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700000003

第3章

孩子就像一棵正在发育的幼苗,有自己的成长规律。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不要过早地把学习当做一种艰巨的任务加在孩子身上,这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人趋利避害的天性,会使他认定上学不好玩。实际上孩子天生会盼望自己一天天长大,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好好学习。当他自愿地去学习,认为学习与做其他事情没有分别的时候,就会把学习当做生活的组成部分,真正地完成自己的正业。让我们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1.多放手,给孩子创造成长的空间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来到世上,首先学会的是模仿,大人做什么,他就要做什么,大人怎么做,他也要怎么做,母子俩的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是相通的。在这个时期,妈妈应本着一颗宽容的心,带着一束欣赏的目光,用行动代替说教,用时间换取空间,让孩子在绕膝游戏之时,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细细体会,慢慢品味。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妈妈培养了一个通情达理的孩子,更幸福。

我的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回到家里,我和往常一样让他帮忙取东西,他摆出一副很不高兴的表情,大声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过了几天,他请我给他帮忙的时候,又变成了“小朋友要互相帮助”。

我明白了,老师说话有她的语言环境,但是孩子只学会了这句话,学会了就要用,至于什么时候用他不清楚。所以什么时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什么时候互相帮助,需要父母一点一滴地去帮他理解。

厨房、客厅、洗漱室都是培养孩子的最佳场所。孩子的衣服弄脏了,我洗了,孩子就要明白,妈妈是在帮他。妈妈整理厨房,孩子帮忙搞运输,妈妈每次都高兴地称他运输大队长,并把高兴的心情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在互相帮助的同时,感受到劳动的充实以及劳动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快乐。

孩子去幼儿园上学,和小朋友生活在一起,幼儿园也是一个大家庭,孩子在这个家庭里生活的时间比在自己家里还长,如果能够互相帮助不是更快乐吗?我经常鼓励孩子,要积极地帮助小朋友做事,帮助老师做事,所以,孩子特别勤快,经常帮老师分发筷子,收拾桌子凳子,多次得到老师的表扬。现在长大了,孩子的动手能力非常强,尤其是在初三进行理化生实验考试的时候,他的动手能力要比其他孩子强得多,经常给同学们进行示范操作,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一点和我当年的培养息息相关。

上小学时,有一次,他被我不小心碰着了,就横眉立目地要求我向他道歉,不道歉就过不了这个坎。我想,这不知从哪里又学来了一招,先投降吧,我不能给他言而无信的感觉。

但是,有时候他也会做错什么,当他难为情的时候,妈妈赶紧说,“没关系”。过了一段时间,他要求我道歉的次数渐渐少了。懂得了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或同学之间除了“道歉”,还有“宽容”。

其实,人最高兴的心情往往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产生的。在自助和互助的过程中,品味快乐的生活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上行下效”,“孩子是妈妈的影子”,这都是在强调榜样的力量。在我家,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只要有时间就要看书学习。孩子上学之后,作业一天天多起来。但三个人做完家务后,都会各自在自己的房间学习,这个时间足以让孩子把作业写完。所以,我经常鼓励孩子放学后和小朋友在操场玩耍,从来不让孩子一放学就写作业。不过,孩子有一颗向善的心,最希望妈妈夸他是好孩子,希望老师夸他是好学生,而好好学习就可以得到表扬,所以孩子一直很努力。他把学习当成了自己的事情,父母就没有必要天天督促了。

我想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妈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睁大眼睛,但不必张大嘴巴,心灵的交流,只在宁静之中。

可是,所有妈妈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吗?

邻居家的儿子刚刚结婚生子。小夫妇俩都在服务行业打工,工作之后才发现知识的匮乏,才意识到当时不听父母的教诲,没有步入大学的校园是多么遗憾。所以,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妈妈就开始了不停的说教。手牵着手去幼儿园的路上,教孩子“床前明月光”;用自行车送孩子上小学的路上,教孩子“A、B、C”。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时,妈妈不停地喊,你吃亏了,他占便宜了。和其他妈妈们在一起时,她好像什么道理都懂,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别人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幼儿园给孩子报双语班,小学给孩子报奥数班,一天都不让孩子自由活动,甚至孩子去了伯伯家,也不允许玩一个整天,每天都给孩子排得满满的。现在,孩子上初中了,经常逃课,考试不及格,偷偷地去网吧,甚至晚上很晚才回来,妈妈没有办法了。

有人给过她一个建议:“孩子的学习应该张弛有度,不要管得太紧。”她马上反驳:“你是不知道,这个孩子和你们的孩子不一样,抻着耳朵讲他都听不进去,如果不管他,他还指不定变成什么样子呢!”

韩国教育家张炳惠说:“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好孩子的成功100%靠妈妈的改变。”真乃至理名言。

儿子是妈妈的心头肉,母子连心。母子之间心灵的交流,何须如此艰难?

我呼吁妈妈们,要培养孩子,先提高自己。不管你荒废了多少青春年华,不管你上到小学、初中还是高中,从现在开始多观察孩子,多吸取一些育儿方面的经验还是可以的。

“读书是美丽的”,用你读书时的宁静,给孩子创造一个思维的空间,让孩子学学你读书的样子对孩子会有很大好处。

许多做人的道理,不是从上课、写作业、拿高分中搞明白的,也不是通过妈妈的说教搞明白的。有的时候,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中也能得到提高。

这是我给儿子整理书桌时看到的一篇命题作文和一封信。

难忘的事情

上学期,我身边发生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是最让我感动的。

放学后,我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正在高兴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位同学被另一位同学绊倒了,腿上蹭破了一大块皮,腿上全是血,裤子也破了,看上去非常痛苦。但是,他并没有生那个把他绊倒的同学的气,而是笑了笑说:“打篮球受点伤是难免的,没事儿。”听到了这句话我们非常感动,所有人都放弃了玩篮球,把受伤的同学送到了医务室。没有一个人抱怨耽误了时间。

在那个时候,我知道了什么叫友情。

信的部分内容是这样的:

六·一班“篮坛”的各位:

我们分开快一个月了,心里非常想念你们。在空闲的时间里,那些我们在一起打球的片段,总会浮现在眼前。

以前,我们在一起打球的时候,不管心里有多么不高兴,一到球场上剩下的就只有快乐。

我们在一起打球,在一起学习;我们经常一起高兴,一起难过;一个人有了困难,所有人都会帮助他。

能结识你们这样的朋友,是我的荣幸。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到,放学后,同学们一起玩球是多么的快乐!同学之间的感情是多么深厚!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呢?

同学的优秀品质对孩子心灵的净化和熏陶是书本知识和口头说教都难以达到的。许多做人的道理并不是在妈妈身边才能学到的,所以,给孩子一些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也许他会懂得更多。同学之间相互学习,身心会更健康。作文课上孩子有感可发也是一种收获吧。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具有社会性,良好的人际关系会给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通常情况下,孩子是天真的、向善的,从小把孩子放出去,让他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是好事,但不能拔苗助长,违反孩子的成长规律。即便孩子长大了,也得注意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有兴趣,学习才能变成轻松愉快的事情。

总之,玩不可怕,只要家长妥善引导,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既能够学到知识,也可以增长智慧,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让孩子朝着善的方向发展。所以父母要给孩子创造充分的生活空间,让孩子利用自己的洞察力去观察、学习,不需要太多说教,孩子也可以健康成长。

教子心经

● 母子俩的举手投足,一举一动都是相通的。母亲应本着一颗欣赏的心,带着一束宽容的目光,默默地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在绕膝游戏之时,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细细体会,慢慢品味。妈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只需睁大眼睛,不必张大嘴巴,心灵的交流,只在宁静之中。

● “上学期,我身边发生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是最让我感动的……在那个时候,我知道了什么叫友情。”孩子和同龄人在一起,最长见识。城市的孩子太缺乏这种交往了,把时间还给孩子吧。

● 许多做人的道理并不是在妈妈身边才能学到的,所以,给孩子一些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也许他会懂得更多。同学之间相互学习,身心会更健康。

2.到点放学,不要随意延长孩子在校的时间

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再从初中升入高中,每一次都要面对一种新的生活。如果孩子能尽快接受这个新环境,喜欢这个校园,喜欢这里的新同学、新老师,就是一个好的开端。他要一点一滴地认识这里的事物,熟悉这里的环境,熟悉这里的每一个同学和老师,逐步与大家融为一体。

要适应这里的要求,遵守这里的纪律,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刚入学就和高年级的学生一样,整天待在那里,孩子未必能适应。

邻居的小孩要上小学了,问孩子上什么班好。我不了解,小学还分什么班吗?她说,最近得知,小区内落成的这所学校是私立小学,只有本小区居住的孩子是可以享受义务教育的,周边的孩子上学是要收费的。而且,前者按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上下学,即上午11点半放学,下午3点40分放学;而后者,要在下午3点40分以后安排各种兴趣班,放学时间可以推迟到5点半。

我说,如果孩子3点40分放学,家里也没人接,只好上后者了。她的回答是,家里人多,什么时候接都不是问题,现在担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早早回来了,人家的孩子还在学习。学得多,懂得就多!怎能甘心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

这是许多家长普遍担心的一个问题,简单想确实如此。但其实还是存在弊端的。孩子食量小,代谢快,上幼儿园时,每两餐之间都有加餐,或水果,或点心,随时饮水更没有问题。上学后,没有加餐了,孩子毕竟刚刚离开幼儿园,正餐能吃得好吗?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吗?孩子能适应得那么快吗?这都需要考虑。

小学一年级,学习知识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儿童是活泼好动的,年龄越小,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越短,上学之后,必须慢慢培养,让孩子慢慢适应。时间战和消耗战,最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刚入学就让他们坐上两三个小时,会影响他们对学校的认识,甚至破坏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做过父母的都知道,婴儿饿了会哭。连高年级学生有了饥饿感都很难集中精力学习,何况小孩子。

另外,在幼儿园,孩子午休不会与迟到挂钩,统一睡,统一起。可是孩子上小学后,因为担心迟到,心里紧张,午睡很不踏实,这势必影响孩子下午的情绪和精神。这样的话,让孩子下午一连“工作”三四个小时,对孩子的身心没有好处。

有再多的兴趣班,孩子也是在被动地接受,在教室里很难坐得住,这些班甚至会导致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制定的小学一年级的作息时间,是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成长规律的,无限延长孩子的在校时间,是不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是不可取的。

但是,基于目前家长的育儿心理和他们对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视,以及城市年轻父母经济实力雄厚而工作时间紧张的现状,在幼儿教育方面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机遇。如果这些学校能够考虑孩子的学龄特点,3点40分之后,真正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办一些课程,寓教于乐,既减轻了家长接送负担,又不会让孩子感到疲惫。家长们把孩子放到那里,也不仅仅是看孩子多学了多少课本知识,这样就可以达到双赢。

如果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能够针对该年龄段孩子的性格特点,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孩子的成长会更快乐,效果也会更好。比如,3点40分放学后,可以及时地给孩子补充饮水,增加水果、点心,将在幼儿园养成的生活习惯延续一段时间;放学后,给孩子增加自由活动的时间,鼓励孩子和同学在户外活动,充分释放课上那种紧张的心情,既结识了朋友,又增长了见识。

上学是很自然的事情,是每个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上学,才能认识更多的同学和老师;只有上学,每天的生活才是新鲜的;只有上学,才能得到无穷的乐趣。

我的孩子小时候也很调皮,不高兴的时候也很多。有一次,我说:“这学校是怎么教育你们的,怎么好好一个宝宝,越上学越不懂事了?我得到学校看看,看看老师是这样教的吗?如果越上学越不懂事,就不要去上学了。”

孩子急了:“不让去我们学校!”

他维护他的学校胜过他自己,不允许我说学校一点不是。越说不让他上学,他越着急,生怕去不了,自己早早就走了。此后,他故意找茬调皮的事自然就消失了。

对孩子来说,学校就是他的领地,如果不让他上学,不能与同学老师在一起学习娱乐,对他就是一种折磨。

孩子在学校,每天都会有新的收获。妈妈接回家后,应认真聆听他一天的所见所闻,分享他学到的知识,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孩子会更快乐。

孩子珍惜每一天的上学时间,就不会过早地产生厌学情绪。当他看见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玩球、唱歌、绘画的时候,他会盼望自己一天天长大,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好好学习。当他自愿地去学习,认为学习与做其他事情没有分别的时候,就会把学习当做生活的组成部分,真正完成自己的正业。

相反,过早地把学习当做一种艰巨的任务加在孩子身上,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人趋利避害的天性,会使他认定上学不好玩,从而影响他学习兴趣的形成。没有兴趣是学习的大忌,没有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我们万万不能过早伤害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我们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按规律办事,不盲目跟风,多研究、多学习孩子的成长规律,多与孩子交流。一句话,培养孩子也要讲策略,不同的策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教子心经

● 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制定的小学一年级的作息时间,是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成长规律的,无限地延长孩子的在校时间,是不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是不可取的。没有兴趣是学习的大忌,没有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万万不能过早伤害孩子的学习兴趣。

● 对孩子来说,学校就是他的领地,他每天都会有新的收获。妈妈接回家后,应认真聆听他一天的所见所闻,分享他学到的知识,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孩子会更快乐。当他自愿地去学习,认为学习与做其他事情没有分别的时候,就会把学习当做生活的组成部分,真正完成自己的正业。

● 相反,过早地把学习当做一种艰巨的任务加在孩子身上,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人趋利避害的天性,会使他认定上学不好玩,从而影响学习兴趣的形成。

3.分担烦恼,也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

孩子也有烦心的时候,心情郁闷时也需要发泄,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更希望得到安慰。但是,孩子回到家里,没有伙伴可以交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是什么事都愿意告诉家长,所以,孩子郁闷的时候会很不少。

孩子上学,每天都在接受新知识,只要认真学习,总会进步。虽然有时候考试的分数下降了,或者在班上的名次下降了,但是,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总会有进步。家长希望孩子有高峰,也要允许孩子走低谷,就算孩子失败了也要支持他。

我的孩子期中考试后,同学来电话告诉他:“你太牛了,英语满分!”可是周一放学回来,孩子一脸的不高兴,眼皮也不抬。我想,肯定是有考得不理想的科目。问了才知道,语文107分,数学102分(满分均是120分)。在我看来,已经不错了,但是他们是重点班,每科110分以上的很多。他一直认为数学是他的强项,但是一下子丢了18分,所以不能原谅自己。

孩子不愉快是家长最不愿看到的,我开导孩子:“咱们应该享受成长的快乐,虽然没能考满分,你也掌握了85%以上的知识。况且,与上学期比,又学了这么多新课程,知识、能力和年龄在共同成长,这个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要尽力了,就没有遗憾。如果你认为还有水分可挤,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就是了。重要的是,自己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尽快从不愉快中解脱出来,你不高兴,我也不高兴。一定要想办法在下一次考完后高兴起来,我相信你有办法。”

但是,在此之前,从他作业本上的字迹,可以看出孩子最近一段时间用心不专。本来他上小学的时候字写得很好,在学校钢笔字展览橱窗中留下过他的笔迹。上了初中,字越来越差。有些字急于求快,想写连笔字,但又不知道怎么连,最后成了四不像,这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通病,许多人的字就是这样变坏的。我每次提醒他,他都不以为然,找借口,“作业太多,没时间一笔一画地写,考试的时候会好好写的!”

这次考完后,我让他把试卷和作业本放在一起,自己去比较,他终于明白了我的用心。

我说:“习惯成自然,考场上,心里更紧张,字比平时写得更差!中学期间,你必须认认真真地写好正楷,写多了,速度自然就上去了,如果胡乱连笔,随意改变字体的结构,写得龙飞凤舞,别人也看不清,速度也上不去。什么时候看准了,哪个字怎么连既好看又好写,就好好练一练,写好了再用。”

失败的经历是最好的教材,孩子心服口服。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重要的是坚持,只要孩子没有离开跑道,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冲,他就在进步,就在提高。

最可怕的是考不好再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自信心不足,甚至放弃了后续的学习。

中学时期,一个星期不好好听课,就很难跟上进度,不用多长时间,新课程就成了天书。许多学生智商没有问题,但在中考中平均分不足40分,就是某一时期学习断层,最后彻底放弃造成的。

所以,越是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越要鼓励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只要每一天都带着积极的心态上学,按照老师的教学进度认真学习,就会每天都进步一点点。哪怕每天只能掌握百分之七十,将来考一所普通高校继续深造也没问题。

孩子上初二的时候跟我说:“上了初中,觉得小学的知识太简单了。”

“儿子,到了大学,你就会发现,高中的知识也没什么难的,这就叫成长。你已经在享受成长的快乐了!”

和孩子共同享受成长的快乐,让孩子体验知识与身体同步成长的喜悦,为紧张的学习生活增加一些调味剂,会成为孩子学习道路上的加油站。

有一天,早上孩子上学还好好的,中午回到家里,把书包一扔,就发牢骚。

“你说中国的学生多苦吧,历史一学就是几千年,看美国,从头到尾不过三百年。你说我们死记硬背,哪年哪月发生哪些事情,有什么用?”

我知道,孩子肯定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既然气不顺,就让他尽情发泄吧。我一边笑一边帮他出气。

晚上回来,孩子又高兴了,趁此机会,我一本正经地和孩子说道:“儿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你知道为什么学数数吗?”

“不知道。”

“现在知道了吗?”

“知道了。”

“如果从幼儿园到小学,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就不学,现在会怎么样?”

孩子很聪明,一听就知道我什么意思。

周末,父子俩一起看《长征》。谈起遵义会议,两个人对遵义会议的来龙去脉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

我作为观众,欣赏着孩子声情并茂、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

趁着高昂的兴致,我点了一句:“原来你们的党史都学得这么好!读史可以明鉴啊。”

最后孩子爸爸总结:“在初中你就懂得这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得感谢教育的进步。课本是多少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把它拿过来为我所用,是最明智的选择。”

孩子利用书本知识,和爸爸平等交流,共同探讨。由于孩子刚刚学完,各个细节掌握得都特别清楚,讲解起来显得格外自信。

品味成长的经历与快乐,可以鼓舞学习的斗志。得到父母的赏识,学习会更加努力。全家人欣赏着孩子展示成功的快乐,是一大幸事!

我常说,学习重在坚持,鼓励就是动力。肯定孩子的成绩并鼓励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是妈妈应尽的义务。

教子心经

● 越是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越要鼓励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孩子只要每一天都带着积极的心态上学,按照老师的教学进度认真学习,就会每天都进步。虽然有时候考试的分数下降了,或者在班上的名次下降了,但是,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总会有进步。家长希望孩子有高峰,也要允许孩子走低谷,就算孩子失败了也要支持他。

● 失败的经历是最好的教材,当孩子不听妈妈的劝告最终尝到苦头之后,事实摆在面前,孩子就会心服口服。如果孩子从此改变仍然来得及,要给孩子机会。

● 品味成长的经历与快乐,经常与孩子在一起分享这种乐趣,可以鼓舞学习的斗志。孩子得到父母的赏识,学习会更加努力。全家人欣赏着孩子展示成功的快乐,是一大幸事,所以,最好多开家庭分享会!

状元宝典:善于向他人学习,多才多艺展示自己

——2010年山东高考文科状元:高天艺(总分694)

为什么高天艺考了如此高的分数?同学们认为他有很聪明的学习方法,“善于从别人的脑海中汲取有用之处,认真反思自己不足的地方”。他自己则认为:“有时候,去做更多的题,反而不如去思考解题规律更有效。”

家庭也给了他很大的支持。高三期间,家人能做的就是给他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他高兴时家人陪着他高兴,烦恼时就开导他,一起去散步、聊天。高天艺多才多艺,钢琴达到九级,电子琴是八级。学校举办歌唱比赛时,他总是充当伴奏,有时候还兼任指挥。

4.玩是天性,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时期应该是最快乐的,家长有义务帮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在这个独生子女时代,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许多孩子的童年成了家长的实验田,家长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耕耘自认为理想的童年。

孩子没有反抗能力,有时虽然不情愿,也只能做听话的好孩子。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旦孩子厌倦了,就会事与愿违。

小芸,一位青春期的女孩,恶狠狠地对妈妈说:“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个妈?我真后悔,小时候为什么总是听你的,以后你少管我!”

妈妈能不伤心吗?家庭矛盾一旦产生,家长、孩子都很苦恼,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还是因为妈妈的期望过高。

妈妈可谓多才多艺,加之身材苗条、相貌出众,对自己对别人要求都很高。可惜的是,爸爸创造的生活与妈妈的愿望相差很远,爷爷奶奶更不是妈妈喜欢的那种老人。所以,妈妈回到家里总是居高临下,不管家庭经济状况如何,必须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要培养自家的公主。

孩子4岁开始学钢琴,每周两次,每次60元。学费是要预付的,每次预付3000,用完再续。20世纪90年代,当地市民的平均工资不足800元。孩子下午放学之后,为了赶上7点的钢琴课,只能吃一些简单的饭菜。没课的时候,孩子也要在电子琴上练习,由妈妈认真监督。

小芸上小学后,妈妈希望孩子在班上出类拔萃,语文数学的作业试卷天天检查,不过关就不许玩,小朋友叫她也不许出去。到了小学四年级,孩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对钢琴更没有兴趣。妈妈很失望。

这时,妈妈从艺术学校得知,女孩可以学一学芭蕾,既能培养孩子的气质,将来还可以报考相关专业,比参加全国普通高考要容易一些。从此,孩子学起了芭蕾舞,白天上学,晚上跳舞,搞得孩子愁眉不展。最可惜的是,孩子上初中后,身高和体重越来越不协调,又是半途而废。接下来,孩子集中精力备战中考,但事情往往不尽如人意,中考分数没有达到建档线。

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孩子的兴趣所在,所以,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感觉很辛苦。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孩子意外地经历了妈妈的离婚、再结婚。虽然孩子的经济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长大后的孩子却对妈妈所做的一切毫不领情。

妈妈也很委屈,对朋友抱怨说:“孩子小时候很听话,让学什么就学什么,成绩也不错,长大了,说什么也不听了,快气死我了!”

青春期的女儿很无奈,更年期的妈妈为她费尽心思,一起吃饭的是继父,梦中想的是爸爸。然而,谁又替孩子真心想想,稚嫩的肩膀,能承受多少心理上的压力呢?

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家长应该顺其自然,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真没有必要以牺牲孩子的快乐为代价,让孩子过早进入被动的应付状态。

世界在孩子的眼里处处都是新鲜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用心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好多东西你都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学来的。家长们是否还记得,孩子小时候,会跟在身边不停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说,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对不明白的事情从不放过。通常情况下,孩子四岁就能掌握母语的60%,试想,成人用四年的时间能掌握一种新的语言吗?其实,孩子在娱乐中增长的能力和见识,是大人教不来的。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做完作业再玩的习惯,放学之后立即把孩子圈到家中,督促孩子写作业,写不完不让出门。等到作业做完了,天也黑了,只能在自家的单元房里独自活动。

孩子小,迫于家长的威严,不敢造次。但是,家长们想过没有,孩子在教室里已经坐了一天了,放松一下多好。如果家长们工作一天之后还要奉领导之命加班,受得了吗?

我对孩子的教育得益于教师的职业。上小学时,孩子放学后就在校园里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直到学校要净校了才回家。

小学期间,孩子奉老师的话为圣旨,不吃饭也得完成作业,根本不用大人督促。

一次期末,我发现老师留的作业很多,都是2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在上幼儿园大班时就会了,但是老师为了增加孩子的熟练程度,还是留了一大篇。孩子熟得很,根本不用抬头,但是那只小手撑不住,到后半部分,写几个就要抖抖手腕。

做老师的妈妈不敢鲁莽。不让写吧,恐怕他产生可以不完成作业的误解;让他写完吧,又怕挫伤孩子的学习兴趣。

我问孩子:“这些你都会了吗?”

“早会了。”

“妈妈帮你写好吗?”

“不行,老师会看出来的。”

“老师留作业是希望你们都学会,只要会了就达到目的了,但是你们班54个人,老师不知道谁会谁不会,只好要求每个人都写一遍,如果老师知道你学得这么好,就不让你写了。

“现在妈妈知道你会了,你睡觉吧,妈妈帮你写,和你写成一个样的。”

妈妈给孩子写完了,已是夜里十点。

诸如此类的事情,做过很多次,但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我们知道,一年级时老师讲课必须面向全班同学,作业也往往是统一要求,而做父母的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写作业既是为了巩固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简单的问题,无限度地重复,最容易引起孩子的腻烦情绪。所以,家长适当地给孩子减负,有利于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目前的班级教学制,每班五六十人,老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孩子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有贪玩儿的时候,不能管得太死,绷得太紧,搞得孩子提到学习就恐惧。

在青少年时期,要把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放在首要的地位。放学后,同伴们玩一玩课间没有尽兴的游戏,让孩子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增长,而不可按家长的意愿安排孩子的一切。

朋友的孩子陈雨,爱动不爱静,在家里随心所欲,乱涂乱画。爸爸妈妈看着他在墙上涂涂抹抹,非常专心,就和孩子商量,如果你喜欢画画,妈妈就带你找专业老师教一教。可是,到了学校,孩子就得按老师的要求去画,画得不好,老师就要批评。孩子虽然还小,但有自己的想法,不愿跟着老师学,妈妈顺其自然,再也不提这件事了。孩子有兴趣了,想画就画,父母也不干预。直到高二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孩子在学校里路过美术班的画室,看见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在里面作画。他趴在窗前看了又看,直到放学都不愿离开。一位20多岁的老师早就看到他了,对他笑一笑。

“喜欢吗?”

“喜欢。”

“画过吗?”

“自己瞎画。”

“画一张我看看。”

孩子回去后,拿出看家的本事,认真地画了一幅画,交给老师。老师大加赞赏:“你真是个天才!”

从来没有哪个老师在哪方面这样让他自信过。他立志学习绘画,要考全国绘画专业最好的大学。两年时间,他乐此不疲。由于他之前从未想过考绘画专业,上的也是普通高中,所以数学、语文、英语各科基础都很牢固,两年后的高考,非一流学校不报,何等的自信!事实证明,他有自信的资本,今天,他已经顺利地步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当中,能真真正正地做好一件事就不错了。家长过早按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人生,也许在起点能占一些优势,但是终点如何,不好把握。所以,还是应该顺其自然,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教子心经

● 青少年时期,家长应该顺其自然,不要限制孩子的发展。如果以牺牲孩子的天性为代价,让孩子过早进入被动的学习状态,搞不好会事与愿违。

● 家长要把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放在首要的地位。放学后,同伴们玩一玩课间没有尽兴的游戏,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往往是在与玩伴的嬉戏当中学来的。孩子在娱乐中增长的能力和见识,是大人教不来的。

● 简单的问题,无限度地重复,最容易引起孩子的腻烦情绪。所以,家长适当地给孩子减负,这有利于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状元宝典:喜欢独立思考问题,父母给予充分自由

——2010年河北高考理科状元:刘哮阳(加分708)

当得知自己的分数后,刘哮阳很沉稳,没有说话,坐在一旁的妈妈忍不住说了句“儿子真棒”后,刘哮阳只是说了句,“妈,要冷静”。高中的学习生活比较紧张,却并没有令他感到很大压力,情绪有波动时他喜欢一个人沉思。他的经验是:“除了跟老师走,额外时间不妨多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学过的东西需要反复记忆。想考高分,不偏科是最重要的。”

家里的环境很宽松,父母对他很信任。他母亲说:“孩子的学习我们没管过,都是靠他自觉,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给他充分的自由。”

5.不仅仅是“贪玩儿”那么简单

最近两年入学的高一新生里,增加了一些这样的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他不听,不做笔记,但也不闹;小组讨论的时候,不参与,不发言;实验课,看热闹,不动手,就像一个局外人;习题课,他不做题,老师讲,他也不记,用过的资料,都是干干净净的;更有甚者,上课就睡觉,下课就精神,天天如此。

16岁,应该是朝气蓬勃的年龄,可是这些孩子,没有了一点青年人的朝气,老师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什么原因?

任课教师经过多次讨论,认为有必要从家长那里了解一些情况,以便对症下药。

这是从部分家长那里得到的信息:

“孩子进家就看电视,你让他去学习,他就回一句‘别管了’。”

“你说看看他的作业,给你一句,‘你懂什么’。”

“孩子大了,不让看,咱也没办法。”

“初中的时候就管不了了,现在上了高中,我们更看不懂。老师们看着该怎么管就怎么管吧。”

“孩子从小就磨蹭,一说让他学习,要么喝水,要么去厕所,坐不下,真没办法。”

“孩子就这样了,只要不外出滋事,每天能平平安安地上下学就行了。”

“最好周末也上课,反正孩子在家里也不学习,在校时间越长越好。”

“学校严格要求,我们大力支持。”

……

家长们已经束手无策了,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老师的身上。可是,学生早已不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的年龄已经远去了。

老师问这些家长,你们认为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回答是:“就是贪玩儿!”

有这么简单吗?

看看他们课间的表现:他们的教室离篮球场最近,但是从来不玩,体育活动课上,他们就在门前懒洋洋地站着。可以说,玩儿都懒得动。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是天生的,还是教育的缺失?

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想的?

老师决定找他们一个一个地去交流。

可是,这些学生总是躲避老师,他们不愿意和老师讲话。为了得到他们的信任,老师有意接近他们。下面是我与两位同学的谈话记录:

我:“你们最喜欢什么?”

A:“玩电脑、看电视、听歌。”

B:“我再加一个——看小说。”

我:“如何实现?”

A:“中午、晚上。”

我:“不休息吗?”

A:“我从小中午就不睡觉。”

我:“晚上呢?”

B:“上课的时候睡好了,晚上睡一会儿就行。”

我:“爸爸妈妈不管吗?”

A:“他们中午不回来,晚上回来很晚,回来后还要总账。我吃完饭就上楼,他们不去我的房间。”

我:“你们不觉得应该抓紧时间学点什么吗?”

A:“没用。也学不会。”

(他们说话的时候,总是给人一种刀枪不入的感觉。)

我:“你们最不喜欢什么?”

B:“上学。老师你随便问问有几个愿上学的?”

我:“为什么不喜欢?”

A:“早上起得太早,晚上回去太晚,每节课都坐着,太没意思!”

我:“那为什么还要让父母交那么多择校费来上高中呢?”

A:“未成年,不能打工,上完后就可以打工了。”

我:“将来打算做什么?”

A:“经商、开公司。所以,学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干什么?物理化学更没用,什么时候用得上呀!”

B:“老师,我给你们提个建议行吗?上课的时候别让老师们讲学习有多么重要了,没用。谁想学就学,谁不想学就不学,都这么大了,那些大道理谁不懂呀?问题是学不进去,白费劲儿。再说了,就是学会了有什么用?大学毕业挣一千多块钱,够干什么?”

(老师被“策反”了!)

我:“那么,你们将来想挣多少钱?

A:“和有钱的哥们儿一块儿开公司,当个副经理,一个月给几千块就行,钱多了也没用!”

B:“跟我爸做生意,不用到外面挣钱。”

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真想做那个会教的老师!

他们说话的态度和语气非常自信,在他们眼里,根本瞧不起老师,老师才挣多少钱呀!确实,教他们的这些年轻老师们都是挣一千多块钱。

我继续了解他们的生活背景。白天基本在学校,但是,排斥老师的文化课教学,拒绝接受学校的理想教育、学习重要性教育。晚上看电视、上网。所交的朋友生活规律相同,互相之间不是取长补短,互相提高,而是臭味相投,沉迷于上网、逛歌厅。

大多数母子感情一般,父子感情更淡,爷爷奶奶管不了,其他亲戚朋友之间联系较少。所以他们的生活圈子很小。自以为自己已经很成熟了,早已看透了世间的是是非非,只是现在不能自立,只有按时上下学父母才给钱花,所以他们就“好好地”在学校里等待着年龄一天天变大,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他们自以为是,所以谁的话都不听。这些孩子从小到大有效接受教育的时间太少,所以,对方说话什么意思,根本就不去思考。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他们都是废话。

老师们无不感觉他们在浪费生命,可是不管谁给他们做工作,他们都不感激而是反感。那么,这些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并且如此根深蒂固呢?这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孩子发展到如此地步,不是家庭、学校、社会所希望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怎么就长成了这个样子呢?是个人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学校原因?还是社会的原因?

科学发展到今天,如果还大言不惭说知识无用,是何等的无知!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关心孩子的成长,让这种思想消除在萌芽状态。不要等到孺子不可教的时候才仰天长叹!

我又想到,高中的校园无论如何还是文化之地,学生大都是中考成绩在中游和上游的初中毕业生,那么,那些没有上高中的呢?还有多少这样的孩子?

要想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素质,加长那块短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思考。教育事业,任重道远。

教子心经

● 孩子出生后,在父母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父母是他的法定监护人,需要供他上学,可是,他天天混日子,父母却束手无策,是不是太可惜了?如果父母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意义不大。对自我意识如此之强的一代,老师不是万能的,家长必须对自己孩子的未来负责。

● 科学发展到今天,如果还大言不惭说知识无用,是何等的无知?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关心孩子的成长,让这种思想消除在萌芽状态。等到孺子不可教的时候,不只是父母着急,损失最大的还是孩子。

6.从“贪玩儿”中学会管理时间

贪玩儿是孩子的天性,贪玩儿不一定是坏事,许多孩子的时间观念就是在玩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因为玩儿最能激发孩子的兴趣,玩儿更需要挤时间、讲效率。

妈妈带孩子,首先要让孩子建立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要热爱生活,要有时间观念,要有进取心,这要从孩子刚会玩的时候开始培养,并在玩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比如时间观念。孩子小时候特别希望妈妈陪他玩,妈妈也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玩,这时就可以给孩子讲,妈妈必须抓紧时间做家务才能挤出时间来玩,想玩就得学会挤时间,如果能帮助妈妈挤出时间干活,玩的时间就会延长。

我的孩子在7岁时迷上了扑克牌,但是爸爸妈妈没时间陪他打,他就想方设法找时间。妈妈擦地、洗衣服,他都要帮忙,虽然越帮越忙,爸爸妈妈还是让他一起干。只要有时间,爸爸妈妈就陪孩子玩。

外出旅游时,孩子早早就把扑克牌放在了触手可及的位置。在候车室,离检票时间还有3分钟他都坚持再玩一把;下车时,乘务员报站了,他都舍不得收牌。

孩子8岁的时候迷上了游泳。报了游泳班,但他不参加,因为老师讲完要领之后,孩子们必须先排队,之后才能一个接一个地跳下去,每次都是这样,他等不及,所以,他坚决不跟班学。

每次妈妈带他去游泳馆,一错眼就不见人影了,找到他的时候会发现,他正在教练后面偷偷听呢。

教练讲完了要领,他躲到没人的地方就自己练,很快就学会换气了。

刚学会了蛙泳,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学会了仰泳、自由泳。

在玩的时候,他懂得了时间是多么宝贵,因为他总是玩不够!

许多孩子就是因为喜欢玩,所以特别珍惜时间,这种乐此不疲地挤时间玩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心态的形成过程。有了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管什么事,只要下工夫,就能够做好。

这种时间观念在孩子年龄尚小的时候,在课堂上是难以培养的。因为有的教学内容毕竟是乏味的,是任务性的,孩子很难做到恋恋不舍。

玩儿能够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孩子贪玩,自然就会琢磨各种玩的技巧。

几个孩子玩悠悠球的时候,每次都要比谁的悠悠球睡眠时间最长,谁在控制速度方面最灵活;玩赛车的时候,他们也要看谁的车速度快,不翻车。

孩子玩了一段赛车之后,再去买新车,明显懂了很多。二年级的孩子就和销售商谈条件,要四轮驱动的,要耐磨轮胎,要加送配件,要赠送维修工具,同样的外观要找出价位不同的原因,要挑选性价比最高的,等等。因为感兴趣所以肯动脑筋,一个赛车,为了一次性组装成功,不吃饭不睡觉。

小时候要先让孩子学会玩,在玩的过程中感受时间的宝贵、生活的美好。玩可以让孩子享受生活的乐趣,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形成良好的心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孩子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什么事都感兴趣,做什么事都讲效率,并且肯动脑做到最好,这种习惯就会变成性格。上学之后,只要爸爸妈妈配合老师进行正确引导,孩子学习起来也会专心致志,求质量,讲效率。

在高中的校园里,有多少孩子拼命地玩,玩命地学?这样的孩子是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最欣赏的孩子,他自己也很充实很快乐。

有些学生连玩都不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都不屑一顾,骨子里透着一种懒散和消极,上课昏沉沉,下课懒洋洋,没有一点青年人的朝气,是最可怕的。

教子心经

● 孩子小时候,应该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时间的宝贵,他自己就会想方设法挤时间。小时候他会挤时间玩,长大后,只要产生了对学习的兴趣,他就会挤时间学。

● 即便孩子智商真的较低,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也应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一种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最不可取的是,孩子小时候,家长一味强调学习,让孩子产生了逆反情绪,等孩子长大了,做什么都不积极。

● 玩儿可以让孩子享受生活的乐趣,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形成良好的心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孩子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什么事都感兴趣,做什么事都讲效率,并且肯动脑筋,这种习惯会变成性格。

7.“学习会儿吧”与“玩一会儿吧”

学与玩是两种不同的状态,趋利避害也是人的天性。小孩子都喜欢玩,他们没有成人那么多责任和使命,玩儿有利于成长,也有利于心智成熟。

但是,家长们总以成人的观念,认为知识重要,时间宝贵。有的家长回到家里,看到孩子在学习,就暗自高兴,看到孩子在玩儿,就会提醒孩子,“学习会儿吧”。

在他们的眼里,孩子什么事也不用管,抓紧一切时间学就可以了。所以,督促孩子学习成了家长们每天必修的功课。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偏离自己的愿望。

“学习会儿吧”与“玩一会儿吧”是两种不同的提示,但却同样传递着妈妈的爱子之情。这两句话用得越好,越有利于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孩子的玩与学才会更高效、更自然。

一位妈妈,爱子心切,因为自己是工人,每天三班倒,很辛苦。所以她发誓,无论如何也得让孩子读书,让他上大学,做白领。孩子很小就教孩子认字读书。可是孩子不明白,总是玩一会儿学一会儿。

妈妈是个急性子,看着孩子边玩边学就生气,孩子不听话,妈妈的巴掌就落在了肩上。孩子小的时候,妈妈上手,孩子就哭,哭了再哄,正好讲讲道理。慢慢地,妈妈的巴掌变成了习惯,孩子的哭声却变成了耸肩。

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比妈妈还高,回到家里,妈妈看着就装装样子,妈妈离开了就偷懒。

四年级之前,虽然孩子的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但还能维持在70分左右,可是到了五年级,数学竟然不及格了。

由于三代同堂,房间不大,一直是妈妈打、奶奶护。现在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妈妈认为是奶奶惯的,所以,与奶奶约定,妈妈管孩子,奶奶不能拦。并且,周末和晚上,如果妈妈加班,让奶奶监督学习,不许看电视。可是奶奶年纪大了,孩子跟奶奶捉迷藏,根本管不了。

老师给妈妈建议,不要打消耗战,让孩子玩一会儿。但是妈妈说:“不玩儿还学不会呢,再玩更不行,不能拿你们的孩子和他比,他要像你家孩子那样,我也让他玩。”

有人说:“对于孩子来讲,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由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不会有好效果。”我深有同感。

在时间上,家长管得越多,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越差。如果家长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不分时间地点,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很容易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一千个家庭有一千种家庭教育,在孩子那里,父母是最具有执行力的教育家。

周末,几个妈妈一起逛街,孩子们独自在家。不同的妈妈对孩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位妈妈给孩子打电话,“儿子,妈妈不回去了,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千万不要看电视,回去后我要检查你的作业,一定要把作业做完。”

另一位妈妈也给儿子打电话,“儿子,妈妈不回去了,自己照顾自己吧,看一会书一定要玩一会儿,还是那句话,保护眼睛,我们的目标是不戴近视眼镜。”

两种做法传递了两种不同的信息。第一种做法,孩子也许很听话,但是,一旦孩子想玩儿的时候,心里就会有所顾虑——我可以玩吗?带着这样的顾虑,玩也变得不轻松,学习的疲劳很难得到充分的释放。因为,他感受到的是妈妈对他的管教,他要按照妈妈的吩咐安排自己的时间。

第二种说法,把时间的管理权交给了孩子,学和玩都是正当的事情,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学,自己说了算,有老师留的作业摆着,他会安排好玩与学之间的关系。如果他先玩儿后学,留的时间越短他的精力越集中,学习效率会越高。如果他先学后玩,学的时候会抓紧时间,玩的时候会真正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妈妈把保护孩子的视力放在首位,孩子也会劳逸结合,更珍爱自己的眼睛。

对于老师留的作业,妈妈的处理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学校,学生写完作业要求家长签字,妈妈在签字之前,会主动帮助孩子检查。有的学生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就委托妈妈检查孩子的作业。妈妈们应该想一想,你检查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做老师的家长很少给自己的孩子检查作业。比如,我从孩子上学就告诉他:“作业就是为了巩固这一节课所学的知识。这一节课的内容学会了,作业就很容易完成,如果做作业感到困难,说明这一节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做作业就是给你一个弥补的机会。只有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才能把知识真正变成你自己的,否则就重新还给老师了。自己的作业自己检查,妈妈签字之前必须是正确的,妈妈相信谁做不到你也能做到!

“教室是最讲尊严的地方,在教室里,听不懂学不会都可以问,问多少遍都不丢人,因为教室就是学习的场所,就是用来让学生问的。但是,学生如果因为不认真写作业而被老师批评,是最丢面子的。人活着,这张脸是最可贵的,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这张脸。”

孩子小时候明白了这个道理,不完成作业他自己就会不自在,何必再去督促他。让他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孩子才能无所顾忌地玩,全力以赴地学,这才是最佳的学习状态。

在家庭教育中,做老师的妈妈特别注意均衡地使用这两句话。在看到孩子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会用“玩一会儿吧”宽慰一下孩子,充分表达妈妈的慈爱。

相反,你就是不让孩子玩儿,孩子该休息也得休息,为什么不让孩子名正言顺痛痛快快地休息呢?让孩子带着亲情肆意释放学习的压力和疲劳该有多好。

有的家长说,不让他玩儿作业还完不成呢,让他去玩儿更完不成了。实际上,正是因为从小就不让他玩儿,养成了边学边玩的不良习惯,才导致了孩子完不成作业。

他想玩,你不让他玩,他的思想不在作业上,学习效率能高吗?就是成年人也受不了。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不产生厌学情绪太难了。所以,我说,孩子厌学是家长逼的。如果孩子小时候不能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做,以为自己是在为妈妈学习,后果不堪设想。

相反,有的家长,一到节假日就让孩子睡到自然醒。孩子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之后,心情愉快,精神旺盛,享受着父母爱的呵护,养精蓄锐之后,不会不做他的正事——学习。

期末考试来临之际,每个同学都会使出百分之百的力量,就是平时学习不努力的同学,也会临阵磨枪。不管怎么说,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没有谁不希望自己考出好成绩。经过了几周的复习,再加上两三天的连续考试,学生的心力已经使用到了极限,放假之后好好睡上几天是每个人的渴望。

可是,有的家长并不理解,看着孩子活蹦乱跳的,早上就是不起床,心里容不下,非要把孩子叫起来不可。孩子想起,但是眼睛就是睁不开的时候,家长还叫,孩子的心情遭到破坏。他一天睡不成,两天睡不够,必然产生逆反心理,他就是不起了,家长能怎么办?

好好一个假期,一开始就酝酿着矛盾。一旦他的反抗成功了,许多事情他都不会按照家长的意愿进行。

其实,如果家长能理解孩子,放假了,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最近辛苦了,可以彻底放松几天。孩子睡不醒,就让他好好睡,孩子想看电视就让他好好看,想打球就让他去打,想联系以前的同学就让他尽情联系。一个星期过后,孩子彻底放松了,再进行学习上的安排,这时你再给他提什么要求都是容易接受的。

“玩儿一会吧”,对于这句话不要太吝啬。孩子学习需要的是内驱力,如何让孩子真正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是父母需要认真思考的。

教子心经

● 孩子该休息就得休息,孩子学习累了,让孩子名正言顺痛痛快快地玩儿,让孩子带着快乐的心情肆意释放学习的压力和疲劳,孩子就会减少逆反情绪。

● 如果孩子小时候不能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做,以为自己是在为妈妈学习,最后就会养成边学边玩的不良习惯,效率低下,玩不好也学不好。

● 节假日就让孩子睡到自然醒,享受着父母爱的呵护,休养生息。孩子睡眠充足,心情愉快,精神旺盛,就会主动做他该做的事,健康的孩子是闲不住的。相反,他一天睡不成,两天睡不够,必然产生逆反心理,大家都不愉快。

状元宝典:高效学习,比别人更轻松

——2010年浙江高考文科状元:钟隽仪(加分725)

女儿考上状元,父母很高兴。“她读书很轻松,感觉没花什么大力气,而且高中时从来没参加过培训班。”在父母眼里,女儿跟别的孩子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动作特别快,她从一年级开始,做作业就很快,效率高,这个习惯可能对她后来的学习帮助很大”。

班主任老师也对她赞赏有加,对她的评价是三个“非常好”:人缘非常好、口才非常好、心理素质非常好。会玩,会学,保持充沛的精力,高效率学习是她的捷径。“高三时,班里的其他学生都非常刻苦,但她却依然很轻松。”即便高考前夕,她比以前稍微用功了一点,但还是从来没超过晚上10点,反而经常在家里看韩剧。

8.经历是一笔财富,在体验中学习教训

乐于承担责任是男孩的天性。每个孩子都不希望大人总把他当孩子看,乐于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家长适时地创造机会,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责任意识,对培养孩子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精神也有好处。

经历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创造经历,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居家过日子,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果这件事孩子主动去做,就应该让孩子做。亲身经历之后,这件事好还是不好,容易还是不容易,适合他还是不适合他,会形成思考。况且,他是在按自己的意愿做事,事情从开始就是自发的、主动的。这样,他就会动用自己的大脑积极思考,遇到难题会努力克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身心都会得到锻炼。

陈老师是个好妈妈,她的儿子不光学习好,家里有什么事都爱参与。只要是他主动要做的事,陈老师从不阻拦。她认为,“经历是一笔财富”,只要孩子愿意做,就让他去创造自己的成长经历吧。

一个炎热的夏天,孩子的爷爷从老家来到省会看病。上午,爸爸请了半天假,带着老人做了全面检查;下午,爷爷要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取药输液。当时正值暑假,为了不再耽误爸爸上班,12岁的孩子主动提出陪爷爷输液。下午三点半,祖孙二人一同去了社区卫生服务站。不一会儿,孩子就打电话回来。

“妈妈,这里缺一种药。”

“那怎么办?”

“我出去找找吧。”

不到十分钟又来电话,“我在百姓大药房,这里也没有。”

陈老师想,天这么热,还是我去找吧。妈妈让孩子先回来,但是孩子坚持他要回家取自行车,到更远的药房看一看。

过了半个多小时,又来电话说:“我已经去了三个药房,现在在一个最大的营业点。售货员说这种药平时用量太少,只有顾客来了才从库房调。可是从库房调来最少得等半个小时,还得让爷爷多等会。”

陈老师问他:“你热吗?”

他很爽快地说:“没事,路上晒,药房里不热。”陈老师知道,市气象台已经第二次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最高温度将超过38℃,市区地面最高温度逼近50℃,人走在上面就像被“烧烤”一样。孩子却说没事。

晚上爸爸回来时,爷爷已经输完了液。祖孙二人把下午的经过分别讲了一遍。爷爷很感动,孩子很自豪。

几年过去了,爷爷奶奶还是经常提起这件事,每一次对孩子都是一种激励。烈日之下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已经成了孩子的良好习惯。家里来亲戚留宿,他总是主动让出自己的大卧室;上楼时,即使背着重重的书包也要把妈妈手里的东西全部接过去。为了表示这点东西对他是小意思,还要让妈妈给他计时,看他最快可以用多长时间上去。

他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阳光、那么大气,什么事儿都不在话下。

这个习惯让他在学习上也受益良多,因为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陈老师的孩子学习不偏科,喜欢的科目会积极学习,不喜欢的科目也从不放弃。孩子辛苦,但很充实。

当然,如果事事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事事让孩子去体验,孩子也会走许多弯路。我认为,简单的说教不足以让他刻骨铭心,即便知道他要走弯路,也要任他走一走。

我家孩子上初中时,学校开设了小提琴课。其实,他们学校的安排是,初一的孩子每周只有两次音乐课,每个班只给两周时间学习小提琴。可是,孩子见什么爱什么已经成为习惯。放学后,孩子缠着我去琴行,因为课堂40分钟实在不能满足他对小提琴的兴趣。

可是,琴行的工作人员看得出,他不是专业学琴的,便真诚地建议:“若不是为了搞专业,还是换一种乐器。因为小提琴不好学,不像电子琴或电吉他那样,来兴趣了,学一学就能自娱自乐。”

但孩子还是执意要买。我决定,让他自己教育自己吧,这个反面教材也值钱,便买下一把玩具级别的小提琴。

孩子放学后就练,两周之后,学校不开小提琴课了,学习任务又一天天加重,自己练了一段时间,慢慢地也就放下了。

现在,别的孩子提到学琴,他自愿当反面教材,说:“不搞专业,最好不要轻易买小提琴,这可不是三分钟热度就可以学好的。”

有失就有得,如果不让他买,他就没有这么深刻的体会,也没有放学后抓紧时间练琴的快乐。不管怎么样,那段时间孩子是快乐的,他对新事物的兴趣一直不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保持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妈妈希望看到的。

孩子还会有更离谱的要求,家长要有判断力。如果太过分了,妈妈无论如何也不能放纵,吸取教训才是真。

初一的暑假,我家孩子看了刘德华主演的一部电影《呖咕呖咕新年财》,里面的大四喜、十八罗汉、杠上花,很是诱人,找人玩麻将成了孩子当时的渴望。只要表哥表姐来了,他就缠着大家打麻将。后来我干脆带着他和朋友去了麻将俱乐部,从晚八点打到凌晨两点,最后,孩子输了个一塌糊涂,主动提出不玩了。第二天足足睡了一上午。

朋友们很不理解,但我有自己的想法。

我问他,出现过刘德华那样的牌吗?

“没有。”

“你想赢的时候赢得了吗?”

他摇摇头,一脸的无奈。

不割出一道口子,就没有切肤之痛。越不让他做他越渴望,他做过了自然就明白,不用太多的唠叨。

之后我给他讲,亲朋好友来了,为了多聚一会儿,搓着麻将,聊着天,既放松心情又增进友谊。如果就是为了赌博,它毫无意义。赌场有句话叫“十赌九输,不赌为赢”。虽然这话谁都知道,但是因为麻将误入歧途的人仍不在少数。让麻将把自己的人生给玩儿了,是不是太傻了?

孩子服气了,打麻将的兴趣渐渐没了。事实已经告诉他,电视里讲的和现实生活是两码事,不能见什么学什么。

在别人的眼里,我总是由着孩子的性子来,未免太惯他了。但是,我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个时期都会有每个时期的兴趣,有每个时期的思想。如果他这样想了,你不让他去试,一种可能是,越得不到反而越期盼,整天想着这件事,学习也不专心;另一种可能是,想做什么都做不成,干脆就不想了,他的思想就会被封闭,甚至变成一潭死水。

在高中,很多家长说,孩子学习没有效率,整天懒懒散散,磨磨蹭蹭。其实可能不是孩子天生就没有兴趣,而是他的兴趣在萌芽过程中就被扼杀了,之后干脆连芽也不出了。

只要做妈妈的注意观察,及时给以正确的引导,他就会认识到,凡事都不是想当然的,不经过一番努力,奏不出美妙的乐章。

大千世界异彩纷呈,要学会选择。亲历比说教有效得多,但亲历也不能代替说教。

一次,孩子的爸爸买了一部新手机,里面的电子游戏很有趣,孩子便总是想玩。我想,玩得眼睛不舒服就不会玩了。可是他竟玩上瘾了,晚上黑着灯躺在床上玩。

我耐不住了。第二天,我和朋友相约,大家都带上孩子去打篮球。回来的路上孩子特别高兴,因为五个球一场,他们组赢了好几场,其中他投中三个三分。在孩子最高兴的时候,我问:“玩游戏和打篮球相比,哪一个更有意义?现在就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

孩子做着鬼脸假装闭上眼睛。

“一遍一遍地重复手机上的游戏,对你的眼睛没有好处。你知道,在刻苦读书和身体健康的问题上,妈妈更在乎你的健康。现在,在游戏面前,你却忘记了自己的眼睛,难道游戏比读书还重要呀?

“这游戏和你自己的理想也不沾边吧。”

“我知道了,不会再玩了。您放心,不会让它玩了咱的!”

这句话好耳熟,这让妈妈想起了小学毕业时的那个暑假,孩子和同学出去玩,天黑了才回来。我问他:“都玩什么了?”

他说:“看看游戏厅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玩吗?”

“一般。玩玩它还可以,还能让它玩了咱!”

之后,每当提起游戏厅,他好像很内行,总是说:“我去过,满屋子的烟味,我真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愿意在那种地方待着,干点什么不好?”

他成小大人了!

一般来说,孩子喜欢探索世界,对没经历过的事情都感兴趣。家长不要一味地放纵或压抑,而是要让孩子从事件中学到东西。我的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什么事是正事,知道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感兴趣的事情很多,但是,他不会忘记正事。他什么事情都愿意去了解,只要弄明白了,就知道克制。

不让他经历,他就没有深刻的体会;只经历不点拨,孩子就不会产生太多的思考。孩子经历之后及时启发,激起他对问题的思考,才能更好地指导他的行为。

孩子们不喜欢太多的经验之谈,不喜欢听父母的唠叨,更愿意亲身体验,妈妈们就要放开手脚,让孩子体验。但是,放得开,还需收得拢。

教子心经

● 乐于承担责任是男孩的天性。每个孩子都不希望大人总把他当孩子看。所以,家长应适时地创造机会,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责任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精神。

● 经历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创造经历,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孩子们不喜欢太多的经验之谈,愿意亲身体验,因此,妈妈们要放开手脚,让孩子体验。

● 由着孩子的性子来,事事让孩子去体验,孩子也会走许多弯路。但是,简单的说教,不足以让他刻骨铭心,即便知道他要走弯路,也要任他走一走。大千世界异彩纷呈,要让孩子学会选择。

9.知识是教出来的,智慧是长出来的

想做成一件事,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不想做的事,遇到困难就会找借口。这一点大人和孩子没有什么差别。孩子们在一起玩他们喜欢的游戏,会研究各种各样的玩法,商定各种各样的规则。那个时候每个人都会开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可是,过早给小孩子灌输知识,如果孩子的积极性不高,就不会动用自己的大脑,这个过程就成了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

我经常说,知识是教出来的,智慧是长出来的。在孩子的成长期,开发孩子的智慧比给孩子灌输知识更重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方面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孩子们的精神食粮越来越丰富。从幼儿园开始,音乐、舞蹈、绘画、语言、珠心算,各种各样的培训不胜枚举。有人经营,就有人消费。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很少有不报课外班的。

周一到周五,父母上班,孩子上幼儿园。孩子睁开眼就离开了父母,放学后再上一个课外班,和父母接触的时间更少了。周六日,父母本来有充分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但是只要报了课外班,全家都得惦记着这件事,按时送,按时接。孩子也许只学一小时,但回到家里,学琴的就得练琴,学绘画的就得练画,学了珠心算就得没完没了地算。孩子学习,大人陪读。上了小学,各种各样的课外班更多。在初中,迫于择校的压力,学习更紧张。几年下来,有的孩子适应了,有的孩子却问:“凭什么天天让我上课,你们在一边坐着?”

孩子这么想:我学习,你们看着,我不干!这种逆反心理一旦出现,家长就不得不接招了。接好了,顺顺当当往前走,接不好就会感到自己的教育非常失败。为了孩子付出了那么多,结果呢?孩子不但不领情,反而产生了敌对情绪。这些年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最可怕的情况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与家长形同陌路。家长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根本不和家长交流。这种情况一旦出现,真的是很难挽回。

其实孩子小时候跟着自己的父母是最开心的,他希望父母宠着他,希望父母能和他平等交流。如果父母善于聆听,他会经常把有趣的事情讲给父母听。但是,如果家庭环境不允许,父母没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想法得不到释放,慢慢就会放弃。当你突然发现孩子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说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有的家长说孩子很难管,软硬不吃,这绝不是一天形成的。有人会问,这和上课外班有什么关系呢?

家长们可以认真想一想,从幼儿园开始,孩子接受的都是全日制教育,他们在学校一待就是一天。许多幼儿园的管理很严格,让孩子坐着,孩子就得好好坐着,不让孩子乱动,孩子一般不敢动。那么小的孩子,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活动,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放学了,再让孩子继续学习,实质上就是在给孩子增加负担。

过多上课外班,首先,减少了亲子之间的交流时间;其次,课外班重知识,轻情感,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第三,容易使孩子养成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培养孩子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

大家看看孩子的成长历程,报的班越多,孩子和家长就越忙,孩子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就越少。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完成一项一项的学习任务,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应付一个又一个的课程上,没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大脑增加了被灌输的知识,缺乏了对周边事物的观察与思考。

大脑经常性地处于接受状态、疲惫状态,没有时间独立思考。

不独立思考,对所学知识没有自己的认识,就是死读书、读死书。

是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的习惯,还是安排一切时间让孩子接受培训?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维习惯。

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学习好,但不分析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也不考虑孩子的感受,简单地把孩子送到各种培训班去培养。甚至有的家长,孩子哭着闹着也得让孩子去。

试想,孩子的分分秒秒都被大人安排好了:坐在教室,老师让听就听,让写就写,让背就背;回到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都是现成的,根本没有机会动用自己的大脑。

这种习惯会一直带到高中。上课铃响了,他还没有准备好课本,老师开始讲课了,他还没有拿出笔记本。甚至有的学生,老师留出时间让他抄笔记,他却呆呆地坐着。老师问,你怎么不记,你猜他说什么?那块黑板反光!这也算理由!

目前,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并且有继续增长的势头。年轻父母们,放放手,把大脑还给孩子,给孩子一点儿自己动脑的时间。

有这样一句格言:“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到了高中,如果只靠“听”和“看”,很难真正明白。就像学游泳,只听教练讲要领,看教练作示范,而自己不下水,永远也学不会。

学习可以增长知识,但玩儿更能增长智慧。给孩子多留一些玩的时间,让他“千方百计”地去玩,玩出一个主动的孩子,玩出一个“千方百计”做事的习惯,比坐在教室里很勉强地去“听”、“看”而不去“做”强得多。

在起跑线上赢的知识永远是有限的,不带着大脑上学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如果家长没有一个长远的打算,就会误了孩子。

当然了,如果孩子特别感兴趣,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报一两个班,多学一些知识也不是不好,但是,不能报得太多,让孩子吃不消。“最弱的人,集中精力于单一目标,也能有所成就;反之,最强的人,分心于太多事物,可能一事无成。”所以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兴趣,选准方向,不能跟风,跟风会害了孩子。

教子心经

● 孩子不喜欢的事,就不会动用自己的大脑,孩子感兴趣的时候,才会想方设法去做。知识可以是别人教的,智慧则是自己长出来的。在孩子的成长期,开发孩子的智慧比给孩子灌输知识更重要。

● 在起跑线上赢的知识永远是有限的,不带着大脑上学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如果家长没有一个长远的打算,就会误了孩子。

● 给孩子多留一些玩的时间,让他“千方百计”地去玩,玩出一个主动的孩子,玩出一个“千方百计”做事的习惯,比坐在教室里“等要靠”强得多。

同类推荐
  • 不打不骂穷养男孩

    不打不骂穷养男孩

    “穷养”的男孩,从小就能养成吃苦耐劳的作风,从容面对各种困境。“穷养”的男孩,不会轻易被生活中的挫折打倒,始终斗志昂扬。“穷养”的男孩,懂得自我约束,不易被外界的诱惑所引诱。“穷养”的男孩,更懂得责任的内涵,敢于担当。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针对穷养男孩问题,提出了更具实用性、科学性的教育方法,如个性、能力、习惯等多方面。
  • 孩子,你真棒!

    孩子,你真棒!

    本书采用故事导入评析的形式,故事篇篇经典,评析句句精彩,所以读后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不仅能使你掌握赏识教育的方式,而且还可让你避免涉足赏识的误区。相信会让你受益匪浅!在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比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强烈的年代,聪明的家长们,勇敢地打破传统教育的樊笼吧!握紧赏识这个武器,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引领孩子走向辉煌的成功之路!勇敢地说声:孩子,你真棒!
  • 新手父母必读(大全集)

    新手父母必读(大全集)

    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生子、为人父母,这几乎是人人必经的一段最美好而神秘又最重要的人生历程。虽然它伴随着新奇与不安,但这个阶段使每个人从心理到生理真正地走向成熟,也更能够真切地领悟到人生的瑰丽和生命的伟大与神奇!生一个健康聪明可爱的宝宝,是普天下所有想为人父母的心愿,也是所有准父母的心声,谁都希望自己能够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不仅对我国人民有优生优育的要求,就是在全世界的人民也有此要求。所以,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大到国家民族的希望,小到家庭父母亲人这一代的希望。
  • 孕育早教专家指导

    孕育早教专家指导

    未来时代,也许生孩子的重负不再由女人来承担,而在这个角色反串的过程当中,男人女人又扮演着什么呢……生儿育女,乃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大事。以往,人们的目光基本上锁定在妻子身上,其实丈夫也是举足轻重的一方。
  • 安胎养胎最佳方案(幸福爱巢)

    安胎养胎最佳方案(幸福爱巢)

    优生开始于择偶随着人们对于优生学认识的深化,对配偶的选择已不局限于品貌端庄、身体健康,而是更加重视遗传素质和其他的因素。因为择偶不仅仅是男女的结合、个人的幸福问题,而是关系到后代的素质和民族的强盛。所以说,青年男女选择对象是很需要有科学性的。
热门推荐
  • 特战神医

    特战神医

    从特种部队退伍,苏南孤身一人到城市发展。一手拳头,一手神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英雄救美,虽老套,还是会发生;艺高人胆大,扶倒地老头,也不怕被讹诈。揍的是恶霸混混,赚的是真金白银。一个故事,一段传奇,在都市中,苏南开始耀眼的人生。
  • 逆凡道

    逆凡道

    世界并不是唯一的世界,因为有平行空间;宇宙也有生灭,人亦如此。但死亡真的是结束么?未必!有人说成功是逼出来的,不是被人逼,就是自己逼自己。而主角的人生如果不遇奇遇,也许永远不会脱颖而出,异于凡人!只会是一个淹没在时光隧道里的凡人!
  • 我的杀手王妃不太冷

    我的杀手王妃不太冷

    前生,她是出生豪门的富女千金,傲视苍穹。转生,她是受尽凌辱的庶出,无奈投身杀手门,复仇中却发现曲折离奇的身世,与其中的一个他,并肩造就一段非凡的寻宝之旅。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却只为她一人折腰,宁可放弃整座江山。他,是命运曲折的灾难王子,不得不用伪装保全自己,却为她,宁负天下人,也不负她。他,是从小一起训练,时刻为她承担危险的他,只要看到她幸福,开心,就是他最快乐的事情。
  • 重生之静候锦年(全本)

    重生之静候锦年(全本)

    【全本完结!继续精彩,请移步至《桃婚记》,甜蜜继续!】总之,我穿越了从三十岁遭遇负心汉的黄脸婆变成了十岁的高干女那时候的我,就读于实验小学三年二班于是,我开始战战兢兢地重新活过我说,我要清华北大,结果我没去成。我说,我要貌美如花,结果晒黑了一层皮。我说,我要极品老公,结果遭遇腹黑,阵亡了。我说,我要身家过亿,这就更不要提了!我费尽心机,却不曾想,高干们也有潜规则于是,我华丽丽被潜了……
  • 一学就会做早点

    一学就会做早点

    《一学就会做早点》精选了近百种早点的做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制作简单,一学就会,是居家过日子的上选读本。蟹黄虾子烧麦;金黄南瓜饼;麦香粗粮饼;白糖焦饼;岭南光酥饼;黄金馒头;葱油花卷;香软芋头糕;皮蛋瘦肉粥;油盐白粥;生滚田鸡粥;田螺芋头粥;生菜鲮鱼球粥;柴鱼花生粥;淡菜皮蛋粥;等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乐的法则大全集:找回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能力

    快乐的法则大全集:找回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能力

    快乐无处不在,也没有一种生活会让一个人完全满意。慢慢你会发现快乐就在身边。调整自己的心态,快乐是人生的主题,理性洒脱地面对生活,只看你心中是否有快乐,是否能感受到它。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以饱满的热情去面对生活,就能快乐度过每一天。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把幸福变成一种习惯,你就会发现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感动无处不在。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而忙碌。其实只要你用心生活,懂得享受生活。幸福其实就在一念之间。你懂得宽容,懂得感恩,懂得付出,快乐会时刻光顾你。,懂得知足常乐,活着就是一种快乐。所以会感受不到快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名胜奇迹(走进科学)

    名胜奇迹(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