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700000007

第7章 王莽改制(2)

王莽试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以稳定封建统治的根本大计。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在颁布井田制的诏书中,痛斥了秦汉以来土地兼并之害,并提出了他的均田理想和方案。王莽认为古代实行的井田制,一对夫妻有地百亩,生活富足。于是下令把所有土地收归国有,称为“王田”,不得买卖。一家男性不到八口的,占田不能超过一井,即九百亩;超过一井的,要将多余的部分分给亲戚乡里耕种;如果没有田的,那就由国家分配规定的田地;如果有非议井田制的人,那就把他流放到边疆去。

王莽用井田制来进行均田,纠正当时土地兼并、贫富两极分化的严重社会问题,这一意向是好的。但是,他对此没有详细规定措施,没有建立一支推行这项改革的队伍,因而没能真正实行,这诏书成了一纸空文。

王莽实行的井田制,不可否认,也有其积极性:

第一,王莽确实抓住了当时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即土地兼并的高度发展,是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和社会不安的根本原因。

第二,实行井田制的目的,是为了扭转秦以来“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的地权不均现象,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汉代“豪民侵凌,分田劫假”所加给贫苦农民的残酷租佃剥削。

第三,通过井田制的实施,要达到“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的均田理想,使小农有田可耕,租税不重,永远摆脱“父子夫妇终年耕耘,所得不足以自存”,以及“不厌糟糠,穷而为奸”的困境。这样,地主阶级的政权也就可以长治久安了。

第四,为了防止重新出现土地兼并的现象,必须以“王田”的名义,把全国土地的所有权收归国家,只给私人以土地使用权,以冻结土地买卖,避免产生贫富分化。

第五,王莽在称帝之前,曾在局部地区进行过均田的试验,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此,他的井田制并非空想。

尽管有积极性,但王莽的井田制还是失败了。因为这是王莽根据西汉晚期土地兼并的严重情况而制定的一项应急措施,虽与孟子针对战国时期土地问题而提出的“井田”蓝图是一样的,但如果说孟子的“井田”设想中还有一点劳役地租的影子(“其中为公田”),那么王莽的井田竟连这一点影子都没有了。

在土地兼并之势已成,地主豪强势力十分强大的西汉末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这种“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制度,实属不易。回顾一下西汉王朝对付土地兼并的措施,就可以知道王莽决心实行井田制,确有不得已的苦衷。

西汉历届政府为了阻止土地兼并的发展与缓和阶级矛盾,大体上采取过减轻田租、迁徙豪强、假民公田或赋民公田、限田政策的措施,但所做的努力,或是无效的,或是收效甚微的。王莽处于西汉末年,当时土地兼并已十分严重,阶级矛盾极端尖锐,并不是可以轻易解决的。因此,井田制的确是一个可以试行的土地方案。

只是在封建社会内部,实行以抑制土地兼并为目的的土地改革,必然是一项十分复杂、十分艰难的工作。因为这种改革,既不可能不触犯地主阶级的利益,又不允许过多地损害他们的利益,以免激起反抗;既要使广大贫苦农民享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又不能草率从事,以免陷入混乱。王莽在实行土地改革时,并未能深察当时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从而采取较为灵活而坚定的政策,而是一哄而起,仓促上阵,以致在执行过程中弊端百出,结果半途而废,这应该是王莽最大的失策之处。

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王莽下令:“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拒以法。”这实际是宣告了井田制的破产。

(六)奴婢制度

王莽在颁布井田制的诏书中,痛斥土地兼并之害的同时,也严厉谴责了奴婢制的惨无人道。他说:“……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制于民臣,颛断其命。奸虐之人因缘为利,至略卖妻子。”因此,王莽下令改称奴婢为“私属”,并禁止买卖。名称的改变,意味着奴婢社会地位的提高,表明他们的身份是“人”,而不是牲畜。禁止买卖,则是为了防止奴婢人数的继续扩大。

王莽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在保证官有奴婢的前提下,阻止劳动者主要是农民的奴婢化,以缓解农村劳动力的不足,从而保证国家的赋役之源。因为当时政府所征收的田租、算赋、口赋、户税等都是以自耕农的稳定为前提的。但是,新奴婢政策也同样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奴婢“私属”,不准买卖,实际上是冻结现状,承认奴婢存在的合法性。特别是,政策并未规定奴婢后代可以改变身份,这就注定奴婢政策本身并不以解放奴婢为目的。

王莽在诏书中把奴婢问题和土地问题联系起来,说明他认识到奴婢问题实质上是土地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土地问题解决了,奴婢问题才能彻底解决。因为恢复井田制后,农民有了土地,不愁衣食,奴婢产生的社会根源就没有了。

虽然王莽的新奴婢政策有其进步意义,但是由于井田制的失败,这一政策也就无法实现,禁止买卖奴婢的法令不得不随之终止。

不过,王莽并未因此而完全放弃他的禁奴主张,天凤四年(公元17年)又下令,将奴婢的口钱提高到一般人的三十倍,即达到每人每年三十六万,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真能执行,肯定会大大减少奴婢的数量。这实际是一种寓禁于征的政策。

(七)五均六管

王莽上台后,对经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使官商体系更加系统、全面、深刻。这些改革包括许多方面,主要是五均六管。

在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王莽根据国师刘歆的建议,颁布了五均令。五均,据《乐语》记载,是古代天子对市场所设立的制度,相当于现在的市场管理。天子派人管理市场,按商品的质量、时令季节,规定商品的统一价格。使“市无二贾(价),四民常均”。强者不能强买强卖,富者不许盘剥穷人。这样既可以增加公家财政,又对老百姓有好处。

王莽实行五均,着重于控制当时不断上涨的物价。王莽把实行五均的城市称为五均市,这样的城市有长安和五都即洛阳、邯郸、临甾(淄)、宛(河南南阳)、成都。王莽又根据这几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将全国划分为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市区、以邯郸为中心的北市区、以临甾为中心的东市区、以宛为中心的南市区、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市区,以及长安特区。长安特区原来的东市改为京市,西市改为畿市。每一个五均市都设五均司市师一人,长安东市市令、西市市令改为五均司市师,洛阳、邯郸、临甾、宛、成都的市长分别改为中、北、东、南、西五均司市师。这些五均司市师手下都设交易丞五人,从事商业活动;设钱府丞一人,负责借贷事宜。王莽还在各市首次设置了类似现在储蓄所的“司市钱府”,工商业者可以将自己的资本存放在那里,随需随取。

五均市推行的主要措施是:

1.评定物价。各市以每季中月的商品价格为基础,根据商品的质量分为上、中、下三等,定出各类商品的标准价格,名之曰“市平”。在三个月内,各类商品均须按“市平”出售,不得任意涨价。如果商品超过标准价格,国家就将其抛售;如果商品低于标准价格,即任人自由买卖。这样做的目的是平抑物价,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的安定。

2.平衡市场供应。对于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如五谷、布帛、丝绵等,当市场上供过于求,商品滞销时,政府应核实成本,用原价收购,不让卖者亏本,这样做保证了生产者的利益;而当这些商品短缺时,政府则按“市平”出售,以保证人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稳定。

王莽统一物价的思想,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农家许行曾提出的“市价不二,国中无伪”的价格学说。但是王莽对于物价管理的认识,远胜前人。他不是死板地规定出一个一成不变的价格,而是根据季节的变化,适当地调整物价,并建立一套保证生活必需品供应的购销制度与之相配合。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做到使官方所定物价不至于流于形式。

3.办理赊贷。“赊”是一种无利息的贷款,对于有一时急用(如祭祀、丧葬等)而又无钱操办者,可以向政府借贷,但在规定的期限内必须归还,祭祀十天内,丧葬三月内。“贷”是一种低利息贷款,对象主要是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而又缺乏资金的小工商业者。这种贷款的利息仅从赢利额中提取百分之十作为年息。如不足一年,则按月计算,利息更低,仅取赢利额的百分之三。这种办法与西汉社会中“取倍称之息”,甚至“其息十之”的高利贷相比,对贫苦人民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4.征收山泽之税及其他杂税。征收山泽之税并非起于王莽,但从王莽开始,可以说是通过征税的形式,正式把山泽富源公之于民。这样,贫民在交纳了一笔不重的税金之后,就可以充分利用山泽富源作为谋生手段,同时也丰富了市场供应。值得称道的是,王莽对于民间开发山泽富源,还懂得必须要有一定的节制,不允许滥施采伐。

除山泽之税外,五均官还负责征收蚕桑、织纴、医巫、卜祝、方技等杂税,并对游惰不事生产者进行罚款。这些税收,主要是作为采购生活必需品及赊贷的资金来源。

王莽对工商经济的管制措施,后来发展为六管。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王莽颁布六管令。

所谓“六管”,就是由政府直接掌管六项重大的经济事业。即盐、铁、酒由国家专卖;货币铜冶由国家专营;名山大泽由国家管理;五均赊贷由国家经办。王莽认为这六项是人民生活所必需,又不是家家户户所能生产的,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必须由政府来管理。对于每一方面的管理都规定了许多条例,违反者要受惩罚,严重者有死罪。

王莽在诏书中阐述了六管的作用,可以简单地归纳为“齐众庶,抑并兼”六个字。其实,王莽实行六管,主要是为了限制富商大贾的投机活动,以保证人民生活的安定,同时也是为了在不加重人民负担的前提下,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六管不是一次完成的制度,而是从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到天凤四年(公元17年),花了八年时间才建立起来的新的经济制度。

盐、铁、酒的垄断利润很大。以“县官酤酒”一项为例,当时规定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作原料,酿得酒六斛六斗。酒的售价每三斛相当于粗米和曲一斛的价格之和。这样,从六斛六斗酒价中扣除原料价格,还余三斛六斗的酒价,其中的十分之三,即一斛八升用于补偿“丁、器、薪樵之费”,也就是用于工资、工具和燃料的开支,余下的十分之七即相当于二斛五斗二升的酒价为纯利润。利润高达61.76%,因此,国家在从事酒专卖中可得到相当大的一笔收入。

盐的产地和种类都很多,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领南、沙北固往往出盐。”在六管中规定盐的生产由政府专营,盐也由政府专卖。

铁的产地必须有铁矿山。从记载中可知,在汉代,邯郸、临邛、南阳、鲁县都是产铁的重要地区。谁占山炼铁,谁就是大富翁。后来全由政府垄断经营,炼铁、制造铁器农具、销售,都由政府转办。

对山泽资源实行国家管制之后,百姓采取山林产品和水产品,也要向国家纳税,这也是国家相当大的一笔收入。

六管的设立,王莽虽依托“先圣”,并宣称来自《周礼》、乐语、传记等古典,但实际上大部分皆为继承或发展汉武帝时的制度。如盐、铁、酒专卖及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都是武帝时行之有效的政策。“专山泽之利,管山林之饶”,本为秦制,汉代税归少府,作为皇帝的“私奉养”,因此也非始于王莽。五均赊贷虽属新设,但武帝时实行的均输、平准政策,亦皆被王莽所借鉴。不过,这些方法,武帝实行的目的主要在于聚敛,而王莽则侧重摧抑兼并,以缓和当时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

王莽扩大了官商的范围,从盐铁扩大到六管。朝廷立羲和官(原为大司农,后改为纳言),下设命士,派往各郡负责监督五均六管事宜。各郡都有几个命士,这些人都是从富商中选拔出来的,他们是商业的行家,奉命到各地去搜刮财利,十分内行。他们与郡县官吏狼狈为奸,账面上列有许多项目,而仓库中却没有那些东西。上骗朝廷,下欺百姓,使“众庶各不安生”。

当时,有个叫冯常的纳言官,看到六管之法在执行中的弊病越来越多,就上书王莽,劝谏他停止此项政策。王莽看了奏书后大怒,下令免去了冯常的官职,接着,命令酷吏侯霸等分督六尉、六队,给予他们类似汉代刺史那样的权柄,变本加厉地继续推行六管之法。

同类推荐
  • 三国凨

    三国凨

    蜜月途中遭遇不测的商人唐凨,竟穿越到汉末无人海岛,且看他如何从一介村夫成长为三国英雄的故事。三国的乱世中,无数英雄辈出,在争锋中跌但起伏、惊险激烈,精彩纷呈。单挑、奇袭、火烧、水战,兵种对决、军团大战,勇武与智谋的巅峰对决!凨临汉末,黄巾起义,东武凨云,诸侯会盟,群雄逐鹿,七雄争霸及至四国演义,最终结局如何,尽在三国凨!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本书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
  •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主要内容: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本书以人类历史为主干,取材于历史,又尊重历史,按照主题划分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它以时间为经,以历史名人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纬,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通过一个个精彩鲜活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历史风貌。
热门推荐
  • 草根女王:校园爱情挽歌

    草根女王:校园爱情挽歌

    陆飞扬说,“苏阡陌,银河大厦落成的那天,我们就会再见。”为了这句话,苏阡陌拼命的奋斗,让自己成为了设计界的新星。A城最高的银河大厦揭幕的那一天,设计总监苏阡陌站在车流不息的大街上,纵声大哭。脚边落下的是一张来自美国的死亡通知单。姓名:陆飞扬。死亡时间:2013年9月14。死亡原因:车祸引发耳后肿瘤恶化,伴有失聪症状。陆飞扬,你骗我。原来,我们年少的爱情只是一场盛大的悲伤悼念会。
  • 至尊兵王

    至尊兵王

    新书《至尊特工》,和至尊兵王一脉相传,请支持!-------他是华夏隐龙的天之骄子、放荡不羁惜花护花的龙少,也是敌人心中的终极恶魔、辣手无情屠戮三千的“暴龙”,如今卸甲归来,潜隐花都。在战场他是无敌兵王,令敌人闻风丧胆,在都市,他同样是至尊
  • 冷王荤宠之商妃迎喜

    冷王荤宠之商妃迎喜

    一朝穿越,爹娘疼爱,幸福重生。磨刀霍霍,美味佳肴,生财有道。收徒拜师,左右逢源,步步高升。冷王不冷,夜夜荤宠,鸾凤和鸣!厨房里,菜刀切,锅铲翻,美味佳肴香香香。商场上,你算计,我拆招,叫声迎喜妙妙妙。【某御厨挑衅】“听说,你是古城第一神厨,今日我前来讨教!”“输了如何,赢了如何?”“我输了,拜你为师,你输了,拜我为师!”“成交!”【某神医卖乖】“见你骨骼清奇,是练武习医奇才,我一生医术,总算找到传人了!”“说人话!”“那个,来几个小菜,一斤桃花酿!”“没有,大门在那边,请便!”【追求一:某男神威】“你一小小商女,本王能够看得上你,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别矫情,跟本王进府,本王许你荣华富贵,至于你嘛,只要日日洗干净,伺候本王就好!”“滚,马不停蹄的滚!”【追求二:某男告白】“迎喜,我对你的爱,犹如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请问,你是长江还是黄河,这么多水?”【追求三:某男威胁】“迎喜,你今儿要是不答应,我就死给你看!”“菜刀一把,刚刚磨好的,请便!”她说,我要的,你给不起!他问,你要什么,只要你要,我给!她说,我要一生一世一双人!他说,我许你!【发家致富文,男强+女强+宠文+爽文+男女主身心干净!】
  • 康若文琴的诗

    康若文琴的诗

    诗集共收录108首诗。,《康若文琴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呈现出非常鲜明的个性以及语言极具特色的魅力
  • 我要我们天天在一起

    我要我们天天在一起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腹黑酷少俏娇妻

    腹黑酷少俏娇妻

    订婚三年,婚礼前夕,他带着初恋情人出席宴会场所,惹得满城风雨。他说:“订婚时,我就说过,我不爱你。”婚礼上,他说:“今天没有婚礼,我们解除婚姻吧。”她强忍泪水问:“既然,你想解除婚姻,为何不在婚礼之前?”他冷笑道:“因为,这是我跟我父亲的交易。”一句话,一场交易,一场婚姻,一个笑话。再相遇,两人只是路人甲和路人乙。以为,不会再爱。心处绝望之谷,他,如黑暗中的一缕阳光,给予深渊中的心一丝温暖。熟不知,黎擎天,这个尊贵的男人,早已为她创造了整个世界。【所谓‘第一次’】某女,“擎天哥,问你个问题,你以前跟别的女孩一起看过电影吗?”某男顿了顿,反问道,“那你有没有跟他一起看过电影吗?”“如果,我说没有,你信吗?”明白某男口中的他是指谁,某女有些落寞道。看出了她的落寞,某男不仅有些后悔,提到那个人,“信,只要你说的我都信。”“我也是第一次。”某男又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浪漫求婚】“乖儿,嫁给我!好吗?”某男拿着‘DarryRing’,单漆跪地。某女久久没回应,某男手心都渗出了汗,“乖儿,请嫁给我。让我们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接着又道,“为了我们的明天,请您应允成为我的妻子。让我用一生一世的爱去宠你,包容你。虽然不能让你成为世界上最有财富的女人,却可以自豪地大喊,我会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嫁给我,我愿以我一生,许你一世无忧。”“答应了吧!”“是啊,快答应了吧!”“嫁给我老婆。”某男又重复一次道。“嗯。”某女点点头,发出如蚊蝇一般的声音来。“哦耶!”“直接套在无名指上算啦。”“我要让我们的热恋维特一辈子。”某男笑着说。“哇哦,老公,好浪漫哦。你都没有跟我说这些话。”旁边一女人很是不爽地看着她的男人。“你知道什么啊?没结婚之前,谁不会说点甜言蜜语。结婚后,谁还愿给上勾的鱼放上鱼食?”“哈哈哈……”“你……”那女人气得白皙的脸颊上,布满了无可奈何的红晕。“你也会如此吗?在未来的某一天,把我钓到手之后,也不再给我鱼食吗?”某女挑眉道。“老婆,我已经说了,我们的热恋要维特一辈子呢。”某女很是不解风情地看着他,“为什么?”某男愣了一下,“什么?”“你不负责任,为什么是一辈子?”某男有些摸不着头脑,“我?怎么了?”“你……”某女委屈地看了看众人,又看着他说道,“你竟然只爱我一辈子,那我下辈子该交给谁去爱呢!”
  • 冷血傲妃:纯情皇上追邪妻

    冷血傲妃:纯情皇上追邪妻

    她是现代金牌杀手,一朝重生乱世,她女扮男装从军南征北战,占卜观天象,运筹帷幄的指点一切,十三岁便在那乱世战场杀出了一片天地,成为万人敬仰的镇国将军。十三岁神将,却无人知将军本是女儿身,圣旨下,迫娶当朝公主,同房三年却不知公主本男儿身。一朝本性暴露,风云人物争着要,异国太子:嫁我,并肩指点江山,许你一世恩宠。天下首富说:用天下钱财买你一生相伴。他说:“若我为皇,你必为后,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看她最后选择了谁?谁有是谁的归宿?异国太子?天下首富?还是他?
  • 思考帽与行动鞋

    思考帽与行动鞋

    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终生无所成就,他们都过平庸乏味的生活。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公司都盈利微薄甚至亏损,他们的平均寿命不超过7年。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有钱人都不曾充分享受过财富带来的幸福,他们有的根本不及享受就在疲于奔命中与世长辞,有的在年老时已将财富挥霍殆尽重新做了穷光蛋。这个苠界上的大部分夫妇,他们相爱了3个月,吵架了3年彼此忍耐了30年……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原因不在于他们不够聪明,不够努力,而在于他们没有做好两件事,思考和行动。思考谁不会呀?行动谁没有呀?哦,对不起,我在本书里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什么是真正的思考和真正的行动。
  • 棹歌

    棹歌

    南宋乱世,洞庭湖畔,我愿一生做个泛舟的船女,然而命运却让我手持利刃,刺向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家仇,国恨,如何取舍,硝烟燃,鹿逐中原,天下英雄纷纷起。渔舟荡,璧叶莲田,棹歌一曲离人影。
  •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友人的散文放我案头已有一段时间,在为写序再次阅读的时候,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如今的散文的质地和精神是什么?艺术的高线和散文家存在的底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