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2500000005

第5章 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1)

“当一个民族将它最内在的本质完美表现在艺术和文学中时,我们称之为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主义代表这个民族的体验,代表深深扎根于这个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精神与人性的成熟,代表技术和形式方面精湛的表现方法,代表关于世界与生活的明确概念;这是一个民族对艺术价值的看法的最后概括。”

——保罗·亨利·朗

《西方文化中的音乐》

1.古典主义精神

“鞭策缪斯的骏马,宜多加引导,

激起他的速度,要约束其狂暴,

插翅的骏马,也像一匹高头大马,

你驾驭他时,他便显出英雄气概。”

——亚历山大·波普:《论批评》

词典中对“古典主义”有两种解释:一般情况,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和艺术作品中追求最完整的秩序;特指时,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在古典派看法中不言自明的是;最优秀的东西已经在过去产生了,坚持传统就有可能再获得最优秀的东西。

古典主义艺术家把自己作为传统的一个部分,意味着与身外之物的相互关系。他既不宣扬也不强调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他不把自己的个性和个人体验作为自己艺术的主要素材。因而,对他来说艺术作品只是作为艺术作品而存在,并不是自我的扩展。浪漫派倾向于把艺术看作主要是自我表现的手段,而古典派则强调它作为交流思想的手段。古典派艺术家的目标是思想的明晰和形式的美。实际上,其方法比浪漫派的方法要客观得多。浪漫派采用极有个性的表达,而古典派艺术家却代之以普遍适用的象征。古典主义坚持对艺术的控制和戒律,发掘表达理性和精巧技艺的潜力,发挥理想的美的想像力。这种整体观点形成秩序、稳定与比例和谐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与古典风格联系在一起。

如我们在讨论浪漫主义时所指出的,无论是古典主义精神,还是浪漫主义精神都没有局限于任何一个时代,在整个文化史中,二者是交替出现的。但是,正像十九世纪的环境使浪漫主义在一个长时期内盛行一样,十八世纪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古典主义精神的出现。

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

十八世纪的文化是在贵族的资助下发展的。对他们来说,艺术是生活必不可少的装饰。艺术是王公周围生活中复杂仪式的一部分。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通过世袭掌握权力,因而传统受到了珍视,过去时代受到了尊敬。艺术生活的中心是宫廷,只有少数特权阶级才得以进入。在这些高层社会中,强调的是形式的优雅和风格的美。

十八世纪的艺术具有宽敞的宫殿和规整的花园的特征,有均衡的比例,在细节上精雕细琢,这构成了当时进步的专制制度的背景。在十八世纪中叶,路易十五主持了在凡尔赛举行的一些奢华的盛宴。弗雷德里克大帝统治了普鲁士,玛丽亚·特雷萨(MariaTheresa)统治奥地利,卡特琳娜女皇统治俄国。然而在华丽的外表下面,迅速地积聚着破坏性力量。美国革命沉重地打击了王权神圣论。在十八世纪结束之前,法国革命也使欧洲受到了强烈震动。

十八世纪下半叶的欧洲,那种ancienrégime(法国革命前的政治与社会制度)已日薄西山,同时产生了新的政治——经济联盟的曙光;更为重要的是,权力从贵族手中转到中产阶级手中。中产阶级的财富是以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基础的,来自矿山、工厂,蒸汽机和铁路。工业革命使权力的转移成为可能。十八世纪中期,一系列重要的发明为工业革命积蓄了力量,这些发明包括60年代瓦特的蒸汽机和哈格雷夫兹的纺纱机到1785年卡特赖特的水力纺织机和1793年埃利·威特尼的轧棉机等许多发明。

在这几十年中,科学上取得了意义深远的进展。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52年发现了电,普里斯特利于1774年发现了氧,詹纳在1796年完善了种牛痘法,1800年拉普拉斯提出了天体力学的观点,伏打发明了伏打电堆伏打(AlessandroVolta,1745-1827):意大利物理学家,电学的先驱者。。在知识界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例如,温凯尔曼的《古代艺术史》(1764)、法国的《百科全书》(1751-1772)和第一版《不列颠百科全书》(1771)相继问世。在十八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产生了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康德的《纯理性批判》,卢梭的《忏悔录》、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博斯韦尔的《约翰生的一生》以及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因此,古典主义时期知识界的风气是由两股对立的潮流形成的。一方面,古典主义艺术体现了一种正走向衰亡的生活方式中的优雅、精美;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在斗争中诞生的新生活方式的到来。这种两重性是古典主义时期的实质,渗透在这一时期所有的观念之中。例如,十八世纪被称作“理性的时代”,但两个相对立的阵营却以正好相反的方式运用理性。维护现状的辩护士求助于理性来为现存的制度辩护。十八世纪初,莱布尼茨认为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存在的世界中最好的”,波普宣称“一切存在都是正确的”。但是,随着十八世纪的逐渐消逝,这种带有欺骗性的乐观主义越来越难以维持了。现行制度的敌对面,一些创作了《大百科全书》的哲学家——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孔多塞,达兰贝尔及其同伴——以该书作为启蒙运动的工具,他们也乞灵于理性,但他们的目的是攻击现存的制度。这些上升的中等阶级的代言人以此成为行将到来的大动荡的先知。

我们知道,浪漫派把中世纪理想化了。但对十八世纪的思想家来说,中世纪是愚昧的一千年,这是黑暗时代(DarkAges)。“哥特式”一词代表的事物与他们认为是理性和优雅的事物正相反。他们的理想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哥特式教堂与希腊的庙宇不同,前者有染色玻璃窗、奇形怪状的雕刻像、具有热情神秘感的,高耸的、有涡卷形装饰的柱子,而后者则美丽、统一、均衡、明亮和优雅。

对古典兴趣的复兴,在对立的阵营看来意味着不同的事物。贵族及其代言人把希腊文化奉为一种理性和客观态度的象征,这种态度可以防止一个人过深地卷入生活的问题中去。他们把古代的神,国王和英雄看作是他们自己的反映——他们自己崇高的,美化的形象。但对中等阶级的领导者来说,希腊和罗马代表了反抗暴君和抛弃专制主义的城邦。法国革命时期最重要的画家雅克—路易·大卫即以这种精神用雅典和罗马民主政体的象征装饰自己的绘画。也是以这种精神,托马斯·杰弗逊赞扬大卫“用古典的古代共和政体的美德使当代面貌变得崇高”。杰弗逊仿照希腊和罗马庙宇的型式设计了国会大厦和弗吉尼亚大学,推动了古典主义在美国的复兴,这使得爱奥尼亚式、陶立克式和科林斯式的圆柱这是古希腊的三种建筑形式。爱奥尼亚式(Ionic)的柱头有涡卷形的装饰。陶立克式(Doric)是希腊最古的一种朴实型式。科林斯式(Corinthian)的柱型带有叶形装饰的钟状柱头。成为二十世纪美国公共建筑物必不可少的特征。

古典主义的观点支配了十八世纪中叶的英国文学界,以致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奥古斯都时期”(根据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名字而来,他是诗人弗吉尔的赞助人)。这一时期英国文学界的主宰是塞缪尔·约翰生,他在文学界的地位像他的朋友乔舒亚·雷诺兹在美术界的地位一样勿庸置疑。这二人都很推崇正规的与贵族式的艺术。但在这奥古斯都古典主义注重形式的潮流中,我们也看到了温柔情感的趋势。这是浪漫主义精神的早期迹象。塞缪尔·理查逊、亨利·菲尔丁。劳伦斯·斯特恩和托拜厄斯·斯莫莱特的小说中充满了朴实的资产阶级情感,托马斯·格雷、奥利弗·戈德史密斯和威廉·考珀的诗歌也是如此。“理性的时代”也是“情感的时代”,这是很奇特的。情感的潮流逐步发展,走向了浪漫主义。

从这点看来,理性时代让位给浪漫主义时代的开始时间,比通常所设想的要早得多。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一些作品,它们明显地表露了对中世纪浪漫主义的新兴趣,如珀西的《英国古诗拾遗》。在同一年代,卢梭——“浪漫主义之父”——写出了他的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他的名言“人,生来是自由的,却到处受到束缚”概括了这个时代人的心情。在德国,浪漫主义精神也是这时出现的,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了一个运动叫“狂飙运动”狂飚运动,十八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德国的资产阶级文学运动,因德国作家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飚突进》而得名。它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在这个运动中产生了由两个最引人注目的青年作家写的两部独特的作品,一部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另一部是席勒的《强盗》(读者应该记得,歌德是浪漫主义作曲家所喜爱的抒情诗人)。到十八世纪末,气氛就完全变了。十八世纪末的两个最重要的英国诗人——罗伯特·彭斯和威廉·布莱克——完全站到了古典主义潮流之外。这个世纪末最伟大的画家戈雅也是这样,他的热情的现实主义预报了下一个时代的来临。

因此,十八世纪后期的文化不是像以前我们认为的那样,它年轻时代的歌德、席勒和赫尔德等是其代表人物。既不完全是贵族式的,也不完全是古典主义的。它既吸收了民主主义的因素,也吸收了浪漫主义因素,它是由二者哺育的。正是它的二重性,使它具有微妙的魅力。

接受赞助的艺术家

十八世纪的艺术家一般是在贵族赞助的制度下发挥作用。他为那些社会地位比他高得多的公众创作,他的赞助人感兴趣的是他的作品,而不是他的个性。他必然会被引向古典主义的客观性和自我克制。

接受赞助的艺术家是技巧熟练的大师,是直接受赞助人的委托而工作的匠人,他创作的作品是当时就用的。他靠和他听众的日常交往活动而维持生计。真实情况是,从社会地位上说,艺术家的生活比一个仆人好不了多少。这种情况并不像听起来那样令人沮丧,因为那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或那个王公的仆人。赞助制度使艺术家能获得经济保障和一个他能够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社会结构。这种制度使那些成功地适应了它的要求的伟大艺术家得到很大的好处,像海顿的一生充分显示出的那样。另一方面,莫扎特的悲剧结局又说明对那些不能适应的艺术家来说,这种制度强加给他们的负担是多么沉重。

十八世纪古典主义反映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时刻,这是旧世界正在消亡而新世界正在产生的时刻。在这两种历史力量的较量中,产生了高尚,纯朴的艺术,它在音乐方面的成就是西方文化的顶峰之一。

2.音乐中的古典主义

“难道音乐家不应该象诗人和画家一样地研究大自然吗?

事实上,他能够研究人——大自然最杰出的创造物。”

——约·弗·雷沙特(1774)

音乐的古典主义时期(1775-1825)是以四位维也纳乐派的大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及其同时代音乐家的成就为中心的。他们的艺术是在进行伟大音乐实验和发现的时代中成熟的。当时,音乐家面临着三个挑战性的问题:第一,探索大一小调体系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第二,完善一种纯器乐的大型曲式,这种曲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那些可能性,第三,区分已应用了这种理想曲式的奏鸣组曲的不同变体——独奏奏鸣曲,二重奏鸣曲、三重奏、四重奏及其它室内乐形式,协奏曲以及交响曲。

如果我们说“古典主义”一词,是指坚持传统的形式,那我们肯定不能把这个词安在维也纳乐派的作曲家头上。他们在处理素材时,不断地进行大胆的实验。海顿早期的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与他后期的作品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把他们称为古典派,是指他们——像十八世纪中叶的诗人和画家那样——使情感的表现从属于公认的形式的“规则”,那我们也不能把他们称为古典大师。海顿和莫扎特所写的一些慢板乐章充满了最深刻的情感。还有什么比贝多芬的音乐更热情,或比舒伯特的更具抒情的温柔呢?

甚至从时间这一点上说,古典主义的标签也并不很适合于音乐。文学和绘画的古典主义时期出现在十八世纪中叶,而音乐古典主义时期的出现要晚几十年,出现在十八世纪最后二十五年到十九世纪前二十五年,在这段时间里,浪漫主义的力量已经显露出来。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尤其是他们的后期作品中,有大量的浪漫主义因素,这不足为奇。至于舒伯特,虽然他的交响乐和室内乐属于古典主义的范围,但他的歌曲和钢琴曲却显示出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这一点我们已在本书的前一部分中了解到了。

因此,“古典主义”一词应用于四位维也纳乐派大师的艺术时,只有一个含义,但这个含义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从属于最完美的秩序。”他们及其同时代的作曲家非常出色地解决了面临的难题,使他们的交响乐、协奏曲,钢琴奏鸣曲、二重奏鸣曲,三重奏、弦乐四重奏及类似作品仍然是所有后来者的卓绝楷模。他们发展了一种器乐的动力性语言,对主题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说是完美的手段。他们完善了由理性和逻辑产生出来的庞大构思,它的整体结构十分灵活,足以让最多样化的情感得以自由地表现。这样做使他们创造出了一个音乐思想和音响的新世界。

古典主义时期的声乐

歌剧院是古典主义时期进行实验的中心。歌剧是音乐艺术的最重要的分支,它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古典主义歌剧所根据的原则与浪漫主义歌剧中所盛行的恰恰相反。在古典歌剧中,音乐是出发点;它的形式影响了戏剧,每一场都是一个完整的音乐单元。分隔开的唱段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构思出来的,它们在一个经过仔细计划的结构中结合在一起。在宣叙调的快速台词与咏叹调的抒情旋律之间存在着最大程度的区别。人声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乐队也显示出了古典主义器乐风格的全部活力。

同类推荐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据甲骨文记载,羌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被誉为“民族活化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羌族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给这个历史上本就灾难深重的民族和勤劳善良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抢救羌族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任务。本书集中介绍了羌族的音乐、舞蹈、刺绣与建筑。共分五章:羌族概况,羌族音乐,羌族舞蹈,羌族刺绣与建筑,羌族民歌、歌舞谱例分析
  •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中国音乐发展音乐杂谈极其古老的艺术——音乐人类的历史,据最近的研究,已有数百万年。我国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大约距今170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这块大地上生息、繁衍。经过世世代代的不懈的奋斗、努力,人类创造了今天我们享有的灿烂文明,创造了各种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
热门推荐
  • 化蛹成蝶

    化蛹成蝶

    《化蛹成蝶》本书作者于茗用左手食指这惟一一根灵活的手指历时6年完成的14万字长篇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讲述了一个脑瘫女孩成长的心路历程,是千千万万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 现代妖怪录

    现代妖怪录

    出版公告《现代妖怪录》,作者:十二夜梦。全文字数:200千字,定价:25.00元元,由“悦读纪”-北京开维文化公司策划推出,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2010年1月25日全国上市,全国各大新华书店、民营书店有售。为了便于大家购书,经“悦读纪”同意,将各地经销代理书店电话、地址公布如下。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均有销售当当网上书店卓越网上书店****简介【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本以为只是普通的少女,唯一的奇异之处也就是不记得每年的六月。可是突然之间,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样了,各种各样的妖兽纷纷地出现在自己的身边,而那些恐怖的事件也一一的发生着。是被爱着,还是被抛弃着?是幸福着,还是不幸着?平凡的生命已经不再相同,层层抽丝剥茧之后,竟然发现自己并不是人类,而是一只来自洪荒时代的九尾狐。——我不过就是想成为一个平凡的女孩子,偶尔替喜欢的家伙做做饭,为什么就这点希望也成了奢望呢?难道真的回不去了吗?
  • 末世之王牌守卫

    末世之王牌守卫

    未来世纪,大地枯竭资源紧缺,地球惊现宇宙“生命源”,还落在了他们要寻找的彗卫士所在的城市处,外太空侵略者处心积虑勾结地球微生物,里应外合企图强占地球,来寻伙伴的金土两个学员能不能在伙伴们赶到之前保护好彗卫士和H城的安全?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一个英雄的诞生,绝不意味着和平!
  • 喀什的魅惑

    喀什的魅惑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太极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太极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太极拳是武术理论与道家思想完美结合的产物,是在道家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快慢相间、形意结合的拳法,此拳法真气充盈,形气一体,无极而生,乃自然运用之造化,如太极之象。浑然一圆,故称太极拳。
  • 孤星泪煞

    孤星泪煞

    因为一场无妄之灾,山庄被血洗,他成了孤儿,独自踏上艰苦的复仇之路。杀神殿,地狱式的训练,让他成为绝世高手,不但做了将军,甚至还成了武林中最神秘组织的领导者。报仇的路上总会遇上更多的事,他想抱着老婆热炕头都不行。因为,是男人,就要有责任感,有道义和担当!
  • 雕刻在囧囧背后的密码

    雕刻在囧囧背后的密码

    “囧”字的含义是什么?“囧”字本意是光明,它从字典里复活,被赋予的新意是:悲伤、无奈或者极为尴尬的心情。安理解这一点非常容易,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张脸,那么“人”就是两道因悲伤和沮丧而下垂的美貌,“口”则是张口结舌的那个口。当一个人说“我恨囧”的时候,可以想象他的那副表情完全和“囧”一样。但就是这样一个字,现在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并发展成为一种奇特的网络文化。而“囧”字的发音和“窘”完全一致,简直再完美不过了。《雕刻在囧囧背后的密码》以流畅的语言,详实而饱含哲理的事例,介绍了人生逆境的众多应变术,文字优美隽永,感人肺腑,发人深省,值得我们揣摩。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穿越到乱世不是被雷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有人想称王制霸,有人想解民于倒悬,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后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从而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过现世过不上的极度腐败的生活。这群三心二意,各怀抱负的普通人,没有虎躯、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弱智光环道具。乱哄哄的挤在一艘旧船上,有的只是现代机器、科技还有各式各样的理论。穿越者们怀着现世无法达成的野心、梦想和理想,向着明末的乱世进发。目标:海南。
  • 第一花魁

    第一花魁

    “喂!听说了吗?江湖第一高手,高小高居然在青楼做护院!”“这算什么。明镜寺的休一大师,知道吧!”“你当我傻啊!休一大师在神风国那可是家喻户晓!他怎么了?”“据小道消息,休一大师在也青楼扫地呢!而且是跟高小高,在同一家!““你骗人的吧!”“不相信?等天黑了哥们带你去月满楼瞧瞧!”
  • 豪门少夫人

    豪门少夫人

    轰动全城的世纪婚礼,不过只是新郎新娘一拍即合的一纸契约。她原以为契约婚姻是这样的——她可以照样优哉游哉地逛夜店、泡酒吧、钓美男,可是事实却......德高望重的奶奶说:“伊伊啊,我们白家的希望就全部寄托在你的肚子上了,你要加把劲,赶快把我的小金曾孙造出来啊!”“是的奶奶!”杜伊伊表面上甜笑着答应,实则腹诽道,造人也不是她一个人就可以的,关键是您孙子有喜欢的人啊,可是那个人不是她啊。名义上的丈夫说:“杜伊伊,以后不许再出去招蜂引蝶!”杜伊伊撇撇嘴,“我又不是花,怎么招蜂引蝶?”丈夫与女助理公然在她面前出双入对。死党说:“杜伊伊你就是二,人家小三公然在你面前耀武扬威,你怎么就无动于衷啊?”杜伊伊说:“反正我又不喜欢白宇轩,那韩媚儿想咋地就咋地吧!”果然是物以类聚,死党的婚姻遭到小三破坏。小三耀武扬威地拿着化验单甩到死党脸上:“我怀孕了,孩子是你丈夫的!”杜伊伊慢悠悠地问道:“你确定?”小三嘲讽道:“当然,你以为全天下的女人都和你的死党一样,是一只不会下蛋的母鸡吗?”杜伊伊轻轻一笑:“会下蛋的母鸡?原来胡小姐是这样给自己定义的!”商场如战场,杜伊伊被人陷害,沦为资本家斗争的炮灰,被合法丈夫亲手送进监狱。没事没事,她身边美男无数,不是还有爱她如命的小叔子吗?小叔子说:“我想打出一片天,然后亲手送到我心爱的女孩子面前!”她不过就是把一个娃娃脸帅哥打成了猪头吗?那帅哥有必要死缠着她不放吗?什么?合法丈夫竟然就是她一直寻找的那个大白兔哥哥,而丈夫的情人也在这时候告诉她,“我怀孕了。”丫的,她可是新时代的女性,上得了厅堂、下得了牢房、开得起好车、买得起好房、杀得了木马、打得过流氓、翻得了围墙,斗小三,很简单。杜伊伊嫣然一笑:“谢谢你帮我奶奶完成心愿,只是你的孩子入不了白氏族谱也上不了户口,唉......可悲可叹啊,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个私生子,不过如果韩小姐愿意的话,代孕期间可以住我家,但是生完孩子后你需要赶紧离开这里,我必定将他视如己出。相信白宇轩已经跟你说过这些了,我就不多说了。”甜蜜宠文,美男多多,男主腹黑强大,女主活泼淡定、优雅从容、不鸣则已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