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6800000002

第2章 悠悠唱腔牵梦魂

文/赵德斌

方言、民歌、地方小戏就像人的声音,从中能感知这个人的年龄、身份、学识、出身、修养一样,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人文、民情、历史及自然环境。我的童年就是在一种叫“灯盏头剧”的地方小戏婉转、悦耳的唱腔及生动别致的表演中度过的。那是我的西北老家灵台,黄土高原西端的一个小旱塬独特的声音,是我的父老乡亲,那些一辈子没离开过黄土地,没见过大世面,识字不多的普通老百姓,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漫漫岁月里,用他们质朴的方言,以歌谣的形式,在抒发繁重的体力劳动及寂廖贫困的生活所带来的压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在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热爱、理解和宽容。

这种小戏叫碗碗腔,也叫锣鼓噪,不仅行当齐全,形式完整,具有悠扬、清脆的乐声和生动的唱词,而且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我小时候,还没有电视,电影也很少上演,所以,乡亲们看得最多的就是灯盏头剧。这种小戏曲剧目繁多,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既有秦腔剧本的翻版,又有皮影艺人的独创。其实,那时候我根本看不懂,就是那些戏名也是从大人嘴里听来的,如《猴子碰头》、《闹地狱》、《火烧李儒》、《刘木礼吃面》、《玄人锄谷》等,都是其他地方鲜见的剧目。每到秋收农闲后,在生产队的场院里,搭一个简易的土台子,用一块白布隔开,搬来行头道具,于夜幕降临后点上罩子灯,演员躲在灯光照不到的地方,挑着皮影,根据剧情需要,在白布帘子后面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同时配以唱词。唱的人和挑的人往往是一个人,嘴随影动,唱词和动作协调。那些小巧玲珑的人儿在幕布后面或笑或哭,或走或坐,栩栩如生,情态逼真动人。懂戏的老人们端端正正地坐在台下,看得认真听得仔细,有的女人还擦眼抹泪的,他们在看戏,看的是剧中的故事。而我那时候看戏只看热闹,那些神话传说中的天兵神将,呼风唤雨、腾云驾雾、上天入地,动作优美、干净利落,宛如电影画面掠过眼帘,那种场面比如今的电视动画片更为精彩。有时也挤在后台看那个躲在布幕下的老人,他的两只手灵巧自如,手里的皮影也上跳下窜,做着各种动作,让人眼花缭乱。

看过皮影灯盏戏回来,意犹未尽时总喜欢缠着爷爷,让他讲述那些关于灯盏剧和碗碗腔的传说。爷爷点上老旱烟,边熬罐罐茶,边为我讲述。那是很久以前,有个说书先生,人长得相当丑,怕学生看见了不敢来听课,便躲在布帘子后面给学生讲,民间称为隔帘说书。听的人只闻其声,不见其面,有人便提议在布帘内点一盏油灯,将其身影照在帘子上,这样既能听到他的声音又能看见他的身影,也就等于见到了他本人,听书的效果就明显多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先生,便模仿他的举动,将他的故事刻在牛皮上,制成皮影,挑在布帘后面,再配以碗碗腔来演唱,就是最早的影子碗碗腔戏。朴素平实的故事,溶入了无羁的想象,变得美丽而凄婉,给贫穷年代不甘寂寞的少年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而碗碗腔也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据说明代中期,灵台地方天大旱,颗粒无收,农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沿街乞讨。他们把自己的悲惨遭遇编成唱词,用绳子穿着一串枣木小板作响器,边哭边唱,歌声阴柔凄美,让人感动。这样白天讨饭,晚间住宿在庙内,有人无意间打翻了庙内供桌上的清油灯,发出了清脆悦耳的响声。于是受到启发,白天出去讨饭的时候,就拿着灯盏碗碗,边敲打边唱,那些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故事编成的小曲在灯盏碗碗的敲击下,更加哀惋感人,让那些大富豪、大地主也动了恻隐之心,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于是,就认定是神灵在暗助他们,饥荒过去后,便开始整修庙堂,敬奉神灵。从此,每年二月二一过,村村社社都闹神会,既是为了热闹,又是祈求各位神主保佑不再发生饥荒。在神会上,由会首专门凑集人唱碗碗腔,最流行的有《绣荷包》、《十盏灯》、《扬燕麦》、《孟姜女哭长城》、《打沙锅》等。演唱时敲着锣鼓点,用小铁棒敲着灯盏头,用牛皮筋做成的二股弦等乐器伴奏。

初一到十五,十五月儿高。

风吹儿摆动儿,扬哩嘛扬柳梢。

年年常在外,月月不回来。

捎书儿带信儿,要绣个荷包戴。

自然荷包戴,绸子扯着来,将五包花线儿,分呀嘛分着来。

打开金线包,金线无一条。

打开银线包,银线也没了。

上街跑下街,买回金银线。

绣个花荷包,送给心上郎。

这些抑扬顿错的曲子,就像正月里各村舍闹社火时春倌的“说春”一样,既热闹又动听。但闹神会大多是大人和男孩子,我们这些女孩子是不允许去的,我们便赶去很远的乡镇上跟庙会。

灵台西塬上有四五个乡镇,庙会便从二月开始一直到四月底开始收麦子结束,每个乡镇十天半个月,轮流演唱。街上人山人海,除了看戏,乡民们还进行牲畜和物资交流,后来因为打倒牛鬼蛇神,便把庙会改名为物资交流大会,一般由乡政府出面组织,约定俗成,这种活动一直延续到现在。所演的戏便很正式,由大会组织人员请县剧团来唱,所唱剧目也有秦腔,但用的全是碗碗腔。因为是大型演唱就有了真人真身。母亲是秦腔迷,也是唱碗碗腔的高手,庙会上演的戏她是每场必看的,什么《三进仕》、《万福莲》、《十万金》、《二猴子碰头》、《火烧李儒》、《铡美案》,母亲看完后就能记住唱词,回家后边干活边哼唱,有时晚上也用来哄弟妹们入睡。

有些虽是秦腔中的唱词,可那哭音慢板拖腔中的语气助词“安、啊、哎、哪”,以及依依呀呀的尾音拖得很长,让浓郁的关中腔变成了地道的陇东风味,母亲那柔和圆滑的腔调,像微风中摇曳的蓝色炊烟,飘向云天相接处,飘向黄土深处,飘进我们甜美的梦乡。

有时候,县剧团被外县请去演秦腔剧了,各乡镇便自己组织戏班子在庙会上演唱,演员也就是从各村社临时抽调一些能歌善舞者,也有过去一些私人戏班子的原班人马,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老艺人,所唱剧目也就多为灯盏头剧,比如《分家》、《井下炮声》、《送肥记》、《争先恐后》、《昭君和番》、《口袋阵》等,唱腔也就为碗碗腔,这时看到的其实是最纯正的灯盏头剧。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便去得多,而我们小孩子依然是为了赶热闹,在台下站一会儿,你推我挤一会儿,又从侧面挤上戏台子,看卸了妆的演员,边喊着他们在剧中所扮人的名字,边跳下台子,跑向戏台后面,等那人冲到台子边想骂时已经找不到影儿了。跑到台后依然听见前台那苍凉、悲壮的唱腔:

“正月里来是新年,昭君娘娘去和番。

怀抱琵琶泪满面,放声哭出了雁门关。”

其实,碗碗腔听得最多的还是田间地头。一望无际的麦田,像金色的海洋汹涌起伏,那些盘旋于麦浪尖上的蜻蜓,被收割的镰刀飞赶着,在乡亲们的头顶上舞蹈。舞动镰刀的乡亲,排成了长队,两人一组,配合默契,你追我赶,热火朝天。我领着妹妹去麦田里给父母送饭,远远的就被一种声音吸引,那是村子里新过门的婶子,她的声音又脆又亮,还拖着颤悠悠的余音,在麦浪上飘浮:

“正月二月就连三月,这月月都有花儿开。

桃花开来杏花裂,梨花开开一片雪。

豌豆开花口噙一点血,荞麦开花扑咧咧”

在我的家乡,很多人都会唱碗碗腔。大雪封山的日子,我们围着祖母坐在滚烫的土坑上,边用麦秆编织帽辫子,边听祖母用苍老却柔和的声调轻声似诉似唱。我凝神注视着祖母的嘴,血液中翻卷着厚重和永恒的感动。平凡的祖母从崇尚三寸金莲的年代走来,虽饱经沧桑却顽强乐观,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大喜大悲,才能将生活的酸甜、人世的冷暖,以及女人无奈悲苦的命运用轻盈缠绵的小曲描述得绘声绘色:

女娃十七八,学手纺棉花。

右手不会绞,左手不会拉。

纺了一根线,断了七八遍。纺花真正难,扭了一身汗。

还有唱那受气的小媳妇的:

早上去来晚回家,小鞋鞋做上四双来。

回的早了还罢了,回的晚来鞭子甩。

娘的鞭子没三两,打在你身上够半斤。

鞭子上去龙摆尾,鞭子下来虎翻身。

二十多年过去了,祖母当年那淡定从容的腔调,那如同从胸腔中直接迸射而出的与众不同的歌声,深深的烙在了我的脑海里,即使在离开了那块土地,听不到那种声音十多年后的现在,我依然会被记忆中那优美、迷人,明快如万马奔腾、忧伤似秋雨呜咽的小曲震撼,依然会心情激荡难以自抑。

已被列入甘肃省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之一的灵台“灯盏头剧”,那优美的唱腔,独特的艺术风格,几乎是古老灵台辗转凝成的诗句,是荆山松柏率意而为的舞蹈。它既是古老之曲,也是新颖之剧,它将仍然用来表达灵台人的疼痛与喜悦,也将永远牵着远方游子的心魂,让我在夜深人静的辗转难眠中思绪一次次回到那些或快乐或忧伤的往事中去。

同类推荐
  •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个孩子长大后叫做——胡适,生前身后都处于盛誉与非议交错中,他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叶君主编的《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便收录了胡适一生中精彩的演讲文稿和时评文章若干篇。《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的这些演讲文稿充分展现了胡适的基本思想观点以及对学术研究、时事政局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风采及了解大师的缜密思维和独到的见解。
  •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1卷)》内容简介:作为一本诗歌读物,《读诗(第1卷)》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 让青春的梦想飞扬

    让青春的梦想飞扬

    在这纷繁的世界里,有多少生命在寻觅着温暖,小小的爱,经不起等待,或许我们还未曾意识,其实我们一直都在为之努力着。伸手感悟滴滴温情,暖化了一个个陌生的心……身因情在,情伴心生。寻找生命中的珍贵,成就成长路上的美好与伟大!人生因青春而美丽,青春就是梦想的样子,我们的青春在悸动,我们的行囊中装着青春更装着梦想,我一直朝梦想奔去……智慧主编以深度感性的文章,让你智慧、达观、自信地面对人生……
  • 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

    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

    最甜美是爱情,最苦涩也是爱情。56个温暖别致的爱情故事,献给爱情路上迷茫又执着的你!《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是豆瓣超人气作者小岩井首部暖心力作。
  • 一场叫作时光的旅行

    一场叫作时光的旅行

    本书由著名作家严歌苓主编,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人物,汇集了张鸣、曹文轩、陈舜臣、韩美林、洪峰、王蒙等众多文学、文化、文艺界名家的最新作品,配以精致图片和摄影作品,图文交汇,着力探讨文学创作、文艺人生、历史观、社会热点、心理、教育等话题,同时也是众多作者交流学术观点、畅谈人生社会的平台,为众多作家、学者打造不一样的形象,挖掘最有前途的新人作者。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主要内容包括: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周作人:心里住着两个“鬼”的淡漠旅人;张恨水:惹得读者为作品人物“请命”的书生;刘半农:“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许地山:“他似乎永远不会说‘不’”等。
  • 邓刚幽默

    邓刚幽默

    早恋的要害在于发生在关键的学习求知阶段,犹如一列不按时刻表而提前开出站的火车,整个前程将不堪设想。爱情是一种非常状态,而家庭却是正常状态,爱情是浪涛滚滚,家庭是平坦的沙滩,相爱的男女两人兴奋地从爱情的浪涛中游上来,到了家庭的沙滩上还做游泳状,那就有点精神不对头了。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伪币制造者、窄门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伪币制造者、窄门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毁灭之翼

    毁灭之翼

    当巨龙抬起他那高傲的头颅;当熊熊烈火燃烧了整个大地;当痛苦绝望遍布每个人心中;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从天而降,每个人都是渺小而卑微的存在。只有他,是主宰这个世界至高无上的王!!!
  • 千万别要结果

    千万别要结果

    正如作者自己高呼的那样:“没有结果,都是扯淡!” 在当今社会,没有结果的个人,没有结果的企业,再怎么将自己鼓吹得天花乱坠,终究也只是成功者的垫脚石。结果?到底什么是结果?如何获得结果?又如何获得好的结果?著名系统建设管理专家,卓越演说家周士人先生在《千万别要结果》一书中,直面员工、企业、领导者、团队、客户等群体,从创造力,驾驭力,策划力,合作,竞争,精神等各方面详细生动地指导如何获得优质完美的结果,给所有渴望成功的个体、团体指明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 爱妃,老子是狼王

    爱妃,老子是狼王

    【宠】他是狼崽,她是穿越的人类,她不嫌弃他,教他唤她的名字:黎西,给他取名,黎狼;后来,他是王,她是贱民,他也不嫌弃她,教她用最精致的器皿享用世间最好的一切。可有一天,当她‘嫌弃’地看着他,而他早已说得顺溜儿地人话,“爱妃,老子是狼王!”许久再见,她小虎皮短装,跨于虎背,身背小药框,腼腆一笑,“喂,狼崽~~~”他回头……【有爱之果露篇(1)】:黎西一不小心往下瞧了两眼,便立刻撇开了头去,这厮!虽是匹狼崽子,下身就不能遮掩点什么么?!光天化日,那里就大咧咧光着….黎西心里暗想着的那厮却依旧呲着牙,对她笑得欢快,黎西看去,他得瑟地恨不得屁股中间也有根尾巴摇啊摇的。【有爱之情敌篇(1)】:以前,黎西的情敌是一只母狼,如今,黎西的情敌是一群女人!以前,黎狼没有情敌,黎西从上到下都是他的,如今,黎狼的情敌令他恨不得时时刻刻蹲在黎西身边,防止突变!防止色狼!防止有人不轨!“黎西是我的!给老子滚!”【有爱之狼崽子们(1)】:一大一小炯炯有神,精神百倍,他秀眉深锁,顿时妙计生,“你看父王和母妃演戏。”他爬到她身上,准备…小的跐溜儿爬到他身上,他气地鼻孔生烟,打了他下去。小的大哭,大的在一边装睡也骂着:“该打该打,叫你看戏,谁叫你爬到戏台上去了!”--------------------****************-----------------------小凤给力女强新文【佣兵将妃】尼玛一穿越,就在相当于乱葬岗实则血沫残肢到处横飞的战场,尼玛一站稳,就是娇小柔弱纤细四肢满脸脏黑貌似小少女一枚,尼玛才出手,等待她的就是万箭穿心刀剑相向怒目相视的后果,好吧,憋足了劲,总有一天,老娘会犹如踩着豆腐脑地踩着你们!这是一个貌似冷艳佣兵穿越奋斗向上的励志故事。“我曾经很是愤懑一腔认真换来几缕嬉笑,可是后来,我突然知道,在我看来的那些嬉笑的背后,不过是另一些比我更孤单的灵魂,所以,这一辈子,随心所欲,我想做什么,必会去做,不想做什么,你拿把刀子架在我脖子里,我也不会去做。”【以上,乃女主版简介】【以下,乃男人版简介】艳情帝皇:喂,我养了你那么多年,你这么一下,就要跟着别人,奔向他人怀里,不管我这无被无衣,赤身果体的人么?北柒:你养了我这么多年,就是教会我,必要时机,来个奋然而起,攻得敌人无所适从。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写他的困兽犹斗,中兴勋臣,写他的忍辱负重,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写他的韬略智慧,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无奈苍凉,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湖湘大儒。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内心圆满
  • 家有小尾巴狼

    家有小尾巴狼

    片段一:许茉莉拍拍桌子气愤的说,“对,就是你想的那样,我他妈的失身了!”艾朵朵连连喝水,想用水来压惊!这的确是大事,天大的事!“更他妈让我想死的是,让我失身的居然是我那个阴阳怪气的弟弟、、、、、、”片段二:“你的丁点儿大的弟弟要告你?”艾朵朵挑眉问。许茉莉昂头大喊着,“他什么都没说啊,他就说了这是他的房间,然后指指他满是抓痕的后背,然后穿上衣服走了!他没说比说了更恐怖,他在用动作、伤痕告诉我,他是被我强迫的!天啊,他才十八岁,还不知道十八岁生日过了没有!如果我妈知道了肯定会拿刀砍死我的!朵朵,我怎么办?我平时是有点小色,喜欢看色琴小说YY一下,可是我没想到我会这么色,我怎么就对一只无辜的小绵羊下手了呢?”片段三:许茉莉泄气的坐在沙发上,双脚翘在茶几上,霍出去的说,“我不走,你爱打给谁就打给谁,大不了被我妈乱刀砍死,反正英雄本来就是气短的!”只见宫川木俯视着她轻屑的问,“这就是你强暴完一个未成男少年后的态度吗?”片段四:宫川木突然笑了,笑的很亲切的说,“如果你不想我把你强暴我的细节一一说给你的好友听的话,那么无所谓,我们就在这里说吧!”这时候,看着小屁孩儿的笑,艾朵朵突然明白许茉莉口里的“阴阳怪气”是什么意思!明明才十八岁,却向一个八十岁的老头一样深沉狡诈,不是阴阳怪气是什么?艾朵朵突然有种预感,茉莉失身这事,很有可能不是因为她小色而至,说不定是有人趁人之危!唉,唉,唉,十八岁,二十五岁,真是悬念啊!片段五:婚礼现场、、、、、、、咳,踢死童话吧,为毛她的简介总是又烂又长、、、、、、、推荐童话的新文《火爆美人》
  • 我是凶手

    我是凶手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