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9800000008

第8章 元 明 清司法制度(1)

(一)元朝司法制度

13世纪初,蒙古族各族结束了内部纷争,在领袖铁木真的领导下实现了统一,建立了蒙古汗国。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即拥有四海的皇帝。蒙古国建立以后,便开始了拓展疆域的南征北战,先后灭掉了西夏、金、南宋。公元1264年,将统治中心从上都(今蒙古多伦附近)迁至燕京(今北京)。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并于1279年最终统一全国。

蒙古国时期,尚未形成系统的司法制度,实践中既无固定的司法机关,也无稳定的诉讼审判程序。建元后,在民族传统习惯、宗教信仰的差异和阶级矛盾的交相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多元化、复杂化的司法体制。元朝统治者将中国境内的居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司法审判权因不同的对象,由大宗正府、刑部、御史台、宣政院等司法机关分别行使。元朝的司法机关系统紊乱,与唐宋相比,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这一时期的诉讼与审判制度有所发展,“诉讼”已作为专篇出现在法典之中,并规定了较为严格的诉讼制度,表现出诉讼法与程序法分离的趋势。

1.司法机关体系

首先,元朝的中央司法机关,由大宗正府、刑部、御史台、宣政院等组成。元朝以大宗正府取代大理寺成为中央审判机关,由蒙古王公掌管,专门审理蒙古王公贵族的犯罪案件。具体而言,大宗正府的职责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诸王公、驸马、投下(一种官衔)、蒙古人、色目人的刑名词讼事务;二是对汉人的奸、盗、诈伪、蛊毒厌魅、诱拐逃亡驱口(男女奴隶的统称)等负有审理职责。大宗正府在元朝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前代的大理寺不同,它与刑部没有隶属关系,地位与中书省、枢密院并列,不受御史台的监督检查,司法审判完全独立进行。刑部既是元朝的中央司法行政机关,又是最高审判机关,“掌天下刑名法律之政令”。这一时期,刑部的职能大大超过唐宋,其下不设分司,重在强调司法的功能;同时,刑部还附设监狱。蒙古贵族、僧侣、军官的犯罪案件则均不归其管辖。因此,虽然刑部的职权范围扩大了,但同时也受到最高权力的限制。

宗教在元朝受到特别推崇,僧侣们被赋予种种特权。这使僧侣飞扬跋扈、强占民宅、奸淫妇女、侵夺财物、强占民田之类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将一般的贵族、官僚也不放在眼里。在这种情况下,元朝设立宣政院作为全国最高宗教管理机关与宗教审判机关,专门负责审理重大的僧侣案件和僧侣纠纷。但僧人除犯有奸盗、诈伪、殴伤人命等罪归司法机关审问外,其他一般案件,都由寺院审理。为了保护僧侣的特权,由地方官审理的涉及僧侣的案件,必须上报宣政院。

同时,元朝统治者为了控制宣政院的审判权,诏令御史台参与、监督宣政院的司法审判,并有权惩治宣政院官的徇私枉法行为。此外,其他一些国家机关也握有一定的审判权。如掌管宫廷执事的中政院,兼理内廷官吏案件的审理。元朝还在蒙古驻军所在地和军户所在地设立由枢密院统辖的“奥鲁”,负责审理属下军户的斗讼、婚田、钱债、私奸、杂犯等诉讼。其余有关人命、强盗、窃盗、防火、私印假钞等死罪案件,则由奥鲁与有关司法机关一起审理。

其次,地方司法机关。元地方政府分为行省、路、府(州)、县四级。行省是地方的最高政务及司法机关,享有司法审判权。与它同级的是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前者负责军人的司法事务,后者所设肃政廉防使司有权监督各路司法,处断官吏犯罪,审覆民间冤案。路是一级重要的地方机构,设有总管府。达鲁花赤是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司法审判的具体事务,同时握有审判的批准权和上报权。总管府设有推官,专门负责刑事审判事务。军人的司法事务则由“奥鲁”官府管理,不受路或府州县的统辖。此外,路一级还设有僧录司,负责僧尼词讼。如果地方军民、僧侣间发生重大案件,通常由这些机构共同审理。由上述机构共同审理军民、僧侣之间发生的重大争讼。由此以来,路一级存在多重的司法机构。州、县的设置,大致与路相似。元朝地方司法机关的审判权限是杖罪以下的案件,而徒、流、死罪要由司法监察机关复审后,再审奏刑部作最后裁决。

元代的司法机关受蒙古贵族、地主的控制、垄断。上层司法机关,如宗正府、刑部、御史台以及各道的提刑按察司的长官都以蒙古人为主,而汉人最多为副职。御史大夫更是非蒙古贵族不授,各地方司法大权也掌握在蒙古人手中。

2.诉讼审判制度

元朝诉讼制度在法典上独立成篇,这在元以前的法典中是没有的。它不仅对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实体法与程序法作出了初步分离(如对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一般不予羁押,军官、巡检、出使人不得接受民词,推官专管刑狱,正官专理词讼等),而且还规定了严格的诉讼制度(如代诉和“诉状”的格式等)。

首先,告诉、管辖制度。这一时期的诉讼仍然区分自诉和官府纠举两种方式。仿效唐宋,元代对自诉主体的诉权做出种种限制。奴婢、雇佣者除主人犯恶逆侵害自身允许告诉以外,其余不得告诉,违者处杖刑,甚至死刑。同时,对妻子告丈夫、子女告父亲的案件也是严厉禁止的。元朝允许逐级上诉,但不得越级上诉(但如果主管官吏收受贿赂、徇私枉法,则可以越级上诉,且不以越诉论处)。为标榜仁政,元代承袭前代的上诉制度,在中书省设立登闻鼓,允许有冤情的当事人击登闻鼓申诉。元代的司法管辖,除了地区管辖外,还有因民族、职业、户籍、身份、信仰等不同而设置的专门管辖。如关于僧侣、军人、蒙古人等的案件,一般都由专门机关管辖。当不同户籍、民族以及僧侣之间发生刑名诉讼时,就由政府将有关户籍的直属官员请来共同审理。这就是所谓的“约会”制度,它只适用于轻微的刑名词讼。

其次,审判制度及法官责任制度。元朝法律对审判程序有详尽的规定:一是除了重大案件外,一般不得在夜间询问被告;拷讯囚徒,必须经过主管官吏立案后,按规定施行;任意用刑致使被告伤亡的,主管官吏将承担刑罚。二是禁止司法官以搜集书证、进行尸检为由任意抄没民宅。三是“恤囚”制度在这一时期也所发展,轻重囚犯、男女囚犯分别关押,医治有疾病的囚犯,有严重疾病的囚犯可以免带枷锁。如果不分轻重缓急,或因治疗不及时导致囚犯死亡或伤病,则主管官吏要承担刑事责任。元朝法律规定了司法官吏的审判回避制度,如果审判、听讼官吏与当事人有亲戚、姻亲、师友、同僚关系,或与当事人有仇隙,则其在审判时应该回避。对于故意出入人罪的,要受到严惩;过失出入人罪的,也要面临相应的处罚。对于官司拖延审判,或因为法官意见不一且没有及时向上级报告的,由监察御史及廉访司对有关人员进行纠治。

最后,民事诉讼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交往的频繁,民事纠纷日渐增多。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元朝民事诉讼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一是诉讼代理的范围有所扩大,元律规定,对于70岁以上、15岁以下、有疾病的人的诉讼,可以由少壮人代理。元代的代理制度,更多地运用于田宅、婚姻、继承等民事诉讼案件之中,但不仅限于民事诉讼。二是对民诉采取不告不理的原则。三是广泛地运用调解,包括司法机关的调解和民间调解。民间调解由县以下设置的社长负责。调解的结果对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一般不得再以同样的事实和理由提起诉讼。

然而,虽然元代法律规定了较为详尽的诉讼审判制度,但由于统治者“任意而不任法”,这些规定往往成为一纸空文。实践中,司法官员知法犯法、贪赃枉法、滥施酷刑、杀戮无辜的现象十分普遍。

(二)明朝司法制度

元末的残暴统治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的农民起义,公元1368年,红巾军领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年号洪武。从此,拉开了明朝封建统治的帷幕。同年,朱元璋开始北伐中原,推翻元朝统治,最终统一全国。明朝统治中国长达276年之久,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重要王朝。明初统治者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策,使明朝的统治得到稳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文化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达到了封建社会所能达到的高峰。明朝中叶,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西方的科学文化开始传入,反封建的启蒙思想越来越活跃。这预示着封建社会已经走向衰亡。

明朝法制上承唐宋、下启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代表。这一时期的法制虽不如唐律影响深远,但它是清朝制定法律的蓝本,并对同一时期日本、朝鲜的法律制度产生了直接影响。但应该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法制是在封闭的环境中独立形成、发展的,同样,它的没落与腐朽也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这是封建专制制度本身所决定的。明律虽然包含着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某些新内容,但本质上仍然是完整、纯粹的封建法典,在某些方面甚至落后于七百年前的唐律。如复活肉刑(创立于夏商时期),采取刑罚的威吓与报复,听任长卫干预司法等,这些都是专制制度极端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而恰恰是明朝专制制度的极端发展,扼杀了16-17世纪刚刚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中国封闭和落后的原因所在。在这一时期,司法制度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1.司法机关的变化

首先,明代中央司法机关由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组成,合称“三法司”。刑部是中央审判机关,原设四司,后来又扩充为十三清史司,分别受理地方的上诉案件,以及审核地方的重案和审理中央百官及京师地区的案件。刑部有权处决流刑以下的案件,但定罪以后,须将人犯连同案卷送往大理寺复核后,奏请皇帝批准。大理寺是复核机关,凡是刑部、督察院审判的案件,都必须将案卷和人犯移送大理寺复核。如果大理寺认为判决得当,则允许原审机关行刑;反之,则驳回改判。都察院是原来的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关,有权监督刑部的审判和大理寺的复核、驳令。洪武十七年,为了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重大案件实行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法司联合审判,即“三司会审”。会审后作出的判决,还要经过皇帝的批准。

其次,明朝的地方建制为省、府(州)、县三级。省一级设有提刑按察使,专管司法审判事务,有权处决徒刑以下案件,徒刑以上重案要报送刑部。府(州)、县二级的司法权仍由行政机关兼理,由知府、知县等地方行政长官审理争讼纠纷。明朝还在各州县及乡里设立申明厅,它对民间争讼的解决方法以调解为主。明朝采取了军户、民户分别治理的体制,因而军户的诉讼与司法管辖由专门的军事司法机关负责。但如果军户犯的是人命案件,则要由军事司法机关与地方或中央司法机关一起审理。

2.会官审录制度

明朝的审判制度比元朝有更大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创立了一套会官审录制度,即对疑难、重大案件以及死刑复核案件进行会官复审。会官审录制度主要有三司会审与圆审、朝审、大审、热审四种。首先,三司会审和圆审。三司会审是指凡是重大、疑难案件,都要由三法司长官(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都御使)共同审理,称为“三司会审”,最后由皇帝裁决。对于特别重大的案件,或经过反复审判而人犯仍不服的案件,则由皇帝诏令三法司长官,会同吏、户、礼、兵、工五部尚书和通政使等九卿会审,称为“圆审”,但判决结果仍要奏请皇帝批准。其次,朝审是指对已决在押囚犯的会官审理,由三法司和公、侯、伯等在每年霜降后对大案重囚共同审理。朝审是古代录囚制度的延续与发展,清代的秋审和朝审制度就发端于此。再次,大审是指由皇帝委派太监会同三法司审录囚徒的制度,每五年举行一次。最后,热审是指在每年暑天小满后十余日,由太监会同三法司审理囚犯,一般轻罪,决罚后立即释放;徒流罪减轻发落;可疑重囚的处理则要听凭皇帝的旨意。会官审录制度,有利于皇帝对司法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以及避免或纠正冤假错案。

3.厂卫干预司法

厂卫干预司法活动,是明朝司法制度的一大特点,也是极端君主专制在法律制度上的表现。厂,包括东厂、西厂和内行厂,是由太监组成的特务机关,专管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重案。卫,即锦衣卫,皇帝最亲信的一支亲军,主要职责是掌管皇帝出入仪仗和警卫事宜。从朱元璋开始,锦衣卫以兵兼刑,掌握了缉捕、刑狱的权力。明朝从未规定过厂卫的职责,但是厂卫特务从事缉捕、审判,涉足司法活动的各个环节,实际权力远在三法司和其他中央机关之上。比如,厂卫从事缉捕、监视活动,它所派出的密探“番子”“缇骑”遍布全国,无孔不入,无论官民公私的大小事务都在特务的监视范围之内。得到情报后,即可直接送入宫中,而且有任意行使刑讯拷打的权力。

厂卫直接参与司法审判,官府会审狱案和锦衣卫北镇扶司拷讯重囚,厂卫都要派人监视,称为“听记”。厂卫还可随时到各官府、城门访缉、查讯、称为“坐记”。厂卫还自设特别法庭,任意刑讯问罪,假造证据、严刑逼供之事屡屡发生。厂卫和镇扶司所使用的刑罚也大多是法外之刑,残忍异常。在这种极端恐怖下,百姓官员人人自危,不敢多言。厂卫特务组织干预司法,是封建君主专制极端发展、统治者滥用权力的结果。

(三)清朝司法制度

公元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定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境内);清太宗皇太极时改国号为清;1644年,顺治皇帝入关,迁都京师(今北京)。由满洲贵族建立的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911年灭亡。

1.1840年以前清朝的司法制度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在历经近两千年的发展之后,封建法制辗转相承,相当完备。表现在司法制度上,程序完备、审级严格,会审和死刑复核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

(1)司法机关体系

同类推荐
  • 律师刑事辩护典型案例评析

    律师刑事辩护典型案例评析

    对于刑事辩护典型案例的深入评析,无论是对于司法实务操作还是对于刑法理论研究,乃至对于推动立法改革而言,目前都具有重大意义。
  • 民事错诉规制研究

    民事错诉规制研究

    从国内外总体情况来看,研究民事错诉的范围比较狭窄,研究的深度还严重不足,我国司法实务界对民事错诉认识的态度还相当保守。这表明了民事错诉的理论还不够成熟,尚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我国民法典的起草过程中,由王利明教授和梁慧星教授分别主持起草的“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编草案建议稿”中,都曾将民事错诉行为列为侵权行为之一。遗憾的是,有关民事错诉的相关规定没有出现在正式公布的民法典中。这恐怕与民事错诉的研究不够彻底有一定关系。
  • 农民工维权法律读本

    农民工维权法律读本

    采用问答的形式,共分为三大篇目,即答疑解惑、农民工维权案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内容丰富、实用,可操作性强,紧贴当前社会现实,是集新颖性、实用性、全面性于一体的法律手册,是农民工兄弟的良师益友,体现强烈的时代感和参考价值。
  • 经理人必备经济合同与法律知识

    经理人必备经济合同与法律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系列丛书将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分必备法律知识和合同写作范本与合同管理两篇,主要介绍了法律基本知识、合同法、金融法律知识、会计法、税法基本知识、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知识产权法、交易秩序法、价格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刑事法律知识、诉讼法、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律、常用经济合同的概念与写作范本、合同管理等二十章内容。
热门推荐
  • 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母亲,温柔、美丽而坚强,她有着一双柔软的臂膀,却拥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母爱是大海,如此澎湃。母爱是小溪,如此涓涓不息。母爱犹如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田,带来人生一片绿色的海洋;母爱犹如一片祥云,过滤着强烈的紫外线,呵护着我们不受灼伤;母亲犹如一根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着我们的一生。
  • 你为什么还没成功

    你为什么还没成功

    本书站在成功学的角度,从要给自己准确定位、树立自信心、打造坚持的意志、高度自制、勇于冒险、抓住机遇、创新思维、学会学习、发掘潜能、充分利用时间、成功推销自己、利用人际关系、积极行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论述了要成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成功追不追你,在于你对书中这些问题做如何回答。
  • 不得往生

    不得往生

    这是一部投以裁纸刀、许之生半夏的爱情小说;这又是一部六国争雄的钢铁行业商战小说;这还是一次对“企业家原罪”的有力质问。或许一切的商业都将经历这样的过程,《不得往生》草莽起家的许半夏从收废铁到开工厂,而传奇往往这样炼成。相爱想杀相知相遇,周旋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法律界甚至黑社会势力等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亦正亦邪亦帮亦损。,经历良心与资本、道德与利益的对抗在漫长的创业岁月中。既有痛苦、波折,也有甜蜜、收获
  •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

    一个爱喝酒的男人在北京、深圳等地漫游,在两个女人之间纠缠,在一个又一个酒桌上感悟人生。主人公“不合规矩”地生活着,并用酣畅的语言表露“不合规矩”的内心。我们见面而很少说话,因为我们足在摇滚乐中见;我们见面可以说很多话但却什么都记不住,因为我们是在酒后地。但我们必须要相见,因为我们已小会独处,我们已不会安静。爱情只是啤酒产生的泡沫,生活如此强大,青春如此深刻!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俏厨娘,秀色田园

    俏厨娘,秀色田园

    文艺版简介:他说:等着我,我会回来娶你。守着这句话,她等待了三年。三年过后,良人骑白马而来,而她已嫁作人妇,笑问一声:客从何来?==抽筋版简介:夏帆同学,因为加班过劳,一睡之下,居然穿越了,而且很惨痛的穿越到了被抛弃的四岁寄养女夏小鱼的身上。寄养在楚家十年,一朝被推还夏家,夏小鱼的生活不得不重新开始。继母骄横,继妹刁蛮,可是夏小鱼姑娘也不是随便任人捏的软柿子!斗继母,治刁妹,惩恶少,弱小女子也能生存自立。开起了饭馆酒楼,打羸了擂台,混成了小镇第一食府。
  • 探索世界:身边的物理

    探索世界:身边的物理

    这个大千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吸引孩子好奇的目光。他们的小脑袋里总会接二连三地蹦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本书从力、热、声、光、电等几大部分,介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那些再自然不过的现象,为善于思考和勇于创新者掀起物理神秘的面纱,揭示高新技术背后的奥秘。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女王爷在现代

    女王爷在现代

    废柴可以逆天,异能超术,世界颠覆,都市生存规则……】弃女变成王牌千金……【独具一格反穿越爽文,【完结包月文】时空转换,女强男强,来自三千年前的女王爷,涉及校园风云、豪门恩怨,娱乐八卦,携着灵力萌猫重生在现代一受尽歧视欺负的穷丑笨豪门弃女身上。推荐兮兮的完结文《异能重生:天才少女占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