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800000006

第6章 兵变后的举措与历史影响(1)

虽然陈桥兵变的形式和过程都和以往的无数次兵变一样,即军队指挥官暗示中级将领,中级将领鼓动士兵,士兵再呼吁军队指挥官当皇帝。但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兵变创造了一个统一的却又是温和或者说懦弱的王朝。而这与宋太祖赵匡胤兵变成功后的一系列巩固统治的举措紧密相连。

(一)最初的举措——稳固内部营垒

从客观上来讲,如果抛开“家天下”的眼光来看,除了国号从周变成宋,皇帝从姓柴变成姓赵以外,赵匡胤确实是柴荣未竟理想与事业的最好继承人。他与小小年纪、不谙世事的周恭帝比起来,能力出众又手握军政大权,确实更适合掌管天下、把握政局,也只有他能够尽快结束战乱的局面,使中原重归一统,重现汉唐盛世。而他夺位除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之外,也确实符合了历史与时局的要求,是“天命所归”的结果。

赵匡胤很珍惜轻松到手的江山,他不打算让“天命所归”的好戏再度上演。如何不使北宋成为继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如何解决“君枝臣干”,重新加强中央集权,这是摆在赵匡胤面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赵匡胤因“兵变”而登基,因此他十分害怕手下将士发动兵变而使自己丧权。

但是,在兵变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他必须要巩固成果。因此,赵匡胤开始加封有拥戴之功的将领。石守信任归德军节度使、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高怀德被任命为义成军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张令铎任镇安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这些人都是未来解职的对象,加封是为稳定军心,并借助他们平定异己势力,这就是兵法所说“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策略。

同时,赵匡胤还极力拉拢领兵巡边的高级将领韩令坤、慕容延钊。加封慕容延钊为殿前都点检、韩令坤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成为二司的最高统帅。这一手相当厉害,两人若接受命令,名誉上高了一些,但二司实权已全被赵匡胤亲信所掌握,若不接受命令,势孤力单,易招杀身之祸。考虑再三,他们终于选择了“听命”的道路。

此时,赵匡胤的加封是有分寸的。一方面,对可能威胁王权的人,即使关系好,也不给实权,最典型的是原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正月的加封没有他的份,直到八月才给他下了一道命令,由忠武节度使改任武胜节度使,把他从离东京很近的许州迁到较为偏远的邓州(今河南邓县),只是赏给他二十万钱,作为当年张永德送赵匡胤彩礼的回报。按说张永德是提拔、重用赵匡胤的恩人,从道义上说似应重用,但他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赵匡胤的将领都是张永德的下属,一旦有所动作,就会危及赵的皇位,出于政治的需要,赵匡胤就毫不犹豫地让他坐冷板凳,直到张永德去世,这种状况没有任何变化。《宋史》卷二五五《张永德传》说“尽太祖朝而恩渥不替”,张永德若是地下有知,恐怕也会苦笑的。另一方面,贬斥侵害文臣的武将。赵匡胤亲信将领王彦升刺杀韩通有功,升为铁骑左厢都指挥使,但一天晚上,他突然闯进宰相王溥家里勒索钱财,王溥告发此事,赵匡胤立即将这位功臣贬为唐州团练使。

(二)异己的铲除与削兵权的谋划

宋太祖赵匡胤虽然较好地控制了政局,但在登基的第一年内还是发生了两次兵变:第一次是四月十四日,在潞州已镇守八年的后周开国功臣李筠起兵,首先反宋,攻占泽州,“居天下之肩脊,当河朔之咽喉”,又与北汉通好。赵匡胤亲征,六月十三日,攻克泽州。李筠投火而死。六月十九日,李筠之子李守节在潞州城向宋太祖投降。前后不过六十多天便把乱事平定。第二次是在九月二十六日,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李重进于扬州起兵。这一次其实是被逼反的。赵匡胤与李重进是宿敌,代周后便剥夺了他侍卫亲军司的元帅职位,又不准他入京朝勤,最后下令他移镇,要连根拔起。这一次也是用了六十多天,赵匡胤便亲手平定了乱事,李重进举家自焚,所谓党羽数百人和在解州的弟弟全家都被诛杀。

为了镇压这两次兵变,宋太祖在战争后期都御驾亲临战场,体现了新皇帝对这两次兵变的重视。这两个敌人不算强大,在两个月左右便被平定了。但是,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之后,他并没有安枕而卧,而为解决兵权隐患忧心忡忡,由此也进一步触动了他对削夺武将兵权的思考。

有一次,赵匡胤这样问赵普:“自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皇帝总共变易了八个姓氏,战争不息,生民涂炭,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要使天下的争斗停止,为国家作一个长久的打算,这该如何去做呢?”赵普回答说:“陛下能说这样的话,是万民的福分啊。这不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只是方镇太强大,皇上的实力弱而臣子的力量强大罢了。现在想要治理这种情况,只要削夺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精兵,那么天下就安定了。”赵普用意显然在于中央应从“权”“钱”“兵”三个方面入手,把政权、财权、兵权从方镇手中夺回来,换言之,用“夺”“制”“收”的办法使方镇与人权、财权、精兵三者分离,核心措施在于剥夺方镇赖以为祸的经济基础,不过当时最重要的也是燃眉之急的是要解决兵权问题。可以看到,君臣之间已经达成了共识,下一步就是实施了。

(三)长治久安目标下的“释兵权”

兵权问题就是针对统帅禁军的将领和地方节度使手中拥有的兵权。

第一,大幅度调整禁军的领导人员。

由于赵匡胤自己就是靠手握禁军大权而终成大事,其重要性已经显而易见。如果能把禁军的统帅权收在自己的手中,将是再保险不过。尤其是曾参与陈桥兵变的石守信、王审琦等已“各典禁卫”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不能不使赵匡胤为之担心。为此,宋太祖从自身经验出发,认识到有威望的禁军统帅容易成为政变的领袖,于是开始从整顿禁军统帅问题着手,限制和削夺武将的权力。

禁军的殿前司原来共有四帅,赵匡胤原来的职位由副帅慕容延钊接替,但他一直让这位拜把兄弟领兵在外,后借故自己曾任殿前都点检而罢慕容延钊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副帅则由曾为韩通副手的侍卫司大将高怀德升补,实际上是把他调离侍卫司。但赵匡胤还不放心,又把寡妹嫁给他。同时,皇弟赵匡义也挤上了殿前司的第四把交椅。这样,殿前司的最高统帅空缺,副帅是新上任的妹夫,四帅是弟弟,剩下的三帅刚从四帅升上来,自然还没有实力做天子。

侍卫马步军司共五帅,最高统帅李重进起兵失败后由韩令坤接替。跟慕容延钊一样,韩令坤一直带兵在外,最后也一起罢免外放。石守信在“陈桥兵变”时留守开封,功劳极大,后来又补上韩令坤的元帅遗缺,大抵最难令赵匡胤安心。但石守信升元帅后,被任命为节度使,其军职虽暂予保留,但事实上并不掌侍卫司的兵权。结果,禁军原来的人事和人脉已被赵匡胤大幅调整。

第二,为彻底消除军人的威胁,实施“杯酒释兵权”。

在兵变后初期,赵匡胤任命亲信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等人为节度使,但在同时,免去高、王、张的兼职,石的军职暂予保留,但事实上与当年的李重进一样,不掌侍卫司的兵权,第二年连名义上的军职也免了,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同类推荐
  •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

    你!没错,就是你,看看你自己,你能做什么?你会做什么?把你丢到公元1629年,大明崇祯二年,那个李自成和皇太极的年代,你能生存吗?没有金手指,没有主角命,完全靠自己的专业和知识,你能生存吗?唯一幸运的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背后,有一个集体,一个现代人的集体。来,试试看吧。-----------------------------本人新书《仙路桃花传》本月正式上架,眼下正是最需要成绩的时候,还请一六二九的老读者,老朋友们给予支持,订阅。如果方便的话,月票,推荐票请投给新书吧,可以加更的。新书期头一个月,每100月票即加更一次!
  • 密十三

    密十三

    四个朝代,三位皇帝,天地巨变。空前绝后!,宫廷内外的政治阴谋,塞北中原的战场厮杀,天地人鬼之间的恩怨纠葛,惊心动魄的演绎了一段旷古未有的大明传奇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选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二十余篇,展现了英杰为人称道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故事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同时配有精美的插图,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宜小读者阅读。希望这本小书能受到小读者的喜爱,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启迪和收获。
  • 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征东

    很久以前,民间就流传着唐二主征东或薛仁贵征东的故事。唐二主即唐太宗,薛仁贵则是唐初有名的军事将领。唐太宗为了收复辽东,统一天下,征讨盖苏文弑逆,援救新罗,曾三次出兵征讨高句丽。
  •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本书回忆中国大学在晚清民国时期的整个进程,包括那时的大学、大学教师、大学生们,包括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那些流芳青史的运动,那些意义非凡的事件,那些艰难、曲折、复杂、漫长的办学历程,那些或快乐有趣或感人肺腑的校园小插曲,那些振聋发聩、空谷足音的思想和言语,那些山水秀丽、楼宇精致、书声朗朗的校园。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关于1949年以前中国大学的百科全书;是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史的“民间版”、“通俗版”、“故事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朝圣之路。因为,那正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啊!
热门推荐
  • 胡适传

    胡适传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史传之有褒贬评赞,自古而然,也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评论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八个字。须以传主行实为脉络肌肤,做到理由事生,浑然一体,不谀不诬,公允精当。笔者有志于此,对胡适一生的思想业绩,褒其所当褒,贬其所当贬,惟求按实而论,析理居正,作客观公允的评价……
  • 此生与君绝

    此生与君绝

    我许你整十年的青春年华,你赐我全家火海命丧黄泉;重生之后,午夜的噩梦惊魂,撕心裂肺的疼痛,时时刻刻缠绕着我,提醒着我与你的不共戴天之仇;你欠我的,我终究会一一讨回来。
  • 妃常彪悍之娘亲揍他

    妃常彪悍之娘亲揍他

    新书已发《最强医妃:邪王,太狂野!》,她是众所周知的废物,胆小懦弱人可欺,被亲姐害死;她是21世纪的医生,车祸穿越,从此废物翻身,斗继母,惩亲姐,习魔法,把第一天才踩在脚下;惹上腹黑男,招来小包子,异世的生活也可以风生水起、甜甜蜜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本色做人出色做事

    本色做人出色做事

    本色做人,还有如下诸多好处:第一,胸无机智,可免去勾心斗角可能导致的不测之祸;第二,不动心计,自然神怡体舒,活得坦然自在,此乃修身之福;第三,把心思花在学业上,一旦学有所长,便可受用终身。总之,以本色做人,无欺无诈,时间长了,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果一个人能得人心之顺,就可以风波浪里自由自在的行舟了。做人示以本色,做事一定要全力以赴,不可太过低调。本色做人与出色做事并不冲突、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做事出色的人善于创新,因循守旧不能创新的人很难成就大事;出色做事要善于把握机会、创造机遇。
  • 女暴君惹上死神了

    女暴君惹上死神了

    新文【爆宠魔妃:腹黑神皇,别使坏】她木国君王嗜血荒淫,人人诛之,却不料她是一名女子,为了心中所不爱自己的男人甘愿放弃性命。她是神光塔之神女,被自己的夫君和神光塔的所有人背叛,亲受自己最爱的男人锥心之杀,香消玉殒。当神女重生在暴君身上,风云骤变,世界颠覆,掀开女子身份,光明正大称帝王,谁不臣服,杀无赦。游戏人间无所不能的死神当她是棋子,想要她的命,岂能让他如意。眼无畏惧,梵倾天嘴角微扬,天生傲然王者霸气道,“死神,我的游戏你可敢接受!”高高在上冷漠无情的死神睥睨着眼前的女子平静道,“能让吾有兴趣。”嫣然一笑,梵倾天带着自信道,“号称无所不能的死神,我的游戏是你必须爱上我,做不到便是听我令!”“吾允你!”王者交锋,火星四溅。
  • 先婚厚爱:冰山老公的专属

    先婚厚爱:冰山老公的专属

    大学时他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却苦恋无果。命运却让她嫁给他。套上戒指的那一刻眼泪兴奋的哗啦。以为是幸福的到来,却变成了恶梦的开始。她的大度好脾气完好无损的被妈妈遗传了,任凭小三欺凌也不吭声。她忍无可忍死命反抗,却引起他的注意。命运总是爱捉弄人,他们两个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爱又再破碎了。原来一直以来她只不过是替代品而已,谁替代着谁,谁拿谁的幸福,到头来只不过是一场游戏罢了。。【写的不好,别骂我哦!如果你有什么建议可以给我留言的。欢迎入群:152201330,验证是小说里任何一个人的名字,或许作品的名字,谢谢。】
  • 羞涩夫君

    羞涩夫君

    当穿越流行到楚乔乔身上时,楚乔乔很淡定的接受了这个事实,同时也很淡定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当遇上那个拉拉小手,会脸红;亲亲小嘴,吓得不敢动的男人时,她的世界便开始不淡定了!入凤府,上斗长辈,下打奴才,中间防小三,为了那个男人,她豁出去了!可到最后,她才真正发现要斗,要打,要防的对象是谁!丫的,跟她装纯装真装青涩是吧!看她非将这臭男人一脚踹飞,然后,另觅他处,逍遥快活去!片段:“楚,楚姑娘,你,你要做什么?”“你说我要做什么?”挽了挽袖口,表情凝重道。“你……我,你可不能胡来呀!”凤陌天一副贞洁圣女的样子。楚乔乔大步一跨,成功的将凤陌天逼的跌倒在那床上,同时用命令的声音道,“把外套脱掉!”
  • 大学生成功三部曲

    大学生成功三部曲

    杨金翰老师给学生讲课,作为校方负责人,我却静静地品读着杨老师。他的课“为什么能磁石般的吸引着学生?”八个多小时的演讲,学生们精力集中,气氛热烈,台上台下,水乳交融,没有感到疲倦的,没有交头接耳的。我不想评论他的讲课方法,只想说其中一段我的感受。他演讲间歇,主持人或学生可以说几分钟的感言,我乘兴讲了以下的话:同学们!在诸多的“美好”中,我们选择了“成功”;在向着“成功”的迈进中,我们选择了学习(学习可以改变思维、改变行为、改变习惯);但是,最好的“选择”,是我们选择了一位善于引路的好老师。而一个成功者,常常有一位或几位老师是自己心中的偶像,行为的航标灯。
  • 妹夫王爷,别碰我【完结】

    妹夫王爷,别碰我【完结】

    她,本是心淡如水,妹妹大婚之夜,妹夫却摸进了她的闺房从此朝敛眸,夕承欢,过着双面的非人日子推荐好友的文:芊乔幽幽:《危险游戏:撒旦的傀儡新娘》http://m.pgsk.com/a/240355/
  • 邪魅王爷霸道爱:小妾不承欢

    邪魅王爷霸道爱:小妾不承欢

    狗血文章,穿越女爱上王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