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700000034

第34章 宗教文化——照耀历史长河的一道闪亮光芒 (2)

玄奘这次西行,历经17年之久,5万里行程,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泽佛经,在20年间共翻译出1335卷。他还将中国的《老子》等书翻译成梵文,传人印度。他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为什么四大名山成了佛教圣地

自明代起,民间便有了“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等说法。

五台山在山西省五台县东北方向,方圆250公里内,由望海峰、锦绣峰、挂月峰、月斗峰与翠岩峰五座山峰所环抱而形成的,峰顶都很平坦宽广,好像五座土垒的高台,因此称为“五台”。唐朝华严宗澄观国师在编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时,这样说道,五台山的那五个像垒土之台的山峰,不仅是佛教五方如来之座,而且是文殊菩萨顶面有五髻来表示智慧圆满的象征。自此之后,五台山便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文殊菩萨之说法的道场,来者日众,于是便逐渐成为佛教中的一大名山。

普陀山就是浙江省普陀县舟山群岛之中的一座小岛,面积大概1275平方公里。传说唐代大中元年时期(公元847年)有一位印度和尚来到这儿,他在潮音洞前亲眼看见观音菩萨现身这一说法,而且得到了观音菩萨所给的七色宝石。唐太宗十二年(公元858年),日本一位僧人慧萼自五台山礼请到观音一尊,回国时搬在普陀山因大风阻挡不可以前进。传说慧萼找观音请示,得到了观音不想去日本的答案,所以就在潮音洞前面的紫竹林中给观音像修建了一座“不肯去观音院”。北宋时期神宗元三年(公元1080年)王舜封出使到朝鲜,途中遇到特大风浪,他于是遥望潮音洞前跪拜祈祷平安渡海。后来王舜封便把这件事报告给了皇帝,皇帝特别赐名叫“宝陀观音寺”。自此普陀山便名声远扬。

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山市西南方向。传说古时有一位名叫蒲翁的老人进山采药,他看到了普贤菩萨的显现。在北宋初年,当地又有很多次普贤菩萨显相的传说。宋太祖便派人前去峨眉山上塑造普贤菩萨像。宋太宗在太平兴国五年时期(公元980年),官方再次主持在山上铸建了大型普贤铜像,并且把山上原来有的白水寺改名为白水普贤寺。自此,峨眉山便成为普贤菩萨的说法道场,佛教徒诚心地向往的佛教名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地区。佛教传说中,释迦摩尼逝世之后1500年,地藏菩萨降生在新罗国(在今朝鲜中部)作王子,叫金乔觉,后来削发出家,叫地藏比丘。唐高宗时期,金地藏亲自渡海来到中国,来到九华山苦修。他在99岁时坐化时,肉身没坏。传说山上的“月(肉)身菩萨殿”,便是地藏的成道之处。自明代时起,人们用金地藏作地藏菩萨的化身用来崇拜,九华山便成了地藏菩萨的道场。

汉传佛教的宗派

中国佛教的宗派,最先成立的是由于东晋时代鸠摩罗什译介的三论或四论宗,这是印度空宗的法脉,到嘉祥大师而集大成。同时依据小乘的成实论而有成实宗;依据小乘有部的俱舍论而有俱舍宗。依据涅槃经而成涅槃宗;依据十地论而成地论宗;依据摄大乘论而成摄论宗;由达摩西来,传佛心印,而成禅宗;由唐代道宣专弘四分律,而成(南山)律宗;依据法华经的综合,至智者大师而成天台宗;由玄奘大师西游归来,据唯识论而成法相宗;依华严经开发,至贤首大师而成华严宗;自慧远大师倡莲社专修持名念佛,至善导大师而成净土宗;最后由于唐代开元年间,西域来了善无畏等三位密教的高僧,译传了密部的经法,而成立了密宗。

这样算下来,中国佛教,共有十三宗之多了,其中除了成实与俱舍两宗属于小乘佛教,此外都是大乘佛教。后来,由于各宗的相摄相抗,十三宗仅剩下了十宗,涅槃宗归入天台宗,地论宗归人华严宗,摄论宗归人法相宗。

自晚唐以后的中国佛教,小乘不受重视,三论、唯识,已无人研究,密宗在中国只是昙花一现,唐武宗会昌五年的法难之后,密宗在中国消失,倒是流传去了日本。中国的地理及社会背景,无法严格地要求戒律的遵行,所以律宗也是若隐若现地苟延残喘而已;最盛的是禅宗,以致禅宗的六祖惠能之下,又分出了五家宗派,五家之中以临济及曹洞二派发展得最为盛久,今日的中国僧尼,几乎全部是出自这两家的法脉而来。

观音菩萨是男是女

关于观音菩萨的来历,佛教中说法不一。有的说观音原是转轮王的儿子,名叫不旬。他和父亲、弟弟一起跟随释迦牟尼出家,修得正果,转轮王成为阿弥陀佛,不旬和弟弟分别成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有的说观音原是妙庄严王的女儿,名叫妙英。父亲为她亲许婚事,但她不愿出嫁,逃婚到荒山,结庐修行。后来为了替父王治病,不惜割下自己的臂肉,挖出自己的眼睛,终于使妙庄严王病愈,这片孝心感动了佛祖,帮助她修成无上菩提。

南朝宋昙谟竭翻译的《观世音得大势受记经》中则说:从前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国,这个国家没有女性,国王名叫威德,他于园中入三昧,见两条莲花从地上涌出分别左右,化生出两个童子:左面的一个名叫宝意,就是观世音;右面的一个名叫宝尚,就是大势至。观世音为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大势至为善住功德宝王如来。

悬崖上的艺术宝库——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在我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是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依山而建,东南绵延约1公里,现在主要洞窟53个,小神龛1100多个,造像5.1万余具,分作东、西、中三大区。石窟的建造贯穿整个北魏时期。

云岗石窟的艺术成就很高,它与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一并成为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

云岗石窟所雕凿的成千上万尊佛像变化万千,神态各异,有的高大魁伟,有的相貌庄严,有的体态安详。在第19窟里,有一主佛像高达16.8米,其左右二佛分处二耳洞;第20窟里的一尊大佛也高达13.7米,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是云岗石窟的代表作品。

石窟周围的壁上还刻画了浮雕,顶部有姿态优美的天女,凌空飞舞。许多中外游客都会在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前驻足留连,为这些宏伟而精美的石雕而倾倒,而赞叹不已。

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 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 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它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现存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6个朝代的洞窟492个。拥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15余身,唐代木构建筑5座,文画、文物5万余件。 

之所以能成就这个伟大的艺术,应该归根与“丝绸之路”的开辟。之后,千百年来碧天黄沙的丝路贯通着中西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而敦煌,地处丝路南北三路的分合点,当年曾是一座繁华的都会,贸易兴盛,寺院遍布。以艺术形象宣传思想的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沿路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遗产,其中以莫高窟为主体的敦煌石窟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 

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废,至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以后,又受到人们的注意。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这些盗窃和破坏,使敦煌文物受到很大损失。 

中国从四十年代起成立了莫高窟的学术研究和保护机构;六十年代对石窟进行了全面的加固;八十年代开始,莫高窟进入了现代科学保护时期。

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Longmen Grottos位于河南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 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贵族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条件,他们所主持开凿的石窟必然规模庞大,富丽堂皇,汇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因而龙门石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这些洞窟的开凿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所以龙门石窟的兴衰,不仅反映了中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

高原明珠——布达拉宫

“布达拉”,或译“普陀珞珈”,都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意为“佛教圣地”。 它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

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定都拉萨,建立起强大的吐蕃政权。641年,他与唐王朝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玛布日山上修建了宫殿。因为松赞干布把观世音菩萨(世间自在佛)作为自己的本尊佛,所以就用佛经中菩萨的住地“布达拉”来给宫殿命名,称作“布达拉宫”。当时的布达拉宫有大小房屋一千间,但是在赤松德赞统治时期遭遇雷火烧毁了一部分。后来在吐蕃王朝灭亡时,宫殿也几乎全部被毁,只留下了两座佛堂幸免于战火。此后随着西藏的政治中心移至萨迦,布达拉宫也一直处于破败之中。

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建立了噶丹颇章政权,拉萨再度成为青藏高原的政治中心。1645年,他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三年后竣工,是为白宫。1653年,五世达赖入住宫中。从这时起,历代达赖喇嘛都居住在这里,重大的宗教和政治仪式也都在这里举行,布达拉宫由此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五世达赖去世后,为安放灵塔,宫廷总管第巴·桑结嘉措继续扩建宫殿,形成红宫。在红宫修建时,除了本地工匠,清政府和尼泊尔政府也都派出匠师参与,每天的施工者多达7700余人。整个布达拉宫到1693年基本完工,总共历时48年,耗资约白银213万两。

布达拉宫在建成后又进行过多次扩建,方形成今日之规模。1959年,十四世达赖丹增嘉措离开西藏。此后,布达拉宫就不再是政治活动的场所,而只保留了宗教的功能。

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与文化

    中国历史与文化

    在古代的绝大多数时期,中国都居于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中心。不仅农耕绐济水平世界一流,政治制度趋于精密完善,文化创造力旺盛,而且还将儒家文化传播到周边国家,形成广泛的儒家文化圈。在经历艰难的近代变革之后,时至今日,中国在政治、经济及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发长足的进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在这里,中国人数千年的精彩画卷将为您展开!
  •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描摹,能够给读者比较完整的印象。
  • 霸者三国

    霸者三国

    面对着众多的三国名将,他竟然成了三国的第一武将吕布,面对感情,他是一个情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那种,江山,美人。他会选择什么?,他,作为现代人时,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小混混,可是机缘巧合之下,我来了到一个战乱纷纷的年代:三国
  • 颠倒鸳鸯

    颠倒鸳鸯

    林翔,一个形象设计师,坐在飞机上,突然天气发生异象,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竟然掉到了烟花巷,被迫男扮女装,还竟然有人看不出他男的,以为他是女的,喜欢上“她”。林翔不知道招惹谁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你们认错人了”林翔心里那个冤啊~!竟然有两个林翔~!
  •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本书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是研究法国大革命时期历史的必读书。
热门推荐
  • 废柴杀手妻

    废柴杀手妻

    一句话简介:两只妖孽、两只妖孽,谈恋爱、谈恋爱,两只都是变态、两只都是变态,真可爱、真可爱。咳咳,来正式的:玩世不恭,懒散随性,她是杀手界至尊,号称妖帝,眼里却只容的下美食美酒,只因被XS病毒控制了神经中枢,才不得不受人驱使。一朝穿越,做了修真世家的废柴小姐。被抢了嫡小姐的位置,抢了未婚夫,抢了进传承之地接受传承的资格,她都不恼,只要不欺负到她眼前,她乐得过悠闲的日子,只是有些人啊,自己作死,那也不能嫌她心狠手辣。废柴也是会咬人的哦~人人皆知,夜家大小姐,貌若无盐,天生绝脉,嗜酒如命,又贪吃好美色,还有养僵尸的爱好,好巧不巧的处了对象,还是个双腿有疾、男身阴脉,还瞎眼的独眼龙,实在是绝配、绝配。夜绝欢冷笑,丑女配瘸夫?丫丫的,真是个废物,能压住劳资吗?其实这就是两只妖孽慧眼识英雄(流氓,扮猪吃老虎的故事。【无虐、轻松,请相信作者的节操(泥垢,大胆跳坑么么哒~】
  • 袖手天下美人谋

    袖手天下美人谋

    十岁入宫,即已深知愁滋味。锦衣玉食敌不过宫墙内的孤独。有我在的地方,就要有你。喜怒无常的他,曾几何时,是她唯一的温柔,唯一的爱恋。幸福的时光,总是转瞬即是,他却一直陪伴着她,仿佛要到地老天荒。原来,这么快,就已经老了。
  • 谁敢抢朕的女相

    谁敢抢朕的女相

    皇上的宠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宰相,竟是女儿身,消息一出,有人傻了,有人笑了,有人怒气,有人哭了;他,一国之君,最高兴的事就是趁她不备时偷摸她偷吻她,还…他,一国大将军,公事私事总爱找她的茬,不为什么,只因他喜欢;她的心最后沉沦了,究竟为谁沉沦?他?还是他?又或是他?乱了,这一切都凌乱了。片段欣赏“他就是你说的精心准备送给朕的礼物?”“是,他就是此时最当红的男伶,绝对可以满足皇上。”“他不行,你行。”男子邪魅一笑,大手一拉,某人直接掉进男子的怀中。片段欣赏“朕听闻有一种方法可以医治爱卿的怪病。”“还请皇上赐教!”“女子男养,男子女养,可以祛除怪疾,只要爱卿穿上这一套女装三日,相信爱卿的怪病很快便会痊愈。”男子挑高眉头,眼底尽显邪恶的笑意。片段欣赏“皇上有旨,多罗郡主才得兼备,与慕容宰相实属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今特赐婚给慕容宰相为妻。”“臣接旨,谢皇上隆恩。”好,只要她敢嫁,她就敢娶。
  • 养生先养心

    养生先养心

    自身有病自心知,心病还须心药治。心态宁静身也静,心生疾病身也病。养我心,静我性,养心静性常安定。养心寡欲是良药,静性无虑心康宁。名利权势皆朝露,莫将嗜欲累心病。知朝露,即知命,行止快乐无偏病。吃好喝好,不如养心好名好利好,不如静心好。医好药好,不如开心好富好贵好,不如良心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个人的恋爱

    一个人的恋爱

    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湿鞋?一时走神儿谁都难免,但是入戏别深,出戏趁早,别剧情已经落幕,还迟迟不肯下台,就算要给自己加戏,也要问问你的搭档愿不愿意陪你演下去。爱情里有一个人出戏了,你也别再唱独角戏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妖魔战神

    妖魔战神

    上古蛮荒时代,大地之上,妖魔肆虐…大地人族圣贤,开辟万千武道,与之抗衡…后有另辟蹊径者,智比天高,采集妖魔血脉,提纯,以无穷灵药炼化,寻找人族武者中的特殊血脉者,植入妖魔血脉,使其在保留人族特征的前提下,亦可变身为妖魔…此类武者,被称之为‘妖魔武士’,拥有妖魔亦难以望其项背的杀伤力,潜力无穷。拳可碎星辰,掌可断江河,日月经天,吼落星辰…妖魔血脉品种繁多,故而,妖魔武士或变身为飞禽鸷鹰,翱翔于空;或如兽之精髓,强爪暴齿…更有甚者,变身太古凶兽,一拍翼就能刮起毁灭风暴,可以召唤雷电冰雪,也能够吸收日月星光,生命几近永恒不灭,与天地并存……
  • 浪荡公子和平胸妹

    浪荡公子和平胸妹

    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差,总会有个人在爱你;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好,也总有个人不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