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700000029

第29章 花事了·人生百年,相思勿念

——(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遵(1)彼汝(2)坟(3),伐其条(24)枚。未见君子(5),惄(6)如调(7)饥(8)。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39)。既见君子,不我遐(410)弃。

鲂(11)鱼赬(12)尾,王室如毁(513)。虽则如毁,父母孔(614)迩(15)。

《国风 汝坟》

翻阅诗经,读到这首《汝坟》,情绪就延宕开去。

寻根溯源,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毛诗序》以为是赞美“文王之化行乎汝坟之国,妇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也”,认为这首诗歌是女子歌颂丈夫为国捐躯的伟大精神。后世汉朝刘向的《列女传》更是附会其说,指实此乃“周南大夫”之妻所作,恐其丈夫“懈于王事”,故“言国家多难,惟勉强之,无有谴怒遗父母忧”也。

细细品来,诗歌中更多流淌出的是一种忧伤等待的无奈之情。所以,近人大多不取毛、刘之说,认为这是妻子挽留久役归来的征夫之作,希望他能够留在家中,而不是再次奔赴那不知生死的未知前线。

你知道吗?在你离开家的这段日子里,我承担了一切的家务。每日,我沿着汝水河边走,砍下树上的枝条,饥肠辘辘也只能忍耐。此时此刻,你在哪里?我只能独自承受着本该是男人来做的生计。

妻子想要以情动人,感动她的丈夫不要再离开这个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坍塌的家庭。自己一届女流之辈,如何还有力气,再去支撑这个家。

古代女子真是有着巨大的勇气和承受力,这首诗之首章,“遵彼汝坟,伐其条枚。”可以读出女子每日有多么辛苦的劳作,流水觞觞,每每在岸边做着粗重活计,被坚硬的枯枝划破手脸时,女子真是想一头栽进河水中,就此不再受这无休无止的苦了。

可是,她每每还是忍耐了下来,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要赡养,远方还有赴死的丈夫要等待,如果自己死了,那他们岂不是毫无所依了吗?

所以,妻子艰难但却顽强的活着,直到她以为再也见不到的丈夫,突然风尘仆仆的回到家中,她才觉得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女人,总是这样容易满足,她们想要的无非就是一个坚实可以依赖的肩膀,和一个温暖安稳的怀抱。

至于在后世解读者中将女子理解为是劝说让丈夫投身功名利禄,为国效力,从而为家里带来荣华富贵等的说法,实在不实。

诗中女子,不过是渴望安定生活的一个普通妇女,盼望了许久的丈夫终于回到家里了,她怎么还会再将他推向利禄呢?

言传不如意会,女子凄苦的心,她想用千言万语告诉丈夫,让他能够明了自己的苦楚。可丈夫能否真的体会的到,女子也不是有十足的把握,所以,她继续劝说道:

“我的丈夫,不要再走了!你要去为国征战,救国救民,可是你没想过吗?周氏王朝已经到了无可解救的地步了。就好像陆地上的鲤鱼,虽然还能摇晃鱼尾,可是不久后,还是会因为缺氧而死亡的。王室难以拯救,你前去付出的努力只能是白费。但是家中的父母却是在眼前,你侍奉在前,他们百年之后,你也不会遗憾。”

女子是很聪明的,她明白自己在丈夫心中的分量或许没有足够的重,但古人最将百事孝为先,于是,她讲出了父母膝下无子的凄凉。

在女子看来,丈夫就算不为他,为了父母,也会留下来照顾这个家的。

看来,女子是绞尽脑汁,把一切能想的办法都给想到了。也不怪她如此执着的要让丈夫留在家中。但从这诗歌中写出的女子境况看,她的确是孤苦无依、忍饥挨饿的,而且她还要每日扛着凄风苦雨,衣衫单薄地养家糊口。

忧愁悲苦在岁月漫漫中延续,期待也许早已化作绝望。可命运有时就是会开如此夸张的玩笑,一下将人推入深渊,就当以为自己要坠崖摔死之时,却忽然被一根瘦弱的藤枝接住,惊恐未定的看着死神飘然而过,九死一生后的心境,真是无可言说。

但就如同担心藤条会断的心理一样,女子担心回来的丈夫再去之后,便永无归来之日。所以,她疑虑中发出的深情叮咛,留下来,无论如何,一定要留下来。

但丈夫究竟是选择了王室的兴复还是选择了家庭的回归,诗中并无交代。全诗在凄凄的质问中戛然收结,令人唏嘘之余,胸中仿佛憋了一口闷气,无从发泄。

这是周朝晚期的作品,那时各诸侯国混战连连,为了权欲和名利,使得百姓离乡背井,丢掉性命。和诗中女子一样命运的女子还有许多,她们留守家中,每日担惊受怕的等着远征的丈夫。

读起《汝坟》会很感慨,难道,天下就真的大过家吗?女子的声声恳求令这首诗歌读起来不忍细听。就算这千年的时光已经被淡去,但当年妻子的思念却依然这样重,依然留在原地,固执守候。

人生百年,相思不变,这种简单却难以得到满足的心境让人心疼不已。

注释:

(1)遵:循,沿。

(2)条:山楸树。一说树干(枝曰条,干曰枚)。汝:汝河,源出河南省。

(3)肄(yì异):树砍后再生的小枝。坟(fén坟):水涯,大堤。

(4)遐(xiá狭):远。条:山楸树。一说树干(枝曰条,干曰枚)。

(5)毁(huǐ毁):火,齐人谓火为毁。如火焚一样的颜色。

(6)孔:甚。

第四章花事了·上对花轿嫁错郎

——(新台)新台有泚,河水弥弥

新台有泚(1),河水弥弥(2)。

燕婉之求,籧篨(3)不鲜(4)。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5)。

燕婉之求,籧篨不殄(6)。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7)。

《邶风 新台》

宣姜的传奇故事,开始于卫宣公的荒唐之举。这个男人,身为一国之君,却不做国君之事,反而是竭尽荒淫之事,误国误民,更是误了宣姜一生。

在卫宣公姬晋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十分好色,但凡貌美的女子,他都是会想尽办法弄到手。那个时候,他看上了父亲卫庄公的小妾夷姜,在他的甜言蜜语之下,二人私通多年,最后还诞下一名男婴。

因为怕父亲怪罪和怕国人耻笑,卫宣公偷偷的命人将这名男婴放于民间寄养,取名伋子。后来,他登基成为国主,自然没人可以管得了他。当日的私生子,今日也可以名正言顺给一个名分了。于是,伋子因是长子而顺理成章地做了太子。

转眼,伋子长大成人,到了应当婚配的年纪。卫宣公听从了大臣的建议,派人去齐国提亲,想要为儿子娶下宣姜。

一来宣姜貌美,国人皆知,卫国如能取到如此的儿媳妇,也算是为国挣得了脸面。二来,出于卫齐两国政治联姻对彼此都有好处的目的,卫宣公觉得这是一桩利人利己的好婚事,而齐僖公也是觉得这桩婚事对齐国有利,便定下了婚期。

此时的宣姜,还是一个快乐无忧,懵懵懂懂的女孩子,她只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嫁给卫国的太子,会成为下一任的国君夫人。地位的荣耀并不是她真正关心的,而是听人说,太子容貌英俊,为人厚道,这样的男子,会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吧。

怀着对未来婚姻的向往,宣姜披上了美艳的礼服。而卫国这头却在进行着一桩见不得人的勾当。

原来,自从自己儿子与宣姜的婚期定下后,卫宣公每日都听人说宣姜如何貌美,如何似仙人般不可方物,卫宣公便起了歹意。他不再想让儿子娶宣姜了,这样的美人儿做自己的儿媳妇,想想怎么都不甘心。

于是,他打着为儿子修建新婚行宫的名义大兴土木,在淇水河边修建了一所豪华的行宫,命名为“新台”,当做是庆贺太子大婚的礼物。父亲这样为自己考虑,太子自然是感恩戴德。所以,当卫宣公命他前往外地公干之时,他自然义不容辞。

太子如何能够想到,他这一去,便是彻底与宣姜擦肩而过了。

太子走后不久,宣姜就被齐国送来,一路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人们都非常羡慕地看着她出嫁。宣姜自己也是有些焦急,这位太子爷,究竟是何种人呢,到底有没有外人所夸赞的那样好。

答案在当夜便揭晓开来。当宣姜被喜娘搀扶进“新台”的婚房后,当大红的盖头被掀起后,宣姜这才知道,原来一切的幻想不过是美丽的泡沫。

眼前的这个男子,满面胡茬,年纪大的足可以做自己的父亲,与之前听闻的太子形象一点也不符合,丝毫看不出像人们说的那样好。这样的德行,哪还是自己所期盼的郎君。一夜过去,卫宣公心满意足,可是宣姜,却是流尽了这一生的眼泪。但是,事情已成定局,她的满腹委屈,该向何人去诉呢?

新台的辉煌豪华,丝毫不能让我欣慰,本想跨过河水,是要嫁给一位如意郎君,可怎么能想到却是嫁给了一个如同蛤蟆蟾蜍般长相的老头。

全诗三章,前两章叠咏。叠咏的两章前二句是兴语,诗歌越是夸赞新台的辉煌,便越是再讽刺卫宣公做的这件丑事有多么不堪。反形修辞的运用,美愈美,则丑愈丑。

诗中“河水弥弥”、“河水浼浼”,暗喻了宣姜日日哭泣,泪流不止的意思。被人用这样卑鄙的行为骗婚,女子是无法忍耐的。可是宣姜却只能默默承受,这本就是一桩政治婚姻,是为了两国交好才定下的。

如若自己大吵大闹的搅翻了卫国的脸面,只怕齐卫两国又要开战,民不聊生的日子便不远了。宣姜应当是抱着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念头,在新台勉勉强强伺候着卫宣公。

旧时女子,遇上这档子事,除了任命,也是没有任何的法子了。

后来,伋子归来,卫宣公将其招到新台,恐怕是出于示威的心理,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儿子向自己的新婚妻子行大礼。本该是自己的妻子,却成了继母,伋子的心理五味陈杂。

但作为有涵养的国君继承人,他规规矩矩的拜见了新母,祝贺了父亲的大婚。卫宣公得意地笑了。可是他却没有注意到,宣姜眼角所泛起的泪花,和伋子那飘忽不定的眼神。

出于安慰,卫宣公将自己后宫中一个平凡不得宠的女子送给儿子做太子妃。在卫宣公看来,这是一场平等的交换,不过是一个女子罢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此后,卫宣公依然夜夜在新台寻欢,这一场错位的婚姻,逐渐被人们相传开来,看不过眼的人,便写了这首《新台》,讽刺卫宣公的荒唐行径。只是悲剧已经酿成,荒唐之事已然做下,任凭后人如何讽喻或同情,宣姜的命运,都无法再从泥潭中跳出来了。

女子出嫁,都是想嫁得如意,嫁得幸福,但一朝嫁错人,自己的人生,就会彻底发生了逆转。

注释:

(1)有泚(cǐ此):鲜明貌。弥弥(mǐ米):大水茫茫。

(2)蘧篨(qú chú渠除):鸡胸。一说蛤蟆。鲜:善

(3)浼浼(měi美):水盛貌。

(4)殄(tiǎn舔):善。

(5)戚施:驼背,一说蛤蟆。

同类推荐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的一生著作27种,近200万字,除了散文,他的诗歌、文艺批评和学术论著等均有传世名篇。书中精选了他的散文、诗歌、教育杂文、文学批评等各类型的经典篇章,从朱自清风格迥异又至情至性的文字中,体会他的匆匆流年,清浅人生。
  • 大唐文青

    大唐文青

    本书用诙谐的文笔,以诗人们的作品为切入点,叙述了初唐、盛唐时期一些诗人的风骨与事迹。每一首诗歌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人生,首次将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们”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诗人们有的狂妄,比如说陈子昂;有的是杀人犯,比如说王勃;有的情感关系复杂复杂,比如王维;有的命途多舛,比如杜甫;有的是假土豪,比如李白……他们形形色色的人生,构成了中国文艺史上的一段又一段的绚丽,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
  • 素怀诗草

    素怀诗草

    我与高升同志相识已经多年。最初,他给我的感觉是气质儒雅、为人谦和,后因工作关系接触多了,感到他勤于思考干事练达。近日有幸读到他的诗作,让我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感到他才思敏锐、心存高远,大气荡然。这部《素怀诗草》小诗集,是他发自心底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知感悟。内容涉及较广,既有从政从经的体会、对当代人情世故的诠释,也有对世事国事家事的观察和理解。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的讴歌和赞叹,表达了对祖国、对事业、对家乡及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热门推荐
  • 盲女皇后

    盲女皇后

    她的容貌绝美,但双目全盲。他是皇帝最为倚重的皇子,一面万般冷酷,一面千样柔情。她的父亲家财万贯,却囚禁她一十六载。他很爱她,却暗杀了她的父亲。 她一直都很恨他,却在他命在旦夕之间之时,用一声呼唤,解救了他。他是她的天子,她是他的皇后。他叫茶昶。而她,叫泠旋眸。
  • 系统之宠妃人生

    系统之宠妃人生

    殷如雪在系统君的鞭策下,稳步提升渣皇帝对自己的好感度和真情度,一步一步走上了当朝宠妃。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跟《毛选》学战略,向德鲁克学管理

    跟《毛选》学战略,向德鲁克学管理

    他被誉为“神州崛起的开拓者”,他被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毛泽东,他是世界级管理大师德鲁克。这部中西合璧的管理著作,将本土化管理思想和西方先进管理理念进行了糅合,让管理者能够灵活掌握这两位大师级人物的管理思想和精华。
  • 谦卑的人有福

    谦卑的人有福

    人生在世,为人处世是一生的必修课。做人是一种学问,处世是一门艺术。做何种人,如何做人?本书精选了季羡林、王蒙、蒋子龙、铁凝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带您重新认识谦虚、善良、减实、克制、礼貌等道德品质,让您学会打造良知这张行走世间的通行证。
  • 思念与惜别(漫漫求知路)

    思念与惜别(漫漫求知路)

    思念是心灵的栖息,是感情的慰藉,是精神的享受,是淡淡忧伤中的喜悦,是温馨中的片刻孤寂。思念是流淌在心灵深处一首无字的歌,隽永,悠长,有人值得你默默地思念,是幸福的;你能让远方的人默默地思念,是欣慰的。思念是孤独中开放的花,带着几分忧伤,几分惆怅,甚至还有几滴晶莹的泪滴……
  • 道友请留步

    道友请留步

    现代青年穿成申公豹。除了实力还有法宝,最大的凭借就是对于封神一劫的熟知,相信自己谋划一番,必定不会再当什么分水将军,被拿去填北海之眼了。
  • 萌夫接嫁之草原女王到

    萌夫接嫁之草原女王到

    梅朵从昏暗中醒来。她感觉到了全身如同散架般的疼痛。她微微的哼了几声,便很快引得了旁边人的注意。立刻,耳边喇嘛特有的沙哑神叨的声音响起:“老爷,大小姐醒了。”眼皮子都睁不开的梅朵在这个时候,感觉到本就晕乎的脑子更加的浑浑噩噩。什么老爷,什么大小姐?她的阿爸都死了多少年了,况且,她早已经不当大小姐多少年,她的称呼唯有一个——拉巴茸女王。然后,她听得厚重的脚步声响起,……
  • 痞妃嫁到

    痞妃嫁到

    本文一对一,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亲们可以放心跳坑。内容简介:安心,21世纪特级特工。从小父母双亡,一生只为国家而活。一身古武登峰造极,一手暗器出神入化。多少在别人眼中根本完不成的任务在她手中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解决。执行一次任务之时,队伍里混进了别国的间谍,和间谍同归于尽。微笑闭眼,这一世活的太累,下辈子她定只为自己而活。再睁眼,附身到一个五岁的小娃娃身上。闺名也叫安心,可此安心已不再是彼安心。这一世,她活的也确实随心所欲,把周围折腾的鸡飞狗跳。没想到,娘亲突然有一天告诉告诉她,她其实是大将军的嫡女?还要把她接回去好好生活?想我认你做爹?可以,给多少银子?内容片断一:“安大娘,你家女儿今天偷了我一只鸡现在正在小河旁边烤着吃呢。”“安大娘,你家女儿说烤鸡不能没有调料,顺手拿走了我家的调料。”“安大娘,你家女儿说烤鸡需要火,把我家圈猪的栅栏给拿走烧了。”“安大娘,我。。”某大娘被气七窍生烟,不顾形象的叉腰不客气的说道,“我女儿拿你家什么了?”“没,没拿什么,我是想说,如果烤鸡她一个人吃不完,可以让我帮忙。”路人甲挠了挠头,憨厚的说道。内容片断二:“那个姑娘琴弹的真好,妙手生花,竟引的鸟儿与她的琴声共鸣。”安心啃着一只猪肘子,大喇喇的点评道。“不及卿一笑。”“那个姑娘走起路来令人心神摇曳,步步香风,天生体香不外如是了。”“不及卿一语。”“那个男子天际高华,一声白衣纤尘不染,绝对当得起我的爱慕。”安心眼珠滴溜溜一转,狡黠道。“多谢卿的夸赞。”“.....你穿的是蓝衣。俗话说,小虐怡情,大虐伤身,强虐灰飞烟灭,文文小虐,养眼养心又养肺,亲们跳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