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4000000006

第6章 中秋月饼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吃月饼,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每逢中秋皓月当空,人们都会全家团聚在一起,边品月饼边赏月,享受家庭的幸福、生活的美满。提到中秋,人们必然会想起月饼,中秋月饼已经成了团圆美满的代名词。那么,你知道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由何而来吗?

关于这个问题,民间有很多传说。一说是关于唐太宗的。唐太宗李世民北征突厥,八月十五凯旋回京,当时有个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太宗献饼祝捷,太宗接过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的圆饼,笑着指向空中的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说完,唐太宗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从此就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另一则传说和唐玄宗有关。相传唐玄宗年间的一个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李隆基在宫中赏月,身旁道士罗公远变法术将手中的拐杖扔向空中,化为一道银色的长桥,罗公远邀玄宗同游月宫。两人走过长桥,眼前忽现一座宫院,上面写着“广寒清虚之府”,罗公远告诉玄宗这就是月宫,他们在月宫受到热情款待,不仅吃了可口的仙饼,还欣赏了天仙们表演的轻歌曼舞。回到人间后,唐玄宗命人仿制月宫的仙饼,因为这种饼是月中之物,而且形状像圆月,所以人们称它为“月饼”,此后,便产生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关于中秋吃月饼的由来众说纷纭,还有人说中秋吃月饼是为了纪念元代末年的农民起义,更有甚者将月饼与远古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中秋节与月饼并非自古就有关联的。虽然我国古代就有春天祭日、秋天拜月的传统,但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始于唐朝初年,直到宋代才盛行起来,此时,吃月饼的习俗才逐渐产生,但并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只有宫廷才有中秋吃“宫饼”的习惯。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月饼是蒸出来的,制作方法还未定形,只是一种发面饼而已,在民间俗称“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说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到了明朝,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才开始在民间广泛流行起来。明朝时的中秋节,已经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了,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都会自己制作月饼馈赠亲友或自己食用,有史料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还会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受人喜爱的中秋佳节必备食品。明朝的月饼已经出现了很多种馅,大小和形状也有很多种,名称更是多种多样,典型的是山西地区,不仅有为男人准备的月牙月饼、为女人准备的葫芦月饼,还有专为儿童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等小巧的月饼。到了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而且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清人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介绍:“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当时的月饼品种也不断增加,供月的月饼到处皆有,月饼已经成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中秋美食,和现代非常相似。

现在,月饼不仅是中秋节必吃的节令食品,也作为一种传统糕点四季生产。月饼的形状除了传统的圆形外,还有方形、八角形、三角形、长方形等,不仅如此,我国各地的月饼还各有特色,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品种。在各地的月饼中,较受欢迎的有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潮式月饼及川式、滇式月饼等。京式月饼是北京的传统食品,也是北方月饼的代表,它在制作中吸取了宫廷膳食的特点,多采

用冰糖、青丝、玫瑰、麻油等作为原料,出名的品种有提浆月饼、翻毛月饼、红月饼、白月饼等;广式月饼把北方月饼和西式糕点融为一体,皮薄馅大,别具特色,面皮用砂糖糖浆、油料、饴糖等和面制作而成,馅一般有豆沙、椰蓉、五仁、腊肉、腊肠等,广式月饼不仅在国内十分畅销,在国外也享有盛名。另外,苏式月饼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具有皮酥、馅香、色黄、油润的特点,多为果仁、果料馅;潮式月饼主要品种有绿豆沙月饼、乌豆沙月饼等,饼身较扁,饼皮洁白;川式月饼融合了四川民间百技,是兼备广式、苏式月饼的传统风味又掺有四川风味的一种月饼,代表品种有玫瑰月饼、水晶月饼、冰糖月饼、金钩月饼、叉烧月饼、八宝月饼,其特点是糖多、油重、味浓、甜咸适口,油而不腻;滇式月饼主要起源并流行于云南、贵州及周边地区,其主要特点是馅料采用了滇式火腿,饼皮疏松,馅料咸甜适口,有独特的滇式火腿香味。

虽然现在的月饼都是企业生产,讲品牌、讲销售,但举国上下卖月饼、吃月饼的景象还是只有在中秋节才能看到,因为只有中秋赏月和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才能体会到“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的感觉。我国有一些地方的人民,中秋吃月饼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呢。

在江南,中秋吃月饼有一种传统—“卜状元”,把月饼切割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是状元,放在下面;中等的是榜眼,放在中间;最小的是探花,放在上面。摆好以后,全家人扔骰子,谁的点最多,谁就是状元,依次为榜眼、探花,很有意思。

在山东潍坊地区也有一种中秋吃月饼的特殊习俗。在中秋节的前几天,人们就开始蒸“月”,所谓蒸“月”就是将面粉发酵,上面做各种花样,有的是嫦娥奔月,有的是花好月圆,有的是富贵安康等等。等到中秋节的晚上,小孩子都会在门前用小板凳摆上这些蒸出来的“月”,上面用蓖麻叶子盖上,插一支香,坐在小板凳上念叨:“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念月饼了,好年景了;念糯粘猴了,盖瓦屋楼了;念煎饼了,骡子马一大天井了。”这些都是祝福的话,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实,古时候中秋节有很多习俗,如赏月、拜月、舞火龙、闹花灯等等,但这些都已经没有以前那样盛行了,只有赏月及吃月饼的习俗久盛不衰,并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加进了新的内容,因为人们已经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美好词句不仅使中秋月圆成为千古美谈,也让人们铭记了中秋月饼这一人间美味,使中秋月饼带上了与家人“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意味,象征着人间的幸福和团圆,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和谐美满的色彩。

同类推荐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热门推荐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婚姻之阵地失守

    婚姻之阵地失守

    对话一:苏律己笑着看严以沫,说道:“我已经听介绍人说了一些关于严小姐的事情,我想问下,严小姐怎么看当兵的人啊,”严以沫都没有想直接说:“最可爱的人啊,歌词里不都是这么说的:为了人民群众,为了春回大雁归,”严以沫看到苏律己对自己这么笑,觉得真是春回大雁归啊,万物复苏啊,苏律己听完以后嘴角抽搐了一下。对话二:接了苏律己又问:“如果严小姐嫁给当兵的人,你也知道当兵的人经常不在家,你能忍受寂寞么,”严以沫也没有想,话直接从嘴里蹦出来:“你们都为人民牺牲了这么多,人民也应该为你们做点什么,不是应该的么,这样才能相辅相成么,国家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和谐,”说完话,严以沫心里暗暗为自己说了一声耶,反正自己也不能嫁给你,话当然都得挑好的说了。苏律己听到这个答案,拿着水的手僵了一下,就恢复到自然。对话三:苏律己又笑了笑说:“那严小姐嫁给当兵的人,怎么看待房事,”我们缺根神经的严以沫说:“现代这个社会,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所以房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苏律己正在喝水,听到这样的回答,差点没有呛到,低下头时嘴角又抽搐了一下,心想:大姐你可真能想啊,此房事比房市啊,当然严以沫都没有看到。
  •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青春是一首歌,演绎着浪漫的童话,这里有我们青涩的成长历程,有我们甘之如饴的美好回忆。任时光流转,最初的亦是最美。
  • 封神双龙4

    封神双龙4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花痴憨凤戏江湖

    花痴憨凤戏江湖

    她,从小生长在雪山之巅。她,没有过人的姿色,却单纯、真诚和善良。如果简单能让人快乐,如果快乐能使人温暖,那么,她便是一只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温暖的花痴憨凤。他,魔教教主,阴狠毒辣;他,天下首富,温柔体贴;他,位高权重,智谋无双;他,武林奇才,个性冷淡;一只花痴憨凤,飞入江湖,将整个江湖搅得天翻地覆,风生水起。一路行来,她遭遇不同的人,经历无数的波折,逐渐成长。在如江湖一般变幻莫测的情场,她,最终情归何处?本文有点小白,轻松温情中带些小虐。各位亲亲,如果你喜欢这个故事,请多多评论,多多收藏,投上你宝贵的一票哦。你的支持是我写作最大的满足。:)感谢亲403086133为此书做的视频,亲们可以去看看,很棒哦!?pstyle=1米虫又开了新坑,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哦。喜欢的话,多多收藏和投票呀。:)《古国迷情》《重生古代钓美男》《绝色天才小老公》《姬无心》~~~~~~~~~~~~~~~~~~~~~~~~~~~~~~~~~~~~~~~
  • 偷心诀

    偷心诀

    传说,有笛声回荡的地方,就有情伤的人。那一年,她一身嫁衣跃入滚滚江河,成就一段流传列国的风月传说;那一年,她用十八年的记忆换取一阕偷心诀,偷尽世间男女的真心,却独饮忘川,记不住自己的孽缘。红尘痴缠,爱恨离殇。有多少真情泯灭在乱世天涯。她爱他,却没有爱的筹码,于是风中泣血,笛声四响,只为偷他一日来爱她。
  •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奇人、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的传奇人生,以翔实的史料和对历史现场的探访,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王亚樵刀光剑影、宁折不弯的一生,作者深入挖掘王亚樵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可叹可信地再现了王亚樵的侠义风采。
  • 怎样与竞争对手合作

    怎样与竞争对手合作

    在传统的你死我活的竞争中,“冤家路窄”、“宁为鸡首,无为牛后”、“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等观念常常会限制对手之间的沟通,甚至破坏对手之间的合作,使得合作条款只不过是一纸辞藻华丽的空文。本书教你如何与你的竞争对手握手言“合”,获得双赢。
  • 做人做事好心态

    做人做事好心态

    《做人做事好心态》是写关于心态的哲理故事。做人做事的好心态体现在为人处事的一件件小事上,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需要指出的是,好心态需要去学习,更需要去实践,只有学练结合,才能铸就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