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700000002

第2章 茶馆文化漫谈(1)

(一)茶之文化

1.唐代茶文化

从《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中我们可知,在唐代茶文化形成的过程中,饮茶是由寺庙僧人开始的。僧人参禅务于不寐,同时品茶又有助于参禅,通过品茶悟得“茶禅一味”。而当文士在其内在的佛心禅思的驱动下,在与僧人交往参禅悟道的过程中也品得了茶味时,他们便会写下这种感受,用自己的诗文对茶进行赞美和歌咏。纵观整个唐代茶诗,其中不乏有赞茶诗和咏茶诗的名作,这其中更表现了文士的爱茶之趣、煮茶之趣和饮茶之趣。

诗僧皎然赞茶时说“此物清高世莫知”,茶在文士中的地位更是被拟人化,提高到了一位谦谦君子的高度。“洁性不可污”的茶在文士的笔下得到了全方位的赞扬与肯定,文士的参与也成为茶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杜牧在诗《题茶山》中赞茶“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文士爱茶,同样在尝茶后要从各个方面来赞茶,文士首先接触的是茶的本味,也就是在尝茶的过程中首先开始喜欢上茶及茶的品质。所以文士在诗歌中一般会首先从茶味的赞咏中来表达自己的爱茶之趣,在诗歌中文士会极度赞咏茶之本味和功效。最终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对茶味进行赞咏,从而获得一种文士的雅趣。其次,在尝得茶之本味并对茶味进行赞咏后,文士便由尝茶转而开始亲自种茶,其中也有对茶树的喜爱之情,通过种茶来体现自己的爱茶之趣。再次,茶有优劣之分,文士往往都喜欢名茶,而水对茶味之香也有重要的作用。陆羽就很重视水对茶的作用,他在《茶经·五之煮》中提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因此文士在赞咏名茶时也对水进行赞咏。最后,茶具也是品茗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士也通过对茶具的赞咏来体现自己的爱茶雅趣。

纵观中国的饮茶历史,我们知道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而从茶艺方面来说,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依唐代历史发展而言,中唐前是中国茶道的“酝酿期”,中唐以后,饮茶成风,比屋连饮。肃宗、代宗时期,陆羽著《茶经》,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而后又经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实践、润色,形成了“煎茶道”,虽然煎茶道是后来的茶道形式的一种,但是在唐代有煮茶之说,亦有煎茶之论。由于煎茶成为茶道形式,所以在此我们主要以煎茶之说为主,但也有必要介绍一下煮茶之法。

《茶经·六之饮》说:“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茶类不同,其饮用的方式自然也不相同。不过众所周知,唐代最盛行的还是饼茶,其饮用方式是煮茶法,即烹茶。因为是饼茶,所以具体步骤是先将茶饼烘烤去掉水分,后磨碎筛成粉末,再放到锅里煮成茶汤饮用。关于煮茶的详细记载见于《茶经·五之煮》:“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这是陆羽在记载具体煮茶的步骤,煮茶过程要注意三沸。也就是水刚烧开时,水面出现像鱼眼一样大小的水珠并微微发出响声,称之为一沸,此时要加入一勺盐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称为二沸,此时要舀出一瓢水用。再用竹在锅中心搅打使开水呈旋涡状,然后将茶粉从旋涡中心倒进去。一会儿锅中茶水“腾波鼓浪”时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入锅里,茶汤就算煮好了,将它舀进茶碗里便可奉客饮用。

简单的煮茶过程在陆羽的笔下被描绘得如此的艺术化,煮茶也成为了一项艺术。“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结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也正因为煮茶过程是如此的艺术化,乃至文士在品茶的时候往往也是以亲自煮茶为一种艺术享受。同时由于场景的迥异可以给文士不同的艺术享受,因此他们在室内、庭院煮茶;甚至躬身于山林泉边、松下江畔的自然环境中来亲自煎茶,并且在煮(煎)茶的过程中充分领略煮(煎)茶带来的精神享受,倾听水煮沸的声音和观赏煮(煎)茶而起的茶沫,进而用自己的诗歌来艺术化。这些都是文士雅意情趣的表现,反映了他们所追求的一种文人意趣。

饮茶对于一般百姓来说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对文士来说则是其休闲生活的一部分。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说:“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这也就是说,人们对衣食住行都要讲究精极的情趣,显然陆羽认为饮茶的过程也应该是有情趣的,也要讲究精神享受。投身于自然环境中来饮茶对于文士来说往往是偶尔为之,大部分文士还是在庭院屋内的人文环境中饮茶。酒醒之后、案牍之余,文士为解乏,清神便会在日常生活中独坐窗前屋下静心品茶,独自品饮茶中香味,享受午后片刻的安宁,这其中不乏有一种享受生活、追求雅静的意趣。

2.宋代茶文化

宋代是中国文化史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我国历来就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宋代茶文化兴盛,茶成为宋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乡闾庶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以茶待客、以茶为媒等茶礼茶俗自宋代开始流行起来。同时,茶作为一种题材,广泛地进入文人的创作领域,诗歌自不必说,在词、赋、序、论等各种文体中,均能见到关于茶的记叙或论述。

宋代在赢得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后,在经济方面得以持续发展,其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甚至超越了唐代。坊市制度被打破,商业大都市形成,商业活动活跃,商品意识不仅在社会中滋生蔓延,更渗透到文化领域,影响着文学艺术的发展。《东京梦华录》里这样描绘当时的大都会东京:“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在北宋词人柳永笔下杭州是这样一番繁华景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周邦彦笔下的元宵节时大都会的热闹繁华景象更是非同寻常:“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从这些侧面我们可以看出宋代商品经济的繁盛,城市的发达。

茶肆、茶坊、茶店在宋代大城市极为常见,是城市商品经济发达的产物。“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遣久待也。今茶坊皆然。冬天兼卖擂茶,或卖盐鼓汤,暑天兼卖梅花酒。”除茶肆、茶坊这些固定的饮茶店铺外,还有一些流动的摊贩,诸如“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也”,“更有提茶瓶之人,毎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以上反映了宋代民间饮茶的风尚。两宋时,由于饮茶风气的兴盛,百姓庶民对茶叶的需求不断扩大,客观上刺激了茶叶商品生产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自开国君主太祖开始,历任君王无不爱茶、嗜茶,宋徽宗赵佶更是点茶斗茶的行家里手,徽宗不仅热衷于参与茶事活动还亲自撰书,其《大观茶论》一书对宋代点茶之法做了详细的论述,与蔡襄的《茶录》共同描绘出了宋代点茶法的全貌。宋代帝王对茶文化的影响主要通过贡茶和赐茶来体现。我国古代贡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地方官员自下而上选送的,称为土贡;另一种是由朝廷指定生产的,称贡焙。两宋时由于皇帝嗜茶,佞臣为投其所好“争新买宠”,挖空心思创制新的贡品茶,这一劳民伤财的做法虽为人们所诟病,却在客观上促进了宋代茶业的发展。贡茶的惯例在北宋建国初沿袭下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出现了北苑官焙茶园。北苑茶兴于唐,盛于宋,历经唐、宋、元、明四个朝代,在我国茶叶史上影响巨大,特别是在宋代,北苑贡茶穷极精巧,其团茶加工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北宋太平兴国初年,朝廷派遣使臣在北苑刻制有龙凤图案的模型,制成龙凤团茶,专供皇帝皇后饮用。蔡襄在任福州转福建路转运使时,添创了小龙团茶。蔡襄之后,宋代贡茶开始往更加精细的方向发展,小龙团之后,密云龙、瑞云祥龙、龙团胜雪……茶叶越来越细嫩,茶饼越来越小巧,茶饼上的图案越来越精致。宋代不仅贡茶的质量不断提高,北苑官焙茶园的贡茶量也持续增加。据《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然龙焙初兴,贡数殊少,累增至元符,以片计者一万八千,视初已加数倍,而犹未盛。今则为四万七千一百片有奇矣。”宋代贡茶数量较多,因此帝王手中掌握着大量质量上等的茶叶,宋代帝王为表皇恩浩荡及爱才惜才之情,常将贡茶赐予文人士大夫、军士武将或僧侣庶民。《七宝茶》载:“啜之始觉君恩重,休作寻常一等夸。”对宋代士人来说,能够得到皇帝赏赐的茶无疑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茶叶由于宋代帝王的推崇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宋代茶文化经过帝王的推波助澜进一步精细化、艺术化、理论化,使得茶不仅是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更是文人士大夫诗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

通过对中国茶文化发展脉络的梳理和对宋代茶文化兴盛的表现及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宋代茶文化发展的独特之处,即宫廷茶文化和市民茶文化的兴盛,宫廷茶文化使得宋代茶业经济更加繁盛,茶叶更加精细尊贵,市民茶文化则主要把饮茶作为社会交际、增进感情的方式,而连接宫廷与市民两极,真正引领宋代茶文化潮流的则是文人士大夫,他们对茶文化的贡献在于真正将茶与艺术、茶与人生结合起来,并在品茗中渗透着宋代士大夫的意识。

3.禅茶文化

吴言生教授指导的《中国禅茶文化的渊源及流变》一文,较为详尽地向我们阐释了禅茶文化由始而兴的发展过程,是较为详细的一篇介绍。而我们回过头来看茶在中国的发展史,饮茶之风得以盛行,确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佛教僧人坐禅、饮茶,以茶参禅,并最终将茶引入了参禅开悟的精神领域。茶不仅是僧人解渴提神的饮品,还成为其日常修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禅则赋予了茶更为深刻的禅理含义。如果说茶神陆羽《茶经》的问世令茶由饮而艺,禅与茶的融合则更进一步,令茶由艺而道,最终茶禅一味,形成了禅茶文化。原江西省历史学会会长姚公骞先生有一段话与此暗合:“有禅风之兴,方有茶风之盛,加上诗人骚客士大夫辈的赏会品评推波助澜,才把中国的茶文化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盖禅门空寂,而空寂过度,则违反生理自然规律,令人不耐,遂不得不借茶提神,破其岑寂;而世途烦嚣,诗人士大夫久处其间,则又不耐其扰,遂亦不得不往游禅林,借茶求静,暂解尘网。一个要静极求醒,寂中得趣;一个要闹极思静,忙里偷闲。两个看来颇为矛盾的心理要求,却在饮茶一道上,互相统一了起来,彼此的心理上都得到了平衡,也都得到了满足,于是乎茶文化便由此而更加兴盛起来。”

同类推荐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热门推荐
  • 蜀山剑侠传4

    蜀山剑侠传4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风筝少女

    风筝少女

    林阳慢步走到窗前,正准备将窗户合上时,眼前的画面却令他惊叹了,窗户对面的民德广场上,一名白裙飘飘的少女正手握长线,在广场上欢快地奔跑着,她头顶上方,一只白色的风筝在漆黑的夜空中轻盈的飞舞着,宛若一只蹁跹的蝴蝶。窗外的月色格外明亮,明亮到林阳甚至怀疑眼前的这一幕是否真实……
  • 村头狮吼农家夫

    村头狮吼农家夫

    人生何处不悲催。好不容易把农场弄到百级,不料却穿越了!穿越归穿越,别人锦衣玉食,美男后宫…可她呢?居然一来就被拉去濅猪笼!尼玛,说她不知廉耻,伤风败俗?靠,她哪里伤风败俗了?啥,就因为她穿着吊带!可是脱困在即,却又从天上掉下个孩子将她砸回河底…原本想要平平淡淡的过着小日子,却被某奶娃赖上。买地种粮,娶夫生娃,这都需要银子。因此她还要为了富婆生活而奋斗。
  • 诸葛亮兵书

    诸葛亮兵书

    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
  • 惹上神探贵公子

    惹上神探贵公子

    被妹妹设计失去清誉,她还没有求负责,却被神探榜上身!本想甩开某男之际,不想亲人入狱,某男露出腹黑真面目:“女人,想要救人?用你终身来赌!”赌?被人陷害,有英雄救美;行动不便,还有美男送抱……唔,这场豪赌,好像稳赚不赔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锦绣田园

    锦绣田园

    姚子清又一次穿越了,作为一个几世轮回的老妖精,她早已经淡定乃至于麻木了。只是,谁能告诉她,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凶残离奇的狗血故事?身为东螭国首富的庶长女,却被自己的母亲倒贴着给卖掉,几经辗转,最终落在了一窝没钱、没地,没房,连床铺都只有一床,穷的连盐都吃不起的七兄弟家里!女奴?姬妾?他们家都用不起吧?那是……大嫂?!年仅二十,看似帅气逼人,冷峻沉稳,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可谓帅酷狂霸拽,实则温和敦厚,正直善良,单纯朴实,有责任心……堪称道德模范的男人?六个性格迥异的小叔?这让她这个坚持单身主义的女强人情何以堪啊?好吧,她承认,她还是有点喜欢这个男人的,几个小叔子也不是怎么惹人讨厌,反正也无处可去,她也觉得孤独了,想要有个疼她宠她的男人暂且依靠,想要有个真挚温暖家暂且停留……没钱,没地,没房,甚至没有户籍……这些都不算什么!富贵与贫穷,战争与安宁,她什么磨难没经历过?什么苦没吃过?又有异能在手,势必要带领着丈夫与小叔,一家人携手奋斗,发家致富,盖房子买地,打造出一片锦绣田园!=============精彩片段东安城大街上,刚刚挣了点小钱的姚子清,穿着自家男人亲自买的丝绸衣衫,戴着自家男人特意挑选的银首饰,心里那个美滋滋,甜蜜蜜……“姚雪,你这个恶毒的女人,你怎么还活着?”一个才刚刚及笄,娇俏艳丽的少女忽然一脸怒气的冲上前来。啊呀呀!这姑娘只头上的一件首饰,就够普通的六口之家只花不挣的生活十几年啊!她身后一车车的金银细软,丫鬟奴仆,都是她们家的吗?这是要搬家吗?好有钱啊!姚子清是各种的羡慕嫉妒恨!“你这个小妾养的小贱人,我问你话呢,你没听见吗?你怎么还没有死?”娇俏少女指着姚子清的鼻子怒骂质问。姚子清满头黑线,这哪里来的小泼妇啊?脑子真的没问题吗?“三妹,不要再说了!”一个同样刚刚及笄,长的娇小玲珑却温婉抚媚,打扮清雅素净的少妇,抱着个又大又胖的婴儿走上前来,“反正我也没事,宝宝也很健康,她也恶有恶报,得到应有的惩罚了。”“姐姐你就是太善良了!这个恶毒无耻的坏女人,痴缠姐夫不说,勾引不成,还对姐姐你下毒手,将怀胎十月的姐姐推倒在地,导致姐姐早产,差点没一尸两命……!”娇俏少女义愤填膺的替二姐鸣不平。
  • 特工大小姐

    特工大小姐

    情痴?大小姐?爱的还是她的亲哥哥?这位哥哥还无情的把她推下水害死?当这样的狗血剧情,迎来一位来自异世的特工幽魂,一切又将会是什么样子?夜如尘万万没想到她会形灭、魂不灭,寄身于一位古代情痴大小姐身上继续活下去。好吧,既然一切已成定局,她正好做个普通人好好的活下去,圆了她前世向往的平凡梦,简简单单结婚生子、做女人。可为什么身边总是有人当她好欺负,来挑事?于是她打伤了哥哥,扇晕了妹妹,还一脚把二娘的“心肝宝贝”,一直纯种白色长毛狗送上了西天。接下来,她的身边就开始炸开了锅了,事情接二连三,传言她上兄长,通和尚,诱子侄,残忠良…纷争四起,哪能有一天能平静,事实又是怎样?这还不算,一个个绝品美男弄的她是眼花缭乱心意烦。某只情兽:“如尘,来吧,野火烧不尽,春风沐你身,包你爽!”看着妖娆尽现的绝品妖孽,某女猛咽下一口口水,实在看不下,一拳闪去,把他打成熊猫眼,转身暴走。“你丫的不要总在我眼睛前面脱衣服,我不是浴室里的镜子,不是透明的,可不能保证总是光看不吃。”某只情兽:“如尘,你今天要是不从了本王,本王就死在你的面前。”汗,居然拿命威胁。某女看似无奈,“好吧好吧,就当救人了,佛祖不是说过么,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咱从来没好心过,这次试试做好人会是什么样的感觉。”话音未尽,某女早已尽手脚并用的付诸于行动证明她没说谎。还有某只情兽:“如尘,不行,我不行了…”某男整个脑门扑进她的怀里,紧贴她的高耸云峰磨蹭,一脸的汗迹,面色微喘晕红,也不知道是不是博同情,还是有着某种故意成分。某某情兽:“如尘,我错了,错了,江山算他妈的狗屁,我再也不要江山了,谁稀罕谁拿去,我只要你能原谅我,哪怕让朕,不不,让我每天给你、给你洗脚擦背,只要能留在你身边,叫我做什么我都愿意。”…一只只情兽汇聚一堂,这世界,没有男人是悲哀,男人太多,更悲哀。仰天长啸,一群男人都情兽,试问那个女子能受得了?跑——这中间,她渐渐发现,“她”的身份越来越不简单,皇后,公主,刺客,美女…算了,不管她是谁,她就是她,一份闲心,两世为人的特工大小姐。【严谨版简介】她爱他,青梅竹马,守望生死,不惜:灰飞烟灭。她爱他,前途艰险,梦碎命绝,依然:无怨无悔。他恨她,因为她占有了他心中最爱的位置。视她如蝼蚁,他毫不留情,让一个死囚去蹂躏摧残她的清白之躯。
  • 逆天狂妃:王爷宜坑不宜婚

    逆天狂妃:王爷宜坑不宜婚

    将军府草包小姐自从嫁给楚王殿下之后,在星宇大陆上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她掀起了一场星宇大陆空前绝后的舆论风暴:“听说了吗?厌恶女色的楚王殿下竟和那草包谈情说爱了。”“瞎说,她不是跟那魔头卿卿我我的吗?”“岂止啊,她还把宇帝国太子迷的神魂颠倒呢。”“水性杨花啊……无涯太子也未能幸免!”臭名昭著的花痴草包摇身变成全大陆男人争相追逐的香饽饽,王爷表示很愤怒:“爱妃,对此你难道不想说点什么吗?”“春天来了,桃花开的茂盛了点!喂,你干什么去?”“掐……桃……花!”
  • 指尖的蝴蝶

    指尖的蝴蝶

    世间的爱情无奇不有,难以尽述。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生命终将消亡,爱情将会永存,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卤水点豆腐

    卤水点豆腐

    唐公子,请用一种植物形容一下你的娘子吧。唐昊阳沉思:“嗯,嗯……”我们可以跳过了,下一位。唐夫人,请用一种植物形容一下你的相公吧。谢青乔掩面而笑:“兰花!”有如翩翩君子,兰之猗猗,扬扬其香?谢青乔:“错!是与野草为伍,无论酷暑寒冬皆自然,好养!”在谢青乔卖了十年的豆腐后,终于明白:爱情不过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