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2900000004

第4章 炎帝神农

在古史传说中,炎帝也被称为神农。他是继伏羲、女娲之后,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始祖之一。那么,被神化的炎帝,都做了哪些值得炎黄子孙崇敬的伟大创举呢?从他的功绩中,又折射出了先祖们怎样的生存状况与生活智慧呢?

神龙还是神农,傻傻分不清楚

伏羲和女娲相继去世后,因为他们的部落实力强大,因此联盟首领的位置还是由他们的后人接任。

那这个人是谁呢?他肯定有名字,但却不够有名,大家还是习惯性地用“女娲”来称呼他。

等于“女娲”就变成了联盟首领的头衔了。这就跟“皇帝”似的,秦始皇是皇帝,汉武帝是皇帝,唐太宗是皇帝,宣统也是皇帝。一问封建时代统治中国的人是谁呀?两个字:皇帝。

都说风水轮流转,联盟首领的位置也不能总让一个部落占着。经过几千年的兴衰更迭,女娲部落渐渐衰落了。他们一不行,就立马有别的部落要出来取代,这就是炎帝部落。

炎帝部落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他们的兴起还得从黄河说起。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然后穿过黄土高原,最后冲出了肥沃的华北大平原,孕育了中国最早的文化。

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这条大支流也有自己的小支流,其中有一条叫作姜水。炎帝就诞生在姜水之畔。

在姜水流域,活动着一个叫作少典的部落。当时担任少典部落首领的,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帅小伙。

这个帅小伙偶然地与相邻部落的一位姑娘擦肩而过,结果俩人一见钟情。于是小伙子依照伏羲、女娲定下的规矩,隆重地将姑娘娶了过来。没过多久,姑娘就诞下了俩人的爱情结晶——炎帝。

炎帝和伏羲一样,都是了不起的上古风云人物。依照惯例,这类人物的出现一定得和天上的神仙扯上点关系,不然怎么体现他的与众不同呢?

关于炎帝的出生,有个神奇的版本。故事说,年轻的部落首领和妻子完婚后,有一天,妻子去一座高山游玩,爬到山顶后,突然看见天空霞烟缭绕,金光灿烂,一条巨龙腾空而下,直向她扑来。妻子被扑倒后就昏过去了,苏醒之后没多久就发现怀孕了,十个月后生下了个怪小孩。

这个小孩脖子以下都很正常,有手有脚,但他脖子以上就有点吓人了——头上一对角,脸上一对大鼻孔,这分明是一张牛脸。

一看娃长成这副模样,年轻的部落首领立马明白自己被戴了绿帽子,但是这顶帽子他也只能戴着。娃的亲爹太牛,是神仙,自己不仅惹不起,还只能将他落入凡间的娃捧在手心里,当亲生儿子对待。为了帮助孩子认祖归宗,部落首领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神龙。

神龙是个天才。据说,他出生后第三天就会说话,第五天能走路,第七天牙都长齐了,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神龙出生后,跟随他爹居住在秦岭脚下的一个小村子里。他虚心跟前辈学习各种生存技能,很快就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神猎手。

据说,他曾多次爬上秦岭的主峰——海拔将近四千米的太白山。那里不仅地势险峻,豺狼虎豹还频繁出没,但神龙毫不畏惧,每次都满载而归。干打猎这行,神龙有天然的优势,他那人身牛脸的造型摆得酷一些,表情再凶一些,就能把狮子、老虎给吓蒙,把羚羊、野兔给吓晕了。

神龙二十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他回到母亲的部落处理后事。这说明当时原始的葬礼就已经产生了。考古发现,一万八千年前,生活在北京地区的山顶洞人,就已经有了原始的葬礼。

母亲入土为安后,神龙凭借自己响亮的名气,被推选为部落首领。后来,他的名字被人叫着叫着叫串了,变成了神农。神龙还是神农,傻傻分不清楚。总之,他为大家干了很多实事儿,故被尊为“炎帝”。

跳大神算是大招了

炎帝生活的年代还没有农业,能吃的五谷和不能吃的杂草混长在一起,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得尝过后才知道;能治病的草药和能吃死人的毒草也混长在一起,哪些可以治病,哪些吃了要命,也没有人弄得清楚。

随着人类的繁衍速度越来越快,大自然的馈赠也显得越来越有限。

以前一个部落三十个人,两天吃一头鹿,外加三十个野果。现在一个部落三千人,两天要吃一百头鹿,三千个野果。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就算把树皮啃光了,也不够吃的。

食物一少,大家就吃不饱,吃不饱老饿着,体质就会下降,体质一下降,什么禽流感、结核病就全来了。那时候连个赤脚医生都没有,一生病能找个巫婆来跳大神就算是大招了。那管什么用啊?充其量也就是提供点儿心理支持,说白了就是硬扛。

命大的扛两天就过去了,点儿背的就只好到阎王那里喝茶去了。这些部落当中的疾苦,炎帝看在眼里,疼在心头,愁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有一天,炎帝闲来无事,随意在山坡上溜达。他无意中看到了一丛嫩绿的小苗。这种小苗,他过去见过很多次,但都没在意,可是今天,他左看右看,突然觉得这个小苗有些与众不同。

炎帝弯下身子,轻轻扒开小苗周围的泥土,发现每棵苗的根部都有一个没有腐烂的果实皮。他觉得这东西有文章,就沿着山坡找到了几丛新的植物。他发现,小苗根部果实样的东西,就在这些植物的顶上挂着。

炎帝就开始琢磨:“这些小苗肯定是果实变成的,不然它的根部怎么会有没腐烂的果皮呢?既然是果实变成的,就可以找到那些可以食用的果实,然后将它们埋入地下,让它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不就有吃的东西了吗?”

炎帝悟出这事儿后很激动。他立即带领族人开始寻找可以食用的果实。

此时不搏何时搏

传说炎帝带着一批子民从家乡出发,向西北大山进发。不知道走了多远,反正大家的腿也肿了,脚也起茧子了,还在继续走。

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后,他们来到一个地方。这里山连着山,谷连着谷,山上长满了奇花异草,老远就能闻到香气,大家都很高兴。

一群人正乐着呢,突然,峡谷之中蹿出来一群豺狼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炎帝马上组织大家挥舞着石头和木棒进行抵抗。可是,野兽被打走一批,又涌上来一批,没完没了。一连奋战了七天七夜,他们才把野兽彻底赶跑。

野兽虽然跑了,可是大家心有余悸,觉得这地方虽然好,但是太险恶,还是别在这儿待着了,小命丢了可不值当。

炎帝不为所动,他对大家说:“回去不是饿死就是病死,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他说完头也不回地就进了大峡谷。其他人见状,也只好跟着。

走了没多远,一行人来到一座大山的脚下。山峰高耸入云,半截儿都插在云彩里;壁立千仞,上面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的。

这阵势摆明了不让人爬,于是又有人打退堂鼓了。炎帝不为所动,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一动不动地看了很久。

这时候,有几只金丝猴从山崖的对面,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了过来。炎帝灵光一闪,想出主意来了。

他组织大家伙砍木杆,削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梯子。他们一天搭一层,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不停工。

就这样,他们整整搭了一年,搭了整整三百六十层,梯子才通到了山顶。

炎帝一行人爬上山顶后,惊呆了——这地方简直是仙境啊!满地的奇花异草,视野也十分开阔,树林间有几头野鹿,溪边趴着几只大龟。

炎帝高兴得不行,立即让他的子民在山崖栽了几排树,当作城墙防御野兽,又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建立起一座简易的村落。后来,这个地方被人们称为“木城”。

尝百草是个拼命的活儿

基本安顿好之后,炎帝白天带着子民在山上寻找百草,晚上让他们升起篝火,自己就着火光记录下这些草的性状:哪些草是苦的,哪些是热的,哪些是凉的,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记得清清楚楚。

可是,这些草是苦是甜,是凉是热,炎帝怎么知道呢?当时又没有化学仪器检测,所以炎帝用了最原始的方法——?一棵一棵挨个儿尝,成功变身小白鼠。

有一次,炎帝拿起一棵不起眼的小草,放到嘴里一尝,还没嚼两口就感觉天旋地转,身子一歪就栽倒了。身旁的助手吓得赶紧把他扶起来,又是拍胸脯,又是掐人中,手忙脚乱地捣鼓了半天。

炎帝当时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他只好用尽最后一点儿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草,又指指自己。助手一下明白了,赶紧把那草喂进他的嘴里。

这草还真灵,一口吃下去,炎帝立马头不昏眼不花了。后来炎帝觉得这草既然这么灵,那就干脆叫它灵芝草吧。

这灵芝草在《白蛇传》中也出现过。那一年端午节,白娘子误饮了雄黄酒,现了原形——好家伙,一条五丈长的大蛇!她老公许仙胆小,被吓死了。白娘子变回人身后懊悔不已,只好去仙山盗草。她盗的就是灵芝草,因为它可以让人起死回生。

托灵芝草的福,炎帝捡回了一条命,但这可把旁边的人吓得不轻,赶紧劝他:“好家伙,甭管什么玩意儿,您都敢往嘴里招呼。今天是恰好有棵灵芝草,您没事儿。一次可以,两次还行,再来个三四次,您还有命吗?”

炎帝微微一笑,也不答话,继续往前走。

炎帝尝遍这座山的花草,又去尝另一座山的,尝完一山又一山,一连尝了七七四十九天。

在这七七四十九天里,炎帝踏遍山山岭岭,尝出了稻、黍、稷、麦、豆这五种可以作为食物的植物,也就是后来的“五谷”。

炎帝让助手将五谷的种子带回去,教大家耕种,后来还发明了耕地用的农具,促进了原始农业的发展。

当然,这只是个美丽的传说。这些东西不太可能都是炎帝一个人发现的,但它至少说明在炎帝时代,五谷的种植就已经出现了,甚至很有可能在炎帝之前就出现了。炎帝所做的,是总结前人的经验,对农业技术进行了改进。

种植究竟是谁发明的,这事儿无从考证。在传说中,这个功劳被记到了炎帝身上,他也成为了传说中“尝百草”的神农氏。

炎帝的业绩也是杠杠的

炎帝神农氏是“三皇”之一。既然被封为“皇”,那他干的事儿肯定不止发明农业和找到草药这两件。

女娲和伏羲时代,人们身上穿的大都是些树皮、树叶什么的。后来打猎水平提高了,“兽皮服”开始流行起来。部落首领能围条虎皮裙,土豪能披件熊皮大袄,普通老百姓也会弄两块兔子皮挂身上了。

“兽皮服”虽然看着挺威风,但穿在身上的感觉还真没多舒服。那会儿人们的制衣技术也很初级,把兽皮上的血腥、油脂一去,晒干了就敢往身上披,想想都恶心。而且兽皮的形状是基本固定的,一块兽皮遮得了前胸就肯定挡不住后背,有些穿在身上就跟比基尼似的。

穿得这么少,有碍风化倒在其次,因为原始人也不在乎,关键是这么穿,夏不遮阳,冬不挡风。冷风一吹,小身板儿瑟瑟发抖,不得风寒才怪呢。

炎帝觉得这么下去不行,必须想办法。经过探索,他发现麻、桑可以织成布。布不仅轻巧,还很舒服,比兽皮强多了。所以,炎帝教会人们织布,并把布做成衣服,这又是他的一大贡献。

炎帝虽然找到了粮食,可这粮食跟水果不一样。水果可以生吃,吃西瓜摔烂了就行,吃苹果可以直接上嘴啃,可是生的玉米棒子,谁嚼一个试试?那会儿又没有水果玉米。

而且,粮食跟肉类也不一样。血淋淋的肉拿火一烤就能吃,烤好了还挺香,但是高粱、大米、小麦既不能生吃,也不能生烤——烤熟了就全是炭了。

于是,炎帝尝试着先拿黄土捏个碗、罐什么的,然后将粮食放在里面蒸煮。没想到,一烤火,原本软塌塌的泥碗居然变质了,成了硬陶。

就这样,陶器也被炎帝发明出来了。它不仅可以用来蒸煮食物,还可以用来贮存物品、酿酒等。

陶器的使用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出土的破陶罐子,你别看它古老,实际上也不值钱,但是在当时,这东西可不得了。

农作物这个东西,不是说你发现它,把它往土里一撒就完事儿了。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收获都有固定时间。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必须按顺序来。

炎帝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还设立了历法,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中国古代天文学非常发达,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历法,就是要指导农业生产。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自己家的食物吃不完了。吃不完不能浪费啊,所以炎帝就教导人们成立农贸市场,把自己吃不完的东西拿到市场上去交换,换回自己缺少的东西。

比较有意思的是,炎帝给大家规定的自由贸易时间是大晌午。也不知道这老爷子是怎么想的,挑一天最晒的时候让大家来交易。估计是为了节省时间——天这么晒,就别你一言我一语地讨价还价了,赶紧完事儿走人吧。

日头正中的时候来交易,日头一过就散市,以物易物,互通有无,这成了中国原始商业的开端。

与此同时,炎帝对之前的婚姻制度进行了改革。他规定,本部落男子只能迎娶异部落女子,本部落女子也只能嫁给异部落男子,部落内不允许通婚;家庭以男人为主,男主外,女主内。

由此可见,炎帝在治理部落方面非常有才能。为了部落的兴旺,他做了很多好事儿,不图回报,而且作为部落的领导,他也不贪集体财产,很有德义,所以百姓无不敬戴。

有一年夏天,炎帝再一次前往秦岭,登天台山采药。这一次,他误食了剧毒的断肠草,手边又没有救命的灵芝,不幸身亡。

炎帝为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历代的人们都非常敬仰他。炎帝之后的华夏大地上,又出现了另外一位英雄——黄帝。那么,关于黄帝又有哪些故事呢?

同类推荐
  • 惊天暴动

    惊天暴动

    一条活鱼摆在面前不同的厨师可以弄出不同的味道,同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由于作者选材角度、语言风格的不同,其艺术效果也就不一样。天国史料浩如烟海,各种各样的记载名目繁多,单纯去看那些资料会感到头疼。如何形象地再现那段历史,较为真实合理的刻画人物和事件,是我几十年的追求。
  • 中国历史1000问

    中国历史1000问

    炎黄子孙们,让我们翻开历史,拂去岁月的灰尘,寻找创世祖先们开辟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道路的历史足迹吧!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公元2010年年底,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当我们以惊叹的目光回望这段遥远的历史时光时,我们发现,这里有高贵优雅的汉谟拉比王,正以恢宏的气势写就人类史上的第一部法典;这里有从容安详的释迦牟尼佛祖,正端坐在菩提树下凝思;这里有聪明睿智的阿基米德,用纤细的杠杆撬起地球。
  • 神话2三国绝恋

    神话2三国绝恋

    主人公易小川通吃三国名将,赵云、吕布、关羽、张飞、许褚、典韦、太史慈、孙策全都不在话下。不仅单挑名将,更勇闯数十万大军,统帅百万军队战斗,打斗精彩,场面宏大,不容错过。
热门推荐
  • 穿越豪门贵妇

    穿越豪门贵妇

    王莉莉五年前跪在佛前求一个好offer,损友问,为何不同时求个好姻缘,王莉莉曰:做人不能太贪心,一样一样求,佛才能满足你的心愿。王莉莉五年后跪在佛前求一个好姻缘。佛曰:这个姑娘心比较实,给她一个好姻缘吧。于是,王莉莉穿越了,成为了一个已婚妇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猎爱成婚:首席的亿万逃妻

    猎爱成婚:首席的亿万逃妻

    一场豪门恩怨,让她深陷其中,成了某恶魔横刀夺爱的猎物。他宠她入骨,捧她上天,只因莫名的怦然心动,却换来她的不屑一顾。“猎人,契约结束,我们后会无期。”“顾依依,你在说什么笑话,想走先将我的心留下。”顾依依直呼不可理喻逃之夭夭。再次相遇,他温柔浅笑,无赖的将她封锁在羽翼之下:“再狡猾的猎物,也逃不出猎人的手掌心,乖乖的待在我身边可好?”顾依依握拳大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撕掉狼皮,以为我就认不出你了么?骚年,有本事来追我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欢喜冤家:妖孽老公追上门

    欢喜冤家:妖孽老公追上门

    真正的爱情是无关年龄,无关长相,甚至无关种族的。她处事火爆,嫉恶如仇,深爱自己的职业。枪林弹雨中穿梭,同僚的背叛,未婚夫的算计,让她过早的学会伪装一切。直到遇上了他,一个迄今为止她能看的上眼的男人。青连是在历史长河中行走了万年的男子,妖孽的性子,如火的眸子,无不挑动她的神经。“你爱我么?”“爱”“如果我是一只妖呢?”“那我就是老妖婆呗!”
  • 无上皇宠

    无上皇宠

    墨色的眸子在黑夜里闪着暗淡的光,就像黑珍珠一样蒙着淡淡的霜,但那幽深珍珠里面却蕴藏着火苗,愤怒的随时要爆发出来,将眼前的一切烧个精光。就在她绝望的时候,忽然,一滴温热的液体滴落在了她早已冰冷的嘴角,让她将疼痛感受的更加彻底。液体慢慢的渗进千泠玥的嘴唇,咸涩的感觉直冲她的味觉,是眼泪?她静静的看着眼前这头发了狂的狮子,竟然渐渐忘记了身体剧烈的疼痛,不禁开始探究这个男人心中的愤怒,是什么让他这么折磨自己,是什么让他这么……痛苦。“既然你这么快乐,哭什么?”千泠玥朱唇轻启,而他面对着她的质疑,竟然慌了神色,眼神闪烁不定,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 校草老公快宠我

    校草老公快宠我

    他挑眉看着她。“怕,又能怎样!”他捏着她小巧的下巴,炙热的眼神似乎要将她吞没“太容易得到就没意思,别担心,不久我就会让你求着我。”
  • 破空

    破空

    一把破空神剑,叫他们再次相遇于寒绝顶孤寂了数十年的寒绝顶何时那般热闹过?江湖上人人畏惧的见空岛少主,掌握整个江湖经济命脉的韩家全都齐集。但他们却只为了一个名为絮儿的女子。千年前的神族如今的凡人,絮墨两族纠葛了上千年的恩怨能否真正的解开,墨氏的诅咒能否化解?是否成为破空宿主就能打破宿世命运?
  • 做事三刀:软刀.硬刀.险刀

    做事三刀:软刀.硬刀.险刀

    做事难,难在方法,人们都想成功地做一番大事业,但却苦于找不到做事的方法。其实,做事的方法虽然五花八门、形式不一,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点,形象点说就是三“刀”:软刀、硬刀、险刀。“做事用软刀”就是说把脸皮放厚,能忍会磨,能退善让,不要太过于精明好胜,也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一切以做成事为最终目的。“做事用硬刀”则是说以硬碰硬,以强攻强,拿出自己的勇气和实力,坚决地去做事,不要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吓倒。“做事用险刀”就是不要按常理出牌,而要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要敢于冒险,懂得创新,能出奇制胜。做事若能将此三“刀”灵活运用,必能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