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9700000001

第1章 灵帝当政

汉孝灵皇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后宫发生了一件大事。皇后何氏毒死了孝灵皇帝刘宏极为宠爱的王美人,而这王美人就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孝献皇帝刘协的生母。何皇后毒杀了王美人刘宏自然很生气,按照常理,这样恶毒的妇人,不杀了,也该废了(不是没有先例,刘宏的第一任皇后宋氏就是被他废后忧郁而死的),但事实是何氏不但没事,而且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在刘宏死后还成为了太后(不过后来也不得好死,报应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就得听我慢慢道来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何氏毒杀王美人后“帝大怒,欲废后;诸中官固请,得止。”中官就是宦官,何氏毒杀了刘宏极为宠爱的王美人,为何在诸多宦官求情后竟使他竟没敢处罚她?这就要从刘宏的成长历程与性格说起了。

刘宏能登上皇帝位,是幸运的。

孝桓皇帝刘志虽然三十六岁而终,但身后并无子嗣,年轻的窦皇后(桓帝死后被尊为太后)及其父亲窦武,把继承人的年龄设定在少年段。刘宏的曾祖父是河间王刘开,父亲解渎亭侯刘苌与桓帝刘志是堂兄弟,刘宏是桓帝的亲堂侄,当时只有十二岁。

刘宏能登上皇帝位,又是不幸的。

桓帝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社会。外戚跃跃欲试地准备统理朝政,宦官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皇权,士人的不平之鸣,遍野的饥民之声,合奏成一曲悲哀的末世之歌。

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刘儵以光禄大夫身份与中常侍曹节带领中黄门、虎贲、羽林军一千多人,前往河间迎接刘宏。建宁元年(公元168年)正月二十日,刘宏来到夏门亭,窦武亲自持节用青盖车把他迎入殿内。第二天,登基称帝,改元为“建宁”。

这样,刘宏便懵懵懂懂地由一个皇族旁支已经落魄了的亭侯子弟,摇身一变而为万乘之尊。

就在刘宏登基的同年(公元168年),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便不可阻遏地爆发了!在窦武眼前,最大的绊脚石,就是那些该死的宦官们,自从第一次党锢之祸(桓帝时)后,宦官擅权的局面愈加强烈,现在窦武掌了实权,当然容不得那些死宦官与他争权,于是他启用了第一次党锢之祸后被罢官的名士陈蕃等,密谋诛杀宦官,结果保密工作没搞好,反而被宦官所杀。这就是第二次党锢之祸。

说起陈蕃,世之名士,当时官居太傅录尚书事(东汉时太傅称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掌管国家政事。据说宦官政变时,陈蕃闻讯,老爷子(年过八旬)带着自己的属官和几十个太学生(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拔了刀剑就冲入承明门,到尚书门因寡不敌众被擒(老爷子有廉颇之勇,血气方刚啊),当日遇害。你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一个八十的小老头,带着一帮小秀才,跟一帮五大三粗的士兵干仗(秀才遇到兵啊),那就跟鸡蛋碰石头一样嘛,更何况还是几十个鸡蛋碰几千块石头!焉能不碎啊!

第二次党锢之祸后宦官集团消灭了外戚,禁锢了党人,由此宦官一家独大,宦官专权达到了顶峰。由于没人可以节制他们(刘宏已成为他们手中的傀儡)和他们因生理缺陷而产生的变态性格,宦官们开始胡作非为!

在政治上,他们挟主专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宦官集团的独裁统治。只要对他们稍有不满,他们就诬告陷害,或流放禁锢,或罢官下狱,或杀身灭族,无所不用其极;在经济上,兼并土地,恨不得天下所有的良田美地、山林湖泽都占为己有,杀人越货,巧取豪夺,与强盗无异;在生活上,腐化糜烂,挥金如土。

面对宦官的恣意妄行,刘宏感到无能为力。自然也不能对因宦官扶植而上台的何皇后怎么样了。(他对王美人的情意从他追忆王美人而写的《追德赋》、《令仪颂》来看应该不会是假的,而且他临死前,把立刘协的愿望嘱托给大权在握的蹇硕,也说明他对王美人还没忘情!)

既然宦官们喜欢专权用事,只要这些奴才们把自己的生活料理好了,刘宏也便乐得个恬然自得;既然宦官们能够放手做事,只要这些奴才们变着法让自己玩好了,刘宏也便只想着敛财玩乐。

于是,在孝灵皇帝刘宏的时代,一些在历史上罕见的龌龊之事在这里都出现了。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刘宏在西园修建了千间裸游馆。灵帝与众多的姬妾在这里裸体游玩,他让人采来绿色的苔藓将它覆盖在台阶上面,引来渠水绕着各个门槛,环流过整个裸游馆。他选择玉色肌肤、身体轻盈的宫女执篙划船,有时刘宏也同她们一同裸游。

刘宏与宫女在裸游馆的凉殿里饮酒作乐,经常通宵达旦。西域进献了茵犀香,灵帝命人煮成汤让宫女沐浴,把沐浴完的漂着脂粉的水倒在河渠里,人称“流香渠”。他感叹说:“假如一万年都这样的话,那真就是天上的神仙了。”

刘宏整夜饮酒直到醉得不省人事,天亮了还不知道。宫廷的内侍把一个大蜡烛扔在殿下,才把刘宏从梦中惊醒。刘宏又让宫内的内监学鸡叫,在裸游馆北侧修建了一座鸡鸣堂,里面放养许多只鸡。每当灵帝在醉梦中醒不过来时,内监们便争相学鸡叫,以假乱真来唤醒灵帝。

刘宏在后宫仿造街市、市场、各种商店、摊贩,让宫女嫔妃一部分扮成各种商人在叫卖,另一部分扮成买东西的客人,还有的扮成卖唱的、耍猴的等。而他自己则穿上商人的衣服,装成是卖货物的商人,在这人造的集市上走来走去,或在酒店中饮酒作乐,或与店主、顾客相互吵嘴、打架、厮斗,好不热闹。灵帝混迹于此,玩得不亦乐乎。肆中的货物都是搜刮来的珍奇异宝,被贪心的宫女嫔妃们陆续偷窃而去,甚至为了你偷的多我偷的少而暗地里争斗不休,灵帝却一点也不知道。灵帝还用驴驾车,亲自辔执鞭,驱驰于苑中。这件事被京城的百姓知道了,争相仿效,一时本来低廉的驴价骤然上涨,与马的价格相同。

另有一说,刘宏命令宫中所有的嫔妃和宫女都必须穿着开裆裤,而且里面什么都不穿,为的就是临幸起来方便,直接按倒就成,否则还要宽衣解带,岂不是扫了龙兴?灵帝同时的大儒郑玄,就曾就在《周礼》注中为皇帝精心制出过一份日程表:“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十五日而偏。”也就是说,皇帝要在短短的半个月里和这一百二十一个女子颠鸾倒凤。不过这种说法在正史中是不可能记载的,我们看过也只能一笑了之。

以上种种荒唐之事,虽然说明其荒唐(与设豹房的明武宗朱厚照有一拼),但还没到无道的地步,对政局没太大影响[老实说,有多少皇帝不荒唐,只不过做得明点暗点罢了!(朱佑樘:“俺可是充分贯彻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呵呵,可能你例外!),但下面这事却充分体现其无道,加速了东汉的灭亡。

刘宏在西园开办了一个官吏交易所,明码标价,公开卖官。

刘宏以前也曾有过类似现象,但只是通过这一手段以比较温和的方式征富人之钱,偶尔为之,而且所得钱款一般都是“佐国之急用”。而到灵帝之时,卖官鬻爵却呈现出扩大化、持续化和制度化的特点。公开卖官从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一直持续到中平六年(公元184年),卖官所得钱款都流入了刘宏自己的腰包。卖官的规定是: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官吏的升迁也必须按价纳钱。求官的人可以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中标上任。除固定的价格外,还根据求官人的身价和拥有的财产随时增减。一般来说,官位的标价是以官吏的年俸计算的,如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标价是二千万钱,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标价是四百万钱,也就是说官位的价格是官吏年收入的一万倍。段颎、张温等人虽然功劳很大,声望也很高,却也都是先交足了钱,才登上公位的。及至后来更变本加厉,以后官吏的调迁、晋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须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也就是说,官员上任要先支付相当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许多官吏都因无法交纳如此高额的“做官费”而吓得弃官而走。

崔烈买官的例子更能发人深省。崔烈出身于北方的名门望族,历任郡守及朝廷卿职。中平二年(公元185年)三月,崔烈想当司徒,便通过关系,花了五百万钱买了个司徒。到册拜之日,宫廷举行隆重的封拜仪式,灵帝亲临殿前,百官肃立阶下。望着崔烈春风得意的样子,灵帝突然觉得崔烈的司徒一职来得太便宜了,忍不住满怀惋惜地对随从亲信说:“悔不少靳,可至千万!”旁边的中常侍插嘴说:“他能出五百万,已经很不错了。像崔公这样的冀州名士,岂肯轻易买官?陛下您不知道我从中做了多少工作!”事后,崔烈的儿子对崔烈说:“大人实在不该当这个三公了。外面议论纷纷,都嫌这个官有铜臭味。”“铜臭”这个典故就是从这儿产生的。卖官已卖到朝廷的最高官职——三公,堂堂皇帝竟然贪婪地像买卖货物那样讨论着三公的价格,让人一方面感受到灵帝的贪婪,另一方面也看出当时政治的黑暗。

皇帝都是如此,那些贪官酷吏更是变本加厉地搜刮、盘剥百姓,榨取更多的“礼金”来给刘宏送礼,博取更大的官职然后利用手中更大的权力来捞取更多的财富。灵帝曾在西园游乐场与一班无赖子弟玩狗,并给狗带上了进贤冠和绶带。东汉的进贤冠为文官所用,前高7寸,后高8寸,长8寸。给狗戴上文官的帽子,实际上是对官吏的一种侮辱,而当时有些官吏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简直像恶狗一样凶残。刘宏的卖官鬻爵无疑是饮鸩止渴,将东汉王朝推向死亡的深渊。

刘宏荒无道,宦官弄权朝廷,文武大臣也多为非作歹。上行下效,全国一片奢华浮糜之风。就这样,刘宏在声色犬马中,享受这短暂的人生和末世大厦将倾的悲凉,流连于聚敛财富的快乐和香艳女色的诱惑中,忘却了身为帝王的职责和尊严,在身边权宦的怂恿和引领下,在玩乐和贪婪的享受中,把东汉两百年的宏伟基业置之脑后了。

刘宏死后谥号虽为孝灵,但灵明显有偏中等的意思(乱而不损曰灵),按我说应该给他个荒(外内从乱曰荒;好乐怠政曰荒;昏乱纪度曰荒;),至于孝桓皇帝刘志那就更离谱了,桓在谥法中是辟土服远、克敬勤民、辟土兼国、武定四方等的意思,刘志他当得起嘛!不过,他比刘宏好多了,他用灵还差不多!

同类推荐
  • 龙武华夏

    龙武华夏

    话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统治期间,日寇席卷中原,使得中土之地生灵涂炭,而嘉靖皇帝却始终沉溺在温室之中,而在边关的戚继光却率领着自己的戚家军与日寇血战,成为了当时史上抗倭第一大英雄。然而日寇席卷中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戚继光还很小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江湖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是在一个让人感到飘飘欲仙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主要内容包括:混乱中的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盛世时代——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和民族政权并立——辽宋夏金元;空前集权与走向没落的帝国——明清四部分内容,从中能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是一本历史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它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主干,从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等角度表现了历史本身的多姿多彩,使读者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之余更能品鉴人类文明的醇厚之味
  • 后宫秘事全知道

    后宫秘事全知道

    帝王的后宫一直以来都是是非之地,是胭脂水粉笼罩的血色战场。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爱恋的男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貌都虚耗在了这场无体无止的斗争中。权与爱,权与情,权与色,权与钱,权与法,权与权……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一幕幕血与火的悲剧,也滋生了一桩桩荒诞离奇的丑事,一个个神秘难解的问题,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
  • 帝王遗嘱:破解皇权的更替密码

    帝王遗嘱:破解皇权的更替密码

    皇权的传递做起来相当复杂,但说起来却相当简单。我们今天就是来说这事的,因为帝制时代早已经过去,谁也没有能力再来做了。本书所选取的遗诏,皆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气的帝王的政治遗嘱。他们就是那些“围棋高手”。或是开国帝王,或是中兴之主,或是乱世枭雄,或是太平天子。而他们对自己身后江山的合理或是不合理规划,直接造成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的发生。
热门推荐
  • 侧妃万万岁

    侧妃万万岁

    【女强+小小点玄幻】她本是医学系的高材生,带着现世的记忆,在不知名的皇朝穿越重生。得之不易的亲情,让她倍感珍惜,可惜却短暂得让她来不及抓紧……自此她化身暗夜精灵,生存,只为一个目的——报仇雪恨,手刃仇敌!她,刁钻古怪,邪肆狂放;淡定睿智,文静秀雅;傲视天下,冷漠如冰……没有人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她。◆他,狂傲不羁,冷酷无情:“傻瓜,只是一出戏罢了,然儿当真以为本王对你动了情?若本王不配合你演这场戏,冷情聪慧如你怎会心甘情愿助本王成就千古霸业?”她媚眼如丝,轻抚他的俊颊:“王爷可知,若论做戏,我亦可青出于蓝……”◆他忠君爱国,铁面无私,却独对她一人温柔以待:“是不是只有坐上那万人之尊的位置,才能拥有你?如果是,当一次乱臣贼子,又有何妨。”她柳眉一挑,轻轻击掌:“好啊,那就同室操戈,改朝换代去吧。”◆他,阴狠毒辣,俊美无双:“留不住你的心,就留下你的人,即便要杀尽天下人,本皇子也绝不后悔!”她风轻云淡,一脸无谓:“天下人是死是活,与我何干?◆他,医毒无双,俊雅风趣:“恶女,不然咱俩就凑和凑合过吧!”她乜斜明眸,语气淡淡:“嗯?凑和?等你赢我之日再说吧!”——前世债,今生缘,她与他们是否能挣脱宿命的摆布?是谁曾在盈盈月下,低眉耳语,许诺今生不离不弃,是谁曾为她画眉绾发,只愿执手到老?戏里戏外,她只想做个看淡红尘的世外客,却不想当她来到这里已成剧中人。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昔日被弃之如敝履的侧妃,化身令天下人闻之色变的邪医。江山易主,龙登九重,凤啸九天,谁毁了江山,谁又是守护人【温馨提示】一、此文美男多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二、女主腹黑,医相星卜,无一不精,但非万能,慢慢强大。三、本文简介无能,更多精彩尽在文中。喜欢的亲们,尽管用你的票票砸死我吧,不用客气。*****随风清的其他作品:《傲气皇妃》《军师王妃》《总裁的古妻》《月倾天下》《狂帝》■推荐徒儿的文文:小悠闲:《寡妇三嫁》慕容甜馨:《情香》QQ群:侧妃阁:120339805敲门砖:随风清所有作品的任何一个人物。
  • 破解财富密码-实现财务自由的自助读本

    破解财富密码-实现财务自由的自助读本

    本书为你讲解与财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使你更接近财富;帮助你树立起全新的财富观,以使你改善自己现在的财务状况,一步步走向财富……本书从财富理念、理财规划、具体操作、投资选择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是一本能够帮助你实现财务自由、从此不再为金钱所窘的工具书。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 洪荒之万蛮道祖

    洪荒之万蛮道祖

    凌煌来到异界,却是进入了一个名为“弑天大陆”的远古洪荒。修神通,创阵法,悟禁制,晓阴阳……与天庭罗仙大战。和远古大神成友。开世界,弘道法,号“万蛮道祖”,成第一代大蛮王!
  • 综漫之冰蓝

    综漫之冰蓝

    冰蓝在六个男友的帮助下穿到了综漫世界,她的实力超群,却性格多变。这样的她,在综漫世界里会发生什么呢?玖兰枢“冰蓝,我喜欢你,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舍去优姬,她只是妹妹而已。”蓝堂英“最喜欢冰蓝了。”手冢国光“不要大意。”(话说,你是在说你自己吗?)不二周助“好像很有趣呢,蓝。”幸村精市“蓝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子。”塞巴斯蒂安“这个主人感觉和以前的不同。”夏尔“不错。”(喂,眼睛别乱瞟,看这就行了。)路西法“很有趣的主人啊。”市丸银“冰蓝她,真的很可爱啊。”朽木白哉:。。。(别,别开冷气,我跳过。偷偷告诉你们,他可是很喜欢冰蓝哦)阿亚纳米“小猫咪很不乖呢,应该考虑要不要把你绑在身边。”泰德克莱恩“很,很漂亮。”(阿拉,脸红了诶!)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废材逆袭:请叫我上仙

    废材逆袭:请叫我上仙

    有感动,有笑料,有腹黑,有呆萌,请大家放心跳坑!,有真情;哪怕大道三千,最忌有情,修仙路上可以互相依靠,有冷酷但是若无一个情字,一个满是废材的没落门派,悄然崛起的故事;一群可怜之人,又怎渡那万丈红尘?坑品有保证,相伴漫漫仙路的故事……
  • 鸿蒙修真道

    鸿蒙修真道

    被强行转世的李玄,得到了宇宙初生之时万物之祖鸿蒙紫光。转世之后拥有了同时具备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的体质。五行体质,带给他无限的力量,却也让他背负了天道的重任。天道的混乱,只待他的降临。有人顺应天道,却也有人逆天而行,谋求混乱中的局势。当一切都快要明晰的时候,却发现原来自己的存在便是一个阴谋。神圣之上的境界逐一展现时,是顺应所谓“天道”,还是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且看他如何以自己的无限力量,铲平一切绊脚石。逐步踏上修行的巅峰,成为神话!
  • 鹰无泪

    鹰无泪

    本书为钟正林中短篇小说集,是“巴金文学院书系”其中一本。钟正林的小说,从小说的内质到语言,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地方特色,但与过去的乡土小说不同,钟正林的小说所反映的商品经济、工业化对农村的冲击成为小说的一大特质,他一方面眷恋田园般宁静纯美的故乡,一方面又痛心于城镇化、工业化对农村人生活与精神的撞击以及对环境的戕害,既有无奈又有反思,并对因此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揭示,提出警示,主体非常鲜明。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中国悠久的文明,也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流传至今。中间有过诸多的变迁,其中尤以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变迁最为关键,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变化,基本上确定了以后中国强盛时期文明的基础模式。本书打破旧的对于中国“季世”历史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文化没有改变,有的只是发展,文化没有绝对的优劣,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全新观点,以这种新观点再来看待历史,不仅可以使人读来畅快,更能使人因读史而明理,因明理而清心,获益匪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