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8400000002

第2章 奈何(1)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乌夜啼》

【壹】

不管朱棣即位后所授意撰写的《明实录》如何篡改,不可改变的是,他是由一个默默无名、不被朱元璋所宠爱的妃子所生。出生时正值陈友谅率军大举进攻应天,朱元璋忙于战事,应接不暇,对这个儿子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和感情。

所有的皇子中,朱元璋唯一付出真感情悉心栽培的是太子朱标,他非常注重对朱标的教育。不单给他指派了当时的天下第一学者宋濂为帝师,更任命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这三位洪武年间的大才子组成一个相当强大的教育阵容,分别从学识见识、文韬(行政经验)、武略(军事经验)上给予朱标指导。

早在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已放手将很多政事交给朱标处理,并告诉了朱标处理国家大事的四字要诀“仁、明、勤、断”。朱元璋自知驭下极严,他有他的苦心,不惮把恶人做了,留一个铁桶江山给朱标。届时,朱标再以仁治国,搏一个万民拥戴,江山永固。

朱元璋把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时辰一到,绝代强人也躲不过无常催命。他没有看错,朱标确实是一位值得信赖的继承人,他有着朱元璋所没有的仁慈,连他的儿子朱允炆也是个好人,如果条件允许,未必不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奈何,朱标死在朱元璋之前;奈何,年少的朱允炆身后有一位野心勃勃的燕王叔叔。

相较于同为庶妃所生却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身为四皇子的朱棣实在凄苦,是一个丢在朱元璋的儿子堆里也不容易被他爹想起的角色,下面有22个弟弟,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可以说,如果坐等皇位的话,一个个挨着数过来,也未必轮得到他。

自幼奔波沙场,在刀光剑影中长大的朱棣,跟随着洪武年间的名将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他习惯了腥风血雨,战争和权谋将他磨砺得心如铁石,城府极深。他知道,如果要赢得父王的器重,就必须要有过人的真本事。

为此他抛头颅,洒热血,深入大漠,远征元军,立下赫赫战功。奈何,在他的父亲眼中,他只是一柄镇守边陲的利器,可以用来靖边绥远,安邦定国,皇位却依然属于那个少不更事的朱允炆。

虎踞龙盘的应天,少年天子朱允炆尚未登上皇位,远在金戈铁马的北平,虎视眈眈的燕王已是杀机暗涌。

还有一件事迫在眉睫。朱允炆即位之初,身边的两位大臣齐泰和黄子澄已经开始建议建文帝着手削藩。此事的尴尬在于,不削藩则坐视藩王做大,削藩则藩王必反,这个锅是怎么端都烫手。削藩之事源远流长,前史可鉴。从汉朝开始,削藩之事必然导致朝野震动,汉景帝时引起七国之乱,唐宪宗时亦曾引起兵祸连连。

此事不是不可行,倘若在君权不稳的时候贸然动手,很可能得不偿失。建文帝虽然也不笨,但跟老谋深算的朱棣比起来,还是嫩了许多。他手下的两位谋臣跟朱棣手下的道衍(姚广孝)相比,韬略明显低了不止一个档次。在后来的靖难之变里,黄子澄屡出昏招,加剧了建文帝的失败,另一位被朱允炆倚重的齐泰也没强到哪里去。

我每每看到这一段,都会掩卷长叹——所谓书生误国,信矣!事后朱棣起兵正是打着“锄奸反正”、“清君侧”的旗号。

随着建文帝削藩之策大刀阔斧地进行,形势越来越紧迫。摆在燕王朱棣面前的选择只剩下两个——要么坐以待毙,要么放手一搏。

这是一条一旦开始就无法回头的路。这是一个绝对的世界,成王败寇,仅此而已。没有模糊的边界,没有中间道路可循,对志在天下的人而言,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不容逃避。

《千忠戮·惨睹》里有一支【倾杯玉芙蓉】:“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历尽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长江,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转眼间,血流成河,江山易主。人世间的翻天覆地、沧海桑田有时就在顷刻之间。这一支【倾杯玉芙蓉】写的就是燕王朱棣谋反之后,建文帝逃出京城,与追随他的大臣扮作一僧一道,隐姓埋名,辗转千里,一路目睹大臣被杀,内心极为惨痛。曲辞荡气回肠,又充满了无可奈何的意味。

对朱允炆来说,人生可不就是无可奈何么?天地间,其他的角色有很多,皇位却只有一个。叹只叹,他经验太浅,错用了书生;叹只叹,朱元璋精明一世,糊涂一时。他翦灭功臣,定下“藩王戍边”之策。他只相信自己的儿子。结果藩王势大,朱允炆无力弹压,削藩不成反失了皇位。

换言之,面对着朱棣这样志在必得的对手和周围那群不安于室的藩王叔叔们,朱允炆就是再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也保不齐会有江山失守的一天。

从被选定为皇位继承人的那一刻开始,他注定要面对这场无比惨烈的决斗,赌注是江山社稷、皇位尊荣。权位之争没有真正的公平,从他失败的那一刻开始,他是生是死,已经不再重要。

“靖难之变”这场宗室之战的过程和结果无须我再多言。历时四年,朱棣成功夺位,登上了皇位,改年号为“永乐”,不久便迁都回自己的根据地——北平。攻破南京城后,建文帝下落不明,有说是葬身火海,有说是隐姓埋名逃遁而去。有传日后永乐帝派郑和下西洋,有一个重要的秘密使命就是寻访建文帝的下落。

郑和,幼年因战争牵连成为“宫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名留青史的好宦官。他自幼随着明军南征北战,成为朱棣的随从。在“靖难之变”中,还叫“马三保”的他就曾在至关重要的一场战斗中准确判断出形势,看出建文帝方主帅李景隆的虚弱,提出攻击中军的建议,连破对方七军——因在郑村坝战役中立下大功,马三保被朱棣引为心腹,赐姓为郑,后来他为自己改名为和。

永乐年间,郑和肩负着朱棣的重托六下西洋,第七次的时候,明成祖已逝,明宣宗在位,在信息不便的当时,宣宗派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已经不是寻人,而是将新君即位的信息,传达给邦交各国。60多岁的郑和奉命再下西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最终死于归航途中。郑和之后,明朝的统治者再不关心航海之事。经历了随后的“土木之变”,山河动荡,国势由盛转衰,航海之事遂无人再提。

梁启超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回想清朝的闭关锁国,后来甲午海战的惨烈,回望当初辉煌的时代,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建文帝的时代结束了,大明朝的远航才刚刚开始,没有人可以料定朱允炆不如朱棣。可是结果只有一个,失败者要离场。

站在明故宫遗址前,仿佛听见历史的余音绕梁。一个时代的断章,未尝不可看作另一个朝代辉煌的序曲。在遥远的北方,新的都城正在崛起,并将伴随明清两代帝王数百年。

【贰】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说了这段前史,乃是为了说明朱棣夺位之后迁都北京,肇建紫禁城的因由。毕竟,朱棣不想生活在老爹的政治阴影下,身在旧都无疑是在随时随地提醒天下臣民不忘旧主,记起谁是正统。此外,从长远考虑,将国都定于北平,有利于安定边陲。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京是四大古都之中,与汉文化患难相共,休戚相关的都城。在南京建都的朝代国祚都不长久,此虽不乏迷信,却亦有一定的道理可言。

龟缩在南方,先天就有不足,一旦边境起事(朱棣自身就是个例子)就鞭长莫及。自古以来,就是从北方打进来容易,身在南边抵御难。从后来的历史发展看,朱棣迁都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正是因为定都北平,明朝的国祚才如此长久。

他既是阴谋的篡位者,也是继往开来的开拓者。朱棣秉持的理念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作为一个戎马一生的君王,他坚信自己的天下当仁不让要守好。当年,朱元璋并没有把皇位传给他,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得到这一切。他战胜了无数对手,包括他自己。哪怕中途迷茫、胆怯,哪怕过程如此曲折、凶险,哪怕得到的代价是终身的孤独和警惕,他一样不悔当初。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种至高无上的孤独和喜悦,就像叶孤城对魏子云说的,你不懂。

朱棣走到这一步,无可厚非。因为君临天下、江山在握才是他此生最大的梦想。以不义取天下,以义守天下。他将向自己的父亲,向天下人证明,向后代证明,他才是最适合主宰天下,君临万邦的人。

改朝换代,大举清剿了建文帝时代的旧臣,顺带连“削藩”的事也做了。朱棣自己因反抗“削藩”而起家,现在却坚定不移地奉行这一政策——可见“削藩”的成败关键不在于口号、立场,而在于实力。朱允炆未竟的事业在朱棣手中完成了,这也算历史的反讽。

历史虽然由胜者执笔,公道却长存人心,是非功过自有评说。作为一个篡位者,不管朱棣如何为自己粉饰,名不正言不顺是免不了。初步稳定了统治之后,迁都、肇建新的皇城就成了势在必行的大事。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与近臣密议迁都,做相关准备工作,永乐十五年(1417年)开始着手营建。因有了洪武年间营建“明初三都”,南京吴王宫、临濠(凤阳)中都、南京大内三座宫殿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北京紫禁城的肇建更为出色,规格更高,礼制更完善。

紫禁城在肇建之初,就充分遵循了皇权至上,昭示天子承继天意正统的理念。《论语o为政》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宫城的营建要“象天法地”,以显帝王之尊。天界以北极帝星为中心,紫禁城上应天帝所居的紫宫,以紫薇星象征天子。

整个紫禁城也是按照“紫薇正中”的格局修建。皇宫之外有皇城,皇城之外有内城,内城之外有外城。城内城,城套城,紫禁城(皇宫)居于北京城皇城和内城的中心,符合“择国(都城)之中而立宫”之礼。此外,明朝在元大内后殿延春阁的位置上,用拆除元代宫城和挖掘紫禁城护城河的渣土堆填了一座镇山,名为“万岁山”,用于镇压元代的王气。明末崇祯帝吊死于此山上,清初更名为景山。

明代紫禁城的修建是与北京城的修建同时进行的。《周礼o考工记》中提出王城规划的基本思想是:“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天子居中而立”统摄四方,坐北朝南的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轴线正中。天上有上垣太微、中垣紫薇、下垣天市。太微垣南有三颗星,被视作拱卫紫薇垣的三道门:端门、左掖门、右掖门——与此对应,人间皇城亦有端门、午门,东西两侧设左、右掖门。

午门为其皇宫正门,呈“凹”字形,以聚生气。中间洞开三门,墩台上有阙楼四座,和正楼合称“五凤楼”。正楼九开间,进深五间,每一处细节都力图体现“九五至尊”的威严。

前朝的太和殿,象征着皇权的独一无二。后廷乾清宫和坤宁宫象征着日月乾坤,天地交泰。乾清宫东西两侧的日精门和月精门意味着日月争辉,东西十二宫,象征着十二星辰。十二宫后的亭台阁阕犹如星辰围绕。午门和太和门之间,有金水河蜿蜒穿过,象征着天上的银河。金水河自紫禁城的西北角流入宫中,流经宫中几座重要的宫殿,形成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

除了风水的理念之外,紫禁城的布局还体现了许多儒家的原则,如周礼古制“五门三朝”。周围的建筑也严格按照“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兴建。

前朝,是指皇帝召见百官议政的地方,以奉天(太和)、华盖(中和)、谨身(保和)三殿象征外朝、常朝、燕朝;后市,是指皇宫后面,辟有宫市,每月逢四开市。左祖,是承天门(今天安门)、端门、午门中间的御道东侧建祭祀先祖的太庙;右社,是在御道的西侧建祭祀土地神、谷物神的社稷坛(在端门之右)。

此外,北京城内还有天、地、日、月坛及先农坛、蚕坛——为历代帝后祭祀天、地、日、月、农神、蚕桑的场所。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皆分阴阳,遵循此道,则万事顺焉,万物生焉。基本理念为男为阳,女为阴;前为阳,后为阴;单为阳,双为阴。故而在紫禁城中,处理政事的前朝在前,帝王嫔妃生活起居的后廷在后。前朝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后廷两座宫,乾清宫、坤宁宫,总数为五,亦符合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的原理。(交泰殿是后期加建的)紫禁城主色是红和黄,象征皇权的不可侵犯,无可僭越,但亦有几处是例外。由于紫禁城内还有皇子居住,有几处建筑级别上要低一个等级,为红墙绿瓦。

位于紫禁城外东路、九龙壁正南的南三所是清朝皇子所居之处,殿顶皆覆绿琉璃瓦。乾隆年间,皇十五子颙琰(后来的嘉庆帝)居于南三所的中所长达二十年,颙琰的次子旻宁(后来的道光帝)亦生于此,长于此。嘉庆即位后,升中所为潜龙邸,改名撷芳殿。往后有道光帝皇长子奕纬,皇四子奕詝居于此。咸丰以后诸帝,因无子嗣,撷芳殿遂不再有皇子居住。

文华殿位于紫禁城外东南部,与武英殿对称,是明代皇太子出阁读书、皇帝出巡时,太子监国、皇帝病重时,太子视朝的场所。按“五行说”,东方属木,色为绿,表示生长,故殿顶覆绿色琉璃瓦。嘉靖帝入主紫禁城之初,因乾清宫在正德年间曾受火灾,尚未修整完毕,故先居于文华殿。嘉靖十五年(1536年)改做皇帝便殿,是皇帝召见翰林、举行经筵讲学的处所,殿顶又改覆黄色琉璃瓦。

明清两代,每岁仲春、仲秋,皇帝要择日御殿,经筵官在此讲书经之义,皇帝本人则撰写御论,阐发书义、经义,礼毕,赐茶赐座。明清两朝殿试阅卷也在文华殿进行。

此外,文渊阁是皇家藏书楼,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墙用青绿冷色,瓦用绿色剪边的黑色琉璃瓦。神武门内东西两侧原是章京护军值班所在,因位属北方,五行属水,所以也用黑瓦。

今日步入紫禁城,那映入眼帘、连绵不绝的红黄二色,在日暮的掩映下显得辉煌而苍凉,无不让人感慨万千。

过往数百年,无数人身陷其中,争名夺利,紫禁城就像一个注定的命局,看着无数人跋涉其中,劳碌奔忙。顷刻间翻云覆雨,风云变色。谁是主,谁为客?输赢得失,谁又说得分明?

陈寅恪有言:“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还忆去年人。”可是,面对着广袤、寂静的紫禁城,它仿佛浩瀚的无边无际的宇宙,从建成以来便遗世独立。苍穹之下,众生沉浮;悲喜交集,沧桑变幻;人世得失,如何数算?对于命运的安排,我无法给出深刻的评价。

我清浅的笔触始终无法触及它的底蕴。这座孤城,对我而言,始终是个难以参透,却难以忘怀的旧梦。

【叁】

记忆从何处开始?生命有着不同的形态。新的枝丫长出,老的枝丫死去,遵循着所有生命亘古不变的规律,辞旧迎新。历史似乎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在紫禁城里,有这样的一处地方,它是一个男人留给自己的私属。宁寿宫花园。每当走到这里,我都会想起这位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福寿双全的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从秦始皇算起,中国历史上前后一共有八百多位皇帝,其中能够荣升太上皇并安然终老的并不多。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太上皇”尊号的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但秦庄襄王是死后才追封。因此,从汉高祖刘邦奉自己的父亲刘太公为太上皇算起,到清高宗弘历止,活着成为太上皇的,满打满算不过区区15位。

同类推荐
  • 雷锋日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雷锋日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使广大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雷锋同志的光荣事迹,长久以来,《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已经成为传播“雷锋精神”最鲜活的载体,“雷锋精神”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而阅读《雷锋日记》则是我们了解雷锋生前工作与生活的最直接的方式,更加完整地展现雷锋同志的光辉形象。,“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和成长。经过编辑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广泛搜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除了收录雷锋同志的日记,还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文字,包括诗歌、小说、讲话、书信、散文等,汲取榜样力量最丰富的源泉
  • 空山2

    空山2

    作家在“表现一个村庄秘史”的现实态度极为明确,它不是单一民族的,也不是牧歌式的,传奇的、作家对藏族村庄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宗教,自然和社会的体验,说它是“秘史”,并非披露其神秘,而是用特别的手法将被人漠视麻木的伤痛揭示出来。唯其如此,才形成了小说宏大的格局。重大而庄严的主题,厚重而深刻的内容,随心而掌控的结构,对于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宗教社会和谐与进步,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这是一部充满阳刚之美的现实力作,一扫当下文坛萎靡,琐细,颓废之风。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南京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那些激励我前行的身影(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激励我前行的身影(每天读一点英文)

    精选历史名人、商界骄子、演艺明星的演说,让你在诵读名句中,领略成功之道!《每天读一点英文》是一套与美国人同步阅读的中英双语丛书,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
  • 王牌

    王牌

    骗术,不是邪术,而是一种武器。用之于善则正,用之于恶则邪。私家侦探,不是警察,但同样追求真相。当小骗子成为私家侦探,那一切都变了,因为真相不再只有一个。关键不在于真相是什么,而在于你需要什么真相。这是一个小骗子在都市中成长和奋斗的故事。PS:新书期间,推荐、收藏、点击,一个都不能少。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红楼之情满潇湘

    红楼之情满潇湘

    初秋时分,暑热并没有褪去。枝上的鸣蝉正不厌其烦的宣泄着自己的烦躁。潇湘馆显得静悄悄的,炕上横七竖八的躺着些婆子以及粗使的小丫头。雪雁和春纤在东屋里休息,而林黛玉正在里屋午睡。紫鹃正坐在回廊上做着针线。院中上百竿的翠竹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苍翠欲滴,窗格子上印出些斑驳的影子。紫鹃看了看挂在月洞上的鹦鹉,也半闭着眼睛正昏昏欲睡呢。她低头做了一回针线,无奈困意实在厉害,……
  • 盛世星途

    盛世星途

    顾长歌,演艺圈里打拼五载,依然是个小透明,被男友抛弃,被第三者上位,本想报复,却反被倒打一耙,身陷第三者绯闻而无力自救,被狗仔队追的不幸车祸,面残腿伤,不得不退出演艺圈,三年多不曾人前露面,第一次踏出家门就因救老太太而再次车祸身亡。本以为前尘尽散,一碗孟婆汤了却尘缘,却不想…虾米?九世功德,一亿三万九千七百五十八点功德点,可重生一次,抽奖三次…是重新投个好胎,还是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顾长歌最后选择了后者。至于那什么抽奖,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想法,顾长歌颤抖的按向了控制键。第一下,哈:谢谢惠顾,顾长歌怂了!咬咬牙再接再力,啥:生长异能,顾长歌乐了!最后一次,求神拜佛,系统君给点力哟:完美复制异能…顾长歌满足了。欢欢喜喜迎重生,时光倒带五年前,顾长歌美目一瞪,渣男、第三者、‘白莲花’统统给我滚,姐再不要做配角,姐要完美逆袭,重塑人生。…付出就会有回报,多年后,当她站在世界巅峰之时,晃花了多少人的眼,扰了多少人的心。片段(1)“这车,D国进口,PERFECT总厂最新产品,九月份才会上市,上市价格3.6亿,更何况是现在才四月份,我敢说全国就这独一份,啧啧,瞧这一下就被你砸的面目全非,你觉的你要怎么赔偿,嗯?”苏锦城眯着一双似笑非笑的桃花眼,慢慢的围绕着车身走动,许久才看向一旁不知所措的顾长歌,语气意味深长。“我…我没钱,你说吧,想怎么样?”顾长歌咬唇,3.6亿,有钱,也不是这么扔的。苏锦城把玩着手机,眼神顿时一亮,等的就是这句话:“嫁给我…做为苏太太,它就是你的,你想怎么砸就怎么砸,不用花一分钱。”“嗯…呃?”顾长歌目瞪口呆,肯定是她耳朵接听的方式不对,其实她砸坏的是人,不是车,是吧,肯定是啦!片段(2)“那个长歌啊,我知道你跟苏哥哥已经结婚了,可是他爱的还是我,不然也不会在我走后这么多年不曾交过一个女朋友,那个长歌啊,我知道你是好人,现在我回来了,谢谢你帮我照顾我苏哥哥,多少钱说吧,一百万够不够?”女子轻蔑的看着对面的人,不过一个三流的戏子而已,哼,唇间勾起一抹志在必得的笑,手指伸向自己的包包,就准备开支票。顾长歌慢慢的将面前的热热的奶茶喝完,心里叹道,‘大姨妈’来的真不是时候,对于对面不请自来的女人视而不见,拿起手机拨打,漫不经心的道,“喂,苏锦城,你买个‘小面包’跑北极了么,怎么还不回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骗局

    骗局

    一部中国式的《阴谋与爱情》,一部现实版的《楚门的世界》,一部男人版《回家的诱惑》,一部演绎情场与商场的“现形记”。
  • 苍凉后土

    苍凉后土

    《苍凉后土》这部作品以种粮大户佘中明一家遭遇为线索,反映了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花了数年时间,并预示了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展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四川农村的状况,农民作家贺享雍以其深厚的生活体验,表现了农民的喜与忧,写出了一部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的长篇小说《苍凉后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