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2400000002

第2章 导论(2)

湖北的小说家散文创作者中不乏当代名家的身影,方方、池莉、刘醒龙、陈应松、邓一光、胡发云、李建纲、彭建新、叶大春、黄宏猷、鄢国培、叶梅、岳恒寿、杨书案、刘富道等等。小说作家的散文数量颇丰,风格各异,为湖北散文的天空增添了亮丽的星云。方方的的散文散文集《当代名家散文随笔系列——雅兴》、《阅读武汉》、《到庐山看老别墅》、《汉口的沧桑往事》注重历史感和哲思性,力求在历史散文中找寻史与文的统一。池莉散文的散文以自传体为主,着眼于描写武汉小市民的生活状态,表达对存在世界的生命的关注珍爱,其散文主要有《怎么爱你也不够》、《真实的日子》、《给你一轮新太阳》、《老武汉》等。刘醒龙的散文集《女儿是父亲前世栽下的玫瑰》是他在女儿成长童年的记事,女儿亮丽的眼睛、新鲜的生命给了父亲新的生命感悟。刘醒龙的散文还有《一滴水有多深》、《性感美国》,《与欲望无关》,《过去是一种深刻》,《听笛》,《城市两章》,《高山仰止》。乡村是陈应松散文写作的精神支点和精神家园,也是他创作找到的富矿,他在这个矿藏里挖掘,写出了大量可圈可点的作品,彰显了人性的良知对底层被遗忘、被损害的人与世界的关注,笔底升腾的是人道的呐喊与批判的诉求。陈应松的散文主要有《世纪末偷想》、《在拇指上耕田》、《小镇逝水录》等。

湖北诗人的散文创作里,主要有曾卓、绿原、刘益善、谢克强、车延高、羊翠、管用和、张执浩、阿毛等人的的散章。诗与文在他们的创作中,互补互溶,将散文的诗性表达显现给读者。其中主要有刘益善的《玛瑙石》、《红帽子黄帽子》、《野菊花》,谢克强的《缘韵》、《断章》、《远山近水》,张执浩的《时光练习本》、阿毛的《旋转的镜面》、《影像的火车》、《石头的激情》、《苹果的法则》等。车延高的长篇散文《醉眼看李白》,是九十年代以来长篇散文创作的湖北风。当周晓枫、张锐锋、钟鸣、宁肯、祝勇、残雪、老愚、杨献平、玄武等人以讲叙者的尝试将长篇散文带入文学视野的时候,湖北散文仍然基本停滞于传统的写作方法上,篇幅短小,抒情写实。车延高的散文,从某种意义上,打破的湖北未有长篇散文的现状,从《醉眼看李白》中,可以见出诗人对诗人的解读、领悟、观照与探究。诗人在文坛上往往以他的诗作而扬名,诗后行于文,他们游走于在“诗”与“散文”的世界,有机融合了诗歌的表现技巧和散文描写要素,大胆吸收两种文体的特质,营造出散文的超拔和灵性之美。

与小说、诗歌的成就与受宠程度相比,新时期以来湖北散文的尴尬处境是人所共知的。湖北新时期的文学景象也是如此。作为文学大省的湖北,小说创作可谓“树树皆秋色”,然而“名家众多,大家何在”③,一直存在着被人戏称“慢半拍”的现象。湖北的纯散文更是在这种尴尬的狭缝里畸形的喘息,它甚至从来没有获得过报告文学那样轰动的社会效应。但是它的周围仍然簇拥着大批偏爱它的作家和学者。尽管冷落寂寞,尽管只有少许的评奖,在当今这个缺乏耐心的浮躁时代,纯散文举步为难但仍不失希望的寻找着自足发展的新走向。

女性散文被划分为特殊群体展露于广袤的文学星空由来已久。如果非要为新时期的女性散文找到它的独立标识或者是文本权威的话,重感性、求精致一直是女性散文寻求的审美规范。而女性散文打上当代人深深的情感特征烙印走向个人化独语的倾向,恰恰在最显性的层面彰示了时代的风向标,预示了新一期散文美学规范的酝酿阶段的到来。散文不再集中反映某一人文传统,荫凉在某一集团意识形态的审美宗教下,而以一种世纪末华丽转身的姿态,昭示了新一轮价值崩溃、混乱和危机的时代开放、多元、复杂的价值体系和审美规范的激活与运行。90年代以来,湖北的女性散文创作主体大多更为纯粹地吐露个体于形形色色的生存境遇中所体验的小感触、小痛苦和小满足,有意无意的渲染一种附庸风雅的个人乐趣。叶倾城与麦琪是小女人散文的突出代表,她们善于表达在日常感受、时尚细节、风情遐思等现代都市文化中的种种情状,以独特的敏感、精致、优雅赢得许多年轻读者的喜爱。

暂不必深究当代散文这种多元的价值取向是否流于表面而缺乏深刻的当代性必备的精神内质。仅从形态上观照湖北新时期的散文发展动态,可以发现大量的纯散文在更广阔的文化的后花园寻找发展空间。此间,值得关注的还有周翼南源于其诗画合一的人生写照散文集《人物·山水·猫》、《从东方到西方》,以及袁毅走出书斋关注最朴实人们的草根情怀的抒写。另外,进入90年代以来,传统意义上客观的记录和叙述行旅见闻的行走散文,或曰“游记”,不再满足于将沿途散文见闻、景点风光、史传逸事粗糙揉合,而是将行走旅程中的见闻感触切入到自然和心灵之中,慧眼独具地以现代人的自由视角,表达人与自然或人与人之间的广泛联系,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穿透力。这一类散文里比较突出的有李建纲的散文集《斯德哥尔摩之旅》、范春歌的散文集《天歌难再》、罗时汉的散文集《孤云独去》、《一意孤行》、《孤帆远影》等。还有一种独具湖北特色的主题散文,近年来也受到普遍的关注,即一以古老三峡为探究对象的系列散文。三峡的风土人情在他们笔下变得绚烂多彩,富有情趣;三峡的青山秀水在他们的笔下变得旖旎多姿,充满魅力。如甘茂华诗歌般的鄂西风情,李华章浓郁的溆浦情结,杜鸿的三峡怀想,温新阶的乡村抒写,还有元辰(袁国新)和符号(符利民)的散文等等,这些三峡的歌者用他们的灵魂和作品来拥抱三峡,建构了“三峡文学”独特的人文风景。

从横向的、总体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审美特点,对整个当代中国散文理论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湖北散文的艺术风貌,与湖北的地缘特征、历史机遇、人文传统是分不开的。于是,在共时性的视域概观湖北散文,总结其艺术建树与贡献,揭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误区,这种静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世纪转型时期,散文从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着自然、社会、人生,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肯定“人”的地位,更深层次地进入对于人的、人类的、人性的前途、命运的思考,对于人的、人类的、人性的历史、现实、未来的求索。世纪转型时期,散文不再是单一地反映时代精神,应和政治需求,阐释权利话语,或者只是表现自我,倾诉心底波澜,而是呈现着多元整合的审美态势。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审美态势也是如此,其间渗透着的哲思、智性与闲暇让读者从不同的维度去解悟它的真谛,寻求其美的内涵而获得艺术的享受。

Δ哲思·文化

世纪转型时期,散文以独特的主体感悟力求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自然。深重的历史意识,鲜明的审美取向,热切的心灵呼唤熔铸了散文不同于以往又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精神品格,直逼当下社会存在的人的心理、人的生存、人的权利和人的义务的哲学思考,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揭示存在,探索真理,使散文更富有生活实在性和哲理深刻性,强调普遍的永恒的情感和精神,展示了深邃的哲思美。当散文家以其知性的理思进入散文创作,着意于浩淼宇宙存在的探索,着意于人类生命历史是追寻,着意于现实生活的叩问,从而益愈趋近人类灵魂的特殊领域,他的思索就不仅仅属于个体,也属于人类整体。人正因为会思考,人才成为宇宙间最丰富、最美丽的生物散文的哲思美,是浸融于散文艺术中的哲学思考,是对于存在世界的发现和真理的追索,也是散文艺术的升华。哲理以思索的形式进入散文文本,以本真的生命体验,以深邃的精神创造,以特殊的艺术魅力来表达创作主体对于世界、人生、艺术的执著追求,敏锐感悟,并视艺术化为生活、求知、处世的真理,使阅读——接受者在美的欣赏中感悟世界的奥秘,人生的真谛,自然而然地接受散文家的审美情感,并与之同构。

同类推荐
  •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本书主要探讨汉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庄学全面复兴的背景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回答了以下问题:汉魏之际庄学复兴有何表现?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汉晋文学以怎样的方式接受《庄子》?汉晋各时期的《庄子》接受有何特点?汉晋文学主要接受了《庄子》的哪些方面?有何表现?《庄子》强烈的生命精神及由此生发的诗性精神是汉晋士人和文学对其进行选择接受时的一个主要兴奋点。本书以此为中心,对汉晋文学与《庄子》在生命意识、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及叙述方式上的深层联系进行了专题研究。
  • 空山2

    空山2

    作家在“表现一个村庄秘史”的现实态度极为明确,它不是单一民族的,也不是牧歌式的,传奇的、作家对藏族村庄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宗教,自然和社会的体验,说它是“秘史”,并非披露其神秘,而是用特别的手法将被人漠视麻木的伤痛揭示出来。唯其如此,才形成了小说宏大的格局。重大而庄严的主题,厚重而深刻的内容,随心而掌控的结构,对于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宗教社会和谐与进步,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这是一部充满阳刚之美的现实力作,一扫当下文坛萎靡,琐细,颓废之风。
  • 人性寓言全集

    人性寓言全集

    触摸真实的人生,解读成功的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读本,成就大事者必备的成功指南,在轻松的阅读中,洞悉人性弱点,领悟生存方略,在丰富的哲理中,提升人生境界,赢取成功智慧。本书在独特阐释人性的同时,将可读性、趣味性、思想性、哲理性等融为一炉,让我们在融会贯通之后获得成功的心法!
  • 流向远方的水

    流向远方的水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散文随笔,简单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深刻的内涵以及对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番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短小说合集,刘国芳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花开的声音》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热门推荐
  • 冰山王子的心尖宠儿

    冰山王子的心尖宠儿

    她不明白身份最贵的校草为何屡次恶整她,只不过无意间偷看到他和女生接吻,而向老师告了一状,有必要将她当圣斗士一样整么?贫民区不可踏进贵族区,他以为她想进那铜臭气的范围?竟然让人当众扒掉了她的衣服,仰头冷漠的望着她,怀里搂着校花的恶劣少年。没去捂住只穿着一件内衣的身子,反而上前好笑的看着那一脸邪笑的家伙,千钧一发之际,反手揪住其手腕后狠狠一拧。全体震惊,只见身材高挑的少年就这么在空中三百六十度旋转,后应声落地。“两届拳王在我这里也得叫声姑奶奶,再来没事找事,小心打爆你的头!”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掌控美职篮

    掌控美职篮

    掌控美职篮,掌控奥布莱恩杯,一个21世纪红衣主教的故事—— 新书《篮球英雄联盟》求支持,下面有直通车
  • 红杏闹春光

    红杏闹春光

    琴棋书画,一窍不通;曼歌妙舞,压根不会;化学物理,没有学好;历史政治,十分无能……废柴如她,只好整衣改装,洗手作羹汤。用美食来造就一场别样的人生。?书名出自宋祁《玉楼春·春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的人生事业,因为介入政治集团而起,也因为自己所在集团的不得势而迅速衰落。这也正是封建官商所受到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胡雪岩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社会,没有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合理的政策保护商人的利益。正因为“当官”的说了算,故此商要和官拉上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智”,才会让生意有保障,才有可能实现赚取利润这一从商的基本原则。胡雪岩和官拉上关系,必须给官一些“糖衣炮弹”,阅读此书,应从正面吸取营养,学其精华,去其糟粕。
  • 生命的舞蹈

    生命的舞蹈

    艺术是一种心灵的舞蹈,是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阐释。懂艺术的人,人生不寂寞;会欣赏艺术的人,生活无处不诗意。林丹环编著的这本《生命的舞蹈》精选了中外艺术家谈论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文章,让您跟随他们一起走进艺术殿堂,领悟艺术之美。
  • 废材逆袭:请叫我上仙

    废材逆袭:请叫我上仙

    有感动,有笑料,有腹黑,有呆萌,请大家放心跳坑!,有真情;哪怕大道三千,最忌有情,修仙路上可以互相依靠,有冷酷但是若无一个情字,一个满是废材的没落门派,悄然崛起的故事;一群可怜之人,又怎渡那万丈红尘?坑品有保证,相伴漫漫仙路的故事……
  • 特种部队之德国篇

    特种部队之德国篇

    德国特种部队的组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德国希望在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安全的今天,在维护地区和平、防止和打击恐怖主义方面有所作为,为提高自身的国际政治地位增加筹码,于是着手组建及发展特种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