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6400000010

第10章 一九七二年二十篇

1972年1月10日

团部下了指示,要对去年冬春的大堤护坡进行整修,时间是一个星期完成。今年的任务大大少于去年,只是修修补补,困难是天气冷和石块都在水中,都在淤泥中,要靠人工下到冰水中才能捞起来。

1972年1月25日

连队把一个鱼塘水放干了,捞了几百斤鱼,给营部还送了几十斤。我们生产部队战士都愿意去三个班:一个是炊事班,只管做饭送饭,不用下田劳动;一个是连部班,要下田劳动,但任务比战斗班的少些;一个是田间管理班,只管稻田中的灌排水和病虫害情况,体力劳动相对小一些,但劳动时间很长。

1972年2月17日(14日除夕,17日正月初三)

今天春节,放假三天。连队每天到丹阳和博望请假只准五个人。这是到部队第二个春节,放假我想看看书算了。前段时间连队政治学习主要是路线教育,学习马列着作名词解释,学习毛主席着作,收获体会真不少,做了笔记,班里讨论时又逼着自己说出来,提高很快。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精神、物质等等,都是新名词,过去没学过。

1972年2月22日

昨天,美国总统尼克松带一个庞大的访华团,上午十一时三十分,坐空军一号到北京南苑机场。打破坚冰,热烈欢迎,围困失败,走向世界。周恩来、基辛格起到了极大作用。海陆空仪仗队共371人,是历史上欢迎外国政府首脑最多人数的一次。

1972年2月29日

连队号召学雷锋做好人好事。我们都很积极,大家争着做:

给班、排长洗衣服;争先打扫卫生;一早提前起来给班里人打好洗脸水;轮到晚上站哨时,把班长的一哨时间也站了。再就是搞小生产,再就是积极出公差。每周连队要派一个排或两个排到营部去劳动,大型碾米机加工大米,是个苦差事,扛麻包,装大米,灰尘很大。

1972年3月2日

团部召开学习毛主席着作积极分子讲用大会,我参加了发言。

我的稿子是我起草后唐惠祥指导员进行了修改。题目是“学习为人民服务,扎根丹农干革命”。一个是解决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当生产兵不光荣的问题。一个是解决行动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问题。一个是解决全心全意为人民、继续当好新兵的问题。这种大场面讲话,话都说不大清楚,脚、腿都在发颤。

1972年3月12日

全师火箭筒手在一起搞集训,一共五天时间,在马鞍山一个报废的矿山上,有几辆T34坦克一同参加训练。抓得很紧,有炸药包炸坦克,有手雷炸坦克,有火箭筒活动目标射击等科目。考核时炸药包带上雷管拉火,看爆点是不是在坦克上。三种办法,用挂钩挂在坦克上,准确地送进盖板和履带中间,准确地投放到副油箱和发动机盖上。

1972年4月1日

春意浓浓,今年春耕吸取了去年的教训。由于拖拉机冬天翻耕,有的地方明显不平。我们现在就开始挑土平整稻田,这要比在烂泥田中劳动轻松多了。

在丹阳湖农场当生产兵我们最讲究和挑选的是三种东西:一个是一副框子,一个是一根扁担,一个是一把铁锹。选得好坏大不一样,干起活来轻松省力多了。

1972年4月5日

连队把连队老首长、老战斗英雄师政治部的副主任芦福寨首长请回来作专题报告,讲光荣连史,讲自己的战斗经历。听了后感想很多,很激动。一个人生在那个年代,参加那些战斗,可有多好。连队在解放战争中几次大的战斗,连队原来的人都牺牲得差不多了。一面面党旗,一面面军旗,一面面连队战斗立功的红旗,都是先辈和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1972年4月10日

又是一个星期的体力劳动,好辛苦。

四号机埠靠近石臼湖,堤外湖中可停靠大船,有的化肥用船运。我们的任务是把田头的稻草挑到船边,又从船上把化肥挑回来。一天三趟任务,一百几十斤,几十里路。前面两趟自己管自己的。第三趟快到终点时,体力弱的还刚刚从船边返回。有的城市兵或有的农村兵没挑过这样的担子,很吃力,不好下劲,不但累死人且速度慢。我们能干的人到达后马上返回去接慢的同志和班长、老兵,那也是救兵,很激动人心的。每天的表扬都是汗水换来的。

1972年4月10日

毛主席教导我们“三要”“三不要”,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1972年5月7日

为纪念毛主席发表五·七指示,营部召开大会,又是表决心,又是演出。我和连队其他几个战友一起上台,演出了一个歌舞,叫《我们走在光辉的五·七道路上》,这是第一次上台演节目。

1972年7月10日

秧已经全部种下去了。团部通知我们连队我和陈伯福参加团篮球队集训。八一建军节全师要组织篮球比赛,团部篮球队一半是诸暨兵,还有泰州、泰兴的几个人,特务连老乡许绍周也参加了,是中锋。

1972年8月1日

昨天我们团篮球队到了师部。师部在江苏宜兴川埠镇。丹阳湖农场只有我们一七六、一七七两个团加部分师直单位。炮团和一七五团还在浙江湖州。第一次在灯光球场上打球,有点不习惯。

同山公社寿国光在师部警卫连,和几个同山公社的老乡参加师直队,看样子师直队最强。在师部宣传科我见到了张楚华干事。

1972年8月16日

排长、班长、炮班长经常找我谈心。班长杨越林最多,炮班长叶芹贵也很多。教导我怎么学习,怎么劳动,怎么跟其他战友谈心和处理好关系。言传身教,学到了不少好的东西,对我的成长进步有很大帮助。

1972年8月20日

天气很热。我请假坐公共汽车到南京下关盐仓桥姐姐、姐夫家中。这是文化革命后我当兵以来第一次到南京,真是高兴。南京在一九六七年文化革命时,我是红卫兵,曾去串联过一次,那时很小,什么也不懂,说响应毛主席号召,红卫兵长征、红卫兵串联,稀里糊涂的去、稀里糊涂的回。姐姐和姐夫十分高兴。大外甥王玉明在东北当兵,小外甥王慧明正在上学。

1972年9月11日

把《红楼梦》这部巨着一个月时间偷偷地看完了,是借司务长的书。司务长是上海崇明人。反正到处都在说《红楼梦》,实际上这部书是没有开放的。书里面的诗词写得特别好。《好了歌》、《葬花词》很有味道,当然我们喜欢背诵的还是唐诗。从无产阶级革命观点来看《红楼梦》,曹雪芹是在写自己的家族史,是一部宿命论思想为主题的作品,是要批判的。

1972年10月14日

参加团部军械员培训,收获很大。到了以后才知道,连队的文书实际上都是军衔制时的上士,叫军械员兼文书,主要工作是军械员。这次学习了不少武器知识,步枪、手枪、机枪、火箭筒、六零炮、重机枪、迫击炮、无后座力炮,都会拆卸、安装和瞄准、射击。生产兵平常摸枪摸炮太少,去年只打了一个练习。步枪只是站哨时用一下,五发子弹。一周一天一个小时时间的武器保养。

这次打了重机枪,很过瘾。

1972年10月20日

我们连二排长王万红要去带兵集训了,今年要接新兵了。

1972年12月10日

连队正式公布命令,我当军械员兼文书。老文书陈根龙班长复员,我班的老战士邬小夫也复员,叶芹贵班长复员,一共走了二十多人。朝夕相处,关系密切,视如兄弟的老班长、老战士,对我的印象太深了,帮助太大了,真是恋恋不舍。叶芹贵、邬小夫还给我送了照片,送了笔记本。李晓明班长、王春芳班长、何永明班长都没有提起来,都复员了。这几天连队特别激动,伙食也比过去好多了。

同类推荐
  • 红墙警卫

    红墙警卫

    《红墙警卫》作者根据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的回忆,记述了他跟随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许多鲜为人知生活工作片断、描绘了真实生活中的毛泽东伟大而又平凡的一面,书中还专门记录了“第一夫人难伺候”的真实故事,反映了毛泽东与江青当时的生活情景。
  •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是陈祖芬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讲述的是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50年代初抛家别妻,带着3个孩子,从德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德国特务”,备受折磨,但他忍辱负重,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祖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作品以思想开阔、深沉而锋利见长。结构上分“柏林妻子”、“德国特务”、“中国母亲”三个组成部分,时间与空间跨度大,用意识流手法把时间上的跳跃和看似零散的内容巧妙地结构为完整的一体。
  •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本书分为纵横聊斋、文本探微、神鬼天地、旁论杂说,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引、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聊斋志异》的异想世界。换个阅读角度,本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迷。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蒲松龄也有过婚外情吗?卡夫瞳的创作是受到《聊斋志异》的启发吗?趣谈蒲松龄的养生术。66个谜底,带你重新认识《聊斋志异》。
  • 王国维文选

    王国维文选

    本书收录了王国维著作中的精华篇章,展示了王国维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所表达的独立意志,在历史研究中的严谨深厚,在教育研究方面的自由思想等等。
  •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徐志摩与林徽茵的一段传奇姻缘,作别西天的云彩。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那河畔的金柳,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人所深思。而志摩有关爱情的诗早已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你一种有灵性的尤物,轻轻的我走了,历经生活的洗礼,蜕变为一首永恒的歌谣,世代相传。他的歌谣有一点迷幻,我轻轻的招手,有一点彻悟,有一点执著,还有一点不可知的气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的歌谣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润,正如我轻轻的来,让我们无望的生活变得生动,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从此苏醒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彗星撞地球是一个缘分巧合,但是余下的念想却成就了青春的痛楚。谁也不是王宝钏,不能一直苦守寒窑。也许爱情,到了最后也只是对过去的一点点念想。平静的生活,每个人都甘之如饴。但也许有一天,遇见曾经的念想,会生出一股遗憾,然后各归各位,再也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谋略的故事

    谋略的故事

    很多人为如何提高自己处世、办事的策略苦恼不已,读了很多智谋类书籍也无济于事。殊不知一滴水里就蕴藏着浩潮的大海,一个小故事中就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本书共收录了近300则中国古代经典的谋务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从浩如烟海的古代谋略典籍中摘选出来的。其中很多故事被国外无数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奉为经典。本书分政治谋略、军事谋略、断案谋略、说辩谋略、智童谋略等五大部分。与其他智谋类书籍相比,本书所辑故事短小精练,但对于人们提高办事能力,丰富人生智慧的意义却毫不逊色。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讲述了中国的近代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晚清七十年——侵略、反抗与近代化探索相互交织;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博弈的十年;国共两“兄弟”的合作与内战三部分,能让读者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作为中华儿女,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体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独宠宝宝他妈

    独宠宝宝他妈

    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天空万里无云,树影一动不动,马路都是干裂裂的,洒水车刚刚喷下去的水瞬间就被蒸发了,三十八度的高温,让整个城市越发地白热化,道路上行走的人群也比往日少。整个城市仿佛都是无精打采的。高楼竖立的一处小区,一排排的大楼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小区的绿化随处可见,显得格外清幽,只是穿梭在一栋栋的楼房之间的绿树碧水也挡不住炽热的温度。火红的毒光透射到B区一栋五楼的一户玻……
  • 每天学一点管理·文学·哲学

    每天学一点管理·文学·哲学

    这些常识的讲述以知识结合故事为主,重点在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将学科常识经过梳理、选择、确立后分不同角度撰写。每小节的常识点1500字左右,使我们在轻松阅读中获得最精良的文化滋养。
  • 养心禅:激发心灵能量的生活禅修

    养心禅:激发心灵能量的生活禅修

    本书用极具智慧的语言为我们指点迷津,告诉我们如何创造禅意生活,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为自己营造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境界,让疲惫的身心得到真正的释放,以平常心去面对纷繁复杂,让我们在职场中更加游刃有余,以人格修炼的完善来促进事功的建立,也使我们对人生旅途的温馨驿站有更深刻的感悟。
  •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本书记录着作者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以及和学生高山流水般的情谊。在她的心中,教育无小事,她把每一个孩子都看作是一个世界,细心的雕琢,耐心的呵护。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夺宫》是《康熙大帝》的第一卷。描写康熙八岁即位后,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与辅政大臣鳌拜集团的篡位阴谋作斗争的故事。 康熙年幼时异常聪颖,曾拜落第举人伍次友为师,学习封建统治本领。在太皇太后孝庄和侍女苏麻喇姑的支持、帮助下,康熙团结了一批在圈地中破了产的中、下层地主和知识分子,形成了一支拥帝派的拱卫力量。经过多次较量,他终于在十五岁时,智擒了鳌拜,巩固了帝王权力,为清王朝的振兴打了良好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