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0600000007

第7章 神秘的炼丹术(2)

汉朝末年的魏伯阳,被人们称为“中国炼丹术始祖”。在他所作的《周易参同契》中,关于炼丹术的大部分内容非常荒诞,但是也有一些关于硫、汞、铅的化学知识,对硫、汞、铅等元素都作了十分透彻的研究,并用化学方法来提纯和鉴别它们。

在东汉著名炼丹家魏伯阳之后,晋代的葛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炼丹家。他是炼丹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早期的炼丹理论和实践,对后世的中外炼丹有有着很大的影响。葛洪在炼丹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原始状态的化学试验,并详细记录下了各种化学反应,他在书中写道:“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意思是:由于丹砂的化学成分是硫化汞,加热后会分解出汞,即水银;冷却后,水银和硫磺蒸汽又相化合,再生成硫化汞。这说明葛洪在炼丹实践中发现了从硫化汞中析出水银,和水银加硫磺合成硫化汞的可逆反应现象。除此之外,葛洪还将雌黄、雄黄两种硫化物加热,得到升华的晶体,更作过铁与铜盐的替代反应实验。葛洪正是这样通过不断的亲身实践,揭示了众多的化学变化规律,合成了许多新的物质。这显然是一个在密封的炼丹炉里发生的化学反应和化学还原反应。它说明了早在1600多年前,我国的化学研究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葛洪在综合前人经验的同时,亲自从事炼丹数十年,积累有丰富的关于物质变化的经验性知识。他的主要著作有《抱朴子内篇》和《抱朴子外篇》。《内篇》讲仙道,《外篇》讲儒术,体现了他的“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的内神仙外儒术的思想。南朝的陶弘景是葛洪之后的一个大炼丹家。他在著作中大讲授受真诀和长生不老之术。

汉代已有用丹砂炼汞的记载,《抱朴子内篇·金丹》中的“金液方”认为,丹砂经配制成溶液,即能溶解黄金。唐宋炼丹士总结前人经验,在用丹砂、水银等物炼丹时,改进配方和制法,制成红升丹(氧化汞)、甘汞(氯化亚汞)、白降丹(氯化高汞)等中医用药。在用水银和其他金属烧炼时,又制出多种用于当时手工业和医药的汞合金。在为硫黄、硝石等伏火时,发现硝、硫、炭混合燃烧的现象,促进了黑色火药的问世。唐宪宗元和三年清虚子《铅汞甲庚至宝集成》卷二所载“伏火矾法”,实为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制造火药的实验记录。由炼金术发展起来的许多工艺,如炼钢、炼铁、造纸、制作火药等也随之得到发展。现存于世的100多种外丹著作,蕴藏着不少有价值的科技文献,成为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至今仍有研究价值。

(四)关于炼丹的种种骗局

中国古代炼丹术的主要目的,一是修炼长生不老的丹药,二是想把普通金属转化为金银等贵金属。这两个命题实际上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炼丹家们在冶炼合金和制造药物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们曾经成批生产过黄色的合金和白色的合金。其中就有黄铜(锌铜合金)、白铜(镍铜合金)、砷白铜(砷铜合金)、白锡银(砷锡合金)等等,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汞合金。这本是炼丹家的成果。但是到了唐代以后,特别是元明时期,竟被一些江湖骗子利用,作为诈骗钱财的手段。

世传炼金之术是这样的:用纹银三两,再加入铅、汞、朱砂等药物放在炉内一块冶制,每次需要炼四十九天。到第四十天以后,一定要由两人轮番守炉,昼夜不得离开一会儿。丹炼成了,可以得到九两,这之中除三两是本银,还要用三两银子买上述药物,所以,每次只能赚到三两。一年可以炼四次,一共可多得十二两丹银,仅可以供两人食用。所以,即使真得到炼丹秘方,也不值得去实施。何况用此种方法炼出的丹银,经过洗煎,每次都会渐渐地亏少一些,甚至洗煎次数一多,那多出的丹银还会全部被洗掉。另外,这种丹银不能再做本银,如果再炼,必须另用纹银为本银。所以说,这传下来的真方,既费心又费工,还很不容易做成。

像那些云游天下的方士,自称会炼丹,其实是在行骗,他们用砒霜、雄黄诸类东西,加入一些好银末,炒成灰沙,他们把这灰沙称为“丹头”。然后再把这“丹头”与好银同煎,仍煎成银,他们便说:“丹药可点成银。”其实,这种人个个都是弄假行骗的骗子。

古时候有一个道士,自称能炼丹。他先用银灰在大庭广众面前煎出些银子给人看。众人看了,都不信他。唯独一个富人很相信,还把这位道士请到家中,为自己炼银。来到富人家中,道士对富人说:“炼丹是仙人之术,俗人家多污浊,恐怕炼不成。可以在僻静之处挖开一坑,要一丈四尺深,坑底下仅容纳一床一炉即可,我要在坑下烧炼四十九日。你用一百两本银,可以炼出三百两银子!”富人听说后很高兴,就依道士之言,命人在后院挖一大坑,广八尺,深一丈四尺。坑挖好了,道士下到坑里去,又命人用十两银子买铅、汞、朱砂等东西来,说先炼丹头。三日过后,丹头炼出来了。那富人又按道士的要求给他吊下去好银一百两,供他当本银。每日三餐都把饭菜饮水吊下去。道士又要一手粗的紧实圆木七根,每根长三尺五寸,说是作为“道符”,又用一条大棕绳纵横交错地捆在道符上,每天还要用大斧锤打道符。

富人每天到大坑边上去看。到了三十多天时,道符渐渐打下,只有一尺露在外面,富人心想,银子就要烧成了。

道士知道一个月那么长久,主人提防他的心必然懈怠了。夜里,道士用绳子一头把银子和药物系好,另一头系在自己腰上,又将七根长木做成梯子,攀援上去,将银子吊上来,乘着深夜逃走了。到了第二天黎明时分。富人亲自去送饭,吊下去的饭菜却无人取走。用烛光照坑下,又不见道士。富人亲自登梯下去察看,才知道道士已经把银子全部偷走了。他就是登着自己送来的圆木爬上去的。直到此刻,富人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明代,古潭地方有一个年轻人叫丁宇弘,非常聪明。一日,丁宇弘偶遇方士,那方士自称能炼丹。宇弘早知道士炼丹是骗人的,但想乘此机会骗方士的银子,便故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提一些很琐细的问题问东问西。方士对他说:“炼丹先要采药炼成丹头,之后用银一钱,与丹头同煎,可得丹银三钱。”于是,宇弘先拿出一钱银子交给方士,得银三钱。宇弘一见,装作更加欢喜的样子,请方士到自己家中。 宇弘在家中继续让方士炼丹,方士陆续炼出银三十余两,之后宇弘就再不出银子了。方士见宇弘不再出银,就想将其骗出,于是对丁宇弘说:“我的丹头已经用完,你可以多带一些本银,我们一同出外采药,在外边再大炼一番。”宇弘知道方士要引他外出,但因为他想骗尽方士身上的银子,就带上银子五十两,与方士出外去。在路上,丁宇弘不肯拿出自己的银子当路费,睡觉吃饭都严防方士骗自己。方士无从下手,就暗地里买了一包砒霜藏在身上,又从集市上买回来一条鲜鱼。

傍晚,宇弘把鱼收拾好,煮熟,盛作两碗。方士先捧一碗放在桌上,趁宇弘不注意,将砒霜撒入碗里。回过头来再端另一碗,当着宇弘的面,故意打了个喷嚏,把自己的口水溅到鱼上。方士说:“这碗鱼被我弄脏了,我吃。”于是丁宇弘吃了那碗有砒霜的鱼。到了半夜,宇弘肚子疼起来。好容易熬到第二天中午,丁宇弘头发散乱,嘴唇开裂,肚子疼得再也忍不住,心中忽然明白——一定是方士在鱼里下了毒。这时的丁宇弘已经不能起床了,方士这才把丁宇弘的银子放入自己的包袱里,拿出解药,对丁宇弘说:“我本是到处游荡骗取别人银子的人。你好奸猾,反而骗去我的五十两银子。现在我只多得你五两银子就好。我把解药给你,吃后是死是活就看你的命运了。”说完,方士背起行李逃跑了。

这类骗局在旧小说和笔记中有不少的记载。例如在《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马秀才山洞遇神仙”中就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社会名士马二先生在杭州路过丁仙洞,碰见一位白须过脐、飘然有神仙之表的老者,自称姓洪名憨仙。洪憨仙对马二先生说:“若要发财,何不问我?”于是马二先生接受了洪憨仙给的几块“黑煤”回去烧炼,竟然真的炼成了银子。于是马二先生认为这次遇到了活神仙,就一口答应与洪憨仙认作表兄弟,与洪憨仙一起到胡尚书的三公子家中去为他作证,请胡三公子出本钱来“烧银”。谁知洪憨仙在这时突然得急病死了,他的家属告诉马二先生说洪憨仙不是仙人,而是个骗子,那“黑煤”本来就是涂黑了的银子,洪憨仙不过是给马二先生点好处,使他信以为真,从而帮洪憨仙作伪证,去诓骗胡三公子的钱财。马二先生了解了真情之后觉得大丢脸面。

“点铜成金、指水成油”这些都是古代炼丹家们所追求的,但是实际上又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都需要在普通的条件下实现元素的转化,水变油就需要把氧变成碳,这决不是简单就能做到的。而“水变油”所用的各种欺骗手法,我们倒是可以从上述的炼金术骗局中找到不少共同之处。

(五)中国炼丹术对国外的影响

我国古代炼金术在世界也有广泛的影响,早在公元7—9世纪的隋唐时期,中国的炼丹术就传入了阿拉伯。特别是当时在中国的波斯人,专门从事贩卖药金和香药的个别人甚至本身就是炼丹家,他们对于中国炼丹术的西传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唐朝天宝五年(746年)魏郡专门收购“养生辟谷”之药的人也要常常求助于胡商,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长安西市中有擅长制作药金的炼丹家王四郎开设的店铺,专门供应胡商,高价销售。这种以化学方法制取长生不死之药和追求“点铁成金”药剂的学问传入阿拉伯世界后,便立即促进了阿拉伯炼丹术的发展。

在许多阿拉伯国家,提到炼丹术使用的原料时,多冠有“中国的”“中国产”等字样,例如穆斯林国家本来出产硫黄,但是不知道使用硝,有关硝的知识是从中国传去的,中国的炼丹术传入阿拉伯后,阿拉伯人才知道了硝的使用方法。对阿拉伯国家来说,硝是中国的特产,所以硝刚刚进入阿拉伯国家后,被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被波斯人称为“中国盐”。

阿拉伯炼丹术的创始者查比尔具有中国炼丹家的显著特点,从他开始,阿拉伯的炼丹家们都追求长生神药“耶林克色”,这和炼丹术的宗师葛洪所说的“丹精”或“神丹”是一样的东西。由于阿拉伯不产丹砂,只出硫黄,所以查比尔将中国炼丹家的“还丹”称为“赤硫黄”。

在长期的炼丹活动中,阿拉伯人还初步发明了硝酸、盐酸、硫酸和王水的制法,这些化合物都是今日化学研究的必备品。阿拉伯人还制成了酒精,但是却丢弃一旁,未加利用,因为穆斯林《古兰经》有禁酒的戒条,由于广泛实验蒸馏法,阿拉伯人从动植物中提取出许多有机化合物,其中一些是香料,因此阿拉伯的香料是世界闻名的。

11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分崩离析、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艰难,前途无望,宗教神学家完全抛弃了炼丹实验,最后则认为只要彻底的禁欲和简单冥想就可以升入天堂。1095年,蓄谋已久的基督教会发动了对拉伯国家战争, 即历史上著名的“十字军东征”。战争当中,被翻译成阿拉伯语的希腊经典著作不断被发现,而这些经典又经东征重新被带回西欧。为了研究这些带回的书籍,欧洲人似乎没有其他选择,几乎所有的阿拉伯语的书籍都被重新翻译,当然也包括大量的炼丹术著作。战争结束以后,炼丹热潮重新在欧洲大陆上兴起。

至13世纪中叶,炼丹在西欧达到了高潮。经过一些炼丹师的研究,炼丹著作中充满神秘主义的写作方式被更改了,取而代之的是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实验科学的雏形。

如同所有新生科学一样,尽管炼丹术的种种试验都以神的名义在进行,但炼丹著作中关于化学、冶金的科学记录,最终危及了对基督教的信仰。同时炼丹 师制造的大量“金银”严重扰乱了市场稳定,也使民众对炼丹术缺乏好感。在教会与民众的双重打压下,炼丹术在欧洲走向没落。

不过,从15世纪开始,欧洲大陆掀起了一场反对教会神学和封建主义文化的斗争,用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对抗神学思想和经院哲学,以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场文艺复兴运动大大解放了人的思想,其后的宗教改革使大量的宗教禁令被废除,有关炼丹术的研究重新活跃起来。

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在荷兰和英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大大扩张,不仅促进了生产,也猛烈冲击了各种陈旧观念。人们纷纷投身到科学研究中去。反对宗教迷信,追求科学真理的风尚开始形成,同时,地理大发现使欧洲人获得了丰富的矿藏资源,资本主义生产对金属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欧洲近代的冶金业迅速发展起来。17世纪以后,炼铁业在英国工业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杰出的冶金工艺家结合生产实际,运用炼丹术理论,写出一批冶金化学的新著作,影响极大。

18世纪中叶,新派的炼丹师——炼药师出现了。炼丹的目的不再充满人类蒙昧的种种幻想,而带有强烈的真实感。大量精密的分析仪器开始使用,科学试验的气氛愈加浓厚。

1774年舍勒、普里斯特利和拉瓦锡三位化学家几乎同时发现了氧气,并否定了“燃气”的作用,拉瓦锡就此建立了科学的氧化学说。不久,拉瓦锡将炼丹术和医药化学家一直梦寐以求想弄清楚的“元素原型”也搞清楚了,列出了第一张化学元素表,至此,炼丹术在欧洲转型成为近代化学。

同类推荐
  •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针对影响发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一一剖析,给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为强调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应从婴儿抓起,《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特增加了婴儿情绪和行为障碍及心身疾病的内容,介绍了发达国家中已兴起的“婴儿精神医学”;为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特设专篇讨论预防问题;鉴于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医学起步较迟。
  •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光辉灿烂的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解除了疾病和痛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的核心内容即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是我国特有的,根据病理变化进行治疗的一种临床诊疗原则,它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起源、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外科守护、心理疗法、针灸辨治等内容。
  • 中国式医患关系

    中国式医患关系

    作者以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视角,揭示了转型期中国医患关系的特点,剖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并提出了用新思维解决医患矛盾的对策。本书记录了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的诸多热点事件,包括“缝肛门”、“八毛门”、“录音门”、张悟本现象、教授之死、医生被害等,观点鲜明,文笔犀利。 本书分为“医者的尊严”、“患者的权利”、“医改的博弈”、“医学的温度”、“中医的忧思”5章,共20万字。
  •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以问答形式,分中草药基础知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和附表三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其中,中草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贮藏保管等用药常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简要介绍了50余种临床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常用中草药用附表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通俗实用,可供家庭、基层中西医药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凡药涉巨毒,方涉峻烈者,或有其他注意事项者,均在【说明】项下对其详加说明。这些方剂屡试屡效,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书集众家之所长,聚新方于一鉴,可供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研究、学习、使用。
热门推荐
  • 一朵一朵的阳光

    一朵一朵的阳光

    《一朵一朵的阳光》共分为五辑,主要内容包括:你的容量有几何;感谢疼痛;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天使的产房;原谅一张蛛网。《一朵一朵的阳光》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美好,只要我们心中有爱
  •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吹捧中国模式,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然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悠悠然,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则“吹捧”就变为了“捧杀”。中国拒绝“捧杀”。中国唯有拒绝“捧杀”,潜心内修,摆脱种种脆弱,方可成就真正的大国。这也理应是大势所趋。
  • 网游之血色佣兵

    网游之血色佣兵

    一个全部由NPC组成的超级佣兵团,接的事各大势力的超级任务。除了佣兵团,他还有自己的领地,还有自己的军队,他号称没有玩不成的任务
  • 钻石总裁别缠我

    钻石总裁别缠我

    天光已经放亮,城市在枚儿胡思乱想中不知不觉开始喧闹起来,树上不知名的小鸟也被滴滴的汽车声吓得无影无踪,枚儿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向家所在的小区走去……打开房门,扑鼻的是一股淡淡的绿茶的清香,这是枚儿的味道,她喜欢的味道。这让她感觉这里的一切还是属于她的。看到茶几上放置了一天一夜的手机,枚儿觉察不到的心动了一下,拿起来,屏幕上显示出她和承平相拥而笑的模样,枚儿发觉怎么她笑的那样……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 农门悍妻,本王赖上你了

    农门悍妻,本王赖上你了

    一朝穿越,武术教练变农家女,爹残娘瞎大哥瘸,每天靠野菜树皮过日子。爷惧内,后奶毒,叔伯滑,姑可怜,还有地主逼做通房。好在夏木槿是个有本事的,上山能打猎,下河能摸鱼,随手抓把柴还能当药使。斗后奶,烧地主,打叔伯,护爷姑,养的一家呵呵笑,斗得渣渣呱呱叫。偶遇极品受伤男,赖吃赖喝赖不走,夏木槿小脸一寒,小手一挥,极品男手里多了把锄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先挖田还是先翻土,自己看着办。”
  • 扛着相公回山寨

    扛着相公回山寨

    本文现半价,一次性订阅全部章节,五折收费。【本文慢热,不喜勿入】你说啥?我叫啥名?桂见初!桂见初?寻思着,反复咂磨着,咦?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桂见初怎么这么像‘鬼见哭’呢?叫啥不好,偏叫这名!若干年后,“听说了吗?扬城首富桂府的三小姐,长得是奇丑无比啊!”路人甲。“是呀是呀!皇上想把她赐婚给皇子,可是一见了她那脸,吓得皇上三天没吃下一口饭,从此再也不谈赐婚的事!”路人乙。“哎,你们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桂家上上下下全都是美人,怎么就出了这么个‘鬼见哭’呢?连鬼看到她都得吓哭了,比鬼见愁更上一层楼!”路人丙。“唉!你们可不要乱说了,听说三小姐和百里之外的红叶山的山寨寨主有一腿,有一次一个人说了三小姐的坏话,被山寨大王抢了,本来是个富裕人家,现在是一贫如洗啊!”路人丁。红叶山山脚下:“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想要过此路,留下买路财,有财过路,没财留色,没财没色,妄想过路!”“报告大王,这有个美男!”小匪甲说道。“报什么报告,扛上去!”一身男装,妖魅身姿,头没抬,眼没睁,倚在树上睡大觉。小匪看了看雌雄莫辨的山大王,流了口口水,山上已经三个压寨相公了!尘埃落定,花落谁家?山寨居中,虎皮椅上,一人斜躺,抛个杏核,选个新郎,今夜拜堂。抛到半空,小匪接下,“大王,不能拜堂,皇上要赐婚!”“虾米?”“皇上给您赐婚,将桂府的三小姐嫁给你!”小匪颤抖着说。“啥?我嫁给我?”眼瞟向那群美男,那我的美男怎么办?“是,大王!”“兄弟们,操家伙,咱和皇帝小儿谈谈去!”呼拉一阵风吹过,所到之处草断树折。原来他还未放弃……欲知故事详情,请点阅读此书!----------------------------------------------【推荐:飞水的文】《黑帮狂妃》完结:一女N男噢!《桃花朵朵开》《丫丫江湖游》----------------------------------------------
  • 校怨

    校怨

    今天你欺凌她了,夜幕降临时她在日记本里漫漫记录下了你所犯的一切罪孽,熄灯了,你怕吗?有人站在阴郁的走廊里用阴森的目光盯着你,她穿着校服站在走廊上发出“滋滋”声,越来越快越来越频繁,只有欺负她的人才能听到这种声音。
  • 颜倾天下:冷帝的娃娃宠后(完)

    颜倾天下:冷帝的娃娃宠后(完)

    她真的不想批评那些神仙,但这样也太玩忽职守了吧?居然一边打游戏一边办公,害她穿越到这个冷酷的朝代,成了十一岁的娃娃女丞相!丞相就丞相吧,好歹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为什么偏偏转眼就成了亡国丞相?而且这个娃娃生前貌似真不是个好人,亡国皇帝说她是妖孽,龙帝恨她入骨,还有一大群人想尽方法来争夺她、追杀她,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女娃娃,到底能做什么大事啊?她——张潇然,对天发誓,自己真的是个廉洁守法的好公民,马路上捡到一元钱都要教给警察叔叔管理,要说她唯一与别人有些不同的是,她能看到某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比如——鬼。于是,这就成了这场穿越的导火索……推荐同校好友的作品:《呼吸的距离》文/缇那http://m.pgsk.com/a/112189/http://m.pgsk.com/a/1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