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1300000008

第8章 九华山肉身菩萨传奇(1)

佛教圣地九华山清净、庄严、神圣。肉身菩萨的不断出现,成为九华山佛教的一大特色,这座佛教名山也因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是经过了特别的防腐处理,还是与九华的地理环境有关?抑或是高僧们有什么独特的修行方式,肉身菩萨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问号。

导读:

他们离世后肉身不腐,他们被尊称为应身菩萨,是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难道这真的是刻苦修行的结果吗?抑或是其中另有缘故?让我们一起走进九华山,走进九华高僧的传奇人生……

九华山肉身菩萨传奇

位于安徽南部的九华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地藏菩萨道场所在之地。我们走进这莲花佛国的山门,放眼望去,发现这里所有的寺院与普通的民居几乎没有什么分别,也是黛瓦、天井、马头墙、木雕,只是颜色有所差异;生活在这里的僧侣似乎也与老百姓没有什么两样,每天劳作、挑水、打扫院落,过着清苦而怡然自乐的日子。只是那身僧衣和远远的佛音在提醒着我们,他们是远离世俗的出家之人。然而就在这似曾相识的和谐与清幽之中,我们竟不由自主地为一种神奇的力量所感染着。

带着莫名的崇敬与向往,我们走进僧侣们的生活,更深层次地接触九华山的文化,希望能在这群山雾霭间体会到这神奇力量的所在,品味那份蕴藏其间的神圣与神韵。

灵山开九华

单纯一座山,说到底,其实就是一堆没有生命的石头。然而,因大自然的造化,这堆顽石生出奇形与怪状,仿佛又有了生命。有了生命的石头,才会与人相融。在绿色铺满大山的季节里,九华山的生命本色一一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在长江沿岸一系列名山中,九华山的绿色别有一番韵味。它兼容了北地劲健与南国秀巧的妩媚,仿佛绿得更有诗意,更有内涵,也更令人回味。说到诗意, 九华山的名字还有一段来历呢!从前,九华山因峰峦叠嶂,如儿孙绕膝,且其数有九,故名“九子山”。唐天宝八年,诗仙李白与韦权舆、高霁一道上九子山游玩,目睹九子山的美景,诗人醉了。他嫌“九子山”三个字古拙无华,顿生改名之意,即兴吟出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从此“九子山”改为“九华山”,中国的版图上有了一座以“九华”命名的山。此后李白又先后两次登上九华,为九华美景陶醉的同时,也为九华山留下诸多千古佳句。真不知是山成全了诗人,还是诗人成全了山。

从此九华山香火盛旺,信徒虔诚,非一般佛教圣地可比。更奇的是,肉身菩萨几百年来在此不断出现,成为九华山佛教的一大特色,同时也为这座佛教名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已达14尊,其中有5尊在特殊历史时期被焚毁,现在能看到的还有5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肉身舍利,佛国至宝

在九华山,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殡葬习俗:凡有僧人圆寂,必将其盘坐装殓于陶缸之中,并在遗体四周填充木炭、柴草等物品,密封后放于室外,保存七日。

七日之后,人们将陶缸下面一个预先置留的小孔掏开,引燃缸内的柴草木炭,将遗体火化。

但是,如僧人在圆寂前要求或示意保留真身的,他们的缸会被放置在寺旁,简单搭盖以避风雨。多年之后,再行开缸。就在这开缸的时刻,曾经有奇迹发生过,而且不止一两次。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发生在普文和尚圆寂开缸的时候:盖在他头上的红布全部腐烂了,轻轻一牵就碎;他身上的佛珠线也全部断掉了。可是,普文和尚竟然颜面如生,肉身不腐,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的头部居然长出了两寸长的头发。信徒们遂将肉身取出涂漆,然后装金供奉。普文成为又一尊被人虔诚膜拜的“肉身菩萨”。

九华山地处长江南岸,阴霾潮湿,雨多雾重,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可以用烟雨迷蒙来形容。就在这蒙蒙细雨中,我们来到了位于山脚下的一处塔林,这里是出家的僧侣们安息的墓园。

与俗家人的墓地不同,这里的陵墓前矗立的不是墓碑而是幡塔。墓里安葬的也不是棺木而是骨灰。伫立在肃穆的墓园中,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在这样潮湿的环境下,那些存放在陶缸里的肉身菩萨,是如何创造出多年不朽的奇迹的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有幸观看到了九华山的一位高僧圆寂后装缸的全过程。

“轿子行”是九华山中的一个特殊行当,他们整天抬人上山下山,以此为生。焦小弟就是其中的一员。与其他轿夫不同的是,除了抬轿子,他还有一个祖传的副业,那就是专门负责把圆寂的僧人装殓入缸。

焦小弟首先把柴草铺在缸底,上面是纸包的生石灰。然后,装肉身,洒石灰。最后,他将一整袋木炭倒入缸中,这就是整个过程。石灰和木炭将水分全部吸收,人的肉体也就可以保持干燥状态了。

石灰和木炭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对于保存肉身确实有帮助。但是,一样的装殓方式,为什么千载以来,九华山僧侣中留下不朽肉身的仅有寥寥几位呢?难道这真的和修炼层次的差别有关吗?

在佛教看来,人的生命历程就像一个升华自我的阶梯,通过刻苦的修行,在戒律、禅定、智慧各方面达到最高境界,就可以突破自身的肉体局限,凝结成物质结晶——肉身。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火化的遗骨就凝结成一种坚硬的颗粒物质——舍利。佛经记载,舍利有全身和碎身的区别。九华僧侣的肉身就是全身舍利,比碎身舍利更为难得。可见,“肉身菩萨”生前的修行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事实表明,这些“肉身菩萨”生前多为苦行僧,确实经历了艰苦的修行。金乔觉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是九华山上最早出现的“肉身菩萨”,今天被人们供奉为地藏菩萨。传说,他圆寂后三年依然颜面如生,骨节能发出金锁般的声音,人们将之供奉在三层石塔中。出乎意料的是,那里在夜间竟能发出“神光异彩”,这就是后来人们称之为“神光岭”的地方。金乔觉圆寂前常年在东崖苦修,“岩栖涧汲”,“曾遇毒螫,端坐无念”。修持甚高的他本来可以抛却肉身,飞升成佛,可是,金乔觉却许下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誓要普度众生,弘扬佛法。于是他将不朽的身体存留于世间,用地藏精神感化着虔诚的信徒们。

新罗王子誓别新罗

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日,九华山的僧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以纪念九华山的开山祖师,传说中真人应化转世为地藏菩萨的异国高僧——金乔觉(金地藏)。这一天,是他的诞辰日,也是他圆寂的日子。

神光岭下,九华山佛学院的学僧们三步一拜,由山下的甘露寺一直拜到九华街南边的肉身宝殿,从拂晓一直要拜到中午才能到达,对他们来说,这既是表达虔诚的一种方式,也是一项修炼。

这一天同样是信徒们的节日。他们中的很多人千里迢迢从世界各地赶来九华山,操着不同的语言,朝山敬香,祈愿还愿。

在朝拜的人群中,一个由韩国僧人带领的朝拜团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带来了自己家乡的祭品,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向地藏菩萨祈祷平安。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和夫人,也曾专程来到九华山拜谒地藏菩萨,盛赞他是中韩文化交流的金色纽带。

是怎样的一位神,能让四方僧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如此顶礼膜拜?从禅栖九华到肉身不腐,从金乔觉到地藏菩萨,千百年来,有关他的传说纷乱杂陈,真伪难辨,是人是神,莫衷一是。

据史料记载,公元719年金乔觉渡海来华求学。他云游各地,辗转千里,来到青阳九华山修行,一千三百多年的时光流转,历史给我们留下的线索模棱两可。在九华山天台上面有一双据说是金乔觉留下的脚印,于是我们登山前往查访。

这双脚印被僧人们认为是佛教的圣迹。这双大大超出常人尺寸的脚印,真的是金乔觉留下的吗?还是后人的伪刻? 我们无法判断。故事和传说中通常夹杂着太多的臆测和附会。茫茫九华山烟云缥缈,1 300年前的那个新罗僧人,他真的存在过吗?

九华山北麓的老田吴村,是江南有名的千年古村。西汉时期吴氏始祖吴栋材弃官隐居于九华山,世代繁衍生息成为一大望族,俗称“老田吴家”。据当地吴氏后代说,在1 300年前,吴家的祖先吴用之曾接待过一个来自异国的游方僧人。

当年,一位异国僧人来到吴家求宿。吴用之也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人,就请僧人到吴家小祠堂里住宿。吴用之每天给他送吃的喝的,天天不忘,日日准时。到第50天的时候,僧人说他要上山去了。吴用之就送他出老田吴村,一直送了好远。在上山的路上僧人到一宿庵内寄宿一晚,第二天就上了九华山。

老人所说的异国僧人,就是金乔觉吗?镌刻在九华行祠碑文中已模糊不清的一首由金乔觉所作的七律《酬惠米》,似乎透露了他的身世:

弃却金銮衲布衣,浮海修身到华西。

原身自是酋王子,慕道相逢吴用之。

未敢扣门求他语,昨叨送米续晨炊。

而今飧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

唐代对外夷小国之王,一般称做酋王,诗中的酋王子应该是金乔觉的谦称。当年的吴用之不会知道,眼前这位风尘仆仆的异国僧人,竟是新罗王族;更不会想到日后他将成为万众膜拜的地藏菩萨。

一千多年的沧桑,几乎所有与金乔觉有关的事物、遗迹都被神化了,真伪难辨。相传金乔觉渡海来华,身边带着一只白犬,在九华山化城寺,我们找到了那只传说中的白犬,从它身上已经完全看不出狗的样子。 它的名字叫善听(又称地听、谛听),金乔觉转世成为地藏王菩萨以后,他这只白犬也就应身成了他的坐骑,九华山人又把它叫做独角兽或四不像。

如今这只传说中的白犬已成为九华山民间的吉祥物。人们求诸僧人,为它开光,希望它能够消灾避邪,保佑平安。而它的主人金乔觉的身世仍然是一个历史的谜团。

唐朝的时候,九华山有个大隐士叫费冠卿,他写过一篇文章叫《九华山化城寺记》,在这篇文章里头有一段关于金乔觉的记录。在化城寺藏经楼,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段有关金乔觉来历的记载:

时有僧地藏,则新罗王子,顶耸奇骨,躯长七尺……落发、涉海,泛舟而徙。

看来,金乔觉确有其人。

金地藏证道九华

九华山北临长江,西接黄山,方圆120公里,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当金乔觉刚来之际,九华万仞还处于榛莽未开的原始状态。此后七十多年的岁月,从新罗僧人到中国地藏王菩萨,他是怎样从人变成神的呢?

九华山神光岭,相传是金乔觉晚年修行和圆寂的地方,岭上的肉身宝殿是为纪念金乔觉所建。传说金乔觉圆寂三年后开缸,容颜如生,肉身不腐。僧徒们为了供奉他的肉身,修筑三级石塔,后来又在石塔之外罩以七级木塔。

如今金乔觉不腐的肉身已深藏在地宫之中,后人再也无缘得见。他的经历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一个放弃了荣华富贵的王子,在异国修行数十年,他经历过什么?又改变了什么?

据考证,唐代以前寺院中所立的地藏佛像都是单身像,自金乔觉之后,地藏佛像两旁才开始有闵公和道明像相侍,这背后隐藏着一个“袈裟借地”的故事。

相传一千多年前,九华山主是一位叫做闵让和的老人。他为人乐善好施,常在家里开设斋会。有一次一位苦行僧来到山里化缘借地,住持悟禅,闵公就说:“那你选择一块地吧。”结果苦行僧把袈裟拉下来一洒,洒遍了九十九个山包。闵公看到他道行高超,所以真的就拿整片山来供养他了。这就是袈裟借地的故事。

这段神话色彩颇浓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有史可查的证据是在把整座九华山捐给金乔觉后不久,闵公父子也相继出家,在金乔觉成佛之后,侍奉在他左右。

从历经世间苦难的凡人到立誓度尽众生的菩萨,金乔觉异国数十年的苦修经历,其间是否包含了人世间的思乡之苦?九华山北麓的二圣殿里隐藏着另一段故事。

二圣就是新罗国圣僧金乔觉的两位舅舅昭普和昭佑,二圣殿就是他们修行的地方。一千多年前,金乔觉来到九华山之后,新罗王朝派他的二位舅舅也来到九华山,想把他找回去。他们来到这里后苦劝金乔觉,可是金乔觉一心向佛,带领众僧苦修佛法,坚决不肯和他们回去。他的两位舅舅也是很无奈,从此也在九华山出家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二圣殿里穿着新罗官服的二圣塑像,在异国的土地上,享用着千年的香火。

矢志向佛、心坚如铁的金乔觉割舍了人世亲情,经年累月地在九华山中苦苦修行,在日复一日的拜经过程中,磨炼身心,研读佛法。在年复一年的禅坐中,入定冥想,自观身行。尝试超越人性中各种欲望所带来的苦痛,跨入大彻大悟的境界。

公元756年秋日的某个早晨,青阳县的诸葛节和几位乡绅登山游玩,在东崖石壁下的一个洞中看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僧,闭着双眼正在坐禅入定,身边的一只破钵里面,仅有一些白土和米煮成的食物。老僧的苦修让乡绅们大为感动,经商议他们决定买下檀公旧地,营建寺庙请老僧住持。这就是今天的化城寺。

新罗僧金乔觉终于有了自己的道场,算起来他已经有61岁了。而九华山作为莲花佛国的历史,也从此开始了。苦修了近四十年的金乔觉终于出山,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他立下了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济世宏愿。

“阳春佛茶像朵花喽,佛茶采来一筐筐。”这是九华山当地的山歌。九华佛茶,又名金地茶,相传是1300年前金乔觉自新罗国带来的茶种,如今已经在九华山落地生根。游客们在朝拜之余,饮一杯佛茶,体会着禅意,追思金地藏大师造福后世的功德。

史载自筹建化城寺起,金乔觉便带领僧众开山造田、挖沟修渠、种稻植茶、自给自足,造福一方百姓。今天的九华山僧人仍恪守着先师金乔觉“农禅双修”的遗训,在前世僧人耕作了一千多年的土地上参禅修身。

公元780年,池州太守张岩崇仰金乔觉的高风亮节,奏请朝廷赐给化城寺匾额一块,从此九华山香火更盛,祈求保佑的信徒们络绎不绝,各地僧众纷纷来投,新建寺庙以化城寺为中心如莲花般绽放开来。

这一年,金乔觉已经八十多岁了。多年的苦心禅修,使得同他一起修行的小童僧备感寂寞。有一天,童僧终于向金乔觉道出了埋藏已久的心事——思念故乡,欲还俗回家。金乔觉听后为他收拾行李,亲自送徒下山,在依依惜别前写下这首收录于全唐诗的七律《送童子下山》。字里行间,情真意切:

空门寂寞尔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尽底休照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需频下泪,老僧相伴有云霞。

公元794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年已99岁的金乔觉忽然招来僧徒们告别,留下遗嘱:三年后重新回到你们当中,之后端坐圆寂。史书记载当时山鸣石陨,群鸟哀啼,寺中扣钟,无声坠地。

同类推荐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热门推荐
  •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历史之谜》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的未解之谜,并加以申述。
  • 凡尔纳科幻小说精选1

    凡尔纳科幻小说精选1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科幻小说大师,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他的作品卷帙洁繁,包罗万象。本套书精选了凡尔纳的许多名篇,充分表现了凡尔纳的独特艺术思维,阅读这些科幻故事,有助于启发人类智慧和激发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从而全面提高我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 修神异世录

    修神异世录

    原以为会在一瞬间变成游魂一缕,哪知道,跳崖也能跳进龙门,神秘老人的指点,三千年的苦苦修行,终让他成了独尊的神。原以为,修成神也不过是游戏人间,坐享艳福,哪知道,又因为天劫卷入了光怪陆离的魔法世界。看来这神、人、魔三界,都注定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 妃常为贼:扑倒压寨相公

    妃常为贼:扑倒压寨相公

    某女:“我有孩子了。”某配角:“小狸这么可爱,我愿意当她的爹。”某女:“我不想做什么皇后,后宫心计烦死了。”某配角:“没事,后宫只你一人。”某男:“滚开,小狸是我的,她也是我的。”某女:“这样啊?我要怎么选择?不如你们都说个条件吧!”某配角:“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小狸会继承皇位。”某男:“我答应做你的压寨相公。”某女:“……”
  • 勾请总裁的情人

    勾请总裁的情人

    乌云、狂风、暴雨……一栋白色的别墅在暴雨闪电中若隐若现,耸立在郊外。屋子全黑着,只有一楼的客厅一角亮着一盏壁灯,萤弱的灯光更加显得屋内诡密异常。放眼望过去,在大理石铺设的地面上躺着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头破血流,看不清面容,全身上下被绳子捆绑的结结实实;女的面容佼好,一双惊惧的大眼睛死命的盯着不远处的被绑男子,而她自己也被绑着双手,动弹不得。“哥,亏了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豪门霸情:boss宠妻百分百

    豪门霸情:boss宠妻百分百

    他娶她,只为巧取强夺家族宝藏;她嫁他,只为息事宁人平凡生活;他说:“我让你等待了七年,那么未来的十个七年,我都留给你,可好?”他说:“不管是什么,只要我想的,没有我得不到的。”他说:“我后悔了,前辈子陪伴在你身边的人是我,可我想陪你走到生命的尽头。”午夜轮回中,谁在风中轻轻地歌唱。是谁乱了她的呼吸,陪伴她度过每一晚长夜漫漫满天繁星。待醒悟之时,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曹操,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名字。人们喜欢用忠绝关云长、智绝诸葛亮这两个骨灰级大众偶像来和他PK;以此显示他没有关羽真诚厚道,没有孔明料事如神。以他之短比人之长,对于曹爷来说,非常不公平。作者笔下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呢?
  • 超级阅读力训练

    超级阅读力训练

    ,人生有许多乐趣来自于阅读。也许还能洞察细枝末节,但总体上的统领和运筹帷幄上的才干,然而,我们亲自经历的事情却是有限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无限丰富的知识,这就是阅读的魅力。阅读是人生的最大享受之一。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多彩,经验丰富的人固然能做事。因为,则惟有出自于那些博学阅读的人士。通过阅读所体现的幸福主要体现在独处和索居时:通过阅读所养成的斯文主要体现在谈吐上;通过阅读所发展的才能主要表现在办事的决断和处理上
  • 美男不争宠

    美男不争宠

    夙景然:冷魅妖娆夜梓辰:奸猾嚣张君默颜:冷静睿智舒亦月:温柔如水……(以下省略N美男)本文美男多多!喜欢看美男的亲们,千万不要错过……★☆●☆★在女仆店打工的现代女大学生沐青衣,因在打工回家的路上被店里的客人围攻调戏,意外穿越,为了生存,突发奇想,居然大胆在古代开起了女仆店,期间莫名成为了隐藏在诸国背后,拥有最大权势的暗夜之国的帝位继承人,随即流连在众国之间,只为了寻找出最合适的帝后人选,方能正式继承王位,寻后之路,美男环绕,战火蔓延,意外的相逢,缘分的邂逅,到底谁才是谁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