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6400000007

第7章 形式训练与实质教育

形式训练的本质表现于以语言为中介,实现概念的大量扩充、规则的精确思考、客观逻辑的快速使用——形式训练就是以语言形式训练为依托的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的形式训练。这一点,上篇文字已经给出定义,并具体论述了这种表述之中西方人通过理性思辨“二元化地区别对立”提出的三种处于不同层面的“形式”,本文的写作,意在通过与我们目前教学思想与方式的对比,进一步分辨的是这一概念体现出的思想实质,追问“其存在的依据”。

在“以语言为中介”这一问题上,我们的认识与西方人没有什么不同,分歧在于,“以语言为中介”干什么。“语言”是中介性的工具手段,工具的本质属性是运用,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可对于“运用”,中西方的理解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形式训练“以语言为中介”,借助“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的形式训练”,旨在“实现概念的大量扩充、规则的精确思考、客观逻辑的快速使用”,或者说,面对语言工具,西方人想到的不是其现实运用,而是对这一工具的理解,强调现实运用前对工具运用原则规律与方式方法的理解,当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运用;我们则要利用这一工具进行形形色色的教育,比如以前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现在的“人文教育”,对工具本身及其运用原则规律的理解重视得很不够,特别是现在,关注的几乎可以说只是工具的现实运用以及运用产生的现实成果,至于对工具本身的认知与运用,对不起,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在实践过程中“个性化”地理解感悟好了——也就是说,我们关注的其实是“认识与行为的‘实质’”,或者说,通过所谓的“教学”能够让我们的学生知道(拥有)些什么——我们的这种教学思想与方式,为西方人称之为“实质教育”。

是否强调工具运用前对工具及其运用的认知理解是西方“形式训练”与我们的“实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到底哪一种存在更符合这一工具存在的内在要求呢?

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化解为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工具运用之前是否需要首先理解工具本身;一是语文(语言)工具是否可以通过“教学”(训练)被理解掌握。

关于第一点,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现实运用技术含量高一点的工具,我们就应当首先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研究,理解了,能够基本保证运用质量的基础上再投入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运用。比方说,拿把笤帚扫地,不用专门学就可以投入实践,可让你裁剪衣服,还是首先学习学习为好,否则,尽出些废品,就有暴殄天物之嫌了,如果让你开汽车,不好好学习就“个性化”上路,就太危险了,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提到语文(语言)工具,我想,可能没有人将其与“拿把笤帚扫地”类比,其复杂程度,或许要比开汽车复杂得多,这一工具运用起来虽然不会产生多少危险,但运用前应该好好研究这一点应当是显而易见的。关于第二点,我们不妨问一问我们自己,世界上有哪一种复杂的工具不是可以通过“教学”认知、其运用不是可以通过“训练”掌握的?语文(语言)这一工具的认知与运用难道就可以是唯一例外的特殊吗?如果仍然搞不清楚,我们不妨去追问一下我们语文教学最为朴素的现实。比如笔者另一篇文字已经提及的“画龙点睛”手法,其实质是记叙类文体中为了有效避免无谓的误读切实保证“交流”质量作者在文章行文的关键之处“点”的那一笔(开头,结尾,叙事后,以及文中人物“个性化语言”、叙事细节的特别点化等等),体现的是作者对读者的最为贴心的人性关怀。这里,其思想是唯一的,显然是可以也应该通过“教学”甚至“灌输”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的;具体存在的情形虽然丰富多彩,但存在位置与特点显然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都是相对固定的,完全可以借助相应的“训练”让他们学会运用,形成相应的能力。如果我们的学生甚至我们自己了解了“画龙点睛”的实质,像《曹刿论战》的教学,就不可能像我们现在的一些课堂一样,视而不见人家作者“肉食者鄙”这一“点睛”之笔,非要为无能(“鄙”)的鲁庄公翻案,在我们本该非常庄严的语文教学课堂上上演一出出这样荒唐透顶的闹剧;如果通过“训练”让我们的学生学会运用这一手法,我们学生的作文里面就不会这样普遍而严重地存在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由于严重缺乏严肃理性而又系统充分的研究支持,该“教”也能够“教”我们却没有“教”,该“训练”也能够“训练”我们却没有“训练”的,何止一种“画龙点睛”手法?事情的严重程度其实还远不止如此,我们不仅没有做许多必须的研究整理工作,由于理性的严重缺位,许多非常科学的理论,经过我们严重的误读,已经成了维护我们华而不实的时髦理论的工具。比如我们津津乐道的“文无定法”,我们的逻辑似乎是,既然“文无定法”,当然就无需“教”,“教”了反而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可我们就是不去反过来想一想,“文无定法”不也正说明“为文有法”并且即便同一类文章都存在很多写作方法吗,既然有“法”,当然就可以也应当存在“教”存在“训练”,一样一样地“教”,一样一样地“训练”,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选择的余地越大,就越容易展示其“个性”啊——多么朴素的情理事实,可我们就是视而不见,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尊重以及尊重基础上的“有效教学”。形式训练训练出的学生,中小学阶段不仅都能写出个性十足的实用类文字,不少还能够写出像模像样甚至正儿八经的论文,我们呢?别说什么论文(哈哈,我们不少语文教师还在为写不出论文去评职称发愁呢),就是简单的记叙文议论文,不少高中生还写不好呢。为什么?答案再明显不过了——我们何曾严肃系统地“教”过“训练”过?

进行形式训练,需要训练体系支撑,构建训练体系,首先需要技能要素拆分。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已经过世的语文界“三公”的生前的认识其实早已逼进了真理,只是,没有得到语文界的积极响应,付诸教学实践,后来的一些浅薄小人自以为是,根本没有了解这些大家思想的深刻内涵,总想着“超越”这些伟人,结果,越“超越”离真理越远。吕叔湘先生生前曾多次以“打乒乓球”为例提醒过我们,叶圣陶先生则不仅强调技能拆分,还一再呼唤在此基础上的技能要素序列化,切实改变课堂上语文教师“以意为之”的混乱现状。运用语文(语言)是一种技能,一种非常复杂的技能,所有复杂的技能当然都会包含诸多的技能要素,为了提高训练效率,应将这些要素合理拆分一项项地强化训练后再综合训练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这也可以说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启迪——可是,我们从未真正尊重过。我们总是讲究“整体性”“全息性”,生怕破坏了“整体性”“全息性”被人讥讽为“鸡零狗碎”,可事实是,无论哪一篇文字的阅读与写作,牵涉到的知识以及演化出的问题丰富得都可以车载斗量,别说一节课两节课,即便十节二十节,想全部解决都是根本不可能的,一线教师不“个性化”地“以意为之”,又能怎么办?事实上,因为没有拆分意识,当然谈不上细致系统的研究,以前时兴“目标教学”时我们的“目标”大都大而言之,起不到多大作用,并且,因为大而言之,许许多多的“目标”其实大同小异,结果,学生已经会的我们仍然反复“教”,不会的呢,教师本人大都缺乏深入的思考,自己就不曾有什么清醒认识,再加上这些问题存在的“个性化”,我们也便更不知道要照顾哪一个好了;因为效果不好,后来便有人主张淡化“预设”,讲究临时“生成”,哈哈,这倒好,就好像出去旅游,出发前暂不考虑目的地,到时随遇而安吧——无论以前还是现在,我们的教学课堂一直流行着令叶圣陶先生生前痛心疾首的“以意为之”,何曾有过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形式训练则不同,人家讲究技能拆分,人家讲究技能要素的序列化,人家已经构建起来了严密的线性的逻辑的形式训练体系,所以,人家的教学目标无论长远还是目前,都可以非常地明确具体,人家的课堂都可以按部就班地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训练”,人家能够保证,从入学到毕业,所有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都不存在无谓的重复,就这样,人家的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会了各种文体文字的读写,虽然要求非常严格,人家的学生写出的文字仍然大都能保证“个性”十足。我们呢,到了高考,为了所谓的“个性化”,还需要淡化文体要求,淡化题材要求,实际上也便是千方百计降低难度要求,可即便如此,我们能够写出质量稍高的“个性”文字的学生到底能有多少呢?这种强烈反差的出现难道仅仅是偶然吗?

我们已往“工具论”的教训其实在于将“工具”与“工具运用”混为一谈了,天真地以为,了解了语文工具(记住了相关的语文知识)就等于拥有了语文能力,却忘记了“运用”,因而忘记了“训练”(另一种更加重要的“教学”,指的是相关知识规范下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而不是我们理解的对相关语文知识的死记硬背):关照工具的认知,却忘记其运用属性,属于典型的“实质教育”。现在时髦的“人文论”则将“工具运用”与“工具运用的教学(训练)”混为一谈了,甚至可以说,为了前者而彻底忘记了后者,结果,连“工具”本身都无意关照,更属于彻头彻尾的“实质教育”。语文(语言)工具需要也可以“了解”,其运用能力需要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无视这一简单的情理事实,不讲“了解”不谈“训练”就为“运用”而“运用”,工具的实质、工具运用的规律原则方法技巧都让学生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经过熏陶熏染潜移默化去体会去领悟,其实是放弃了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如果总是这样的话,识字教学之后,我们所谓的语文教学其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我们目前的所谓的“语文教学课堂”已经没有了多少语言学科存在的空间,西方人讲究“概念的大量扩充”,我们也在“扩充概念”,但人家的“概念”都属于“语文”,属于“语言”,我们的“概念”丰富多彩,可能属于人生,可能属于文化,或者其它什么领域,剩下来真正属于语文(语言)工具及其运用的,反而少得可怜。同样,人家“规则的精确思考、客观逻辑的快速使用”中的“规则”与“逻辑”也都是属于语文(语言)与语文(语言)运用的,我们呢,因为爱好不同,你的可能大都属于人生,他的可能大都属于社会,留给语文(语言)的到底有多少,天知道。

既然如此,我们还开设这个自欺欺人的什么“语文学科”口口声声大谈特谈“语文教学”干什么?

时至今日,形式训练早已不再仅仅属于西方,我们周边的日本、韩国以及原苏联分化出的那些国家,或者说,当今世界的大多数国家的语文(语言)教学都已经接受了这种教学思想,采用了这种教学方式,也都已经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少数固执拒绝形式训练的国家,其语文(语言)教学无一例外地“少慢差费”,这样一种事实,能够用一个偶然解释吗?

最后想附带谈谈本文文题的确定。西方有将“形式训练”称为“形式教育”的,为了“统一”,原来想定为“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可觉得,由于缺乏理性,国人向来有“教育”“教学”不分的传统,一谈“教育”就往往习惯于偏向于思想品德方面,容易出现误解,而一旦出现误解,就会与形式训练精神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国内倒是有一位权威专家将“实质教育”称为“实质训练”(钟启泉,《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丛书》序言,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可笔者认为,这里显然犯了生造词语的毛病:“实质”是人们认识与行为的实质,或者说人们认识与行为的现实与结果,可以积累积淀熏染熏陶,但似乎与“训练”没有什么联系——“训练”指的是人们理性改造提高自我的动态的形式过程,而“实质”指的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静态的事实与结果,“形式”可以“训练”,可“实质”,只存在理解记忆积累传递,与“训练”风马牛不相及,怎好胡乱拉郎配?不得已,只好写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 高考状元经验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 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公司章程是记载公司组织和行为的基本规则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11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热门推荐
  • 大明王朝3

    大明王朝3

    中国进入明代统治,明朝共有二十位皇帝(包括南明四帝),明朝的领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省之范围,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首次将今天的南沙,台湾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春生恋

    春生恋

    或许你觉得一见钟情这种事很荒诞,或许你觉得不敢表白的男生是孬种,或许你觉得无法承担责任的男人是混蛋,可是他就是那样的人。谢天翔,胆小,一见钟情,表白却一推再推,可是他所经历的让他慢慢成熟,慢慢的……
  • 一半是天堂

    一半是天堂

    一群还在结婚状态的爸爸和妈妈们,他们的老婆或老公却好像只是在结婚证上签了一个名字,从来没有尽过做父母的责任。男人或者女人,成为家长之后,不是捐献一个精子或卵子的事情。有些人,永远有说不完的理由来推卸育儿的责任,“家长”只是空有一个称谓。孩子,是天心的验证,美的极致。隐性单亲,让我们隐隐作痛……作为国内首部关注隐性单亲家庭的小说,此书将目光投向了“隐性单亲”这种由来已久、却很少被大众真正关注的社会现象,聚焦因孩子教育成长而引发的夫妻关系和家庭其它成员关系的变化,借“隐性单亲”这一主线引爆80后夫妻的婚姻大战,唤醒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对另一半的关心、对家庭其它成员的关注。
  • 师傅是根草:渔女倾城

    师傅是根草:渔女倾城

    渔家有女初长成系列渔女完结了,椰子新书【和尼姑相关,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呀!一个穿越异世捣蛋却立誓成为强人的丫头,她又能翻出多大的浪花呢?】闹翻三界,她是一代女皇?女帝?女魔?她究竟是什么?一切都将拉开莫辛鱼逃婚离家,却遇上七级地震,香消玉殒,灵魂穿越到十四岁女孩身上,以渔家女莫辛鱼的身份重生异世。初来乍到,却见二伯母和人‘赤诚相对’,原主被吓死,莫辛鱼好生无辜。鱼家村这一天正是祭祀水神的日子,不料狂风大作,乌云盖天,以打渔为生的鱼家村顿时陷入恐慌。爱人的‘背叛’是真是假?故事的发展又有什么变化,师傅究竟是谁?渔女要翻身,她要做异世女强人异世渔女,切看她如何化险为夷,找到真爱...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青春里的谁的谁

    青春里的谁的谁

    “小沫,如果五年后,你未嫁我未娶,我们重新在一起!”子杰留下这句话后,头也不回的离开,偌大的飞机场,感觉形形色色的人,光鲜亮丽的事物一一退却,除开自己站立在原地,空无一人!记得某年某天,子杰说:小沫,等我们毕业时,我就娶你!我带你去我的家乡,那里有秀丽的小山坡,清澈的河水,满山遍野的小野菊…那张充满阳光的笑脸,曾几何时照亮了自己整个小世界。就让我睡,睡到天也不再黑,睡到我也不再累,睡到所有人全部疲惫。爱在枯萎,曼陀罗和红玫瑰…悦耳的手机铃声打断了飘飞的思绪。“小沫,你个大白痴,你别告诉我现在在机场,陈子杰抛弃你了,清醒点吧,赶紧回来!”手机那端一顿河东狮吼声后,只剩下坚决挂断电话的嘟嘟声,望着天空中那架剩下一个点的身影,沉默,转身离开,没有眼泪…身后被遗弃的手机传来:就让我睡,睡到天也不再黑睡到我也不再累,睡到所有人全部疲惫爱在枯萎,曼陀罗和红玫瑰高脚杯里的苦水,再也看不见谁是谁的谁我不清楚谁在躲谁就像花儿变成了黑白色的纸杯怀抱着所有的痛苦和疲惫闭上眼控制不住的思维那刺眼的花蕊笑着看着你的流泪谁还牵着快要枯萎让雪变得纷飞让我跟着稻草去追那干涩的伤疤雨水声的沙哑让爱快凋谢吧让她全部都忘了吧那眉间的朱砂面对暴风雨的洗刷就让我追追到我们都很累累到谁也不防备一直追到太阳不奉陪笑着流泪哭到谁也不管谁笑到忘记了疲惫再也看不到谁是谁的谁
  • 我有多爱你

    我有多爱你

    年少的一场相识。天真的一场私奔。命中注定的重逢。他和她,兜转一生,只为那一句,我有多爱你。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