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1400000004

第4章 基本读书技巧(1)

一、有选择地读书

1.开卷并不都有益

俗话说:“开卷有益。”一般地说,这话是对的。只要读书就有好处,或从正面、或从反面增长见识;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者直接、或者间接有所补益。但对没有批判能力的读者来说,“开卷”不一定都“有益”,甚至可能有害。现在的书籍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值得精读的;二是可供参考的;三是没有参考价值的;四是误人子弟的。“开卷有益”是指前两类而言,并非一概而论。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谈到自己的读书经验时,第一条经验就是“粗其选”。他说道:“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可谓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因此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可供翻阅的。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也不要一页一页地读,随手一翻,看看大字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

听说在中国初期有报纸的时候,有些人捧着报纸,就像念四书五经一样,一字一字地高声朗诵。照这个办法,一天的报纸,念一年也念不完。大多数的书,其实就像报纸上的新闻一样,有些可能轰动一时,但也只是昙花一现。所以书虽多,真正值得精读的并不多,下面要说的就是值得精读的书而言的。

2.读一流的书

第一流的书籍,是最有价值的书籍。读了第一流的书,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自己的视野。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如果舍第一流书而去读二三流书,得到的也只是三四流的读书心得。所以读书要选好书,挑选有价值的第一流的书来读,而不要被二三流的书所贻误。

有定评的名著,是智慧的精华,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文明力量。名著中所包含的思想和知识养料,要比一本普通的书丰富得多。因此,选择名著阅读,是读书生活中的重要一环。

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既是一部卓越的文学巨著,承传了既有的文学技巧,开启了诸多手法的先河,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又是一部语言史上的巨著,英语从它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它成倍地丰富了英词词汇的宝库;同时,它还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部形象化的历史,广泛涉及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等各方面。又如,歌德的名著《浮士德》,写作历时60多年,概括了欧洲300多年的精神历程。

又如一部《红楼梦》,开启一门专门学问“红学”,200多年来无数人研究它,它的奥秘至今没有穷尽。恐怕对于中国每一个在文学殿堂中徜徉的人而言,《红楼梦》都是一部意义深远的书,它构成了我们对于祖国历史、社会生活、民族情趣最初或最深的理解。

对于刚刚举步的读者来说,最好是向有关专家或有读书经验的人请教,请他们开一个入门书目,同时向他们学习良好的读书方法。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从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能够排除求知路上的一个个难关险阻,达到预期的目的。

读过《红楼梦》的读者,或许记得第48回香菱向黛玉求教如何作诗的一段。香菱喜欢偷空读点诗,但常有疑问,且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黛玉这时说道:“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因不知诗,所以见了浅近的就去读。一认定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100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120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绝句120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当然,林黛玉的“学诗法”肯定不是全面的,只啃书本而不动笔墨是不能写出好诗的。但她谈的读书方法却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也表明了一个重要的见解,就是要精读名著,要下工夫去精读一些最基本、较为系统的专业书。这样,经过反复阅读,反复思考,就会受益匪浅。

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必发愁。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时间。时间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将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都流传下来。亘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书,都是经过时间的汰选的。我们看见古代流传下来的书,大部分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心里会觉得奇怪,怎么古人写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他们也作了许多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过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没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被刷下去了。现在我们称“经典著作”、“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还会有些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我们只能看现在的榜。

3.畅销的不一定是好书

阅读畅销书,时尚是主因。许多人认为不读畅销书为落伍,惟恐失去社交场合的共同话题,这对一个社交活动频繁的人而言,无可厚非。阅读畅销书无疑是促进社交融洽的一个好方法。

畅销书之所以畅销,必有其理由;何以同类性质的其他书不畅销,也必有可供探索之处。如果是以探究社会风气、大众心理的目的阅读畅销书,更是一件有意义的活动。

不过,最令人担心的是以阅读畅销书为满足的态度,这就像到了博物馆却只在门口徘徊,会失去很多欣赏文物之美的机会。

书的好坏优劣和畅销与否没有任何必然的关系,畅销的未必是坏书,好书也不一定滞销。

像史蒂芬·霍金写的《时间简史》乃讨论深奥的天体物理学,也曾在全世界特受欢迎。

“严格划分何种书该读,何种书不该读,是荒谬绝伦的。”王尔德说。话虽如此,在畅销书之外,扩展你的阅读领域,对于心智成长,无论如何都是有益的。

4.根据报刊或有关书上的评介来选书

比如想读点当代诗人的诗作,不知道有哪些名诗人和著名作品,也不知道这些诗人和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就可以通过查阅已经出版的几种当代文学史上的评述来选择。有时并无专门的研究目的,只想选一两部反映当前社会问题的优秀小说来读,就可以翻看文艺报刊的评介,或从近年来中奖的小说中来挑选。有的评介文章还有比较,指出某一部书在同类书中的地位和影响。读这类文章,读者选书就更方便了。

二、最有效的读书计划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好书可以增加我们知识的广度,可以增加我们思想的深度,可以使我们能够拥有一个更广大的世界,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当我们品读被誉为“包罗万象的古代文化全书”的《圣经》时,都会深刻体会到,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它这样深刻地向着西方人的思想与生活;而一直以来可称得上是双跨文史学界的不朽巨著的《史记》,完全可以作为我们治国安邦、立身处世的最佳教科书;《百年孤独》这本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的最杰出的鸿篇巨著,可使我们领略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众所周知的东方药学巨典《本草纲目》,是一座取之不尽的中华药学知识宝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则是影响了一代人的经典译作,展现了执著于信念而坚韧不拔的崇高人格;《毛泽东传》这部生动而深刻的可信的传记,可以作为我们了解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向导……真正的经典作品都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能够使我们情不自禁地产生出好恶爱憎的情感。这种情感,直通我们的心灵,深入我们的骨髓,并将熔铸到我们的整个品性和人格中去,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在我们今后的处世行事中发挥作用。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涌现出众多影响着人类历史进程的文化典籍。人类的文明史以文字为脉络,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从孕育了华夏文明的经史子集,到开启西方文化先河的圣经史诗,古今中外图书可谓浩如烟海。知识无涯,人生有涯,与其浪费时间去读那些对你益处不大的作品,倒不如寻找一种最省时而且最有效的方式,去阅读那些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世界上亿万读者都曾从中得到特别启迪的书,把你有限的阅读时间集中到最有价值的阅读中去,取得最经济、最有效的阅读效果。因此,有选择性地读书就要读名家推荐的必读著作,如有着“两千年中国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基石”之称的《论语》;无愧于“兵家韬略之首,人类智慧之源”的《孙子兵法》;欧洲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堂吉诃德》;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物种起源》;影响了无数人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历经半个多世纪而畅销不衰的《飘》;值得你一生阅读并去体会的《小王子》……这些各具特色的书籍就像对我们有着不同助益的朋友,在我们青春年少时给我们以快乐和教诲,在我们黄昏暮年时更会给我们慰藉和关怀。

1.《论语》

中国人的《圣经》;两千年中国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基石;不把这本书读懂、读通、读透,就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这一本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由于《论语》和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有着血肉联系,历代思想家对《论语》进行了无数的阐释和发挥,所以《论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已大大超出了这本书原初的内涵。

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论语》一直是中国人的国学必读之书。该书以语录体的形式,汇聚了孔子关于政治、文化、历史、人生、哲学、宗教等问题的观点,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中华民族的个性。读《论语》,你会感到在你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读《论语》,有读了后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之识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北宋理学家程颐

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国学大师南怀瑾

《论语》虽然是代表中国封建文化的经典,但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伦理道德的根源,必须阅读这一本书。它的“仁”学以及对教育的理论,都是全人类的魂宝。《论语》字句精当,也可当作文学书籍来读。

——当代作家李準

我们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必须重铸我们的民族精神,而铸造民族精神,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学家不受《论语》这本书的影响。

——当代作家叶朗

2.《圣经》

对人类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人类共同的教科书;其价值抵得上所有已出版的书的总和;要了解西方文学首先应该了解《圣经》。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又称《新旧约全书》。基督教在西方成了统治性的宗教之后,《圣经》拥有了一代又一代的千千万万的读者,这部书的发行量毫无疑问在古往今来是首屈一指的,这部书对于世界历史尤其是西方文明的历史发展的影响也是无以伦比的。

迄今为止,《圣经》是世界上印数最多、发行量最广、翻译文种最多的书籍,并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联合国公认《圣经》是对人类影响最大最深的一本书。这部古老经籍是希伯来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记载了古代中东乃至南欧一带的民族、社会、政治、军事等多方面情况和风土人情,其中的哲学和神学观念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为世界尤其是西方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带来巨大影响。与此同时,《圣经》不仅是部重要的文学著作,也是其他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杰作的源泉,这部经典著作中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将永远造福人类。《圣经》本身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它对欧洲文学的影响绝不能低估。欧洲文学史上的许多伟大作品都取材于《圣经》。如英国作家弥尔顿的长篇史诗《失乐园》、班扬的《天路历程》,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复活》等都受到《圣经》的影响。阅读《圣经》的人是如此之多,研究它的著作也是汗牛充栋,以至于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叫“圣经解释学”。《圣经》在文学上也有极高的成就,它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几乎是欧洲每一种民族语言的第一个范本。

——《世界文明史》

《圣经》对西方社会的精神信仰和行为方式影响至深至巨,与希腊神话同为打开西方精神世界的钥匙;想了解西方文化者不可不读。书中的神话、宗教、历史和伦理故事,以及哲理箴言,多蕴含意味深长的玄思,读来有种耐人寻味的魅力。

——著名学者杨义

假使所有英文写的作品都毁灭了,只剩下英文《圣经》这一部书,那么这部书自己就足以把英文里全部的美与力量显示出来。

——英国学者麦考利

西方文明建基于《圣经》,她的价值观、政治、法律、文学、经济等方方面面无不打着《圣经》的深深烙印。西方国家元首就职宣誓必手按《圣经》,法官判案要手按《圣经》,婚礼上神职人员要用《圣经》为新人祝福……

——《西方文明的基础》

3.《全球通史》

当今社会的“救世箴言”;现代社会的《资治通鉴》;当代世界史编撰的一个新起点。

本书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取材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所以,本书在20世纪中期一问世便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颇受好评。

美国许多大学已把《全球通史》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甚至连美国的许多军校也把此书作为教材,规定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要修这门功课。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同类推荐
  • 影响一生的10堂礼仪课

    影响一生的10堂礼仪课

    在现代社会,优雅的行为举止、得体的仪态和语言,已成为人们行走社会畅通无阻的通行证,其力量和价值都是无可比拟的。学习一些与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礼仪常识,是每一个现代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
  •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其实就是人性的特点,曾仕强教授集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深厚学养于一身,对人性的弱点有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看法。对于人性的弱点,我们了解得越透彻,越容易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从而越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每个人都有弱点,但弱点不等于缺点,如何让弱点变成优点,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找到正确的认识自己、读懂他人的好方法,从而发现为人处世其实不难。
  •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如何摒弃坏习惯,培养和保持好习惯,是提升业绩的关键。亚龙老师的这本书从常见的职场现象切入,结合大量生动、经典的故事和案例,提炼和总结出了有效提升业绩的50种习惯,观点简约睿智,介绍的方法简单实用,让读者得以在轻松的阅读中对照、思考、学习和借鉴,优化自己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方式。
  •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由于所处环境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然而殊途同归,目标都是一样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书收集了大量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并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了确保你在35岁之前取得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遵照这些法则,一步一步完善自我,你就会逐渐实现你的成功之梦。希望这本书能够伴随您走向成功的殿堂。
  • 受益一生的心计学

    受益一生的心计学

    从古至今,人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婚姻、交际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某一层面的心计活动。《受益一生的心计学》分别从职场、处世、办事、生活、恋爱、家庭、销售、谈判、管理、说话、社交等方面详细讲解了不同领域中不同心计学的使用方法,立足于现实,取材于生活,用实例佐证“心计学”,内容丰富,语言轻松,相信你可以在随意的阅读中,学到严肃的生活哲学
热门推荐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绝色校草:恶魔小子爱上我

    绝色校草:恶魔小子爱上我

    李俊熙,是这座美丽校园的风云人物。静儿,从不曾想,才转学来到这个学校,就惹上了这位恶魔冷男!大战三个回合,她终于明白,自己不是他的对手了。可在她决定逃开的时候,他却说他喜欢上了她?慢慢的相处中,她一点点迷失自己的心,只是,注定,他们的相爱会很辛苦……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本书讲述了民间文学、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建筑鉴赏方面的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 魔君的悍妃

    魔君的悍妃

    【玄幻女强】她这个令黑道闻风丧胆的女警,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小心穿来了异世,掉落在一艘花船上!修灵力,破奇案,戏美男,闯天宫,她到异世也依旧能过的如鱼得水!等等,她的美男不是没有七情六欲吗,为什么会一次比一次勾魂,还反守为攻?什么,那妖孽男居然还来头不小?当穿越女警碰上异界妖孽男,当女强撞上男强,且看他们擦出怎样的火花!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妃常淡定:逆天小书女

    妃常淡定:逆天小书女

    师傅曾言:任何世界都凭实力说话;任何时候都不能吃亏!千好万好不如自己好,天塌下来有师傅替她撑腰!只要记住这些,遇上什么都不惧!她只要活得自在,玩得肆意就好。身为术者,算天算地不能算自己,好在她有一支笔,可以改天逆命!穿越异世,谱写辉煌人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心缺

    心缺

    心上有个缺,是无可救赎的旧伤,战争……腥风血雨……,怎么办?怎么办?,故事脱胎于慕容冲,却又不同于慕容冲,一个曾失去一切尊严沦丧的男人,最后仍活得顶天立地,有爱有恨,当得起男儿这两个字的悲壮故事
  •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他的全部,实事求是地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爱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希望他这样那样。爱是神奇的,它使得数学法则推动了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会觉得只有半个痛苦;受摧毁死亡,让死之变得空虚;爱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带来价值,让不快乐的人获得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