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0700000003

第3章 《四库全书》的修书缘起(2)

(三)庞大的修书机构

翰林院坐落在京城东安门外玉河西岸,为元代鸿胪寺署址。翰林院里聚集着大批进士出身的文人士子,他们主要负责记载皇帝的起居言行,编修国史和其他书籍,讲解经史以及草拟国家的典礼文件等。此外,翰林院还有大量的政府藏书。整个院落坐南朝北,阆苑重回,南头深处偏西的一组房屋便用来做四库的馆舍。它东与“清密堂”相对,东南院中是一泓池水,楼阁亭台,布局古朴雅致,是个绝佳的编书场所。

按照清代修书惯例,凡由朝廷撰修部头较大的书籍,都要开设书馆,集中所有撰书人共同撰写。修书馆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分别隶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如用编年体形式记载皇帝言行的实录馆,撰修明朝历史的明史馆,分类编撰政府机构执掌事例的会典馆,又有内阁监管;记述重大用兵行动的方略馆(属于军机处);撰修清宫家谱的玉牒馆,隶归宗人府;而为本朝修史的国史馆则附属于翰林院。有些馆是常年开着的,如国史馆和方略馆,有些为临时而开,如实录馆和玉牒馆,每接修书时则开馆,书成即闭,下次临期再开。还有特开的,即专门为修某种书而开,书成后即撤销,如明史馆、会典馆等。四库全书馆属于后一类,只是它并不附属于任何机构,而是由朝廷直接掌握,足见对其的重视。

为了保证修书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建立了一整套严密完整的组织体系和编撰制度。馆内最高长官是正总裁,另外还有从旁协助的副总裁。出任总裁的都是宗室亲贵或政府的高级官员。正总裁一般由皇帝的儿子和大学士担任,副总裁由六部尚书或侍郎兼任。但是,在先后任命为总裁的二十几人中,多数人只是挂名而已。如正总裁中名列在前的永瑢、永璇、永瑆三位皇子,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修书官员的监督,对实际的修书并没有什么贡献。真正作出贡献的只有于敏中和金简等少数人。总裁之下有总纂官、总阅官和总校官,他们是编撰工作的主持人。总纂官总理编书事宜。总阅官总管各种书籍的审定,总校官总管对书籍的校订。又有总目协勘官,协助勘定《四库全书》总目。总纂官下面是纂修官,分管书籍的编撰、辑佚、编写提要和查勘“违碍”书籍等事。总校官下面有分校官,分任经、史、子、集各类实际的文字校勘工作,如篆隶书、绘图等,则指派专人负责处理。此外,撰修官也兼任分校工作。这些人主要来源于内阁、翰林院等处,担任编撰、校勘工作的多是当时的著名学者。

除了翰林院以外,武英殿也是四库成书的重要场所。武英殿通常被称为造办处,雍正年间改为修书处后奉皇命刊刻书籍,《古今图书集成》就是在这里用铜活字印刷成书的。四库馆在武英殿设立缮书处,专管全书的誊录抄写,设置总校官和分校官查检抄写誊录中的字句脱漏和其他的错误。这里是全馆校对人员最多的地方。乾隆四十八年以后,因为添抄三份全书,又在现在东华门外的云神庙、风神庙分设经、史、子、集四局,置校对、收掌各官,分头抄写。

此外,四库书馆还设有提调官,负责提取翰林院和武英殿两个地方的藏书;有监督官,专管督促书籍的编抄工作;有监造官,管理书籍的刊印装订事宜;有收掌官,管理翰林院、武英殿的书籍出版。

在四库书馆的各个部门中,缮书处的任务最为繁重。它承担着数万册图书的誊写工作。而且每本书都要抄写七份,再加上时间紧迫,缮书处除专职校对官以外,还征用了数千名誊录人员。如此庞大的一个四库馆究竟有多少人呢?根据《四库全书总目》卷首开列的馆臣职名和其他文献记载:从乾隆三十八年开馆到乾隆四十六年第一份全书完成,四库馆一共任命正式馆员三百六十人。此外开馆期间共征用抄写人员三千八百四十一人,与前项合计,共有四千两百零一人,大大超过了修撰《永乐大典》时的规模。还有一些未见于题名录的撰修、抄写以及四处打杂的办事人员一两百人,只是记载不详,无从考证。但是仅仅从数量上看,我们就可以想象出这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

四库馆的组织机构运转得有条不紊,内部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相配合默契。同时乾隆帝还亲自过问有关修书的重大事宜,监督严厉、赏罚分明,对有贡献的予以奖励,对失职者严加处分。《四库全书》耗时不到十年,在当时手抄默写的年代,一部近十亿字的巨著能以这样的速度问世,这与它自身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乾隆帝的严密监督是分不开的。编撰《四库全书》的书籍大致来源于六个方面:

1.清代皇帝的著作和清初以来奉皇帝命令编撰的书籍,也就是“赦撰本”;其中又分为在四库馆未开启以前已撰和开馆后临时编撰加入的两种。

2.宫中收藏、供皇帝浏览翻阅的皇家藏书,即“内府本”。

3.从明朝《永乐大典》中辑录的佚书,即“永乐大典本”。

4.各省官员在当地购买或者借抄的书籍,即“各省采进本”。

5.民间藏书家以个人名义主动或者奉旨送入馆中的“私人进献本”。

6.当时坊市间最流行的书籍即“通行本”。

以上书籍,前三种统称为政府藏书,后三种则统称为各省公私进书。在书籍来源中,后三种居多。

地方各省的大规模献书是从乾隆三十八年开始的,由于大家仍笼罩在文字狱的阴影之下,在此之前反响甚微。后来乾隆帝下了一道严厉的谕旨,命令各省官员以半年为期限办妥此事,否则唯该督抚是问!经过此番警告后,各省官员才开始积极地收献图书。

民间藏书方面,以享有“文人渊薮”的江浙地区独占鳌头。

这里有很多藏书大家。如浙江宁波范氏的“天一阁”,杭州赵氏的“小山堂”和鲍氏的“知不足斋”等等。乾隆帝下令此次征书以这些藏书家为重点。后来听闻扬州商人马裕家中藏有多种唐宋秘本,由翰林出身熟悉典籍的两淮盐政前去商借。此外乾隆帝还大加鼓励私人藏书,对藏书一百种以上的给予奖励。各地采集的图书由总督或巡抚送到北京交给四库馆评定处理。关于评选书籍的标准,乾隆帝早有旨意:“择其中罕见之书,有益于世道人心者,寿之梨枣,以广流传。余则选派誊录,汇缮成编,陈之册府。其有俚浅讹谬者,止存书名,汇入总目,以章右文之盛。”这里所说的“有益于世道人心”,是指有利于清朝统治者和君主专制。根据这一原则收集来的图书,连同所动用的内府藏书和《永乐大典》中所辑佚出来的图书,被分为三类分别对待。

清朝历代皇帝的御制诗文,有经过钦定的“赦撰本”,以及乾隆帝认为有重要价值的书,列为“应刻书籍”,除抄入《四库全书》外,还另外刊刻出版,以流传百世。对清朝统治有利、被认为内容合格的作品,列为“应抄书籍”,将原书抄入《四库全书》。不符合上述两条,又不被列为明令禁止的书籍,列为“应存书籍”,原书不收进《四库全书》,仅列在《四库全书总目》的书目和提要里。开始评定时,先由撰修官比较同一本书各个版本之间的异同,选择质量最好的作为底本;校订后写出有关考证;再为每本书撰写提要、叙述作者的生平以及本书的学术价值,将其装订在书的前面;然后注明应刻、应抄或应存的处理意见,送给总撰修官设定,改定后,呈给皇帝审批。经皇帝审阅后,决定收录的书,就交给武英殿的缮书处抄写,誊录好之后,再经过分校、副校和总校,确信没有错误,就可以作为定本,等候装潢插架了。此外,乾隆帝还借征书之便大肆禁书。四库馆臣在修书的同时,也忙于检查各省征集的图书,发现内容有碍的就定为应禁书籍,集中交到军机处。这样仍不放心,在各省书籍发还前,由正总裁带领十三名撰修官,对明代以后的书,逐一自行检查,唯恐稍有遗漏。

那么乾隆帝为什么要在征书之时又大肆采取禁书的行动呢?他为什么对明清之际的著作及其他带有民族思想的作品如此不安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清王朝建立的过程。众所周知,清王朝是由满族贵族建立起来的。满族原本是我国东北境内的少数民族,其祖先在宋代建立过金朝,是女真的一支。明朝时被称为“建州女真”,明曾在建州设置三卫,清朝的始祖努尔哈赤曾任建州左卫都督,还接受过明朝“龙虎将军”的封号。后努尔哈赤实力不断扩张,建立了后金政权,遂与明朝抗衡。1636年,其子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朝统治者入关取代了大明王朝。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国,在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事情屡见不鲜。但是由于封建时代人们固有的民族偏见,一直存在“华夷”之辨和“正统”的问题。虽然清朝取明朝而代之,但是仍有不少汉族大臣从这一观念出发,不承认清朝是“正统”,企图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而在清朝初期,统治者利用暴力推行了一系列的民族高压和民族歧视的政策,大大激发了民族矛盾,引发了风起云涌的反清复明的斗争。康熙后期,斗争逐渐平息,但民族思想和有关明清之际史实的记载还大量保存在当时人的著作中。

乾隆帝下令修书时,清王朝已统治中原一百多年了,政权已得到了稳固。但是清统治者依旧对此事疑虑重重,认为让人们了解了清与明早期的关系和清初的反抗斗争的真实情况,会威胁到清朝的统治。所以随着征书活动的逐步展开,便利用这一机会对全国所有的书籍进行审查,彻底消除这些有可能对清王朝不利的书籍。乾隆三十九年秋,从各省征集的书籍已超过一万部之多,乾隆帝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公开打出了“查缴禁书”的旗号,发动了这场规模宏大的禁书活动。

(四)《四库全书》的修撰:鸿才儒学汇聚一堂与七库藏书

清政府的四库馆中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富有名望的学者,有史学家、经学家、还有精通天文和地理及金石考古方面的人才,真可谓是鸿才硕学汇聚一堂。其中,首当其冲的是人称“一代文宗”的总纂官纪昀。纪昀,河北直隶人。当时被称为“河间才子”。纪昀博学多才,学问渊博,文采过人,曾任乾隆的文学词臣。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特部返回祖国,纪昀以“土尔扈特全部归顺”题诗作赋,深得乾隆帝赏识。四库开馆时他被任命为总纂官。他在馆期间以全部精力致力于修书活动。对四库编撰作出了重要贡献。全书的体例、分类,《四库全书总目》的撰写等都由他亲自确定,几万篇提要,也都由他润色增减改定。由于纪昀的博学多才,因此在评定图书的时候,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各得其要旨,全文首尾呼应。由他执笔的《进书表》是一篇很出色的骈文,就连乾隆帝见后都大为赞赏。修纂四库是很辛苦的,纪昀在《进书表》里所述“禁中方警,起蓬馆以晨登;鹤签严关,焚兰膏以夜继”描述了馆臣们晨起夜寐的紧张修书生活。除了纪昀以外,还有纪昀的得力助手陆熙熊,他为《四库全书》的考订和提要的编写做了大量的工作。陆熙熊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文学素养为各种图书写了考证,作者生平考察撰记,归纳书中的精华要义。编写书目提要,花费了很多时间和心血,此外还有校勘《永乐大典》的三个撰修官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等人。戴震是经学大师、皖派汉学领袖,他擅长考证,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学术研究与一般的汉学家相比,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邵晋涵是著名的史学家。他以《册府元龟》等书为蓝本,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出失传已久的薛居正的《五代史》,即《旧五代史》。他有较深的文学素养,记忆力超群。在修撰《四库全书》时,不论总裁问到哪一历史事件,他都能立刻将该事件在哪本书的哪一页准确无误地说出来。他为修撰四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周永年著有《儒藏说》,他是全国大规模搜集收藏古书的倡导人。他无论酷暑严寒,每日挑灯夜战,终于将刘敞、刘放兄弟的《公是集》和《公非集》等罕见的古书从永乐大典的残本中辑录出来,为校勘《永乐大典》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除此以外为《四库全书》的编撰成书做出贡献的,还有于敏中、金简、陈际新、李潢等人。《四库全书》是众多学者辛勤合作的产物,是他们心血的结晶。

《四库全书》修成后,乾隆帝分别兴建了七座藏书楼,它们分别是位于北京皇宫之中的文渊阁、位于北京西郊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此外还有位于盛京的文溯阁、江苏扬州的文汇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和浙江杭州西湖的文澜阁。文渊阁是仿照浙江宁波的天一阁所造。早在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帝就开始考虑《四库全书》的贮藏问题。他意识到要完整妥善地保存这部大型丛书,需要建筑专用的藏书楼。他命杭州织造亲自前往宁波考察天一阁的建筑结构和书架样式,用尺子丈量,进而绘成标准的图样以便效仿。在这些藏书阁中,文津阁和文源阁首先竣工,接着又在宫中修建了文渊阁,随后沈阳的文汇阁也宣告竣工。这四座皇家藏书楼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均仿照范氏的天一阁,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以文渊阁为例,虽然外观与天一阁相似,共两层,但实际上是三层,上下层之间多设一个暗层,以便图书的保存。其他三阁的形式与文渊阁基本相同。每建一阁,乾隆帝都要亲自撰文记述修书的原因和建阁的经过,并刻石立碑。经过装帧而进入七阁的《四库全书》都是很精致美观的。首先全书的抄写格式是统一的,书页为“朱丝栏”,用端正的小楷抄写。用纸也很讲究。由于《四库全书》的篇幅较大,装帧时对经、史、子、集用不同颜色的绢面包装,以便对他们加以识别。此外用四季的颜色来标志书的不同部类。绿色用来标示经书,红色用来标示史书,白色或浅色用来标示子书,集书则用黑色或深色来标示。《四库全书》自进入七阁以后,便与七阁命运与共,乾隆以后,清朝统治开始衰落,内忧外患,《四库全书》的遭遇,也是多灾多难的。七阁藏书都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大部分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多次动乱,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损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于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抄,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重新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活动,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至今只存3套半,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迄今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现藏于甘肃省图书馆。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本于1950年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同类推荐
  • 古文字学讲义

    古文字学讲义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先生研究古文字学的方法、观点和路径,本书将先生关于治古文字学的数篇论文也一起收录其中,读者可通过这些论文了解先生治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先生关于古文字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当以正式发表者为准)。另外,还收录了先生早年所写的《金文嘏辞释例》及《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贡献》两篇长文,前者为治金文者不可不读,后者则是先生以文字证史的一篇范文。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百里不同风,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疯癫

    疯癫

    胡冰心的孪生妹妹杨子楠在某个深秋的夜晚,独自驾车在七夕街上时发生了车祸。醒来后,不仅失去了记忆,而且变得如惊弓之鸟般弱不禁风,在她调查车祸原因的过程中。胡冰心打听到了一件关于七夕街的骇人事件——常常有人在深夜遇见一位身穿红裙、怀抱白狗的女子。她总是冷不防地出现在树下,又悄无声息地消失不见,如鬼魅般来去无踪。失忆后,杨子楠的家里发生了一连串诡异的事情——原本关严实的窗户会在半夜莫名其妙地洞开;无人使用的电脑会自己启动,一朵艳丽的红玫瑰赫然跳跃到屏幕上;深夜的窗外似乎总有一双眼睛窥视着房内的一举一动……
  • 绿色童话书

    绿色童话书

    《绿色童话书》是一本33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三只狗》《渔夫和他的妻子的故事》《鹳鸟哈里发的故事》《玫瑰公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狂凤御天:腹黑小魔后

    狂凤御天:腹黑小魔后

    她是纯真无邪的小郡主,因为神秘的身世,拥有妖孽灭世的力量。大智若愚,沦为笑柄废物,阴谋算计步步将她推入深渊绝境。浴火重生,已不再是曾经的她,眼眸杀气冷寒,狠辣、冷酷,拈花一笑万山横!掌控乾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凤御天下,谁敢不从?
  • 总裁老公,很很爱

    总裁老公,很很爱

    头脑好、功夫好的她,死心塌地的爱着自己的青梅竹马;没想到,他竟然也是深爱着她;本应是幸福的开始,却真真是厄运的来临……面对断桥,她竟然刹不住车,就这样冲了下去;当再次回来,她淡然的介绍自己:我是阡陌漓她卷土重来,是阴谋还是诡计,都要给她一个交代。片段一:“我~~~”男人趴在女人身上,有些懊恼的吸了一口气!女人笑嘻嘻的说了一句,“你行吗?”“什么,居然敢说我不行,哼,今天晚上,你休想再下床~~~~~”·················“这是送你的生日礼物,喜欢吗?”男人紧紧地抱着女人,看着满地的鲜花~~~~等待爱情的熏衣草终于开花了?片段二:女人拖着有些疲惫的身体,精神兴奋的拿着送给他的生日礼物,踏进房门,本以为可以再次幸福的生活下去。可是面对男人的冷言冷语,心碎了,“滚,再也不要让我看见你~~~”她笑了,笑着离开,却没发现身后男人痛苦的眼神~~~片段三:再次归来,她变得炙手可热起来,桃花运一直不断的涌来,拜托好不好,我回来可不是为了恋爱回来的,那些曾想置她于死地的,她一定要~~~~“小灵儿,我是真心喜欢你的,来我身边吧,我一定会好好疼爱你~”妖孽男眨着一双桃花眼说道!“筱灵,我,我愿意照顾你,一生一世!”温文尔雅的男人充满深情的望着她。“休想,她是我的~~~”男人暴躁的出现,拉着女人就离开了~~~~女人翻着白眼说道:“唉,我说你能不能浪漫点啊!”男人一脸凶神恶煞,“老婆都快要跟人跑了,我还能浪漫的起来嘛?”“这辈子,你休想在离开,下次离开时,不要忘了带上我~~~~~~”男人印上了自己的吻,坚定地说道。片段四:“该死的女人,这次抓回来,一定要狠狠的打她的屁股,居然一个人去了~~~~”正在孤军奋战的女人,浑身一个哆嗦,喝,不知道,男人醒来会是怎么样的表情~哈哈哈,让他暴怒吧!一阵枪响,女人拍了拍胸口,诧异的望向周边,男人的脸出现在她的眼里,“女人,任务完成了,乖乖的跟我回家吧~~~”“啊,我不要啊~~~~”“你说了可不算~”男人扛着女人,拍了拍她的小屁股,不怀好意的笑着离开了~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总裁老公狠狠爱》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新欢翻译官:婚离进行娶

    新欢翻译官:婚离进行娶

    [正文结束,番外待续]她是拥有家族集团继承权的千金小姐,为了与心爱的人结婚放弃了集团继承权,但却在婚礼前才知道与她结婚的人竟然是为了她的家产才与她定下婚约,在得知她已经失去继承权后露出了真实面目,为了缓解庞大的经济压力不得不将当初自己一人独立买下的婚房出租,没想到来与她合租的竟然是暗恋她很久的曾经的大学学长,现在的中央领导随行翻译团里最年轻首席翻译官!当渣男遇到翻译官,前任遇到现任……经历了骗婚之后,穆思云总算与暗恋自己七年的巫马清非共谐连理,只是随之而来的却是豪门婚姻背后种种意外,并且那突然出现的神秘男人与她纠缠不清,誓要将她收入囊中……(第二卷将与第一卷完全不同哦,如果喜欢第二卷这类文章的读者可以直接从第二卷开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