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1100000007

第7章 文人墨客多歌颂,古今佳作咏腊八(1)

节日带给人们的不应只是浓烈的色彩和欢腾的气氛,更重要的是那些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以及蕴涵其中的文化魅力。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诗歌十分发达的文明古国,历代有关传统节日的诗词曲层出不穷,异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它仿若一条鲜明的轨迹,贯穿始终,例如中秋节、元宵节等。下面我们就来检视、涵咏那些关于腊八的诗词文字,借此还原一幅幅清晰、生动的腊八风俗画。

(一)古人笔下的腊八

我国古代的腊八诗文大致涉及到了腊八的祭、礼、会、猎、游、食等诸多方面。在古代,腊日要祭祀先祖和神灵,场面盛大。《礼记·杂记下》说子贡看到蜡祭的人们“皆若狂”。郑玄解释说蜡祭是“索飨之祭”,民众会饮,“于是时民无不醉者如狂”。会饮期间,要向神灵、尊长敬酒,还要“修刺贺君、师、耆老”。我们来看看比较早的一首腊八诗,是晋代裴秀的四言诗《大腊》: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饮飨清祀,四方来绥……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这首郊庙歌辞保留着《诗经》颂诗的遗韵,质朴清晰,描述了一派古人腊祭的情景,其中“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几句,更是把腊日祭祀和会饮的盛况刻画得淋漓尽致,仿若一幅活生生的祭祀画卷。

北齐的魏收的《腊节》诗:“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我们知道,腊祭已值年末,诗人这首诗没有裴秀的铺陈,而重在表达祭祀后酒宴上的百感交集,文短情真,很蕴藉。魏收作为南北朝文学史上的“北地三杰”之一,其汉文化功底、诗歌成就都是北朝出类拔萃的代表。北朝是少数民族政权,这首诗也可看出北朝统治者对汉文化祭祀风俗的学习,这也见证了南北朝时期是我们中华民族融合的关键时期。

腊日岁尾,一年的事儿都将告一段落,所以人们不免生出闲逸之情。让我们回到国势空前隆盛的唐朝,看看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腊日行程安排:“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腊日宣诏幸上苑》)这首类同公文的诗从技巧上或许并无过人之处,但女皇的春风得意、君临天下的霸气却令人震撼。想想武则天号令牡丹移居东都洛阳的传说,唐皇室有这么一个能号令天地、旨下青神的女强人,那以周代唐的圣举就可以理解了。大诗人杜甫是中国士大夫的典范,他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然而造化弄人,所谓“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他一生飘零,唯一一段还算得意的政治生涯就是他曾短暂地出任肃宗的左拾遗。这首《腊日》诗即写于此时:“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腊日依然寒冷,但诗人已经感觉到春的讯息,他敏锐地感知到了经冬的草色和生意重萌的柳条,这是天从人意还是诗人醉眼呢,不管怎样,我们能够理解难得适意的政治生活给诗人带来的好心情。“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描述的是诗人参加了皇帝的腊日朝会,这也透露给我们唐朝时皇帝、朝臣过腊日的习俗。其实从汉代起,腊日朝廷就曾有举行朝会的先例,只是到唐朝更为流行。朝会上有两项活动:一是“会饮”,二是“腊赐”。“会饮”即相聚饮酒;“腊赐”,则是君长赏赐臣下牛羊、粳米等食品。《文昌杂录》记载:“唐岁时节物:腊日则有口脂、面药、澡豆。”所以腊赐之物还包括头膏、口脂、面脂等化妆品,红雪、紫雪、小散、大散等药物。杜甫在诗中就写了腊日会饮的酣畅和腊赐的感恩。

过了腊八已离春天不远,所以诗人们写到春意、春讯的不少。白居易的《腊后岁前遇景咏意》写道:“海梅半白柳微黄,冻水初融日欲长。度腊都无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风光。郡中起晚听衙鼓,城上行慵倚女墙。公事渐闲身且健,使君殊未厌余杭。”这是香山居士在杭州做官时的诗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的美景再动人,也无法取代诗人心中的洛阳,不过这腊日后的好风光还是给诗人带来了好心情。“海梅半白柳微黄”,这只能是属于江南早春的景色;“城上行慵倚女墙”,写出了诗人岁末公事渐闲后,散步寻春的闲适和雅致,难怪香山居士自号“乐天”,他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值得我们学习。

宋代大诗人陆游有一首《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如果说白居易的诗给我们展现的是腊日城市的风光,那么陆游这首则是农村的秀色,“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么安详的农村生活,而伴着春天的临近,春耕已经开始,牛已经开始了新一年的耕作。“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里还记录了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腊八粥的情景,这场面让多病的诗人倍感村居的亲切和温馨,这算是物质并不丰富的古人生活中的一点温暖吧。

唐宋诗人常会写到腊日狩猎,看来这古老的习俗在唐宋依然盛行。中唐诗人姚合有一首《腊日猎》,描写了腊日在江边围猎的场景,冬日的寒冷与射猎的雄壮相反相成,表达了猎者的健劲与豪情。而“蜡节畋游非为己,莫惊刺史夜深归”也道出了腊日围猎以作祭祀的风俗,而不让刺史知道打猎或许是诗人在分赠猎物时想给刺史大人带去更多的惊喜吧。宋人韩琦的《腊日出猎近郊》细致描画了狩猎的情景:“飞走窜伏不得暇,狡兔幸生犹奋掷。饥鹰眼捷翅头健,下鞲风发无虚搦。鹘拳交击或未仆,继嗾韩卢追以咋。”而颇有意味的是同为中唐诗人的卢纶留下的一首《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腊日狩猎的活动,诗人没有亲历亲为,却参与了一场宴会,记录下了席间的一首狩猎歌:“山头曈曈日将出,山下猎围照初日。前林有兽未识名,将军促骑无人声,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雕旋转群鸦鸣。阴方质子才三十,译语受词蕃语揖。舍鞍解甲疾如风,人忽虎蹲兽人立。欻然扼颡批其颐,爪牙委地涎淋漓。既苏复吼拗仍怒,果协英谋生致之。拖自深丛目如电,万夫失容千马战。传呼贺拜声相连,杀气腾凌阴满川。”伶伎出色的表演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将军刀马纯熟、力能擒豹,可见其英勇气概。而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欣赏狩猎歌曲的宴会是不是狩猎习俗的演化呢。

腊八粥也是诗人笔下常见的素材。明人张方贤的《煮粥诗》写到:“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儿女细商量。一升可作二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诗人用诙谐轻松的语调告诉了我们一个节约粮食、勤俭持家的古训,可谓个中滋味长啊。而清人李福的《腊八粥》可谓借“粥”言志抒怀,更多的是对清朝荒政、百姓饥馁的揭露和控诉,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腊月寒冬,僧粥无得,凄凄惨惨,令人动容。而诗人接着说:“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则体现出一个士人深刻的政治见解,解决百姓疾苦要勤政爱民而非一时的赈济。

可见,腊八节在古代如此受欢迎,是与古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连的。腊八粥在当时可以挽救穷苦百姓的性命,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温饱问题一直是官方和民间关注的头等大事。

(二)今人笔下的腊八

现代写及腊八的文字更多,兹撷取两篇名家名作,或许有助于我们重温这腊八文化的味道。

沈从文的《腊八粥》写于1925年的北京,富于浓厚的北方民俗风情。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是时候还早。

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子中,有声无力的叹气正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同类推荐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开拓进取、注重实效、积极行动、乐观向上的精神,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升华的一种宝贵品格,也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向自由王……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史话:海上丝绸之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等内容。
  • 中华礼仪学

    中华礼仪学

    这本《中华礼仪学》从起草到出版已经四易其稿了。现在终于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本书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许多师友的关怀和鼓励,这些关怀和鼓励使得作者增加了勇气和信心,六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完成了编写任务。宁夏大学党政领导,包括统战部、教务处、科研处,对于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热门推荐
  • 自觉成就一切

    自觉成就一切

    主动的人,才会得到更多赏识。当自学成为一种习惯时,你也就拥有事业成功的通告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本书综合了古今中外众多的名人家教成功经验,如卡尔·威特、比尔·盖茨、肯尼迪、林肯、爱因斯坦、罗斯福等,并吸收了很多教育专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意见。书中或以教育小场景揭示家教盲点,或通过成长小故事给人启迪,同时加上深刻的分析,相信定能让你茅塞顿开。
  • 大道窥天

    大道窥天

    色彩缤纷的浩瀚历史长河,神话滔滔,开天辟地的伊始,封神榜,大洪水,诸神的黄昏,诸多瑰丽的传说故事纷纷而来,把握住世界神话的脉络,让我们一起在神话的历史当中畅游,跟随着我们的猪脚一起走过。修真不为杀人夺宝,只为了追求天下间所有的道理,让这个天再也没有奥秘……这本书写的是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
  • 幽默图解经济学

    幽默图解经济学

    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附加价值、边际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名词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究竟学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本书把经济学还原为生活,让你以更经济、有效率的阅读方式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轻松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经济学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幽默;经济学可以这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笑着学,躺着学,玩着学……从现在开始,向板着面孔的经济学说再见!
  • 九州朝龙

    九州朝龙

    莽莽大道,轻描淡写霸江湖;红尘粉海,香酥玉骨撩君心。只身对敌,万马军中只一笑;沉浮宦海,一杆长枪镇军国。放眼江湖,众生碌碌谁与斗;踏遍闺阁,无意却把芳心获。一柄长剑,天下武林拜尊皇;高手败尽,九霄云外我独孤。生在江湖,却不被其所容;无心权利,却不能独善其身。一次次在阴谋和仇恨中死去,又从死亡中觉醒。
  • 倾世桃花醉

    倾世桃花醉

    生逢乱世,本是女儿身的她,一出生便成了太子,一身戎装,策马奔腾,呼啸战场,一剑定江山。他,天下首富,狂傲不羁,是各国竞相拉拢之人,却愿为她倾尽所有。此爱无双,此爱绝世,生不相弃,死不相离。
  • 巴比特(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巴比特(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主人公乔治·福兰斯比·巴比特是泽尼斯市一个生意兴旺的房地产经纪人。作者截取了巴比特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以生动简练的文笔、鲜明的色彩、机智风趣的格调描绘了一幅二十年代美国中西部城市生活的风俗画,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中层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泽尼斯虽然是一个虚构的名称,但有典型意义,可以被看成是美国任何一个城市,在那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一切事物,包括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都降为商品,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资产阶级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人与人之间没有别的联系,只有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
  • 凤凰斗:妻焰嚣张

    凤凰斗:妻焰嚣张

    一个大家族的千金,新婚之夜,与她圆房的人不是他的丈夫,于是几番逼迫之下竟失了心智,整日疯疯癫癫。一次无意的落水,香消玉殒,而夏初却意外的进入了她的身体,从此开始了她的古代之旅。明明是大少奶奶,住的却是后院的小破屋。相公双腿行动不便,还性格阴郁,现成的儿子每每来捣蛋,视她为仇敌。风流的小叔,光华四射的小姑,冷嘲热讽的婆婆,弟媳……一个庞大的家族,一个个不知底细的人,一件件不为人知的秘密向来懒惰的她,也无所谓,整日装疯卖傻,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少了电脑,少了一个消遣。可是有些人却看不惯她的平静,偏偏又要来惹她。她向来信奉“认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也不当病猫”的原则。于是松动了懒懒的骨头,为了自己的安宁而选择了争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