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800000011

第11章 男人卷·李煜 (2)

关于继位和亡国

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开始兵伐南唐,南唐节节溃退,第二年就灭亡了。据说,在宋太祖伐南唐时,李煜写下了一首《临江仙》,其中的惆怅、低迷和亡国的预感都历历如新,清晰可见。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画帘珠箔,惆怅卷金泥。

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西清诗话》对此曾有记载,“南唐后主在围城中作临江仙词,未就而城破。”说的是兵临城下的时候,李煜写下了这首临江仙,还未及写完都城便被攻破了。今天,重读“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依然觉得这罗带里有着荡不尽的愁绪。寂寥的不是门巷,低迷的也不是烟草,一切的彷徨、徘徊与无奈,都是后主的情语。

有些想象总是很残忍的,比如后主当年城破之时以何种眼神和心态来面对强悍的宋军,他带着怎样沉痛的心情被迫投降,押至汴京;他的身后是南唐几十年的基业,还有曾经满怀希望、渴求幸福生活下去的百姓,还有那忠心耿耿、已经自尽的陈乔。

陈乔是中主李璟也非常器重的人才,李璟曾指着陈乔对皇子们说,“这个人是忠臣,日后国家有难,你们都可以将身家性命托付于他。”李煜在做太子的时候,陈乔在他的身边辅助监国;李煜继位,他便总领全国军政。宋太祖攻南唐的时候,李煜曾写过降表,让陈乔送去投降。陈乔不去,说皇上你如果怪罪就杀了我吧。李煜不肯。等真的到了最后的时刻,陈乔又劝李煜背水一战,告诉他天下没有不亡的国家,投降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李煜又不肯。陈乔无奈,只得自缢而亡。兵败的李煜,亡国的李煜,彼时彼地,想起故国与旧臣,不知作何感想。

陈乔说的没错,自古胜者王侯败者寇,投降也只能是自取其辱。宋太祖不就洋洋自得地说过这样的话吗,“李煜若以作词工夫治国家,岂为吾所俘也。”说李煜你要是以作词的功夫来治理国家,怎么可能会成为我的俘虏呢?言外之意,当皇帝也要符合规范、有“法”可依。填词只能是辅修或者选修,而开疆拓土才是应该好好钻研的专业。

而欧阳修在《新五代史·李煜传》中也曾提到,“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这些记载,加上亡国这一事实,不免令人坐实了对李煜的印象:骄奢淫逸,亡国昏君,是一个不靠谱且没正事儿的皇帝。

忆江南富庶,悔错杀良臣

有一句话讲得很有意思,“我已经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到处都是我的传说。”这句话用在李煜身上实在是太贴切了。因为关于李煜的讨论,一直到宋真宗时代,仍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据《宋史》记载,李煜亡国后,很多江南旧臣其实明里暗里都讽刺李煜耽于享乐,过分懦弱,不理政事。有一次,宋真宗问李煜的一个旧臣潘慎修,说你觉得李煜这个人怎么样?潘慎修对曰,“煜或懵理若此,何以享国十余年?”这句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李煜如果真的昏聩至此,何以能坐享南唐十几年的繁华和富庶呢?真宗听后,对宰相说,“慎修这个人温厚儒雅且不忘本,有身为臣子的基本操守,应该好好嘉奖他。”

当然,这里不排除潘慎修护主心切的袒护之词,但客观来看,此话也并非虚言。比如,李煜在亡国前,写过很多香艳的词,那些词里透露出扑鼻迷眼的脂粉香气。较著名的就是这首《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这首词将江南的富足雅致、贵族的奢华享乐,都勾勒得如梦如幻。没有见过那场面的人是绝写不出这样华丽的句子。

可惜的是,歌舞升平、箫鼓齐奏的日子终于还是结束了。那带着北方寒气动地而来的军歌,震落了六朝金粉,惊破了历史盛宴,也扰乱了李煜的醉生梦死。而自做了“阶下囚”,多少次回望江南,曾经的繁华和如今的不堪,都让李煜心碎不已。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望江南》

一句“车如流水马如龙“说尽了多少江南的繁华。可那些纵横在脸上的泪水,只能和着无声的心事在夜晚独自吞咽。无疑,那是揉碎肝肠的悔恨交加,那是书生无力的某种悲愤。也许很多人会对此不屑,觉得李煜本来也没有取胜的时机。

实际上,李煜有。

野史有录,南唐林仁肇乃为北宋忌惮的名将,他曾在宋朝征蜀的时候给李煜进谏,说宋军战线绵延千里,久战必定军困,淮南那边守卫松懈。如果能让他带兵数万前去征讨,一定可以收复失地。林仁肇为了替李煜减压,连后路都替他想好了,说“臣起兵之日,闻于北朝,言臣据兵窃叛,苟事成功济,国家受利;如其不利,则请族灭臣家,以明陛下之不二。”意思是等我起兵的时候,您就说我是自己拥兵叛乱,如果事成,国家便可受益;如果不幸失败,您可以灭我九族,以证陛下的清白。但,后主怕无功徒劳师旅,竟不从。

也有学者据此初步判定李煜的无能。可细细想来,恐怕并非后主不能,而是后主不忍。他宽宥过弟弟从善的叛乱,原谅过韩熙载讽刺自己的续弦,那样一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定然是知道林仁肇的忠心。然而,一旦无功,又何忍去灭他全族以撇清关系。至少这一次,他的懦弱,不是来自惧怕,而是源于善良。

李煜的软弱十之八九是来自善良,但有时的确来自昏聩。宋军为了消除最为忌惮的林仁肇,用了一招“反间计”。南唐使者(有传为李煜弟弟李从善)来宋朝拜,宋太祖让部下故意带着使者参观一尊形似林仁肇的塑像,使者便问其故。宋太祖说,林仁肇愿意归顺我大宋,先送来画像表示诚意。接着又指着旁边的一处宅院,告诉使者那便是未来的林府。消息自然是走漏到李煜的耳朵里。而李煜果然中计,用毒酒赐死了林仁肇。等到宋军兵临城下,无人可敌的时候,他才非常后悔错杀将军,以致国破家亡,山河同悲。

历史有时候很像人生,紧关节要处只有那么三两步,走错了,也就满盘皆输。

当然,就算林将军不死,南唐早晚也会灭亡。历史上那些错杀忠臣良将的皇帝很多,但也并非个个亡国。还是陈乔说给李煜的话有道理,“哪个朝代都会有亡国的一天”。古往今来,多少英雄挡在历史的车轮前,想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到最后,血肉之躯却只能被无情碾碎。

说到底,林仁肇也好,李煜也罢,面对滚滚而来的历史洪流,他们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今天,如果有心重读李煜的亡国词或者艳情词,都不应过分放大或缩小李煜这个人。在无边浩渺的历史帷幕下,李煜是如此孤立无援。他在毫无野心的时候被推到历史的前台,而那时的南唐已经在中主李璟开疆扩土的蓬勃野心下,开始变得有点外强中干。比如,中主李璟执政后期,他已经自去帝号,开始向后周称臣。所以,李煜并不是南唐政治的拐点。相反,南唐的政治拐点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他的人生。而他的词也因为人生变故后所流露的真挚与伤感而变得分外动人。

读李煜的词,不应该只是体味那落魄的悲凉,悲凉固然是李煜独特的人生体验,但如果没有之前的娴雅、香艳和旖旎,后来的亡国之痛也便没有那么深挚了。

恰如一朵并蹄莲,双开双落,才是最美的结局。

那些疯狂的爱情往事

在李煜的所有故事中,人们最熟悉的就是他的爱情往事。关于大周后,关于小周后,也关于三寸金莲。而在李煜的词里,有一首《菩萨蛮》正是写给小周后的,其浓艳香软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如果这是一幅画,便可以叫做《南唐女子月夜偷会图》。在那个花明月黯的晚上,小周后偷偷去约会情郎,为了不惊动别人,她便把金缕鞋提在手里,移步香阶,落地无声,轻轻地来到画堂南畔,一头扑到情人的怀里。最后一句“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实在是生花妙笔,将一个好不容易才得以偷跑出来约会的女子,面对情人时的浓情蜜意和恣意撒娇都写得栩栩如生。

陆游在《南唐书》里曾提到这则趣事。说其实大周后生病的时候,小周后就已经入宫了。李煜风流潇洒,小周后姿容美艳,恰都是多情之人,幽期密会在当时许多人的眼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可是,通常情况下,关于感情背叛与精神出轨,当事人常常是最后一个才知道的,大周后这次也不例外。妹妹在宫里出来进去多少次了,都没被她发现。有一天,忽然见了,竟然惊奇地问:“妹妹几时至宫来?”小周后那时只有十五岁,年少无知,据实以对,“既数日矣”。来了好些日子了。大周后听完大怒,面壁而卧,至死都不望向外面。

待大周后去世,李煜悲伤异常,屡屡以“鳏夫煜”自居,内心哀婉沉痛至不可言说。其实,这也不能说是李煜花心,花心是见一个爱一个忘一个,而李煜是见一个爱一个留一个。这有点像《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所有他爱过的女人,他一定是爱着的,并将是永远爱着的;在他心里,他可以为了心爱的女人去死,为你可以,为她可以,为我也可以。而李煜,说到底也是这样的人。缺钱,缺尊严,缺地位,在他们眼里,都抵不上“缺爱”的折磨。所谓“情种”大抵如此,不管种到哪里,长出来的一定是绝美艳丽的情花。

李煜这首《菩萨蛮》当时可谓尽人皆知。据说有次宴会上,韩熙载还曾公开以此讽刺李煜的感情。试想,在那样一个群臣欢饮的时刻,“韩同志”竟公然指责“国家领导人”的生活作风问题,讽刺其“包二奶”“养小三”的恶劣行径。换个任何一个朝代,估计不是脑袋搬家,至少也得贬官罢官。但李煜只是笑笑,假装没有听见。

据此,就不难判断,李煜是一个好皇帝,他的胸襟、气度都非一般人所能比。他虽然在政绩上并无大的建树,但总还是可以给人以宽松的语境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单就这一点,很多历史上号称“英明神武”的皇帝恐怕也绝难做到。

可惜的是,这份温雅敦厚,放在太平盛世,定然是“一代明主”;而放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他的书生意气却只能是被人诟病的“怯弱”。

往事可堪哀。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浪淘沙》

这首《浪淘沙》应该算是李煜所有词作中最为悲壮的吧。一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让无数人为之心折。

想那金陵自孙权称帝以来,数次成为都城,其英气勃发的历史已然承载了太多英雄的壮志雄心。可惜,轮到李煜坐镇的时候,昔日的繁华早已消散了大半。在这历史沉浮的舞台,金戈铁马,端看那谁家金锁沉埋,谁家旌旗飘摆。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那些翠环玉绕的日子,那些歌舞升平的时光,都随历史渐渐消散。“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而人生,也不过是一场浮华迷梦,就像绚烂的烟花,虽然美艳至极,但最终还是要凋落的。所幸在于,谢幕的只是王朝的背影,李煜的词作却始终扎根在每个人的心里,从未凋零。

其实,李煜之所以能够被后代所牢牢铭记,并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皇帝或者一个词人,或者是什么非凡的经历与浩劫,而是因为他的真性情。他爱护手足之情而忽视弟弟的叛乱,却不怕被人视为无能;他喜欢小周后便不怕别人讽刺;他错杀林仁肇后悔恨交加敢于认错并痛哭流涕;最后,他竟在七夕节过生日酣畅痛饮时忘了自己阶下囚的处境,而吟出“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以致遭受杀身之祸。还是王国维先生对其描摹得最为精准:阅世浅,性子真,永远都流着赤子之情。

也因如此,同样是书写亡国之痛,李煜的《虞美人》就比宋徽宗的《燕山亭》感人得多。用王国维先生的话来说,“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宋徽宗的词作只是对自己身世的悲戚,除了同情,鲜有人能与之共鸣。而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别时容易见时难”说的虽是亡国之情,但又何尝不是人们爱情的苦恼、人生的慨叹呢?逝水东流,青春一去不复返,对于每个人来说,这都是值得惋惜而又无可奈何的。

读同样的词,却让我们每个人含着不同的泪水。这便是李煜词的最大魅力。

公元960年,三十四岁的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宋太祖。

公元961年,年仅二十五岁的南唐太子李从嘉即位,改名李煜,史称李后主。

公元975年,宋太祖灭南唐,李煜出降,被送往汴梁。

一年之后,宋太祖亡,疑被宋太宗杀害。

三年之后,李煜亡,疑被宋太宗毒害。

其实,死亡不过是一场或早或晚都会奔赴的宴会。难的是,每个人都想光辉绚烂地走在通往宴会的路上。

而他们并不知道,之于历史,根本无所谓输赢。

同类推荐
  •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散文诗,可以说是诗的散文或散文式的诗。它有着诗的灵魂及散文的外衣。它经过思想与艺术的多维嫁接,根植生活之壤,成为文苑一枝受作者珍玩读者喜爱的奇葩。读它,我们能从它的语言中感知灵魂的光芒,感知色彩、气味、声音的美妙。读它,犹如一次大享受,全身的神经感官都处在愉悦之中,想象张开彩色的翅膀,每一句语言都释放出无数个枝杈。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优秀散文诗作品,尽显年度散文诗写作之盛景与实绩。
  • 鲁迅文选

    鲁迅文选

    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他的文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锐利的社会批判力。这本《鲁迅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录了鲁迅先生美文、随笔、杂论、文论等作品六十余篇。编排上精要突出,脉络清晰,对于读者了解鲁迅先生的作文和为人大有助益。
  •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在改变历史进程之后,身遭恶运,历经半个世纪幽禁岁月的人生实录。 它交织着成功与牺牲,光辉与惨淡,感奋与忧郁,布满着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崇明岛传

    崇明岛传

    本书着重写崇明岛的历史,从而使崇明岛的特色,包括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大浪淘沙聚沙成洲的神奇、沙洲涨坍垦拓不止的垦拓精神、薪火不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得以突出。
  • 千家诗

    千家诗

    本书汇聚《千家诗》的各种今注今译成果,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的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编排,每部分篇目保持原有顺序。除订正讹误外,还作了详尽的注解,加入丰富的译文,使之更加通俗易懂,并尽量体现诗歌的韵律美。同时配以古典雅致的画作,使读者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更直观形象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浑然天成。本书为每首诗都标注汉语拼音,为孩子们扫清阅读障碍,更易诵读。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翻身贫家女

    重生之翻身贫家女

    爷爷偏心奶奶极品,叔伯奸狡,爹娘软弱。看着自家瘦骨嶙峋的小弟,田敏微笑着仰天长啸:去你大爷的!她田敏才不怕!爷爷偏心,咱另谋出路,种种田开开铺,携包子爹娘发家致富!日子刚刚过的滋润些,出嫁的姑奶奶跑来打秋风?妄想!关门放王爷!贫家女如何?看咱能翻身把歌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子是癞蛤蟆

    老子是癞蛤蟆

    从懵懂冲动到成熟担当,看豪门公子赵甲第如何在爱与现实中成长,上演一场国士无双一骑绝尘!赵甲第,一个出自顶级豪门的年轻人,他告别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远赴上海求学,他的出现让无数人的命运都被卷入了一场看不见的漩涡,绝色红颜、各界名流和在权利顶端覆手翻云的王者……在这个充满所有可能性的都市,关于情和欲的斗争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这些年轻人到底藏着哪些秘密?那些金钱背后到底藏着什么交易?赵甲第能否冲破重重难关,在这片江湖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上演一场国士无双一骑绝尘?,烽火戏诸侯都市小说神作!全网点击量破亿!改编影视《我叫赵甲第》正在开拍!预计2020年上映!万千读者念念不忘的妖孽长卷!宿命邂逅的情场上,作为一只有理想、有野心、有文化、有故事的癞蛤蟆,赵甲第逐一攻破都市红颜的心房,单枪匹马打下一片大大的后宫。精彩惨烈的商场上,面对金融斗争、家族困境、父辈恩怨……赵甲第在尔虞我诈中全身而退,建立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 宝玉瞳

    宝玉瞳

    典当行的小职员偶然之下得到对宝石和古董去粗存精、查漏补缺的神奇功能,从此以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别人在赌石的时候,他已经找到最璀璨的宝玉;别人在捡漏的时候,他已经修复最顶级的国宝。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除了田园诗人陶渊明对我的影响,让我向往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意外,大学时期我曾担任过农村的扫盲教员,上世纪60年代又曾在农村担任过两年的“驻社干部”,“文化大革……
  • 职场麻辣烫

    职场麻辣烫

    选录了《鲜花的功劳》、《傻孩子》、《山穷水尽卖自己》、《人生不是演习》、《错的是一味地行走》、《遭遇搅局》、《关照》、《漏水的勺子能舀大鱼》、《模拟应聘》、《招聘条件》、《重金悬赏》、《特殊人才》、《一路贵人》、《不一样的砝码》、《生命的撞音》、《诱惑》、《做一回经理》、《云姐的秘密》等近百篇关于职场的微型小说。
  • 冰火帝君

    冰火帝君

    神族!魔族!万千妖族!很厉害吗?不!还有更厉害的一个种族!控火!控水!皆随心动!,龙会四大战将之一的风,在一次任务中发现一个惊天秘闻,于是毅然决定离开组织,独自一人踏上自己的征途。去揭开这个秘闻背后的真相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