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2700000001

第1章 音乐世界(1)

音乐是什么

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音乐之所以抽象,是由于在音乐中,很难找到生活的真实。虽然在一些音乐作品中能听到模拟的自然音响,如狂风暴雨、机器鸣响等,但这不过是偶尔会用到的“效果”。

音乐的特色:音乐是运动的音响(包括休止)的艺术的结合,运动是音乐的生命,动与静、强与弱的对比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一个无休止的单音不能叫作音乐,因为它是静止的、没有生命的。“艺术的结合”是指它将这些材料按一定的审美原则、艺术规律组织在一起。

音高、节奏和音色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无论多么复杂的作品,都由这些基本要素构成。但这些要素并不是音乐,就像砖瓦水泥不是大楼一样。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一部音乐作品,不管是宏大的交响曲或短小的儿歌,必须随时间的进程逐渐展现出来。只有听完整作品,才能了解其全貌。欣赏音乐时,最重要的事情是记住刚才听到的东西。尤其在大型作品中,往往在每个部分都会出现新的主题或引入新的音乐材料,必须将它们印在脑海,追随它们的每一个变化。

音乐的表现手法:在音乐的表现手法中,除了基本要素,还有力度、速度、和声的变化,其中无论哪一个因素发生改变,都可能完全改变音乐的表情。比如同样一个乐句,当它的速度由慢变快时,音乐情绪可能就会由悠闲转为兴奋、由阴沉转为明快、或由沉痛转为激昂。但任何一个因素独立存在时都不具有任何表情意义。这种时间艺术的基本原则是调动一切表现手段、在音响的运动和对比中显示其内涵。

在音乐的诸要素中,人类最先掌握的是节奏。乐器的发展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世界各民族的古老乐器中,最先出现的都是打击类乐器。就是到了现在,以打击乐为主的节奏性音乐仍是一些原始部族音乐的基本特征。其次出现的是吹管类乐器,先是取材于动、植物的骨哨、芦笛之类,后是金属制的号角。最后出现的是弦乐器,先是拨弦、后是拉弦。

可见,对音乐的感受,是从没有音高的节奏开始,发展到粗线条的旋律,进而发展到丰富的音色和细腻的表情。

小知识

音乐的构成要素

音乐主要通过其语言、结构和谐和性达到强烈的效果。音乐的语言主要指旋律,音乐的结构包括节奏、曲式等因素,音乐的谐和性主要指和声。因此,人们常把旋律、节奏、和声称为音乐最主要构成要素。

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旋律,它没有枯竭,也永远不会枯竭,是音乐美的基本形象。它能模拟自然,如流水、鸟鸣等;旋律也反映生活,如它能表现钟表店里的挂钟、闹钟、小钟和怀表等,还能描绘钟表店里的工匠边吹口哨边开发条的场景;旋律还能表达感情,这是旋律最擅长的功能;旋律还可塑造形象,是对前三种功能的一种综合。

节奏是旋律的骨架,它是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节奏的律动来自生活,如走路、游泳、打夯、锄地,人体中的脉搏、呼吸、心跳,运转的机器等,生活的各方面都包含节奏因素。虽然节奏种类纷繁,但归纳起来,有长、短、长短结合三类。节奏使旋律与和声的结合生动活泼,它是音乐的命脉,为多样化的音色增添色彩。

和声是指音乐中同时发响、又相互谐和的不同高低的音相结合所构成的多声部。和声的运用,能使主旋律具有立体感。和声带来千姿百态的变化,不断为音乐的发展提供新颖基础。

音乐语言

作曲家创作乐曲时,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即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很多要素。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诸多要素表现出来。

旋律:又称曲调,是音乐的灵魂,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是塑造音乐形象的最主要手段。

节奏:即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只有高低不同的音而没有长短和强弱的区别就不能形成多变的曲调,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指强拍弱拍的有规律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称为“拍子”,如44、24、34、68等等。正常的节奏是按一定的拍子进行的。

速度:指乐曲进行时的快慢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指乐曲的强弱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音色:指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产生的变化多端的声音效果。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音区:指一首乐曲从最高音到最低音所覆盖的范围大小。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和弦进行的强与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和声的功能体系。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力度强弱、节奏松紧和动力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之分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起到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时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气势和声部独立性,形成前后呼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一定倾向性。调性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很多音乐作品中,调式与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音乐作品

音乐作品分为创作音乐和民间音乐,有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之分。音乐作品中有许多概念相似而易混淆,渊源而有区别。

民间音乐·创作音乐:所有的音乐都是创作出来的,不同的是其创作的过程和方式。民间音乐和创作音乐的主要区别在于:民歌或民间乐曲最初的作者已无可考稽,而创作的音乐有作者署名;民间音乐在流传过程中辗转千万次的口头传授,也许与最初的曲调几乎无相似之处,可以说是一种集体创作;民间音乐一般是口头流传,创作音乐则以尽量准确的方法将音乐记录完成;为方便演唱(或演奏),民间音乐一般在技术上较简单。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专业音乐家表演民间音乐,使这两个概念难免混淆。比如一个训练有素的歌唱家在音乐会上演唱的民歌、根据民歌曲调改编的管弦乐曲等;或者比如,一首由作曲家创作的歌曲,由于其曲调优美,歌词接近日常生活,同时又与某地区或民族音乐风格较接近,传唱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也可能会忘记歌曲作者,将其当作民歌。

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古典音乐一般包含几个意思: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这里“古典”一词有明确的时间范围、地域范围和风格特征,就是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古代的著名音乐作品;由现代作曲家按特定风格规范创作的音乐;泛指从巴罗克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的一切音乐作品。此外,古典音乐还有写作技法高超、思想内涵深刻之意。

广义的现代音乐是指20世纪创作的,在作曲技法、曲式结构、美学观念等方面都突破了由维也纳古典乐派所确立、在19世纪达到顶峰的作曲规范的音乐;狭义的现代音乐则专指西方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尤其是二战后出现的各种音乐流派,如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具体音乐等。

现代音乐流派很多,一般具有以下共性:在横向关系上,打破调式、调性限制,自由使用全部十二音;在纵向关系上,脱离传统的和声体系,大量使用“不协和”和弦;在音色上力求创新,包括用传统乐器探索新的组合和利用电子设备开发新的音响材料;在创作思维方式上,偏重于理性与逻辑,甚至用数学法则构筑作品。

小知识

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是一个专门术语,它指的是讲述故事、表现文学概念或描绘画面、场景的器乐作品。这种类型的音乐自古就有,如中国古代乐曲中的《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和欧洲古代乐曲中常见的《战争》、《狩猎》之类。

标题一词首先由李斯特使用,他认为“标题”是“作曲家写在纯器乐曲前面的一段通俗易懂的话,作曲家这样做是为防止听音乐的人任意解释自己的曲子,事先指出全曲诗意,指出其中最主要的东西。”

可见,标题不仅是一个名字,还应是一段文字,说明乐曲的“情节”或作曲家的意图,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都是典型的标题作品。

作曲家创作标题音乐时,经常取材于人们熟知的故事、事件或景象,因此无需再用过多的文字来说明;如里夏德·施特劳斯的《唐璜》、《唐吉诃德》,何占豪、陈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标题音乐是浪漫乐派作曲家喜爱的体裁。

无标题音乐又叫纯音乐、绝对音乐,它不依赖描述性标题来引导理解,但仍需一个名字。它的命名依据通常是作品的调性、调式、曲式和作品编号,如肖邦的《C小调钢琴奏鸣曲》,C是调性,小调是调式,奏鸣曲则说明曲式。有一些作品,虽然有名字,但名字只表明作品的情绪、气氛,而非具体形象,因此仍属无标题音乐,像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忧伤小夜曲》。

声乐体裁

音乐体裁分为两大类:声乐体裁和器乐体裁。声乐体裁包括清唱剧、歌剧、音乐剧、弥撒和安魂曲、合唱、齐唱与重唱、康塔塔、牧歌、声乐套曲和组歌、艺术歌曲和浪漫曲、小夜曲、摇篮曲和船歌、宣叙调和咏叹调等。

清唱剧:在欧洲音乐体裁中,有很多源于教会及宗教生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清唱剧和弥撒曲。

约16世纪中叶,清唱剧起源于意大利,其繁荣期在17世纪。它包含了独唱、重唱、合唱和乐队伴奏,是一种大型声乐体裁,内容多出自《圣经》。

清唱剧有咏叹调、宣叙调等形式,它把音乐作为唯一表现手段。也就是说,清唱剧是用一个合唱队来讲故事。为使故事连贯,清唱剧中常有一个“讲述人”介绍情节,将音乐串联。著名清唱剧如巴赫的《圣诞清唱剧》、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创世纪》、门德尔松的《伊利亚》、柏辽兹的《基督的童年》等;很多现代作曲家也使用这种体裁,但多赋予它新的内容。

音乐剧: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演出的戏剧形式。

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歌剧魅影》等。

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而音乐剧里面没有运用歌剧的一些传统,如没有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

音乐剧有更多舞蹈的成分,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

弥撒曲:弥撒是天主教的一种仪式,音乐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弥撒音乐是欧洲宗教音乐中最重要的形式,可以分为“普通弥撒”和“特别弥撒”,通常所说的弥撒曲指前者。

普通弥撒的词、曲固定结合在一起,共分五段,分别为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五段中间穿插朗诵、内容各异的“特别弥撒”及其他宗教仪式。

弥撒曲还分成不同的类型:参加仪式的神职人员很多、五段音乐写得完整且精致的,称为“大弥撒”,又称“庄严弥撒”,反之称为“小弥撒”;如果没有朗诵和其他宗教仪式,就称为“音乐会弥撒”。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曲》都是音乐会弥撒中的精品。

安魂曲:安魂曲又称“追思曲”、“追思弥撒”,是弥撒的一种变体,专用于悼亡场合。

现在听到的安魂曲一般都是由管弦乐队伴奏的合唱套曲,其形式类似于清唱剧。早期安魂曲都是宗教题材,歌词都用拉丁文。1860年前后,布拉姆斯用德文歌词创作安魂曲,成为创举,该作品被称为《德意志安魂曲》。现代作曲家也使用该体裁表现庄严肃穆的悼念。

康塔塔: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原意指声乐说唱的乐曲,后演变成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等形式,由管弦乐队伴奏,各乐章具有一定的连贯性。1620年,意大利作曲家格兰迪在其独唱用的《康塔塔与咏叹调》中,首先运用此名称呼,他所作的与文艺复兴时期单音音乐一脉相承的独唱曲。17世纪40年代起,在格兰迪的基础上迅速形成了独唱康塔塔的体裁,成为由朗诵调和返始咏叹调交替构成的四个乐章的叙事性世俗独唱套曲,由哈普西科德或再加一件弦乐器伴奏。后来这一体裁从抒情性的独唱曲逐渐演变为接近于小型室内歌剧或相当于歌剧中一场的规模,并从室内类型向合唱类型过渡。

德国巴赫的大量世俗康塔塔和教堂康塔塔对康塔塔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康塔塔与中国的大合唱体裁特点十分相近,因而一度被误译为大合唱。

声乐套曲:声乐套曲由若干首独唱歌曲组成。这些歌曲或围绕同一内容、或从不同角度抒发作曲家情怀。有时它们之间看不出有何直接联系,只是统一在某种风格中。声乐套曲的写作手法很注意词曲的结合和精致的伴奏。著名的声乐套曲作品有舒伯特的《美丽的磨坊女》、《冬日旅行》等。

组歌:组歌使用规模较大的合唱队,以及独唱、重唱、合唱、乐队伴奏等多种手段,整个作品在内容上紧密联系,并具有一定戏剧性;有时还插入朗诵,以求前后连贯。这种体裁在形式上近似于欧洲的“康塔塔”(即大合唱),因此在中国相当于“大合唱”;如《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

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指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作曲者谱曲、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谱的独唱曲,通常对演唱者的技巧和表现能力有较高要求。

艺术歌曲篇幅不大,但写得很精致,富于艺术趣味,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部分经常有相对独立的艺术形象,在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等人的传世作品中,不乏生动例证。

浪漫曲:浪漫曲和艺术歌曲十分相似,或称它是艺术歌曲的一个别名或分支也可;其区别在于:艺术歌曲是纯粹的声乐体裁,而浪漫曲有时也作为器乐曲的标题,如莫扎特将他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成为浪漫曲;沃恩·威廉斯将他的小提琴与乐队曲《云雀高飞》纳入浪漫曲等。

艺术歌曲源于德国和奥地利,而浪漫曲源于西班牙的一种叙事体民歌。俄国作曲家如格林卡、柴科夫斯基、穆索尔斯基等喜欢给他们的歌曲冠以“浪漫曲”的标题,其特征与艺术歌曲并无原则区别。

小夜曲:一种音乐体裁,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舒伯特、托西尼作曲的小夜曲,在世界上流传甚广。

同类推荐
  •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本书将百部外国艺术名著精华汇聚一册。外国艺术博大精深,时间跨度长,风格流派多,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怎样让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能以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和欣赏外国艺术这一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呢?本书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外国艺术名作百余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它们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使读者朋友能够在轻松的阅读和欣赏中含英咀华,增知益智,并以此为阶梯,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专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著作,从电影文化,品牌价值等,结合个案进行解读。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热门推荐
  • 如果只是薄如蝉翼的喜欢

    如果只是薄如蝉翼的喜欢

    就连他递给我吃的芒果冰还在胃里没有消化完。自己怎么会突然在这个鬼地方呢?,我是怎么从台北瞬间转移到这间又潮又臭暗室的已经成了世界未解之谜。肩上还背着塞满零食漫画书的大红书包,校服已经被汗水濡湿粘糊糊的贴着背脊。我蜷缩在一角,感受着不知从哪个破洞涌进来的寒风。努力回想,我记得就五分钟前我还在和班草朴正罕有说有笑的漫步公园的绿地上
  • 经理人必备商务口才与谈判知识

    经理人必备商务口才与谈判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书是经理人必备系统丛书之一,从管理概论、管理职能、管理创新以及管理法则与实践四方面,比较客观地讲述了经理人管理工作的本质,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
  • 随心诀

    随心诀

    第一世,他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他叫完颜清枫,他的结局是,痛失爱人,孤独而终......第二世,他在21世纪,他叫银清风,他的结局是,众叛亲离,愤恨而亡.............第七十九世,他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他叫完颜清枫,他的结局是,痛失爱人,孤独而终......第八十世,他在21世纪,他叫银清风,他的结局如何?他反复的命运是否得到变化?是谁在操纵他的命运?为的目的又是什么?欢迎阅读《随心诀》原名《爱情蛊》第一卷,《转世情劫》为你揭晓答案......
  • 碎裂天宇

    碎裂天宇

    浩劫降临,人心惶恐,神秘上天即将降临而下,出手灭亡放逐之地之人,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在这大劫降临之时,一位从禁区末日峡谷之中走出的神秘少年开始了他踏上巅峰的路途!横扫四域!战龙谷!灭亡灵!踏碎天空!联合精灵!混乱一统!手握天下,征战上天,成就不朽传奇!
  • 妖后苏妲己

    妖后苏妲己

    我,苏小梨居然被一只老鼠吓死,醒来居然沾染了老鼠气息,变成了一只宠物狐狸,真是欲哭无泪,虾米?连哭的力气都米,她居然是……传闻中的狐狸精苏妲己,哦~,卖糕的,有米有天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丑后训帝

    丑后训帝

    秦舞衣,天耀皇朝丞相之女,当年身为储君的他一句“此女无颜”,让她从此多了一个“无颜女”的称号!京都有打油诗曰:秦家有女是无颜,样貌丑陋人人嫌,二十来岁无人娶,回眸一笑吓哭人,半夜照镜鬼见愁。这样的一个女人,某天被当年嫌弃她无颜的男人纳入了后宫……姓名:秦舞衣职位:贵人当前目标:1.保住贵人职位,不被升职!2.努力让自己完全被冷落!最终目标:离开这座天下最大的院子!【精彩片段一】“你……”看着突然出现在屋内的男子,她惊魂未定,连忙用手掩住脂粉未施的脸,仓惶道:“妾身素颜未着妆,恐惊了陛下,还请……啊——”话没说完,男人已经来到身前一把拉下她的手,捏起她的下巴“朕的贵人,你是第一个敢将朕戏耍得团团转的人!”她身体僵硬,面若白纸,努力稳住心神:“妾身惶恐!不知皇上口中戏耍意为何?”他突然松开她的下巴,唇上噙着一抹深意的笑:“是朕太小看你了,以后朕会好好宠爱你的!”**============严重,强力,推荐【名门呆女】她,是道上赫赫有名的“阴将军”,统领麾下鬼将鬼兵,叱咤妖鬼魔道。奉家百年奇才,却敌不过“阴将军”的宿命——短命。英年早逝,遗愿未了,死不瞑目。这一世,她叫奉绯,是太和国古传世家奉家的小女儿。天生呆子。十七年来,呆得没心没肺,呆得无情无欲,呆得不喜不怒。十七年来,奉家呆女顽固地坚持着如出生时的最高静默状态。十七年来,惜字如金,一句话都未说过。(丫的,体内只有一个魂让她想不呆点也不可能啊!)当其余六魂六魄,六情六欲再度归来,“阴将军”觉醒,必将风华万丈。很好,很劲,很强大!于是乎——啥?奉家呆女笑了?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笑得死人诈尸,葬礼都举行不下去了。啥?奉家呆女哭了?梨花带雨惹人怜,玉容挂泪让人惜,哭得鸡飞狗跳,哭得鬼泣神愁,这喜宴……看来是举行不下去了。啥?奉家呆女生气了?怒目切齿,气势汹汹地指着湛老板,当众宣布:“这男人是我的,谁也不许染指!”再啥……“嘿嘿!湛,我回来了!”觉醒后,她笑得贼兮兮的,拉着老情人,准备找个好地方,花前月下,良辰美景,你侬我侬,共度春宵去。“赫!!奉绯在这,快逃!”刚要恶羊扑狼偷香一记,却被不速之客打断……胆敢打断她奉绯与老情人谈情说爱,找死!!**片段之【遗愿篇】“湛!”“恩?”湛的视线,一直未离开过她。“亲个!”她嘟起小嘴。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江湖路弯弯

    江湖路弯弯

    一部不合格魔教妖女的坑爹奋斗史!一本伪武林圣女的修炼养成指导手册!我不想祸害这平凡的世界,只想正太蜀黍佳公子,美男如云都爱我!
  • 情商到了,事就成了:让你受益一生的EQ培养

    情商到了,事就成了:让你受益一生的EQ培养

    本书带领大家走进情商这所“大学”,它系统而全面为大家讲解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影响情商的因素很多,要想提高情商也需要多方位的努力。只有把情商培养好,才能够在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本书引用大量国内外经典理论,从多方面给读者讲解适合中国人的情商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