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9900000006

第6章 历史演义故事

(一)《汉宫秋》

我国历史上的汉代时期,生活在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匈奴逐渐变得强大起来,他们经常骚扰中原边境。汉代的皇帝为了维护安定局面,便与匈奴王多次进行“和亲”。

汉元帝时,皇帝贪图享乐,整天过着歌舞升平的生活,对朝政不太用心。朝中大臣也纷纷效仿,只注重自己享受,对国家社稷不尽心尽力。元帝身边有一个画师,叫毛延寿,此人奸诈贪财,是个十足的小人。他奉行的做人格言就是:生前只要有钱财,死后哪管人唾骂。他知道元帝喜欢美女,就给元帝出主意,让他到民间为皇帝挑选美女。汉元帝同意了,并颁了一道圣旨给他。毛延寿领着元帝的圣旨,跑遍全国上下,挑选美女。

一日,毛延寿来到了成都秭归县,选中了一个叫王昭君的女子。王昭君虽长在穷苦人家,却生得光彩照人,十分漂亮,是难得的绝色美女。毛延寿又想敲诈一笔,扬言只要王家拿出一百两黄金,就把昭君选为第一美女。昭君非常气愤,她相信自己的美丽,坚决不贿赂毛延寿。毛延寿没得到钱,十分恼怒。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我要在她的美人图上点上一个大痣,破了她的相,皇帝看了不高兴,一定会把她打入冷宫,这样让她受苦一辈子。他冷笑了几声,把昭君选了进去。

毛延寿带着画像回到宫中,拿给汉元帝看,元帝看了许多美人图,虽然觉得挺漂亮,但总觉得缺点什么。当他看到昭君的画像时,立刻被画中人的美貌吸引住了,凝视了好久才发现美女的眼睛下有一颗黑痣。忽觉得美貌大打折扣,又认为这是不吉利的象征,心中感到十分惋惜,他想放弃昭君,但又舍不得,于是就把昭君选入了冷宫。选入冷宫的昭君便在宫中过着凄苦的生活。

其实,毛延寿为汉元帝选来的并不是什么美女,他为了收钱,把许多长得不漂亮,却送钱多的女子都画得非常漂亮。元帝过了不长时间,就对那些娘娘们厌恶了,他觉得没有一个人理解他,因此感到非常寂寞。一天晚上,月朗风清。元帝心情沉闷,便带着几个侍从在西宫附近散心。西宫传出的一曲琵琶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元帝侧耳倾听,被这幽怨与寂寥的音符触到了心底的情思,不禁问道:“是谁在此弹曲?”侍从连忙要去通报,元帝忙嘱咐不要惊了弹曲人。不时,侍从带了一女子前来,借着月光,汉元帝看到一张美艳惊人的脸庞,此人正是王昭君。元帝问道:“你长得如此出众,是谁家女子?”昭君慢声细语地答道:“妾姓王,名嫱,字昭君,成都秭归县人。父亲王长者,祖父以来,以务农为业,平民百姓,不知道帝王家的礼度。”元帝又迫不及待地问:“这等漂亮,为何被打入冷宫?”昭君说道:“当初选时,毛延寿索要金银,妾家贫寒,无钱给他,他故意在妾眼下点上黑痣,因此发入冷宫。”元帝脑中有些印象,忙让侍从去取昭君的美人图来,两者一对果真如此。元帝心中十分生气,传旨要捉拿毛延寿斩首。

毛延寿在宫中一听说元帝在听昭君弹琵琶,感到大事不妙,赶忙画了一幅传神的昭君像,连夜投奔匈奴去了。毛延寿自称是汉朝来的大臣,见到了呼韩邪单于。单于问道:“你是什么人?”毛延寿满脸堆笑地说道:“我是元帝的画师毛延寿,在我汉朝的后宫里有一个美人叫王昭君,美貌绝色。先前大王派使臣索要公主时,那昭君就情愿请行。因元帝舍不得,才没有来,我再三苦劝,说:‘岂可重女色,失两国之好?’汉主倒要杀我,我因此带来了这美人画像献与大王。大王可按图索要,必然可得。”毛延寿打开美人图给单于看,单于惊呼道:“世间哪有如此女子!若得她做夫人,死而无憾。现在我就派人前往,写信给汉天子,求索王昭君,与我和亲,若不肯给,不久就率兵南侵,让他江山难保。”毛延寿奸计又一次得逞,留在了单于的身边。

汉元帝自从见了昭君,对昭君是宠爱有加,并将她封为明妃。昭君对元帝也是情意绵长。一日,早朝过后,忽有人来报说,匈奴派使臣索要昭君和亲。元帝知道是毛延寿所为,气愤不已,忙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岂知满朝文武都是怯弱自私之人,为了自身安危,没有人敢与匈奴开战,寻找各种理由劝说元帝送昭君去和亲。他们把昭君比作祸国殃民的苏妲己,又说汉朝兵甲不利,无猛将与匈奴相持,一旦失败,后果严重。元帝感到十分心痛,想着自己空掌着文武三千队,中原四百州,怎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连一个爱妃都救不得。于是对着百官大声疾呼:“若如此,以后也不用文武,只凭佳人便平定天下了!”百官鸦雀无声。失魂落魄的元帝来到昭君的宫中,对昭君说出自己的无奈。昭君沉默了,她想了一会说道:“妾既蒙皇上厚恩,当效一死,以报皇上。妾情愿和亲,以息刀兵,救天下百姓,亦可留名青史。”

呼韩邪单于很快带大队人马来接昭君入塞。只见那天的昭君,头戴翠羽冠,身披香罗绶,做了锦蒙头暖帽,珠珞缝貂裘,消瘦了的脸上更多了几分妩媚。元帝来为昭君送别,久久不忍分离。他目送昭君远去,方回宫中。单于带着昭君一路北行,行到汉与匈奴交界的黑江时,昭君要到江边祭奠一下故国。昭君哭祭完毕,纵身跳入了黑江。单于惊救不及,心中大为遗憾,可惜了这么一个美人。就把昭君葬在了江边,号为青冢。单于知道上了毛延寿的当,立刻带领人马回国,要捉拿毛延寿送与汉朝处置。

汉元帝自从昭君出塞后,思念不已,每日看着昭君的画像发呆。一日,困顿睡去,见到了昭君来看自己,又忽然离去,一急醒来,方知是梦。忽有人来报说:“匈奴使臣绑毛延寿来,说因毛叛国败盟,致此祸衅。今昭君已死,愿两国讲和。”元帝悲痛万分,下令处死了毛延寿,以此来祭奠美丽勇敢的王昭君。

(二)《赵氏孤儿》

春秋时期,晋灵公昏聩不君。朝中大奸臣屠岸贾掌权。屠岸贾心胸狭窄,残暴狠毒。他与忠臣赵盾不和,赵盾总是劝其改邪归正,屠岸贾不但不听,反而怀恨在心,找时机要害死赵盾。一天,屠岸贾在晋灵公面前指责赵盾要谋反作乱。晋灵公信以为真,下令把赵盾满门抄斩。赵盾的儿媳因是公主才幸免于难,儿子驸马也被迫自杀。

公主被幽禁在宫中,已经怀有身孕。屠岸贾派人日夜守在皇宫门口,等婴儿出生满月后将其杀死,对赵家斩草除根。不久,公主生下一男婴。因为这个男婴是遗腹子,所以公主给他取名为赵氏孤儿。公主身为赵家的儿媳,知道这个孤儿对于赵家的意义有多大,等到孤儿满月,她让贴身丫鬟暗中给赵家的门客程婴送信。程婴假装给公主看病,带着药箱秘密来到宫中,程婴看到了弱小的赵氏孤儿,心中甚是凄凉。公主抱起儿子满眼泪水请求程婴救救小儿。程婴有感于赵家对自己的恩情,答应好好照顾赵氏孤儿。程婴把睡着的孤儿放在带来的药箱里,然后告别公主离去。公主没有了丈夫,儿子也已经有了托付,心中没有了牵挂,毅然悬梁自尽。

程婴抱着放婴儿的药箱,大步走到宫门口,只希望婴儿不要醒来。此时,一个守门的将军韩厥叫住了他,程婴心中一惊,但很快就稳住心绪,和颜悦色地问韩厥有什么事,韩厥说道:“屠岸贾大人有令,只搜出府的。见婴儿格杀勿论,本将军为了例行公事,还是要搜一搜您的药箱!”程婴浑身直冒冷汗,心想:“我死事小,赵氏孤儿死了,赵氏家族可就完了呀!”程婴把药箱抱得更紧了,韩厥更觉可疑,抢过药箱,打开盖子,“啊,一个婴儿!”韩厥继而说道,“程婴,你好大的胆子哇!”程婴心想:“完了,一切都完了。”韩厥举剑要刺向婴儿,程婴大叫:“将军啊,听我把话说完,再杀不迟啊!”程婴把事情的经过和婴儿的来历告诉了韩厥,韩厥听后大受感动,痛恨屠岸贾害死了忠臣,于是答应放了孤儿和程婴。程婴抱上药箱急忙离去,韩厥知道屠岸贾一定会怪罪下来,于是拔剑自刎。

屠岸贾很快知道了赵氏孤儿被带出宫的消息。为了搜出赵氏孤儿,假传晋灵公之命,三日之内不交出赵氏孤儿,就将全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杀绝。程婴找来赵盾生前的至交公孙杵臼商议,公孙杵臼说:“养育孤儿和死,哪件事容易做呢?”程婴回答:“死容易,养育孤儿难。”公孙杵臼说:“赵盾生前待你最好,你去做难做的事情。让我去做容易的事情吧!”于是程婴献出家中和赵氏孤儿一般大的亲生儿子,让公孙杵臼带走。程婴便向屠岸贾告发公孙杵臼私藏赵氏孤儿,屠岸贾派人从公孙杵臼家里很快搜出了假的赵氏孤儿。公孙杵臼当着众人的面,大骂程婴忘恩负义,他一边骂一边苦苦哀求:“杀我可以,孩子是无辜的,请留下他一条活命吧!”屠岸贾置之不理,又命令程婴亲手拷打公孙杵臼,公孙杵臼悲愤异常,触阶而死。狡猾的屠岸贾又当着程婴的面,把婴儿猛然掷在地上,举起剑将婴儿剁为三段。程婴亲眼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惨死在利剑之下,强忍着悲痛,始终不露破绽。就这样全国的婴儿得救了,赵氏孤儿也保住了。

屠岸贾以为赵氏孤儿真的被杀死,十分高兴。便收程婴为门客,将其子程勃(真正的赵氏孤儿)认作义子。屠岸贾非常喜欢这个义子,所以教了程勃许多武功。二十年过去了,赵氏孤儿长大了,程婴觉得是告诉赵氏孤儿真相的时候了,于是把他叫到跟前,给他讲述了一切。赵氏孤儿痛恨不已,决意报仇。他们把屠岸贾请到家里做客,在宴席上赵氏孤儿杀死了屠岸贾,在他临死时,告诉他:自己就是赵氏孤儿。此后赵氏的冤情大白于天下,人们佩服程婴的忠义,敬重公孙杵臼的忠烈。直到今天,赵氏孤儿的故事还常常被人们讲述。

(三)《连环计》

三国时候,有个奸臣叫董卓,他作恶多端,许多人想杀掉他,以解民恨。司徒王允也一直想为国除害,杀掉董卓。一天晚间,他拄着拐杖到后园中散步,正为无计可除董卓而仰天垂泪,忽听有人在牡丹亭旁长吁短叹。王允过去一看,原来是府中歌伎貂蝉。貂蝉自幼被王允收养在府中,学习歌舞弹唱,有闭月羞花之容,王允待她像亲生女儿。王允起初以为她是为儿女私情而深夜于此长叹。过去询问,才知道她是蒙王允养育之恩,常思回报。王允见状,计上心来,便把貂蝉请到画阁中,向她流泪跪拜说:“汉家天下全寄托在您的身上了!奸臣董卓,阴谋篡位;朝中文武,束手无策。董卓有一义儿,姓吕,名布,骁勇无比。董、吕二人都是好色之徒。我打算用连环计,先将你许嫁吕布,然后献给董卓。你便从中找机会离间他二人反目成仇,让吕布杀掉董卓,为国家除掉大患。不知您同意否?”貂蝉神情坚毅,当即表示甘愿献身实行“连环计”,替天行道。

第二天,王允便请出色的工匠把家里收藏的数颗宝珠制作一顶金冠,使人秘密送给吕布。吕布得到金冠大喜,忙亲自到王允府上致谢。王允便宴请吕布,吕布酒至半酣时,王允叫貂蝉盛妆而出,与吕布相见。貂蝉媚态万千,在吕布面前舞剑助兴,并时不时地与吕布眉目传情。吕布仗着几分酒意,对貂蝉的爱慕溢于言表。王允见吕布已经中计,便趁机指着貂蝉对吕布说:“我想将小女送给将军为妾,不知将军意下如何?”吕布大喜过望,连忙拜谢,回到家后,只盼王允早送貂蝉过来。几天后,王允趁吕布不在,便请董卓来家中赴宴。王允又唤貂蝉出来以歌舞助兴。董卓很快为貂蝉曼妙的舞姿和美丽的容颜所倾倒,赞不绝口。王允便说:“这是我家歌伎貂蝉。我想将她献给太师,不知太师肯收留吗?”董卓听后,高兴不已,再三称谢。席散后,王允即命先将貂蝉送到董卓府里,然后亲自送董卓回府。吕布听说貂蝉到了干爹府上,便到王允这里打探,王允又骗吕布说:“太师已经带貂蝉回去与你完婚。”吕布信以为真。第二天早晨,吕布高兴地来到董卓府上打探貂蝉的消息。董卓的侍妾告诉吕布:“昨夜太师与新人共眠,至今未起。”吕布听后大怒,从此怀恨在心。

董卓一日入朝议事,吕布拿着戟跟随在后面。吕布趁董卓与献帝交谈的机会,骑马来到董卓府上来见貂蝉。貂蝉请吕布到后花园里的凤仪亭中互诉衷肠。貂蝉眼泪汪汪地对吕布说:“自初见将军,我即暗暗以身相许。谁想太师起不良之心,将我占有。自入相府,我即痛不欲生,只因未与将军一别,故忍辱偷生至今日。今日既已与您相见,我当死于君前,以明我志!”说罢,即手攀曲栏,往荷花池里跳。吕布慌忙抱住貂蝉,貂蝉顺势倒在吕布怀里,娇羞万千。董卓在殿上,回头不见了吕布,心中怀疑,忙辞了献帝,登车回府。寻入后花园,见吕布正在凤仪亭下抱着貂蝉,戟倚在一边。董卓勃然大怒,大喝一声。吕布忽见董卓到来,慌忙便跑,董卓抢过戟,追赶吕布。因董卓体胖,追赶不上,便掷戟刺吕布,吕布把戟打落在地上,夺门而逃。董卓回后堂问貂蝉道:“你为何与吕布私通?”貂蝉流泪说:“我在后园看花,吕布突然而至,我见其居心不良、动手动脚,便欲投荷花池自尽,却被这混账抱住。正在生死之间,幸亏太师赶到救了性命。”董卓老奸巨猾,想试探貂蝉的心,便又说:“我想将你赐给吕布,何如?”貂蝉闻言大惊,哭道:“妾宁死不辱!”边说边抽下壁上的宝剑就要自杀,董卓连忙劝住。

董卓即日带貂蝉还坞,百官都去拜送。车已远去,吕布凝望着车尘,叹息痛恨。王允装作惊讶地问道:“这么长时间,还未将小女送给您?”吕布恨恨地说:“已被老贼占为己有了!”王允佯装不信,吕布便将经过一一说给王允听。王允听罢,半晌不语,良久才说:“想不到太师作出此等禽兽之行!”便请吕布到家中商议。商议之间,王允又激吕布说:“太师淫我之女,夺将军之妻,诚为天下耻笑。然而我是老朽无能之辈,无所谓,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吕布怒气冲天,拍案大叫:“誓杀董贼,以雪我耻!”王允见时机成熟,便说:“将军若扶持汉室,便是忠臣,当流芳百世;若助董卓,便是反臣,当遗臭万年。”吕布闻言即拔刀刺臂出血,誓杀董卓。王允跪谢说:“大汉天下,全仰仗将军了!” 随即,二人又请孙瑞、司隶校尉黄琬共商诛董卓之策。最后决定请当初为董卓劝降吕布的李肃,奉献帝诏书前往请董卓入朝议事。同时,让吕布奉献帝密诏,带领甲兵伏于朝门之内,待董卓入朝时将其杀死。李肃因董卓不迁其官也怨恨他很久,因而欣然依照计划到坞,奉诏宣董卓入朝。董卓不知因由,带着貂蝉登车回朝,群臣迎接在半道。到入宫的北门时,董卓所带军兵都被挡在门外,只让董卓及其车夫进入宫内。董卓被貂蝉迷得神魂颠倒,根本没感觉到危机四伏,慢慢地进入宫中。吕布见董卓入宫,率伏兵一拥而上,将董卓刺死于殿门之前。随后王允、吕布等又派人擒杀董卓死党李儒等人,并派军队前去抄了董卓的家。民众拍手称快,都赞王允的智谋超群,貂蝉的勇气非凡。从此,貂蝉之名一直流传于民间。

同类推荐
  •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本书收集了50部在国际知名电影节上最新获奖的欧洲短片,以出品时间为序,对各部分影片进行介绍、评赏,像万花筒一样,能让我们了解到欧洲丰富的短片创作。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 听傅雷讲艺术

    听傅雷讲艺术

    傅雷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成绩斐然的文艺批评家,他在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中精深独到的见解,给后学者众多启示。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热门推荐
  • 失去男根的亚当

    失去男根的亚当

    主人公是欲望的化身,他走向森林,森林的残酷让他死去活来,天上的猛禽、地上的野兽,无不是敌意的存在。离别森林返回城市时,他看列了自己的墓碑。一个死去抑或活着都已面目模糊的人,反抗这个世界的方式。只能是逃亡与放纵。这样一种不讲理的真实,正是无数人的生活隐喻,其中利箭一样的悲伤和愤怒,欢乐和疼痛,正穿透岁月向我们呼啸而来……
  • 遇见最好的他:红尘四合

    遇见最好的他:红尘四合

    晋江当红作家尤四姐再掀京味儿古言浪潮,独家番外首面世。温家嫡女温定宜年幼时,父亲犯事,一夜之间,繁华崩塌,锦衣玉食的日子仿佛梦一场。全家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只剩下她一个,被奶妈子救了出来。为了谋生,定宜扮成小子,拜在顺天府最有名的刽子手乌长庚门下做学徒。寒来暑往的,长到了十七岁。这天出门没看黄历,一不留神把七王爷给得罪了。对方是天潢贵胄,看她和看只蝼蚁没什么区别,眼看着定宜就要被人拉下去当瓜切了,命悬一线之际,踱过来一个人,随口几句话,救了她一条小命。很久很久以后,有一次定宜问起他对自己的第一印象。他挑起一道眉,说:“小个儿,娘娘腔,站在大太阳底下歪个头、眯个眼儿,像个二愣子。”定宜:“……”
  • 夜王的冷情妃

    夜王的冷情妃

    前世,她是国家最出色的情报人员,却被唯一的朋友背叛。一声枪响,她带着满腔的恨意和讥讽闭上双眼。今生,她本为将军府尊贵的嫡长女,却出生丧母,又不得父爱,受尽屈辱与折磨!没有实力,她隐忍;没有权势,她建立。然而突如其来的圣旨仿佛一道枷锁,将两个原本没有交集的人硬生生的缠在一起,他追逐,她远离,却始终躲不开情之一字。既然注定纠缠,不如放手一搏!赢了,她笑!输了,她杀!如此简单,而已――可当身旁傲世无双的男子用那双狭长的冰蓝眸子深情不悔的看着她时;当那人为她笑,为她痴,为她怒时,她冰冷的心是否还能无动于衷?她心底的伤痛又能否彻底放下?【本文系宠文无虐型,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新文求支持,求收藏!】【初见】“蓝小姐并不似传闻那般怯懦无知?”他淡淡道,完美的俊脸上看似不带任何情绪,只是望向眼前清冷出尘的少女时,一向凉薄的心中却是不可抑制的浮上一抹诧异和惊艳之色。“传闻是什么?不过道听途说罢了!莫非夜王殿下相信?”蓝羽情丝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和讥讽,径自说道。“本王自是—不信!”他上前几步,低头看着她,神色很是专注。窗外的暖阳洒在两人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光,男子的风华绝代合着女子的清冷高贵绘成了一副唯美的画卷。【复仇篇】望着冷漠的连一丝感情都没有的白衣女子,蓝清灵心中尽是绝望和恐惧。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原来都逃不过她的掌控,自己就像个跳梁小丑般,一步步的走进她的陷阱。原以为可以将她永远踩在脚底,却不想自己才是万劫不复的那一个。“你到底要做什么?当初就该杀了你!杀了你!!”身边是亲生母亲的嘶喊,她瞪大了眼睛想出口阻止。可是,张了张嘴,却吐不出半个字,痛苦的泪水从那张已不复美貌的脸上滑落。她的舌,早已经被那个妖孽一般的男子下令拔掉了;她的脸,也已经被毒素彻底侵蚀。她怎么会忘了,那日日夜夜的折磨?一切都是她们自找的啊!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她张嘴大笑,无声的自嘲着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失败,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
  • 24小说

    24小说

    小说所需要勾勒、描述、呈现和保留的,恰恰走这两样东西:时间和历史。无论面目模糊,或清晰,时间在现实中文字中的形态,最终将达戍契中。作家穿透其间,将液态的、流动的时间国化,之后做戌时间的“切片”。那些时间的切片,像走一把扑克牌。或者做另外的想象,它们就像走“标本”。一只蝴蝶,一片树叶可以制成标本。那么,一块时间,一段历史,应该也可以。切片也好,杯本也好,我现在说的是书籍。好的书籍,试图拥有并保留所在的时代。
  • 淡定王妃:墨点倾城

    淡定王妃:墨点倾城

    沉稳果断是她,宠辱不惊是她,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也是她。然尔,淡定不是不在乎,而是泰然,是事事洞明,她也有她的坚持,若是碰触她的底线,她也会两眼微眯:男人,你不想混了么?管你是人是神……为了守护她在意的一切,化身修罗……
  • 陌上花开之素素动人

    陌上花开之素素动人

    她生的俏丽,有一种清水出芙蓉的气质。墨黑的发被高高的束起,没有人想到绑着的竟是她的武器——凤霞鞭。原来她不仅仅是白府里的千金小姐,也是响彻江湖的墨蝶。冷面的她竟为了他甘愿失掉一半的功力。难道是为了逃婚,骄傲的她竟愿意跟随着他做婢女,为他指点江山,却没想到自始至终卷入了一场阴谋之中。善良的她能否逃开?他冷明夜与她相遇是在一片潇湘竹林中。尽管深受重伤,他内力深厚的他,在她面前依旧勾起魅惑的笑容,不想却惹得她恼怒。一鞭挥下,是将二人紧紧拴在一起,还是分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有田好赚钱

    有田好赚钱

    一朝穿越不可怕,要怕就怕没文化。谁说一定要种田?种田也得种出花。当穿越的叹息过后,谭云便下定决心,要带领全家摆脱贫困户的帽子,穿上地主的外衣。并且下了两个指标:要种田忙!更要数钱忙!于是,一场场轰轰烈烈、惊世骇俗的改革开始了!极品亲戚登门?好啊!来吧!反正数钱数得累了,总是要活络活络筋骨的。极品难民耍横?好啊!来吧!反正园子大了,总是需要更多的人手来干活的。但是谁能解释一下,这个极品的无赖男是从哪里蹦出来的?谈合作?成!看在银子的面子上,我谭云忍了!谈交情?行!看在你的势力可以罩着生意的份儿,再忍了!谈恋爱?滚!没看老娘在忙着数钱吗?…片段一:某男坐在酒楼的包房里吃着这里最新出来的菜品,然后当着谭云的面说道:“啧啧,咸了,咸了。”顶着一头黑线,谭云强笑着说道:“爷,您只喝菜汤,当然咸了…”“爷我就喜欢喝汤,你管得着吗?”某男挑眉,眼底满满的都是笑意。“怎么的,在心里偷偷在骂爷呢吧!小谭子,你什么时候开口主动要求爷叫你小云云了,爷我就同意让这酒楼收了你的菜谱,否则,你休想从任何地方得到半文钱。”好吧,谭云承认她败了,眼前的这个男人,明摆着就是在耍自己玩呢!…片段二:“荣五爷,您这一天天儿的,除了戏耍本小女子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事情要做吗?”某女黑着脸,强撑出一副冷笑看着坐在对面的某男。“爷我当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某男刚要继续说下去什么,结果却被…“有你还赶快滚去做啊!没看到我现在很忙吗?你…”某女张嘴就要开始咆哮。“丈母娘,你女儿又凶我了!”对面的男子一脸笑意的看着谭云,可嘴里喊出的话却像是杀猪一样。荣弘启,你行!你够狠!竟然无耻的走亲情路线!某男贱兮兮的回应:娘子,谁让你只顾银子不顾我的…
  • 笔墨人寰

    笔墨人寰

    尽管收入的文章都是近20年的,也不能说作品就有多么成熟。原因在于,我一直想保持青涩的风貌。我以为作品的成熟和果实的成熟不乏同理,成熟了不是糜烂,就是坠落,惟有青涩才能永葆生机。因之,近年来我不断谋求散文的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贴近要表现的客体对象的形和神。这等于说,写质朴的物事,用质朴的语言;写绚丽的物事,用绚丽的语言。这个愿望,说起来容易,行起来很难。难就难在,一个作家的成熟,往往是语言的成熟,成熟即风格,形成风格后基本就固定不变了。所以,大凡阅读名家的作品,不看名字也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我这样要求自己未免苛刻,然而,如不这样就是跻身文坛也没价值。于是,下定决心这么做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