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2400000007

第7章 协康熙擒鳌拜平三藩

(一)功不掩罪鳌拜被擒

康熙继位时年仅8岁,由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四位重臣辅佐。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康熙正式开始临朝听政。年仅14岁的康熙虽然亲政,但毕竟是个孩子,只有虚名而无其实,一切大权都掌握在辅政大臣鳌拜手中。鳌拜自恃对朝廷有功,倚老卖老,欺康熙年幼,不思辅佐治世,专事结当营私,成为朝廷的祸害。布木布泰太皇太后看在眼里,恨在心头。

最初几年,由于康熙年幼,鳌拜逐渐在朝中形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权力集团。“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不忘与多尔衮的旧仇,多次制造事端,打击两白旗的权势,致使八旗内部动荡不安,因此遭到朝廷内外的强烈反对,鳌拜名声日下。而他仍不思进取,强行压制反对意见,对政敌苏克萨哈恨之入骨,不除之不解其恨。苏克萨哈也不示弱,趁着鳌拜名声不好之际,向康熙进言:“臣等受命辅政多年,朝中诸事皆于臣等裁决,恐权力过大不利皇上日后亲政,依臣之见,皇上虽年轻,但已满腹经纶,诸事应归皇上决策才是。”

康熙人小志大,对此早已思量过,康熙六年(1667年),康熙决定开始躬亲大政。这时,苏克萨哈再次进言:“皇上亲政,国事日盛。臣愿往守先帝陵寝,安享太平。”他这是想以退为进,迫使鳌拜与自己共同放弃辅政大臣之职位的一条计策。但是,他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他的这一举措非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到激化了矛盾,致使鳌拜终于有机会将长期积压的怨恨发泄出来。

没过多久,鳌拜纠集了遏必隆以及班布尔善等奸党,给苏克萨哈编造了二十四大罪状,上疏给康熙。鳌拜接到奏折,不问不审,立刻定其为死罪。康熙知道这是挟私报复,坚决不批。但鳌拜没完没了地逼康熙批示,甚至挥着拳头对康熙吼叫,搅得康熙日夜不宁,只能点头默许。鳌拜得了“圣旨”,将苏克萨哈及其长子内大臣查克思肢解处死,其余六子一孙和两个侄子斩首,并没收其家产,妻奴全部入宫。为进一步铲除苏克萨哈的势力,他连其族人统领侍卫等都统统杀掉,并将因株连的四十余人全部革职。

康熙在鳌拜的眼中只是个小孩子,因此并未将他当回事。每有朝事鳌拜常常越级而上,不讲君臣礼仪,目中根本没有皇上。有时,鳌拜竟当着康熙的面滥施淫威,对朝臣随意治罪,甚至把奏疏等机要公文带回家中与心腹讨论……康熙对此早就十分不满,但因羽翼未丰,除掉鳌拜的时机还不成熟,他只好装聋作哑地等候时机。

鳌拜横蛮暴戾,滥杀无辜,朝廷内外怨声载道,也激起了众大臣的不满,言官熊赐履激愤地上书康熙,指出:“由于奸贼当道,政事极其纷乱,国家也因此受到削弱,再不加整顿,后果可危。”年轻有为的康熙帝在布木布泰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决定收回大权,康熙从侍卫中选拔身体强壮并效忠于自己的少年武士,每日练习摔跤格斗。鳌拜以为这是小孩玩耍游戏,并未在意。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的一天,鳌拜谎称有病没有上朝,实际上是与亲信在家密谋策划。康熙以探病为名,突然亲自来到鳌拜府上,直抵卧室。根本没有病的鳌拜见康熙突然驾临显得非常紧张,也非常气愤,竟不跪迎圣驾,一点不讲人臣礼节,狂妄到了极点。这时御前侍卫和托发现鳌拜频顾坐席,面露奸笑,感觉情况有异,便警觉地疾步上前将席子掀起,竟发现藏有一把短刀。按照大清法律,见皇上时身边不能有武器,否则要斩首。但鳌拜对此一点也没有表现出惊恐的样子,满不在乎,且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意思。此时的康熙心里清楚地知道,这是在鳌拜府上不是在宫廷。鳌拜久经沙场,十分勇武,且心狠手辣,真要动手,卫士不一定占上风。现在到了箭在弦上,有一触即发之势,稍有不慎,将遭灭顶之灾,不由得心里发凉。但康熙表现得却非常冷静、沉着,他淡淡地说:“刀不离身乃满族故俗,不足为怪也。”一句话,化解了紧张局面。康熙起驾回宫前还着实劝谕安抚了鳌拜一番,让他保重身体,以此来迷惑鳌拜。

回宫后,康熙越想越怕,立即入见祖母太皇太后,备述详情。布木布泰太皇太后深感形势危急,委屈也难以求全,除掉鳌拜势在必行,宜早不宜迟,遂与康熙商定了捉鳌计划。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给鳌拜一种错觉。于是,康熙挑选了几十个身强力壮、反应敏捷的满族少年进宫,大张旗鼓地与他们练习“布库”(满族的传统体育游戏,近似于摔跤),让鳌拜觉得他是一个胸无大志贪玩爱耍的孩子。满朝文武也都认为小皇帝玩心太重。一切准备就绪,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十六日这天,康熙根据祖母太皇太后的安排,以下棋为名召索额图进宫,商量擒鳌拜一事。索额图是已故首辅大臣索尼的次子、康熙的叔丈人,威望很高。他原任一等侍卫,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改任吏部右侍郎。不久,又复任一等侍卫,重新回到皇帝身边。遵照祖母太皇太后旨意,在行动之前,康熙将鳌拜的党羽以各种名义先后派出,命其胞弟内大臣哈巴、亲侄侍卫苏尔马、死党理藩院左侍郎绰克托、工部尚书都统济世等人,分别到察哈尔、科尔沁、苏尼特、福建等地出差,使鳌拜孤立无援。

康熙在宣鳌拜进宫前,对那些参加布库的满族少年做了交代。太皇太后认为,如果此举成功,当然是天大的好事,如果失手,也无关紧要,可以推托是借此检验一下孩子们的勇武之威,属于少年不懂事的荒唐行为。进可攻,退可守。

没过多久,鳌拜就大摇大摆地进入皇宫。这时,正在做布库游戏的小孩蜂拥而上,一下子就把鳌拜摔倒在地,并且结结实实地捆了起来。直到这时,鳌拜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这时,康熙宣布鳌拜“上违君父重托,下则残害生民,种种劣迹,难以枚举”。经过审问,列举其大罪三十条,本应立斩,但念其是顾命辅臣,又有战功,且效力多年,免其一死,革职籍没,与其子一道终身监禁;党羽一律处以死刑。同年,鳌拜死于狱中。

除掉鳌拜,康熙掌握实权以后,紧紧依靠宿臣老将,如索额图、杰书、图海等人,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朝政的措施,深得人心。医治战争的创伤,逐步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改变了生产倒退、民生凋敝的困难局面,使久困于战乱和饥荒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二)削平三藩绥靖寰宇

铲除鳌拜集团以后,年轻的康熙又经历了“三藩”作乱的考验。“三藩”是投顺清朝后封为藩王的三个明臣的总称,即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袭其祖耿仲明、父耿继业爵位)。三藩本身或他们的父祖辈都是叛明降清的汉族将领,靠镇压农民起义、背叛明朝起家。他们受封藩王后,拥兵自重,逐渐形成了三个封建割据的独立王国。

三藩中吴三桂是头号人物,他是辽东(今辽宁省辽阳市)人,武举出身,在明朝末年,曾任辽东总兵,镇守山海关。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攻克北京后,曾经招降过吴三桂。然而,由于农民军策略有误,反而使他投到了大清的怀抱中,充当清军入关的先锋,引清军攻入北京城内,残酷镇压了李自成起义军。接着,他又配合清军镇压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因此,吴三桂被清统治者倚重,受封为平西王。

尚之信的父亲是尚可喜,原为降清明将。清初,尚可喜带兵入关,后来镇守广州,受封为平南王。其长子尚之信,粗暴凶残,养狗取乐,随意杀人,甚至以割人肉喂狗为戏。尚之信甚至连父亲都不放在眼里。父子政见不合,尚之信渐渐将父亲晚年的藩王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耿精忠的祖父耿仲明,也是叛明降清的将领,后被封为靖南王,其子耿继茂及孙耿精忠承袭其职。耿精忠对福建劳动人民肆意盘剥压榨,而且生性骄奢淫暴、肆意妄为。他发怒时,常剥人皮以泄恨,每年剥人皮数十张。耿精忠野心极大,谋反称霸一方的念头早已有之。

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合称“三藩”,他们都怀有分裂叛乱的野心,在对抗中央的统一目标下,他们逐渐结成了反对中央政权的死党。他们残酷地搜刮民脂民膏,每年花两千多万两银子去养活自己的军队,致使“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这时,他们又期望依靠这支军队为自己卖命,去发动大规模的武装叛乱,把广大劳动人民重新拖入分裂混乱的灾难之中。康熙帝亲政时便意识到三藩割据的隐患,并且注意到吴三桂等人的分裂之心蓄谋已久,渐成尾大不掉之势,若不及早清除,迟早要祸及国家。因此,康熙帝早就有撤藩的打算。亲政后,他亲自书写了“三藩、河务、漕运”的条幅悬挂于宫中柱子上,把解决三藩问题作为朝夕不忘的首要大事。当康熙帝收到吴三桂和耿精忠为掩盖自己叛乱意图而假意要求撤藩的疏文以后,便先交给大臣们讨论,结果反对撤藩的人占了绝大多数,而同意撤藩的人却只有几个。反对撤藩者提出了种种理由。有人认为,移藩后要派军队去原藩地镇守,劳废甚大;更有的人甚至为吴三桂求情,说他镇守边关,物足民丰,并无谋反的征兆。议政王贝勒大臣们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只有兵部尚书明珠、户部尚书思翰、刑部尚书莫洛等少数人坚决主张撤藩。

康熙征求祖母意见,太皇太后以她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指出,三藩叛乱蓄谋已久,早有叛逆之心,撤藩与否,他们都会谋反。她又讲述了汉初吴楚七国之乱的教训,支持康熙下定决心解决三藩问题。康熙得到了祖母太皇太后的支持,更增加了他撤藩的决心。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颁布谕令,命吴三桂、耿精忠同时撤藩,还籍家乡,将地方行政权移交给有关的总督、巡抚,以消除叛乱隐患;同时,特派侍郎折尔肯、学士傅达礼赴云南,户部尚书梁清标赴广州,吏部侍郎陈一炳赴福建,催促办理撤藩事宜。

实际上,吴三桂、耿精忠假请撤藩,不过是为了试探一下康熙帝的态度,没料到康熙帝竟认真起来,居然真的要撤藩。

老奸巨猾的吴三桂玩弄两面法,一面恭恭敬敬地上疏康熙帝,表示接受撤藩的决定;一面死赖在昆明不走,暗中调兵遣将,抢守云南各地的关隘,所有的文武官员和过往行人,只准进,不准出,积极策划武装叛乱。最初,吴三桂虑及已做朝廷驸马的儿子吴应熊及孙子吴世森在京城的安危,有些犹豫不决。但经过手下众人的劝说,决定立即起兵。

吴三桂的反讯传到京师后,清廷大为震动。围绕着吴氏叛乱,清廷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大臣魏像枢要康熙帝以舜感化苗民为榜样,以德服人,行“仁义”以平叛乱,说什么根本不用军队,只要皇帝一出招抚令,吴三桂便会偃旗息鼓,自动服从中央政府。以索额图为代表的反撤藩派认为,应尽快处死明珠等撤藩派,以谢罪吴三桂,同时,取消撤藩令,恢复三藩权利。早和吴三桂有勾结的西藏达赖喇嘛五世,也向康熙提出了“裂土罢兵”的建议。危难之际,孝庄太皇太后坚决主张撤藩,她指出,可调八旗劲兵一起平叛,“军需内协外济,足支十年,可无他虑”。

康熙听取了孝庄太皇太后撤藩的意见,不怕气焰嚣张的吴三桂的威胁,不走汉初诛杀晁错的老路,决心以武力平叛,不让分裂国家的阴谋得逞。随后,康熙下达了武装平叛的命令。他毅然调集大军,前往湖北、江西、陕西、浙江等地,镇压叛乱。鉴于三藩同举反旗,战火迅速燃遍了大半个中国,康熙帝通观全局,临危不乱,冷静指挥军务,他知道吴三桂是三藩祸乱之首,灭掉吴三桂,其他叛军便会不攻自破。于是,他确定了军事上重点打击吴三桂,以及对耿精忠和尚之信实行招抚的策略。康熙谕令:“停撤平南、靖南二藩。”并传令兵部,劝耿精忠诚心悔悟,即刻息兵,立功赎罪,仍可封官晋爵。他又指示吏部传令,凡在北方做事和生活的原吴三桂属下的文武官员人等,“概不株连治罪”“各宜安心守职,毋庸怀疑”。又通告已在吴三桂控制下的云贵等省的军民,不要听信叛军的利诱,只要能幡然悔悟,便可既往不咎。布木布泰太皇太后,见康熙调兵遣将有板有眼,法度森严,感到康熙已经成熟起来了,心中十分欣慰。她本人也日夜操劳,呕心沥血,全力支持康熙,在八旗将士出征平叛时,她拿出了平日宫中节俭下来的银两、绸缎作为犒赏,这使年轻的康熙更增添了平叛的信心和力量。

就在清军同吴三桂叛军激烈交战的时候,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也乘虚起兵。后院起火,形势十分危急,康熙立即求助于祖母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表现得十分冷静,她面授机宜,对康熙说:“现在大军南征,京师空虚,应先派使者前往察哈尔实行安抚,以麻痹布尔尼。大学士图海才略出众,可委任平叛。”康熙依计而行,起用图海。图海率数万家奴组成的队伍,很快就平定了布尔尼叛乱,既稳定了后方,又保证了前线对吴三桂叛军的战斗。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平定,康熙亲自到布木布泰太皇太后的寝宫奏捷,他兴高采烈地说:“臣谨遵圣母太皇太后教训,终得绥靖寰宇,叛逆削平,今日万民同贺,实应感戴太皇太后恩训。”

历时八年(1673—1681年),波及十余个省区的三藩之乱终于被彻底平息了。这场战乱,也使清朝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年轻的康熙帝在祖母太皇太后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领导了这场艰难的战争,并取得了最终胜利,这也使他在满汉臣僚中的威望大为提高。康熙帝的统治更加巩固了。

同类推荐
  •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的编选,吸收了《怀念萧红》与《萧萧落红》两书的重要文章,在篇目的排序上分“身世”、“婚变”、“纪念”三辑,同时,还首次将怀念,悼念萧红的诗词选人回忆录中。在涉及萧红、萧军、端木婚变回忆录的选择上,保留各种不同说法,立此存照。
  •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康熙十讲

    康熙十讲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他勤于国事,好学不倦,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他所开创的“康乾盛世” 是中国古代的顶峰,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发展的制高点;他励精图治,把清朝带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康熙曾是一个与天花夺命的幼童,一个拥有天下却要忍气吞声,日日如同行走于钢刀边缘的少年;他也曾是一个力排众议果断撤藩,却又在漫长的战争中险些丧失了勇气的青年;他还是一个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的中年人。同样是他,一生英明果断却在晚年陷入继承人的旋涡之中。
  •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如鲁班、李冰、蔡伦、张衡、华佗、魏伯阳、马钧、葛洪、郦道元、一行、毕昇、黄道婆、路·盖里格、安东尼·列文虎克、G·W·莱布尼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等人。
热门推荐
  • 凌晨四点半:哈佛最受欢迎的50种思维方法

    凌晨四点半:哈佛最受欢迎的50种思维方法

    本书以极其有趣的方式,向您讲解了50种吸取哈佛精髓又非常实用的自我提升思维方法。从哈佛所特有的精神和气质出发,以培养读者的品质为基础,从理想、志向、习惯、性格、情商等方面引导读者如何从平凡走向卓越!
  • 穿越无敌:纯情杀手VS魅惑公子

    穿越无敌:纯情杀手VS魅惑公子

    【本故事纯属虚构】穿越前,她是刀口舔血,让所有目标者闻风丧胆的黑道杀手,穿越后,她只想做一个养尊处优,天真无邪远离是非的尚书府大小姐。曾经她以为,弱肉强食是这个世界奉行的核心,但是她信奉的准则从来没有告诉过她: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深深地爱着别人,那该怎么办?是杀了她,还是自己走开……这个问题,让她简单的世界崩塌……
  • 魔帝宠妻妖娆后

    魔帝宠妻妖娆后

    她是华夏第一特工,国家隐秘高级官员,手下掌管官员无数,接到一个特殊任务,追回华夏国国宝,凤凰玉戒,传言得玉戒者一统天下,却没想这不过是华夏国官员里应外合想除掉她,她挡了太多人的利益,不得不死。刹那,混沌开,玉戒认主,把她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一世她发誓为自己而活,废物,是么?她有玉戒在手。没钱?玉戒在手,练练药,勾勾手。什么?怀孕?爸爸身份不明?没关系,美男一打,谁赢谁是!女人,某男咬牙切齿大吼,你想我儿子喊别人为爹!休想!你是我的!儿子也是我的!一大一小,大街上,爹地,麻麻又在勾搭漂亮叔叔喔。女人,真的是活的太逍遥了。
  • 盛世嫡女

    盛世嫡女

    【文艺版简介】谁说嫡女就要温柔大方,甘被人欺,最后华丽丽的挂掉?一场盛宴、一杯鸩毒、一抹白帆、一座灵堂,魂断香消。是谁的怨念在午夜徘徊,是谁的灵魂重生了谁的肉体,又最终是谁拯救了谁的世界?她说: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就要白的澄澈无暇。红便就要红的惊心动魄。那些血流成江海,沾染了她的白裳,迫她拿起利器,撕裂命运盖下的穹布,从此至高无上。那肩膀宽大温暖,冰释了她的霜雪,让她安心躲避,成为她躲避风雨的港湾,自此风雨不侵。【抽风版简介】将军府中嫡女重生,她的肉体,她的灵魂。强势重生,穿越归来!庶母恶毒——魂飞魄散不心软庶兄迫害——断你手臂没商量爹爹无良,敢伤娘心——找个二爹迫在眉睫天生仙骨?玄派秘宝?能看!敢抢?灭你满门要不要!绝世美男,追着跑?尼玛,泼妇你们也要!这黑乎乎的毛团嘛东西?纳尼,哈上一只黑狐狸。。。快跑!她只想做个米虫,天下第一,无人敢侵。一不当心名震太下,各路妖孽竞相杀来!卧槽!赶集还是抢亲啊!没聘礼也敢上门?来人,打出去!片段一:接到圣旨之后,某太子提着剑怒气冲冲的闯进某女的闺房,“沐云潇,你我自幼定亲。你是生是本宫的人,死是本宫的鬼。”某女抱着肉包,喝着小茶,翘着二郎腿,悠闲自在的道:“休书都送到家门口了,太子殿下是不认字还是觉悟太低看不懂?”顺便附赠一计断子绝孙腿,将某渣出踢门外。片段二:邻国皇帝看着某女银眸幽深,含着从来未有过的情感,声线带着性感。“普天之下,只有你配得上吾,也唯有你能站在吾的身旁。”某女看着满室的天材地宝,仙级装备,双眼冒星,口水大流。依旧义正言辞的看着某皇帝:“可是我觉得你配不上我怎么办?”某皇帝:“那好,来人把聘礼抬走,打道回府。”某女急了:“等一下!你看你一下子不经过人家同意就擅自下聘,惊吓到了我脆弱的小心脏,。好不容易我习惯了这些东西,你又要拿走,再一次惊吓到了我敏感的小神经。这样好了,看在你还有点眼光的份上。我也不和你计较了。聘礼留下,就当是本小姐的精神损失费了。”某皇帝奸笑:“收了吾的聘礼,那就是吾的人了。皇后,交配吧。”片段三:某只肥嘟嘟的黑狐狸,跳到某人的怀中,缩成一个肉团,蹭啊蹭啊,蹭啊蹭啊。。。娘亲的怀抱最温暖了,喜欢喜欢。。。某人温柔的抚摸着怀中的肥狐狸。
  • 傻女掠夫

    傻女掠夫

    女主是2920年x星一枚被人当成笑柄的弱智长了十六年连个正经的名儿也没有,因上面有九个绝色美男的天才哥哥,于是便叫了个小十。因为智商赶不上人类发展的速度,被亲爷爷当成眼中钉,日日派人追杀,没一个男人愿意要她,万不得已老妈和哥哥们把她打包塞进时光机穿越到一个叫荣月国的地方令她无论如何要偷个种回来。哥哥临别赠语:只见九哥邪邪的说:“总之,你只要见到美男,就给我巴这不要放。”六哥恨铁不成钢的敲了一下她的脑袋说:“美男就是长的和哥哥们一样帅气英俊的男人,总之,不管是老是少,通通都不能放过。”七哥红着眼睛对她说:“最好是王爷,世子,身份越是高贵的越不能放过,知道吗?”二哥又说:“如果去到皇城,就一定要混进皇宫,把皇宫搞个鸡飞狗跳,人仰马翻,若是皇帝年轻又英俊,就一定要死死捏在手里。”大哥也不甘落后的警告:“小十,要是实在进不了皇宫,就去找那些武林盟主,魔教教主,顶级杀手,财阀公子,一个一个都不能少,知道吗?”眼看还剩十几秒,机器就要发动了,三哥扯着嗓子大喊:“记住,看见美男能摸就绝不只是看,能亲就绝不只是摸,能上就绝不只是亲.......”傻女裙下之臣:荣明王朝之安王爷:凌龙宣————外冷内热/霸道强势荣明王朝之皇帝:凌龙寒————残酷多疑/心狠手辣贺辛国皇子:东宫离————腹黑张狂/闷骚之极第一杀手:夜九影————冷血无情/亦正亦邪魔教教主:涧月玄————邪气妖孽/杀人无形武林盟主:风千云————风流倜傥/豪放不羁怪手毒医:巫冷—————谪仙美男/性格乖张头牌清倌:花百离————妖媚倾城/风骚无限异域小正太:子桑羽————粉雕玉啄/萌萌无敌∮∮∮∮∮推荐自己的np新文《致命诱惑》时隔十年,她长大了,她回来了。拿下脸上的太阳镜,那是一张任何人见过都不会忘记的脸,倒不是因为她长的有多么倾国倾城,而是那双眼睛。那双纯粹干净的黑瞳,能给人心底最深的震撼!★★★★★同一天,她拥有了三个不同的身份。大哥,展天刑:世界著名的金牌律师——她化名林佩佩,成为他儿子的家庭教师钢琴教师。二哥,展天宇:亚洲第一集团兴宁集团的总裁——她化名藤野惠,成为她的贴身秘书。三哥,展天浩:全国夜生活娱乐后台老板——她化名莫习纯,神秘的少女,如愿引起他的注意了。她的目标,接近,勾引三个亲哥哥,做他们的情人!
  • 最精彩的成长故事全集

    最精彩的成长故事全集

    成长的故事很多很多,有欢乐也有悲哀;成长的岁月很长很长,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去感悟。岁月不会回头,抓住今天的每一秒,把希望系于明天的彩云,成长就是希望编织的彩带,串联回忆和向往。本书精心挑选了400多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成长故事,是亲子共读的首选范本。
  • 雪寒惊梦:不堪帝王宠

    雪寒惊梦:不堪帝王宠

    【文慢热,须耐心】所谓圣宠入宫,是求的;所谓日日侍寝,是编的;所谓一朝怀孕,是骗的;所谓贵妃之尊,是挂名的。“我有三个名字:白晓琳、上官云梦、顾雪寒。我也不确定哪个才是真的我……”她一脸凝重,看着眼前这个如同谪仙般俊美却又对自己一往情深的男人。“你想清楚了,守护我的结果,可能是一场空梦……”
  • 这都不叫事儿

    这都不叫事儿

    这本半回忆半玩笑的新书主要以延参法师与弟子的对话写成,它选择了一个“卖萌”的方式展开,从最爆笑的对话,到不留情面的自黑和神补刀,口头禅、流行的人和事,到寻常的喜怒哀乐惧,大到时间、生命、轮回,都被化解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段子,和文艺有爱的小哲理,传播着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也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本意。
  • 侯府千金:拐个杀手来种田

    侯府千金:拐个杀手来种田

    上山采药的大妮失足跌落坡底醒来后,发现床边坐了个野人,更惊悚的是,野人的弟弟居然跟到她家提亲……百般无奈下,大妮嫁给了野人,谁知深山里的生活跟她想象的大不一样,野人丈夫的身份似乎也不简单…读者交流群:121295008欢迎大家加入。
  • 另类讲述红楼梦:惜春纪

    另类讲述红楼梦:惜春纪

    在《红楼梦》里,四丫头惜春的身世是个谜,也是十二钗中曹公着墨最少的人物,却个性鲜明,叫人过目不忘。在安意如的笔下,惜春成了秦可卿和贾敬的女儿,为公公和儿媳妇爬灰所生。这样的身世注定了惜春的冷淡和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