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700000002

第2章 茶馆文化漫谈(1)

(一)茶之文化

1.唐代茶文化

从《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中我们可知,在唐代茶文化形成的过程中,饮茶是由寺庙僧人开始的。僧人参禅务于不寐,同时品茶又有助于参禅,通过品茶悟得“茶禅一味”。而当文士在其内在的佛心禅思的驱动下,在与僧人交往参禅悟道的过程中也品得了茶味时,他们便会写下这种感受,用自己的诗文对茶进行赞美和歌咏。纵观整个唐代茶诗,其中不乏有赞茶诗和咏茶诗的名作,这其中更表现了文士的爱茶之趣、煮茶之趣和饮茶之趣。

诗僧皎然赞茶时说“此物清高世莫知”,茶在文士中的地位更是被拟人化,提高到了一位谦谦君子的高度。“洁性不可污”的茶在文士的笔下得到了全方位的赞扬与肯定,文士的参与也成为茶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杜牧在诗《题茶山》中赞茶“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文士爱茶,同样在尝茶后要从各个方面来赞茶,文士首先接触的是茶的本味,也就是在尝茶的过程中首先开始喜欢上茶及茶的品质。所以文士在诗歌中一般会首先从茶味的赞咏中来表达自己的爱茶之趣,在诗歌中文士会极度赞咏茶之本味和功效。最终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对茶味进行赞咏,从而获得一种文士的雅趣。其次,在尝得茶之本味并对茶味进行赞咏后,文士便由尝茶转而开始亲自种茶,其中也有对茶树的喜爱之情,通过种茶来体现自己的爱茶之趣。再次,茶有优劣之分,文士往往都喜欢名茶,而水对茶味之香也有重要的作用。陆羽就很重视水对茶的作用,他在《茶经·五之煮》中提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因此文士在赞咏名茶时也对水进行赞咏。最后,茶具也是品茗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士也通过对茶具的赞咏来体现自己的爱茶雅趣。

纵观中国的饮茶历史,我们知道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而从茶艺方面来说,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依唐代历史发展而言,中唐前是中国茶道的“酝酿期”,中唐以后,饮茶成风,比屋连饮。肃宗、代宗时期,陆羽著《茶经》,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而后又经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实践、润色,形成了“煎茶道”,虽然煎茶道是后来的茶道形式的一种,但是在唐代有煮茶之说,亦有煎茶之论。由于煎茶成为茶道形式,所以在此我们主要以煎茶之说为主,但也有必要介绍一下煮茶之法。

《茶经·六之饮》说:“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茶类不同,其饮用的方式自然也不相同。不过众所周知,唐代最盛行的还是饼茶,其饮用方式是煮茶法,即烹茶。因为是饼茶,所以具体步骤是先将茶饼烘烤去掉水分,后磨碎筛成粉末,再放到锅里煮成茶汤饮用。关于煮茶的详细记载见于《茶经·五之煮》:“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这是陆羽在记载具体煮茶的步骤,煮茶过程要注意三沸。也就是水刚烧开时,水面出现像鱼眼一样大小的水珠并微微发出响声,称之为一沸,此时要加入一勺盐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称为二沸,此时要舀出一瓢水用。再用竹在锅中心搅打使开水呈旋涡状,然后将茶粉从旋涡中心倒进去。一会儿锅中茶水“腾波鼓浪”时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入锅里,茶汤就算煮好了,将它舀进茶碗里便可奉客饮用。

简单的煮茶过程在陆羽的笔下被描绘得如此的艺术化,煮茶也成为了一项艺术。“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结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也正因为煮茶过程是如此的艺术化,乃至文士在品茶的时候往往也是以亲自煮茶为一种艺术享受。同时由于场景的迥异可以给文士不同的艺术享受,因此他们在室内、庭院煮茶;甚至躬身于山林泉边、松下江畔的自然环境中来亲自煎茶,并且在煮(煎)茶的过程中充分领略煮(煎)茶带来的精神享受,倾听水煮沸的声音和观赏煮(煎)茶而起的茶沫,进而用自己的诗歌来艺术化。这些都是文士雅意情趣的表现,反映了他们所追求的一种文人意趣。

饮茶对于一般百姓来说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对文士来说则是其休闲生活的一部分。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说:“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这也就是说,人们对衣食住行都要讲究精极的情趣,显然陆羽认为饮茶的过程也应该是有情趣的,也要讲究精神享受。投身于自然环境中来饮茶对于文士来说往往是偶尔为之,大部分文士还是在庭院屋内的人文环境中饮茶。酒醒之后、案牍之余,文士为解乏,清神便会在日常生活中独坐窗前屋下静心品茶,独自品饮茶中香味,享受午后片刻的安宁,这其中不乏有一种享受生活、追求雅静的意趣。

2.宋代茶文化

宋代是中国文化史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我国历来就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宋代茶文化兴盛,茶成为宋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乡闾庶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以茶待客、以茶为媒等茶礼茶俗自宋代开始流行起来。同时,茶作为一种题材,广泛地进入文人的创作领域,诗歌自不必说,在词、赋、序、论等各种文体中,均能见到关于茶的记叙或论述。

宋代在赢得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后,在经济方面得以持续发展,其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甚至超越了唐代。坊市制度被打破,商业大都市形成,商业活动活跃,商品意识不仅在社会中滋生蔓延,更渗透到文化领域,影响着文学艺术的发展。《东京梦华录》里这样描绘当时的大都会东京:“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在北宋词人柳永笔下杭州是这样一番繁华景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周邦彦笔下的元宵节时大都会的热闹繁华景象更是非同寻常:“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从这些侧面我们可以看出宋代商品经济的繁盛,城市的发达。

茶肆、茶坊、茶店在宋代大城市极为常见,是城市商品经济发达的产物。“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遣久待也。今茶坊皆然。冬天兼卖擂茶,或卖盐鼓汤,暑天兼卖梅花酒。”除茶肆、茶坊这些固定的饮茶店铺外,还有一些流动的摊贩,诸如“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也”,“更有提茶瓶之人,毎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以上反映了宋代民间饮茶的风尚。两宋时,由于饮茶风气的兴盛,百姓庶民对茶叶的需求不断扩大,客观上刺激了茶叶商品生产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自开国君主太祖开始,历任君王无不爱茶、嗜茶,宋徽宗赵佶更是点茶斗茶的行家里手,徽宗不仅热衷于参与茶事活动还亲自撰书,其《大观茶论》一书对宋代点茶之法做了详细的论述,与蔡襄的《茶录》共同描绘出了宋代点茶法的全貌。宋代帝王对茶文化的影响主要通过贡茶和赐茶来体现。我国古代贡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地方官员自下而上选送的,称为土贡;另一种是由朝廷指定生产的,称贡焙。两宋时由于皇帝嗜茶,佞臣为投其所好“争新买宠”,挖空心思创制新的贡品茶,这一劳民伤财的做法虽为人们所诟病,却在客观上促进了宋代茶业的发展。贡茶的惯例在北宋建国初沿袭下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出现了北苑官焙茶园。北苑茶兴于唐,盛于宋,历经唐、宋、元、明四个朝代,在我国茶叶史上影响巨大,特别是在宋代,北苑贡茶穷极精巧,其团茶加工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北宋太平兴国初年,朝廷派遣使臣在北苑刻制有龙凤图案的模型,制成龙凤团茶,专供皇帝皇后饮用。蔡襄在任福州转福建路转运使时,添创了小龙团茶。蔡襄之后,宋代贡茶开始往更加精细的方向发展,小龙团之后,密云龙、瑞云祥龙、龙团胜雪……茶叶越来越细嫩,茶饼越来越小巧,茶饼上的图案越来越精致。宋代不仅贡茶的质量不断提高,北苑官焙茶园的贡茶量也持续增加。据《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然龙焙初兴,贡数殊少,累增至元符,以片计者一万八千,视初已加数倍,而犹未盛。今则为四万七千一百片有奇矣。”宋代贡茶数量较多,因此帝王手中掌握着大量质量上等的茶叶,宋代帝王为表皇恩浩荡及爱才惜才之情,常将贡茶赐予文人士大夫、军士武将或僧侣庶民。《七宝茶》载:“啜之始觉君恩重,休作寻常一等夸。”对宋代士人来说,能够得到皇帝赏赐的茶无疑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茶叶由于宋代帝王的推崇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宋代茶文化经过帝王的推波助澜进一步精细化、艺术化、理论化,使得茶不仅是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更是文人士大夫诗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

通过对中国茶文化发展脉络的梳理和对宋代茶文化兴盛的表现及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宋代茶文化发展的独特之处,即宫廷茶文化和市民茶文化的兴盛,宫廷茶文化使得宋代茶业经济更加繁盛,茶叶更加精细尊贵,市民茶文化则主要把饮茶作为社会交际、增进感情的方式,而连接宫廷与市民两极,真正引领宋代茶文化潮流的则是文人士大夫,他们对茶文化的贡献在于真正将茶与艺术、茶与人生结合起来,并在品茗中渗透着宋代士大夫的意识。

3.禅茶文化

吴言生教授指导的《中国禅茶文化的渊源及流变》一文,较为详尽地向我们阐释了禅茶文化由始而兴的发展过程,是较为详细的一篇介绍。而我们回过头来看茶在中国的发展史,饮茶之风得以盛行,确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佛教僧人坐禅、饮茶,以茶参禅,并最终将茶引入了参禅开悟的精神领域。茶不仅是僧人解渴提神的饮品,还成为其日常修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禅则赋予了茶更为深刻的禅理含义。如果说茶神陆羽《茶经》的问世令茶由饮而艺,禅与茶的融合则更进一步,令茶由艺而道,最终茶禅一味,形成了禅茶文化。原江西省历史学会会长姚公骞先生有一段话与此暗合:“有禅风之兴,方有茶风之盛,加上诗人骚客士大夫辈的赏会品评推波助澜,才把中国的茶文化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盖禅门空寂,而空寂过度,则违反生理自然规律,令人不耐,遂不得不借茶提神,破其岑寂;而世途烦嚣,诗人士大夫久处其间,则又不耐其扰,遂亦不得不往游禅林,借茶求静,暂解尘网。一个要静极求醒,寂中得趣;一个要闹极思静,忙里偷闲。两个看来颇为矛盾的心理要求,却在饮茶一道上,互相统一了起来,彼此的心理上都得到了平衡,也都得到了满足,于是乎茶文化便由此而更加兴盛起来。”

同类推荐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本书对“月球真相”及“外星生命踪迹”提出的大胆科学猜想,将向您揭开隐藏在神话、甲骨文、远古遗址中的外星人踪迹,并道出美国宇航局“突然终止”登月计划背后的真实原因。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中国织绣

    中国织绣

    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热门推荐
  • 豪门之盛世蔷薇

    豪门之盛世蔷薇

    他,戎马倥偬、睥睨天下、雄心深潜她,冷艳高贵、优雅妩媚、倾城倾国他曾说要将全天下捧到她眼前,却不知她想得到的,只是他的心。结婚三年,他要舍弃她,与别的女人在一起,只因为她不能生育。她笑了,笑出了眼泪,心仿佛在刀尖上跳舞,连眼神都几近破碎。繁华易逝,他已如此绝情,她亦没什么好留恋。四年后,当一身风华的她再次华丽归来,且看她如何强大冷艳,谈笑风生。精彩片段一:叶府气氛变得越来越怪异,人们看她的眼光带着一丝同情,行事也变得小心翼翼,起初她还不解,原来,是他将另一个女人带了回来。“苏盛薇,你不要无理取闹!”到了这个时候,男人居然还在不耐烦地训斥她。她唇角勾起一抹清浅的笑:“叶智宸,如果你想妻妾全收,那你未免太不了解我苏盛薇!”精彩片段二:“你想跟我离婚?”男人倨傲地抬起下巴,微眯的双眼迸射出危险的光:“你知道在这个时代,一个女人离婚,结局会是怎样吗?”女人冷冷一笑:“叶智宸,你休想威胁我!别忘了,我苏盛薇是这个时代的新女性,别的女人怕离婚,我却不怕!”“这辈子嫁不出去也不怕?”男人冷峻地挑眉。她傲然一笑,整个人似妩媚的黑玫瑰:“虽然结过一次婚,但我也不算年老色衰,以我的相貌与出身,还怕找不到再婚的对象?”精彩片段三楚维仪喝着咖啡,妖娆的脸庞上绽放着胜利的笑容:“这些年,智宸一直爱的都是我,就算他先娶的是你,你得到的也只是他的人。他的心,是我的!”苏盛薇冷然一笑,将手中的咖啡杯搁下,慢条斯理道:“楚小姐说完了吗?如果说完了,一会有人会结账。”楚维仪怔了怔,脸上得意的笑,在触到出现在眼前的高大身影时霎时僵住:“智宸……你怎么会来?……”盛薇优雅地用餐巾擦了擦手,起身:“我先走了,你们究竟是如何深爱,还请慢慢聊。”男主强大冷静,睥睨天下,满怀野心,冷酷却又不失温柔。女主就像一朵黑玫瑰,美丽、冷傲、高贵,却始终带刺。喜欢民国的乱世纷争,繁华浮世,也相信本文会给亲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与感受。简介什么的都是浮云,亲们点进去看几章,有爱的请“放入书架”收藏,不喜欢的可直接点右上角的小叉。
  •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3个忠告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3个忠告

    本书通过对乔布斯成功背后暗藏的闪光点集中描述,给自己创业或者正在职场中奋斗以及即将走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一些参考。这些忠告将让你避开绊倒你的石头或木桩,让你找到一条充满花香的小径。善用这些忠告,将可使自己的生活多姿而充满喜悦,引领你走向幸福的成功之路。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超值金版)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超值金版)

    全书十三篇,为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子所著,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军事著作。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共五千九百余字,又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孙子,名武,字长卿,《孙子兵法》,生于春秋时代的齐国。孙子原是陈国陈完(后改称田完)的后裔,名将田书和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是其先祖。正因如此,孙子得以从小诵读《司马穰苴兵法》《太公兵法》以及《管子》等优秀军事文化典籍,为其学习和继承前人的兵法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军事思想奠定了基础
  • 情感卷(文摘小说精品)

    情感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宠妻无度之嫡妃不羁

    宠妻无度之嫡妃不羁

    她是大学士府嫡女,却是蜀夏国无人想娶的女子,甚至从小就被放养在山中自身自灭,只因她天生聋哑,无人待见。失足溺水,当她变成她后——白心染一头黑线,望天:老天,你玩我是吧?你让姐穿越可以不让姐做皇后、当公主,好歹你让姐做个正常人吧!又聋又哑的你让姐怎么混?※※※※※※※※※※※※※※※※据说这是楠女竹初次见面:别人挖地或许能挖个金元宝,白心染却在自己的红薯地里挖出一个美男。看着压在自己身上发愣的男子,穿越两年之久都没与人说过话的她终于忍不住开口了:“这位壮士,你要抓到何时?”男子身体明显一僵,俊脸爬上一丝尴尬:“咳~”山中岁月,钓钓鱼、抓抓虾,种种药草,打理家。就在白心染以为自己会当一辈子世外村姑时,突然一道赐婚圣旨将她召回京城——※※※※※※※※※※※※※※※※除了枕边之人,无人知晓昔日的聋哑女正常了。出嫁前,她是被遗放在外的小可怜。爹不亲,娘早逝,外婆不疼,奶奶嫌弃,七大姑八大姨谁也不当她是白家人。出嫁后,她是某爷掌中宝、心头肉。爹爹立马将她宠外婆、奶奶立马将她疼,七大姑八大姨三天两头往她面前涌…惺惺作态如小丑演戏,阿谀奉承如蚊蝇绕身,人生丑态、各种演绎,让人烦不胜烦——于是,白姑娘怒了,举牌,上书两大字——滚蛋!尼玛!她要是真又聋又哑就算了,可她能说能听,每天应付这一群小丑、苍蝇,不仅眼疼、耳疼、牙更疼…明哲保身的最佳心态是什么——装聋作哑。出淤泥而不染应具备的心态是什么——装聋作哑。。。。。。。总之不管做什么,只要装聋作哑就行了。可是当有人连聋哑的她都不放过时,她还能继续装下去吗?※※※※※※※※※※※※※※※※据说这是婚后生活:天黑某爷回房,听到女人蒙在被褥中的哭声,万分心疼。“可是有人欺负于你?”“丽夫人骂我天生残疾,不配坐这正妃之位,我也心中有愧,实在是有辱王爷威名,还请王爷签了这封休书,还我自由之身。”带着哭音,某女从被褥中递出一纸拟好的休书,等着某爷签下大名。某爷当场黑脸。“来人,将丽夫人舌头割去熬汤!就说有高人指点,王妃饮下舌汤就会开口说话!”※※※※※※※※※※※※※※※※※※※※※※※※※※※※※※这就是一个女人在邂逅男主之后装聋作哑、装疯卖傻、装腔作势、装神弄鬼携手男主一起乱打妖魔鬼怪的狗血穿越史——【申明】小白简介,正剧路线,一对一欢宠文。
  • 娱乐圈日常

    娱乐圈日常

    新书: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平凡人的小时空直播生涯。方若华身为芸芸众生中最平凡的那一个,穿越各个小时空认认真真生活,不知不觉间就变成了她最羡慕,最向往的那类人。! —— 变身美人鱼,在娱乐圈的日常生活! 变身美人鱼混迹娱乐圈!
  • 南极姑娘

    南极姑娘

    一个北极熊和一个南极企鹅在北极相遇了,《南极姑娘》的故事由此娓娓展开。善良乐观的女文青企鹅米娜,跨越地球来到北极旅行,偶遇了对过往无法释怀而独居的北极熊大熊。大熊和米娜从吵吵闹闹的欢喜冤家,到逐渐接受彼此成为好友。一次暴风雪过后,他们意外捡到一只走失的小海豹,两人决定南行把小海豹送回族群栖息地。
  • 快捷做汤

    快捷做汤

    轻轻松松学厨艺,快人快手做佳肴。家常食材,厨技简单,快捷做汤,美味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