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7400000007

第7章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下潜模式”的建立(3)

所以,在这种类型的国家与国家文学关系的研究中,我们要强调对其间的作家作品等个案的文学现象进行考察与研究,并且认为这种研究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所谓研究者的多语言性,是指这种类型的比较文学研究,往往需要研究者掌握多种语言,至少是在除了自己的母语之外,还要掌握两门外语;不然,就不可能从事这种类型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国学者从事这种类型的比较文学研究,则需要除了自己的汉语之外,再掌握两种以上的外语,如英、俄、日、法、德、西班牙语等;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一个人要掌握两种以上的外语,是并不容易的,非要自小就开始训练。我认同我国外国文学学科的老前辈王忠祥先生的有关“两种外国文学”的观点(关于两种外国文学的观点,最早见于高玉《论两种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4期。王忠祥先生在平时的谈话中,多次提到并有所发挥。):他认为根据原文研究外国文学最好不过;如果外语不是很好,根据译文也可以研究他国的文学;这两种外国文学研究,其实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势。但是,因为外语的掌握为研究者直接阅读原文提供了条件,因此,如果能够尽可能地阅读原文以从事他国文学之间关系研究,则是一条无可挑剔的途径。外国文学的研究者不一定都要会讲两种外语,只要能够阅读外文材料,就具有了研究原语外国文学的条件。从中国50年代以来的情况来说,各高校中文系的教师从事的主要是译语外国文学的研究,而英文系的教师则主要从事的是原语外国文学的研究,两者真是各有高下与特长。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近二十年来博士出身的学者语水平基本上能够适应阅读外文原文的需要,但两门外语的阅读能力也许在一些学者是不存在的。但从事除自我之外的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学关系的研究,的确是需要语言条件的。

所谓研究者需要更多的实地考察,是指在这种类型的比较文学研究中,需要对外国的作家与作品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对于文学研究特别重要。因为一般而言,研究者没有在那两个国家长期生活过,对于那两个国家的作家、作品等文学现象,则可能没有直接的、感性的印象。所以,如果只阅读关于那两个国家文学的文献资料的话,则可能会出现对作家作品、文学社团与流派等文学现象评价不准确的毛病。因此,如果能够通过访学、旅游与学术会议的方式,对所研究的国家的文化与文学进行实地参观考察,特别是对相关作家的故居、纪念馆、图书收藏馆、亲属、学生、后人、研究者等进行访问,则会对自己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学交流的加强,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到外国进行访学与访问的机会越来越多,这就为直接了解与学习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文学文本的研究当然是最为基础的,对于文学现象的研究往往都不可能离开作家所提供的文学文本;但是,文学研究与其它社会科学的研究相比较,往往具有自己的特性,那就是要有实地的感性经验;这种感性经验会加强文学审美、加强理论思考。这种直接经验不是间接经验可以取代的。

在比较文学下潜模式的建立中,除中国之外的国与国之间的文学关系的研究,是对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重要补充,不可或缺,但相对较难操作。主要是因为这样三点:一是多种语言上的困难;二是直接经验的缺失;三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脱离自己的文化传统来看待他者及其文学。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其操作上的困难,就人为地忽略不计,或者认为它不存在,或者认为它没有必要与没有价值。

自然,在世界各民族文学的研究中,还存在一种将整个世界文学放在一个整体里面进行研究,以一个学者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上所有国家与民族的文学,其实这就是世界文学的研究。“世界文学”(德国大诗人歌德先生在1827年与爱克曼的谈话中,首次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对后来世界各国的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自歌德先生提出以后,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但是,这个概念主要是针对文学创作而言,而不是针对文学研究的。“世界文学研究”是一个目标,但是一个十分高远的目标;况且还存在种种争议,如有的学者认为并不存在所谓的“世界文学”,因为每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文学都是不一样的,同时民族文学的价值正在于它的个性与风采,并不在于它的共性。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只有外在的共同表象,而非存在真正的内在的共性。那么,所提倡的“共同诗学”也是不存在的,没有必要去寻求,也是寻找不到的。如果能够将整个世界的文学当作一个整体即“世界文学”进行研究,那他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真正的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这样的学者首先要过语言关与文化关,我认为这样的学者至今还没有出现。

三、文学与其它学科关系的研究

在比较文学“下潜模式”的建立中,文学与其它学科关系的研究也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也许有人反对将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当作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认为比较文学不能没有边界,而文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范围非常之广;并且,随着新兴学科的层出不穷,文学与新兴学科之间的关系,也会不断地得到增加。从表面上看,文学与其它所有学科之间的关系,如果都要平均地使用力量进行研究的话,简直是不可能的;因为学科之间的关系过于繁杂,并且也相当不稳定,所以,我们一般的学者要从事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如有的学者所认识的那样,说一个学科都没有研究清楚,还想跨学科研究,简直就是一个狂妄之人的异想天开。但是,我并不完全认同这样的说法,相反,我认为有所限定的文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研究是有可能的,也是有意义的。

我们只是需要作这样两点辨析:其一,最好不要将文学和其它学科的一般关系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如文学与哲学、文学与科学、文学与语言学、文学与艺术等,因为这样的一般而论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会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也不会说明什么重要的问题。所以,对文学与其它学科关系的研究,对其内容与角度需要加以限定;不然,就会因为大而空而失去自己的意义。一个是文学,一个是科学,其相互之间的距离是相当远的,并不具有多少共同性;当然,就某一个历史阶段而谈两者之间的影响与被影响之间的关系,则是另外一回事。其二,不是所有的学科都与文学发生了关系或者会发生关系,特别是文学与新技术中的某一个具体的分支学科之间,如文学与新型材料学科之间,也许就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联系。因而作为比较文学学者,我们不能将所有学科与文学的关系,都列入自己的研究范围。与文学近一点的是哲学、宗教、语言学、艺术学、影视等人文与艺术学科,当然地理、伦理、政治、经济、环境、生态、计算机等与文学的关系也还比较密切。而其它的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植物与文学的关系,则不是那么密切;研究它们与文学的关系,则不会有很大的意义。如果以文学为核心的话,与文学的距离比较近的学科,则应当受到比较文学学者的关注;相反,离文学比较远的学科,则不应当受到比较文学学者的关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如果将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放入比较文学的“下潜模式”进行考察,那么以下三个方面是需要引起特别关注的: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马季诗选

    马季诗选

    青年诗人马季的个人作品集《马季诗选》,该书选入作者2001年远离家乡后,陆续发表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潮》、《中国诗人》、《诗歌月刊》、《诗林》等刊物的133首诗作。
  • 给我一支枪

    给我一支枪

    亲情、友情、爱情交织的乱世悲歌。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北地区。马龙、亢振刚等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在这场空前的民族危机中,逐步成长为一批勇敢、机智的民族英雄。故事一波三折,场面震撼人心。亲情、爱情、友情也在这场民族搏杀中演绎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 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值百年华诞之际,四川省图书馆编辑出版《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以彰显历史,缅怀前贤,昭示未来,意义深远。《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荟萃了一批优秀图书馆专业工作者在长期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中积累的成果,凝结了四川省图书馆人的集体智慧,生动再现了四川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精彩画卷,将为未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雨巷(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雨巷(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雨巷》收入其诗歌,散文和诗论。其中《雨巷》以其优美、伤感、惆怅、朦胧而富于音乐美的特性,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热门推荐
  • 我曾爱你那么多

    我曾爱你那么多

    爱情不停站,要开到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安小朵与背景复杂的律师黎孝安相遇,两人相互吸引,很快展开了一场热恋,她的人生轨道在不知不觉中偏移。当她如痴如醉沉浸在幸福中,当她忘情地享受着他给予的爱,当她还做着地久天长的美梦时,所有的一切却因为父亲的出现戛然而止,命运之手 收回了所有的慷慨,将她从云端推向深渊。情人转眼变成仇人,对与错,爱与恨,全在一念之间。那场事故,是意外发生还是有心人机关算尽下的结果?迷雾重重的背后,究竟是谁一次又一次地扼杀了她的幸福?光阴流转,等到思念与爱抚平所有伤痛,他们能否回到当初最美好的时光?
  • 重生无良妃:鬼颜惑君心

    重生无良妃:鬼颜惑君心

    美颜倾城为祸,未祸他人,先祸自己;亲情血脉是假,面若慈善,心似蛇蝎。一朝含恨而亡,当她再次睁开眼时,已非前生那个懦弱无能的相府三小姐了,无良大娘,她比之更无良;阴毒姐姐,她亦可以更无情。所有欠过她的,必要一分一毫全部讨回来,可是肆意人生里却独独出了他一个意外。骇人鬼颜惊慑天下,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眼中最耀眼的风景,他步步紧逼,极致宠爱,她装傻充愣,冷眼旁观,只因知道情乃世间毒药,可是,心又岂容自己支配?“爷,从一开始,展御便是为了目的接近你哦。”她嘴角溢血,笑容妖娆。“爷不在乎。”他低头,掠尽万般甜美染满唇。
  • 双刃Ⅱ之落日江南春

    双刃Ⅱ之落日江南春

    所谓“双刃”,自然是对双方而言,感情如果如双刃,那么在划伤别人的同时,就不免也会划伤自己,这就好像一个巴掌落下来,被打的人是痛的,而打人的人也是痛,手掌心火辣辣地灼痛,只是在伸手扬起巴掌的那一刻,无论是谁,可能还不曾意识到自己也会有如此的痛楚。
  • 女御医

    女御医

    原本是医科大的双优毕业生,转眼就成了地府的怨魂。抵不住实习小鬼差甜言蜜语,可是,当她投生后才发现全都是鬼话连篇!相依为命的病弱的娘,尔虞我诈的深宅大院生活,步步艰辛,处处小心。然,双优毕业生的头衔可不是盖的!看她如何从一个身世凄苦的丫头,摇身变成一代传奇女御医!
  •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老康三十而立,带着老婆,拖着儿子;没有存款,没有房子;读的是烂学校、破专业,一无所长;毕业后混了多年,稀里糊涂,不幸下岗;因为混得差,朋友都断了联系;举目望去,走投无路;看见老婆就内疚,丈母娘面前更是抬不起头;一家三口,低声下气,长期在丈母娘家“蜗居”……有一天……
  • 职场头三年决定你的一生

    职场头三年决定你的一生

    职场头三年是非常关键的三年,这种影响可以左右甚至决定你的—生。职场头三年,有些道理你匣得,你就可以在职场如鱼得水;如果你不懂,你就会吃亏—辈子。同样的学历,同样的踌躇满志,但三年的职场经历却可以把两人的距离拉。为什么有人可以成为行业的精英,为什么有人却成为团队的“落后分子”?职场头三年,你的心智成长度和心灵成熟度是否得到培养,将影响你未来职场的五年、十年,甚至—辈子。成功的捷径是复制成功人士的智慧,成功的捷径是知道失败者的经验。人生在世,没有明卜样不是需要大家用心经营和规划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却从来没有用心思考,就这样碌碌无为地忙碌着。你须知道,如果你为了一份工作而工作,那么这将是一个痛苦的始,注定了一个失败的结局;如果你为了一份前途而工作,那么你将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 办公室兵法

    办公室兵法

    在办公室里生存,靠的是你的能力和智慧,靠的是你对进退分寸的拿捏,靠的是害人之心不可 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谋略。纵观职场上那些成功者,哪一个不通世俗,不懂分寸?因此,要想在办公室中稳操胜券,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掌握一定的生存法则和应变技巧。本书共分九篇:分别为备战篇、拓展篇、服从篇、合作篇、竞争篇、沟通篇、谋略篇、情感篇和进退篇,采用渐进手法,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诚恳地帮你分析如何在职场中求生存,谋发展。
  • 仰角

    仰角

    本书以特殊年代军营男女的一段特殊生活经历为背景,在军队于部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浪潮中,数十名百里挑一的炮兵精英突然遭遇进退去留的抉择。苦恋与别离,捍卫自尊与选择出路等等问题接踵而来。难忘岁月里的难忘故事,在军营文化的浸润下,洋溢着阳刚之美、智慧之美和人性之美。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全世界最贵的总裁情商课

    全世界最贵的总裁情商课

    全世界上最高端的总裁情商课,10节课价值100万美金,课程起源于哈佛,延展于世界,只针对上市公司总裁培训服务,硅谷首富拉里.埃里森、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以及比尔.盖茨、巴菲特、奥巴马、克林顿、奥普拉等政治精英与商业精英都曾接触、推荐或接受过的全球最高端的总裁课程——他们占领了世96%的财富与无上的话语权,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情商高于智商。如何才能拥有上市公司总裁的超级情商?如何运用情商提高自我领导力,提升影响力与交际圈?如何运用高情商进行高效沟通、团队管控、团队激励,以及运用高情商处理生活中、公司日常管理中容易遇到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