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9800000008

第8章 匈奴和战与南越称臣

汉初,经济残破,民不聊生。秦时已经兴起的匈奴部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所控制的地域包括贝加尔湖以南辽阔的草原大漠。在秦末战争中,尽数收回了秦将蒙恬所占领的匈奴地方,又进入长城以南。楚汉战争时,中原疲于征战,匈奴日益强盛,军中勇士多达数十万,对新生的西汉帝国形成了严重的威胁。汉高祖七年,匈奴发兵攻打太原郡,兵临晋阳城下。刘邦于是亲自率军迎击匈奴,时值冬季严寒,士卒中冻伤患病的人大量增加。匈奴冒顿单于佯败,诱汉军北上。

三十二万汉军追击,刘邦先到平城,主力尚未抵达,匈奴派兵四十万将刘邦围困于平城东北的白登。汉军指挥中枢七日不能与汉军主力联系,亦无法得到后勤补给,不得不贿赂单于妻阏氏,使说服单于解围一角,终于脱逃,得与主力会合。匈奴退军,刘邦也引兵而罢。此后,汉与匈奴结和亲之约。相互约为兄弟,汉以宗室公主嫁与单于,每年给予匈奴织品酒米食品各有定数。不过,匈奴仍然时时侵扰代、云中、上谷等郡国,使北边地区社会经济生活难以安定。

自平城之役以来,汉廷与匈奴的关系,表面上以“和亲”形式维系,却一直处于战和不定的状态中。公元前177年夏天,匈奴右贤王乘文帝新即位,国内政局不稳,大举入侵河套以南地区。

匈奴破坏和亲,捕杀汉朝官吏和士兵,掠夺当地居民的财物和土地,汉文帝便发兵抗击匈奴的骚扰。这是自实行“和亲”政策以来,汉廷首次以兵戎对付匈奴。汉文帝派灌婴率八万五千车骑,在高奴迎击右贤王,又发中尉材官防守长安。文帝还亲自到甘泉督战,结果右贤王兵败逃出塞外。汉军乘胜追击,汉文帝从甘泉到达高奴,并取道高奴去太原。就在这时,济北王刘兴居得知文帝去太原,以为他要亲自指挥追击匈奴,乃起兵发动叛乱。汉文帝闻讯,立即命令灌婴罢兵,同时赶回长安,平定济北王的反叛。匈奴退回塞外后,即令右贤王西攻大月氏,先后征服楼兰、乌孙等二十六国。

公元前176年,冒顿单于派人给汉文帝送来一封信,表示愿意跟汉朝恢复和亲。由于当时匈奴新破月氏,士气方盛,形势对汉朝不利,同时汉朝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以便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因此决定与匈奴恢复和亲。公元前174年,汉文帝派人前往匈奴,双方约为兄弟,还送给冒顿许多贵重物品。过了不久,冒顿单于死了,子稽粥继位,这就是老上单于。老上单于初立,文帝将一位宗室公主嫁给他,还派宦官中行说为陪嫁大臣,他到了匈奴后经常为单于出谋划策,劝他进攻汉朝,掠夺汉朝的财富,匈奴与汉廷的关系日趋紧张。公元前166年,匈奴以十四万骑攻入朝那、萧关一带,杀死汉朝将领,掳掠了大批人民和牲畜,烧毁安定郡的回中宫,甚至前锋到达雍县和甘泉,威胁着汉朝都城的安全。汉文帝派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调集十万骑兵,驻防长安以备匈奴。又派卢卿、周灶、张相如、董赤等人,发车骑进击匈奴,将匈奴赶出塞外。

从此,匈奴日益骄横,几乎年年骚扰边地,杀掠大量人民,云中及辽东两郡受害最为严重。公元前158年冬天,匈奴以三万骑兵侵犯上郡和云中郡,杀掠大批人民,告警频频传至甘泉和长安,京师为之震动。朝廷派大将屯守飞狐口、句注和北地。在都城长安附近,也派重兵防守。

周亚夫驻守细柳时形势紧张,驻军戒备森严,随时准备应急。汉文帝到细柳慰劳将士,周亚夫甚至披甲持兵,简直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过了一个多月,汉廷大兵赶至边地,匈奴撤出塞外,汉兵也停止追击。

汉文帝在位期间,为了谋求安定和平的环境,对匈奴一直采取克制的态度。他继续执行汉初的“和亲”政策,避免大动干戈。然而匈奴虽受益于和亲政策,却不信守和亲的盟约,大规模的骚扰就有三次,小的侵袭则不计其数,不但边郡人民深受其害,而且汉王朝用于军队的耗费也很大。当时晁错上书汉文帝,分析汉朝与匈奴双方在军事上各自的短长,指出匈奴是个擅长骑射的游牧部族,他们往来转徙无常,入侵之机灵活,一旦发现守塞之卒有所减少,便随时可以入境掠杀。如果朝廷不发兵救援,边民势必绝望而降附匈奴,而发兵人数少则无济于事,即使人数多,距离远的县也是救兵刚到,匈奴人却早已逃跑了。如果在边地驻扎防守,费用开支实在太大,不在边地驻守,匈奴人随时可以打进来。这样年复一年下去,则国穷而民不得安宁。于是,晁错提出在边地建立城邑,招募内地人民迁徙边地,每个城邑移徙千户以上的居民,由官府发给农具、衣服、粮食,直到他们能自给为止。凡接受招募迁往边地的老百姓,有罪的可免其罪,无罪的可以拜爵或者免除徭役。迁往边地的老百姓,能抵抗匈奴人的掠夺,夺回被匈奴人掠夺的财物,则由官府照价赏赐一半。这样,使远方无屯戍之苦,而塞下之民又可相保。

汉文帝采纳晁错的计策,便招募人民迁徙塞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久,晁错在上《论贵粟疏》中,又提出使民以粟为赏罚的“贵粟之道”,规定凡入粟朝廷者可以拜爵,可以免罪。而入粟塞下者,也同样可以拜爵和免罪。汉文帝再次采纳晁错的意见,令民入粟于边,还根据入粟的数量,规定了拜爵的不同等级。这对于抗击匈奴的骚扰、减省运输之苦,都有一定意义。此外,文帝还在边地建立马苑三十六所,分布在北部及西部,用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匹。在民间,同样奖励老百姓养马,以满足边防对马匹的需求。汉文帝所采取的上述措施,尤其是“募民实边”的办法,改变了单一轮换屯戍的制度,既有利于对边郡的开发,又大大加强了对匈奴的防御力量。这对景帝继续执行休养生息政策,解决内部诸侯王叛乱问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后来汉武帝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打下了基础。

汉文帝死后,景帝对待匈奴,仍然实行“和亲”政策,并开放边地关市,对单于赠送财物一如既往。随着汉朝防御力量日益加强,匈奴对边地的军事骚扰也有所收敛。景帝在位十六年间,匈奴入边次数大为减少,大规模的入侵只有一次。

在公元前144年六月,匈奴入雁门,攻至武泉,又入上郡,抢掠汉朝的宛马。汉朝官兵奋起抗击,战死者达两千人之多。除此之外,在汉景帝在位期间,匈奴没有更大规模的军事骚扰,只是小规模盗边而已。总之,文景时期在对待匈奴的军事骚扰问题方面,并非只停留在单纯的消极退却,而是以积极加强防御力量为主,从而达到避免和减少战争的目的,为休养生息创造了和平的环境。

秦末农民起义之际,南海郡尉赵佗乘机扩大势力,听说秦朝灭亡,就合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汉初,刘邦无力远征,派使者立赵佗为南越王,要他在当地和越族各部,与汉朝通使,不要扰乱附近各郡,与汉胡关系和好。吕后时期,认为南越是蛮夷,因此禁止铁器及牛马羊供应南越,赵佗发兵攻打长沙边邑,自立为南越武帝,双方关系日趋紧张。吕后派大将率兵讨伐,结果因水土不服,军中疫病流行,进军南越中途受阻。一年后,吕后病死,遂告罢兵。从此,赵佗软硬兼施,先后征服闽越等地。在岭南广大地区,他也开始称制,仪制与汉朝无异。

赵佗本是真定人,虽去南海已四十九年,却不忘家乡。他听说先人坟墓已被破坏,亲族兄弟被杀,更为恼火,发书要求汉朝撤离长沙郡的驻军,放回他的亲族兄弟。为了避免战争给社会带来的严重灾害,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以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对南越王称帝一事,汉文帝采取怀柔的政策。刘恒下令修复了赵佗先人的坟墓,派人慰问了他在真定的亲人,还给赵佗的亲族兄弟以尊贵地位,给予特殊的礼遇。随后,汉文帝派陆贾持诏书和礼物前往告谕赵佗,只要削去帝号,不再扰乱附近郡国,则承认他为南越王,允许他自治,与汉朝通使往来。此诏书文辞颇为诚挚,赵佗为这篇言辞恳切、情感亲和的外交文书所打动,致书谢罪,自称“蛮夷大长老夫臣佗”,表示愿意长为藩臣,奉贡职,并宣布废去帝制。于是,自陆贾回朝后,一直到汉景帝时代,南越称臣遣使入朝。虽然据说在国内仍然暗自沿用旧的称号,但是使臣入见天子时,“称王朝命如诸侯”。此政策的运用成功,避免了一场兵乱。

同类推荐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
  •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万吨巨轮顷刻间支离破碎永沉海底;飞机失踪数年后出现在遥远的月球;数十人被在黑雾中迷失灵魂;人畜眨眼间被吸入魔窟化为白骨;沙漠中幻象纷繁引人赴死;峡谷里众多冒险者神秘死亡……对于这些神秘之地,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人类不得入内;有人说是死亡笼罩的所在,误入者必死无疑;也有人说是大自然的禁区,一旦踏入将会遭受灭顶之灾。死亡无法形容的恐怖;神秘不能诠释的离奇。这是地球上最后的秘密,我们称这些区域为——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魅杀

    魅杀

    好消息,本文《魅杀》于9月28日已加入5折特价V书,全文看完只2.8元!!!推荐湘另外两篇文:《第一奴妃》(宫斗文)《杀神女帝》(连载中)《很魅很狐狸》:(已完结)魅杀,以音化魅,以魅为杀!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我心上。我是一个拥有三世记忆的女子,在这三世里,我有着同一个身份——杀手!这一世,我有着倾国倾城绝世魅惑的颜容,名唤晚夕。仿若命运注定,我仍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杀手,相比杀手的一剑封喉快准狠的杀招,我更擅长魅杀,给我任何能够发出声音的物器,我就能以音化魅,以魅为杀……盟山誓海,海枯石烂;七情六欲,欲壑难填;恩怨仇恨,恨天荒老;万里江山,山河碎破!看三世杀手辗转四位帝皇身侧,身兼仙妃、魅妃、夜妃,三重身份,魅乱锦绣河山…本书以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与三个朝代:齐朝与梁朝,北朝的第一个朝代:魏朝为背景!与历史稍有差入!http://m.pgsk.com/g/jx123湘的圈子,亲们进来坐坐,聊聊哈!!
  • 极品魂爵

    极品魂爵

    魂爵,被称作神的人类,长存于世,守护天下苍生。月陨,一个荣誉的王族,代代相传,被天下人敬仰。魂爵十一位,不是所有魂爵都心系天下。王族几千年,不是所有王侯都令人侧目。他是一个抛弃了天下的魂爵,她是一个被天下抛弃的王侯,相遇,相知,相爱,相守,可是只求安宁地一起走下去都是一种奢望……
  • 清穿孝昭仁皇后

    清穿孝昭仁皇后

    康熙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史册记载乃辅臣遏必隆之女,鳌拜义女。她出身高贵,却仅在康熙后宫昙花一现,在皇后之位不到一年便香消玉殒。当来自现代的灵魂占据了这具身体,当四阿哥不再是德妃的孩子……容凰发誓,她一定要摆脱原定剧本中无子早逝的悲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找阳光的笨小孩(闪小说校园篇)

    找阳光的笨小孩(闪小说校园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钻石豪门:总裁聘金66亿

    钻石豪门:总裁聘金66亿

    【正文完结】他对她霸道禁锢,纠缠无度……“谁动你一根手指头,我要他一双手。你是我的心宠,没人敢碰你,你从出生始就注定是我的!”他是至尊总裁,金融界的霸者!为了征服这个女人,设下天罗地网,只等她乖乖中计!风洛洛又一次被夜袭,KAO,某男灼烫的气息扑面而来…看她如何驯服腹黑帝王!
  • 蜀山大掌教

    蜀山大掌教

    他身居四派,能左右逢缘;他有点癫狂,杀人随心,喜怒亦无常……只因他错救一人被一朝洗白,从此天堂变地狱;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却让他拥有了修习罕见道法的机会,更让他获得了一朵奇异的紫色莲花,忽然地狱变天堂。彪悍的游戏人生亦从此开始……这是一个瑰丽奇幻的虚拟蜀山世界,道德与法律在此失控,玩家互相挑战着人性下限!且看紫阳一路披荆斩棘,凭借手中长剑荡尽万般困难,成就蜀山大掌教!千莲动,神魔惊,仗剑蜀山行!
  • 蛮妃不好惹:相公你别急

    蛮妃不好惹:相公你别急

    穿越千年嫁给傻子,周子佩觉得自己很幸运。傻子多好呀!想欺负就欺负!只可惜他不是……“我不会要你的,因为在我看来你连妓--女都不如。”新婚之夜,他笑得邪佞,“小哑巴,如果想我了可以到怡红院找我。”他等待她难堪的神情,可她却笑得淡然:“走好。小心别得花柳病,不好治的。”这一回换他愣住了,他没有想到世人皆知的哑女竟然如此能言善辩……且看二十一世纪高材生PK古代极品腹黑男……
  •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精选了爱因斯坦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桐城派散文

    桐城派散文

    金开诚、刘永鑫编著的《桐城派散文》讲述了: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 ,是清代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始创于戴名世、方苞,经刘大槐发扬而影 响渐渐增大,到姚鼐时发展到了鼎盏时期。方苞、刘大槐、姚鼐被后人称为 “桐城三祖”。《桐城派散文》中桐城派的发展几乎与清王朝的国运相始终 ,一直延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彻底消亡,时间跨度前后共二百多年, 桐城派的影响之久、流播之广、声势之显赫,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 史上都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