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陈述亮担任上海文艺处美术室主任、华东文化部艺术处副处长,发起并召开“年画创作会议”,发表《上海新年画运动记》、《对上海漫画检讨会的发言》和《从二十二篇批评来看今天的连环画问题》,积极推崇发扬这些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1953年调到北京,筹建并出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1969至1974年在文化部丹江口“五七”干校生活。
自丹江口“五七”干校返回北京后,受中国文联的委托,陈述亮挑起了筹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重担,当时他已八十高龄,仍然奔走忙碌,做了大量工作。1981年5月5日,中国书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成立大会,他挥毫写出“心底花开,笔底神来,书坛好友,有家可归”。他出任首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主持日常工作。陈述亮在书法艺术上有极深造诣,启功先生曾评价说他“具有信手拾来之妙”。意大利拍摄的专题片《神笔陈述亮》在国外播映,影响很大。1991年7月,陈述亮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沃渣(l905-1974),现代著名版画家。浙江衢县人,原名程振兴。1926年考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是鲁迅先生的弟子。1933年同马达、聂明等人发起组织“涛空画会”,因宣传抗日救国,遭到国民党特务查封。1936年与江丰、野夫、温涛在上海发起组成“铁马画会”,宣传抗日。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赴延安参加革命,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0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提议在延安成立“鲁迅艺术文学院”,设有文学、音乐、美术、戏剧四个系,沃渣担任美术系主任。1939年秋被派往敌后工作,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主任。1946年延安鲁艺迁往东北,改称东北鲁艺,分设四个团,沃渣、汪曼硕、古元、张望等担任各团美术组负责人,沃渣后任东北画报社创作部部长,1956年调到北京,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荣宝斋经理等职。20世纪30年代,沃渣曾为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主办的《中国呼声》刻全部版画插图。其代表作品有《八路军铁骑兵》等。
1969年来丹江口“五七”干校,他仍不服老,自报养猪,他养的猪长得肥、长得快,干校计划外的肉食补充都来自这里。他干活认真,每天担挑饲料七八趟,还在猪圈周围种了几十棵树,表现突出,得到校部表扬。沃渣回北京不久于1974年逝世,享年69岁。
金人(1910-1971),著名翻译家。河北南宫人。原名张少岩,后改名张君悌,曾用名田风等。早年曾在上海私立培成女中任教,受鲁迅影响,开始文学创作,写过小说和杂文。1934年后专门从事翻译工作,1937年初由东北逃亡到上海,翻译了肖洛霍夫的名著《静静的顿河》,后来多次再版。1942年到苏北抗日根据地任行政公署司法处处长。1946年任东北司法部秘书处处长。建国后仍致力于文学翻译,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一生翻译苏联文学数十部,被誉为当代中国苏联文学首席翻译家。
金人先生抱重病来到丹江口“五七”干校,身体状况不好,后住进均县人民医院,于1971年8月13日逝世,终年61岁。同批学员王利器、袁涌进、陈杏圆办理他的丧事。
单士元(1907-1998),著名古建筑、历史档案、古文物学家。1907年12月生于北京,1924年12月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转入清室善后委员会,参加清皇宫物品清点工作,自此在北京故宫工作74年,终生投入保护、研究紫禁城工作。1927年在故宫博物院文献部工作,1963年任副院长,1984年任故宫博物院顾问。历任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建研室主任,建筑史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史学会顾问,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单士元先生曾两次来丹江口市,对当地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大贡献。1969年至1974年在文化部丹江口“五七”口干校;1993年5月单士元偕同郑孝燮、罗哲文、刘毅等6人考察组来丹江口市,对武当山古建筑群进行实地考察、评估。考察期间,单老对文物工作的严谨作风深深感动了当地文物工作者。在察看玉虚宫时,单老指点如何鉴别明代建筑的特征,指出明代建筑的须弥座雕刻有悬起的足纹。当察看珍宝馆时,人们发现单老没有拿手杖,当问他怎么没拿手杖时,他回答说:“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凡是要看馆藏文物不穿有口袋的衣服,不带任何东西进入,若不小心损坏了文物怎么办?”并告诫身边的人,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文物。当他看到文物库房里建文元年的金龙、玉璧、石简三件文物时,说:“这是武当山镇山之宝,但是放在别处,它的价值就会打折扣。”
1998年5月25日上午10时50分,单士元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郑尔康(出生年月不详),著名作家、编辑家、进步文化活动家。其父郑振铎1958年因飞机失事而突然逝世,留下大量文稿需整理出版。郑尔康主要是整理选编父亲的遗稿。他1969年至1974年在文化部丹江口“五七”干校期间有40多岁,经常陪着一些老学究到文化馆看报看书。曾向文化馆人员谈及父亲的逝世,还披露过1920年8月郑振铎首译《国际歌》的事情。他选编郑振铎的作品有《中国文学史(上、下)》、《档案与史学》,辑录《郑振铎全集》l-20卷,著有《震撼的一瞬》等。
赵少侯(1899-1978),著名翻译家,满族。浙江杭州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中法大学教员兼文艺科主任,北京大学法文系讲师,中国公学大学部、劳动大学教授,山东大学教授,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授、秘书,河北师范专科学校校长,新民会河北省总会事务部长,北京市公安总局外侨管理科干部,出版总署编译局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一生翻译世界名著上百部。他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1934年前后与洪深、闻一多、王统照、臧克家、吴伯萧等13人在青岛山东大学相聚,开展文学活动。1935年老舍开办《避暑录语》,邀请赵少侯加盟。赵少侯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译作,尤其在50年代成果最为丰硕。他的译作除了一些长篇小说和莫里哀的剧本之外,以莫泊桑、法郎士和都德等的短篇小说居多,其中被称为“短篇小说王”的莫泊桑最多,基本上都是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品。200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出版了赵少侯翻译的法国作品《莫泊桑短篇小说》。
1969年至1974年,赵少侯曾到文化部丹江口“五七”干校居住生活过一段时间。
袁涌进(1908-1996),著名图书馆学专家。1908年12月18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少年在家乡读书时,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既是同班同学,又是毕生挚友。1931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同年被分配到中央图书馆,曾任该馆编目室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兼职教授。建国后在北京图书馆工作,是我国图书馆学界的老前辈。
他的主要著作有《回忆三十年代的北京图书馆》、《中国图书的检索工具》、《现代中国作家笔名录》。主编《中国科学院图书分类法》、《中小型图书馆分类法》、《少儿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图书馆组成要素》等等。
袁涌进在文化部丹江口“五七”干校时间最长,是解散干校时最后一位离开的专家,他对丹江口市情有独钟,对丹江口市图书馆的创立发挥了重要作用。1971年金人在均县逝世,他同原中国儿童福利剧院院长陈杏圆办理金人丧事。1973年当政治上有所松动时,袁先生就开始辅导当时的均县文化馆图书室,并同图书管理员刘永愉建立了深厚的师徒之情。
1974年底,单位和家属多次催促他回北京,袁先生还迟迟不愿离去,他成了最晚一个离开均县干校的。1996年10月中旬,刘永愉专程去看望袁先生、程养之等,他告诉刘说:“北京图书馆建成开馆了,规模很大,你一定要去看看。”1996年12月13日,袁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袁牧之(1909-1978),著名电影导演。新中国第一任电影局局长,浙江宁波人。原名袁家莱。早年参加洪深组织的戏剧协社。1930年投身左翼戏剧运动,1934进入电通影片公司,创作《桃李劫》并饰演陶建平,后又主演《风云儿女》,自编自导《都市风光》。1935年进入明星影片公司二厂,1936年主演《生死同心》,次年导演《马路天使》。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保卫卢沟桥》导演委员会委员,后到汉口参加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工作,1938年主演《八百壮士》。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到苏联考察学习。1946年回国后,对“满影”执行接管。同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1949年到北平,任中央电影局局长。建国后,任文化部电影局局长,曾当选为全国第一届人代会代表,第一届中国影协副主席。1978年1月30日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