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100000010

第10章 幸福的人生(3)

所以要晓得,世道兴衰、吉凶祸福,在乎一切众生的好乐。众生喜欢正法,人心向善,吉福就现前;大众不相信正法,喜欢搞贪嗔痴,凶祸就现前。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观察世道人心,现在 社会大众的脑子想什么,口里说什么,我们就能知道这个社会的吉凶祸福,乃至于这个世界将来的吉凶祸福。

现在孔孟的书大家都不念了,大家不知道什么叫道德仁义礼,人心没有依靠,没有归宿,造成整个社会的不安,这是个大问题!今天家庭教育没有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圣贤教育完全脱节了,所以 社会动乱,灾难频繁。解决的办法,只有提倡圣贤教育。

所有圣哲人的教诲,最殊胜的是佛法。佛法,是佛陀的教育,是觉悟的教育,破迷开悟的教育,离苦得乐的教育。佛法能觉悟一切苦难众生,挽救世道人心。

现在世道人心太坏,要挽救这个世界,从哪里做起?唯有佛法。而佛法当中,说实在的,唯有净土。净土是讲心地清净,心净则土净,这是一服特效药!

──净空法师《净空法语》

善业盛,地方就可吉祥;善业象征着光明与祥和,邪恶代表黑暗与阴险;一分善就有一分心的光明,一分恶就增一分心的黑暗,这是必然的道理。虽然每一分心光都是那么微弱,但聚集多数微光就可变 成无量光了,善人多的地方,自然该地就吉祥。

当初我成立慈济,除了为佛教与众生之外,也抱着一分心愿。因为过去的花莲不但交通不方便,一切都较为落后,而且台风、地震频繁,我希望能化灾难为吉祥,因此鼓励地方上的人士向善。

古人曾说过:“一善破千灾。”善念一起,很多灾难就可破除。你们是否曾注意到,近几年来花莲地区风调雨顺,好几次台风都直扑花莲,但最后却转向了,这即是善的聚合力足以抵抗天灾。

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一个人要选择居住的地方,怎能不选择好人多的地方呢?

──证严法师《静思、智慧、爱》

幸福人生的原理

人类追求幸福,首先要知道何为幸福。所谓幸福究竟是一种客观实体?抑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幸福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假如不了解幸福的实质,却努力地去追求幸福,岂非太盲目了?

(1)幸福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

通常人们以财富、地位、美满的婚姻、长寿、健康、美貌、事业成功、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等为幸福人生的实质,以为得到其中任何一种,便得到了人生的幸福。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幸福并不 是某种固定的实体。假如是的话:

①幸福应该比较容易得到;②人类一旦得到某种“幸福实体”(如财富、地位等),就意味着得到幸福了,而事实不然;③有财富、地位的人多得很,他们未必过得幸福。由此可见幸福并非某种客观的 固定实体。

(2)幸福是相对的

一般人总是喜欢执着拥有某种条件为幸福,其实世间的幸福是相对的:①人类的愿望不同,对幸福的要求也往往因人而异。或以有钱为幸福、或以有地位为幸福、或以长寿为幸福、或以健康为幸福,或 以成家为幸福、或以独身为幸福、或以居住在繁华的闹市为幸福,或以居住在清静的乡村为幸福。因为人们的观念不同,对幸福的境界要求也不一样。②幸福从比较中产生:自己和自己比,现在处境不 好,回忆过去的美好生活,会有幸福感;现在处境好,回想过去的痛苦遭遇,就会觉得现在很幸福。幸福也会从和他人的比较中产生。比如想想自己舒适的生活条件,再看看他人的贫穷,就会感到满足 ,觉得自己活得很幸福。③幸福的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又如鞋穿在脚上舒服与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3)幸福由众多的幸福因素构成

当我们偏爱某种东西(财富、地位等)时,以为得到这些东西就是得到幸福。其实,财富、地位等任何一种实体,它本身都不是幸福的实质,只是引发人生幸福的某一种因缘。幸福人生由众多的因素构 成,中国古代有五福之说: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等,作为幸福人生而言,这些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4)幸福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幸福是物质的?抑是精神的?有人以为物质条件优越就能活得幸福,这是把幸福看成是物质的;有人以为只要精神愉快就幸福,这是把幸福看成是精神的。

其实,幸福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①凡人心随境转,舒适的环境是产生幸福的基础,如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和谐等,这说明幸福需要物质的基矗②幸福由心感受,只有健康的心境,才有幸福可言。心情 不好,即使贵为皇帝,拥有天下的权力、地位和财富,依然会活得痛苦不堪的。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开示》

幸福的要素是单纯的,它们是一种心灵状态,无法藉由我们周遭的事物,例如财富、权力或名声而获得。当人们毕其精力,累积超过他们所需的财富,直到发现尽管拥有全世界的金钱,也无法买到少许 幸福时,他们才会醒悟和懊悔浪费了生命,但为时已晚。所以,我们必须认清追寻感官快乐和幸福是两码子事。感官的刺激容易消失,无法提供人们永恒的幸福。而且,我们可以用金钱换取感官上的快 乐,却无法买到幸福。幸福的基础来自单纯的善良和清晰的是非观念。

除非人们对自己感到满意,否则无法感到快乐。心灵的平静,只能藉修行和禅定来获得。我们所需努力的仍多,但做得太少。经由自我分析和净化心灵,我们与生俱有的美德方得以展现。这项工作并不 容易,需要耐心、决心和毅力。

幸福犹如香水般;当你洒向他人时,你也能沾其芬芳。

假如你想获得宁静、愉快的生活,请允许他人也拥有这般的生活。除非你根据上述崇高的原则来调适你的生活,否则你无法冀望幸福与平和。同时,你也不应期望他人的感谢。戴尔·卡内基曾说:“假 如我们希望获得幸福,那么,让我们不再介意他人是否为我们的付出而感谢,只要衷心地给予他人你所拥有的。不知感恩图报是很自然的,如同杂草般会轻易蔓延孳长;而感谢的心却如玫瑰般,需要人 们的培养、灌溉、爱心和保护。”

对于容易获得的事物,人们很难存有感激的心。只有在这些事物被取走时,人们才会产生感谢的心态。我们所呼吸的空气和拥有的生存器官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甚至被滥用。但是,人们不该像鱼一 样,直到被迫离开水面,方知水的重要性。

──达摩难陀法师《达摩难陀法师开示》

爱“福”的人

从前,有一对很贫苦的夫妇,衣食不足,生活艰难,虽然到处寻苦工做,但工作机会难寻,因此经常在饥寒交迫中度着无可奈何的日子。每当看到人家的富裕,自己的穷困,两夫妇经常悲叹不已。

有一天,夫妇俩做完苦工回到破屋时,丈夫罽夷罗对坐在前面的妻子说:“佛陀说:贫穷的人,就是前生犯了贪吝所致,今生有万贯家财的人,如果不修福、不布施,来世也一定得不到富裕的日子。”

说到这里,罽夷罗停了一下接着又说:“唉!我们就是前生不修福,不知种福田,今生才会受到这样的穷苦。”

“那我们也可以去修福呀!今生得不到富裕,也希望来世能脱离贫。”他的妻子听了丈夫的话,便不假思索地回答着。“是的!我也这么想,但现在的我们连一天三餐都无法兼顾,哪有钱财可以做布施 呢?”丈夫无奈地说着。

谈起钱,真令人伤脑筋,哪一条才是发财之道呢?但女人总是敏捷的,她很快的想出一个办法,对丈夫说道:“别愁!可以把我卖给人家做女仆,你得了钱,不就可修福了吗?”妻子觉得自己想的这个 办法很不错,可是罽夷罗摇头叹说:“不,不可以的!你卖给了别人,叫我怎么生活下去?”

虽然是一对贫苦的夫妻,但他们的感情很好,妻子又说:“如果你舍不得把我卖给别人,那么我们一起卖身,共同修福不就可以了啊。”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热门推荐
  • 折射的光斑

    折射的光斑

    戴子写的虽然是成都,但一花一菩提,这是接地气而又厚积薄发的作品。作者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对故土挚爱的情愫在审美创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春秋笔法,不遗忘,不遮蔽,《折射的光斑》由戴子著,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戴子有历史书记官的气象,一叶一世界,我们感到的却是世纪沧桑和整个当代社会的历史性变革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农家贵妻

    农家贵妻

    渣男爹无情无义不是人,可怜娘亲软弱无能任人欺,家徒四壁穷不铃铛,还有不知歪瓜裂枣未婚夫。不怕相公穷,不怕相公丑,只怕烂泥扶不上墙。为了娘亲和弟弟,一心要把家富。打到毒辣公主后娘,舅母贪婪撒泼样样精,斗倒强悍婆婆,忽悠精明公公。只要相公听我教,带着宝宝住皇宫。舅舅软弱无能耳根浅。此文乃种田文,且看,重生古代农家女,女主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村姑,一步步走上高处吧。结局绝对的一对一,还有快乐小宝宝。亲们可以果断跳坑!
  • 超时空爱与战绩

    超时空爱与战绩

    公元2200年,统一后的“地球联邦”。因为人口的剧增自然资源的枯竭很多生活在底层的低收入者和一些怀揣梦想的人们在联邦的政策下向月球进行殖民。在极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开拓那里的矿产和资源,并向地球输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的后辈积累了巨额财富,并在那里组建了很多新的社区以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在那里生活。在巨大的生存环境压力下迫使他们再在科技方面积极研发。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超越了地球。在公元2340年的时候,月球上的人类出于将来发展的考虑不顾地球民众的强烈反对开始进行克隆人类的繁衍。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
  • 国富论(超值金版)

    国富论(超值金版)

    不论该国的土壤、气候和面积状况如何。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都由这两个因素来决定。,一国国民每年消费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包括本国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得的物品),都来源于国民的劳动。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取决于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与消费者人数的比例大小。这一比例对任何一国国民来说,都受制于两个因素:第一,本国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第二,本国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的比例大小
  • 生活中来的智慧(大全集)

    生活中来的智慧(大全集)

    ”这样,细细品来,不觉称奇。处处留心皆学问。本书就是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却又常常忽略的智慧一滴滴采集过来,本书从家居智慧、饮食智慧、美容智慧、着装智慧、婚恋智慧、育儿智慧、健康智慧、理财智慧、理家智慧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精彩的阐述,经过精心的加工处理,以及深入的分析。语言平实,详略得体,使其系统化和理论化。事实上,我们才更有兴趣去阅读,娓娓道来,令人胃口大开,也才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香气缭绕,又高于生活。处处留心也皆智慧。,细致的说明。正所谓“源于生活,恰到好处,不愧为一道源自生活的美味智慧大餐
  •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在改变历史进程之后,身遭恶运,历经半个世纪幽禁岁月的人生实录。 它交织着成功与牺牲,光辉与惨淡,感奋与忧郁,布满着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惊魂探险1

    惊魂探险1

    这个世界一直存在变数中,有诅咒,就有破咒,有秘密,就有揭发。看看今天的科学如何解释当年的奇闻异事。
  • 邪神破世

    邪神破世

    神魔陨,邪神降,破万世之准则,立邪神之根本,诛仙除魔,驰骋天地,任其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