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2500000010

第10章 三代女人的文学情结

尤今

住在纽顿圈的一座公寓里,夜半无人私语时,总有一扇窗口孤独地亮着,窗里的人,正精神奕奕而又快活无边的在稿纸上制造一出又一出人间的悲喜剧。

一、外祖母

我的外祖母,是一个很特殊的女人。

看照片,觉察不出她好看,可是,在我眼中,她一直是个很有魅力的女人。她的魅力,来自她的气质,而这,又是由浓浓的书香熏陶出来的。

她不喜欢烫发,老是让直直的头发自自然然地垂着,脸上稀稀地涂着淡淡的水粉。她身子纤瘦,喜欢选用素净的布料裁剪高领短袖的唐式衣衫。走起路来,腰身挺直,精神抖擞的样子。平常说话,用词典雅,韵味绝佳。

外祖父曾是怡保的殷商,在他的事业如中天之日时,外祖母也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在那衣食无忧的日子里,她的最爱,不是打牌、不是逛街,而是看书,家里有个书橱,齐齐地放着各种名贵的线装书,还有,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值得一提的是:在那重男轻女的年代里,外祖母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每一个方块字,都是她奋力自学的。

后来,外祖父事业失败,家道中落。外祖母变卖名贵首饰,和外祖父共度人生萧瑟的冬季。

这时,我诞生了。

我见到的,不是群婢环绕、呼风唤雨的外祖母;而是那个忙完了琐碎家务后,又靠缝纫来补贴家用的外祖母。然而,在辉煌过尽而度着黯淡日子的外祖母,并没有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反之,她珍惜着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总是在万籁俱寂时,以冷水洗去一日的疲劳,独自进入她热爱的书城里,心甘情愿的成为悲喜不能自主的“文字傀儡”。

坦白地说,在那万事不懂的童稚时代里,我和外祖母,并不是很亲近的。总觉得她和左邻右舍的外祖母大不相同。别人的外祖母,会做各种各样美味的糕点,搂着孙女,一口一口的喂,我的外祖母,从不;别家的外祖母,会有月光底下搬张藤椅,给绕膝的孙儿讲各种各样趣味盎然的故事,我的外祖母,也不——她总是忙,忙完了家务,戴上老花眼镜,往桌前一坐,便变成了一尊凝固不动的石像。在那“之无未识”的年龄里,对于外祖母那种“老之将至而分秒必争”的凄凉心态,我又如何能够了解!

8岁随同父亲举家南迁到新加坡来,想起外祖母,脑中总会浮起一个以淡笔素描的形象:庄重、文雅、澹泊,然而,这个形象,恒远地坐在“画框”里,而我,仰着头看画,无可避免的有着疏离感。

渐渐的,长大了。

上了中学以后,外祖母在写信给母亲时,总不忘多夹一张信笺给我。

读外祖母信的那种感觉,十分新鲜、十分新奇。外祖母的字,笔划纤细,秀里秀气的,十足的“字如其人”。她从不老生常谈地劝我用功读书,也不老气横秋地嘱我孝顺父母;从第一封信开始,便兴致勃勃地和我说起她最近读了些什么好书,并条分缕析的向我陈述该书的优缺点,等等。我读信的欲望、回信的兴趣,就这样毫无防范的被她挑起了。我们这两个岁数相差了半个世纪的老与幼,就这样开始了长达10年的鱼雁往还。外祖母的经济能力不是很好,我的零用钱也不是很多,可是,在那捉襟见肘的日子,我们却常常把好书邮寄给对方。

有一回,在外祖母寄给我的信里,附着一张摺叠得整整齐齐的报纸。摊开来一看,哟,外祖母写的一篇小说“黑白两兄弟”,居然变成了铅字,快快乐乐地躺在南洋商报的文艺报上!

长期的通信,让我得以能行无阻的进入外祖母内心深处的殿堂,我清清楚楚地看到浮在那儿的一个梦,一个很璀璨、但同时又很疲累的梦。这个梦,从外祖母的少女时代起,便已经幽幽地浮着了。可是,社会的束缚、家道的中落,实在都影响了她积极实现美梦的机会。现在,她第一篇作品以显著的版位见报了,只要日后勤于笔耕,成为作家,也许不再是一个虚浮无边的梦了。然而,遗憾的是:年届花甲的外祖母,这时身体的健康已坐在人生的“滑滑板”上,快速地往下溜、往下溜了。

终于,在我大学毕业前的一个月,她带着那个永远实现不了的愿望,溘然长逝了。

二、母亲

母亲出世以后,便继承了源源流动在外祖母血液里那种读书的瘾。

她自小爱书,长大、长老了,依然还是爱书。

诞生于经济富裕的书香之家,秀外慧中的母亲,曾被视为“天之骄女”。

生命里最令她沮丧的是:日军蹂躏马来亚的铁蹄彻底粉碎了她升学的希望。才念到了中二,便在日军统治的阴影下仓惶辍学了。

之后,母亲开始了漫长一生无止无尽的自学历程。

对于她来说,书籍就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的重要。有一段时期,父亲失业,经济拮据,米缸粒米全无,可是,书架上的成排书籍依然自得自炫地闪着智慧的亮光。童年里印象最深刻的,是母亲坐在油渍斑斑的木桌旁,专注地执卷而读,神情肃穆一如庄严的塑像。如豆的灯光把母亲纤纤长长的身影裁剪得高高瘦瘦的,任意地贴在墙壁上;我呢,好像一只温驯的小猫,安心地靠在墙壁那个黑影上,快快乐乐地读我的安徒生童话。

母亲开始让笔杆结出美丽的“文字之花”,是父亲在怡保创办“迅报”时。每天晚上,在厨房里脱下了湿漉漉的围裙后,母亲便以文字为酵母,醉心地酿造一坛一坛文学的美酒。跃动在她眸子里那两朵快乐的小火花,把整所简陋的屋子都照亮了。

这个时期,是母亲在创作上的“丰收期”。

她写散文、也写小说——还是长篇连载的哪!此外,她也凭着深厚的语文基础,将许多优美的作品由英文翻译成中文。

那时,我尚未入学,正是属于凡事好奇,却又混混沌沌的年龄。母亲每天以笔“沙沙沙”地在纸上写些什么,我不懂。然而,她脸上那种近乎狂热的快乐,我却是懂得的。这样的一种被恬适笑意渗透五官的表情,好似铁打铜铸般,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等我开始走上了写作的道路时,我的脸上,也出现了类似的表情。不讳言,写作所能带来的快乐是人世间任何活动都取代不了的。

爸爸那间曲高和寡的报社,只维持了短短两三年,便闭门大吉了。他赤手空拳地带着我们迁居新加坡,开始了人生另一段全然不同的生涯。

这时,母亲已有了四个稚龄孩子。最大的姐姐10岁,我8岁,两个弟弟,一个7岁,另一个才诞生3个月而已。那些琐琐碎碎永远看不见却又永远做不完的家务,终于使母亲放下了笔杆。每每忙至晚上,疲倦、疲劳、疲累、疲乏、齐齐上脸,手中拿着的书,往往只看了几页,便沉沉睡去,摊开着的书,不是狼狈地盖地脸上,便是尴尬地跌在地上。阅读,不再是浪漫而写意的事了;写作,更是成了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及。

数十年春秋岁月转瞬即逝,细心抚养的雏鸟一只一只健康的长大了,先后飞离了旧巢。母亲在晚年的安逸和闲暇里,每每想起了那个被湮远岁月埋葬了的梦,她的脸,便不由自主的流现出一丝恍惚、一丝遗憾、一丝惆怅……

三、我

在我身体里流窜的血液,有来自外祖母的,也有来自母亲的。

先天的遗传因子,加上后天的环境熏陶,对于阅读和写作,我已狂爱近痴。

如果说,文字是禾谷,我就是蝗虫;如果说文字是桑叶,我就是蚕;如果说文字是米,我就是蛀虫。

吃吃吃、吞吞吞、蛀蛀蛀。

不分昼夜、不论阴晴、不管场所,有书便看,一看便迷。上课时,偷偷摸摸地看;下课后,明目张胆地看。白天看得心神俱醉,晚上看得废寝忘食。

我简直就是一只靠书本来活命的蠹虫。

我吃我吞我蛀我的书,慢慢在我脑子里化成了丰实厚重的养分;当一笔在手时,我仿佛感觉有千军万马要从笔尖冲出来,啊,多时囚锢在我血管里的方块字,已不能安守本分了,它们要跳出来,在稿纸上砌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就在小学五年级那一年,我砌出了平生第一幅“文字之画”,题名为“我要做个小小童话家”,自此之后,创作的热诚,愈烧愈炽,由我砌成的文字之画,也越积越多。

成为作家,到了我这一代,不再是一个幽幽地浮在半空中的梦了。

回顾我留在“岁月的沙滩”上那一长串脚印,我的心,涌满了感谢。

我的外祖母诞生于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里,我的母亲成长于一个烽火连天的战乱时代中,她们所走的那条自修的学习道路,是漫长的、迂回的、艰苦的,处处布满荆棘,处处沾着眼泪。我呢,情况全然不同: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双亲全力的支持,使我能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进入我最为心爱的学系,在美丽的青春岁月里,汲取古今中外各家思想的精华。我所走的学习道路,可说是一条阳光普照的康庄大道。思想的领域被开拓了,文学的基础打稳了,提笔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对文学的爱恋,使我坚持了“数十年如一日”的写作习惯。

在当记者期间,东奔西跑,忙得头顶袅袅地冒着烟气,我依然利用时间的缝隙来从事文艺创作。比如说,坐公共汽车由甲地到乙地去,耗时1分钟,我便以双腿垫着稿纸,在颠颠簸簸的情况下,写小说。晚上回家,洗过澡,便又继续钻入文艺创作的天地里。那时候,住在纽顿圈的一座公寓里,夜半无人私语时,总有一扇窗口孤独地亮着,窗里的人,正精神奕奕而又快活无边的在稿纸上制造一出又一出人间的悲喜剧。

在报馆工作期间,我曾有一年多的时间申请无薪假期,带着2岁的孩子随同夫婿到沙特阿拉伯去生活。这是我人生一段充满了挣扎与眼泪的日子。在那人烟稀少的荒荒大漠中,我曾患上扰人的胃痛症;在那寂寞得回想时连背脊也会发凉的年月里,我曾患上可怕的失眠症。惨惨地吞着这种那种药丸时,我觉得我生命之页所呈现的,是令人颤抖的苍白。然而,就算在咬着牙关把许许多多苦涩吞下去的当儿,我都不曾放下我的笔。失眠时,我睁着酸涩的双眼,写;胃痛时,我捂着起皱的胃囊,写。写作,实在已经成了我身体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回国后,继续在报馆里工作了一个短时期,我改行执教鞭。

孩子相继出世。

我原已不敷应用的时间,至此更是“捉襟见肘”了。

“穷则变,变则通”,我学会了从睡眠里偷时间。往往一家子梦会周公时,便是我蹑手蹑脚地“盗取时间”时。不是一小段小一段的偷的,而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偷。偷呀偷的,偷得每天睡眠时间只剩下寥寥的4个小时。

知道实况的知己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而远近亲戚也都劝我多多保重。

然而,没有人知道,当我在那一大片偷来的时间里静静地埋首创作时,翻腾在心里那欢乐的浪花,比“保健丸”更管用哪!

我与写作,将终生结缘。

两代人的梦,外祖母的、母亲的,都等着我去圆。

我不能辜负她们。

不能。

不。

同类推荐
  • 秋天的颂辞

    秋天的颂辞

    朔州,东望北岳,西邻黄河,北抵塞外,南扼三关。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雄阔与悲壮,丰富与神奇,浑然一体。凝结塑造出独特的史前文明文化、边塞军事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商旅边贸文化、佛教古建文化和绚丽的塞上风光。
  •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作为一个报告文学家,本书作者曾经多年深入调查过中国最重要的几个崛起的市场和广东、江浙一带最富裕的地方,以一名文学家的身份和目光,同当地的官员、百姓和那些亿万富翁们纵情地畅谈他们的创业经历和传奇的赚钱之道,并且常常被感动和惊喜。
  •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弘扬学术是一项崇高而艰辛的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园地上辛勤耕耘。我们将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出版使命,“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为中国的学术进展和文明传承继续做出贡献。,收获颇丰,不仅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褒扬,殷切期望新出现的或可获得版权的佳作加入。也得到作者的肯定和信任
  •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本书主要探讨汉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庄学全面复兴的背景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回答了以下问题:汉魏之际庄学复兴有何表现?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汉晋文学以怎样的方式接受《庄子》?汉晋各时期的《庄子》接受有何特点?汉晋文学主要接受了《庄子》的哪些方面?有何表现?《庄子》强烈的生命精神及由此生发的诗性精神是汉晋士人和文学对其进行选择接受时的一个主要兴奋点。本书以此为中心,对汉晋文学与《庄子》在生命意识、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及叙述方式上的深层联系进行了专题研究。
  •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不妨随着编者的脚步,来学习欣赏散文吧,从形式到内容。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散文,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巴金、王蒙、刘白羽、张抗抗、老舍、余光中、刘心武、秦牧等等等等。,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
热门推荐
  • 青瞳之大争天下

    青瞳之大争天下

    龙塌空荡,他一直在等她柔情归来,将她揉进胸怀,男人和女人的战争,是征服,还是掠夺?两个王者的爱情,在战火纷飞里,何去何从?四个华衣锦翎的迥异男子,谁又能暖她于一己之怀?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师生关系能否和谐融洽,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果。学生喜爱并佩服老师,就会喜欢你所教的科目;学生热爱并尊重老师,就会听从你讲的道理。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如果教师错了,也要自我批评;“有错就改”是师生共同遵循的原则。学生犯了错误就要虚心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教育,教师有错也不例外。
  • 藏地密码4

    藏地密码4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全面揭开西藏密宗修炼之谜。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2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甜香农家

    甜香农家

    女总裁穿越到失忆小乞丐身上,斗得恶婆,觅得蓝颜知已。重操旧业,开创古代西式糕点,重新建立自己的点心王国。觅得忠犬小将军,快来让霸道总裁好好宠你!
  • 末世奶妈向前冲

    末世奶妈向前冲

    重回末世之初奶妈唐贝贝带着老公和包子女儿再次踏上末世之路物资怎么办,没事,姐有空间丧尸来了怎么办,没事,姐有异能萌宠,包子军团,给姐冲瞧不起姐的,已经被姐踩在脚下欺负姐的,已经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呵呵,喵,怎么搞的,这么多奶娃那个…奶妈,你快向前冲啊请看平凡奶妈在末世的彪悍人生
  • 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历史事件

    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历史事件

    本书从公元前21世纪夏的建立到20世纪中叶新中国的诞生为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战争的残酷杀伐,新旧王朝的毁灭与诞生,政治经济的改革和改良先声,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进步与保守思想的迭次斗争,揭秘人类创造文明的艰难历程,展现伟大革命运动的黎明前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绝色小妞:医王太霸道

    绝色小妞:医王太霸道

    草根命?好吧。拖油瓶?认了。弱美男?算了。变态男?滚粗。腹黑男?死开。……她一切努力只为早日过上混吃等死的安逸生活可是贼老天,还能不能让她过点正常生活了?
  • 会说话得天下

    会说话得天下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有趣事例和精炼的要点通俗易懂地向你介绍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及注意事项,理论与故事相结合,让你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就能掌握说话的技巧。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广大读者掌握及提高说话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工具。通过阅读本书,对于提高你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相信能在短时间内使你成为一名说话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