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600000002

第2章 楹联史话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回目,有一个完全相同的表现形式。《三国演义》从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到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水浒传》从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到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西游记》从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到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红楼梦》从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到“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它们相同的地方,就在于通篇回目,无不是由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相应的上下两句成双组成,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楹联。

《辞海》中对“楹联”一词的解释是:“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对“对联”一词的定义:“即楹联”——楹联与对联,实际上是一回事,楹联就是对联的雅称,只不过更加强调其文学性质上的意味。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和俗称。此外,楹联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别称如对子、门对、春联、春帖等,达数十种之多。我们顾名思义来看一下,楹,也就是房柱或者门柱;过去对联经常刻写在楹柱上,楹联名称由此得来。而要谈起它的历史,就要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上古时代了。

(一)楹联与桃符(上古先秦)

关于楹联始于桃符这一说法,可以参照清代学者、楹联大师梁章钜先生的《楹联丛话》:“尝闻纪文达师言:楹联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但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知始于何时也。按《蜀梼杌》云:蜀未归宋(965年)之前,一年岁除夕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此在当时为语谶,实后来楹帖之权舆。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

相传上古时候,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干虬曲蜿蜒三千里,这棵桃树东北端有一条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直抵地面,形成一扇天然的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桃枝门。清晨金鸡报晓之时,前一天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这扇通往鬼域的桃枝门两边有一对神将把守,名叫神荼、郁垒。这两位神将只要发现害人的恶鬼,就用芒苇编成的网子去捆住他们,并丢去喂一只老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从周朝起,每逢年节,百姓就在大门两旁悬挂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刻制两位神将的图像,悬挂在大门或卧房门的两侧,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这就是桃符的由来。后来人们嫌年年在桃木板上绘制神像过于麻烦,改为直接在桃木板上题字。在桃符上画门神的习俗,发展到后来,便成了门神年画,而在桃符上题字这一形式,则与文学结合起来,成了春联的前身。

先秦以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发端萌芽时期,早在这一时期的中华文化,就潜在着偏爱对称的传统。具体到文学中,体现为口头上的对对子,诗文中的对偶句法,可谓源远流长。如《尚书》中有“满招损,谦受益”;《诗经》有《小雅·采薇》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大雅·早麓》之“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易经》有“乾以易知,坤以简能”;《论语》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乱世之音怨以怒,治世之音安以乐”;《道德经》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等,都是工整的对偶句。此外,在建筑和日常用具中,人们也注重这种对称性和平衡性,秦汉瓦当上镌刻的“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字样,对工精巧,令人叹为观止。当然这时候的对仗还只是一种无意识的朴素修辞观,并非出于强制性的格律和严格的要求。

(二)楹联与骈文(两汉魏晋)

到了两汉魏晋,人们开始自觉地、有意识地将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音乐美的修辞手法应用于创作作品中。整个汉代文坛,恢弘大气繁复华丽的赋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这是一种半文半诗的文体,讲究文采和韵律,尤其是骈偶对仗。以司马相如的《长门赋》为例,文中堆砌罗列了大量如“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一类的句子;再者如淮南小山《招隐士》:“山气 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班固《两都赋》:“雕玉瑱以居楹,裁金璧以饰珰。”张衡《归田赋》:“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这些对仗较工整的句子,较之单行散句有着独特的美感形态。

魏晋以来,由于对语言工整华丽的进一步追求,一种更为新颖的文体开始流行——骈文,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字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为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又因常用四字、六字句,所以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如庾信的《哀江南赋》:“既倾蠡而酌海,遂测管而窥天。方塘水白,钓渚池圆。侍戎韬于武帐,听雅曲于文弦。乃解悬而通籍,遂崇文而会武。居笠毂而掌兵,出兰池而典午。论兵于江汉之君,拭玉于西河之主。”曹植《与杨德祖书》:“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其断割。”陆机《吊魏武帝文》:“资高明之资,而不免卑浊之累;居常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我们管窥蠡测,可以由此得知当时文坛注重对仗到了怎样的地步。这种习气甚至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口头交际中,《晋书》中记载:陆云与荀隐鹤第一次见面时,互报姓名也要字数相当、一一对应:“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隐鹤。”

到了南朝,诗人以做诗工稳为胜。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声律,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四声”即平、上、去、入四声;“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曾说道:“欲使宫羽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这些都为以后楹联走向成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这种文学上的传统还只能说明对偶是我国诗文的特色,尚不能说楹联起源于那个时代。

(三)楹联与律诗(唐宋五代)

隋唐时期,格律诗日渐兴盛。律诗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评定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此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奠定了音韵学中的反切法。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句读、平仄、意思都要求一一相对,平行对仗,这就是标准的律偶。文人墨客们热衷将点睛之笔凝注于律偶的对句中,一时形成“摘句评品”的时风。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等,上下句之间,无不一词一对应。因而有人说楹联最直接的渊源是律诗。

晚唐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人们一般在上面写上一些吉利的词句,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关于“楹联始祖”最为通行的版本,是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的桃符题词。关于孟昶桃符题版一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梼杌》、黄修复的《茅亭客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以及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识》等都有所载。《蜀梼杌》一书记载:“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夕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个中玄妙,恐非天意。又据《宋代楹联辑要》所载,孟昶花园中有百花潭,兵部尚书王瑶题句曰:“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可说是我国史册见诸最早的园林楹联。

不过,在追求严谨的历史研究者眼中,关于“最早的楹联”又有了更多不同的看法。1991年第4期《文史知识》上《我国最早的楹联》中认为,根据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谭婵雪在敦煌遗书《斯坦因劫经》0610卷背面的文字记录:“岁曰: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三阳□始,四序来祥/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立春曰: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 五福除三祸,万古□百殃/ 立春□户上,富贵子孙昌/ 又:三阳始布,四猛初开/ □□故往,逐吉新来/ 年年多庆,月月无灾/ 鸡□辟恶,燕复宜财/ 门神护卫,厉鬼藏埋/ 书门左右,吾傥康哉。”从“三阳始布”“书门左右”等字可以推断出,这是当时春联所用的吉语,由此可见楹联至少产生于晚唐以前。

此外,还有学者推断,五代时期除夕题联业已成为习俗。事实上,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间段,应该就产生了楹联男欢。”至今民间流传的苏轼巧对的故事相当多。《朱子全集》所载朱熹题写的对联也不少,如“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很能反映朱熹的哲学见解。元代楹联已悬于殿堂酒楼。据载,元世祖忽必烈召北宋王室后裔,大画家赵孟頫北上京师,过扬州明月楼的时候,主人请赵孟頫题联,他挥笔而就:“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究竟谁才是天下之先已经不重要了,可以确定的是,楹联最晚诞生于隋唐,发展成熟时期在北宋至五代,这是毋庸置疑的。

(四)楹联与春联(明代以降)

楹联家族中最为庞大的一个世系,莫过于春联了。春联之设自明太祖朱元璋始。根据梁章钜《楹联丛话》对《簪云楼杂说》中民间故事的引用:朱元璋初登这一文化形式,并有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其妹刘令娴所作楹联为证。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记述,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俪,又题于门上,比起后蜀孟昶的桃符题词要早四五百年,因此有人说它们才是我国最早的楹联。

到了宋代,联语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开始推广张贴于楹柱上,“楹联”之名由此流传,被作为点缀园林景观或人文建筑的艺术作品,被文人学士们广泛接受和喜爱,并形成了题联的风气。文人们纷纷题联以显示自己的情趣和风范,有的题书于自家厅堂宅院,有的则题写在书院、寺庙、园林。北宋大文人苏轼和南宋理学家朱熹都很喜欢题联。相传当年苏轼被贬黄州,除夕访友时,曾在友人门上题联云:“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大宝,定都金陵(南京),除夕之夜命令公卿士庶在宅府门口贴春联一副。朱元璋自己则微行出游,寻访乐趣。突然见到有一家门上没有春联,朱元璋就亲自书写了一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令这家人贴在门上。据说朱元璋还数次题联赐给大将徐达,其中有一联云:“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这个故事说明,明朝时,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除夕贴春联已经成为举国风俗。

清朝康熙帝六十寿辰和乾隆八十寿辰时,两次祝寿盛宴成为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虽然多数是“润色洪业,鼓吹承平”之作,但由于“皆出当时名公硕彦之手”,而且要求严格,因此必然有利于楹联结构的规范化。有清一代是楹联文学的全盛时期。南怀瑾先生早已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先生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年)是楹联发展史上的转折性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分庭抗礼、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从此,文人学士以楹联赠答,用对联作文字游戏,成为一时风尚。此时楹联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形式上看,出现了许多长联,一联多达数百字,有的甚至达千余字;从内容上看,它可以表示志趣,表示喜庆,也可以表示哀悼,表示讽刺,以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各种形式百花齐放,楹联已成为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重要文化形式,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直至今日,流风之盛丝毫未减。

同类推荐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一书为作者“文化旅行”系列作品第一部,后续作品《一半印度、一半中国》、《骑车去元朝》等即将出版。
  • 离奇事件之谜

    离奇事件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已不新鲜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就想好了这个题目,并且作了动手的准备。由于研究赵村理更为急迫,我改变了方向。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我当时在《汾水》编评论,特地开辟了一个《鲁迅与山西》的专栏,约请王瑶先生、冈夫先生、唐诃先生以及我的朋友王峻峰,分头写了文章。
热门推荐
  • 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凡禹编著的《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基于大量私营公司成长和发展成功的经典案例,全景式地论述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黄金法则——从私营公司的创立到发展、从市场到营销、从人才到管理、从危机处理到经营方略……《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私营公司决胜未来,而是中国的私营公司只要做大做强,成本就很可能失控,创造长续发展可能的各个层面,中国的私营公司不是不能做大做强,解决了私营公司的领导者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而造成企业后续经营困境。经济学家郎咸平如是说。中国的私营公司如要做大做强。在过程中就必须“控制成本、精益求精”
  • 异世全能大小姐

    异世全能大小姐

    二货版简介:地摊上淘货,苏千华狗屎运地淘了个随身空间。车祸死亡,异世重生,却有变态要把她送给食人魔,寄人篱下,摇身一变,她成为王府大小姐。“知道吗?大小姐厨艺精湛,做出的菜是绝顶美味!”“知道吗?大小姐绝顶聪慧,造出的纸比天上的云还要白!”“知道吗?大小姐天赋异禀,能够把贫土变成良田!”某爹:儿子,赶紧下手,晚了你媳妇儿就被人抢了!某男:媳妇儿,咱成亲吧!某少年:千华妹妹,我才是最适合你的!某正太:姐,你不能始乱终弃啊!某太子:千华,来做我的太子妃吧。某疯子:我可以让你成为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某王子:我给你最自由的天地!某猫/某鸟/某狼:妖孽退散,主人是我们的!苏千华的口号是:空间在手,天下我有!普通版简介:过年回家遇车祸,倒霉!异世重生遭遇变态,超级倒霉!父亲手握重兵,可惜已死。母亲家族显赫,可惜不敢回家。堂堂世家千金,却要跟着母亲寄人篱下。饮食单一,生产力低下,小人横行,奸臣当道。这万恶的世道!她只想悠哉过自己的小日子,敌人却步步紧逼,次次陷害。唯有颠覆了这乱世,才能逍遥一世,笑傲苍穹。这是一个骨灰级吃货加生存狂人一路踩着狗屎运,靠着随身空间在异世混得风生水起,最终颠覆天下的故事。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P:架空世界YY爽文,考据党谨慎跳坑,喜欢请记得收藏留言。
  • 教你学雪橇

    教你学雪橇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田园无小事

    田园无小事

    一间还算过的去的泥房,教训小姑,一盆如洗,个个被饿的面黄肌瘦。可是为毛、为毛只是爬个山而已,戏大嫂,为什么会掉下水潭;掉下水潭就算了,为什么会穿越;穿越就算了,惩二嫂,最最崩溃的还是她.她.她还有一个两岁的嗷嗷待哺的便宜儿子,她要晕了什么!大嫂要来拿东西,调教老公,包子老公听之任之,想她李筱筱一个娇滴滴的黄花大闺女,培养包子,为什么会穿越成一个已婚农妇,一家十多口人住在一起,用美食发家致富笑傲田园。尼玛!真当老娘是吃素的,看我如何斗婆婆,在现代赚赚钱、旅旅游,最重要的是可以到处品尝最爱的美食。,只是不小心扭了脚而已,二嫂要来占便宜。
  • 灭天神卷

    灭天神卷

    一卷《灭天神卷》,成就长生不死的梦想。一道天罚神雷,让一切成为梦幻空花。不灭的意念,寻得一丝重生的契机。再世为人,宿命姻缘,让冷漠的他不再冷漠。逆天法诀,终被天妒。佳人逝,恨空痕。毁灭心,誓灭天。灭世之境,灭天之境,一切水到渠成。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 鬼医宠妃

    鬼医宠妃

    吧嗒嗒的马车声由远及近,挂在马车顶端的一盏昏暗的小油灯在这漆黑的夜晚显得格外的明亮。漫天飞舞的雪花渐渐的遮满了天空。这个马车足足有寻常两个马车那么大。一个女子侧躺在马车中,十二月的夜晚,脸上蒙着一层薄纱,看不清容貌。漆黑的天空同雪海连成了一片,视野中就只剩下了黑蒙蒙的一片。身上盖着一条温暖的锦被,正是冷的时候。风呜呜地吼了起来,眯着眼睛,眉头微微蹙起……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真情始末

    真情始末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懒做地主婆

    懒做地主婆

    清晨大早,满村满巷贴满了大字报:轩辕家公子轩辕泽远不守夫道,今日,我沐田田休之,从此,靠近我百米之内,打之;十米之内,废之;一米之内-------------.所有人的眼睛睁大,嘴角抽搐,很想知道,一米之内会怎样?她很普通,从大山里走进现代社会的女孩,有着温润帅气的未婚夫,有着疼爱自己的双亲,却在回家途中的风雨之夜,被车撞上。从此,回家,成了一个梦。灵魂穿越,她成了那个街头衣衫褴褛的小丫头。痴呆的她,抬起纯净的大眼睛,那里面滚动的是比太阳还要灼目的光芒,她,要回家。什么,什么,那个地主的儿子,竟然为了个郡主,设计陷害了自己这个身体的全家,外带着不准任何人施舍丁点的食物给他们,否则鞭刑伺候,她愤了,她怒了,她要用鞭刑伺候伺候他。娃娃亲,他不想娶,她还更不愿意嫁,不过,仇却要报。某日清晨,那张奇特舒服的床上,沐田田睁开眼睛,看见了轩辕泽远那张妖孽的脸,献媚的笑容,她一拳挥之,所有的人屏住了呼吸,等着看轩辕地主家的独子会遭遇的一切。他是杀手,终生没有自由,可是那一夜,七岁的她凭着小小的智谋救了他,从此,他是她的影子,上山种茶,下厨做饭,爱,在无声里滋长:守侯,不是为了拥有,是为了你甜美的笑容耀眼过初升的太阳,沉默,不是冷硬,是为了压制我那颗太炙热的心。他是皇子,终生为了那九五之尊,勾心斗角,却一头栽进了只有七岁女娃的小手心里,看着那白嫩的肌肤,他很想咬满牙印,辣手催花。只是最后,他的心,被摧残的满目疮痍:强掠,是我的终身信条,只是,你怎么比我还强盗?国库都在你手里三分之二了,还不给我留点吃喝嫖赌的本金吗?他是地主,一个有着天人之姿的男人,勾魂的单凤眼,薄唇染风情。他眼高于顶,却恨着那个小豆丁未婚妻,为了娶到心仪的美丽郡主,他和她斗了十年,商斗,宅斗,床斗.,最后他输的一塌糊涂:娘子,我们从小的娃娃亲,岂只是一个夫妻百日恩,你就舍得我光着身子从这里走回家吗?现代小女人沐田田,她的小手指尖挑起的不是针线女红,不是三从四德,究竟是神马?亲们还等着什么,快快点击一睹为快,她的------懒做地主婆。亲们,天空回来了,带着天空酝酿了半年的文文,希望给亲们一个不一样的精彩故事。推荐精彩文文:《拍卖兽性殿下》友文连接:《媚婚》妩媚重生《极恶嫡妇》无计春留住《魔尊媚世》安甜妮哥《调教宠物》安甜妮哥《第一寡妇》狐少《丑颜倾国》紫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