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5700000007

第7章 玄学的发展分期与内部派别(3)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其父阮瑀为建安七子之一。少年时的阮籍是一个很有抱负的青年,后来他看到了社会的混乱,当权者之间的倾轧,人生信条开始改变,慢慢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口不臧否时弊的性格。史载“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他崇尚老庄、不拘礼法,“喜怒不形于色”,而性至慎,口不论人过。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房玄龄《晋书》)。正是由于他的佯狂与装醉以及不谈论时事的态度,才使他得以远离政治纷争,但是他内心的政治倾向是很明确的,他反对司马氏政权的统治,对于当局的征召只能一次次推托不就。然而最后也不得不出仕,先为司马师从事中郎,后封关内侯,徙散骑常侍,再为司马昭从事中郎。53岁时,求为步兵校尉,当年嵇康由于不与司马氏合作被杀,次年阮籍也郁郁而终,世称“阮步兵”。

阮籍为人旷达不羁,飘逸出尘,不为礼俗所拘,但是他很孝顺。史载其“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哭,客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礼仪自居。’”(房玄龄《晋书》)阮籍崇尚自然,最鄙视那些虚伪礼法之士,史称:“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在《大人先生传》中,他诅咒礼法之士如虱处裤中,“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裤档,若遇火烤便难逃一死”。可见其对虚伪做作的礼法之士的厌恶程度。

与嵇康不同,阮籍虽然也批判名教,但却温和得多,而且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否定名教的,在他的理论体系中,更多的是逐渐调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阮籍的重要著作有《乐论》《通易论》《通老论》《达生论》。阮籍的早期思想是儒家的,后来才开始慢慢向道家转化。他的前三部著作的基本思想还是肯定名教的,只不过是把儒家的名教纳入到道家的自然范畴之内,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肯定名教,他相信名教和自然是可以统一的。他说:“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礼定其象,乐平其心;礼治其外,乐化其内。礼乐正而天下平。”(《乐论》)他承认上下、君臣、贵贱之别,推崇圣王制礼作乐之功。不过他认为当时的“君子”是虚伪的,所以愤怒谴责“汝君子之礼法,诚天下残贼乱危死亡之术耳!而乃目以为美行不易之道,不亦过乎!”(《大人先生传》)后来思想转变后,他开始逐渐向庄子靠近,开始把庄子的理论引入其玄学思想体系内,通过探讨庄子的自然哲学、宇宙哲学进而上升到庄子所谓的“人生无何有”的境界。他向往庄子,在《达生篇》中,他论天地万物自然一体,说:“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自然者无外,故天地名焉。天地者有内,故万物生焉。”整个世界“自其异者视之”,是千差万别的,“自其同者视之,则万物一体也”。正是千差万别的事物,互相贯通,才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并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阮籍以庄子的哲学处理世务,在现实生活中不拘礼法,适性逍遥,从而不仅在理论上发挥了庄子的处世哲学,而且亲自进行实践,从庄子的哲学中寻求解决现实人生苦恼的生活方式。

他在《通老论》里说:“圣人明于天人之理,达于自然之分,通于治化之体,审于大慎之训。故君臣垂拱,完太素之朴;百姓熙怡,保性命之和。道者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易》谓之太极,《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我们可以看出,这时候的阮籍,还是明显具有儒家的思想倾向的,在他的眼里儒家圣人是存在的,并且能够明天人之理、达自然之分、通治化之体、审大慎之训。不过他又认为儒道是合一的,“太极”“元”“道”三者是一体的,假若世间君王能够守道法自然,则万物万事就会按照固有的秩序运行,各安其命。法自然之道,无论在儒还是在道,只是称谓不同,或曰太极,或谓元,或称道,其含义一也。

不过后来阮籍的思想完全转为道家,现实社会虚伪的名教礼治关系,使他极为厌恶。无论是曹魏执政,抑或是司马氏当权,都是用尽奸诈权术而得来的“禅让”。他在《大人先生传》中,描绘了古今两种社会,通过对今昔两种社会的强烈对比,他对有为之名教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希望人们能够超越现实之名教社会,追求合乎自然的名教。

在《达生论》中,阮籍进一步指出,儒家名教不过是“一曲之说”,已经被歪曲的名教只能使“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这种儒家伦理纲常秩序彻底崩溃,一切存在表面的礼法现象都是虚伪的,恪守这种假名教,只会使人们争名逐利,互相欺诈,“亡家之子”“乱国之臣”“昏世之士”“贪冒之民”也就全都出现了,自然与名教已经不可调和。人们的自然之性已经被现实社会中的名教礼法磨灭殆尽,因此他也开始走向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走向愤世嫉俗。但是阮籍对于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在内心里还是趋向于折衷名教与自然的,阮籍反对虚伪的名教而崇尚自然。阮籍也和嵇康一样,鄙弃名教,但他并不主张真正废弃名教,在他内心是要维护真正的名教。他崇尚自然,却不愿完全放弃名教,说明他的名教与自然调和的折衷思想。

阮籍的思想,是逐渐由儒而老再到庄的,他能将庄子的逍遥思想消化,并成功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他对其所处的时代和自身地位的认识都很透彻,面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他只能以每日酣饮和故作佯狂来明哲保身。

4.“玄学即自然”的理论观点

此派代表人物为向秀和郭象。在当时玄学理论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主要思想“越名教而任自然”越来越行不通的时候,他们开始重新寻求对名教的皈依,这是历史的必然。毕竟“越名教而任自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是需要一种超越于世俗的高洁人格的。

向秀,字子期,河内(今河南武陟)人,早年曾和嵇康、吕安等人意气相投,为至交好友,常常一起打炼铁器,浇灌菜园,饮酒游乐。“秀字子期,河内人。少为同郡山涛所知,又与憔国嵇康、东平吕安友善,并有拔俗之韵,其进止无不同,而造事营生,业亦不异。常与嵇康偶锻于洛邑,与吕安灌园于山阳,不虑家之有无,外物不足怫其心”(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后来,嵇康、吕安被杀,向秀开始改节出山,投靠司马氏政权,做过黄门侍郎和散骑常侍。西晋时期,向秀参与了当时的朋党之争,他所依附的一方在党争中失败,他也就失去了政治依靠,“在朝不任职,容迹而已”。他性格沉静、喜好读书,没有嵇康的峻直傲世。精通《庄子》,所作之注非常精妙,令“读之者无不超然,若己出尘埃而窥绝冥,始了视听之表。有神德玄哲,能遗天下,外万物”,可谓深得其中三昧。但他在玄学思想上又不像嵇康那样近乎偏激地坚持越名教而任自然,也没有阮籍那样的放诞悖礼之举,而是以一种随遇而安的恬静和达观面对现实生活。

向秀的主要著作有《庄子注》《难养生论》。《庄子注》今已不存,不过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材料上看到其一部分内容。

向秀的思想集中表现了竹林时期向西晋思想的转变,这时的司马氏已经正式确立了西晋政权。而嵇康和阮籍所提倡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必定不为其所容。向秀最终顺从了名教,投靠了司马氏政权,并且试图用玄学理论重新论证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他强调“顺欲称情”的自然养生论,认为“万物自生”,天地间的一切都应当自顺其性,各当其分。他改节投靠司马氏,受到人们的讥笑,他也不以为意,甚至自我解嘲,他这种天地万物自任其性的说法,显然并不是庄子哲学中的“自然”,而是把自然纳入到名教理论下加以吸收、融化,试图创造出一种名教自然论。

郭象,字子玄,河南南阳人。其生平事迹不详,其主要活动在西晋中后期,做过豫州长史、黄门侍郎,后来又为东海王司马越主簿,史称他“为人薄行”“任事用势”,为人品格很差,不过极有辩才,王衍说,听郭象谈辩,“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郭象在向秀《庄子注》的基础上“述而广之”,使“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房玄龄《晋书》)。他在《逍遥游注》中提出:“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标榜世族地主既可占据高位,享乐安逸,又可清谈玄虚,附庸风雅,因此他的学说很为当时的统治阶级看重。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就是如此实践的。如当时清谈派的领袖,琅琊大族王衍,身居高位,不理政事,“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在其影响下“矜高浮诞,遂成风俗”。永嘉之乱时,王衍被石勒所俘,居然厚颜无耻,“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石勒怒而“使人夜排墙填杀之”。王衍临死,才懊悔地说:“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郭象的重要著作为《庄子注》。其《庄子序》云:“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在其著作里,郭象主要表达了以下几点关于玄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其一,万物独化论。郭象在本体论上提出了“无待而独化说”,他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块然而自生的”,并没有一个“无”本体,无就是什么都没有,因此并不能化生万物。万事万物都是自生的,它之所以存在,是其自然如此的,而不是由什么化生的。其二,独化于玄冥。郭象在认识论上主张不可知论,提出了“玄冥之境”这一重要命题,他认为万物之始是冥然自合的,每一事物之所以产生是自然而独化于玄冥深远暗合之中,是一种似无非无的境界,是谁也没法了解的。其三,足性逍遥说。他说“宏内游外”,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适性称情,游外冥内。以此达到一种“内圣外王”的境界。所谓内圣,就是内心物我两忘,超然一切,逍遥自在,与物冥化;所谓外王,就是行王道,积极地参与世物,追求高官厚禄。依郭象看来,圣人的内圣与外王是合二为一的,圣人虽忙于外物,但心理淡然自若,逍遥自得,内心清静。其四,名教即自然。郭象正式提出“名教即自然”这一玄学命题,认为自然是万事万象的本性,名教本身也是自然的。社会中的一切政治制度,伦理规范,现实社会中君臣上下等级的名分,本身就是出于一种自性,是天生如此,合情合理的,那么既然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只要人人安分守己,就可以得其真性情了。郭象认为道家与儒家,自然与名教是可以合二为一的,因此得出了“名教即自然”的结论。

郭象提出“独化于玄冥之境”的命题,得出“名教即自然”的结论,从理论上统一了“名教”和“自然”的矛盾,用其理论肯定了现存名教的合理性,把玄学理论推向了顶峰,为士族门阀的统治提供了完备的理论依据,肯定了当时士人纵情生活的合理性。他说:“世或谓罔两待景,景待形,形待造物者。请问夫造物者有邪?无邪?无也,则胡能造物哉?有也,则不足以物众形。故明众形之自物而后始可与言造物耳。是以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未有不独化于玄冥者也。”(《庄子·齐物论注》)既然自然万物是“独化于玄冥”,是自然而生的,是本来如此的,是依照自我的本性的,那么名教也是自生、自足、独化的。如名教学说之一: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纲常问题,他认为谁为君,谁为臣,谁为父,谁为子,都是由天性决定的,人们的贵贱等级之所以不同是本来就如此的,是天经地义的。他说:“君臣上下,手足外内,乃天理自然。”(《庄子·齐物论注》)作为圣人,就能做到名教与自然的合一,他说:“夫理有至极,外内相冥,未有极游外之致而不冥于内者也,未有能冥于内而不游于外者也。故至人常游外以冥内,无心以顺有,故虽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大宗师注》)这就是圣人,对外他们能顺应名教,对内他们又能合于自然。“游外以冥内,无心以顺有”,统治者费尽心机实行礼法名教,却又表现为恬淡自若,使被统治者满足于现状,不做任何反抗。这就是他们所提倡的玄学理论。

郭象的玄学理论是比较具有逻辑性的,它试图建立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来论证他的学说的合理性。他以反对“无中生有说”为起点,而提出“自生无待说”,进而由“自生无待说”推至“独化相因说”,并由“独化相因说”导出“足性逍遥说”,并以之为中间环节,最后由“足性逍遥说”得出“宏内游外”,即“名教与自然合一说”,以为其是哲学的最后归宿。

郭象以“有”作为万物存在的根据,又主张物各自生、自为,而自为就是自然无为,这就调和了崇有与无为的矛盾。

此外,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有裴頠,其重要著作为《崇有论》,表明其关于本末有无的思想观点倾向为崇有。他提出“以有为本”,倾向于以儒释道。他认为世界的根本是“有”,而不是虚无,他排斥“无”作为万物本体的永恒和绝对性,肯定了万有的真实存在。在哲学上裴頠的崇有论,是先秦以来关于物质概念认识的深化,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不过其理论不够严密,并且与西晋整个社会思潮的走向不一致,因此他的理论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实际影响。

至此魏晋玄学由何晏、王弼提出的“名教本于自然”出发,而达于郭象“名教即自然”的统一,终于完成它为现实政治的论证,其最终仍然没有摆脱现实社会的束缚,而成为司马氏集团维护统治秩序的有效理论依据,扮演着帝王师的角色,即君主仍扮演着领袖哲学的思想独断角色。

从王弼到郭象,对名教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大不相同,不过都强调要从自然的角度认识名教,用超现实的自然来解释现实的名教。他们论自然与名教都是从社会现实政治出发,他们的玄学理论所要解决的也是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不过在具体论述中,玄学家们更多关注的是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在污浊的现实社会名教之下,如何才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如何才能塑造自我的理想人格?如何才能做到精神上的自由?如何陶铸人的灵魂……这些问题在他们的论述中往往上升到主要层面,成为其主要阐发的玄学理论问题。

同类推荐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重生之微雨双飞

    重生之微雨双飞

    曾经她自私势利,错把后母当亲人,最后却眼睁睁地看着未婚夫和妹妹步入婚姻的殿堂。再次重生回到十年前,涅槃重生,她要亲手逆转自己的人生!救护自己的亲弟弟,争做高考状元,闯出自己的事业,爸爸想要认回她?后母想再利用她?门都没有!
  • 明枭

    明枭

    现代人余风睡梦中穿越到古代,发现自己身处风雨飘摇的大明朝晚期,自己也成了山东一个穷困潦倒的秀才。他如何在即将来临的乱世中,拥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如何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成为时代的风云儿,且看笔者为你娓娓道来...
  • 皇帝女儿也愁嫁:月容格格

    皇帝女儿也愁嫁:月容格格

    她(月容格格)拥有一张怪异的阴阳脸,新婚当晚吓死了驸马爷,她身处在看似华丽实际深渊一样的皇宫内,避免不了宫廷内的残忍与斗争,她,任性贪玩蛮横但讲道理.她成为一贵妃的眼中钉,为了拔掉这个肉中刺,她遭遇暗杀,未成,便流落天涯,误打误撞进了赌场,赢来了十个山寨土匪做男佣,做了山中的女大王,却被一风流才子看中,跌入了感情的旋涡.情节无论多曲折,最终她是否能找到真爱?一个能和她相伴到老的如意郎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绝色罗刹

    绝色罗刹

    自己的完结文:《天价弃妃》前世的她是个先天生性心脏病的的孩子,在生命将尽的那个年头,她遇到她生命里唯一的阳光。为了抓牢那束难得的温暖,她迫使他娶了她。他冷笑,娶你是因为不爱你,你没资格拥有爱情。那刻她心死如灰,站在冷风凌厉的三十三楼天台,义无反顾地纵身而下。生命将逝时,她幡然醒悟:若能再给她一次生命,她绝不轻易放弃。一朝穿越,她成了颜府不受宠的小妾生的女儿,颜府四小姐,颜洛梨。机缘巧合之下她遇到世外奇人,高人怜她便收她为徒。她努力学习,学着去强大自己,只为了能护住自己那颗曾受过伤的心。她有绝世梨颜,身怀绝世武艺,手中掌握的是整个流苏大陆的商业帝国。如此绝世天下的人儿,却绝心绝情。谁能真正走入她的心里?是那个她被迫嫁人的,传说中的“食人王爷”君七夜?还是那个她半路捡来的傻子将军卫长风?亦或者是从小就默默跟在她身边的护卫楚离?又或者是流速大陆的另一商业大亨,素有“狐狸商贾”之称的公孙澈?还是。。。。君七夜:就算我是人人眼中的魔鬼,在你面前也会是无害的善类!!卫长风:我一生戎马沙场,杀敌无数,从未心慈手软。独独对你,我硬不起心肠,我的柔情只为你!公孙澈:我这辈子还没遇到谈不成的买卖,还没试过心想事不成,你这朵梨花,终究也会是我的!本文美男多多,想知道女主最后花落谁家?依不说,各位亲进来自己猜猜看O(∩_∩)O~感谢区:谢谢花匠小米送依三朵花,谢谢云云送依六朵花花,谢谢叆叇云送依两颗钻钻,谢谢li020612送依三朵花花,谢谢吾寒芯送依一颗钻钻,jeans三颗钻钻,小蝶一朵花花,还有小夕三朵花花,寒芯五朵花花,感谢你们对依的支持,多余的话不说,依会用行动答谢你们的支持O(∩_∩)O谢谢文文推荐:妖妖的:《腹黑教父》自己的:《天价弃妃》自己的:《极品狂后》
  • 双枪帝尊

    双枪帝尊

    一个少年,擅使双枪。一枚戒指,巅峰传承。如何成就一代帝尊。现世小屁孩死后灵魂重生异世,异世同名的肉身是个土豪家族的少主!少主被陷害从天才少年一夜筋脉尽断成为废人继而冤死山崖底。咱既然占了人家的肉身就得风风光光活下去!陷害过咱的,你们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