,这些对“新法”想不通,甚至鄙夷敌视的人一旦放任地方,把持基层权力,更可以借势阻挠“新法”。他们有时以地方父母官的身份,现身说法,攻击“新法”的弊端,有时慑于皇权之威不得不执行“新法”,却也是阳奉阴违,以对策应政策。“新法”本身就有许多不足,加上这些走样的“执行”,岂不是漏洞更大,招来的反对声更多?

“变法”是新事物,起用新人无可非议,即使超常规地使用新人也无不可,重要的是这些新人是否真正赞同“变法”,是否能当好“护法善神”。曾布是大文学家曾巩的弟弟,因上奏讲“为政之本”而为王安石所器重。于是在王安石的推荐下,宋神宗三天之内封了他五次官职,将他从开封府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擢升为变法核心机关——制置三司条例司的检正中书五房公事。吕惠卿本是集贤殿里的一名校勘官,人微位卑,但他因才学得到王安石的赏识,很快在一夜之间就被提拔为制置三司条例司的检详文字——负责起草、制定新法的条令。可令人摇头的是曾布后来在吕嘉问“掊克抑商”一案中走向了王安石的对立面,而吕惠卿则在王安石第一次去相后大树私党,排斥异己,擅改新法,成了朝中人人喊打的角色。这不能不说是王安石在用人问题上的一大失误。

变法集团人员的良莠不齐给变法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他们或者以权谋私鱼肉百姓,引起民怨沸腾,而百姓把怨恨的目光直接投向了王安石和王安石主持的变法;他们或者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导致变法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防线从内部瓦解,面对守旧派的咄咄逼人他们不堪一击。

同类推荐
  •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之一,其间既有治世繁荣的盛唐,也有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此时,谋略成为封建政治的主角,影响甚大。然而,谋略只是一种术,终究靠人性操纵。所以,与其说是谋略在影响历史,倒不如说是人性在塑造历史。本书将这一时期人性与谋略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 无良皇帝

    无良皇帝

    为自己的新书广告一下《横眉》,为一部都市类型小说。有如下几种方式能找到,在本浏览页把尾数替换为85220。或点击作者博客,可以找到。或在搜索栏中搜索。或在首页白金作者推荐栏中,可以找到。手头上有闲票的哥们,不要吝啬,帮忙投上票,不胜感激。
  •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我国宋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辽、金和西夏。这三个政权称雄边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辽也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金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长达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 史记精华:楚汉风云录

    史记精华:楚汉风云录

    《史记》不但是一部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巨著,是史传文学的承前启后的丰碑,也是国民必须了解的经典之一。本书用选本的方式将《史记》精华部分呈献给大众,对于普及国学,宏扬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本书对原著文选的导读阐释,实用而便览,包含有三种内容:提示,即在篇首介绍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文学特色;段意,即对原文加以分段,逐段概述段意;注解,紧接段意,对该段的疑难字词进行注解,并对疑难句子进行疏通。读者循此体例,即可窥《史记》之壶奥。
  •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本书的出版发行,开创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打开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新页面,填补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空白,有着创新性的意义。更为突出的是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重温历史,重温太行之路,对我们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剑逆

    剑逆

    一个墨族的少年,被传说中的西门家族的神秘强者带走。少年相信总有一天,他会用他的剑证明自己,问鼎天下!古老的封印,可怕的棋局,一切都可能是某个通天强者一手操控。这个墨族少年体内又会有怎样可怕的力量呢。血染天界,共敌魔界入侵,暗潮涌动,一阵阵腥风血雨尽在此时!诛仙斩圣!斗转轮回!逆转剑道!唯我独尊!
  • 绝世炼药师:邪王小逃妃

    绝世炼药师:邪王小逃妃

    她,A国顶级特工,现代神秘人物,一场阴谋,她穿越而来。她,蓝国将军府嫡女,废材,痴傻,被家族暗杀,睁开紫眸,看她强势归来。说她是废物,看本姑娘不灭了你全族:“高级炼药师!”算不了什么?她是双修。面对现任未婚夫,她嘴角带着一抹讽刺道:“太子是什么?”强大身份暴露,她付之一笑。他,三界统治者,为了她,甘愿毁去万年修行。一千五百年后的一场交锋,她与他相识。他,傲风大陆最受敬仰之人,大陆统治者,身份遥不可及。他,万古至尊,上古神兽,为了她,重头修炼。谁来告诉她,这个冷酷自大的男人,为什么要带她回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会跑的布娃娃(原创经典作品)

    会跑的布娃娃(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职场头三年

    职场头三年

    工作头三年,有的人颗粒无收,有的人硕果累累……成功的人,他们在头三年都做了什么?本书融合了李开复、唐骏、俞敏洪的成功经验,以他们在现实工作中的智慧表现为范本,从职业定位、认识社会、搞关系、说话做事的方法到职场抗挫力……都给出了科学的指导。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捉鬼笔记

    捉鬼笔记

    作为新中国的一员,我和普通人一样从小上学,接受社会主义教育,顺利毕业……如果没有遇到我的师傅,我很可能和其他人一样过上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但当我被色老头师父缠上后,之前对世界的一切认知都被颠覆了。为了练习捉鬼,我和师傅受雇到裸尸杀人的旅店,没想到在发现一个惊天秘密之后,我们就被各种不明来路的人盯上,一场阴谋在我们身边悄然展开。神秘的月氏后人、从三途河逃出的水鬼也都陆续出现……捉鬼不仅是捉鬼,人心中的恶鬼也是我们捉的对象!
  • 鬼王的异世新娘

    鬼王的异世新娘

    一千年前,她是神界的瑶池莲花仙子,因触犯天条,被贬下凡,受尽轮回之苦,而在21世纪她是一个精打细算的地地道道的宅女,生平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平时就靠拉拉小工程,敛点小财。然而这么个普通的女子却糊里糊涂穿越了,摇身一变成了传说中的天命新娘……却偏偏遇上“轮回转世的鬼王”,从此一切生活齿轮陡然变了轨迹,究竟一枚宅女和鬼王的爱与仇,情丝寄何处?
  • 将军的小娘子

    将军的小娘子

    他是大夏的镇国将军,冷酷威严,一条蜈蚣疤痕斜跨整个脸部。他是最有权威的将军,也是最丑陋的将军。有人说,他长的这么吓人,即使再有权位,也不可能会有女人愿意嫁给他。后来却听闻他娶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妻子,刹时成了大夏所有子民羡慕的对象。听说他的妻子曾是内定的皇后,连皇帝对那美丽的女子也是百般讨好。听说与齐国敌对危难时分,他的妻子用妙计智退齐军捡回他一条命。听说他的妻子暗中掌握着大夏的经济命脉,富可敌国。听说楚国的君王看中那美丽的女子,愿以江山为聘,娶她回家。听说,听说、、、、、这世上人人都羡慕镇国将军叶倾城,因为他娶了这世上最好的女子慕容悠。而慕容悠却笑笑说,你们应该羡慕我,因为我嫁了这世上最好的一个男人。人人都把她的事迹说成传奇,以为她多么神话多么了不起,而她不过是这世上最胡闹最平凡的女子,娇纵,任性,霸道,坏脾气,偶尔的异想天开,无数次的耍赖与蛮不讲理、、、、、这样一个不循规蹈矩的女子怎么能嫁的出去了?但她嫁了这世上最好的男人。无论她怎么胡闹,他都站在她身后含笑的看着,而当她有危险时,他永远是第一个冲出来。他像海水一样包围着她,包容着她的所有缺点,紧紧的给她幸福。皇后之位有什么留恋?大楚江山有什么动人?受万人敬仰又如何?她慕容悠只不过是个小女子,喜欢幸福的依在他怀里,像只小猫一样慵懒。
  • 王妃弃夫

    王妃弃夫

    她叫蓝枫,二十一世纪的新新女性...她只是在KFC看帅哥看得入迷了点,结果就倒霉的被玻璃砸死了...然后,她穿越了,跟许多小说里说的一样,狗血的桥段啊!可她并没有穿成倾国倾城的大美人,而是一个八岁大的小女孩儿秉着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决不坐着的宗旨,她决定,她要做一个懒人,一个穿越史上最懒的人…好事不找她,坏事光顾她,这不,才刚长大成人呢!就接到圣旨要她嫁人,好吧!嫁就嫁吧,反正只是换个地方吃饭睡觉而已…但是为什么?这情况似乎有点不对啊!怎么新婚之夜这王爷就对她霸王硬上弓…☆☆☆☆☆☆☆☆☆☆★★★★★☆☆☆☆☆☆☆☆☆她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她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可是为什么这点小小的愿望都不可以满足她。***王爷夫君她不稀罕,尊贵的皇帝她高攀不上...她只想找个爱自己疼自己的男人,她的老公心里不能有别人,这点小小的愿望不过分吧!可是为什么当她好不容易找到这样的人时,她却眼睁睁的看着幸福从指间溜走…丫丫在这里慎重又慎重的说明一下:关于王妃这个文,开篇不是很好...并且文有些慢热,希望要入坑和想入坑的读者朋友们抽出五秒钟想想看再决定要不要入...推荐姐的文,超好看的:《永不为妾》胭脂的‘蛊后’超级好看:胭脂的文布局严谨,精彩不容错过强悍无比的猫猫,她的更加不能错过:【傻王的嗜血冷妃】白猫黑猫推荐五毒阁精彩好文:《禁锢至爱》没见过的东家《双博士皇后》冬火儿《迷惑众相公》杖小竹《废后重生》随意风《王妃弃夫》姚丫丫***谢谢所有看文的亲,祝大家天天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