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4300000006

第6章 宋朝文人画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宋朝经济的高度发展,带动城市的造纸、丝织、制笔、制墨等手工业的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为绘画艺术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宋朝是中国绘画艺术高度繁荣的时期,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成体系,彼此间既相互吸收又相互渗透,构成宋朝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各种绘画题材和技法得到空前的发展。宋朝绘画的主导思想是儒家的积极入世精神,文人画派最能体现出文化的精神。

(一)平民知识分子画家

李成(919—967),字咸熙,祖籍长安,祖上为唐代宗室。出身于书香门第,五代时随祖父躲避战乱来到营丘(今山东昌乐),所以被称为李营丘。李成入宋不久就死去,其大半生活在五代,大致与关仝同期。他的水墨山水画在北宋被誉为“古今第一”,他的画风对北宋影响巨大,所以习惯上把他列入北宋画家。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善诗文、琴弈,性格旷荡,有名士风度。他的山水画体现了一个有修养的文人的精神,画面传达出人与山川的契合,达到了空前的协调,极受上层社会的欢迎,连宋神宗、宋徽宗两位皇帝都下诏征集李成的画作。他继承了唐代水墨山水的技巧,形成独特的造型语言——蟹爪枝和卷云皴,既有山川树木的真实感,又有对自然的所寄之情。 山既是心中之山也是自然之山,境既是心中之境也是山川之境,只有真正不囿于世俗的人才能达到这一点。他的山水画形象真实、气息周流,笔墨精微,象境相生,不愧是后世的典范。代表作有《晴峦潇寺图》《读碑窠石图》等。所以李成的山水画对画院的山水画影响很大。

范宽,字中立,陕西华原(今耀县)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北宋早期。他初学荆浩、关仝,受李成影响极大。范宽有句名言:“我向别人学习不如向大自然学习,向大自然学习不如向心学习。”其实就是张璪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深入太华山、终南山,用心参悟自然的妙道,表现出来的山水是真实形象、真实境界、真实体验。不过于主观,不过于客观。《溪山行旅图》中,主峰占据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崇高耸立,给人以仰望之态,但细观起来,却有逼人之感。山顶历历如在眼下,呈现俯视之状,这就是中国古人特别之处,是以心观物,不是以眼观物。画面上主峰气势磅礴,前景的山石、树木同样表现得微细自然,一对行旅显得那么渺小,进一步突出山雄伟巍,而前景与后景更有机地结合成整体画面,是杰出的典范性作品。

(二)文人画(士大夫)派的崛起

苏轼(1 0 3 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提到文人画,苏轼绝对是重量级人物,他明确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其艺术主张和艺术成就对以后的文人画有很大的影响。他是将儒、道、佛融为一体的人,他的思想和行为感染着同世和后世;他又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哲人,是中国文艺史上罕见的全能型人才;他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挥洒畅达;诗放笔新奇,纵意无羁,为宋代最重要的诗人;词清空豪放,宏大开阔,开一代词宗,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自由灵动,直抒胸臆,突出了他“尚意”的书风,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北宋四大书法家”。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21岁的苏轼与弟苏辙同中进士,文才倾动朝野,颇得大文豪欧阳修的赏识。苏轼是中国知识精英的代表者,他的入世精神和超世心态也是杰出知识分子的典范。苏轼仕途坎坷,饱受磨难,几遭迫害,多次被贬官,多次被任用。被贬时做良民,被任时做好官。在任密州(在今山东)太守时,他治蝗灾、扫黑势、抚弃婴。任徐州太守时,抗洪水、保徐州。在任杭州太守时,他治运河、开云井、浚西湖、筑苏堤,设“安乐坊”治病救人。在惠州时,他为百姓方便着想而自费造桥,还为百姓生命着想而种药。苏轼一直以超脱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沉浮起落、屈悲毁辱,深通佛理的他对世事的磨难无怨无恨,一切顺其自然。他的词风放达、诗境深邃、书法自由、绘画抒意,是与他这种超脱精神分不开的,如他著名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体现出这种心胸。经过世事的磨难,他不用单一的视角看问题、看世事,也不以世间心对待世事,把自己和众生融于一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承担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以一颗超然物外的心面对一切。从陶渊明的弃官归隐,到王维的半官归隐,再到苏轼的亦官亦隐,代表了我国知识分子三种隐逸类型。苏轼的艺术主张:一、提出“士人画”的概念。二、他早年抬高王维的地位,表现出将文人与职业画家区分开来的强烈愿望。三、他大力提倡诗画结合,并使之成为文人画的基本特征。“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四、重神似超过重形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他反对画面上仅是形似,形似不是绘画追求的根本目的,绘画是追求“象外之意”,也就是追求形象背后的文化意义。

王诜(1048—1104),字晋卿,是北宋王全斌之后,祖籍太原,居开封,是宋神宗的驸马。自小受到良好教育,善诗文、绘画,喜好收藏,风流倜傥,他与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交往密切,在新旧党派的政治斗争中受到牵连,一度丢官。作品《烟江叠嶂图》是小青绿山水画(水墨与青绿结合),构图表现出以少胜多的空阔感。王诜反复画这个题材,苏轼也反复为之赋诗,表明向往远离官场、遁迹世外的愿望,这是文人山水的隐喻性。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是苏轼的表兄。宋仁宗时期的进士,以学名世,他的文艺才华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所赏识。他多才多艺,苏轼称他有诗、词、书、画四绝。他能画山水、花鸟,尤擅长于墨竹,常借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人品学养。曾做过几个地方的知州。神宗元丰初年,文同受命到湖州任知州,未到任就去世了。但后人仍称他为“文湖州”,把他开创的墨竹派称为“湖州竹派”,是当时和后世学文同墨竹画法的一批画家的总称,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画派。《墨竹图》的构图呈“S”形竹体,形体逼真,竹节上许多新枝都细细表现,精准写实;竹叶虽然纷杂,但疏密得体,浓墨竹叶和淡墨竹叶交互一体,却又层次分明;叶面向背,虚实主次给人如触如摸的真实感。这是一种以造型为主、兼顾笔精墨趣的文人正规画,既画出了竹的形,也画出了竹的神,不是“墨戏”类型。这类画竹方法,自宋至今都在普遍沿用。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北宋画家,世居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晚年居住在润州(今江苏镇江)。宋徽宗时被召为书画博士,后任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米芾自幼聪明,3岁能读诗,7岁学书法,但在18岁时以恩荫入仕。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北宋四大书法家”;在绘画上“米氏云山”自成一家;他还是书法、名画和古器物鉴赏收藏家,富于收藏,精于鉴定,著有书画鉴赏专著《画史》《书史》;他的诗文得到苏轼的高度评价。他为人有些玩世不恭,摹古功力深厚,以至乱真不可辨。米芾又是一位美术批评家,他准确地指出董源、巨然山水画的艺术格调是“天真平淡”。他晚年居住在润州,善于表现江上变幻无定的烟云雨雾,创造了独特的山水技法。他信手用笔作画,多是烟云掩盖树木,不追求细节。米芾山水画真迹没有保存下来。

米友仁(1086—1165),字元晖,南宋画家。19岁时以《楚山清晓图》而受徽宗赏识,南宋时到江南又因书画而受到宋高宗的优遇,官至工部士郎、敷文阁直学士。他专为内府鉴定和作画,南宋内府收藏的不少名画上都有他的鉴定跋语。他的画当时被皇室垄断,民间和普通官员虽喜爱却得不到。他作画不追求具体的细节,用“破墨”和“泼墨”的综合技法,不塑造真实的山,云和山相互掩映不可分割,与其父亲一样自题画为“墨戏”,并多用纸作画。“米氏山水”标志着水墨山水画从写实走向写意,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北宋画家。他出身大族,多才多艺,聪颖早慧。22岁就中了进士,官只做到八品。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他因病痹(中风偏瘫)辞官归隐家乡龙眠山,号龙眠居士。曾作《龙眠山庄图》,以长卷形式画山庄十六处景点的山石、林泉之美,反映出他的隐逸思想。北宋新、旧两党党争激烈的时候,他在政治上小心翼翼。他与新党首领王安石互相推崇,诗画酬唱,又与旧党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王诜等名流交往。旧党失势,他在街路行走时遇到苏家人,以扇遮面假装没看见。在政治上的骑墙没有影响他的艺术声誉,他有深厚的文学、书法、绘画修养和功力,独到的古董收藏鉴别能力,他完全符合文人技巧画家的标准。他在绘画上是一个多面手,道释、人物、鞍马、花鸟、山水无一不精。其代表作《五马图》分五段,分别画西域进贡的名马: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和满川花,每段都有黄庭坚题写的马名、来源、年齿、身长等事项,人物有两个汉族人和三个着西域装束的人。服饰各异,个性鲜明,除局部烘染外,都是单线白描,行笔细劲,富于变化,对人的心理趋向也进行了细致的体现,追求细腻微妙的格调。李公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不仅影响了很多文人,对画院画家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艺术形式上,他把唐代“白画”创造性发展成了“白描”,不着色彩,仅以墨笔勾勒线条来表现事物,让线条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节奏感。线条脱离色彩更加突出了书法功力,同时也更集中体现了抽象审美趣味,更符合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标准。白描画法符合当时的审美趣味因而很快就流行起来,并成为文人士大夫创作人物的主要手法。

扬无咎(1097—1171),南宋词人,字补之,自号逃禅老人。曾应科举,但没有做过官,他的诗、书、画都很出色,擅长水墨画,人物画法等学李公麟,梅花画法学华光和尚,也画竹、松、石、水仙等。《四梅花》中枝干挺峻,用飞白的笔法表现老干的枯干,增强质感。四梅是指四种状态的梅花:未开、欲开、盛开、将残。他的画中花朵不多,以清疏为特征,每段配《柳梢青》词一首,自填自书,堪称诗、书、画三绝,直接影响了南宋的赵孟坚和元末的王冕。

赵孟坚(1199—1264),字子固,号彝斋居士。北宋灭亡后南渡到海盐县,是宋太祖十一世孙,为远支宗亲。28岁中进士,入仕后官位不高。他擅长水墨画,爱画兰、竹、松、梅、水仙,其实松和水仙等题材也是士大夫喜爱表现的。《水仙图》用白描的手法,造型写实中又有概括,线条细劲又富有弹性,用淡墨轻染,清新、淡雅,表现出了水仙清逸的情韵。

(三)“四君子”题材画出现

在中国美学中有一种特殊的概念——比德为美,中国自上古以来的传统就是将道德放在第一位。春秋时,孔子整理典籍,身体力行,教人以道德作为做人的准则。注重道德的古人也经常用美好的客观事物和人的美德作比拟,就是“比德”思想。“比德”使人与自然之间出现精神性的审美关系,自然界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如古人很早便把美德和美玉作比拟。宋代形成的“四君子”绘画题材——梅、兰、竹、菊是中国画中出现的“道德情感符号”,它的基础就是比德为美。

竹:在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汉的上林苑(早期的古典园林)就有竹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流(士大夫阶层)园林也有竹,西晋的左思有诗:“峭茜青葱间,竹柏得其真。”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有“茂林修竹”。王徽之爱竹,并在居处种竹。唐代的白居易是第一个文人造园家,他给了竹很高的人格评价。苏轼在《墨君堂记》中赞扬竹在得志的时候茂盛但不骄傲,不得志的时候虽然憔悴但不受屈辱(墨君堂是文同藏竹画的房间)。竹作为绘画中的独立题材,始于中唐时期,白居易写过《画竹歌》。关于墨竹的创始者据说有四种说法:唐代的唐明皇、吴道子、王维以及五代的李夫人,这几种说法仅在画史中看到。现存最早的墨竹是北宋文人画家文同的作品。

梅:梅花本身有耐寒性,从宜昌到上海这个地段可以踏雪寻梅。据记载,在商代,梅可当做食物的调味品,把“盐梅”并用比喻治理国家。文人士大夫中最早写梅的要算南朝时期诗人陆凯,他在江南时给在长安的朋友范晔写首诗:“折梅逢驿吏,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请驿者(邮递员)代为转送。唐代王维也写过关于梅的诗。墨梅也是宋朝文人画家喜爱的题材,据说最早始于北宋的和尚仲仁和道士白玉蟾。与竹相似,梅花也有院体风格,如南宋的画院画家马麟等画的梅,被称为“宫梅”。宫梅生长在皇家园林中,人工造型,梅干盘曲。“野梅”则是散生在山野间,梅干劲直,有自然的本性。文人喜爱画的梅是“野梅”。

兰:据史料记载,夏代用热水煮兰花来洗浴。孔子赞过:“兰为王者香。”屈原在诗中把兰的作用和人的品格联系在一起。《易经》里借用兰的芳香比喻人与人之间言辞的诚信,“金兰之谊”就是由此得名。曹植在《洛神赋》中写洛神如何美貌时说:“含辞未吐,气若幽兰……”,一般认为画兰花最早的画家是唐代的殷仲容,五代的名僧贯休也画过兰花,但画作都未能保留下来。苏轼也画过兰花,作品没有流传下来,却留下了题画诗《题杨次公春兰》。元朝有画兰的作品传世,到了明清则有大量画兰花的画家涌现。

菊:西汉的《西京杂记》记载到,当时的老百姓认为饮菊花酒能使人长寿。文人中最早写菊的是三国时期的钟会,在他写的《菊花赋》中总结了菊花的种种优点。东晋的陶渊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代孟浩然诗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重阳节就是菊花节。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苏轼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菊花入画较晚,五代徐熙、黄筌都画过菊花,今无作品传世,元代有画菊作品流传。

总之,北宋是文人画崛起的时期,文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区分文人画与画工画的差别。绘画强调文化性,苏轼将绘画现象提升到有文化内涵的纯艺术境界,这对中国文人画史来说是一大贡献。以后无数文人借画抒发自己的情感,对元、明、清后世的文人水墨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本书将百部外国艺术名著精华汇聚一册。外国艺术博大精深,时间跨度长,风格流派多,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怎样让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能以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和欣赏外国艺术这一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呢?本书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外国艺术名作百余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它们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使读者朋友能够在轻松的阅读和欣赏中含英咀华,增知益智,并以此为阶梯,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 著名交响曲欣赏

    著名交响曲欣赏

    本书文字浅显易懂,并包含了一部分曲谱,能指导读者怎样去了解欣赏一部交响乐名曲,其中包含了交响乐名曲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适合大众阅读,《著名交响曲欣赏》定位为交响乐知识普及型书籍,收集了各种世界闻名的交响乐名曲,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阅读价值高。,以及名曲诞生的历史,以及音乐人创作的背景、故事等。其中囊括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等的许多世界名曲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热门推荐
  • 旧情难挡,雷总的宝贝新娘

    旧情难挡,雷总的宝贝新娘

    指腹为婚,十八岁领证成为他妻子,三年过去,她依旧孤独一人;初见,她对他一见钟情,惊鸿一瞥,一眼万年;所以,面对他三年来的冷落,婆婆的刁难,小姑子挑衅,小秘来袭,她都忍下;直到那一天,她推门而入,眼前的一幕让她绝望到了极致;三年来,筑起的坚固城墙终于轰然倒塌;她终于签下那份离婚协议,只是,却被他亲手撕碎,“白沫,咱们重新开始。”她没有半秒犹豫,轻轻点头。顾初夏对她咬牙切齿:“白沫,你就这么贱?贱到连自己的自尊都可以不顾!”“我爱他!”白沫爱雷逸辰,爱得卑微,在这份爱面前,她将自己踩进了尘埃里;不过短短一天,机场内,她眼睁睁地看着他牵着一个女人的手,怀里抱着一个小孩,那孩子仿若他的缩小版……
  • 腹黑邪王盛宠:神医六小姐

    腹黑邪王盛宠:神医六小姐

    他是晋王府的毒王世子,邪魅不羁,腹黑无情,玩毒出神入化,还有绝世洁癖,不许女人触碰。却唯独对她上下其手,吃干抹尽,还摆出一副勉强入口的样子。绝世医术,神秘武功秘籍,指点江山,身披万丈光芒,身边美男无数,昔日的废物六小姐,转眼之间成为众星捧月的夜明珠。他步步紧逼,为她设下重重魔障。她从容应对,举一反三全数击回。当腹黑撞上更强大的腹黑,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十万禁军逼迫将军府来对她逼婚,小女子可怜兮兮:“景大神,平时欺负欺负也就算了,娶回家欺负就显得太不厚道了啊!而且一点也不彰显男儿本色。”景大神:“彰显夫君本色。”
  • 剑血

    剑血

    十年前,遭血魔妖孽荼害,全家惨亡。流浪十几年,卧身于虎威帮,在一次剿灭行动中,遇上剑仙孤影,经过一系列摸不着头脑的事情的发生,寻到多年流失的唯一亲人妹妹诺霞,至此二人开始寻找灭门仇人。却因身带传世之宝“风云无量”和“锦绣风云”,又偶然得到上古神器“血剑”。一时间江湖各路,魔教妖孽疯狂前来抢夺,关键时期,岂料到伴随身边的妹妹诺霞竟然是魔教派来的奸细,报仇之路,人生何悲。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跟《毛选》学战略,向德鲁克学管理

    跟《毛选》学战略,向德鲁克学管理

    他被誉为“神州崛起的开拓者”,他被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毛泽东,他是世界级管理大师德鲁克。这部中西合璧的管理著作,将本土化管理思想和西方先进管理理念进行了糅合,让管理者能够灵活掌握这两位大师级人物的管理思想和精华。
  • 第一等弃妃

    第一等弃妃

    正经版当二十一世纪的顶尖杀手,一朝穿越,变成被人抓奸在床的可怜小弃妇。当古代封建的冷血王爷,老马失蹄,被昔日呆傻的弃妃用刀抵在咽喉。究竟谁,才是真正隐藏不露的高手?“妈的,再敢对老娘说脏话,小心割了你的舌头!”*“果真是不知廉耻的贱人,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与人苟合,给本王滚出王府。”男子冷冷的望着躺在床上,只穿了一件肚兜的女人。“王爷,你这是要休了臣妾啊,那臣妾以后可怎么活啊!”女人眼珠一转,随即哭哭啼啼的拉住男子的衣袖,顺便揩了把鼻涕和眼泪。男子嫌恶的一手将她推开,“残花败柳!稍后本王自会差人将休书和嫁妆送来,收拾东西,立刻滚出去。”大袖一挥,头也不回的走了。再次相见,他却错愕当场,这真是她那胆小愚笨,唯唯诺诺以七出之“淫”,惨遭休弃的女子吗?“来人,将这贱人的嫁妆抬过来。”男子冷笑,一张休书也顺便扔在了她的脚下。躺在贵妃椅上的女人缓缓起身,盈盈一笑,霎时风华万千,“谢王爷赐下休书。实不相瞒,本小姐实在是求之不得啊。不过我还得提醒王爷一件事,我不叫贱——人,我叫孟如药;或者,我可以理解成王爷认为我是个人见人爱的女人?”男子怔在当场,这还是他那唯唯诺诺的小妻子吗,怎么倒像个十足的刁妇?不等男子回答,她便叫上丫鬟,旁若无人的打开箱子,霎时宝光四溢,“小绿,跟本小姐一起点点,看看有没有少了什么?”男子额头青筋暴起,咬着牙狠狠说道:“本王还不至于穷到那种地步,去贪图一个女人的财物。”“那可不一定,知人知面,不知心嘛。”红唇轻启,话中不留半点情意。下一秒,男子彻底暴走。等他幡然悔悟,想要重拾旧爱,却发现,她的身边,已经站着一个恍如谪仙般的男子。她的身边,再也容不下他的位置。二逼版司空南哀怨的看着某人:药药,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肯嫁给我?孟如药冷冷一笑:想要我嫁给你,除非天上没了太阳和月亮。司南抬头看天,顿时狂喜:你的意思是,只要一阴天,你就嫁给我咯?!孟如药:......去屎。**寺庙旁,司空未站在庙门前,高举着“回头是岸”横幅,大声喊道:施主看这里!马车内男子撩帘笑骂道:白痴!随即马车加快速度,10秒之后,碰撞惨叫坠落声接连传来。司空未转头,疑惑的对孟如药说:“药药,咱们是不是直接写“前方桥梁已断”好一些’?孟如药老僧入定,意味不明一笑:不用,佛曰,早死早超生。他们不入地狱,难道我入地狱?**
  • 穿越千年爱惊心:此情妖娆

    穿越千年爱惊心:此情妖娆

    没想到,像她这样夜总会的“一姐”竟会栽在个黄毛丫头手上;更没想到,意外重生新的身份,居然还是青楼花魁!土豆你个茄子,欺负姐姐是面瓜吗?誓死从良,谁拦谁死……
  • 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从原始社会的货贝到信用卡、从金融的创新者到恐龙般大而无情的财阀大亨、从郁金香陷阱到次贷危机……本书以“钱” “人” “事”为主线,将缤纷的金融事件分门别类,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揭开金融学的神秘面纱。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金融学的魅力。
  • 携子之手屹立世界之巅

    携子之手屹立世界之巅

    初恋情人的背叛,她的家人,她的爱情,她所拥有的一切瞬间灰飞烟灭,当豪门公主一夜间跌入谷底,变成了底层最卑贱的佣人,她恨……她不甘……凭什么她要被踩踏?她将所有的憎恨埋入心底,她发誓,总有天她将成为俯视天下之人,再也不用仰望畏惧任何人,包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