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5100000001

第1章 绪论(1)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一书的导言。在这篇导言或绪论中,主要阐述四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相关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空间定位和时间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框架。我们认为,这几个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中的基础性、前提性的问题,也是对本书研究与论述的简要说明。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相关概念

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相关概念分为两组进行研究。第一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的基础性、前提性的概念,即政治、文明和政治文明;第二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的核心概念,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一)政治、文明、政治文明

1.政治

政治,是研究政治文明首当其冲的概念。对于这个概念的考察分析,已经是汗牛充栋,而且歧见丛生。我们只做些概括性梳理,以便从中引出我们的看法。

大致可以把有关政治概念的众多论述,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社会管理说。孔子讲“政者正也”,“为政以德”,在他看来,政治就是正确的治国之道。政治是带有褒义的。孙中山也讲过,“政治乃管理众人之事”。概念本身已无褒贬之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也讲过,公众的权力机关就是政治,其核心就是国家。不过,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政治与阶级不可分。第二,经济表现说。马克思、恩格斯都有政治反映经济要求的说法,但以列宁所说最为经典:“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或者叫“政治是集中了的经济”。毛泽东承袭了列宁的这一说法。邓小平“经济是最大的政治”的说法也基本由此而来。第三,阶级斗争说。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政治与阶级社会、阶级统治、阶级国家、阶级斗争、阶级革命不可分割。他们说将来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公众的权力将失去政治的性质”,即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国家等公众权力即政治问题离不开阶级性质;阶级、国家没有了,政治也就没有了。列宁在十月革命前,也持此意见,说“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但在十月革命后观点有变化。他开始把政治区分为“阶级斗争的政治”和“经济建设的政治”、“国家建设的政治”或者“经济方面的政治”两类。毛泽东基本承袭列宁十月革命前的观点,认为“政治,不论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都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但是,他在解放后谈到未来社会时讲过一个意思,说是将来政治这个词还是会有的,但含义改变了。也就是说,他也在某种程度上主张等到阶级完全消灭了,政治和阶级还是可以分离的,但现在不能分开。这与列宁的说法是有差别的。

在这三种说法中,“经济表现说”是较高层次的抽象,是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所作的抽象。这个定义是对的,但不是政治学科层面的定义,在我们这个问题的研究中不好用。现在看来,从历史发展的长过程角度说,“阶级斗争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阶级对抗的社会历史阶段,政治是与阶级斗争有直接联系的,社会管理的职能与阶级统治的职能似乎不好分开,但也不是绝对没有社会管理的一面。在阶级对抗已基本过去但阶级现象依然存在的条件下(如我国现阶段),政治与阶级斗争虽然还有关系,但政治并不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了。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的从阶级斗争的政治转向“经济方面的政治”说明了这一点。邓小平1978年后讲“经济建设”或者“现代化建设就是最大的政治”也说明了这一点。“社会管理说”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提法。一是它从政治学科层面揭示了问题的本质,政治的主要内容是与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管理方式等问题直接相关的。二是它具有贯穿历史全过程的覆盖面,是各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都可以适用的一个概念。

综上所述,我们尝试给政治下一个定义。所谓政治,就是一定社会组织实施社会管理、调整社会关系的观念、手段和行为的总和。

2.文明

文明一词出现很早。在西方,公元前4世纪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就使用过。当然西方人使用的概念本身就有如何翻译的问题。但是,这个意思应当是大致相近的。在我国,《易经》中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的说法,《尚书》中也有“浚哲文明”、“睿智文明”的说法。唐代学者孔颖达对文明一词有个解释,叫做“经纬天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马克思、恩格斯使用这个概念很多,不少情况下是讲“文明时代”,用以区别于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毛泽东也有类似用法。恩格斯还有一个说法,叫做“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这里指明了文明的实践性和社会性,这一点很重要。

参照各种说法,我们可以这样给文明下一个定义:所谓文明,就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是人类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的总和。

3.政治文明

在叙述清楚政治概念和文明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说到政治文明概念了。

政治文明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在关于文明的论述史上,是出现比较晚的。但是,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却是比较早地出现了这个概念。早在1844年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就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并有展开论述的计划。

按照马克思的这个计划草稿,与政治文明相关联的包括国家政治制度、代议制和选举、宪法和法制、权力的分开、民族、政党、人权、自由、平等等方面的内容。此外,马克思还使用过“制度的文明”的提法。但是,目前还没有见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文明的系统阐述。

早在20多年前,随着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注,我国学者就开始了对政治文明问题的探讨。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要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其关系进行了权威性的论述。另据了解十二大报告起草情况的人士回忆,当时曾有人提出两个文明还不能囊括社会文明的全部内容,需要另加一个方面才能把有关政治制度的内容覆盖住,因为当时意见不一致而作罢。但还是另外加上了“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这一部分,表示两个文明还没有把这部分内容包括进去。这就给以后的讨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并给以很大的启迪。

1983年,我国学者王正萍公开撰文提出,两个文明还不能囊括社会文明的全部内容,应该增加一个“政治文明”的概念。后来,广东的理论工作者开了风气之先,形成了讨论政治文明的不大不小的潮流。1986年广东《学术研究》第4期刊登的题为《关于“社会政治文明”的思考》的文章,论述了社会政治文明提出的依据及其内容以及它和另外两个文明的关系。同年,该杂志第5期又发表《政治文明初探》一文,提出了政治文明的主体和标志问题。同年9月,广东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单位还召开了“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座谈会”。1987年,广东《学术研究》第3期发表《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探讨》一文,使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1988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在《求是》杂志撰文,明确提出文明应该有三种形态,而不是两种形态,需要增加一个政治文明,而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和法制。1989年,《光明日报》也发表了一篇论及政治文明的文章,并提出了“三个文明一起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在这一阶段,还有一些学者在探讨中使用过“制度文明”的概念。

在这样一种潮流的推动下,1990年冯举、王文承主编了一部名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著作,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1992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为政治文明单独设立了一个条目,根据国内当时研究的成果,对政治文明进行了较为权威的概括。该条目指出:所谓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合。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中,“人们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实现程度相应获得新的提高,这就是政治文明的进步”。“政治文明是由国家构成的社会活动的产物,最终是以社会生产为基础的。政治文明的形成受到一定阶级关系的决定性影响。鲜明的阶级性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政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还受到社会的政治环境、历史传统、民族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政治文明的内容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方面。政治、法律、民主这三个方面彼此联系,相互沟通,协调发展,构成了政治文明的统一体,其中国家政治制度是政治制度的核心”。“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主要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也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准。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整个社会文明系统的主导和保证。政治文明的发展是物质文明发展的杠杆,政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将为物质文明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政治保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政治文明的进步又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决定因素,它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同时,社会政治改造,也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建立新的思想、观念”。“政治文明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不断提高。”应当说,这个条目对政治文明所作的比较系统而全面的论述,至今仍是我们继续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文献性资料。

中央高层领导对政治文明的重新关注,起始于本世纪的开端。2001年1月,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发表讲话,首次代表中央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并指出法制属于政治文明。2002年5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讲到发展民主政治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首次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党的重要目标。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重申了上述提法,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2003年以后,胡锦涛对于政治文明也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其中最重要的是2003年2月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就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专题讲话。

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参照上述材料,我们认为,政治文明是指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它表现为人们政治生活的进步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提高。政治文明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或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或政治实践)等,其核心是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一书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其中以政治制度作为重点和主线。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有了以上的认识,我们就可以进而讨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了。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以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但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和原则都展开过大量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邓小平的《邓小平文选》等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理论成果和精髓。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人类以往一切政治文明成果的批判继承,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先进形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无比丰富的内涵。

第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致力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大众的解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上,即公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基础上的政治文明,否定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政治制度,使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上升到了统治阶级的地位,使人类政治文明的性质发生了质的转变,政治文明的形态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合理、最公正、最普遍的政治文明。

第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高度的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和政府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和进行活动的,实现了劳动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的愿望。马克思曾热情讴歌过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他说,巴黎“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7页。。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代表机关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这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35页。 。列宁强调,社会主义“使全体居民群众真正平等地、真正普遍地参与一切国家事务”。《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4页。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第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尊重法律,重视法治。社会主义社会开创了法律为民、依法治国的新时代,通过法治保障人民的各项政治权利与基本自由的实现。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把“先前属于国家的全部创议权都已转归公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5页。 。公社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由各公社选举它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4页。。同时,法官也由“选举产生”,“并且对选民负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8页。 。马克思还说过:“在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在这里人的存在就是法律,而在国家制度的其他形式中,人却是法律规定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1页。 显然,马克思把民主与法律的紧密联系看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无产阶级在推翻了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之后,如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国家,实行依法治国,这是摆在无产阶级执政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同类推荐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热门推荐
  • 爆笑追妻:妖孽99次挨揍

    爆笑追妻:妖孽99次挨揍

    胆小懦弱的风家大小姐,一夜之间由天才沦为废柴,再次醒来之后性情大变,贪生怕死,欺软怕硬,爱钱爱权爱美人,乖张到令人发指。她本想找头拉风的坐骑来耍耍,却不料找来个能屈能伸能吃能睡能守得住门的‘镇宅神兽’,从此三观是路人,下限是浮云,桃花朵朵成烂泥……风大小姐忍无可忍,背上包袱,背井离乡,背地里偷人,正得意间却被抓了包。男人一本正经:“女人,要陪吃陪喝陪睡找我就好,何必去祸害人家良家妇男!”风大小姐怒:“就因为你太无良,所以我才找的别人!”男人眯眼:“就你这种一不高兴就要揍人的脾气,你觉得有人能受得住?”风大小姐:……
  • 纵宠傲妻之宠你没商量

    纵宠傲妻之宠你没商量

    温柔婉转,很好相处?屁!第一天被打她默不作声,第二天却像换了一个一般对对方步步紧逼,直逼着人当着所有的人的面给她道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还击!当扮猪吃老虎报复完那人之后,却不想一切都被他看在眼里。“怎么?是不是很失望?我就是这么虚伪。”她看着他,表示很无所谓。他微笑着看她,“我不觉得,虚伪才是真实,说自己真实的人才最虚伪!”她黑线,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吗?“我喜欢另外一个人十年,你又喜欢我十年,喜欢都得不到,不觉得这很虐吗?”她看着他的眼睛,眼神咄咄逼人,傲气十足。“不会!因为作者说了这是个宠文,我会一辈子宠着你!”他似乎没有看见她的不屑,笑得温文尔雅。“那她也没说男主是你!你这个自恋狂!”斜了某人一眼,她撇了撇嘴。“一定会是我的!宠了你十年,肥水不留外人田!”他笑容满满,志在必得!“作者说的只是作者的意思,她要是不帮着我,我就撂挑子不干了,我看你们怎么继续?”最讨厌这种被别人抓在手心里的感觉,她有些生气。“乖!作者让咱们有什么话屋里解决。”抱起她,他笑的很是宠溺,眼角都是满满的得意。……呃,作者出来有话说,刚刚其实我什么都没说……***********************精彩片段一***********************某天“少爷,少夫人出事了!”管家慌慌张张的从外边跑进来,对着正在看文件的他报告。“她怎么样了?伤着没有?”立即扔下手里的文件,他神色紧张,想要立即冲出门。“少夫人没事,是她把别人给打了。”看着他的举动,管家黑线。“哦,没事就好!打就打了呗!你去帮着处理着些,不要让她受委屈!”听着她没事,他松了口气。她打的可是贵宾呀,少爷!管家已经彻底无语了,果然是,没有最宠,只有更宠!
  • 庶女轻狂:逆天召唤师

    庶女轻狂:逆天召唤师

    火系名门炎家精英倍出,唯这代出现一个污点。炎熙,炎家庶女,筋脉闭塞、五行具缺,无缘修炼,不能成为武士,更无法通灵召唤。身为异类饱受排挤,慈母因她丧命,狂傲未婚夫退她婚约,成人礼父亲将她逐出家门自生自灭。她如此凄惨仍嫌不够,歹人将她赶尽杀绝!一无所有孑然一身,自暴自弃?天大的笑话!我命由我不由天!她要践踏她的人付出代价,欠她的都要还回来,谁也甭想逃!当她坐上至高神位俯瞰天下,历史因她大换血,逆天改写!当她傲绝天下,当年退她婚约之人早已抛去脑后不入她的眼,优秀公子身边围绕任她挑选(爽文,女主由弱至强,至大强,至超强,至暴强!)
  •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忠诚比黄金更重要

    忠诚比黄金更重要

    世界500强企业最完美的员工职业精神培训手册;员工恪守忠诚、提升业绩的“红宝书”。忠诚贵于能力,做企业最可信赖的金牌员工。激发员工忠于事业的精神,帮助员工从优秀迈向卓越。
  • 囧囧娇妻:燕归君不归

    囧囧娇妻:燕归君不归

    唐小古本来以为,上有大哥罩着,下有个小酒楼靠着,这辈子就可以好吃懒做的小掌柜。可没想到天要下雨哥要娶媳妇,当了十三年的小少爷居然要被未来嫂子当小妞嫁出去——是可忍孰不可忍,想抢我的饭碗,我就抢你的男人!喵喵的诱兄计划,这辈子就是要吃定你!这辈子就是要吃、定、你——
  •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本书内容里的所有事件皆严格依照史书所载,不敢编造,间或有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历史就是一个一个的故事,每个时代都有色彩斑斓的故事,每个故事又蕴涵着不一样的历史。汉朝四百年的历史,有着无数的故事,承载着大汉王朝的沧桑和辉煌。回首汉朝,历史的故事和人让我们感动和惊奇,仿佛遥远,其实很近。因为历史是活的。《大汉王朝·汉武挥鞭与大汉中兴》从汉武帝登基开始写起,到汉武帝时代的结束止,将武帝登基——长门锁阿娇——卫青与霍去病横空出世——通西域——北击匈奴——大汉中兴等大事件以时间为轴线,加以全方位叙述,各色风云人物穿插其间,充分再现那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代。见解独特,高潮不断!
  • 壁花公主的恶魔军团

    壁花公主的恶魔军团

    温和的公主,冷漠的王子,缘分让他们相遇,命运让他们分开,当公主重新遇上王子,当王子再次爱上公主,命运之轮开始转动
  • 做事不能“太本分”

    做事不能“太本分”

    世界在变化,因为变化而精彩。“在路上总比停在旅店里要好”,认真体会这句话,你会发现,它告诉了我们成功的道理,即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进而搜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去做事,结果会让你感到惊奇和满足。做事老实死板,执旧不变,缺乏技巧,结果往往难如人愿,即便是目的达到了,沉重的脚步总是落后于人。这怎能称得上是一种成功?两者之间,过程一样,步骤相同,确有云泥之别。
  • 国宝之谜

    国宝之谜

    人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不禁忍不住想知道这些国宝的创造者是谁?它们都有什么奇异之处?在它们身上都发生过哪些奇事?现存的国宝目前状况如何?下落不明的国宝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又在哪里呢?只有清楚地知道了这些问题。才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宝、珍惜国宝。,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代人民用智慧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瑰宝。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它们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见、所闻的历代传世国宝。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背后是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散发着神秘而悠远的气息。 不同时代、不同的先民为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具有各个时代特色的国宝,有些因为时代的久远、文字的缺失变得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