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300000011

第11章 春江月浮沉(2)

“忧与忧兮相积,欢与欢兮两忘。”卢照邻应死而无憾了。毕竟,他有过“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的富贵黄粱梦;有过“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的宦游漂流夜;有过“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海誓山盟情;有过“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的孤寂寥落日。

至于最后,或走,或留,亦忘,非忘,只需问问自己的心。

心如流水近清源:李颀

白头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避世常不仕,钓鱼清江滨。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寓宿湍与濑,行歌秋复春。

持竿湘岸竹,爇火芦洲薪。

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

于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

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

《渔父歌》

渔父一直是文人骚客们喜爱自诩的形象,渔父身上往往具有他们所向往的某种品格。庄子在其文《渔父》中借孔子与渔人的对话,批斥了儒道礼乐教化的虚伪,阐发了“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理念;屈原在其文《渔父》中通过自己与渔夫的对话,表达了洁身自好,孑然自立的决心;陶渊明在其诗序《桃花源记》中由武陵捕鱼者引领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太平社会,于是,渔父成了理想社会的探险者。

李颀这一首《渔父歌》,塑造了一位白发老人,披蓑戴笠,远避尘世,独自在江边垂钓的形象。这位老翁持的是“湘岸竹”,烧的是“芦洲薪”,煮的是“香稻饭”,食的是“紫鳞鱼”,返朴归真,怡然自得。

对于诗中的老翁来说,尘世的清与浊、醉与醒,都于他无关。他只消在这清静之中静享自己的生活便足够了。这样不问世间事的人生境界,也是那时多数文人所追求的吧。

李颀在唐朝诗人中,诗歌的成就并不算很高。他年少时家境富裕,结实了不少富家子弟,挥霍无度,将家底挥霍一空。转而攻读书本,寒窗十年之后,终于及第,考中进士,做了一个新乡县尉。不过他才能有限,为官多年,一直未能够升迁,仕途毫无起色。

在这样的生活中,李颀写出基调淡薄的诗歌,也可以理解。此时的李颀已经萌生了退隐之意,既然仕途眼看是一条越走越窄的道路,还何苦还要继续执着的走下去。

不过很多的时候,追求需要勇气,放弃则需要更大的勇气。如何在入与出之中做出抉择,如何在成与败面前波澜不惊,如何在得与失其间达到平衡,这是矛盾的焦点。

不过,不管怎样,“矢志不渝,持守本真”是李颀一生都恪守的准则,在他的心中,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都要恪守这八个字。

小来托身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

暮拟经过石渠署,朝将出入铜龙楼。

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

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

男儿立身须自强,十年闭户颍水阳。

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

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

文昌宫中赐锦衣,长安陌上退朝归。

五陵宾从莫敢视,三省官僚揖者稀。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缓歌行》

侠,既是唐人的人生追求,也是唐人的生活方式;既是唐人处事交友的原则,也是唐人精神满足的需要。侠义之风由来已久,并在盛世大唐达到顶峰。唐代文人的侠义,把功利置于首位,结交权贵以求延引,顺风顺水步入官道。李颀早年狂放激昂,倜傥不群,热衷功名,追求达贵。他和当时很多年轻人一样追随富豪游侠四处漫游,广交朋友。

可当他发觉“结交杜陵轻薄子”,“弃我翻然如脱屣”时,才恍然大悟“男儿立身须自强”,“悔作从前任侠非”。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可以是过往云烟,但过不去的却是李颀自己心里的那道坎——“业就功成见明主, 击钟鼎食坐华堂”。

才子们对进士登科趋之若鹜,不通过进士而作大官终不为美。李颀也不甘落后,“小来好文耻学武,世上功名不解取。”尽管及第后只做了县尉这等小官,但他对仕途仍满怀信心。

可在那个门第之风盛行的时代,一介寒门士子如何才能争取到出头之日。李颀清高廉洁,不会趋炎附势,更不会攀附权贵。他虽然想在官场有着一番作为,但他也绝不会为此而出卖自己的底线。

那时,李颀结交了如王维、王昌龄、高适等好友,众人在一起不是吟诗作对,便是畅谈国事,好不惬意。但这些人都是狂狷者,无一豪门人士。他们不求贵人举荐,不屑官场习气,李颀自然也无出头之日。“惭无匹夫志,悔与名山辞”,心灰意冷的他终于放下心中的犹豫,摘下官帽,脱下官服,回归故里,隐居山间。

三十不官亦不娶,时人焉识道高下。

房中唯有老氏经,枥上空馀少游马。

往来嵩华与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

西林独鹤引闲步,南涧飞泉清角巾。

前年上书不得意,归卧东窗兀然醉。

诸兄相继掌青史,第五之名齐骠骑。

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云纵复横。

闻道谢安掩口笑,知君不免为苍生。

《送刘十》

尽管李颀一向被归为边塞诗人,尽管他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等悲情豪迈的边塞诗句,尽管他从未到过边塞却时刻关注着边塞,但纵观其诗作,边塞诗寥寥数首,反而是赠答诗占了大半。

李颀的送别诗,极少言愁说苦,极少感时伤怀,要么勉人为善,要么催人进取。“房中唯有老氏经,枥上空馀少游马”,他和刘十有同样的人生经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前年上书不得意,归卧东窗兀然醉”,归隐林间也归得不乐。他隐得不甘,满心惦念的还是君王和天下,还有民事与苍生。

于是,他把希望与期冀都寄托在友人身上,殷切叮咛,深情嘱托,让他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

其实,归隐并不意味着要抛弃过往,抛弃信念,只要守住本真,守住自我,一样可以殊途同归。

草堂每多暇,时谒山僧门。

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

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

含吐山上日,蔽亏松外村。

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

禅户积朝雪,花龛来暮猿。

顾余守耕稼,十载隐田园。

萝筱慰舂汲,岩潭恣讨论。

泄云岂知限,至道莫探元。

且愿启关锁,于焉微尚存。

《无尽上人东林禅居》

李颀的归隐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隐有极大不同。“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对大自然是油然而生的喜爱;“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李颀面对花草树木却有无言的忧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将身心都融入到了山野田园中,有着冲破俗世藩篱后的超脱与自在;“且愿启关锁,于焉微尚存”,李颀旁观景物,无心流连,满是不得不归,不得不隐的无奈与愤懑。全妄归真,全事即理,不必执着于归隐之道。隐就隐,不隐就不隐,一切随缘。

“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李颀对流水的喜爱,大概源于对道家思想的偏爱。老子的《道德经》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若能体会到水的意境,简单,深远,丰富,坚韧;若做人也如水一般,纯净,澄明,滋柔,谦卑,那便能在喧闹中也能获得宁静之感,在纷扰中也能拥有淡泊之心。

矢志守真,虽难且苦。李颀以其冲淡无争的诗为世人呈现了一颗如水般澄澈淡泊的心。

萧郎垂泪滴罗巾:崔郊

有一个诗人,一辈子只流传过一首诗,只讲过一件心碎之事,只做过一次艰难抉择,但却在文坛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历史上印刻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在后世里得到了永远的纪念。他叫崔郊,唐朝元和年间的秀才。

由于家境贫寒,崔郊常年寄宿在襄州姑母家。姑母家有一个婢女是汉南第一美女,端庄秀丽,温婉可人,又精通音律,能歌善舞。才子遇到佳人,两人便顺理成章地恋爱了,自此花前月下,海誓山盟,郎情妾意。可后来由于姑母家道中落,不得不把这个婢女高价卖给了城中显贵于頔。得知这个消息后,崔郊心痛不已,悲恸欲绝,但又时时想起,念念不忘。

他们的爱情并未因此终结,崔郊一直祈盼能再见婢女一面,便终日在頔府附近徘徊。但豪门富宅那堵厚厚的围墙却把一个人的身锁在里面,另一个人的心锁在外面,让他们恍若隔世。然而,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寒食节那天,当婢女准备出府回家探亲时,正好与站在门外柳树下苦苦等候的崔郊相遇。面对此情此景,他们只能四目相对,默默相望。曾经深深爱恋的情人变作如今匆匆过路的陌生人,旧情萌生却无法互诉衷肠,崔郊不禁悲从中来,无限伤感地写下了《赠婢》诗: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赠婢》

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多情儿女没有什么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都是家门安排,家长做主。更可悲的是像婢女这样的女子,连亲生父母也无法替自己做主,而要完全依从主人的意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管是做小妾,还是做宠姬,都要心甘如贻地逆来顺受。

《赠婢》中还提及了另一个婢女绿珠的典故。相传绿珠原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妾,“美而艳,善吹笛”。赵王伦专权时,他手下的孙秀倚仗权势指名向石崇索取绿珠,遭到石崇拒绝。石崇因此下狱,绿珠也坠楼身死。这看似平淡的叙述却暗示了崔郊心爱之人被夺的不幸命运,也透出他对王孙公子们恃骄专横的不满。

如果崔郊与婢女的故事就以“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结束,那便是一出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可是,命运实难测,缘分天注定,这个本该凄绝唯美的爱情故事却阴差阳错地以皆大欢喜的结局收尾。君子有成人之美,于頔后来读到崔郊的《赠婢》,深为感动,便召来崔郊将婢女领去,并赠与万贯,成全了这段姻缘,也传为一段诗坛佳话。

尽管最后抱得美人归,但若非命运造化使然,崔郊也只能望自嗟叹了。

面对自己得不到的,崔郊选择了放手,可也有人选择了毁灭。这个人就是乔知之。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此日可怜君自许,此时可喜得人情。

君家闺阁不曾关,常将歌舞借人看。

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

百年离别在高楼,一代红颜为君尽。

《绿珠篇》

历代以绿珠为题所作歌咏甚多,或咏赞石崇重情,或惋叹绿珠命薄,不过发思古之幽情。乔知之作此诗,却大不一般。因为绿珠与石崇的悲剧,也同样发生在他身上。

乔知之是唐武后神功元年的青年俊才,时任左司郎中。乔知之对府中的婢女窈娘宠爱有加,但武则天的侄子当朝宰相武承嗣的威逼利诱下,窈娘被夺走了。乔知之不甘心于此,便私下传诗给窃娘。窃娘感愤投井自尽。乔知之也因此被武承嗣杀害。

对爱的执着,对爱情方式的选择,造就了两个不同的结局。崔郊是“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乔知之则是“百年离别在高楼,一代红颜为君尽。”崔郊顺从命运,屈服命运,也不能说其软弱怯懦;乔知之的不服命运,不从命运,也不能说其自私狭隘,因在命运面前,服从与抗拒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相比较男人们选择命运的主动性而言,女人们则要被动得多。封建社会的女人是一件随意丢弃,随便转赠的物品。要进豪门,还是成路人,都不由她们,而是由男人们选择。就算是自己心爱的男子曾经的浓情蜜语,款款真情,在现实的重重阻碍与牵绊面前,也显得不堪一击,溃不成形。女人们在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里似乎只是为了成全男人们的忠贞、多情,让他们青史留名,而她们最终连个名字也没留下,只留下一个婢女的身份、一个低下的地位。

一首《赠婢》改变了崔郊的命运,虽说女子在封建年代里无法彻底翻身,那是无法改变的年代累积的诟病,欣喜或哀怨也许就在指尖一动的一瞬间,诗人在与命运抗争后,与爱情打了个照面。

同类推荐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 秋天的颂辞

    秋天的颂辞

    朔州,东望北岳,西邻黄河,北抵塞外,南扼三关。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雄阔与悲壮,丰富与神奇,浑然一体。凝结塑造出独特的史前文明文化、边塞军事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商旅边贸文化、佛教古建文化和绚丽的塞上风光。
  • 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

    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

    本书作者在长期从事中国文学批评的基础上,力图在现有的研究模式下另辟蹊径。充分借助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之互动关系,深入揭示魏晋南北朝文艺批评的内在生命机制与智慧方法,激活文艺批评与社会人生、时代环境的精神蕴涵,从而启发现代文艺批评与人文精神的建构,为再造当今对话文明提供学术资源。
  •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为丛书之一,对当前文学症候作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 就当一次路过

    就当一次路过

    恩德传媒出品,这么远那么近监制,OUR书系第一辑。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路过,每个人都有各自抵达的终点,或许是你独自上路,或许有人愿意为你停留。最终大多数人或许会分开,我经历过,我知道他们很重要,任何人来到你身边愿意为你停下脚步,都是值得珍惜的事。所有相遇都是有意义的,别在意是否还有告别,哪怕只是一次路过,也要在最好的年纪里,放肆地活,坚定地爱。正是因为那些过往和遗憾才成就了现在的你,所有的回忆都会成为你温暖前行的动力。
热门推荐
  • 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睡前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睡前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睡前故事》分“挚爱亲情篇”、“友情无价篇”、“美丽生活篇”、“善良真诚篇”四篇,每个故事都告诉孩子们一个生活的道理,用生动有趣的情节帮助孩子领悟其中的真谛,对培养孩子的性格大有裨益。
  • 神葬天下

    神葬天下

    一部神秘的功法,奥妙无穷。有神秘的东方修道者踏日月而来,因一个家族庶子,大千世界,从而掀开了一段埋葬千古的传说。有淬炼几身顶天地的可怕武者,更有逍遥于九天的剑道一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女职工健康指南(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女职工健康指南(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 浮躁

    浮躁

    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都不可浮躁,如果一个企业浮躁,往往会导致无节制地扩展或盲目发展,最终会没落;如果一个人浮躁,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或急功近利,最终会失去自我。
  •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本书将告诉我们不断进取诚然是我们人生意义的所在,但顺应自然规律、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也未必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与其为名利外物所困扰,还不如以平常之心来对待生活、对待生命。书中的老子将给我们一种人生境界。他告诉我们那些只注重眼前利益和为物欲所左右的人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而追求内心的恬淡和宁静、追求思想的自由与致远、追求与自然界万物和谐一体的美妙体验,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 蛇后很悍粉诱人

    蛇后很悍粉诱人

    “命若天定,我就破了这个天。你是我的男人,不管他们允许不允许,你,始终是我的,谁也抢不走,如若不然,我遇神杀神,遇鬼杀鬼!”“青儿,如上天不遂我意,我就逆天而行。何谓神仙?如果是为你,不要这名衔又有什麽关系?你只要记着,我二郎,只因你而存在!”
  • 盛世唐朝之谁是李世民(下)

    盛世唐朝之谁是李世民(下)

    他已经赢得了天下,他的臣子,为他殚心竭力,他的敌人,心甘情愿对他誓死效忠。她恋上了这个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王者,她只能用最纯洁无邪的眼眸,来记取他血腥的征服。火树银花中的戎马倥偬,刀光剑影中的海枯石烂。他的一生,金戈铁马,叱咤风云。他已经赢得了天下。他的臣子,为他殚心竭力,他的敌人,心甘情愿对他誓死效忠。而他最爱的女人,是否能倾尽一切地爱他?是否能与他携手共度此生?她恋上了这个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王者,爱上了这个注定会被无数女人拥有的男人,她只能用最纯净无邪的眼眸,来记取他血腥的征服。回首处,多少红颜老去,是否都只是黄粱一梦? 这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温情也有杀戮,一切都只是为一段人们已经熟悉的历史做出新的注解。
  • 女儿在父亲心中

    女儿在父亲心中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赠我岁月安然

    赠我岁月安然

    他曾经是多么地宠她,几乎整个A市的人都知道,若有人敢动杜安然,他辛子默第一个让他们生不如死。可仅仅是两年,他却弃她如敝履:“惹恼了我,你们杜家都没好日子过!”那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在她与别的女人之间,他却毅然决然选择了别人。那一次,她亲眼看着流掉的孩子心如死灰:“辛子默,杜家不欠你了……”但,这一场以利用为开始的爱情游戏,注定谁先陷进去谁就输了。在她全身而退时,他却揽过她的腰,一脸淡定和无耻:“再给我生个儿子。”“谁跟你生!”“那你想跟谁生?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