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安徽绩溪人,幼时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帮人放牛为生,后经亲戚推荐,进钱庄学徒,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因勤劳、踏实得到主人赏识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提拔为跑街。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因钱庄主人无后,临终前,以钱庄赠之,乃自开阜康钱庄,庚申之变成为胡雪岩大发展的起点。在庚申之变中,胡雪岩处变不惊,大量的募兵经费存于胡的钱庄中,他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经费,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善借他力 经营成功
王有龄就是胡雪岩的第一个贵人。胡雪岩曾拼力相助王有龄。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王有龄听说胡雪岩当初为了帮他,把钱庄的差事丢了,生活没有着落,心里十分内疚。于是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在杭州城找到了胡雪岩。王有龄发达后,第一个想到就是他的大恩人胡雪岩。此后,胡雪岩又得到左宗棠的关照,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1866年,胡雪岩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
诚信经商 声名洋溢
信源于诚,故谓之“诚信”。一个成功的商人必是视信誉为生命、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的人。胡雪岩也深知“诚信致利,欺诈招害”的道理,在经商中坚持做到:一是以质劝信。在胡庆余堂创办之初,他就亲自立下了“戒欺”匾,上书:“凡百货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悬挂店堂内侧,时时告诫员工。胡庆余堂制药所涉及的药材不下3000余种,全为在全国药材产区自设机构收购的地道药材上品,倘有假冒药材进店,一概弃之。二是以服务劝信。一流的商业还应有一流的服务,对此胡雪岩也是十分较真的。他要求员工不但服务应热情、周到、诚实,还应精通业务。有一次,湖州香客买了一盒“胡氏避瘟丹”,看后欲换之,不巧已售罄。胡雪岩再三致歉后即命三日后赶制出来,并给予免费在店膳宿。还有一位在萧山县署当差的敖姓四川人,持五百两银子,走遍杭城钱庄,都说银质劣不予兑换,抱着最后一试来到阜康钱庄,胡看后笑说:“这是上等纹银,有何可疑?”敖生返蜀后赞不绝口,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声名洋溢,一时达官显贵都以存资阜康为荣,是年钱庄集资三千余万两银子。更为称奇的一件事是一位即将上前线的驻浙绿营兵罗尚全,慕名登门存一万两银子,声称不要计息、不要收据、三年后来取,但他不幸阵亡了。胡雪岩得知后,在毫无凭据的情况下,连本带息付予罗家人一万五千两银子。
敏锐眼光 成就大事
一次,胡雪岩为丝生意在上海逗留,在裕记客栈小歇时,无意中却听到了隔壁房中两个人的一段关于上海房地产的谈话。这两个人对于洋场情况及上海地产开发方式都非常熟悉,他们谈到洋人的城市开发、设计、建设与中国的差异,甚至中国人是常常先做好市面、住了人之后再修路,而这种修路,多半是自发的,顺其自然的,没有谁会特别重视修路这一事情。其中一个人说道:“照上海滩的情况看,大马路,二马路,这样开下去,南北方面热闹是看得到的,其实,向西一带,更有可为。眼光远的,趁这时候,不管它芦苇荡、水田,尽量买下来,等洋人的路一开到那里,坐在家里等发财。”隔壁两人的一席谈话,使得胡雪岩再也躺不下去了。出于商人眼光的敏聪,他顿时觉得这又是一个机会,但苦于自己以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于是,他马上雇了一辆马车,沿西实地考察,而且就在考察的路上,着手拟出两个方案:第一,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乘地价便宜,先买下一片,等地价上涨之后转手赚钱。第二,通过古应春的关系,先摸清洋人开发市面的计划,抢先买下洋人准备修路地界附近的地皮,转眼就可以发财。一个偶然的机遇,胡雪岩留意到了,也把握住了,而马上付诸行动的结果是真金白银到手。胡雪岩商训,是“天”、“地”、“人”,内容即为: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