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风采一
山海关
明代修筑的雄伟的万里长城,自东到西长逾万里,蜿蜒于北国高山峻岭之上,茫茫沙漠之间。长城的东面起点在哪里?在今辽宁省最东部的鸭绿江畔。但一般人只知道长城东端是山海关,这是因为从鸭绿江到山海关一段,原由土石垒起,工程较简单,至今已全部毁坏,而山海关以西的长城,主要用砖石砌筑,工程坚固,至今得以大部分被保存下来。当然,说山海关是现存明长城的东端,这并没有错。
山海关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相连的辽西走廊西端。北倚燕山余脉,东南临渤海湾,当山海之会,因以为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将军徐达在此筑长城并置关,以防蒙古势力的侵扰。当时又将西面的汉古渝关移此,故后来亦称渝关、临渝关,还有榆关之称(古渝关),汉时置,以临渝水得名。隋开皇年间筑城,据考证,故址在今河北省抚宁县东榆关镇)。这关为万里长城东部最大的关隘,号称“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城,矗立于山海之间的狭长地带上,依山面海,形势雄要。其规模之大,为长城沿线各关口所没有,只有西端的嘉峪关可与之相比。城高14米,厚7米,长4公里余。
砖石包砌,与万里长城连成一体,十分坚固。城楼九脊重檐,伟拔高耸。有四座主要城门:东为镇东门,南为望洋门,西为迎恩门,北为威远门。在东西两门外,还有延伸而出用以加强防卫的城圈,叫做罗城。全城四周水池环绕,东面还加设夹池。各个城门前原都有吊桥横于池上,今已废。城外有南北两翼城与主关相依,高处设烟墩(烽火台)、营盘,南面有入海石城老龙头。各部彼此呼应,互成犄角之势,形成一套完整的古代城堡防御体系。今关城大体尚完整,其中保存最好,也是气魄最瑰伟的是东门,即驰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关”。在它高大的城门上矗立着12米高的箭楼,楼分上下两层,其东、南、北三面共开68个红板箭窗,供作战时射击之用,平时关闭。在箭接西面二楼棂窗上悬挂着白底黑字的巨幅匾额,镌刻着“天下第一关”五个行楷大字,字高达1.6米,笔力沉雄顿挫,别具一格,非常出名。据说,这块匾额为明代当地进土肖显所书。现在原匾收藏在箭接的楼下,楼上收藏的一块为1879年(清光绪五年)重刻,现在楼外悬控的则是1919年再刻的。
山海关所在的辽西走廊是华北通向东北的咽喉地带,山海之间相距不过数公里,峭壁洪涛,束若瓮牖。山海关据此要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明所特别倚重。山海关作为一座军事重镇,在明代初、中期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势力的侵袭,至明代后期,则主要是防备东北方女真的入侵。
这关的得失,实为京都北京安危所系。至于古渝关,在隋唐时代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北部契丹的侵犯。
从早期古渝关到后来的山海关,经历了很多次战争。
首先要提到,古渝关作为东北方的门户,曾不止一次输送古代中期国势强盛的隋唐的军队出境,远征高丽。史载:“隋文帝、炀帝高丽之伐,四出师皆无功。”唐太宗时期曾三次出师伐高丽也无好结果。关于隋炀帝远征高丽还有一个历史插曲。据史载,荒淫又喜巡游征伐的隋炀帝于大业九年(613)再次亲率大军出古渝关东征时.在黎阳督运粮草的大臣杨玄感举兵造反。杨曾遣人与在长安的起义军领袖李密联系。李密告诉杨玄感乘炀帝远征辽外,据临渝之险.扼其咽喉,炀帝可不战而擒。可是杨玄感来实施过计划。如果接李密之计而行,那该早把这个暴君拉下马了。
唐代中期以后,东北契丹为患。开元二十年(732)契丹可突干背叛,于古渝关外打败唐军,天复三年(903)契丹主阿保机遣将率兵犯古渝关,为卢龙军节度使刘仁恭的军队所败。五代梁乾化年间,古渝关为契丹所取,契丹人游牧于营(今河北昌黎)、平(今河北卢龙)两州之间,成为大患。
到了北宋后期,东北的女真族逐渐强盛起来,屡屡犯边,成为新的祸患。宣和末年,古渝关为女真所得,关内金人和汉人来处。后来金将斡离不就是从平州率兵南下侵宋,导致北宋的覆灭。
自明代建成山海关后,这里同样发生过不少次战争。
最著名的是明末李自成的军队与吴三桂及清朝的军队在此决战,甚为激烈。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明朝京都北京以后,盘踞山海关的明总兵吴三桂见大势已去,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后来吴三桂风闻起义军拘禁了他的父亲和爱妾陈圆圆,便“冲冠一怒为红颜”,转身投向清摄政王多尔衮乞师投降,割发称臣,并拱手献出山海关。李自成闻讯于四月二十日亲率6万余人挥师东征,与吴三桂争夺山海关。起义军把吴军团团围住,吴三桂多次突围不成,正濒临灭顶之灾的紧急关头,不料清军应吴三桂密约,派14万人马突然从侧翼向李自成扑来,加上这时天气又坏,大风骤起,飞沙走石,打乱了起义军的阵脚。李自成见已不能继续攻打山海关,便决定撤兵,且战且退,于26日返回北京。
19o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从海路入侵山海关。
侵略军在山海关内外烧杀掠夺,将城门上的新式大炮全部拆下运走,还拆毁了老龙头上雄伟的古建筑澄海楼。
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公元1922——1924年,直奉两军曾在山海关内外展开血战,至今犹可见留下的累累弹痕。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了我国东北,疯狂地把军队一直驻扎到山海关的东罗城,设立起日本驻屯兵司令部。1934年1月1日至3日,我国人民发起了有名的榆关(既山海关)抗战。面对凶恶残暴的敌人,守卫山海关的东北军与人民一起奋起抗击,英勇保卫山海关。经过数日的激烈战斗,关城不幸被日本侵略军攻破,不少将士壮烈牺牲。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海关一度获得解放。但国民党发动了内战,向山海关发起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为了掩护调往东北的部队和干部出关,曾展开历时20天之久的山海关保卫战,于完成任务后撤离。
山海关据有山海之灵秀,本身又是一座军事雄关,周围更有许多名胜古迹。关南八里的渤海滨老龙头是现存明长城实际上的最东起点。这里地势高起,海天开阔,是观海的理想场所。这里原来从海岸起“砌石为垒,建有高三丈,长七丈的入海石头城,与岸上长城相连,为明万历七年(1579)
蓟镇总兵戚继光时所建。从远看,它恰似万里长城巨龙伸颈入海的龙头,在海中戏水拨浪,甚为壮观。据说老龙头即由此得名。经历4o0多年,如今入海长城已全部坍塌,但老龙头山岗下尚留有长约50米,宽约10米的花岗岩条石堆积,可供游人观瞻。山岗上立有一块石碑,镌刻着“天开海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据说是戚继光的手迹。从前老龙头宁海城上原建有一座澄海楼,清代几个皇帝每次回奉天祭祖总要前来登楼观海景。可惜于1900年被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所拆毁。
山海关北面的燕山群峰中,角山是一处风景胜地。迤逦西来的燕山至此顿起高峰,它就是角山,以山顶有巨石如龙首戴角得名。角山是万里长城从山海关起步向西延伸的第一座山峰。长城从渤海之滨经关城缓缓登上燕山,到此昂首直上,跃至顶峰,然后沿山脊奔腾而去,好不雄壮!角山还是观看日出的佳地,拂晓时分,从角山之巅俯瞰苍茫的大海,但见灿霞满天,一轮红日跃出海面,日边红云四护,恍如莲座。人称此景为“瑞莲捧日”,令人陶醉。
角山虽高山海关很近,环境却非常清幽,从城区至此,仿佛进入一个新的天地。古人有诗云:“每日城中见角山,入山始觉运人寰。”这是实话。山腰原建有角山寺,可惜已毁。
角山的长城以陡险著称,其中二号敌台屹立在悬崖峭壁上,惊险非凡。距二号敌台不远的小山头上有烟墩(烽火台),据称它是在人烟稠密地区保存较完整的一座烟墩,高的1o米,下半部由花岗岩条石和石块砌成。上半部外包城砖,顶部有垛口、射洞、石门,四周有通往顶部的台阶,士兵值岗时要用软梯爬上去。登临这个烟墩,山海关风光一览无余。
山海关东西1公里外有由燕山余脉形成的一带低丘,叫欢喜岭,据说取古代远征者由此出入,“入时欢喜出时愁”
之意命名。欢喜岭上曾建有威远城,俗名呜咽城,建筑结构精巧、坚固,据传为明末吴三桂时所筑。此城既便于瞭望,又可屯兵,与关城前后呼应,成犄角之势。它是一座前哨营垒,是山海关的第一道防线。现在这城仅剩断垣残壁,一片瓦砾。据说吴三桂曾在这座小小城堡内与清摄政王多尔衮相勾结,请清兵入关,因而留下臭名。
山海关以东4公里外的凤凰丘上有远近驰名的孟姜女庙,当地称姜女庙,也叫贞女祠,是后人为祭祀因夫被征筑长城而不远万里到此寻夫的孟姜女而建造的(据称此祠创始于宋以前,后于明万历年间重修)。因此,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一千多年。大意是:孟姜女因夫被征筑长城,万里寻夫送寒衣来此,得悉其夫已劳瘁而死,痛哭不止,长城为之倾圮800里,露出其夫的尸体,孟姜女亦投海而死。庙院内有前后两段,前殿有孟姜女的塑像,龛上横匾写着“万古流芳”四字。两边柱上刻有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门前廊柱上有对联一副,极有意思。上联为“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为“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副对联表面看是文字游戏,却包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庙旁有“望夫石”、“振衣亭”。“望夫石”相传是当年孟姜女寻夫站立的地方,那“振衣亭”说是康熙年间为皇帝拜庙休息而筑的。庙下的大海里还有孟姜女坟呢。
高大宏伟的山海关,在历史上经历了多少次暴风骤雨的袭击!现在虽已失去防边作用,可它作为古时宏构巨制和可贵的历史军事文化遗产,永远值得珍视。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这里设立了文物保管所,1961年宣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这里又以其景物壮丽,山海风光殊胜,历史遗迹丰富多采,成为著名的旅游区,每年来此旅游参观的中外游人不绝。现有北京至哈尔滨的铁路经此,并有公路通往各地。这里仍不失为华北和东北之间的交通和军事战略要地。
井陉关
巍峨的太行山,南北向绵延于晋冀边界,古时有“天下之脊”、“东西之巨防”之称,阻隔东西方之间的交通。它同横亘中原南部的秦岭一样,产生多少重关险隘!井陉关就是太行山的一个要隘。
井陉关位于今河北省井陉县西面太行山“井陉”之口,因此得名。古人谓其地四面高平,中部低下如井,因称井陉。实际上,“井陉”是太行山内一条隘道。《吕氏春秋》、《淮南子》称“井陉”为天下九塞之一,所以它自古著名。最初汉朝在此口置关,称石研关,它与南面的壶关、天井关合称“上党三关”(因与上党郡连界)。后来改名土门关。唐以后称土门关或井陉关不一,明清时都称井陉关。《述征记》谓“井陉”为太行八陉中第五陉。(1.太行山自北而南,由山麓全山脊,险峻不可攀越。古人谓独有八处相通微径,称为八陉。它们是:1.轵关陉,2.太行陉,3.白陉,4.滏口陉,5.井陉,6.飞狐陉,7.蒲阴陉,8.军都陉。)
太行山由北向南迤逦而来,层峦叠岭,几无间断,平均海拔在150o米以上,到了这里山势更高。由于太行山为褶皱断块山,东麓有大断层切过,因此东坡特别陡峻,如同秦岭北坡一样,难以攀登,成为晋冀之间交通的大阻。好在太行山内部也有许多断裂带,一些沿断层谷发育的河流,由西向东,穿过山脊,注入华北平原,它们为太行山东西两方交往提供了天然孔道。著名的“井陉”就是这样一条孔道。那里有滹沱河支流绵河(也称桃河)横穿断裂谷流出,其沿河隘道使是“井陉”,即太行第五陉。由“井陉”东出,可直达古代河北重镇真定州(今河北正定),入华北平原;西出,上山西高原,通晋中政治中心太原,并可转入关中地区。这条通道把太行山东西两方及广大地区连结起来,大大方便了北方的交通。“井陉”两边石壁峭狭,车不能方轨,骑不能并行,险厌难行,但古代晋冀间或北方有战争,东西两方行军多取道于此。特别这里是古代政治中心,关中地区通向河北的驿道所经,这条驿道在真定州与太行山东麓南北大驿道相接,北通蓟燕及辽东。这更增强了“井陉”的重要地位。
并陉关背负太行,遥对华北平原,扼晋冀交通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军事上所必争。
由于“井陉”之重要,所以历史上这里战争频繁。重大的战争首先有战国时期秦、赵之战。秦王政时,秦国已相当强大,秦十五年(前232),秦军分数路伐赵,一军从太原出,攻取了赵的“井陉”,进至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与赵将李牧的部队相遇,双方展开大战。当时赵国还是七雄中较强的一国,秦军力不能支,战败逃归。史称此战后数年秦军不敢再攻赵。隔了三年秦乘赵国内有灾难,又大举出兵攻赵。秦大将王翦率军攻井陉,赵军战败。秦军即由此长驱直进赵都城邯郸城下。赵分兵数路阻击秦军,秦军屡战不能胜。
王翦乃用离间计,使赵王夺了大将李牧的兵权,赵军不战自弱,最后秦军攻破邯郸,赵国亡。
在秦末楚汉战争之际,这里演出过战争史上极辉煌的一幕,就是汉王刘邦的军队与赵军之战。公元前204年,刘邦向韩信、张耳东下井陉击赵(其时赵已复国)。赵聚兵“井陉”口以阻汉军。汉军暂屯于“井陉”西口军城(即后来的娘子关)。当时,赵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优于汉军,况且地形也对赵军有利。谋士李左车向统帅陈余建议:“韩信乘胜远征,其锋不可挡。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看来粮草必在其后,如能一方面出奇兵从间道绝其辎重,一方面深沟高垒,坚守不与战,使其求战不得,后退无路,而野又无所掠,那时乘机出击,必可打败韩信、张耳的军队。”不想陈余轻敌,不听劝告,又不严守井陉,坚决主战,韩信迅速挑选二千轻骑,半夜从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隐伏待击。
次晨,韩信和张耳率主力出井陉口,并在绵河东岸摆下“背水阵”,引诱赵军出击。果然,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汉军伏兵乘虚抢占了赵军营寨。赵军见此大乱。汉军乘势前后夹击,大败赵军。杀了陈余,还擒了赵王。这一仗是战争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它为刘邦从背后牵制项羽的军队,最后消灭项羽起了很大的作用。
唐天宝末年,安禄山造反,派养子安忠志屯军土门,又使其将李钦凑守“井陉”口,以防唐军西来。后来唐将李光弼、郭子仪先后出“井陉”,屡败叛军。
北宋末年,宋将种师闵与金将斡离不激战于井陉,被金兵所败,斡离不遂入天威军,陷真定城。接着长驱南下,攻取宋京开封。
古代井陉关虽然常被战争烟云笼罩,可是井陉县这个地方是个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井陉县东有著名的苍岩山,风景秀丽迷人。石灰岩构成的峰峦层层起伏,危崖峭壁,重林苍郁,殿阁楼台掩映于山麓古木之间,透出宁静、雅致和庄严。从山脚沿涧入山,一路上怪石嶙峋,树根盘结交错,奇姿异态,宛如盆景。山上有福庆寺,相传为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出家为尼处。石磴道三百六十余级通达寺前。
门悬一副深具禅味的金字对联:“宝殿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门前峭立石壁,飞架三孔石桥,上建桥楼殿。从下仰望天空,仅露一线。昔人有诗云:“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楼飞。”叹为奇景。山上还有苍山书院、藏经楼、公主祠等建筑及岩关锁翠、风泉漱玉、阴崖石乳等十六景。瀑布清泉,飞珠散玉,禅房古刹,碑碣夹道,步步引人入胜,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名。游览此处,令人心旷神怡。
现在石家庄至太原的石太铁路和冀晋公路干线都经过“井陉”或其附近,这里仍是联结太行山东西两方,河北和山西高原中部的交通要冲之地。
榆林塞
榆林塞就在现今的陕西省榆林。战国时期,北方边塞之地多植榆为围栅。秦统一中国,北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后,在这里栽植很多榆树,榆林塞之名大概由此而来。以地处榆溪(今清水河)之畔,亦称榆溪塞,成为秦北边一戍守地。隋时以此地为中心筑起长城,遂成为隋长城的要塞。
明永乐初,为防止蒙古势力侵扰,在此置寨,正统年间建堡,成化七年(1471)再置卫,同时延绥巡抚都御史徐子俊征发民工在隋长城基础上修筑榆林边墙(即长城)千余里,以增强这里的防务。次年,在榆林堡北扩建新城,称北城,旧堡称南城。榆林城已具相当规模。九年,长城九边之一的延绥镇(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治所徒迁至榆林城。从此,榆林成为明代边防重地。后来,榆林城又经扩建。由于战火,榆林古城墙今多已不复存,仅可见遗迹。现在的榆林城是后来建的新城。
榆林,地居黄河河套之南,北接内蒙的鄂尔多斯,两傍黄河支流无定河的上源榆溪。东扼雁朔(晋北),西卫宁夏,南蔽秦陇(关中和陇东),战略地位重要。历史上明朝最重视这里的防务。
明代,自成祖以后,国势逐渐转弱,蒙古骑兵不断南下侵扰,先时着重在长城中段分头进扰,后来竟深入河套地区,蹂躏陕北和山西。成化年间,榆林一带的长城就因此修筑起来。当年,榆林镇防守范围,东起黄河边的黄山川,西至定边营(今陕西定边县花马池)绵延600公里,墩堡墙台东西连络,横截河套之口。内部又修筑夹道,便于互相交通和联系,守备严密,在军事防御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回顾榆林的历史,北宋时,榆林是宋与西夏反复争战之地,城南榆溪河畔的罗兀城就曾是两军交锋厮杀的战场。
明代中叶以后,明军与蒙古兵常在这里交战。
天顺年间,蒙古阿罗公然出入河套驻牧,并常引诸部内犯。
弘治十三年(1500),蒙古鞑靼火筛吉囊部居然入居河套,犯延绥神本堡。第二年又犯花马池,明都指挥五泰战死。火筛部又犯固原,大掠韦州、环县、灵州(今宁夏灵武)等地。十八年,火筛诸部又围灵州,入花马池,掠韦州、环县。后来在正德、嘉靖年间,火筛部继续犯过,陕北、河东地区,每年遭受蹂躏。
古代的榆林不但是军事重地,也是边疆贸易的中心和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交会和交流的地方。附近有不少与此有关的名胜古迹。榆林城北约5公里有镇北台,是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为了保护蒙汉交易市场而建立的。台高四层,周长130米,面积5o50平方米,是长城沿线规模最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墩台。东连长城,环绕红山,控南北咽喉,锁长城要口,巍峙于鄂尔多斯毛乌素沙漠之边,俨然是一座巨大屏障。登临台顶眺望,榆林城景,尽收眼下。
离镇北台西不远,沿清水河岸有名胜红石峡,由红砂岩构成,故名。两侧岩壁势如刀削,高10余米.凿石为窟,共44窟。据碑石记载,此处曾是宋元间一所名刹,叫红山寺,系由西夏二国王的陵墓建成。随着历史的变迁,今人称之红石峡。石壁上有许多古人题字题词。几百年来,红石峡曾名冠边塞,不少达官文人来到榆林,必先到这里吟诗作赋,偶有佳句丽章,便把它镌刻在石崖上。现为众人喜爱的游览胜地。
榆林城东6公里处又有一座开凿在山丘峭壁上的万佛寺石窟,窟中存上千尊浮雕石像和优美的壁画,至今年代无考,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无定河边还有十一世纪西夏王朝开凿的悬空寺,寺庙悬在半山腰间,浑然无成,险峻秀美,具有建筑艺术和考古的价值。
现在榆林有公路北通内蒙古伊盟,东通山西,西至宁夏,南达关中,来往方便。这里仍是陕北的交通要冲和战略要地。
铁门关
古北口在居庸关东面,北京市密云县东北,是燕山中段的一处隘口。燕山山脉自西迤逦东来,至此又中断,形成了这个隘口,有路可通南北,自古为北方边防要地。
春秋战国时,燕国在燕山之北始筑长城。汉代就已在此驻兵戍守,以防匈奴。五代时称虎北口,金代称留斡岭,并于贞祐二年(1214)在此建铁门关。明代初,沿山筑长城,于洪武十一年(1378)在口边建城,叫营城,立守御千户所,防御亡元蒙古残余势力及北方其他游牧民族的入侵。明代的营城建于隘口边的山上,大概是为了避免潮河经常发生的洪害。古人有诗云:“诸城皆在山之坳,此城冠山如鸟巢。”说得很形象。城周2公里余,有东、北、南三门。今城墙尚有遗迹可寻。至于守御千户所,据《昌平山水记》载:“沿潮河两旁筑垣五台,东台下有铁门关,为出入道,常扃钥不开,而台上有楼……关外为夹墙,下有小城曰北关营,有二门。河口东南又有小城,曰潮河川堡,亦二门。”今已倾圮。有一条大河即潮河从山区内部流出,穿过古北口。沿河隘道是当地沟通山南、山北的主要孔道,北通承德,南达密云可入北京,也是古时由冀北和内蒙古东部南下而至华北平原北部的重要路径。古北口当此要道,且近在京畿,故具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两边山崖壁立,下临滔滔河水,谷深道狭,只通人马,不可行车,古称绝险。北面为一片低山丘陵,古时尽力兔径乌道,崎岖难行。距古北口不远有胜岭,山径盘曲,地势犹为险峻。宋元祐年间,翰林学士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取道于此。曾有诗云:“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索回长傍溪。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诗人把这条山径比作陕南险恶的蜀道。这里地形如此险要,愈加显示出古北口在北京防务上的重要性。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形势,历史上古北口多战事,也成为著名的古战场。特别是12世纪后,金和辽的军队多次在此作殊死战,战火不断。
公元1122年,金取了辽的燕京。因事先北宋和金有联合灭辽之盟,几经交涉,金把燕京等地还给北宋。后来金再攻北宋取燕京,败宋兵于古北口,遂得长驱直入。
元代致和元年,元主死于上都。大都留守平章政事燕帖本儿起兵迎立怀王于江陵,上都诸王派兵分道南下讨伐燕帖木儿。这时脱脱木儿守古北口,与上都军战于古北口外,死伤很多人。最后上都军败走。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韃靼部俺答入寇,明军与俺答战于古北口。俺答暗遣精骑走间道,从左面的黄榆关迂回到明军后方,明军惊慌溃逃。俺答便进了古北口。从古北口到北京不过100多公里,沿途竟无明兵守卫,俺答得以长驱南下,逼近北京,京都大震。俺答大肆焚掠三日后,复出古北口而去。
到了清代,古北口已失去防边意义,只作为清帝后由北京赴承德避暑山庄消夏的交通路口而已。
及至现代,我爱国将士与日本侵略者曾在这里作战。自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继续蚕食华北地区。1933年五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山海关,分兵三路进攻旧热河。3月向古北口进攻,遇到我爱国将士抵抗,激战数昼夜后,我方因弹尽粮绝,才撤出阵地,日军便占领了古北口。
古北口山环水绕,山脊上蜿蜒着万里长城,风光壮丽。
古北口一带长城建在燕山第一峰雾灵山和卧虎岭之间大、小金山岭上,称“金山岭长城”。这段长城以气势雄伟,敌楼众多,建筑精巧著称,被誉为“第二八达岭”。它是明隆庆年间蓟镇总兵戚继光时在原有边墙基础上改建的,特别坚固。
从敌楼之多来说,附近数十公里内,几乎没有那一个深沟峡谷和险要山头是没有敌楼的。从其设计之精巧,造型之多样来说,有方形、扁形,圆形,有三眼、五眼、六眼,有平顶、船篷顶、四角钻天和八角钻天的穹窿顶,多彩多姿,令人眼花缭乱。这段长城选建在险峻的
山脊上,非常雄奇壮观,无论建筑艺术,还是建筑质量,都称得上是明长城的精粹。遗憾的是,如今每座敌接的当腰处都有累累弹痕,百孔千疮,那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留下的罪恶见证!登上敌楼,视野开阔,只见蜿蜒于山顶上的长城巨龙,忽然在潮河边俯首,仿佛是入河饮水,蔚为壮观。东面的雾灵山高耸入云,南面的燕山明珠密云水库水天一色,北面群山起伏,一片茫茫,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古北口东南山坡上有一座闻名的杨令公祠,是后人为纪念宋朝抗辽名将杨继业而建,明初大将军徐达重建。民国初,冯玉祥将军驻军古北口时又曾捐资重修。祠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前后有两座大殿,前殿内塑杨家众男将,后殿内供杨家各女英。山门外墙壁上书写着“威镇边关,气壮山河”八个大字。整座建筑,一派正气凛然,使人肃然起敬。
不过,考诸历史,杨继业生平并未到过北京一带,这显然是后人出于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崇敬心理而修建的。现在常有旅游者前往拜谒。据悉,当地有关方面还正筹划重修此庙呢!
今从北京至内蒙古赤峰的铁路和北京通承德的公路都经过古北口,这里仍是燕山中段南北交通的要冲。
嘉峪关
嘉峪关,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嘉峪关市西南隅祁连山脉嘉峪山麓,因山两名。明洪武五年(1372)修筑万里长城时置。当时明征虏大将军冯胜看中嘉峪山西北麓的险要地势,选为河西第一隘口,开始筑城设关,以后经历一百多年时间扩建,才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明弘治年间,为防吐鲁番东侵,曾进行重修。这关雄伟壮观,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万里长城沿线分布着许多关隘,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两座:一座是东端的山海关,另一座就是西端的嘉峪关,而后者比前者犹有过之,所以嘉峪关是长城上的最大关隘,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关隘、但嘉峪关初建时不过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占地250o平方米。而现存的关城总面积33,50o余平方米,比原来的大十数倍。它由外城、内城和瓮城组合而成,关城周长733米,就中内城周长64o米,面积为原先的大小。内城西宽东窄,略呈梯形,城高9米,东西开“光化门”和“柔远门”两门。门外各筑有瓮城,城楼对称,三层三檐五间式,周围有廊,单檐歇山顶,高17米。城四隅有角楼,南、北墙中段有敌楼,一层三间式带前廊。两门内北侧有马道达城顶。关城正中有一官井,旧有亭,今已废。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这就是外城。外城比内城高2.7米。外城正中大门额刻“嘉峪关”三个大字。门顶原有城楼,与东西二楼形制相同,三楼东西成一线,上悬“天下第一雄关”匾额。1924年城楼被毁。西面罗城砖砌,东、南、北有上筑围墙,连接长城。城外有城,迭门重城,成并守之势。东瓮城外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城内靠北有游击衙门府一座,都是清代建筑。新中国成立后,关城曾多次维修加固,至今保存完好。
嘉峪关所在地是甘肃省西部的河西走廊最西一处隘口(河西走廊继续向西延伸)。甘肃西部已属于荒漠地区,河西走廊夹于巍峨的祁连山和北山(包括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东西长达1000公里左右。一条古道穿行于祁连山麓的戈壁和冲积平原上,古代“丝绸之路”即此。道路本已艰险,到了嘉峪山隘口处,狭谷穿山,危坡逼道,就更险厄。嘉峪关踞此,形势非常险要。东通古肃州(今酒泉),西通安西。这条古道是古都长安和西域联系的纽带。古代西域,初时仅指天山以南的新疆南部和东部,有许多在绿洲上发展的“城邦”,对内地汉族政权时附时叛。到明代,东部的吐鲁番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为必经之地。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关便为西部边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明代,政府军和吐鲁番兵曾数次在嘉峪关作战。明正德元年(15o6),吐鲁番首领满速儿,诱引哈密忠顺王放弃明朝投往吐鲁番,接着满速儿就派兵占据了哈密。后来满速儿归还哈密,甘肃巡抚李昆却怕他有变,把满速儿的使臣作为人质留在甘州(今甘肃张掖)。满速儿大怒,又派兵取了哈密并进占沙州(今甘肃敦煌),自率万骑进攻嘉峪关。李昆派游击芮宁与参将蒋存礼前去抵御。芮宁率七百人首先在沙子坝与满速儿相遇,被围困。蒋存礼军受到阻击不能前去支援,芮宁全军覆没。吐鲁番军便攻下嘉峪关,进至肃州(今甘肃酒泉)城下。兵备副使陈九畴乘夜间率兵出城,袭击满速儿的营地。满速儿战败,逃往瓜州,又被副总兵郑廉截击,最后逃回吐鲁番。
正德十一年(1516),吐鲁番兵又侵入嘉峪关,围攻肃州,犯甘州,大掠而去。嘉靖三年(1524)再侵入嘉峪关,围肃州,不久被击败,请降,且以哈密来归。明朝廷却“以哈密既残破,且去边远,疲中国以存外夷非计也”,放弃了哈密。
后来,吐鲁番兵又屡次来攻嘉峪关,都被明军击败。满速儿乃归还哈密,与明通好如故。
嘉峪关矗立于大漠边缘.显得雄壮非凡。荒漠地区最怕缺水,嘉峪关却城中有井,山上有泉,用水不患匮乏。嘉峪关的环境又很吸引人。广阔的关城,横卧戈壁滩上,两侧城墙与山相连。巍峨朱色的城楼昂然欲飞,衬托着祁连山如玉的雪峰,美丽如画。登城楼远望,万
里长城似龙游于戈壁滩瀚海间,天晴之日,或可见海市蜃楼。城下戈壁滩上骆驼队的浑厚悠扬的铃声,使人想起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和旅行者,令人神驰!清代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见这关如此雄伟,有诗赞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恒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极言这关的威严和雄伟壮丽。又云:“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指出这关真乃“天下第一雄关”。说来令人诧异,据说当年建这关时,匠师计算用料特别精确,最后建成时竟只剩下一块砖。这是建筑工程上的绝招。现在这块砖还存放在西瓮城门展的后楼台上,供人观摩。这座雄关和东部的山海关一样,都为古代建筑工程的光辉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今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峪关周围还有古代文化遗址多处,著名的有黑山石刻画像和魏晋壁画墓。黑山石刻画像在关西北的一处峡谷里,画像石刻散布悬崖陡壁上共三十余处,绵延一公里。画面古拙,手法粗糙,人物粗犷有力,风格独特。图画内容大体分操练、骑射、狩猎、舞蹈以及飞禽走兽鱼虫等。可能是羌族、大月氏与匈奴族早期的文化遗存,对研究甘肃地区古代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与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魏晋壁画墓在关东北20公里外的嘉峪关市新城戈壁滩上。那里是古墓群。图画取材都为现实生活,有农桑、畜牧、狩猎、林园、宴会、伎乐、博奕、牛马、衣帛器皿等。耕地使用二牛抬杆,耙和糖,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生产资料。画以赭石和红色为主,色彩热烈明快,对研究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社会和文化、思想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壁画构图严谨,层次分明,技法娴熟,敷彩鲜丽,对于研究甘肃石窟壁画艺术的渊源提供了借鉴资料。
现在甘新公路和欧亚新大陆桥——从我国东海岸至大西洋东岸的铁路线都经过嘉峪关,这里不但仍是我国内地至新疆的交通要口,而且是我国走向世界的西方门户。
雄关风采二
喜峰口关
喜峰口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古称卢龙塞,路通南北。汉代曾在此设松亭关,历史悠久。东汉末曹操与辽西乌桓作战,东晋时前燕慕容儁进兵中原,都经由此塞。后易名喜逢口。相传昔有人久戍不归,其父四处寻问,千里来会,父子相逢于山下,相抱大笑,喜极而死,葬于此处,因有此称。约至明永乐后,讹称为喜峰回。明景泰三年(1452)筑城置关,称喜峰口关。今通称喜峰口。
喜峰口关故址在今河北省遵化县东北,燕山区大河——滦河出口的东南边。关城依山靠水,北倚长城,形势雄壮。城周长1.5公里,关门上有楼高四丈(约合今8米余),名曰镇远楼。又削山为壁,豀峪蹊径,凡人迹可通之处,尽筑城墙与万里长城相接。明嘉靖年间,更在关口处建“来远接”,据说可容万人(为都御史胡守中所建,史称胡出塞尽斩辽金以来松木百万以建此楼),后为滦河洪水所冲没。今城与关楼亦俱倾圮,但从遗址可推知其当年之雄要。
喜峰口关周围是一片低山丘陵,海拔高度由南200余米,向北升高至i000余米,地形突兀,交通困难。由滦河所形成的谷道使成为南北往来的天然孔道。喜峰口关处,左右高崖对峙,地形险要。由此出关折东趋大凌河流域,北上通西辽河上游及蒙古高原东部,向西南经遵化和冀北重镇蓟州(今蓟县)可至北京。这条路径向来是从河北平原通向东北的一条交通要道。喜峰口关扼此要道咽喉,其战略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古时喜峰口一带是汉族与北方及东北方民族交往频繁之地,历代有兵戍守,唐时这里叫卢龙塞。
唐诗人高适在《塞上》诗中有“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之句,可见当时统治者对这个地方的重视。明初,喜峰口关是京都与长城外大宁都指挥司联系的中转站,也是其后蒙古兀良哈部入贡的必经之路。
喜峰口北面约10公里,今河北省宽城县西南的滦河东岸有松亭关。大约由喜峰口迁汉松亭关至此。契丹辽时,契丹人来往于燕京与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之间多经此。
明时行人出喜峰口至大宁,舍此道莫属。这关依山傍水,地势极险要。古人称它有“嵯峨虎豹当大关,苍崖壁立登天难”之势,易守难攻。松亭关和喜峰口关都邻近京畿,是明时北京安全的保障。自永乐年间废除大宁都指挥司后,松亭关亦随之奔守,这给明朝带来很大的后患。
明洪武二十年(1387)大帅冯胜奉命北讨亡元蒙古残余势力,兵出松亭关。
建文元年(1399),燕王棣举兵造反,朝廷命大宁帅刘贞引兵入松亭关,驻沙河攻遵化。燕王派兵援救遵化,刘贞等退保松亭关。后来燕王要取大宁,他部下诸将说,取大宁必经松亭关,那里地势险要,又有重兵防守,恐难攻下.于是燕王率军绕道袭取大宁,于回军南下时才占领松亭关,从此消除了北面的威胁。
明代自永乐以后,国势渐弱。原来内附于明的东北一些部族,纷纷脱离明朝自立。明宣德三年(1428),长城外的蒙古兀良哈部也叛,明军出喜峰口,大败兀良哈部于宽河。
嘉靖十年,原属于大宁都指挥司管辖的兀良哈三卫(朵颜、泰宁、福余),欺明软弱,又连兵犯喜峰口。万历时朵颜卫再犯喜峰口。这时明的防御力量有所加强,蓟镇总兵戚继光
率军出青山口从侧面袭击朵颜兵,把他们打得大败。
喜峰口关东北面有一小城称徐太傅城,相传为中山王徐达所筑。年代虽已久远,至今却仍十分坚固。远望之犹如镶嵌于燕山群山中的一块碧玉,悬崖陡耸,环境清幽,自昔为名胜地,今可辟为旅游场地。
现在喜峰口有公路通南北,它仍不失为燕山东部地区的南北交通要道。
居庸关
“天设居庸险,乾坤此北门。山川通上郡,形势冠中原”。好一座不同凡响的居庸关!居庸关确实非常雄奇险要,古往今来有过多少吟诵它的辉煌诗篇!它不但形势险要,而且历史上或为北国大门,或为京畿要防,其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的重要,全国罕有其他关隘能同它相匹的。
居庸关位于今北京市北面的军都山峡谷——关沟中部。古属“居庸”地。相传秦始皇筑长城时徙居庸徒(被征发的民夫、犯人等)于此,因称居庸。其实它早已著名。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就称居庸为天下九塞之一。汉代开始在此设居庸县并置关,即称居庸关。因它处于军都山内,亦名军都关。在历史上曾有不同的称呼:三国时称西关,北齐称纳款关,唐代称居庸或军都不一,还有蓟门关之称。以后各代都称居庸关。北魏时期始筑关城,明洪武元年(1368)重筑,并修筑长城,成为长城的重要关隘,以防蒙古亡元残余势力侵扰。宣德年间曾加修建,景泰六年(1455)又拆除再建,这就是现存的关城。近年再次进行了重修,使已遍体鳞伤的居庸关城旧貌换新颜。明时居庸关与其西南的紫荆关、倒马关之间还筑内长城相连,合称“内三关”,构成京都西部的严固联防线。《述征记》等古籍把居庸关所在的军都陉列为太行八陉中第八陉。
军都山为燕山山脉的南支。燕山山脉呈东西走向绵延于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海拔1000米以上,山势峻急,成为南北的大阻。连山中断,形成关沟,却可以通南北,便利了当地的交通。北京东部的温榆河取源于此,沿河的隘道便是军都陉,古人所称的太行第八陉。居庸关城跨关沟两边的山崖而筑。城周长7公里余,高8米余,有南北二门及一水门,温榆河源从城下穿过。今水门已湮没。城内原有过街塔,今仅留下台基,即著名的云台。古人所称的居庸关范围很大,把整个关沟都叫做居庸关,以南口和八达岭为其南北口。而南口旧称下口,原有城堡,今已毁。八达岭城堡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后于弘治十八年(15o5)重建,就是现在见到的城堡。开两门,东门匾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题“北门锁钥”。八达岭因在高处(海拔约60o米),居高临下,比居庸关城更险要。所以前人说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整条关沟两边,层峦叠嶂,悬崖峭壁,下临深沟,古称绝险。居庸关和南北两口形成重关迭险,真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何况山上还有长城环护。难怪古人说,“燕京之有居庸,扰秦之崤函,蜀之剑门也”。信非虚言。
北京自古为军事重镇,后又相继成为五前京都。居庸关为北京的北门,向为边地通商场所。居庸关外长期以来是东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和活动的地区。少数民族贵族见北京物阜民殷,常存觊觎之心,每思南下侵占北京城,因此居庸关便成为兵祸不息之地。早在东汉时,鲜卑人就屡犯居庸关。自东晋至唐末,地方割据政权也常在此用兵。唐武则天时曾塞断居庸之口以防突厥。到第10世纪前期,五代石晋割燕云十六州结契丹以后,居庸关便成为辽与金、蒙古与金激烈争夺的战场。公元1122年,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谋取辽的燕京(即今北京)。辽以强兵守后庸关,不料临战时,居庸关两边山崖忽然崩落,戍卒多被压死,辽不战而溃。这使金兵得以顺利度关南下,占领了燕京。
公元12o9年,北部强大起来的蒙古军又攻金的中部(即北京),金兵死守居庸关,蒙古军不能入,乃采用“声东击西”之计,留一部分人马屯守居庸关外,暗下移主力向西南攻紫荆关,入关后迅速移兵从南反攻居庸关,居庸关遂被攻破。后来蒙古军却未攻下金中都即退走。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又派兵攻破居庸关,并在关城驻扎。过了三年,蒙古兵再围金中都,金主遣使求和,成吉思汗率主力回国,只留下一部分人马守居庸关。金因受蒙古军威胁,即于当年迁都开封。次年,蒙古军便占领了中都。
到了元末,朱元璋的军队攻打元大都(今北京),元主由居庸关北走,元亡。明大将徐达派兵守居庸、古北等关口,绝了亡元残余势力的南窥之道。
明代末年,居庸关再发生一场激战,这是关系到明朝绝续存亡的一次决战。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百万大军由长安入山西,攻占太原后分兵两路,由李自成率领的一路,经大同、宣化、攻破居庸关进入北京城,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明亡。
居庸关是天险,又屡被攻破,这是辩证的。“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关”。明末顾炎武闻说居庸关被李自成攻破,曾感慨地说:“地非不险,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也,国法不行,人心去也。”这真是“一语破的”。
居庸关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元代萨都剌有《过居庸关》诗云:“居庸关,山苍苍。关南暑多关北凉。天门晓开虎豹卧,石鼓昼击云雷张。关门铸铁半依空,古来几度壮士死。草根白骨弃不收,冷雨阴风泣山鬼……”道出了沉痛的千古哀怨!
居庸关得天独厚,有许多名胜古迹。最著名的自然首推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长城墙身高大坚固,平均高达7.8米,上窄下宽,墙基宽约6.5米,顶部平均宽5.7米。墙基用整齐巨大的花岗岩条石铺成,每块重千斤以上。城墙上部包砌大城砖,里面充填土石。城墙顶部用方砖铺砌,平整党坦,可容五马并行,或十行并进。城墙上两旁有矮墙,称女墙。内侧女墙是防跌的;外测女墙有垛口,上部小口供瞭望敌情,下部小口供射击。城墙上每隔3o0一500米就有一处敌楼或墙台,作巡逻放哨或攻战用。敌楼下层还可以住人或放武器,彼此互为犄角,可以交叉射击。在城墙里侧,每隔一段距离有券门,门内的石阶是守兵上下城墙的路径。沿长城的制高点上设有烽火台,以传递警讯。一旦发现敌人,昼则放烟,夜则举火,可把信息迅速传至指挥部门。以上这些设施构成一套完整的防御工事。这里的长城有两处高峰:北高峰和南高峰,最高点海拔约为1000米。登高远望,但见巨龙蜿蜒起伏于燕山群峰之上,连绵不绝。它从远方烟云深处奔舞而来,又朝天际飞腾而去,不见首尾。环顾脚下,官厅水库闪闪发光,南眺北京,天气晴好时可以见到楼群。山河壮丽,真乃伟观!
居庸关本身也是风景宜人之处。山峦重叠,花木苍郁,远望如碧波翠浪,景色优美。金代章宗所定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就指这里。关城内,元代至正五年(1345)所建的汉白玉石云台,是现在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以远望如在云端而得名。云台的价值在券门内的石雕,有神鸟、奇兽、佛像等,最珍贵的是两侧券壁上所刻六体文字(梵文、藏文、八思巴蒙文、维吾尔文、汉文和西夏文)的《陀罗尼心经》和《造塔功德记》等石刻,具有极高
的文物和艺术价值。这些石刻还表明元时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它是研究我国古文字的重要实物。原来这座云台上有三座石塔,称“过街塔”,塔毁后又建了一座寺庙,后毁于火,故今只留下这座空的云台。
云台西南的山上有“白凤冢”,也算是一景。传说明代武宗曾数次出居庸关到宣府、大同一带游玩,寻花问柳,长夜欢宴行乐不止。一次在大同府遇到一酒家女叫李凤,美貌出众,便强行带回北京。到居庸关时,李凤忽得急病而死,便葬于此处。坟生白草,因呼白凤冢。京剧《游龙戏凤》演的就是这个故事。
届庸关北门外青龙桥火车站附近有我国早期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纪念馆和墓园。清末的詹天佑为修筑京张铁路作出了举世闻名的贡献。人们纪念他的功绩,在青龙桥车站建造了他的铜像。1982年又将他葬在汉口的棺木迁到这里,建了墓园。
说到关沟,旧有七十二景之说,于今多已湮没不可问。
值得一提的是八达岭城堡东门外有一块大石叫“望京石”,天气晴朗时,登石上南望,隐约可见北京城,夜晚能看到城里的灯火。据说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逃经此,曾站石上回望京都,唏嘘良久。这块石头因此得名。此外,从关沟口,即南口向南望,隐约可见“二龙戏珠”之形,也是一景。所谓二龙,指谷地两侧的大山,所戏之珠乃是南口镇旁两山尽处一个孤立的山丘。两山一丘,天造地设,相信龙的古人就把它看成“神奇”。古人曾称北京龙蟠虎踞,其缘由大概出此。至于那些与宋时杨家将有关的景点,如“六郎拴马桩”、“六郎影”、“穆桂英点将台”、“五郎像”等都不可信,因为杨家将时代,北京已久入辽域,杨家将岂能到此抗辽?它们大概是后人因爱慕英雄而有意假托和附会的。
至今居庸关和八达岭长城虽都已失去军事防御价值,但它们作为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永存,况且现在八达岭长城是世界著名的古迹和风光游览地,居庸关也成为风景名胜。现在京张(北京至张家口)铁路和公路都经过居庸关,这里仍不失为燕山南北的交通要冲。
雁门关
《吕氏春秋》、《淮南子》都称天下九塞,句注其一。可见句注早以险要著名。古句注就是雁门.雁门关位于此。“雁门”名称的由来,据明《永乐大典·太原志》称;“代山(即雁门山)高峻,鸟飞不越,中有一缺,其形如门,鸿雁往来……因以名焉。”大约在汉武帝初年已置关,以防匈奴。至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重新建关,就称雁门关。其时是为了防南,不是防北。隋唐时称西陉关,后复名雁门关(另说雁门关由其西侧的西陉上同名关迁此)。历经各代迄乎明初,这关已倾颓殆尽。明洪武七年(1374)在旧址上重建关城,并筑“内长城”与其西面的宁武、偏头两关相连,总称“晋北三关”,亦称“外三关”(与北京西面太行山上长城“内三关”相对而言),以防北西蒙古势力侵扰。经嘉靖年间增修,于万历年间
复筑门楼。以后大概再未有修建。
雁门关关城踞于雁门山雁门之口,距山西省代县西北的20公里。城周长1公里余,墙高2丈(约合今4米余)。石座砖身,形势雄固。有关门三座,即东门、西门和西门外的一座南北向小北门。北门门额石匾刻“雁门关”三个大字,其两侧镶嵌砖镌联语:“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现仅残存部分关城及三座关门。
雁门关是“外三关”中最大的一关。附近峰峦错耸,峭壑阴森,中有路,盘旋幽曲,穿关城而过,异常险要。古时防备十分严密。关下的雁门山北麓,还建有新旧广武二城,为山外防御据点。旧城建于辽金时,东西长约300米,南北长约5o0米,有三座城门。现存城墙尚完好。新城与关城同时建,紧贴雁门关北口,依山修建,周长1.5公里,一半坐落在半山坡,一半修在山前洪积扇上。北门外又筑有北关,此外,关外还筑大石墙三道,小石墙二十五道,隘口十八个,以增强防御力量。明代内长城横于关北,彼此钩连,形成严固的防御体系。今明长城仅存遗迹。
雁门关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古时塞外北方民族入侵内部的渠道,所以,自古为边防戍守要地。雁门山是山西吕梁山脉北支云中山向晋东北延伸的部分,东与恒山相接,略呈东西走向横亘于晋北大同盆地与晋中忻代盆地之间,海拔15o0米以上,构成南北之巨防。而它又是断块山,峭拔险峻,难以攀越,这更增强了山北山南的隔离性,以致山北地区在历史上长期为汉族统治势力所不及,而为北方诸民族所占据。雁门关北通晋北重镇大同,远至蒙古高原,南通晋中重镇太原,可转达古代政治中心区中原和关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雁门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从早期的匈奴、鲜卑、突厥,到后来的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都先后与汉王朝在此进行过许多次战争。
早在战国后期,蒙古高原上的匈奴已经相当强大,赵国大将李牧曾多年驻守雁门,以防匈奴。匈奴单于曾率1o万余骑攻打雁门。李牧利用有利地形与匈奴决战,结果大败匈奴。
西汉前期,匈奴屡屡来犯,汉武帝曾先后(前129——前119)派李广、卫育、霍去病率骑兵1万至数万出雁门关,北击匈奴。除李广兵败外,其他都获大胜。
西晋末年,中原板荡,北方的鲜卑族拓跋氏乘机率部南徙,到达雁门,雁门山成为拓跋魏与西晋的边界,双方屡次发生冲突。
隋代,北方的突厥渐见强大。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巡视北塞,到了雁门,被数十万突厥兵包围,突厥兵急攻雁门关。后赖吏部尚书樊子盖设计送出诏书,募兵来救,始得脱险。
到了北宋,雁门关的战事更为频繁。当时雁门山——恒山一带是宋与辽的分界,辽多次向宋进攻。宋抗辽名将杨继业及其后代多年与辽作战,主要就在雁门关内外。杨家将镇守边关,对遏止辽军想从幽州南下取宋,起到了牵制作用。宋对辽的战争是生死存亡之战,战争很激烈,也极艰苦。陆游曾有诗云:“全师出雁塞,百战运龙韬。”“夜沙风破肉,攻垒雪平壕。”今日读来,心绪犹不禁为所震撼!
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第12o师曾辗转眼门关与日寇作战。1937年10月,第716团在雁门关以南伏击南北对开的日军汽车约500辆,经3小时激战,歼灭日军5oo余人。八路军曾几度占领雁门关,切断敌人的南北运输线。
古老、雄伟和风云激荡的雁门关,今日莅临犹难禁激情飞动,感慨万千!雁门关内至今尚存李牧祠旧址,有碑石数通,记载李牧率兵屡胜匈奴的事迹。关上原有宋杨继业父子塑像,今已毁。雁门关北面远处,在起伏的群山之间有一片方圆10公里的平滩地,据说就是杨家将与辽血战的金沙滩。据记载,其他原有村庄田野,树木草丛,由于历代战火的破坏,今已是一片覆沙的荒滩。另外,在代县城东10公里鹿帝涧村,有杨家祠堂。古代州是杨继业故里,因杨继业破辽有功,后为乡人所奉祀。元代,杨家十七世孙奉旨建祠,明清间又重修。现存祠内建筑及塑像,大部分为明代遗物。正殿有杨继业及佘太君坐像,八子彩塑分列两侧。祠内有“宗祖图”碑一通,铭刻杨继业后裔世系。大殿前竖有鹿蹄石一块,形状奇特,镌刻秀美。相传杨继业第十四世孙杨友镇守代州时,一日外出打猎,射中一梅花鹿,鹿带箭而逃。杨友即随后尾追,到鹿蹄涧,鹿忽钻入地下,经挖掘,得一方石,上刻梅花鹿带箭,并踏有蹄印。后移于祠内存放。鹿蹄涧村即由此得名。
在雁门关南的代县城内有“雁门第一楼”,它正面对雁门关,并是拱卫这关的首座高楼,故有此称。它是我国现存的最大一座木结构古楼,为北方文物中的一绝。这楼与雁门关在明初同期初建,后毁于火,成化十二年重建。清代续有维修。楼通高40米,宽7间,深5间,周有围廊。楼底下为券洞台基,上为三层四檐歇山顶,最上层挂着两块巨匾,南面一块书“声闻四达”,北面一块书“威镇三关”,形势雄伟。登高远望,北面勾注山莽莽苍苍,雁门关蹲伏于勾注山下恰像一头野兽,南面的五台山高入云霄,滹沱河在脚下从东北向西南流去,蜿蜒如带。山川美景,令人陶醉。
雁门关是可贵的古代军事文化遗迹,并具有游览价值,近年已吸引不少游客来参观游赏。今山西省有关部门准备修复这座雄关,辟为旅游区。现在从大同通省城太原的公路线经过雁门关。这条公路是晋北至晋中的最便捷道路,故这里仍具有交通上的重要性。
玉门关
玉门关远居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县城西北约75公里的戈壁滩上,是自古著名的西疆边关,因由西域输入和阗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为汉武帝时所置。自魏晋以后,因安西通新疆东部重镇哈密的道路日见重要,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宋以后,中国和西方的陆道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妃。今原玉门关址尚存方形城堡,由黄土夯筑而成,回复完整,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垣高9.7米。堡西、北各有一门,总面积63o余平方米。北门外横过古长城,西门外现在是一片广阔的盐碱土和芦苇沼泽。其它地面全为流沙所覆盖。至于安西双塔堡附近的玉门关,其遗迹已不可辨认。
甘肃河西走廊西端与古代的西域交界,玉门关是通向西域的门户。其地属于广阔的荒漠地带,到处分布着戈壁和沙漠。南北有高大的阿尔金山和马鬃山夹峙,中间为走廊式平原,敞向新疆东部,疏勒河流贯其间,向西潜流入东疆罗布泊盆地。玉门关就处在阿尔金山北麓戈壁与疏勒河冲积平原交接带上。汉代“丝绸之路”就取道于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后就分成南北两道。
玉门关是北道的出发点,到今哈密后,沿天山南麓一直向西,经过西域的许多城邦,然后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通向大秦(古罗马帝国)。古代战士赴西域作战和一些使者、僧侣出国都取道于此。
早在汉武帝时,张蹇两度出使西域都是从玉门关出行的。张蹇在西域十数年,历尽千辛万苦。回国后把在西域的见闻介绍给国人,扩大了国人的视野,促进了东西文化、经济交流。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李广利率数万之众、六千余骑出玉门关往西域征讨大宛国,途中因诸小国坚守城池,不肯给食,又攻之不下,因而回师。一往一返为时两年,回到敦煌,同行士兵已死亡十之八九。李广利上书朝廷,请求罢兵。汉武帝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诏:“军有敢入者辄斩之。”李广利甚恐惧,只得留守敦煌。这时,玉门关成了鬼门关。
汉武帝为了改善与外族的关系,与远居今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和亲,先后将江都王建之女细君和楚王戍之孙女解忧嫁给乌孙王,取道于玉门关。
东汉永平十六年(73),班超出使西域也途出于此。班超在西域三十年,对巩固我国的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就在这玉门关道上,公元二世纪波斯王子安世经此东往洛阳。三国时,我国第一个西去求法的僧人朱士行也由玉门关远行。
玉门关与内地殊异的自然环境加上极度荒凉的边色,常使一些爱国的远戍和远征者不免产生对人世的感慨,甚至带些悲凉。他们把这里视为远离东土的生死界地,不知是否能得生还。诗云:“关到玉门中土尽”,“唯思生入玉门关”,正反映了这种情感。至于唐诗人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所指的玉门关,是东移后的安西玉门关,它距原玉门关还有数百公里之远呢!”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原玉门关比后玉门关更加遥远和荒凉。就历史而论,玉门关不但把内地与西部疆域连结起来。而且成为亚欧东西两方之间的一座桥梁,对促进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起过重要作用。
今在玉门关附近还可见到一些古迹。玉门关原来也叫小方盘城,在它东北10余公里处还存大方盘城。大方盘城与小方盘城同建于汉代,是汉代至魏晋时期国家西部防线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供玉门关一带官兵食用。此城长方形,夯土板筑,坐北朝南,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残垣最高6.7米。在这座城正南、长城内侧有烽燧,叫“玉门千秋燧”,由砂石夹红柳筑成,残垣高约9米,是汉代防备西域兵入侵的报警系统。上述古迹,由于当地气候干燥所以能够保存下来。玉门关附近的汉长城残垣是现今汉长城遗址保存最好的地方。残垣最高处4米左右,结构是就地取材,以芦苇、红柳、胡杨和罗布麻等夹砂砾层层夯筑,粘结非常牢固,可谓是我国古代独创的“混凝土”。汉长城西起玉门关以西,贯穿河西走廊,过黄河东去。
玉门关地下曾出土许多有价值的文物,包括文具、织锦、狩猎工具、生活用品和武器等。目前国内出土的第四块汉纸就是在这里发现的。这块纸的生产要比蔡伦造纸早一百多年。更重要的是大量汉简,有诏书、奏记、檄文、律令、药方等。这一大批出土文物为研究汉代近百年的边塞屯戍、生活、文化、外交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瓦桥关
瓦桥关在河北平原中部,因地属古瓦桥,以地为名。约唐末置这关
以防契丹。其时在这关的东北面又连置益津关和淤口关,合称“三关”。
瓦桥关故址位于今河北省雄县城西南,地当冀中大湖白洋淀之北,拒马河之南,据古代九河下游,河湖相连,水路交通便利。由瓦桥关向西,可至河北重镇保定,东可循拒马河下游大清河入海,北连冀北军事重镇幽州,南通冀中诸重镇,地位重要。由于“三关”一带地势低洼,到处是河湖盐碱地面,居民稀少,易为敌人所乘,在此设险,利于防守。唐代末年,东北部的契丹已日渐强大起来。契丹屡屡南犯,所以“三关”一带时有战争。到了五代,契丹激烈向外扩张,三关更是战火不断。后唐同光二年,契丹悍然南侵,犯瓦桥关,竟屯兵不归。后来,石敬瑭乞兵于契丹,灭了后唐,建立后晋,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瓦桥等三关便为契丹所有。
后周世宗英武,有平一天下之志,对契丹用兵。显德六年(959),世宗亲自率军伐辽,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和“三关”,于是“三关”以南始为国境。直到北宋建立,国力不强,未在这一带国境线上前进一步,仅采取守势,瓦桥等三关成为北宋的北方边防要地。
北宋初年,集结重兵驻扎“三关”,以防契丹辽军南侵。可是“三关”四周尽属平原,无大山大河可作为据守的凭借。为了增强边防的御敌能力,宋真宗时驻防瓦桥关的六宅使何承矩,“因陂泽之地,潴水为塞”,壅塞九河中徐、鲍、沙、唐等河流,形成众多水泊,河泊相连,赫然构成一条南北防线。以后水域逐渐增广,终于成为一道沿流曲折800里,宽处达6o里的水上长城。这道水上长城为瓦桥关等三关助威不少,对阻遏辽的南侵起到了重要作用。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时至今日,瓦桥关等关早已不存,那道水上长城大部分都已填成平陆,垦为农田,只有西部的白洋淀尚保留下来。
现在的白洋淀是冀中平原上最大的湖泊。水面广阔,自然风光优美,湖产丰富,有“华北明珠”之称,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夏季,湖中荷花盛开,水鸟翻飞,游人来此赏玩湖景的络绎不绝。
古瓦桥关所在的现今雄县,仍是大清河畔的水埠,并有公路通往保定、天津、沧州等地。这里仍是今日冀中平原的水陆交通要地。
雄关风采三
偏头关
“黄河曲曲涛西下,紫塞隆隆障北环”。明人崔镛的《偏头关》诗说明了偏头关在当时边防上的重要地位。这座偏头关,就是现今晋西北的偏关县城。西濒偏关河,邻黄河谷地,东倚芦芽山脉北端的黑驼山,地形东仰西伏,因称偏头关,亦称偏关。它是明代“外三关”中最西面一关,又有外关之称。早在五代北汉时置偏头寨,元时升为关。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o)筑起土关城,与内长城构成一套防御体系。万历三年(1575)关城再经改筑而成为一座要隘。
偏头关城建于黑驼山的山坳内,城周近3公里,四面环山,形若覆盆。关外有四道边墙:第一道称大边,在关外60公里处,东起平鲁县崖头墩,西抵黄河,长15o公里,无墙而有藩篱。第二道称二边,在关外30公里,东起老营鸦角墩,西至黄河岸老牛湾,南至河曲县石梯隘口。这道边墙实际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