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500000006

第6章 折扇的文化之一(1)

“开合清风纸半张,随即舒卷岂寻常”——话逸事,数经典

(一)折扇与名人

古往今来,折扇与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纵观历史长河,随手便可捏来几段名人折扇的传闻逸事。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民众对折扇的喜爱之情,以及我国折扇文化的深入骨髓。

东坡行“扇”巧断案

北宋大书画家、大诗人苏东坡在杭州做县令时,曾做过这样一件善事:一日,苏东坡在县衙办公,忽闻堂下鼓声连连。于是将击鼓人传到堂前,问明何事。原来击鼓人曾借给制扇人两万枚大钱,还钱时间已到,但制扇人因为生意惨淡无钱可还,于是告上县衙,以求裁断。东坡听后,略加思索,计上心来,非但不着急断案,还命制扇人取来二十把扇子。那制扇人自是战战兢兢,连忙去取。众人却被东坡弄得满头雾水,不知东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一盏茶时间,那制扇人抱着二十余把折扇前来回复东坡。只见东坡早已备好笔墨,在这把上题几个字,在那把上画几笔画,随意在扇上挥毫泼墨起来。顷刻间,书画完毕,东坡命制扇人带着扇子出门叫卖。没想到,那人刚走出衙门,折扇就被人以千钱高价全部买走。制扇人用所得的钱还清了债务,与击鼓人一起谢过东坡,乐颠颠地离开了衙门。

明代唐寅“戏”扇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平生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擅长诗文,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才子”;画艺超群,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为“吴门四家”。这样一位风流倜傥的翩翩佳公子,自然手中不离一把折扇,自然也少不了发生和折扇有关的故事。

扇联是我国对联中的一朵奇葩,古往今来,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咏扇诗,也有不少情趣盎然的吟扇联。如“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却将妙质因风剪,为出新裁对月描”等,读来趣味别具一格,令人心旷神怡,不可不堪称妙联。一日唐伯虎与祝枝山路过乡野,看见一农夫在车水。祝枝山触景生情地吟出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而唐伯虎也脱口对上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可谓珠联璧合,浑然天成。

唐伯虎不仅吟诗作赋了得,画起扇画来更是老手。他的一幅题为“山居客至”的扇面题画备受后人称道,画面上展现的是一派清新的山野风光:绿树山峦,小溪流水,两位长者相对而坐、侃侃而谈。画旁题诗云:“红树黄茅野老家,日高山犬吠篱笆;合村会议无他事,定是人来借花时。”淡雅的诗句、秀美的行书和明丽的画境相得益彰,妙趣横生,可谓诗画绝配。

唐伯虎画艺超群,远近闻名。一天,有人故意为难他,重金请他在小小的扇面上画100只骆驼。唐伯虎二话没说就画了起来,只见他先画了一片沙漠,沙漠中间是一座孤峰,山下林茂路弯。那人一看,扇面快要满了还没见一只骆驼,得意地笑了。只见唐伯虎在山的左侧画了一只骆驼的后半身,前半身被山挡住了;在山的右侧,又画了一只骆驼的前半身。唐伯虎把笔一搁,那人急了,说:“不够一百只呀!”唐伯虎轻轻一笑,拿起笔在画旁题了一首诗:“百只骆驼绕山走,九十八只在山后,尾驼露尾不见头,头驼露头出山沟。”不愧为一代才子,唐伯虎的机智幽默从中可见一斑。

胡刘合作“叛徒扇”

刘海粟,我国近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于1912年在上海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并出任校长。他首创男女同校,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被封建卫道士诬为“艺术叛徒”。胡适,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哲学家,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他也因在新文化运动中极力提倡白话文,而被人称为“文学叛徒”。上海著名收藏家钱化佛先生,特意携了一柄折扇,先是求刘先生于扇的正面画山水,后又请胡先生于扇的反面题首诗,时人遂戏称此扇为“叛徒扇”。

“悲鸿生命”藏扇

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以画奔马闻名于世,但他所作的扇面花卉画,同样超逸群流。他曾为友人作扇画,枇杷数粒,圆润可喜,着三五叶,错落有致。画上题诗云:“明年定购香槟票,中得头标买枇杷。”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相传,清代著名画家任伯年的精品扇面画作到了徐悲鸿手中,徐悲鸿对其爱不释手,还特地加盖上“悲鸿生命”那方意味深长的收藏印章。

齐白石与“扇头诗”

齐白石老先生喜欢在泥金扇面上作画。他所作的白茶花,尤其妍丽动人。白石老人还常作一些“扇头诗”,以示愤世嫉俗。1930年夏季的某天,艳阳高照,天气炎热,人们挥汗如雨。度过67岁生日的齐白石老先生来到北平某照相馆,不顾盛夏酷暑,身穿皮马褂,手里拿着白折扇,照了一张相;并在白折扇上题词曰:“挥扇可以消暑,着裘可以御寒。二者均须日日防,任世人笑我癫狂。”当时,陈列于照相馆的这张照片很快就传遍了京城。不少人都不理解,甚至议论纷纷:“哪有既穿皮袄,又摇折扇的道理?”然而,许多有识之士从齐白石的“癫狂”里,看到他对当时社会世态炎凉的讥讽,也看到他知人与自知的大智慧:“热”时,要防人趋炎附势;“凉”时,要防人落井下石。

老舍藏扇有名堂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我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喜欢收藏但起步比较晚,都是他50岁以后的事情。他的收藏原则很有个性:收与不收,全凭自己的喜好,并不管它们的文物价值;自己看着顺眼、喜欢,就买下来。清末民初,京戏舞台上涌现过一大批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们的名气极大,然而,知道他们之中多数都能画一手好画的人却非常之少,他们遗留下来的作品也很难找到。这使老舍很兴奋,如果能收集一套名伶们的扇面,岂不有绝大的文物价值?这完全是一个新的系列!四大名旦——梅、程、尚、荀四位先生都会画画,可是老舍并不向他们求画,他自己去收集,费很大的劲儿去淘换,这是乐趣!然后,出其不意,向表演大师本人出示这些作品,看着他们惊讶的样子,老舍那份得意就甭提了。

梅兰芳的琴师有一次赠给老舍一把梅先生画的扇子。琴师说这把扇子有着非同寻常的经历,很有纪念意义。原来,梅先生演《晴雯撕扇》时,必在上台之前,亲笔精心画一张扇面,装上扇骨,带到台上去表演,然后当场撕掉。演一次,画一次,撕一次,成了规律。这位琴师后来索性等散了戏偷偷地把撕掉的扇子捡回来,请裱画师想办法贴好,送给老舍的那把就是这么捡回来的。老舍大为感动,为梅先生在艺术上的一丝不苟而赞叹不已。老舍多次向朋友们出示这把扇子,当然,还要动情地讲述梅先生画扇面的故事。

经过十几年的辛勤收集,老舍先生还收藏了100多位名伶的扇子。其中有王瑶卿、汪桂芬、陈德霖、奚啸伯、裘盛戎、叶盛兰、钱金福、姜妙香、俞振飞、侯喜瑞、李桂春、金仲仁、韩世昌、红豆馆主等位,足够开一个名伶扇画展。

“清风明月”奇扇

当代著名作家叶文玲书房的书橱中,有一把多人合作的书画扇格外引人注目。扇面上有当今几十位文化名人题写的字画和签名:绘画大师刘海粟题写的“清风”二字,哲学家冯友兰题写的“明月”二字,漫画家华君武所绘的幽默画,剧作家曹禺的题诗,京剧名伶裴艳玲书写的“乱云崩石”四字等等。对于这把书画扇,叶文玲非常珍视,在她看来,冯友兰先生题写的“明月”与刘海粟大师题写的“清风”,既是偶然巧合,更是珠联璧合的佳对。她曾风趣地对客人说:“有了‘清风’,又得‘明月’,清风明月载着一班文坛宿将,在壁上断然熠熠生辉。蒙他们的星光映照,我这个艺海学子,算得幸运到家了!”

“中国历代兵法”扇

扇面书法历史悠久,历代不少书法家都留有扇面书法佳作。如杭州艺人金岗于1991年就完成了《中国历代兵法选》的书写之作,在一把小小的黑纸扇上书写了15位杰出军事理论家军事著作98篇,共计8万多字,全属金粉书法,堪称工奇造化、世界之最。

围棋手独特“扇癖”

围棋和折扇都带有鲜明的东方传统文化色彩,深受东方文化浸润的中日韩棋手也是对折扇喜爱有加。无论是三九严寒还是酷暑盛夏,许多超级围棋棋手在对局时,总是离不开一把心爱的折扇;而折扇上由他们自己挥毫书写的题词也是别有情趣的。譬如说:聂卫平(中国棋圣)的“玄妙”,小林光一(日本棋圣)的“飞翔”,赵治勋(天元)的“云林之情”,加藤正夫(王座)的“仁寿”,藤泽秀行(名誉棋圣)的“行云流水”,大竹英雄(九段)的“洗心”,林海峰(九段)的“致知”,吴清源(九段)的“暗然而日章”,李昌镐(九段)的“诚意”等等。那犹如禅语般的短短数字,俨然已经成为棋手们的身份标志,不仅反映出棋手的个人喜好,也昭示出棋手们对围棋意境的不同领悟和解读。

除了热天解热之外,棋手们的扇子自然还应有另外的妙用,陈祖德在他的名作《超越自我》中有过详尽说明:扇子的重要作用并非解热,而是在手中摆弄,把扇子一张一合,随着这种动作发出有节奏的噼啪声。“那富有节奏的噼啪声”的作用究竟在哪里?是用来安抚自己紧张的情绪?还是用来扰乱对手的心绪?总之,折扇是围棋手思考时不可或缺的道具,棋手们在其围棋生涯中也逐渐养成了不同的“扇癖”;一幕幕关于折扇的趣事曾经发生在围棋的赛场上,而且,一定会继续发生下去……

棋手在思考时都有摆弄折扇的习惯,这种下意识的动作会发出一定的声音破坏赛场的宁静,但大多数棋手都不会被其干扰,能达到充耳不闻的境地。不过,在多年前的一次日本名人战上,藤泽秀行和林海峰这两位围棋大师还因此差点闹出纠纷——随着盘面上越来越紧张的形势,林海峰手中的折扇在无意识中也越打越响。最终,藤泽先生是在忍不住喊了出来:“真吵人!”被喊声吓了一跳的林先生这才醒悟过来,好脾气的他立即去换了把不出声音的女式折扇,两位棋手的矛盾才就此解决,心平气和地继续比赛。

同类推荐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有路在青霄内,又被那浮云塞闭。老兄也百忙里寻不见上天梯。(许达云)仲宣,你看那一林红叶,三径黄花。一林红叶傲风霜,如乱落火龙鳞。
  •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房龙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音乐家们的身世行迹。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30年授课“故事”培训班的精华梳理,全世界编剧经典之选,当然也适用于小说家们。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1%。本书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包括流行演唱、流行歌舞、流行器乐、音乐创作、理论五大部分,共收录28篇文章。
热门推荐
  • 流芳

    流芳

    作者对一百多位中外名人的传奇爱情故事,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一百多个催人泪下的爱情经典,尽现“流芳”的生动,不一样的经典诠释相同的真谛——最深的爱和最重的情,会随时日一起成长,永世流芳。我们都曾经拥有美好的、纯纯暖暖的、如淡蓝天空般清澈的爱情。现在,无论那份爱怎样,无论对方怎样,无论自己怎样,无论时空、际遇怎样,我们依然相信真爱的存在,真心爱过,就是高贵的。总有这样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在我们的生命里,流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感天动地的时刻

    感天动地的时刻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女保镖穿越:朕的皇后很大牌

    女保镖穿越:朕的皇后很大牌

    皇后?没兴趣。圣宠?不稀罕。侍寝?不好意思,本宫很忙。本宫千辛万苦地穿过来,可不是为了跟一帮女人争宠的。本宫可有着远大的目标:建立天下最大的保镖组织,赚很多银子,努力扩张势力,最终称霸天下!
  •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我想,作为第一线教师,我们要紧的不是盲目地否定哪种教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将某种教法不加任何更改就糊里糊涂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使用。好的一线教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广泛采集对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教师有必要集各家教法所长,结合自身的素质、个人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找到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样是课堂,教师的心理状态各有不同。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讲,有的时候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这种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时候,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瞌睡,忽而惊觉欠伸,这时的课则成了受罪。
  • 极品妖女入豪门

    极品妖女入豪门

    他,顾城西,有名的京城贵公子,典型的富二代,身边形形色色的女友走马换灯一般,八卦周刊上有关他的绯闻接连不断。她,墨幽幽,貌不惊人,家境一般,贪吃自恋,没心没肺,脸皮厚得可以媲美城墙。偏偏最瞧不上的就是“米虫”人类富二代,从来没有妄想过攀上高枝,嫁入豪门。两人因一场相亲结实,从此纷纷扰扰,战火不断。他们本来郎无情,妾无意,按说可以相安无事。怎料到一场醉酒,两人疯狂缠绵一夜,事后被捉奸在床,被逼无奈才结了婚。原本不屑嫁入豪门的墨幽幽,就这样进了豪门,做了豪门少奶奶。★本文:前文火爆诙谐,十分搞笑!后文则稍稍虐心,内容精彩,值得期待!★某朵不才,文中也许没有太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太感人肺腑的情节,但是一直都在用心写,自问无愧!朵不要假收藏,假评论,更不要所谓的刷点击。一切都只看你们,我亲爱的读者,让你们告诉我一切!【精彩片段一】:车子一停稳,男人忙下车,绅士地为女人打开车门。女人黑眸含笑,波光潋滟的一双眼,“哧哧!”的往外直放电,紧接着玉腿一伸,蛮腰一扭,风情万种,华丽丽的下车。男人顿时又有些傻眼,这个女人,脑子是不是有毛病,就这么点肉的干瘪身材,还想学人家玛丽莲梦露!这样一个“举世无双”的妖女,叶庭铮究竟是从哪里挖出来的?偏偏还要介绍给他,这不是成心整他嘛!?谁知道更骇人的在后面,女人矫揉造作的朝他抛了个媚眼,声音嗲得足够听到的人掉一层鸡皮疙瘩:“富二代,要上楼坐坐吗?”【精彩片段二】:女人眼巴巴的看着男人,可怜兮兮道:“富二代,要不我们结婚吧,我实在受不了我老妈的炮轰了!”都说酒后乱性,她原来不信,直到酒后乱性还被抓个现行,她信了,可惜晚了,因为她这辈子都栽在这上面了!男人感同深受,要知道,他也快被他家的老头子逼疯了,“结就结吧,和谁结婚不是结,但是你别奢望我会爱你。”女人豪爽地冲他摆摆手,“结了婚你也是自由的,知道你还惦记那个慕凝霜,你爱什么时候找她就什么时候找,行了吧?”“成交!”【精彩片段三】:花园,蓝色的躺椅上,一个大肚子女人躺在上面,正悠闲的晒着太阳,啃着薯条。男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恼怒的将薯条夺过来,咬牙切齿道:“这么没营养的东西还吃,你不知道现在你怀孕了!?”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有人形容萧红,她不是烟花,却比烟花更寂寞,她不是海棠,却比海棠花更为苦恋断肠。萧红,这个东北女子,犹如一朵生长在冰天雪地里的海棠花,孤傲冰洁在那个零落纷扰的三十年代,是一抹凄艳亮丽的红。卧听着海涛声音的她,短暂生命里是如何承受这寂寞长途的呢?从她的文字里,或许可以找到零星解答。书中基本涵盖了萧红的所有散文,其中《商市街》相当于她与萧军同居时期的日记,而书信《致萧军》中更是袒露萧红热恋时的情态,更有她描写家乡生活和悼念祖父的散文,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萧红。
  • 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

    【起点女生网一组B班签约作品】废柴女穿越成土著,前脚被扫地出门,后脚遭婆家鄙夷退婚,途中又逢掳掠调戏雷劈……咬牙挺起小腰板,挥舞无敌小锄头,守贫地,打土豪,斗劣绅,安百姓,治谋略。没事串串门,得闲勾勾人,有钱逛逛街,没钱祸祸人。珍馐腹内藏,积极奔小康,朝登天子堂,暮马战沙场。纵是落尘缘,爱恨权中缠,人生何其浅?把酒笑言欢。权谋与纯真共存的故事,忠诚与背叛驰骋的故事,靡乱与坚贞纠葛的故事……=======灵惜已完结作品《宸后》,欢迎大家评鉴。灵惜读者群:81831554敲门砖是书中任意角色的名字(*^__^*)哇咔咔~~(封面由小无封面铺出品(*^__^*))新书拜求亲们收藏、推荐票、打赏、包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