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1800000007

第7章 废墟上的新崛起(1)

——访德纪行

一、重温“冬天的童话”

联邦德国(西德)新闻情报局每年邀请中国新闻界四位知名人士到德国进行考察访问。1985年,我有幸得此良机,参加以上海文汇报社长马达同志为团长的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德国。

我们是在一个美好的季节去德国的。初夏的北京,艳阳高照,花木葱茏,首都显得格外美丽。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开始了我们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旅行。停在北京机场上的西德汉莎公司巨型波音747客机昂首待发。三百多位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旅客,经过查验出境护照和安全检查,鱼贯入港。我向前来送行的联邦德国驻华使馆的官员以及我的朋友家属挥手告别,向飞机的舷梯走去。飞机在万里高空飞行。浓烈的咖啡和丰盛的餐点令人们兴奋不已。飞机经停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我们在空中度过了漫长的一夜。

清晨,法兰克福雨后放晴,灰蒙蒙的天空射出了阳光。我们走出汉莎公司的客机,踏上德国的土地,开始了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国家的访问考察。当我踏上这片曾经是废墟的国土时,立刻浮现了一个问号:我来这里考察什么?我在旅行中能得到什么呢?对于资本主义国家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数以千百万计的汽车,巨大的商品市场,以及那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我在一些国家,比如在日本已看到过了。但是,德国对我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德国是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初来乍到,立刻使我想起十九世纪德国著名诗人海涅写的一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这首诗记录了诗人长期流亡巴黎,于1843年冬和1844年秋两次短暂回国旅行的见闻。诗人一踏上故土,就禁不住强烈的心跳。弹竖琴姑娘所弹唱的悦耳的《断念歌》和《催眠曲》,与德国腐朽、丑恶的现实对比,使这位具有朦胧社会主义政治理想的诗人感到格格不入。于是,他写下这部长诗,表达了他对统治者的愤慨和对教会的憎恨,告诉人们“不能用玫瑰油和麝香治疗人们的重病沉疴”,期望着“伪善的老一代的消逝”和“完全没有矫饰和罪孽”的新的时代的诞生。

这是海涅的梦想?时间过去了一百多年,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海涅的梦有没有变成现实呢?人们只记得,德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它给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欧洲人民留下了许多痛苦的回忆;希特勒的**帝国给人类造成了沉重的灾难;它的罪孽毁灭了许多美好的理想,多少楼台尽付烽火中,也使德国成了一片废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处于分裂状态,人民生活在两个不同制度的国家里,造成民族心理上的巨大创伤,直到现在德国还处在外国军队的占领状态。在歌德、海涅的祖国,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故乡,所发生的这幕悲剧,这种复杂的情况,对于一个来去匆匆的国外旅行者来说,一时很难说清楚,应该留给历史学家们去深入探讨。

我没有专门研究过德国的历史,但对它却有很浓厚的兴趣。我读过一些德国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资料,我从那些文学作品中,从一些新闻和历史资料中,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对德国有过一些印象,但没有理出什么头绪。我搞不懂,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和高度思辨能力的国度;一个曾经产生过费尔巴哈、黑格尔这样伟大的哲学家;产生过歌德、席勒、莱辛、海涅、托马斯·曼兄弟等这样伟大的文学家;产生过巴赫、斯特劳斯这样伟大的音乐家;产生过丢勒这样伟大的画家;还产生过许多杰出的自然科学家的伟大国度,为什么会产生像希特勒这样的***,为什么会策动世界大战?对于这样一个产生过巨人的伟大民族和富有巨大创造力的人民,对于曾经给给苦难,自己也经受苦难的国度,我渴望有机会去了解它。我多么想去看一看啊!

我渴望了解德国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希特勒的罪孽在战争中成了一片废墟的德国,为什么战后短短的时间内在经济上那么快复兴起来?这个日耳曼民族有什么值得人们认真研究的品格呢?现在人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全球一亿四千九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中,仅占二十四万八千一百七十一平方公里的联邦德国这块“弹丸之地”,在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国际交往中,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在经济、科技方面发展的程度是惊人的。这里面有什么值得我们研究的经验呢?我国有许多人在研究这个问题,各有各的回答。自从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联邦德国恢复邦交以来,两国的交往与日俱增。这些年来,我国到联邦德国参观、访问的团体和个人难计其数,从国家总理、政府部长到各企业公司的经理和业务人员,从著名学者、教授、作家、演员、记者到留学生、进修生。他们从这个离我们万里之遥的国度带回了各种观感和信息。有说好的,说它好得不得了,简直“遍地是黄金”;有说坏的,说它坏得不得了,到处是垃圾。众说纷纭,却也难怪。因为各人有各人的视角,各人有各人的理想和追求,因而对同一个事物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得出不同的结论。

我们在法兰克福国际机场很快办完了入境手续,缓缓进入候机大厅。早就听说法兰克福是国际航空交通枢纽,但对其规模之大毕竟没有感性认识,这次身临其境才真正感到如误入“迷宫”。纵横交错的通道,近百个各国航空公司的办事处,各条航线的入港口和五光十色的机场商铺,令人眼花缭乱。此次初到德国,在没有翻译又不懂德语的情况下,我们都有点忐忑不安,殷切盼望着前来迎接的德国主人的到来。我们的目光投向守候在门口迎候客人的人群。正在这时,一位身材苗条金发披肩的小姐迎上前来,用很不流利但仍能分辨的中国话问我们:是不是新闻情报局邀请的中国客人。我们立即意识到这是来迎接我们的德国主人了。可是仅仅一人,不像中国那样有一批官员等候在那里。她问明我们的身份以后,热情地伸出纤纤细手,自我介绍说:“我叫巴巴拉·施密特,受政府新闻情报局和‘国际接待中心’的委托,来迎接并陪同各位在德国访问旅行。欢迎你们!”并随手给我们送来印有德文和英文的名片。我们同她握手。她那纤弱的样子,使我们不敢使劲。我们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下飞机后第一个结识的德国人,竟是这样一位轻声细语、谦和文静的姑娘,而且还懂中文,由她陪同我们这次旅行也许会合作得好,会令人愉快的。我们的脸上浮现出愉快的微笑。

二、歌德纪念馆漫步

我们在法兰克福机场没有停留,当即转机去了汉堡。我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的访问要从汉堡开始。而且在汉堡呆了整整一个星期。不过,我们在这里饱览了这个海港城市的风光获益良多。

一个星期后的星期六中午,我们又乘巨型“空中客车”回到法兰克福。法兰克福是莱茵河畔一座风景秀丽的城市。它是国际交通枢纽,又是联邦德国的金融中心。这个城市从1949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国际书籍博览会,因而也以书市著称。但是,这个城市对我具有吸引力,还是因为它是伟大诗人歌德的故乡。当我第二次进入法兰克福时,歌德的形象常常在我的脑海中闪动。我非常兴奋,因为有机会去瞻仰这位大作家生活和居住过的地方。

在德国文学家中,我对歌德印象最深刻。早年曾读过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浮士德》,激起过感情的共鸣。后来又读过他的《谈话录》。我几乎能背诵恩格斯对这位伟大诗人所作的评价:“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这个评价对理解歌德有重要启示。我这次到德国并有机会在法兰克福参观歌德纪念馆,实地去体察一下这座中世纪古城怎样培育了伟大作家歌德,真可谓“如愿以偿”了。

在参观歌德故居之前,我们首先游览了法兰克福市容。这个城市虽不算大,但很美且有特色。它古色古香,有许多古建筑、城墙、壁垒、堑壕、了望台、宫殿,耀人眼目。我边看街景,油然想起歌德作品中许多风俗画般的描写,那些场景描写与这个城市都不无关系。但是,当今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又使这个古城显示出新的生机。比如我们下榻的汉斯霍夫旅馆外表像个古建筑,但内部设施很豪华,主人热情而好客,很有现代气息。德国人不喜欢送礼,也不接受礼品,除了一包包宣传资料,我们在德国没有收到过主人任何馈赠。但汉斯霍夫旅馆是个例外。我们打开房门,见桌子上放着一个非常精致的小礼品盒。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问陪同人员。她告诉我,这是老板送给客人的礼品,表示欢迎的意思。我打开一看,见是个精制的瓷碟子,印着德文的产地。虽然它质地比不上我家乡江西景德镇的瓷器,但这是来自歌德故乡的礼品,我还是带回国内留作纪念。

我到法兰克福以后,由于“人生地不熟”,没法单独上街散步,就在房间里看书,翻看有关歌德的材料。星期天早餐后,施密特小姐和她的朋友(也就是中国人说的爱人)恩勒特博士兴致勃勃地陪同我们去参观“歌德纪念馆”。恩勒特博士是从海德堡远道赶来的。因为他曾在中国留学,能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由他当“义务导游”,使我们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

歌德纪念馆坐落在市中心的一条大街上,这是一座五层楼高的楼房,原来是歌德的故居,现在作为纪念馆。听说歌德的故居在战争中已炸成废墟,怎么我们又看到了这座旧楼呢?后来才了解到,这是模仿原建筑重新建造的,从外貌到内部设备几乎与原貌无异。在恢复旧建筑方面,德国人确有高超的“修旧如旧”的艺术。这座被恢复的建筑就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里已作为纪念馆常年开放,供人参观。大多到法兰克福的人都要来这里,从而成了这个城市的重要的景观。

我们到达歌德纪念馆的时间不算晚,但大楼门前已停满了小车,还有几辆旅游大巴,已有相当多人到那里参观了。我们买了票进去从前庭的小院开始,前院后院、楼上楼下通通走了一遍。我们走到二楼第一个展室,有图片介绍歌德的生平,也有歌德及其家族使用过的实物,还有他的著作的各种版本。它把我们带回到歌德生活的年代,印证了我在书本上所认识的歌德:1749年8月28日,法兰克福城“皇家顾问官”的家里,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这就是后来成为大作家、大诗人的约翰·沃尔夫冈·歌德。他父亲是法学博士、查理十二的皇家顾问、法兰克福市的参议员。歌德的孩提时代是在父亲的严厉管教和母亲的柔情抚爱中度过的。十六岁进入莱比锡大学研究法律和语言,后来又进特拉斯堡大学。他一生大部分时间研习绘画、文学、科学。……一幅幅挂图、一件件展品,都可以看到,他的文学艺术成就与他的生活经历、他的时代有着血肉的联系。歌德自己说,他是得天独厚的人。因为他生在一个大时代,他目睹了德国七年战争,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这些事件都赋予他的文学以新的内容,他的作品正是他丰富生活经历的写照。

我们来到歌德著作展室,就像来到了一个图书博物馆,各种版本的著作和大量的手稿,展示了歌德像海洋一般的诗情和巨大的成就。我们看到了他最初的作品。他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时期,就开始了文学创作。他早期的抒情诗还带着“宫廷文学”的痕迹。极为有趣的是歌德进入莱比锡这个“小巴黎”之后,淘汰了从家里带来的衣服,染上了逍遥放纵的恶习,与酒店、剧院结下了姻缘。他曾经与一个比他大三岁的酒店女郎安娜恋爱,后来失恋了。以后还经历过十几次恋爱,这些经历几乎都写进了他的文学作品。例如《同犯》写一个酒店女郎爱上了一个少年,后来又变了心的故事,反映了歌德当时的思想感情。《五月小调》、《暴风雨中的浪人之歌》、《欢会与别离》、《野蔷薇之歌》等都是他的经历的写照。1772年夏天,歌德在威刺勒高等法院实习期间,在舞会上认识了法官亨利·布朗的大女儿夏绿蒂,一见倾心。但恋爱没有成功,夏绿蒂同歌德的朋友克司妥纳结了婚。歌德陷入极度痛苦,一度想自杀,将一把磨好的匕首放在枕头底下,不过最后还是解脱出来,没有这样做。恰好在此时他莱比锡大学的一位同学因失恋自杀了。……种种素材凑在一起,加上他这几年来压抑的心情,便成了他写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素材。1774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出版,不仅使歌德一跃而为享有全国盛誉的作家,而且使德国文学在世界上占了一席地位。小说中那位感情脆弱、不能与生活中的苦恼作斗争、而在守旧环境里找不到出路的“反叛的受难者”维特的形象,激起过多少读者感情的共鸣!……展室里展出了许多国家对这本书的译本,无不感叹……。

我们参观展览时,不时看到有些参观者在认真地记录什么,因为歌德的经历太丰富了。在另一个展室里,我们还看到他家庭生活的部分照片和物品。歌德成名之后,魏玛公国的公爵邀请他担任枢秘院顾问,后来又做了宰相。这个时期是他现实妥协的时期,后来他发现自己的文学天才被庸俗所埋没,于1786年悄悄离开魏玛,到意大利旅游,过了两年又回到魏玛。1806年,歌德与一个比他小许多的年轻美貌的姑娘克丽斯青结婚。不到十年,这位少妻去世,给歌德留下一个儿子和许多悲哀。但歌德完成了长篇小说《亲与力》、《威廉·麦斯特》等作品。在他逝世的前几天,《浮士德》脱稿,这是他在文学道路上奋斗了一生的硕果,被称为歌德文学创作的顶峰,也是他赢得世界声誉的杰作。……在歌德生平的展室中,我们看到的正是恩格斯所描述的一位天才诗人与法兰克福市议员谨慎的儿子充满着矛盾的形象。

歌德纪念馆里还收藏了《浮士德》的手稿和外国译本。这是他经营了将近六十年的一部巨著。歌德从儿童时代开始,通过民间传说就熟悉了浮士德的故事和这个人物。经过他的加工创造,把这一民间传说提高到哲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使一个平凡的魔术家的故事成为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史诗性的杰作。看着这些手稿和译本,使我增加了许多感性的知识,增加了我对歌德的崇敬的心情。

同类推荐
  • 下一站拉萨

    下一站拉萨

    本书是一个80后背包客探访以拉萨为中心的环游西藏的旅行笔记。从昆仑山口到可可西里,从格尔木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日喀则到墨脱……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配以旅行中的感触、心得以及旅行花絮等,从各个角度记录了一行人的见闻游记、幽默轶事,为读者倾情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西藏风情文化。通过这次的旅行,作者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思想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找回了真实的自己。读后将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了旅行的冲动。现在,就启程,向着梦想之地出发!
  •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是一本构思精妙的书。首先,妙在一个“跟”字上。和顺风光集太行壮美与古韵秀雅于一身,若以世俗之见,必是哪里人多去哪里,何处有名说何处,而世芳却绝不随波逐流。他借古发今,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循着古人的思路,以幽幽的古人情怀,追随着古人的足迹,开始进行了一场不会也不可能有终结的历古、访古、探古、思古、鉴古、述古的大旅行。
  • 红泥炉(全集)

    红泥炉(全集)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游记、随笔为主,以轻松明快的文笔,描写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感悟。带给人以愉快的阅读享受。下册以严肃的文笔,对山西的人文历史、未来发展做了细致的分析、论述,以睿智的、深刻的思考带给读者以深思及人生的启迪。
  •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本书集结了中国现代名家朱自清、周作人、郁达夫等对儿时的美好回忆,通过对民俗风情、家乡亲朋、儿时乐土、美食游戏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童年趣事的怀念。同时,也讲述了民国时期的人性、习俗和风貌,完整地呈现了当时的历史风情和民生状态。
  • 宝瓶菩提

    宝瓶菩提

    “菩提十书”之《宝瓶菩提》:佛教经典把人比喻成“宝瓶”,在宝瓶里有着最清明的空性,只可惜被妄想与执著的瓶塞,无法回复到清净的面貌。本书是菩提系列的第七部,希望能开启我们的宝瓶,不但使我们自净,更让我们体验法界的清净。林清玄用感性的风格,表达即使在炉火中燃烧,用高温锻炼、上釉上彩,一个人也要永留清白,在人间!
热门推荐
  • 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为了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有效地品阅到最优秀的作品,获得最佳的阅读享受,编者在反复、细致讨论和斟酌之后,从小说宝库中遴选了300多篇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辑录成书。
  • 魔君的懒妃

    魔君的懒妃

    ★★简介:她很宅,宅到能不出门绝不出门。她很懒,懒到一天至少有十五个小时都在睡觉。能坐着绝不站着,能坐车的时候绝不走路。这并不表明她很糊涂,她只不过想省事而已。能不亲自动手时绝不亲自动手。她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每天一觉睡到自然醒,无人烦无人扰。可是命运却跟她开了个玩笑,让她穿越到一个莫名其妙的朝代,还嫁了个皇帝。就在她以为可以悠哉一生时却成了劳碌命,一直在劳碌奔波,某人还不知好歹,很是欠扁呐。★★泪有点咸有点甜你的胸膛吻着我的侧脸回头看踏过的雪慢慢融化成草原而我就象你没有一秒曾后悔爱那么绵那么粘管命运设定要谁离别海岸线越让人流连总是美得越蜿蜒我们太倔强连天都不忍再反对深情一眼挚爱万年几度轮回恋恋不灭把岁月铺成红毯见证我们的极限心疼一句珍藏万年誓言就该比永远更远要不是沧海桑田真爱怎么会浮现待度过斜风冷雨春暖在眼前
  • 宝刀

    宝刀

    《宝刀》的故事由“我”从民族学院分配到家乡说起。“我”毕业回来,风尘仆仆,一出长途汽车站,就看到了韩月。她和“我”一同毕业于民族学院,也被分配到这个远离世外的小城市,但她的经历很丰富,曾是学院里风云人物刘晋藏的女朋友。刘晋藏,融合汉族和藏族长相优点的混血儿,他的老爸在军分区有相当的职位,所以,他活得相当潇洒,女朋友一大堆,而作为汉族人韩月,则突出重围,成为追逐刘的胜利者。但刘晋藏最后因贩卖文物而没能毕业。我就是和这样的女孩,一同分配在这个被群山包围、汉藏杂居的小城市工作,然后就平平淡淡地在了一起,结了婚,但一直没有孩子。生活就是这样,平淡,单调,如从山野里定时刮来的风。
  • 老茶客经典闲话

    老茶客经典闲话

    人们爱啖茶,其目的就是聚会: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天所不有,其中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将这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老茶客爱啖茶,啖必醉,醉必筛话,姑且听之……
  • 武道逆天

    武道逆天

    秉承着先祖的意志,以无上血脉逆天而上,羽化九州,冲破云霄之巅,肩负着家族的兴旺。以双拳为刃,靠着其锋锐的心魄,群雄并立,豪迈的胸襟。他将以肉身为鼎,站据在这世界的顶端。在这个杀伐四起,群雄割据的天下。,武道昌隆。突破这红尘的层层阻碍,盛世宏图
  • “草包”王妃

    “草包”王妃

    【当享有国际级的“散打女王”称号,犀利坚毅、腹黑果决的她,穿越到一个草包王妃的身上时,命运的齿轮又会如何运转?】她明明记得自己被一辆破吉普撞飞,然,再次醒来,却发现自己赤条条地与一个同样赤条条的尖嘴猴腮的男人躺在床上。她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一群如狼似虎似地冲进来的穿着古代戏服的“演员”大喊着“捉奸在床”……什么?居然骂她是不知廉耻的草包王妃?什么?她的王爷夫君居然只是个十二岁的小正太?什么?那个长相娇俏,笑露两个可爱梨涡的小女人就是陷害她的凶手?呵呵,凶手笑得很猖狂嘛!很抱歉,她已不再是原来的她……娘惨死,爹漠视,庶出身份的痴傻女,因种种原因代替嫡出的妹妹嫁给七皇子成为七王妃。然,王妃这个世人艳羡的头衔却并未让她的日子比以前好过,甚至连丫鬟小厮都敢踩在她头上。而她的那个正太夫君却像爹一样对她采取完全的漠视态度……但是,她又岂是那个对一切攻击皆无反抗,任人搓扁揉圆的可怜虫“草包王妃”?在这个陌生的异时空,为求生存,为求安定,她可是会不择一切手段的!注:女强,男强,不虐,美男多多,无限YY,仿正剧,文风轻快诙谐,但不排除偶有抽疯变态恶搞的嫌疑,喜欢的亲,请支持竹子哦!推荐自己的文:【生出个吸血鬼宝贝】【穿越女尊之纯倾天下】【丑女丑丑】【“衰”后】推荐好友的文:【老公,别装啦】·风悠雪【捡回一只老公】·风悠雪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三论

    人生三论

    真实人生的幸福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我们的生活态度。只有善于抓住幸福的人才能懂得什么是幸福;只有懂得取舍,善于放弃,宽容待人,才是快乐之本、幸福之源。本书为广大读者提供心灵的甘泉,涤荡平淡生活中的单调和苦涩,帮助人们营造更加幸福的人生……
  • 地域景观之迹

    地域景观之迹

    地域景观之迹本书编写精良、引人遐思,是一套开拓眼界、促人思索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