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2500000005

第5章 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1)

“当一个民族将它最内在的本质完美表现在艺术和文学中时,我们称之为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主义代表这个民族的体验,代表深深扎根于这个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精神与人性的成熟,代表技术和形式方面精湛的表现方法,代表关于世界与生活的明确概念;这是一个民族对艺术价值的看法的最后概括。”

——保罗·亨利·朗

《西方文化中的音乐》

1.古典主义精神

“鞭策缪斯的骏马,宜多加引导,

激起他的速度,要约束其狂暴,

插翅的骏马,也像一匹高头大马,

你驾驭他时,他便显出英雄气概。”

——亚历山大·波普:《论批评》

词典中对“古典主义”有两种解释:一般情况,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和艺术作品中追求最完整的秩序;特指时,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在古典派看法中不言自明的是;最优秀的东西已经在过去产生了,坚持传统就有可能再获得最优秀的东西。

古典主义艺术家把自己作为传统的一个部分,意味着与身外之物的相互关系。他既不宣扬也不强调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他不把自己的个性和个人体验作为自己艺术的主要素材。因而,对他来说艺术作品只是作为艺术作品而存在,并不是自我的扩展。浪漫派倾向于把艺术看作主要是自我表现的手段,而古典派则强调它作为交流思想的手段。古典派艺术家的目标是思想的明晰和形式的美。实际上,其方法比浪漫派的方法要客观得多。浪漫派采用极有个性的表达,而古典派艺术家却代之以普遍适用的象征。古典主义坚持对艺术的控制和戒律,发掘表达理性和精巧技艺的潜力,发挥理想的美的想像力。这种整体观点形成秩序、稳定与比例和谐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与古典风格联系在一起。

如我们在讨论浪漫主义时所指出的,无论是古典主义精神,还是浪漫主义精神都没有局限于任何一个时代,在整个文化史中,二者是交替出现的。但是,正像十九世纪的环境使浪漫主义在一个长时期内盛行一样,十八世纪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古典主义精神的出现。

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

十八世纪的文化是在贵族的资助下发展的。对他们来说,艺术是生活必不可少的装饰。艺术是王公周围生活中复杂仪式的一部分。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通过世袭掌握权力,因而传统受到了珍视,过去时代受到了尊敬。艺术生活的中心是宫廷,只有少数特权阶级才得以进入。在这些高层社会中,强调的是形式的优雅和风格的美。

十八世纪的艺术具有宽敞的宫殿和规整的花园的特征,有均衡的比例,在细节上精雕细琢,这构成了当时进步的专制制度的背景。在十八世纪中叶,路易十五主持了在凡尔赛举行的一些奢华的盛宴。弗雷德里克大帝统治了普鲁士,玛丽亚·特雷萨(MariaTheresa)统治奥地利,卡特琳娜女皇统治俄国。然而在华丽的外表下面,迅速地积聚着破坏性力量。美国革命沉重地打击了王权神圣论。在十八世纪结束之前,法国革命也使欧洲受到了强烈震动。

十八世纪下半叶的欧洲,那种ancienrégime(法国革命前的政治与社会制度)已日薄西山,同时产生了新的政治——经济联盟的曙光;更为重要的是,权力从贵族手中转到中产阶级手中。中产阶级的财富是以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基础的,来自矿山、工厂,蒸汽机和铁路。工业革命使权力的转移成为可能。十八世纪中期,一系列重要的发明为工业革命积蓄了力量,这些发明包括60年代瓦特的蒸汽机和哈格雷夫兹的纺纱机到1785年卡特赖特的水力纺织机和1793年埃利·威特尼的轧棉机等许多发明。

在这几十年中,科学上取得了意义深远的进展。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52年发现了电,普里斯特利于1774年发现了氧,詹纳在1796年完善了种牛痘法,1800年拉普拉斯提出了天体力学的观点,伏打发明了伏打电堆伏打(AlessandroVolta,1745-1827):意大利物理学家,电学的先驱者。。在知识界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例如,温凯尔曼的《古代艺术史》(1764)、法国的《百科全书》(1751-1772)和第一版《不列颠百科全书》(1771)相继问世。在十八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产生了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康德的《纯理性批判》,卢梭的《忏悔录》、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博斯韦尔的《约翰生的一生》以及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因此,古典主义时期知识界的风气是由两股对立的潮流形成的。一方面,古典主义艺术体现了一种正走向衰亡的生活方式中的优雅、精美;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在斗争中诞生的新生活方式的到来。这种两重性是古典主义时期的实质,渗透在这一时期所有的观念之中。例如,十八世纪被称作“理性的时代”,但两个相对立的阵营却以正好相反的方式运用理性。维护现状的辩护士求助于理性来为现存的制度辩护。十八世纪初,莱布尼茨认为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存在的世界中最好的”,波普宣称“一切存在都是正确的”。但是,随着十八世纪的逐渐消逝,这种带有欺骗性的乐观主义越来越难以维持了。现行制度的敌对面,一些创作了《大百科全书》的哲学家——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孔多塞,达兰贝尔及其同伴——以该书作为启蒙运动的工具,他们也乞灵于理性,但他们的目的是攻击现存的制度。这些上升的中等阶级的代言人以此成为行将到来的大动荡的先知。

我们知道,浪漫派把中世纪理想化了。但对十八世纪的思想家来说,中世纪是愚昧的一千年,这是黑暗时代(DarkAges)。“哥特式”一词代表的事物与他们认为是理性和优雅的事物正相反。他们的理想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哥特式教堂与希腊的庙宇不同,前者有染色玻璃窗、奇形怪状的雕刻像、具有热情神秘感的,高耸的、有涡卷形装饰的柱子,而后者则美丽、统一、均衡、明亮和优雅。

对古典兴趣的复兴,在对立的阵营看来意味着不同的事物。贵族及其代言人把希腊文化奉为一种理性和客观态度的象征,这种态度可以防止一个人过深地卷入生活的问题中去。他们把古代的神,国王和英雄看作是他们自己的反映——他们自己崇高的,美化的形象。但对中等阶级的领导者来说,希腊和罗马代表了反抗暴君和抛弃专制主义的城邦。法国革命时期最重要的画家雅克—路易·大卫即以这种精神用雅典和罗马民主政体的象征装饰自己的绘画。也是以这种精神,托马斯·杰弗逊赞扬大卫“用古典的古代共和政体的美德使当代面貌变得崇高”。杰弗逊仿照希腊和罗马庙宇的型式设计了国会大厦和弗吉尼亚大学,推动了古典主义在美国的复兴,这使得爱奥尼亚式、陶立克式和科林斯式的圆柱这是古希腊的三种建筑形式。爱奥尼亚式(Ionic)的柱头有涡卷形的装饰。陶立克式(Doric)是希腊最古的一种朴实型式。科林斯式(Corinthian)的柱型带有叶形装饰的钟状柱头。成为二十世纪美国公共建筑物必不可少的特征。

古典主义的观点支配了十八世纪中叶的英国文学界,以致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奥古斯都时期”(根据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名字而来,他是诗人弗吉尔的赞助人)。这一时期英国文学界的主宰是塞缪尔·约翰生,他在文学界的地位像他的朋友乔舒亚·雷诺兹在美术界的地位一样勿庸置疑。这二人都很推崇正规的与贵族式的艺术。但在这奥古斯都古典主义注重形式的潮流中,我们也看到了温柔情感的趋势。这是浪漫主义精神的早期迹象。塞缪尔·理查逊、亨利·菲尔丁。劳伦斯·斯特恩和托拜厄斯·斯莫莱特的小说中充满了朴实的资产阶级情感,托马斯·格雷、奥利弗·戈德史密斯和威廉·考珀的诗歌也是如此。“理性的时代”也是“情感的时代”,这是很奇特的。情感的潮流逐步发展,走向了浪漫主义。

从这点看来,理性时代让位给浪漫主义时代的开始时间,比通常所设想的要早得多。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一些作品,它们明显地表露了对中世纪浪漫主义的新兴趣,如珀西的《英国古诗拾遗》。在同一年代,卢梭——“浪漫主义之父”——写出了他的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他的名言“人,生来是自由的,却到处受到束缚”概括了这个时代人的心情。在德国,浪漫主义精神也是这时出现的,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了一个运动叫“狂飙运动”狂飚运动,十八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德国的资产阶级文学运动,因德国作家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飚突进》而得名。它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在这个运动中产生了由两个最引人注目的青年作家写的两部独特的作品,一部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另一部是席勒的《强盗》(读者应该记得,歌德是浪漫主义作曲家所喜爱的抒情诗人)。到十八世纪末,气氛就完全变了。十八世纪末的两个最重要的英国诗人——罗伯特·彭斯和威廉·布莱克——完全站到了古典主义潮流之外。这个世纪末最伟大的画家戈雅也是这样,他的热情的现实主义预报了下一个时代的来临。

因此,十八世纪后期的文化不是像以前我们认为的那样,它年轻时代的歌德、席勒和赫尔德等是其代表人物。既不完全是贵族式的,也不完全是古典主义的。它既吸收了民主主义的因素,也吸收了浪漫主义因素,它是由二者哺育的。正是它的二重性,使它具有微妙的魅力。

接受赞助的艺术家

十八世纪的艺术家一般是在贵族赞助的制度下发挥作用。他为那些社会地位比他高得多的公众创作,他的赞助人感兴趣的是他的作品,而不是他的个性。他必然会被引向古典主义的客观性和自我克制。

接受赞助的艺术家是技巧熟练的大师,是直接受赞助人的委托而工作的匠人,他创作的作品是当时就用的。他靠和他听众的日常交往活动而维持生计。真实情况是,从社会地位上说,艺术家的生活比一个仆人好不了多少。这种情况并不像听起来那样令人沮丧,因为那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或那个王公的仆人。赞助制度使艺术家能获得经济保障和一个他能够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社会结构。这种制度使那些成功地适应了它的要求的伟大艺术家得到很大的好处,像海顿的一生充分显示出的那样。另一方面,莫扎特的悲剧结局又说明对那些不能适应的艺术家来说,这种制度强加给他们的负担是多么沉重。

十八世纪古典主义反映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时刻,这是旧世界正在消亡而新世界正在产生的时刻。在这两种历史力量的较量中,产生了高尚,纯朴的艺术,它在音乐方面的成就是西方文化的顶峰之一。

2.音乐中的古典主义

“难道音乐家不应该象诗人和画家一样地研究大自然吗?

事实上,他能够研究人——大自然最杰出的创造物。”

——约·弗·雷沙特(1774)

音乐的古典主义时期(1775-1825)是以四位维也纳乐派的大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及其同时代音乐家的成就为中心的。他们的艺术是在进行伟大音乐实验和发现的时代中成熟的。当时,音乐家面临着三个挑战性的问题:第一,探索大一小调体系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第二,完善一种纯器乐的大型曲式,这种曲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那些可能性,第三,区分已应用了这种理想曲式的奏鸣组曲的不同变体——独奏奏鸣曲,二重奏鸣曲、三重奏、四重奏及其它室内乐形式,协奏曲以及交响曲。

如果我们说“古典主义”一词,是指坚持传统的形式,那我们肯定不能把这个词安在维也纳乐派的作曲家头上。他们在处理素材时,不断地进行大胆的实验。海顿早期的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与他后期的作品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把他们称为古典派,是指他们——像十八世纪中叶的诗人和画家那样——使情感的表现从属于公认的形式的“规则”,那我们也不能把他们称为古典大师。海顿和莫扎特所写的一些慢板乐章充满了最深刻的情感。还有什么比贝多芬的音乐更热情,或比舒伯特的更具抒情的温柔呢?

甚至从时间这一点上说,古典主义的标签也并不很适合于音乐。文学和绘画的古典主义时期出现在十八世纪中叶,而音乐古典主义时期的出现要晚几十年,出现在十八世纪最后二十五年到十九世纪前二十五年,在这段时间里,浪漫主义的力量已经显露出来。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尤其是他们的后期作品中,有大量的浪漫主义因素,这不足为奇。至于舒伯特,虽然他的交响乐和室内乐属于古典主义的范围,但他的歌曲和钢琴曲却显示出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这一点我们已在本书的前一部分中了解到了。

因此,“古典主义”一词应用于四位维也纳乐派大师的艺术时,只有一个含义,但这个含义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从属于最完美的秩序。”他们及其同时代的作曲家非常出色地解决了面临的难题,使他们的交响乐、协奏曲,钢琴奏鸣曲、二重奏鸣曲,三重奏、弦乐四重奏及类似作品仍然是所有后来者的卓绝楷模。他们发展了一种器乐的动力性语言,对主题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说是完美的手段。他们完善了由理性和逻辑产生出来的庞大构思,它的整体结构十分灵活,足以让最多样化的情感得以自由地表现。这样做使他们创造出了一个音乐思想和音响的新世界。

古典主义时期的声乐

歌剧院是古典主义时期进行实验的中心。歌剧是音乐艺术的最重要的分支,它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古典主义歌剧所根据的原则与浪漫主义歌剧中所盛行的恰恰相反。在古典歌剧中,音乐是出发点;它的形式影响了戏剧,每一场都是一个完整的音乐单元。分隔开的唱段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构思出来的,它们在一个经过仔细计划的结构中结合在一起。在宣叙调的快速台词与咏叹调的抒情旋律之间存在着最大程度的区别。人声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乐队也显示出了古典主义器乐风格的全部活力。

同类推荐
  •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在埃及早期的历史上,皇室的宫殿都有设防的塔楼及胸墙。而这些建构物纵使在往后失去军事价值时,仍出现于领导阶层的庄院上。在第十二王朝时,埃及已扩充疆土至整个尼罗河流域,为了保卫他们新获的南方边境。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
  •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白朴杂剧杂剧艺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冲末扮张守珪引卒子上,诗云)坐拥貔貅镇朔方,每临塞下受降王。太平时世辕门静,自把雕弓数雁行。某姓张,名守珪,见任幽州节度使。幼读儒书,兼通韬略,为藩镇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
热门推荐
  • 战族传说系列(一)

    战族传说系列(一)

    苍老的脸上,竟有了一种让人敬仰的刚毅顽强之色,便如一棵与风雨相搏的不倒苍松……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短小说合集,刘国芳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花开的声音》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 星际之主

    星际之主

    地球是一颗多灾多难的星球,地球历公元2618年,外星文明入侵地球。当外星文明入侵地球时,地球的人们发现,所谓尖端科技是如此的不堪。外星文明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全面占领了地球。从此地球陷入漫长的宇宙奴隶时代,直到3022年,地球的奴隶中,出现了一位英雄人物……
  •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努力自觉的激励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努力自觉的激励

    本书内容包括:对挫折的感悟、对爱心的感悟、对友情的感悟、对做事的感悟、对智慧的感悟、对品格的感悟、对自信的感悟等。
  • 盗梦空间

    盗梦空间

    一部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使这个伴随我们一生却往往被忽视的神秘领域——“梦的世界”成为了焦点。本书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带着你和解梦大师一起揭开梦的神秘面纱,认识梦、了解梦、解释梦、利用梦,在梦的空间里自由徜徉,快乐飞翔。
  • 会思考才能赢:人生不加框

    会思考才能赢:人生不加框

    从容地面对生活。就是不钻牛角尖。为何不坦然些呢?生活不总是期而不至,而又不期而至的吗?三毛曾经说过“成长是一种蜕变,失去了旧的,必然因此又来了新的,这就是公平!” 从容地面对生活,就是要从疑惑中解脱。只要是自己所选择的,那就是好的,只要是自己努力过的,那就是不悔的。 从容地面对生活,就是要向远处眺望,但不是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地向前上。泰戈尔曾说过:“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花保存,因为一路上的花朵仍然会继续开放。”生活中必须有梦。即使那梦是多么的遥个可及,可是只要人生有梦,就会如雨后甘霖,香甜沁心。
  • 触摸世界

    触摸世界

    灵遁者,诗歌集《触摸》。可以触摸,却无法得到。对于我来说,诗歌是水。他存在的形式像是雾气,我分明触摸着,却感觉它模糊,就像我思想的一瞬间。一瞬间的美,一瞬间的悲,一瞬间的悟,可是有谁知道。这样的一瞬间,其实包含了你过去的10年,20年的情思。
  • 说话办事的技巧

    说话办事的技巧

    人生一世,说话办事是一门必修的课程,然而,不同的人,“学习成绩”却大相径庭,正可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善于说话办事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必然能够御风而行,如鱼得水、万事顺意;反之,便如船搁浅滩、步步难行。为什么有的人身负旷世才学,行走世上却步履维艰;为什么有的人资质平庸,却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说话办事的本领有多高。
  • 内幕真相(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内幕真相(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