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1400000001

第1章 读书的核心——思考能力(1)

一、读书离不开思考

1.阅读与思考的关系

如果说具有思考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的主要原因,那么思考习惯的普遍式没落,不能说不是人的堕落。这是现代人的一大隐忧。

打开电视,我们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声光;翻开报纸,我们把思考的权利交给记者;走进书店,我们又把思考的权利交给排行榜;逛进百货公司,我们再度将思考的权利交给橱窗和流行。即使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我们已如此懒于用心,更别说对抽象问题的纯粹思考。

思考习惯的没落,使我们凡事习惯于看看别人怎么想,然后照做就是了。当大部分人都是这种心态时,少数人的意见就成了全部人的意见,亦即所谓的“舆论”。以文化的发展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危机。当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对自己如何想、如何言行,弄不清楚想法和言行背后的真正原因及过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绝不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社会。

只要肯用心,生活中处处大都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余地。苏格拉底说:“不经反省的生活不值得过。”思考的能力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最宝贵的礼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去获得智慧。

而思考能力在阅读活动中的地位又如何呢?

阅读与思考的关系非常密切。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大脑的思考过程。读思应该密切结合,是被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了的。现代心理学家和阅读研究者通过科学的实验手段,已经得出了明确的结论:阅读的根本机制在大脑,而大脑的主要作用是思维。美国阅读学家施道弗在他的《阅读——一个思维过程》中明确指出,阅读的本质是思维。因此,我们说阅读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阅读过程是人的大脑在思考的过程。所以阅读时我们必须把阅读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把阅读与思考分割开来的做法都是反科学的,都是违背阅读规律的,是决不会取得好的阅读效果的。

阅读与思考的密切关系,早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明确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宋代学者朱熹把读思结合作为一条学规昭示于众,他说:“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则不知其意味……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清代学者王夫之也说过:“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关于阅读与思考,人们还有许多精辟的见解,诸如“好学多思”、“熟读精思”、“博学慎思”、“精读细思”等等。以上主张,都正确揭示了学与思、读与思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把阅读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

许多读书大家在读思结合方面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鲁迅在强调读书要“心到、手到、眼到、口到”的同时,特别强调“脑到”。在鲁迅一生的学习和研究中,始终贯穿着独立思考的精神。他读了孔子、孟子、庄子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不是全部否定或无批判地接受,而是通过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之,把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阅读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阅读中的几种思考方法

精读,强调思考,主张记忆和理解的统一,把书本知识变成“为我所有”的活的知识。也就是要进行积极的阅读思维。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给自己提出思考的问题,学会运用各种阅读思维方法,展开阅读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归纳、演绎等抽象思维活动与表象、联想、想像等形象思维活动,以及进行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灵感、直觉等创造性思维活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也要善于学习一些前人精读文献的常规思维方法,例如:未读先思法、正读反思法、读后再思法、掩卷凝思法等,下面作简要的介绍:

(1)未读先思法

是先根据文献的题目、章节标题进行思考,构成一本书的轮廓。然后再细读原文,边读边与自己推想的那本书进行对比、印证,研究二者之间的差距,并更进一步加深对书中内容与表达形式的理解。

(2)正读反思法

是阅读中通过积极思维,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和评价文章,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原文的一种评判性阅读方法。正读,是指首先要正确地理解文章的本义。反思,就是朝着习惯性思维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或者提出与作者不同的论点和论据,进行不同的论证。

(3)读后再思法

是指先读原文,正确理解原文,再动用自己原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然后考虑吸收其精华,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存,或修正其谬误,提出自己的见解。运用此法时应注意:读原文时不能抱偏见,避免先入为主;分析时要全面,敢于质疑;提出自己见解时要慎重,力戒草率。

(4)掩卷凝思法

是读后再思的另一种阅读形式,即在读完一章一节文字或全书后,合上书本,继续凝神思索,复现、回味书中的内容,或默默探寻某种深意及解决某种问题的途径和方案等。这种方法对于增强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或根据书中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把学与思相结合,力求达到对知识牢固的记忆与掌握、透彻的理解与领悟的阅读目的。

3.要读懂书上没有的东西

俄国剧作家、诗人克尼雅日宁说:“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再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所谓读懂书上没有的东西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从明处看出暗,从静处看出动,从是处看出非。“从明处看出暗”,是指要看出书本的含蓄之处,即读者靠自己的仔细阅读,体会和捕捉书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画外之情。从无字处探寻作者的思想和用意。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抚今追昔,讲武论文,通篇没有指名道姓地批评当时朝廷的任何一人,但阅读时要看出,文章从头到尾都在警告阿斗皇帝和揭露“宫中小人”。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把一腔悲愤之情,浓缩成极为精练、含蓄的语言。

“从静看出动”,是指把静态的、死的知识变成动态的、活的知识,例如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读古代诗句,不仅是欣赏画意,而是把它与自己的专业研究联系起来,把这些诗句看做古代气候的珍贵记载。他在自己的研究中就喜欢引用古典文献资料,在物候学的研究中,引证了许多古代的诗句为证。如在谈到长江黄河流域海拔超过4000米的地方,不但无夏季,而且也无春秋时,就引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明这是记实。竺可桢把自然科学知识与文学知识有机地结合,互相沟通,相得益彰,把古代的诗句用活了。

“从是处看出非”,是指读书时,要主动地、存疑式地读,“尽信书不如无书”。例如汉代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处在谶纬之学大兴其道的时代,他不轻信当时流行言论,写出《书虚论》、《道虚论》,与当时被奉为经典的《白虎通义》针锋相对。存疑式读书法重在多问几个“为什么”,认真推究,追求真理,须知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完善的,而知识处在不断发展当中,即使是大师,他的贡献仅在于极大推动了学科的发展,拓宽了我们看问题的可能性。至于亘古不变的真理,则是不存在的。

4.集思广益

独立思考是重要的,而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凑在一起“集思”,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加里宁说过这样的话:“当你们独自阅览时,你们只了解到一面,即令了解了三面,还是没有了解到第四面。终于把四面全都了解了,哪知这个东西不是一个平方体,而是一个立方体,却总共有六面,所以同旁人一起讨论,便能把思想磨炼深刻,便能使它丰富起来。”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有时靠个人的力量并不能圆满解决问题,这时只能靠集体力量,靠集思广益。朱熹和陆九渊是一对“论敌”,常常为一些不同的见解而唇枪舌剑,争论不休。但是,他们之间没有门户之见,而是互拜为师,集思广益,相得益彰。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就经常聚集在一起学习探讨,甚至通宵达旦争论不已,这对提高他们的文学水平显然起了很大的作用。

早在100多年前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就提到过:教室里年轻人之间的接触,思想和学习心得的交流,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比讲课和教授的作用更大。事实也正是这样,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观点的学友之间交谈、辩论,会使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格外活跃、迅速。交流、讨论可以引起思维的共振、观点的碰撞、理论的闪光、灵感的突现。在这样交谈讨论中,思维往往沿着顺向和逆向发展,任何新观点、新理论都可以不顾自身的浅陋、不完善而大胆自由地发表出来。这样既可以训练年轻人的思辨能力,又可培养他们形成学习竞争、争鸣、论辩的品质。在这种共同探讨的学习气氛中,信息必然得到迅速地传递和反馈,为创造、发明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思考要符合逻辑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方法。分析是指在思想上把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因素或者把事物的个别属性、特征分解出来,然后分别加以研究,以达到认识其本质的思维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析方法也发展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比较分析、分类分析、系统分析等多种方法。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从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要素的性质和特点,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特征来认识事物。

在阅读中,对于不同学科、不同特点的文献,应当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在阅读中对所提问题要仔细阅读,深入思考,寻求解答的方法,就要运用因果分析方法,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运用因果分析方法要注意认真阅读原文,寻找答案;要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性质,以免因果不符,答非所问;回答问题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又如,在阅读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可以把一部书看做一个系统,再把全书的内容按章节分成若干子系统,然后找出各部分要点或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论证进程。经过系统分析,一是认识了构成本书的论点,二是弄清了各论点之间的关系和系统性。

综合方法。综合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综合不是对象的各部分、各要素的迭加,而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一种方法。

阅读的综合方法应当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例如把一部书的各部分、各章节透彻分析之后,要把各章、节以至各段的内容要点加以整理,联成一体,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正如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就是综合。

阅读中的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的思维过程,同时又是辩证统一的。分析是在综合指导下的分析,综合是以分析为基础的综合,两者是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阅读中对文献内容分析、综合的过程,就是对文献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第一步,是先运用已有知识不断丰富各部分内容,经过分析,以求得全面深入的理解;第二步,是知识的提炼过程,经过综合,使认识达到了质的飞跃。可以说,阅读的基本过程就是对文献内容不断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2.抽象与概括

抽象方法。抽象是指通过分析,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区分开来,并舍弃其偶然的非本质属性,抽取出必然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为了认识书中所论述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抓住事物内部的各种联系,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就不能只有表面的、笼统的、肤浅的认识,还必须对事物的不同方面、要素、特征等,加以分析研究,才能透过表面现象认识本质和它们之间的内部联系。例如,我们读《堂·吉诃德》,起初感到堂·吉诃德是个滑稽可笑的人物,他读骑士小说入了迷,拿小瘦马当良驹,用纸糊盔甲,对风车作战;然而深入下去,却发现这个人物形象有极其悲剧性的意义,他对于理想永恒的追求和这种追求的破灭。于是就再也不能轻松,而是伏案而思。在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著作中的概念、定律、原理、规律时,运用抽象方法就是要搞清楚书中的概念、定律、原理、规律是怎样被抽象出来的,只有正确地理解了抽象的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做出结论。

概括方法。概括是把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来的共同本质属性联合起来加以考察的思维方法。概括的过程是把个别事物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也就是思维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用概括的方法去欣赏文艺作品,可以把作者所写的事由个别上升到一般,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对物、事的本来属性的概括,上升到更广阔的领域里,由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感情的概括,引起与作品共鸣。例如,我们读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如果就诗本身而论,只是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但我们以概括的思维,推而广之,就会认识到诗中的这种情绪和感情是人所共有的,它是人们普遍情绪和感情的概括。事实上,这首诗能流传千古,激荡人心,也正是这种概括具有典型意义,引起读者的共鸣。

抽象和概括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通过抽象和概括,人们可以从认识个别事物的属性扩展到认识同类事物的属性。不仅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正确、深刻、全面,而且使人们的思想更加开阔了。

抽象和概括是以比较为前提的,只有经过比较,确定了事物的个别部分,或个别属性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及其联系后,才能进行抽象,把本质的属性与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区别开来,也才能进行概括,把非本质的、本质的属性联合起来。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应注意培养抽象和概括能力。在校学生中,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通常带有具体性、直观性,应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初步的抽象和概括,把彼此相同的特征综合起来,形成一些具体的概念。高年级学生,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可以进行一些高级形式的抽象与概括,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各种抽象概念。

3.归纳与演绎

归纳方法。归纳是根据大量的已知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归纳法在阅读各类科学书籍中都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它与比较方法相结合,可以分析确定各类知识概念、定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就能顺利地认识这些知识、现象、事物固有的特点,使零散的、杂乱的知识和事物系统化、条理化,达到提高阅读效果的目的。如果用列表和编写提纲的形式,把知识按学科内容归纳起来,可以把知识、事物的内部联系和相互关系清晰地表示出来。这种列表、列纲的过程,就是知识系统化、逻辑化的归纳过程。

同类推荐
  • 应聘世界500强

    应聘世界500强

    我不理解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总是乐意跳槽?我从进入投资业以来,一直坚守我的工作,不管是繁荣还是萧条时期。如果你不喜欢的工作就不要去,否则就要全心全意。 ——通用前总裁/杰克·韦尔奇 。 ——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找工作跟找爱侣一样,许多卓越的企业家均是从一份好的工作起步的。我也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如果当年我不进入GE,事前要仔细观察,事后在尽心尽力,"精彩评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并且要一辈子相伴,永不放弃。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 "
  • 犹太商道:世界上最伟大的创业思想

    犹太商道:世界上最伟大的创业思想

    本书是继第一本《塔木德--犹太商人的创业圣经》热销后,我们又推出的一本犹太商道创业励志重点图书。本书图文并茂、穿插经典的犹太创业故事,给每一个渴望财富与成功的有志青年以重大启发。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生来就是百万富翁,但是人人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只要你学会犹太人的经商之道。书中汇集了洛克菲勒、摩根、哈默、罗斯柴尔德、索罗斯等犹太巨擘的财富理念,给每一个追求财富的普通人以具大的激励与启迪
  •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智慧往往隐蔽在这细微之处。睿智之人往往能通过些许的细节洞悉世界,通过细微的情感来感悟人生。阅读书中这些富含哲理,情节曲折,真挚感人的小故事,希望青少年朋友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培养出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让生命充满阳光和雨露,从而打造出成功、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做得多不如做得对

    做得多不如做得对

    优秀不在于你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做对了多少事。 本书对盲目求多的职场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清晰的思路帮你看清那些混乱的、低效率的忙碌认识误区,让你走出盲目求多的阴影,并给出在做对的前提下采取措施才能出结果、出业绩。
  • 第一夫人给女人的24堂成功课

    第一夫人给女人的24堂成功课

    本书结合24位第一夫人的经历,从事业、爱情、家庭、心态、人脉、魅力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剖析,将她们的成功奥秘全方位地展示出来,让女人在汲取力量的同时,也能冷静也剖析自己,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让自己的人生更完美。
热门推荐
  • 腹黑王爷:定国王妃十三岁

    腹黑王爷:定国王妃十三岁

    瑶始创世之初,为保苍茫大陆后世子民,留下一块神骨,千年后神骨化神玉,天下三分而立。一个可使天下归一的传说,令世人开始争夺瑶始之神仙骨——定国神玉。她是21世纪异能特工——白瑜,散气分身,化水为冰。一次执行任务时的意外,穿越到了永乐王朝将军府痴傻的二小姐身上。好不容易破束力恢复异能后,却被指婚给永乐王朝的疯子王爷。他是永乐王朝的疯子王爷——萧梓哲,为了报生母之仇,掩藏身份装疯活在妖后眼皮之下,神功练成归来,却要娶将军的痴傻女儿。永乐王朝,妖后当道,阴谋重重。一个身份后隐藏的是一个面具,一个面具下遮盖的却是是另一个身份。天下注定大乱!烽火连烟,他和她携手共进,乱世英雄,他为她许下一世柔情。当女强遇上腹黑,异能撞上神功,强强联手称霸天下,浮华过后,且看天下,谁与争锋!
  • 汽车养护与急救

    汽车养护与急救

    本书站在专业汽车修理人员的角度,从车主和驾驶员朋友的实际情况出发,用通俗化的语言简要地介绍了汽车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驾驶员朋友自己能够动手或者有必要知道的一些关于汽车养护翻故障应急修理的相关知识。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汽车养护、汽车故障诊断基础、常见部件的保养及汽车运行中一些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
  • 虹之绽

    虹之绽

    明晓溪小说“旋风少女”系列,已被改编成周播剧,即将登陆2015湖南卫视每周一周二22点档“青春进行时”!《旋风少女3:虹之绽》:故事以一场紧张刺激的对战精彩开篇。百草战胜韩国金敏珠,并且以双飞踢的第三踢,把金敏珠踢落到台下,一举成名。与此同时,关于爱情的三条线索也在悄然拉开,俊朗的廷浩从美国归来,温润如玉的初原在韩国突如其来地向百草表白,冷峻的若白身体虚弱、似患上了未知的疾病,把对百草的爱一直埋在心底……百草最终会选择和谁在一起?
  • 医妃攻略

    医妃攻略

    她本是国公府嫡女尊贵无比,却因嫡女早逝,被人下毒一朝疯傻。庶姐伪善阴狠,未婚夫凉薄无情,丑颜嫡女惨死山涧。一场意外“魂飞魄散”,现代孤魂宿入原主身躯。当鬼才医学博士穿越成痴傻侯门丑女,疯傻少女素手逆袭。帝都一池静水,再次掀起滔天巨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最早发表在《国粹学报》上,是王国维自己删定的,共64则,可分成两大部分:一至九则是总论,标举王国维论词的一个纲领,就是“境界说”。十至六十四则是具体批评,以“境界说”为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文艺美学思想,具体评论从李白一直到宋代的许多诗词名家。这是《人间词话》的正文。被王国维删掉的49则后来重新整理刊印出来,叫《人间词话删稿》。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之外的著述中的一些论词语录,被人摘编成《人间词话附录》,共29则。本书注析《人间词话》,收录范围包括正文和删稿共计113则。
  • 大牌校草专属丫头

    大牌校草专属丫头

    乔习突然转入素有贵族之称的映染高中,安静、话少的乖学生是她的新形象,然而不久后就被爆出原来的身份——枫扬高中的乔习。“你以为我们在交往?因为我吻了你?”温文尔雅的副会长微笑的看着她,“那天……是愚人节?”“乔习,你是我的!”霸道的会长一把将她搂入怀中。“跟我走。”青梅竹马的校草拉着她就走。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天骄霸主

    天骄霸主

    最早的不信鬼神的唯物主义者,死后到了确实存在的幽冥界,传说中的阎王没了,黑白无常不知到哪里去溜达了,孟婆也可能偷偷的跑去喝自己煮的汤了,幽冥界陷入了纷乱的纷争中。这个唯物主义者该怎么办?
  • 总裁抢妻夺爱36计

    总裁抢妻夺爱36计

    “男人,你简直坏透了!我们离婚!”蓝童恩把离婚协议书扔到妖孽男人眼前。“老婆,闹够了!”男人扔给她一个无聊的眼神。一个不留神,她竟敢带“球”跑了。多年后,他终于抓住了她:“女人,还我儿子!”“没有儿子!”“给我找到,孩子归我!”电话此时传来儿子的叫声:“妈妈,救我!我被人绑架了!”“谁绑架你了?”“一个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男人,他说是我爹地。”蓝童恩盯着眼前的妖孽男人,浑身冒着虚汗……
  • 黑骏马

    黑骏马

    《黑骏马》是英国女作家安娜·西韦尔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小说一出版即轰动全球。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叙述了黑骏马一生的辛酸经历。它是一匹性格温顺、精力旺盛的优种马,然而命运多舛,几易其主,开始时在尊贵的庄园主那里受到厚待,然而好景不长,主人家遭变故,黑骏马被卖。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又再次被卖,最后沦为苦力马,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值得庆幸的是,晚年的黑骏马却有了一个好的归宿。此书问世后,在欧美常销不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唤起了人们对动物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