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9300000003

第3章 中国古代乐器的产生与发展(1)

中国古代乐器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道路,在不同的时期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都代表了那一时代国家的发展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与思想。通常我们会将中国古代乐器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远古时期(约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711年);先秦时期(公元前1711年—公元前256年);秦汉隋唐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1840年)。

1.远古时期

在艰苦落后的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像野兽一样抢夺食物,像野兽一样死于自然灾害或是集体争斗。但是人类并不同于其他动物,他们有智慧,会思索,他们需要更多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自己丰富的内心感情,动物只会嚎叫,但人类会歌唱,需要聆听,而且还会让石头、泥土、竹子、骨头发出美妙的声音。就这样,乐器诞生了!

专家推测:远古乐器来源于古人的生产生活工具。如磬,一种和石器时代的石犁、锄头形状很相似的乐器,只不过是在石犁、石锄安柄用的圆孔中系上一根绳子,悬挂撞击,能发出“当当当”悦耳的声音。骨哨,是作为一种联络工具用于狩猎中的;把兽皮蒙在空心的陶制器皿上击打,鼓就诞生了;受敲打的陶碗、陶杯能发出清脆声音的启发,便有了陶铃。研究者由此认为,石质乐器的产生,与当时农耕、狩猎活动中石制工具的使用有关;陶制乐器的产生,与陶器文化的整体发展有关;而在生产活动中,一些拟音工具的长期使用,逐渐开发了人的音乐智能,培养了人的音高甚至音程观念。而那时的乐器主要也是为配合其他的活动形式,因为远古的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是一体的。这些古乐器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它们既是表现音乐的工具,又是劳动生产的工具,或是生活用具。

就这样,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就已能制造了很多乐器了,据考古出土的实物来看,远古最早出现的是吹奏类乐器,其中以1985年在河南舞阳出土的16支竖吹骨笛的年代最为久远,已有8000余年历史,浙江河姆渡出土的160支骨哨距今也有7000余年。

而目前发现最广、最普遍的远古时期乐器当数埙,那时的埙多是陶埙。埙是一种吹奏乐器,形状类似于鸡蛋,上面开孔,由土捏成,于火里烧制而成的。埙的声音凄婉、深邃、空洞,让人们在听到后,不免会在心底涌起一丝淡淡的怅惘,仿佛置身于空旷的原野或忆起了尘封的往事,其意境是众多现代乐器都难以表达的,有很强的震撼力。远古时期的埙最初被怀疑可能是烧制给小孩当玩具的东西,后来才慢慢成为大人也用的乐器。那是因为出土的远古时期的埙确实无论是外形、大小、指孔位置、指孔数都始终带有随意性,很难确定它的音高和音律。

其他远古时期的吹奏类乐器见于传说记载的有龠、管、箫、笙等,其中管可能指的就是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箫也是由骨哨发展而来。远古时期也已经有了击奏类乐器,如磬、鼓。

这一时期的音乐都非常简单,节奏是最基本的因素,但是在乐器制作时已注意到了音高和音色的变化了,出现了基础音阶的萌芽。打击乐器种类较多,占主要地位,其发展途径是由形制不定到定型,种类由少到多,音高也逐渐确定,由只有个别音到有一定的高低音关系的多音阶段。

在乐理上,这些远古乐器在演奏中主要体现了古代以宫、商、角、徵、羽为主的五声音阶,但这并不代表说远古乐器不能表现现在的七声音节。这主要与我们祖先的和谐共生的宇宙观关系密切:从后来的发展看,“宫商角徵羽”变成了“金木水火土”,又变成了“东西南北中”,一切都与古老的“五行”相暗合,这便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七声奉五律”,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习惯性的规则。这个规则,也恰好符合中国文化所崇尚的平缓、宁静、相依相存的精神境界,体现在用这些远古时期的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乐曲上,就尤其显得沉稳典雅、荡气回肠。

2.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是我国乐器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公元前8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虽然这一时期战乱不断,各国之间都在不断的兼并融合,但春秋战国也是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文化大发展的年代。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中国古乐器迎来了其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古琴在这时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独奏乐器。这一时期乐器种类繁多,但主要是以击奏类为主、钟鼓乐为代表。先秦这段时期乐器制作精美,音乐性能也逐渐完备,从总体上来说无论是在乐器的品质还是数量上都具有前所未有的飞跃。这一时期出土发现的乐器主要有大型编钟、编磬、笙、竽、琴、筝、瑟、排箫、箜篌、建鼓、悬鼓、有柄鼓、扁鼓、铜鼓等等。这一时期最能够集中反映当时的乐器成就、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出土乐器,可以说是曾侯乙墓出土乐器。仅从墓葬的规模之大,发现乐器总类之多和殉葬乐队来看,我们就能知道当时乐器发展的繁荣景象。

据统计,先秦时期的乐器,见于文献记载的有近70种。仅在《诗经》一书中提及的就有29种之多。由于当时乐器品种与数量的大大增加,于是在周代时产生了根据制作乐器的不同材料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作“八音”分类法。这也是中国古代首次对乐器的分类,对于后世乐器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乐队的表演形式也是出现在先秦这一时期,常常需要几十人来演奏一曲完整的乐器。最常见的乐队演出形式就是编钟,这也是诸侯王身份地位的象征。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末期,旧的礼乐制度受到冲击而濒于崩溃,民间俗乐得到较大的发展,当时的民间俗乐,节奏轻快活泼,表情丰富,与宫庭雅乐的“和平静穆”形成鲜明的对比,不断地流传开来。

随着乐器制造技术的进步,先秦时期代出现了系统关于音阶、调式和转调的理论,即“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传统的五声音阶由宫、商、角、徵、羽加变宫、变徵两音变成了七声音阶,但仍与现代流行的七声音阶不同。“六律”则是指只用一个“变音”的六声音阶。

伟大的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是先秦时代的一个音乐家。在孔子的音乐理论体系中,音乐和礼仪规范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弹奏乐器是培养高尚品德的重要途径。据说,孔子本人非常爱好演奏古琴,还能亲自谱曲。从此,古琴就被赋予了高于乐器本身的意义,它的身影一直萦绕在中国古人的音乐生活中。还有著名的关于古琴高山流水的故事也是发生在先秦时期,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对这种乐器的重视。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个名叫俞伯牙的樵夫听到了琴师钟子期的琴声,当演绎巍峨的高山时,他感慨道:“多高的山啊!”当表现江流奔涌时,他又大声赞美道:“多么壮阔的江水啊!”钟子期生平第一次遇到能如此懂得欣赏自己音乐的人,十分感动,与俞伯牙结为生死之交,俞伯牙死后,钟子期为了纪念自己的好友,便把琴摔碎,不再弹琴。从此“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代称,并一代一代流传了下去。

3.秦汉隋唐时期

同类推荐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偶尔在聚会间,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所谓国学,又能高谈阔论,而有很多,这有多好,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记忆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记忆术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已经认定,在人类的大脑共有140亿个脑细胞,而其中人们真正使用到的只有百分之几而已。通常当你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时,大部分的脑细胞仍处于睡眠的状态。如果经过锻炼之后,能够再多增加活用1%脑细胞的话,相信记忆力或思考力都能有所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可是,这的确是可以办到的!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描写了北洋时期直系大军阀吴佩孚传奇的一生,讲述了他主张南北议和,发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与各种势力角逐,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并最终因不肯媚日卖国而被日本人杀害的故事。是一部情节紧凑,故事性极强的长篇小说。
  • 名门盛宠:早安,老公大人

    名门盛宠:早安,老公大人

    关于名门盛宠:早安,老公大人:结婚两年,老公一月催一次离婚,苏慕容很淡定的在某个月黑风高夜,把她丈夫给睡了! “老公,我们这是履行夫妻义务。你不满意没关系,我们继续,做到你满意为止。” 他是商界权贵,高高在上,却不近女色,警惕家里妖娆的老婆,“你干什么?” “一星期一次,直到你习惯。”苏慕容勾唇扑上来。 她是商界女强人,为了家族企业跟他联姻。 他想离婚,她就睡他,不择手段,肆无忌惮!直到他上瘾,对她束手无策! 终于,苏慕容如愿以偿的怀孕,坐稳了莫太太的位置,一脚把被窝里毛手毛脚的男人踢出去。 “莫总...
  • 没有名字的身体

    没有名字的身体

    这是一个用感性的语言和更为感性的灵魂叙述的故事。在密集而带有压抑感的文字中,现在可以老了,你会读懂女人的身体,她深爱的那个人因心脏病死去。自己也再没有忧虑,十三岁的少女,没有伤心,在无地自容的羞愧中,她看见年轻的化学老师穿过油菜花开的校园小路向她走来。她对自己说,读懂女人眼中和梦中的爱情。因为再也没有人在乎她的年龄和容貌。,突遇生命中最为尴尬的一刻。漫长的时光从这里开始…… 三十年后,没有害怕和惊悸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御一魔

    御一魔

    天道无形,无寻,无情,为吾逍遥,喜而欢,怒则杀,随心而已。姬无双,一个绝色无双的少女,却得机缘进入修仙门派,天资不行,背景不行,只为心中执念不断坚持。一朝变故,却让她差点消香玉损。“无双自认并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之事,却招人祸害!天下间的一切,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何谓好何谓坏!?只在胜负之间,实力之间!”凤凰涅槃,彩蝶破茧,从此锋芒毕露,素手遮天,以吾逍遥,仙挡诛仙,神阻…弑神无双!片段一:“何师兄,人都齐了吧,我看已经没有人会再上来了。”一名身穿青色长袍的男子朝身边身穿蓝衣的青年说道:“该来的都来了,那些天资不行的,就算想上来也上不来。”被唤作何师兄的青年却面色复杂的看着山下,目光似乎可以穿透重重迷雾定格在某处般,看到一副让他往后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画面,一名十三四岁的女子,不顾生死,手脚皆是鲜血,眼瞳已经几乎散乱却又透露着无比的信念,一点点的让上攀爬着。片段二:地凰星。当姬无双再临这颗她出生的星球,一身飘然青衣,绝美面庞清冷,脚踏虚空,犹履平地般的逍遥姿态,每行小小一步,虚空就似被浓缩般,就已经是千万米之外。地面上,凡人皆不由跪地,一脸诚恳膜拜,已成地凰星第一修真大派的‘逍遥门’众弟子同样跪地,满脸狂热敬畏,高呼:“见过师祖!”声音震天。姬无双素手一挥,所有人皆被无形的能量托起,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低头看向手腕上的青色丝线,姬无双目光一暖,再看苍天,眼神平淡暗含无尽威能,如此漠视天地,轻声道:“我的道,即是天道,天若要灭,我便灭天。”【本文女主越来越强!结局一对一,绝对精彩!带你进入一个东方神秘仙侠的浩荡世界,爱情,亲情,友情一体,御剑飞行,奇门遁甲,缤纷道法,诡异阵法,等等,尽在眼前!】◆◆◆推荐千澈新文【望门闲妃】◆◆◆推荐猫子的【名门呆女】推荐小时的【一品主母】千澈完结的【残王邪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他们一官一商,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 演绎了一幕大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现代人流行一种说法。,一个人若只知道曾国藩、胡雪岩做了什么,那只是皮毛之见,只有读懂 了曾国藩、胡雪岩为什么“这么做”,继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才算 读活了他们,也读活了自己。曾国藩与胡雪岩是同一时代的人
  • 回味无穷的感动

    回味无穷的感动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