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700000027

第27章 文艺科技——文化 艺术 科技丛林中绽放的美丽奇葩

文艺科技(中国卷)

汉字的起源与六书

《世本》、 《荀子》、 《吕氏春秋》、 《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颉、沮诵两人创造的。 

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伏羲作八卦,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但庶事繁多,最终不能满足。于是,应历史潮流,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颉造字,并说仓颉初造字时, “依类象形”谓之文, 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经过长期演进发展,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

还有的古书说,仓颉仰观星象圆曲之势,俯察龟纹纵横之象,至于什么鸟羽、山川,甚至手掌纹路等,都是他据以创作文字的基础。 

在清末民初疑古思潮的影响下,有人提出汉字实际上是孔子亲自创造的,然而甲骨文的发现迅速粉碎了这种神化孔子的说法。甲骨文的发现也动摇了《说文解字》有关文字起源的传说,对传说的“六书”理论也提出了各种质疑。 

其实,中国文字的基础是“象形”,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

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又叫“契文”、 “卜辞”, “龟甲文字”、 “殷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1899年被学者王懿荣首次发现,清末孙诒让著膜文举例》,开始对甲骨文加以解释。1928年后经多次发掘,先后出土达10余万片。这些文字都是商朝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下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为盘庚迁殷到纣亡200多年间的遗物,是研究商朝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在4500字左右,可认识的约1700字。 

为什么屈原等人的作品被为“楚辞”

在汉代前期已经有“楚辞”名称。它的本义是,当时广泛指楚地的歌辞,之后才变成专称,特别指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类诗体具有很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篇中大量地引用楚地的风土特产与方言词汇,“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黄伯思《东观余论》)。 

楚辞和楚国的音乐民歌有血缘关系。“兮”就是楚地民歌习用的虚词;“乱”字收尾,也从乐曲出来;个别的作品还有“倡曰”(领唱)、“少歌”(小合唱),也都保留了音乐的痕迹。楚辞还受到楚国民间巫歌的影响,《招魂》的巫阳下招,是很好的说明。在此同时,和此有关且影响“楚辞”的便是楚国的方言。它们都是有特殊的意义与声调。 

屈原是楚辞的第一位同样也是最主要的一位作家,楚辞这种新诗体也正是他在学习楚国民歌的基础之上所完成的。到汉成帝时,刘向、屈原、宋玉等很多的作品,书名就题作《楚辞》,自此以后,“楚辞”便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

八股文

八股文也称“时文”、“时艺”、“制艺”、“制义”、“八比文”、“回书文”。它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的文体。它以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诗经》、《尚书》、《礼》、《易》、《春秋》中的文句命题,解释要以朱熹的注释为依据。它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文章的格式必须包括规定的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八个部分。历史上,把这种文章叫作“八股文”。 

“四书五经”为何物

《四书》它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当然,“四书”这个说法一直到南宋才出现,南宋著名学者朱熹将它们编在一起,并撰写了《四书集注》为这四部著作作注。 

先秦时,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把火烧下去,很多典籍就失传了,其中就有《乐经》。后来历代又有许多著作进入“经”的行列,最终成了十三经。 

在十三经的发展过程中,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后来的五经中,《礼记》和《左传》取代了《仪礼》和《春秋》的位置,这两部新的著作都是后人对前人著作的注解。

什么是“春秋三传”

《春秋》言词隐晦,表达过于简约,给后人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更好地表现《春秋》经文的内容大义,很多学者为其著文诠释,以补原书之不足。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代传注《春秋》的有五传。后来《邹氏传》十一卷、《夹氏传》十一卷亡佚,只有《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流传至今,被称为“《春秋》三传”。 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全书六十卷,以《春秋》为纲,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后代史家梁启超推崇《左传》的出现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 

《公羊传》乃儒家经典之一,旧题公羊寿撰。重在阐发《春秋》经中之微言大义,而略于叙事,可谓训释之传。《公羊传》训释《春秋》,颇多牵强附会之处,但由于它所表述的“大同一统”思想,迎合了封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公羊学屡兴不绝。 

《谷梁传》也是儒家经典之一,旧题谷梁赤撰,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谷梁传》比《公羊传》晚出,属今文经学,其宗旨亦在阐发《春秋》经中之微言大义,只有少量叙事,间或有长篇对话。可能由于师传不同,《谷梁传》所释之大义与《公羊传》略有出入,但在曲解经文为己所用上,二者倒是不谋而合。 

贯穿古今的通史——《史记》

纪传体是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的史书写作体裁。“正史”的“二十五史”采用的就是纪传体。这种史学体裁始见于司马迁的《史记》。 

“本纪”的内容是记述帝王生平事件,按时间顺序记载重大事件,排列在全书最前面。 

“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不论是《史记》,还是其他纪传体史书, “列传”都是全书中篇幅最多的。在“二十五史”中,一般把列传放在最后面。 

在“本纪”、 “列传”之外, 《史记》还有“表”、“书”、 “世家”。 

“表”采用表格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谱列人物和事件。 

“书”专门记载典章制度,每一篇“书”,犹如一部专史。 “世家”主要用来记载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历史。 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东汉政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自旧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 它包括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共100篇,后人划分为120卷。《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它把《史记》 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百官公卿表》。 

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喜用古字古词,因而《汉书》比较难读。 

《二十四史》与《二十五史》

清乾隆时期诏刻的包涵24部纪传体史书,合称二十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引日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

到了民国,人们又把《清史稿》容纳其中,于是《二十四史》就变成了《二十五史》。 

十三经和《十三经注疏》

在宋朝,理学家们把《孟子》和《尔雅》也提高到经书的地位。北宋哲宗年间的科举考试中就包括《孟子》了。从此儒家的经典便成了十三经,直到封建社会终结,再也没有变化。 

对于这十三部儒家的经传,汉朝及其后的学者们做了大量的注释工作,人们称之为注或笺。唐宋时期,由于时间久远,人们对汉代的注释也难于理解了,于是一些学者不仅注解经传的正文,而且对前人的旧注也进行解释和阐发,习惯上就称之为“疏”或“正义”。南宋以后,有人把十三经以及比较好的注、疏、正义合刻在一起,形成一整套经书及其注文,称为《十三经注疏》。这十三部经书的注疏作者分别如下:

《周易》 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诗经》 西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 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记》 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 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春秋左氏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禺疏;

《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孟子》 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

缘何“戏曲”被称为“梨园”

戏的这种称谓可以追溯到唐代。梨园在当时的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光化门外的禁苑中。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唐玄宗是一个既懂音乐,又酷爱乐曲的人,他亲自选了三百个“音乐工作者”,在梨园内给他们排练、指导。在演奏排练中,无论谁有什么错误,唐玄宗都能立刻察觉到,并且指正出来。这些“音乐工作者”就被人称做“皇帝梨园弟子”。由此,梨园就成了宫廷内专门训练音乐乐工的机构。 

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器乐演奏人员,它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是鼎足而立的三大音乐机构。当时所有被人所爱好的乐工,大多数都出身于梨园, “梨园弟子”就成了乐工弟子的代称。 “梨园”一词也被借用以表示乐工机构。后来的很多乐工机构,虽都沿用了“梨园”的名义,而实际上并不都设在梨园。 

梨园的乐工多是来自民间的艺人,经过严格选拔进入宫廷后,既能专心磨练演奏技能,又能互相学习,技艺得到精进,对唐代诗歌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后来的人就将戏曲界习惯地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将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子弟”了。 

什么是话本

宋代“说话”(说书)人的底本。也称为“话文”或简称“话”。“说话”就是讲故事。类似现代的说书。治本的其内容有佛经故事《说经》、历史故事(讲史),脂粉、灵怪、传奇、公案、武打、人物(小说)等。其中,最为世人喜欢的是小说。宋代传到今天的“话本”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仨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及晾本通俗小珊等。以“说话”为主的艺人称“说话人”。 “话本”各有独立的科目。宋代各大城市都有不少娱乐场所,如瓦子、勾栏等。 “说话人”不仅在这些场所表演,还经常深入到乡村。陆游曾以诗记述宋代“说话”艺术的景况: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什么是南戏

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块嗽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就其音乐——南曲来说,则是一种重要的戏曲声腔系统。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海盐腔、馀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展的基础。 

南戏原是由顺口可歌的村坊小曲发展起来的,后吸收杂剧及其他民间技艺。作者多为下层文人,词语通俗,不为士大夫所重视,主要流行于今浙东、福建地区。到南宋末年,渐由民间繁衍而盛行于都下。最早的作品有《赵贞女蔡二郎》和《王魁负桂英》。 

蔡文姬与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名琰,是东汉末年大名士蔡邕的女儿,她自幼就聪颖过人,博学多才,尤其在文学和音律方面更是出众,是个出了名的才女。父亲死于狱中以后,文姬孤苦无靠,只好跟着难民到处逃亡。有一天文姬在逃难中正好碰上匈奴兵,被其掠去。从此,她流落匈奴成了左贤王的夫人。 

左贤王很宠爱文姬,夫妻感情很好。蔡文姬在南匈奴一住十二年,生有两个孩子,但是仍然十分思念故乡。她靠着自己的音乐天赋创作了《胡笳十八拍》,并且经常演奏,借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琴曲中有《大胡笳》、 《小胡笳》、 《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

后来,曹操派朝臣周近出使南匈奴并赎迎文姬。文姬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洒泪与左贤王和两个孩子告别后踏上了归乡的道路。经过长途跋涉,数月之后,她终于回到了曹操的大本营邺城。 

笳,出于西北民族地区,汉时传人中原。 它形似筚篥,是汉代鼓乐中的主要乐器。胡笳就是胡地的笳,在汉时流行于塞北和西域游牧民族中。胡笳善于表现凄怆、哀怨的情感,富有悠远的穿透力,很符合那些边远游牧民族英勇强悍的个性及牧马吹奏的特色。 

在汉魏历史上流传有不少运用笳声作战的故事。历史上也有不少有关笳的文章,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更为笳添加了一种感伤而诱人的神韵。 

中华传统文化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清乾隆朝官修丛书。永瑢领衔编撰,总纂官纪昀。1773年开旧库库馆,大批学者参与,1887年编纂完成。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收书3460多种、79,000多卷、36,000多册。共44小类,分别为:

经部: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10类);

史部: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15类);

子部:墨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

集部: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5类)。 

全书另有存目6766种,共缮写7部,分藏于文渊阁、文源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另有剧本一部存于北京翰林院。全书内容丰富浩瀚,包罗宏大,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和发展泥土和营养,不愧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中国人陉东方读书,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和后代王朝维系统治宏扬大业的“传国之宝”。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皇旨编撰的一部是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1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 

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共立214个部首,全书分12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共收字47035个。所收之字,注明音节和不同的意义。释义时,举出古籍中的例证,附释词语,从而兼有词典的作用。书末附录生僻字及不可施用之别字,以便检索。道光时,王引之等奉敕考证,订正失误2500多条,撰成《字典考证》。 

《红楼梦》

清曹雪芹著古典小说,原名《石头记》。全书120回(一说110回),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写于乾隆年间。描述荣国、宁国二府由盛至衰的全过程,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主线,揭露封建社会后期的黑暗和罪恶。它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体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在现代还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已被译成英、日、德、俄等国文字出版。 

北宋四大书院

北宋承五代之乱,宋初又忙于军事征战和政治制度变革,统治者为谋求长治久安,注意以科举笼络士子,而忽视兴办学校教育。开国初80余年没有兴办学校,出现士大夫无所学的情况,作为民间教育组织的书院于是兴起。一些富室、学者纷纷自行筹款,依山靠林,辟舍建院讲学。其中最著名的书院有白鹿洞、岳麓、应天、嵩阳 (或石鼓)书院,称为四大书院。 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它成立于公元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改革措施之一, 目的是为变法培养人才。主要招收官僚子弟及各省中学堂毕业的学生入学。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却保留了下来,公元1902年,设立了预备科咆括政科、艺科)和速成科,又增加了进士馆、译学馆、医学实业馆。公元1910年,改设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它改名为北京大学。 

“扬州八怪”都有谁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画坛上出现的一群敢于革新变法,讲究意趣和特立独行的画家。“扬州八怪”最典型的说法有8人,他们是金农、黄慎、郑燮、李〖XCG1.TIF;%95%95〗、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但通常说的扬州八怪并不仅指这8个人,而是说法众多,有8到15人不等。据扬州人的说法, “八怪”就是这里方言中奇奇怪怪的意思,与8的数字关系不大。所以, “扬州八怪”无论是指多少人,都是指的那些“怪”风格的画家。 

同类推荐
  • 三星堆之101个谜

    三星堆之101个谜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神秘的图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山海经》。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具魅力的青铜文明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星堆……三星堆,一座古城,一个迷失的古国,跨进三星堆,就是跨进一座谜的城,一个谜的国度。
  • 边戎

    边戎

    杨应麟,因为时空倒错的空难,他穿越来到了北宋政和年间,因为被花石纲逼得家破人亡,他与哥哥杨开远逃难出海,结果被异族俘虏成为了奴隶,因为一场瘟疫,他死里逃生反而获得自由之身。但还是没钱,他与哥哥甚至过上了抢粮的日子,但他并不想一辈子过奴隶的日子,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以现代人的数学计算本领成功做了折彦冲的军师,最后甚至当上了国师,开始了大宋王朝的征战史,改变天下。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文争武斗,英豪辈出。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三国鼎立,风云变化,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
  •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庆余年》同名影视剧由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等主演,现已杀青。
  • 血咆

    血咆

    武警队长离奇失踪,却意外穿越东汉末年,作为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他,在这里得到了久违的亲情,在各位兄弟的帮助下,他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小人物做起,以捍卫大汉为起点,成为朝廷一方大员,然后割据一方,自成一霸;为早日结束这战乱的天下,他以雷霆手段清扫道路上的阻碍,最终俯瞰天下。
热门推荐
  • 俊俏女太子

    俊俏女太子

    拔一柄神剑,破亿年宁静。架一虚幻界,解千年封印。穿一身男装,扮俊俏太子。携一双玉手,历重生繁华。执手相看,是姐妹情深。血染长衫,是旧人相忘。一柄折扇——相遇,纵使扮作男儿也注定相知相恋。一片竹林——归处,既便是懵了心智也注定将记忆唤醒。穿越不是仗剑天涯,而是活出自我!
  • 未央金屋殇

    未央金屋殇

    看到她尸体的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生命中唯一的光芒离他而去,直至暮年,他依旧悔不当初。上天给了他从新活过的机会,他发誓这一世定不会再让她离去。然而,当面对与前世一样毫无余地的选择时,他又该怎么办?是选择和当初一样,还是坚决保护她?他千算万算,却算不到她和他一样重走人生,他以为的命运规律,在他们不知道时已然改变。重生后,他依旧选择长门废后,可她却不再选择苦等十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不敢说是诗,只因为生命的音符,在时空里跳荡,偶尔捉几只,铺排在平面上,就成了这,似连似断的长短句,空灵的真实,意象延绵嘈嘈急雨,韵律源于天地,智慧敲击宇宙的秘密,情,融化在阳光里,携心灵共振,是恒久的魅力。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艺术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艺术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流芳百世,传世名言,启迪心智。《艺术家成长故事》精选了中外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如马神仙马致远、牧童画家王冕、风流才子唐伯虎、书法家祝枝山、辛酸泪笔化巨著曹雪芹、扬州怪才郑板桥、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武林至尊金庸、一代宗师齐白石、京剧大师梅兰芳、一代画才徐悲鸿、国画大师张大千、浩瀚星海冼星海、贝多芬、早逝的音乐天才莫扎特、柴科夫斯基、钢琴诗人肖邦、天才多产作曲家亨德尔等,讲述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成才故事,总结和提炼他们成才的启示与“秘诀”。
  • 百花女情倾天下

    百花女情倾天下

    她,一个空灵而才华横溢的女子,因还灌溉之情,下凡以泪报恩。却因种种算计,,尝尽苦楚。遭众人争夺,最终将情归何处?他,大漠的雄鹰,狂妄、唯我独尊,是女人为无物,却在见她的第一眼,相信一物克一物。他,中原的天子,后宫女人无数,朝堂威震众臣,却在见她的第一眼,才明白什么叫做爱情。她,皇商之女,自认美貌才华一身,百般算计,到头只是梦一场。还有,他,他,无数的英雄男儿为她痴迷,却终不得。
  • 古城探幽

    古城探幽

    一个偶然的故事掀开隐藏千年的惊天谜团,古城再一次在人们心中重新浮现它神秘惊悚的形象。这一次去的人能回来几个?
  •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假如你想了解一部名著的主要情节,你可以阅读“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假如你读了这几部分而起了阅读原著的愿望,具体到本书来说:假如你想了解作者的情况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名家点评”“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则指明了原著的精华之所在。你可以阅读“主要人物形象”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本身的艺术成就与名家对作品的评价,对名著的速读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你可以阅读相关篇目的“内容概要”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中的主人公。速读使你能够花费较少的时间与精力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你可以阅读“文学成就”和“名家点评”部分;假如你想记一些名著中的精彩篇章,你可以阅读“作者简介”和“作品档案”部分
  • 中国孩子最爱读的好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国孩子最爱读的好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世界上最经典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趣味故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断案推理故事、培养洞察能力和反应能力的斗智斗谋故事、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趣味思考故事、提升国学修养的中华成语故事、提升语言文字基础的中华谜语故事、陶冶艺术情操的诗词歌赋故事、磨砺人生志向的名人成长故事等,内容丰富、精彩。这是一本孩子和父母一起阅读的儿童经典文学书籍,注重了童真趣味和文学经典的双重体现,是陪伴孩子一生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