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700000006

第6章 施茶活动

(一)路边茶亭施茶

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亭”的建筑,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之说,而且长亭连短亭,以“亭”为邮驿进行管理,“亭”也成了人们旅途中歇脚的地方。在交通闭塞、交通工具缺乏的封建社会,人们主要以马车、双脚等为交通工具,行动特别迟缓,如果路途遥远,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到达。为了便于人们中途休息、解渴,各地(特别是南方产茶地区)在主要商旅通途、交通要道建凉亭、茶亭、风雨亭。每当旅客到茶亭歇脚时,大汗淋漓,喉干舌燥,喝上一碗茶会感到心旷神怡,精神倍增。

关于茶亭的起源,众说不一,但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据史料记载,早在五代之时,江西婺源有一位方姓阿婆,为人慈善,在赣浙边界浙岭的路亭设摊供茶,经年不辍,凡穷儒肩夫分文不取。她死后葬于岭上,人怀其德,堆石为冢,县志称该墓为“方婆冢”。方婆在浙岭茶亭烧茶礼客影响深远,有的乡人效仿其德,在茶亭中挂起“方婆遗风”的茶帘旗。茶亭的建筑风格一般以古朴大方为主,像前面提到的婺源茶亭那样华美的,还是较少的。

茶亭盛茶的器具都是大瓦缸或木桶,一次可盛水四五十斤。盛茶的容器内备有舀茶的工具,这些工具不像城市茶馆里那么讲究,而是因地制宜。山区一般用竹筒制作的勺子或木制的水瓢;丘陵地区一般将老北瓜一劈两半,去其瓜瓤,便成了瓜瓢。舀茶的工具上都拴有一根麻绳,麻绳的另一端吊有石头或木块,让其垂在缸外,以防舀茶工具掉入缸内影响茶水卫生。喝茶的工具是大粗瓷碗或竹筒碗,也用麻绳系着吊在茶桶或茶缸边,防止掉在地上。茶亭供应的茶叶,一般都是粗老茶叶,是本地村姑自采自制的茶叶,具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醇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特色。茶亭中的水,也是就地取材,有的是山泉水,也有的是溪涧源头水。所用茶叶虽差些,但泡出的茶并不难喝。来茶亭喝茶的人,可以说是各种各样,但主要是中下层,特别是出以卖劳动力为生的下层百姓,他们当然不可能是品茗,只是为了消暑解渴。

茶凉亭多为人们积功德而出资兴建,其茶水自然免费供应。至于茶凉亭的执行人,一般由公众挑选,他们有的吃住都在茶亭里。茶亭的执行人要为人正派,热情为公众服务,且讲究卫生,一般被人们称为茶老板。他们除砍柴、挑水、烧茶外,如遇婚丧大事,或结婚抬轿者经过,或抬死人路过,主人都要施礼。过路人发了急病或有特殊情况,茶老板一家也有义务尽职责予以帮助。当然,也有人为了谋生,于茶亭中卖茶。如庐山三宝树下的廊茶亭,是一座扇形、长廊状的大茶亭,内有木栏杆、石桌、石凳,供游人在亭间就坐休息。亭的周围有山民在这里用名泉沏的“庐山云雾茶”,卖给游客饮用。

茶亭如同茶馆一样,有丰富多彩的茶联文化,茶联往往写在楹柱、亭柱上。有的咏物,有的说理,有的劝勉。如福州南门外有一茶亭,柱联是这样写的: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这副茶联一语道破了茶亭所处的位置——丛山野外,也道出了茶客为匆匆过客。在广东秀水县的五眼桥通往路边的一座茶亭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从另一个角度解说了茶亭的特点:不费一文钱,过客莫嫌茶叶淡。且停双脚履,劝君休说路途长。茶亭的茶联也有很多为当时的名人所撰,博大精深。如英山陶家坊茶凉亭楹联云:三楚远来肩且息,六安前去味先尝。这副茶联相传为清末宦官、名儒李仕彬所撰。

茶亭的粗茶大碗为人解渴的古朴民风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映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美德,一直为人们所称赞、怀念。有一位学者曾这样写道:“日行上百里,累坏腰和眼。夜里挑脚泡,清晨又跛起。交通闭塞味,学人时忆起。幸有茶凉亭,茶水随你喝。亭里歇阴凉,称心又快意。饮水细思源,慈善好集体。”纯朴独特的建筑、乐施好善的民风,使中国茶亭名气远扬。德国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曾在他的避暑行宫——波茨坦的桑苏西宫(又名无忧宫)里,建造了一座“中国茶亭”,这个茶亭整个建筑呈圆形,双层波顶,廊柱回环,墙体是淡绿色,所有的门窗和廊柱都以金色装饰得金碧辉煌,远远望去,好像一座蒙古包。这个“茶亭”虽以亭名,实际上要比中国的“亭子”高大得多,也复杂得多,廊柱墙壁处,镂刻着精细的纹饰和浮雕。最有意思的是环绕着圆形茶室,竖立着十余尊与真人一般大小的人像雕塑,一个个穿着阔袖长袍,带着奇形怪状的冠冕,手中还分别拿着各种东方的乐器,有锣、古筝、琵琶等。最奇特的是这些人的长相,全都是高鼻凹目的洋人模样,其中一个人还戴着清朝官帽,吹着一支既像唢呐又像单簧管的乐器,真是中西合璧。在茶亭外边的空地上,还摆着一尊中国大香炉,上面刻着“大清雍正元年”。

今天,在我国各地,仍然可以寻觅到茶亭的踪影。如在南京栖霞寺后,筑有一水泥红柱四角亭,它就是供游客歇脚解渴之用的。在浙江温州永嘉县岩头镇南北各有一个建于南宋年间的古凉亭,每年的端午节至重阳节期间,当地村民们义务在凉亭里烧水泡茶免费供路人饮用,这种纯朴的民风流传至今,在浙南地区传为佳话。即使在大家都忙于致富的今天,当地村民仍把轮流烧水供茶的“接待日”看做是家中的一件大事。有的人抄下“值日日期”压在玻璃板下,有的外出村民干脆抄下来像身份证一样随身携带,从未有人忘记供茶这一义务。轮到烧茶的村民,凌晨五点就来凉亭烧茶,自备茶叶,有的还带来白糖用以泡茶。

(二)寺庙茶堂施茶

佛教主张放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道成佛为最终目的。它讲究轮回,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有一心为善,死后才能成佛。施茶这种简单易行的结善缘方式便被僧人们所普遍接受。

在寺庙里,专门设“茶堂”“茶寮”作为以茶礼宾的场所,配有“茶头”僧,专事烧水煮茶,以备献茶待客;有“施茶”僧专为游人香客惠施茶水;有名僧著茶书、写茶文、作茶诗。如唐代五台山接待香客的普通院,常设茶水用以供应朝圣的香客。寺庙还不定时地举行茶会,招待各方来宾,其规模大小不等。规模最大的恐怕要算西藏拉萨的寺院茶会,其熬茶水的器具是直径五尺、高约四尺的铜制茶釜。明末清初,在西藏的大喇嘛寺里举行过一次四千人参加的茶会,据说,曾有一个小喇嘛在茶釜里舀茶,疲劳至极,掉到茶釜里淹死了。

除了在寺庙内施茶外,僧人们还各处施茶。如在城乡人烟稠密的闹市区,不少僧人在集市上广设摊点施茶,作为修缘行善的途径。在潮州龙溪至今留有两处古迹:施茶庵、赐茶庵。《庵埠志·宗教篇》记载,明代僧人成安佩常在赐茶庵处施茶,住许垅的庄典未得志时常到此品饮。弘治年间,庄典登进士,成安佩已去世,庄典于是建赐茶庵以纪念他。

各地的茶庵也是僧人施茶的主要场所之一。在云南大理地区,据《徐霞客游记》记载,也有许多茶庵,它们多建在山上,远离村寨,与寺庙相隔不远。茶庵较简陋,一般为茅屋三间,多为僧人所建,也有的是地方官、名儒等人修建。僧人们在这些茶庵里煮茶水,为上山朝拜的香客、游人提供方便。一直到今天,当夏季来临时,南昌的佑民寺、南海行宫等寺院,僧人们常常在门前为过往行人提供各种茶水,有红茶、香片茶、神典茶、午时茶等,统称“功德茶”。

(三)庙会茶棚施茶

关于庙会,朱越利先生有一个较完整的解释,他说:“庙会是我国传统的民众节日形式之一。它是由宗教节日的宗教活动引起并包括这些内容在内的在寺庙内或其附近举行酬神、娱神、求神、娱乐、游冶、集市等活动的群众集会。被引起的活动可能只有一项,也可能有两项或多项。”可见,在庙会期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些方便香客、商人、游客的设施也应运而生,这里面也包括提供茶水的茶棚。

茶棚主要设在进出庙会的道路两旁及庙会所在地,建筑一般很简陋,多用苫苇、帆布或茅草等结扎而成的圆筒形建筑。大多数茶棚都是倚门设灶,灶上置锅,旁边放一些食物。个别茶棚把灶搭在棚外,其上置长嘴高柄的大茶汤壶,供应开水。另外一种茶棚是凉棚式的,里面摆着几条长凳,几张长桌,供过往行人歇脚品茶。在茶棚里,除了免费供应茶之外,还有各种茶汤提供,用开水一冲即可食,如油面茶、米面茶、豆面茶等等。茶食主要以粥为主,有黄米粥、玉米粥、豆汁粥等。一些老字号招牌的茶社饭棚,还提供菜肴糕点,可在此设宴酬宾。

庙会一般时间较长,最短的也有几天。为了方便大家住宿,每年开庙之日,除了部分庙堂可暂供香客住宿休息外,各茶棚也是香客们主要的食宿场所。接受各茶会、茶棚施茶的,主要是一些乡民百姓,也有一些官吏、侍从。由于庙会是定期举行的,所以庙会的施茶活动也因时而行。

同类推荐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富有风趣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这些民情,就像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灿烂瑰宝,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宝库,显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热门推荐
  • 良田美商

    良田美商

    这老宅的人,写配方,一个比一个难缠。**卖野味,当她成了神秘富商,闲来无事教儿子一首打油诗曰:“天可靠,竟然重生在十五岁小姑娘身上,地可靠,不如自己可靠;山可恨,商人的本质,水可恨,不如你爹可恨……”踏马而来的某男瞬间黑了脸。给好处,我收着,倒也算爹疼娘护,要回报,你想多了。英姿挺拔,你那气死人的特俗照顾是怎么整的,纵身下马,脚蹬雪白的靴子来到她面前,成了孩儿他娘?摸着平坦的小腹神色忧桑:“罢了罢了,“李暖,你可愿嫁给我?”多年后,还是活生生的母夜叉。“为妻?”女子浅笑轻问。不过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再次醒来,吃我的,迟早让你吐出来,又有兄弟姐妹乡亲相爱,不怕你手段多,就不怕你不敢来。富人跌倒一起踩,好在人品还在,穷人翻身大家看,好多人一不小心看出了红眼病,调教聪明大哥,这还得了,下猛药狠狠治!“此生我只娶一人为妻,而且还一不小心开启了升级模式,不是你。”他神色阴沉。定规矩,改家风,上山能采药,被跳楼大妈砸死,下厨能掌勺……她不禁感慨,有种好女人,家里虽然穷得响叮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可为什么……养个乖儿子,记忆还有,打造花果园,搭建育药房,带领一家人努力奔小康,开了养生堂,涉猎医药业……她几乎跳过所有步骤,斗得过小三!李四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从前避之不及的亲戚纷纷上门,我一定会把你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的……”村长带头凑热闹,让她做了两个月见不得光的鬼魂,升官发财耍手段,不过在李暖眼里,再不开挂复活我,这都是小儿科,她能在商场之中混得风生水起,出门逛街,还能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发家致富不容易,嘴里讲着礼教道义,却行着强盗之事,凭她养生大师的心态,敲诈勒索,无所不用其极,教导弟弟妹妹,都欺负他爹李德看重亲情,莫有不从,唯一不方便的就是这名声不正,不过有李暖在,怎么会让他们如意?老太太不问世事,怨魂变厉鬼。“不嫁!”斩钉截铁,起身进屋。*原来,孩儿,革命尚未结束,还需继续努力!儿子他爹,一代养生大师李暖却遭遇天降横祸,你到底在哪儿呢?那什么净莲大师,老太爷不待见李德这个小儿子,大伯是个混不吝,厉鬼就要升级变夜叉了,二伯脸皮比墙厚,二伯娘更是要钱不要命的铁公鸡……哦,想起来了,改造包子爹娘,五年期限尚未到……某人,儿子你就甭想抢了,卖瓜果,娶一送一多划算,不行?那你就一辈子憋着吧!
  • 傻妃无良:腹黑王爷买一送一

    傻妃无良:腹黑王爷买一送一

    某日,京城里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东方闻璎看着这个大好日子终于心一横:“行,那就起价五个铜板!事成之后五五分成!”丽春院妈妈一听,一榔头砸了下去:“开拍了开拍啦,新鲜刚到的小倌啊,色泽如玉玲珑剔透的上等小倌一枚啊,跳楼价五个铜板起步啦……”珠帘后,被绑的面目扭曲的九王爷直接一脚就踹了过来:“东方闻璎,本王要诛你全家……”(这绝对是一个说起来全是泪的心酸故事,当大灰狼遇到了小白兔,按理说,没有好下场的都是小白兔,可为毛他这只大灰狼却混到连渣都不剩了呢?!!!)
  • 乱世猎人第二卷

    乱世猎人第二卷

    一位自幼与兽为伍的少年,凭其武功与智慧突起江湖,却被乱世的激流,一次次推向生死的边缘,而使他深明乱世的真谛——狩猎与被猎。凭其机缘运数,突破武学与智慧的极限,终成乱世之中真正的猎人,而使整个武林以至天下的局势运于掌中……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爱上妖孽老公

    爱上妖孽老公

    他是妖,蛮横地将她扔在了一个奇怪的世界。这里,所有的动物都会说话。妖怪的世界,却只有她一个人!直到有一日,这个山谷不再平静。无数的大妖从空中飞来,她也看到他的影子。她原本想过去讨回一个公道的,没想到却吞了一块人人抢夺的石头。于是,她的人生不再平静,和那“头“酷酷”的帅妖走在了一起。她决定嫁给他,不曾想自己的小腹却渐渐隆了起来。可恶的小黑犬笑嘻嘻地告诉她:”恭喜你,怀孕了。“她却欢喜不起来,因为他从未碰过她,而她也一直守身如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推荐凌风的新文玄幻作品《风起苍穹》
  • 娘亲有田

    娘亲有田

    乔子陌看着眼前的一间瓦房以及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包子,暴了声粗口:你大爷的!行,既来之,则安之。成亲五年,夫君失踪五年。爹不疼,娘不爱,哥嫂欺,就连出嫁的小妹也来踩两脚,妹夫更是一见她就两眼冒绿光。乔子陌怒!老娘不发飚,当我是稻草!且看她如何扳伪父,斗恶娘,打击哥嫂,踩死妹妹和妹夫,带着儿子走上小康路。母子俩日子过的风生水起,可是为什么,突然之间冒出来一个男人,半路劫了她的小包子。喂喂,帅哥,你长的帅也不能抢人儿子的!什么?这就是她那失踪了五年,让她恨的牙根痒痒的夫君?不是说她的夫君是个老实巴交的老农吗,怎么突然之间成了眼前这个衣冠楚楚,唇红齿白的妖孽了?乔子陌正在院中晒太阳,小包子迈着小短腿跑进来。小包子:娘,我把舅父家的二狗给揍了。乔子陌看他一眼:用什么揍的?小包子挥挥自己的小短手:手!乔子陌恨铁不成刚的拿手掻戳着小包子的额头:你傻的啊?拿自己的手去揍狗?娘不是教过你的吗?打狗要用棍子!下次记得拿打狗棍!小包子:娘,二狗不是狗,是舅父的儿子。乔子陌:儿子,只有疯狗才会乱咬人!懂?小包子点头:懂!所以我一定不会咬人,我只会打狗!摸摸小包子的头:真乖,不愧是娘的儿子。小包子:娘,我不咬人,那我可以多养一个人吗?乔子陌眯一只眼睛斜一眼:谁啊?小包子从门口拉进一人:就他罗!某妖孽男咧嘴一笑:娘子,不就是我罗!乔子陌:儿子,关门,放包子咬人!某男:娘子,为夫有田。小包子:爹爹,娘亲也有田。乔子陌:……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生活感悟

    生活感悟

    本套《现代名言妙语全集》分第一部分“名言集”,含有:《人生名言》、《生活名言》、《情感名言》、《理想名言》、《品质名言》、《文化名言》、《哲理名言》、《知识名言》;第二部分“格言集”,含有:《人生格言》、《生活格言》、《情感格言》、《理想格言》、《品质格言》、《文化格言》、《哲理格言》、《知识格言》;第三部分“警言集”,含有:《社会警言》、《政治警言》、《管理警言》;第四部分“赠言集”等。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爱你,只是妄想

    爱你,只是妄想

    她想有朝一日他会爱上她,但这一切,都只是妄想。这是一个神经病男与高冷女的故事,偏温暖向,不会大虐。谁都有些缺点,当缺点成为性格,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