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0700000003

第3章 《四库全书》的修书缘起(2)

(三)庞大的修书机构

翰林院坐落在京城东安门外玉河西岸,为元代鸿胪寺署址。翰林院里聚集着大批进士出身的文人士子,他们主要负责记载皇帝的起居言行,编修国史和其他书籍,讲解经史以及草拟国家的典礼文件等。此外,翰林院还有大量的政府藏书。整个院落坐南朝北,阆苑重回,南头深处偏西的一组房屋便用来做四库的馆舍。它东与“清密堂”相对,东南院中是一泓池水,楼阁亭台,布局古朴雅致,是个绝佳的编书场所。

按照清代修书惯例,凡由朝廷撰修部头较大的书籍,都要开设书馆,集中所有撰书人共同撰写。修书馆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分别隶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如用编年体形式记载皇帝言行的实录馆,撰修明朝历史的明史馆,分类编撰政府机构执掌事例的会典馆,又有内阁监管;记述重大用兵行动的方略馆(属于军机处);撰修清宫家谱的玉牒馆,隶归宗人府;而为本朝修史的国史馆则附属于翰林院。有些馆是常年开着的,如国史馆和方略馆,有些为临时而开,如实录馆和玉牒馆,每接修书时则开馆,书成即闭,下次临期再开。还有特开的,即专门为修某种书而开,书成后即撤销,如明史馆、会典馆等。四库全书馆属于后一类,只是它并不附属于任何机构,而是由朝廷直接掌握,足见对其的重视。

为了保证修书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建立了一整套严密完整的组织体系和编撰制度。馆内最高长官是正总裁,另外还有从旁协助的副总裁。出任总裁的都是宗室亲贵或政府的高级官员。正总裁一般由皇帝的儿子和大学士担任,副总裁由六部尚书或侍郎兼任。但是,在先后任命为总裁的二十几人中,多数人只是挂名而已。如正总裁中名列在前的永瑢、永璇、永瑆三位皇子,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修书官员的监督,对实际的修书并没有什么贡献。真正作出贡献的只有于敏中和金简等少数人。总裁之下有总纂官、总阅官和总校官,他们是编撰工作的主持人。总纂官总理编书事宜。总阅官总管各种书籍的审定,总校官总管对书籍的校订。又有总目协勘官,协助勘定《四库全书》总目。总纂官下面是纂修官,分管书籍的编撰、辑佚、编写提要和查勘“违碍”书籍等事。总校官下面有分校官,分任经、史、子、集各类实际的文字校勘工作,如篆隶书、绘图等,则指派专人负责处理。此外,撰修官也兼任分校工作。这些人主要来源于内阁、翰林院等处,担任编撰、校勘工作的多是当时的著名学者。

除了翰林院以外,武英殿也是四库成书的重要场所。武英殿通常被称为造办处,雍正年间改为修书处后奉皇命刊刻书籍,《古今图书集成》就是在这里用铜活字印刷成书的。四库馆在武英殿设立缮书处,专管全书的誊录抄写,设置总校官和分校官查检抄写誊录中的字句脱漏和其他的错误。这里是全馆校对人员最多的地方。乾隆四十八年以后,因为添抄三份全书,又在现在东华门外的云神庙、风神庙分设经、史、子、集四局,置校对、收掌各官,分头抄写。

此外,四库书馆还设有提调官,负责提取翰林院和武英殿两个地方的藏书;有监督官,专管督促书籍的编抄工作;有监造官,管理书籍的刊印装订事宜;有收掌官,管理翰林院、武英殿的书籍出版。

在四库书馆的各个部门中,缮书处的任务最为繁重。它承担着数万册图书的誊写工作。而且每本书都要抄写七份,再加上时间紧迫,缮书处除专职校对官以外,还征用了数千名誊录人员。如此庞大的一个四库馆究竟有多少人呢?根据《四库全书总目》卷首开列的馆臣职名和其他文献记载:从乾隆三十八年开馆到乾隆四十六年第一份全书完成,四库馆一共任命正式馆员三百六十人。此外开馆期间共征用抄写人员三千八百四十一人,与前项合计,共有四千两百零一人,大大超过了修撰《永乐大典》时的规模。还有一些未见于题名录的撰修、抄写以及四处打杂的办事人员一两百人,只是记载不详,无从考证。但是仅仅从数量上看,我们就可以想象出这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

四库馆的组织机构运转得有条不紊,内部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相配合默契。同时乾隆帝还亲自过问有关修书的重大事宜,监督严厉、赏罚分明,对有贡献的予以奖励,对失职者严加处分。《四库全书》耗时不到十年,在当时手抄默写的年代,一部近十亿字的巨著能以这样的速度问世,这与它自身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乾隆帝的严密监督是分不开的。编撰《四库全书》的书籍大致来源于六个方面:

1.清代皇帝的著作和清初以来奉皇帝命令编撰的书籍,也就是“赦撰本”;其中又分为在四库馆未开启以前已撰和开馆后临时编撰加入的两种。

2.宫中收藏、供皇帝浏览翻阅的皇家藏书,即“内府本”。

3.从明朝《永乐大典》中辑录的佚书,即“永乐大典本”。

4.各省官员在当地购买或者借抄的书籍,即“各省采进本”。

5.民间藏书家以个人名义主动或者奉旨送入馆中的“私人进献本”。

6.当时坊市间最流行的书籍即“通行本”。

以上书籍,前三种统称为政府藏书,后三种则统称为各省公私进书。在书籍来源中,后三种居多。

地方各省的大规模献书是从乾隆三十八年开始的,由于大家仍笼罩在文字狱的阴影之下,在此之前反响甚微。后来乾隆帝下了一道严厉的谕旨,命令各省官员以半年为期限办妥此事,否则唯该督抚是问!经过此番警告后,各省官员才开始积极地收献图书。

民间藏书方面,以享有“文人渊薮”的江浙地区独占鳌头。

这里有很多藏书大家。如浙江宁波范氏的“天一阁”,杭州赵氏的“小山堂”和鲍氏的“知不足斋”等等。乾隆帝下令此次征书以这些藏书家为重点。后来听闻扬州商人马裕家中藏有多种唐宋秘本,由翰林出身熟悉典籍的两淮盐政前去商借。此外乾隆帝还大加鼓励私人藏书,对藏书一百种以上的给予奖励。各地采集的图书由总督或巡抚送到北京交给四库馆评定处理。关于评选书籍的标准,乾隆帝早有旨意:“择其中罕见之书,有益于世道人心者,寿之梨枣,以广流传。余则选派誊录,汇缮成编,陈之册府。其有俚浅讹谬者,止存书名,汇入总目,以章右文之盛。”这里所说的“有益于世道人心”,是指有利于清朝统治者和君主专制。根据这一原则收集来的图书,连同所动用的内府藏书和《永乐大典》中所辑佚出来的图书,被分为三类分别对待。

清朝历代皇帝的御制诗文,有经过钦定的“赦撰本”,以及乾隆帝认为有重要价值的书,列为“应刻书籍”,除抄入《四库全书》外,还另外刊刻出版,以流传百世。对清朝统治有利、被认为内容合格的作品,列为“应抄书籍”,将原书抄入《四库全书》。不符合上述两条,又不被列为明令禁止的书籍,列为“应存书籍”,原书不收进《四库全书》,仅列在《四库全书总目》的书目和提要里。开始评定时,先由撰修官比较同一本书各个版本之间的异同,选择质量最好的作为底本;校订后写出有关考证;再为每本书撰写提要、叙述作者的生平以及本书的学术价值,将其装订在书的前面;然后注明应刻、应抄或应存的处理意见,送给总撰修官设定,改定后,呈给皇帝审批。经皇帝审阅后,决定收录的书,就交给武英殿的缮书处抄写,誊录好之后,再经过分校、副校和总校,确信没有错误,就可以作为定本,等候装潢插架了。此外,乾隆帝还借征书之便大肆禁书。四库馆臣在修书的同时,也忙于检查各省征集的图书,发现内容有碍的就定为应禁书籍,集中交到军机处。这样仍不放心,在各省书籍发还前,由正总裁带领十三名撰修官,对明代以后的书,逐一自行检查,唯恐稍有遗漏。

那么乾隆帝为什么要在征书之时又大肆采取禁书的行动呢?他为什么对明清之际的著作及其他带有民族思想的作品如此不安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清王朝建立的过程。众所周知,清王朝是由满族贵族建立起来的。满族原本是我国东北境内的少数民族,其祖先在宋代建立过金朝,是女真的一支。明朝时被称为“建州女真”,明曾在建州设置三卫,清朝的始祖努尔哈赤曾任建州左卫都督,还接受过明朝“龙虎将军”的封号。后努尔哈赤实力不断扩张,建立了后金政权,遂与明朝抗衡。1636年,其子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朝统治者入关取代了大明王朝。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国,在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事情屡见不鲜。但是由于封建时代人们固有的民族偏见,一直存在“华夷”之辨和“正统”的问题。虽然清朝取明朝而代之,但是仍有不少汉族大臣从这一观念出发,不承认清朝是“正统”,企图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而在清朝初期,统治者利用暴力推行了一系列的民族高压和民族歧视的政策,大大激发了民族矛盾,引发了风起云涌的反清复明的斗争。康熙后期,斗争逐渐平息,但民族思想和有关明清之际史实的记载还大量保存在当时人的著作中。

乾隆帝下令修书时,清王朝已统治中原一百多年了,政权已得到了稳固。但是清统治者依旧对此事疑虑重重,认为让人们了解了清与明早期的关系和清初的反抗斗争的真实情况,会威胁到清朝的统治。所以随着征书活动的逐步展开,便利用这一机会对全国所有的书籍进行审查,彻底消除这些有可能对清王朝不利的书籍。乾隆三十九年秋,从各省征集的书籍已超过一万部之多,乾隆帝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公开打出了“查缴禁书”的旗号,发动了这场规模宏大的禁书活动。

(四)《四库全书》的修撰:鸿才儒学汇聚一堂与七库藏书

清政府的四库馆中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富有名望的学者,有史学家、经学家、还有精通天文和地理及金石考古方面的人才,真可谓是鸿才硕学汇聚一堂。其中,首当其冲的是人称“一代文宗”的总纂官纪昀。纪昀,河北直隶人。当时被称为“河间才子”。纪昀博学多才,学问渊博,文采过人,曾任乾隆的文学词臣。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特部返回祖国,纪昀以“土尔扈特全部归顺”题诗作赋,深得乾隆帝赏识。四库开馆时他被任命为总纂官。他在馆期间以全部精力致力于修书活动。对四库编撰作出了重要贡献。全书的体例、分类,《四库全书总目》的撰写等都由他亲自确定,几万篇提要,也都由他润色增减改定。由于纪昀的博学多才,因此在评定图书的时候,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各得其要旨,全文首尾呼应。由他执笔的《进书表》是一篇很出色的骈文,就连乾隆帝见后都大为赞赏。修纂四库是很辛苦的,纪昀在《进书表》里所述“禁中方警,起蓬馆以晨登;鹤签严关,焚兰膏以夜继”描述了馆臣们晨起夜寐的紧张修书生活。除了纪昀以外,还有纪昀的得力助手陆熙熊,他为《四库全书》的考订和提要的编写做了大量的工作。陆熙熊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文学素养为各种图书写了考证,作者生平考察撰记,归纳书中的精华要义。编写书目提要,花费了很多时间和心血,此外还有校勘《永乐大典》的三个撰修官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等人。戴震是经学大师、皖派汉学领袖,他擅长考证,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学术研究与一般的汉学家相比,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邵晋涵是著名的史学家。他以《册府元龟》等书为蓝本,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出失传已久的薛居正的《五代史》,即《旧五代史》。他有较深的文学素养,记忆力超群。在修撰《四库全书》时,不论总裁问到哪一历史事件,他都能立刻将该事件在哪本书的哪一页准确无误地说出来。他为修撰四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周永年著有《儒藏说》,他是全国大规模搜集收藏古书的倡导人。他无论酷暑严寒,每日挑灯夜战,终于将刘敞、刘放兄弟的《公是集》和《公非集》等罕见的古书从永乐大典的残本中辑录出来,为校勘《永乐大典》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除此以外为《四库全书》的编撰成书做出贡献的,还有于敏中、金简、陈际新、李潢等人。《四库全书》是众多学者辛勤合作的产物,是他们心血的结晶。

《四库全书》修成后,乾隆帝分别兴建了七座藏书楼,它们分别是位于北京皇宫之中的文渊阁、位于北京西郊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此外还有位于盛京的文溯阁、江苏扬州的文汇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和浙江杭州西湖的文澜阁。文渊阁是仿照浙江宁波的天一阁所造。早在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帝就开始考虑《四库全书》的贮藏问题。他意识到要完整妥善地保存这部大型丛书,需要建筑专用的藏书楼。他命杭州织造亲自前往宁波考察天一阁的建筑结构和书架样式,用尺子丈量,进而绘成标准的图样以便效仿。在这些藏书阁中,文津阁和文源阁首先竣工,接着又在宫中修建了文渊阁,随后沈阳的文汇阁也宣告竣工。这四座皇家藏书楼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均仿照范氏的天一阁,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以文渊阁为例,虽然外观与天一阁相似,共两层,但实际上是三层,上下层之间多设一个暗层,以便图书的保存。其他三阁的形式与文渊阁基本相同。每建一阁,乾隆帝都要亲自撰文记述修书的原因和建阁的经过,并刻石立碑。经过装帧而进入七阁的《四库全书》都是很精致美观的。首先全书的抄写格式是统一的,书页为“朱丝栏”,用端正的小楷抄写。用纸也很讲究。由于《四库全书》的篇幅较大,装帧时对经、史、子、集用不同颜色的绢面包装,以便对他们加以识别。此外用四季的颜色来标志书的不同部类。绿色用来标示经书,红色用来标示史书,白色或浅色用来标示子书,集书则用黑色或深色来标示。《四库全书》自进入七阁以后,便与七阁命运与共,乾隆以后,清朝统治开始衰落,内忧外患,《四库全书》的遭遇,也是多灾多难的。七阁藏书都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大部分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多次动乱,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损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于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抄,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重新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活动,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至今只存3套半,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迄今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现藏于甘肃省图书馆。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本于1950年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百里不同风,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毒后为祸之嫡女心机

    毒后为祸之嫡女心机

    前世,她为助他登上皇位,她从一个无知少女硬生生让自己沦落为蛇蝎毒妇,她为他机关算尽,毒害了最爱她之人,怎知,她倾尽一生,换来的却是他薄情寡义,只因一句她是“祸国妖后”便将她打落冷宫,而她同父异母的庶姐却扶摇而上位居后位,冷宫产女,庶姐再临,却给她带来了亲子已惨死的消息,“妹妹你可认识我手中的折扇?”祭天台上,除妖后,爱人的无情,父亲的冷眼,庶姐的得意,她曾经冒死救过齐国百姓的薄凉,只因为一句“母女祭天可保齐国百年安宁,”便无情的将她和刚出生的女儿送是祭天台,祭天台之上,她亲手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儿丢落在地,鲜血染红她的眼眸,泯灭了她良知,当她看着众人宛若见鬼一般的表情时,她突然大笑开来,“我凌芷云,以自己孩儿的鲜血发誓,愿齐国君难为君,臣难为臣,民难为民,如有来生我必要你们的鲜血来偿还今日的一切,”当万箭穿心之时,她才知道原来最爱她的人,一直都是她的敌人,她欠他的何止是一命,只不过她却再也无法偿还,重生后的她,她避他,躲他只为不让自己在去害他,而他却欺她,戏她只为她心中有他,再睁眼,她回到了及笄那一年,这年阴谋未曾开始,同时也是她失忆刚好满五年之期,在醒时她夺回了二生记忆,原来一切都是因为母亲的一杯断肠毒药夺她二生记忆,前世的她其实是从现代穿越而来的穿越女,重生后她,阴谋依旧如期而来,姨娘依旧伪善,庶姐阴毒,庶妹凶狠善妒,父亲虚伪冷酷,只不过这一次她却不在是当初那个傻傻的她,阴谋诡计她便以毒克阴,先毁了阴险庶姐容貌,设计伪善姨娘的清白,逼疯凶狠善妒的庶妹,在将自己那虚伪无情的爹爹送上断头台,这一次,她绝不会再任人摆布,她定要让那些伤害她的人血债血偿,凡是曾经欺她!害她!利用她之人,她今生一个都不会放过,就在她精心设计之下即将再登后位之际,不想她那个以死的公主娘亲,却为了救她那个虚伪的父亲,在次出现她面前,而此行回来的目的,却欲再逼死她这个女儿,好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只不过当她斗了庶姐和庶妹之后,曾经的渣男和太子却又要想来娶他,而且不只是太子,就连那高深莫测的国师,和高高在是的皇帝也一样,渣男说﹕我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我若为帝你便是我唯一的后!太子说︰我今生只爱你一人,我会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尊贵的女人!国师说︰丫头嫁我之后,我便是你的了!死鬼皇帝说﹕云儿,只要你嫁与我,我便立刻封你为后!
  • 人类地球未解之谜

    人类地球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品格决定成功

    品格决定成功

    ,本书以犀利而又睿智的笔调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目标、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服从、生活的激情、生命的力量、良心的自由、信仰的伟大等人生的真谛。把上苍赋予我们的脆弱的自然生命塑造并升华成为具有高贵品格和坚强意志的精神生命
  • 都市童话

    都市童话

    也许青春留给我们的仅仅是一场舞蹈、一次演唱落幕后的感慨,在长大后的日子忆起那人、那歌、那梦,恍然如昨。仿佛一粒尘埃入眼,让你自然地落下一滴疼痛的泪。生活就是灯光迷乱的舞台,其实打动人的并非是出众的容颜、靓丽的服饰以及美妙的嗓音,而是那颗用真情演唱的心,不管是掌声如雷,还是知音难寻,这真情演绎的过程自然流淌成一曲精彩的歌。
  • 男人成大事必备的9种资质

    男人成大事必备的9种资质

    本书收集了男人成大事必备的九种资质,如善于交际懂得网织人际关系、敢于开拓创新、风度与魅力兼具等,并强调了如何改变、如何让男人提高自己的能力。
  • 雪痕(高平作家丛书)

    雪痕(高平作家丛书)

    一群很普通的人,他们在社会的底层忙碌工作与平凡生活,他们有自己的追求与挣扎,他们有自己的幸福标尺。微子、陈前、肖冬花三人围绕报社副总编的位子,微子争与不争的矛盾、陈前的费尽心机、肖冬花的不择手段。在名利面前,人性暴露无遗。他们就生活在我们周围。
  • 雪寒惊梦:不堪帝王宠

    雪寒惊梦:不堪帝王宠

    【文慢热,须耐心】所谓圣宠入宫,是求的;所谓日日侍寝,是编的;所谓一朝怀孕,是骗的;所谓贵妃之尊,是挂名的。“我有三个名字:白晓琳、上官云梦、顾雪寒。我也不确定哪个才是真的我……”她一脸凝重,看着眼前这个如同谪仙般俊美却又对自己一往情深的男人。“你想清楚了,守护我的结果,可能是一场空梦……”
  • 西游之逆佛

    西游之逆佛

    一次意外开辟出一个不同的人生!推翻这无情大道!一个小和尚,我不信;道,我不信。我要走我自己的路,扭乾坤,我要逆天,改法则,逆道,横空出世,更要逆这没有人性的佛!”——济生“佛,一口缸能装尽三千世界!新书《成为最强王者的男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