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9800000004

第4章 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3)

鲁迅在童年时,读书带有很大程度的被动性,直到在三味书屋期间,读了《西游记》后,他才对书发生了真正的兴趣,读起书来便十分认真了。《西游记》里有许多绣像,鲁迅十分喜欢,他便用“荆川纸蒙在绣像上,将其一一描摹下来,订成厚厚一大本。这些影写图像的经历,在鲁迅的记忆中是那样深刻,以至在很久以后回忆起时,还充满了向往之情。他说:“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做‘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

鲁迅不仅广泛涉猎了美术专册和书籍中的插图,而且对当时绍兴城里的印书画的工坊也有兴趣:“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时期,经常到绍兴城里的木刻作坊、印纸坊去看木刻印书画和雕版工艺,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直到晚年在与木刻青年通信时,还曾提起过这些事。记得他童年时看到雕工所用的雕刀的形状,提出来供木刻青年自制木刻刀时作参考。除了搜集插图书和画谱,鲁迅在青年时就开始搜集拓片,当时主要是搜集在浙江出土很多的六朝古砖拓片,后来编成了一部砖文拓片集——《俟堂专文杂集》,这部书在鲁迅先生生前一直没有机会付梓,直到一九六〇年才影印出版。

经历就是财富。鲁迅少时接触中国传统美术的经历,对鲁迅而言,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一是培养了鲁迅对美术的爱好。鲁迅一生对美术怀有由衷的喜爱。他不仅喜欢中国古代美术,而且后来又爱上了西方版画;他不仅一生都在搜求中西美术书籍,而且后来尤其是在晚年,致力于提倡中国现代木刻运动,热心培养美术青年,为中国现代木刻的振兴与发展做出了令后世景仰的伟大贡献。二是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培养了对艺术的审美鉴赏力,为自己的美术实践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他在理论上把握美术的特质提供了感性材料,也为他倡导美育提供了认识根据。在他少时所搜藏的画册中,有些是讲国画技法的书,如《芥子园画传》就是一部很全面的画谱;再如《海仙画谱》是日本人小田海仙编的一部中国人物画法,此书又称《十八描法》,内容只有十八图,但是“用了各种衣褶的描法如柳叶描枣核描等,画出了“状如罗汉的若干模型来。影写画谱,长年积累,也使鲁迅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因此他不仅有十分高明的鉴赏力,而且能够自己作画,他的著作中的插图封面有些就出自鲁迅自己之手,如在广州编《朝花夕拾》写后记时,插图就是自己画的,《呐喊》第二版的封面,也是鲁迅自行设计的。在对美术的特质及其功用的理解上,鲁迅有相当精辟的见解。这些见解,决非无本之木,来自虚无的玄思,而显然与他少时接受美术熏陶有重要渊源。一九一三年二月,鲁迅写了《拟播美术意见书》一文,他以简明扼要的语言阐明了美术创作从生活到创作的规律,指出了美术的特质及其在人生中的作用。他说:盖凡有人类,能具二性:一曰受,一曰作。受者譬如曙日出海,瑶草作华,若非白痴,莫不领会感动;既有领会感动,则一二才士,能使再现,以成新品,是谓之作。故作者出于思,倘其无思,即无美术。然所见天物,非必圆满,华或槁谢,林或荒秽,再现之际,当加改造,俾其得宜,是曰美化,倘其无是,亦非美术。故美术者,有三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理,三曰美化。缘美术必有此三要素,故与他物之界域极严。

这是讲美术从生活到创作的构思过程,下面讲的则是美术的认识、美育等功用。他指出: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惟,故亦即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转移。此诸品物,长留人世,故虽武功文教,与时间同其灰灭,而赖有美术为之保存,俾在方来,有所考见。

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物质文明,日益曼衍,人情因亦日趣于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安。

鲁迅对美术的认识是深刻的。美术的反映生活、表现民族思维和精神的特点,通过美术去把握时代精神的变迁,都得到了明确的阐述;美术与道德情操的关系,美术对陶冶人之性情的作用,美术在精神人格培养及惩恶扬善,荡污秽树高洁的精神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助益,其效应也是独树一帜的。这里,可以明显看到鲁迅把美术与改良国民性联系在一起的思想,也清楚地表明鲁迅追求艺术为人生的理论取向。三是通过美术作品把握中国文化的特点,了解中国历史和思想的指向,是鲁迅浸润在传统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收获,也是他获取认识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如他对《山海经》中的“刑天(又作形天)舞干戚的认识。在《坟·春末闲谈》一文中,他说道:“《山海经》上就记载着一种名叫‘刑天的怪物。他没有了能想的头,却还活着,‘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这一点想得很周到,否则他怎么看,怎么吃呢,——实在是很值得奉为师法的。假使我们的国民都能这样,阔人又何等安全快乐?但他又‘执干戚而舞,则似乎还是死也不肯安分,和我那专为阔人图便利而设的理想的好国民又不同。陶潜先生又有诗道:‘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连这位貌似旷达的老隐士也这么说,可见无头也会仍有猛志,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这段话有丰富的意义。鲁迅从他少时所看到的图像中悟出了深刻的内容:历代统治者包括鲁迅所说的“阔人,都希望民众没有思想,没有头脑;然而民众及被统治者又不会绝对顺从,总会有不平有反抗,就像刑天一样,没有头了,还是要拿着盾牌操着大斧为自己的生存反抗斗争。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两种特性的象征。压抑人的思想和终会起来反抗,是中国封建时代统治文化和民众思想的特性。统治者利用各种手段培养驯良的臣民,从整体上也做到了;可驯良的百姓在忍无可忍之际,臣民们在走投无路之时,也会奋起一击,铤而走险,显示出为生存抗争的猛志来,并非驯服到死的。鲁迅在回忆他看《二十四孝图》之后,从朴素的心灵出发,认识到了孝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实际情形。他说:“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的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的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那时的鲁迅,少不更事,谈不上有后来那样的思想穿透力,但他从直觉上意识到做那样的“孝子,实在很难,对有的孝子的行为他朦胧地觉得不合情理,表示不解以至反感。然而,正是童时留下的这些印象和刺激,使他长大后去进一步思考,终于认识到了古代“孝子中的荒唐和虚伪的一面;正是这种儿时的经验,为他后来从本质上把握中国道德伦理的实质,认识中国人的意识和价值取向,打下了感性认识基础。四是为鲁迅后来搜集中国美术作品、编印中国美术作品作了艺术和思想的准备。鲁迅一生都没放弃对中国美术作品的搜集,收藏了大量中国美术作品。为了使一些珍贵的作品得以流传,他和别人一起,印行了《北平笺谱》和《十竹斋笺谱》。一方面是为了传播和继承优秀的美术遗产,一方面自然是让人们通过作品去了解民族的精神及其文化面貌,再则就是在继承传统精华和吸收“外国的良规的基础上,“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另辟一境界,创造出现代的美术作品。这正是鲁迅的伟大之处。不过,伟大不是从天而降的,乃是他从童年时开始的艺术经验积累的结晶。在这个意义上讲,童年时开始的与中国传统美术书籍的接触与对话,确实是鲁迅博大精深思想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他认识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他培养伟大人格的一块沃土。

正统之外

自中国先秦圣贤成为至尊之后,他们的书以及由他们编定的书便成了“经书;科举制度诞生后,经书也就成了通向仕途走入官府大门的通行证。于是,皓首穷经,亟亟于科举之路,就成为一切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希望所在,成为一切读书人耀祖光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惟一道路;自然,经书就成为启蒙和学识的必读教本。鲁迅出生时,虽然新学已开始传播,但正统仍占主导,似更变本加厉。所以,少时的鲁迅,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在经书丛中不断出入,从而获得了必要的经学基础和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的训练。一九三五年四月,在一篇用日文写成的文章中,他回忆了那时的读经情形:“我出世的时候是清朝的末年,孔夫子已经有了‘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一个阔得可怕的头衔,不消说,正是圣道支配了全国的时代。政府对于读书的人们,使读一定的书,即四书和五经;使遵守一定的注释;使写一定的文章,即所谓‘八股文;并且使发一定的议论。在社会和家长的要求下,鲁迅读完了《四书》、《五经》,且还读了其他圣贤的经典。值得庆幸的是,鲁迅的祖父虽一生热心功名,但其思想尤其是对读书的态度是较为开明的。他认为,经书自然是要读的,这是出仕的根基;不过,经书之外也应涉猎。于是从七八岁开始,鲁迅就在祖父的指点下,读了《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后来在舅父家避难时,认识了一位“友舅舅,这位姓秦的“友舅舅从世俗的观点看,有些不务正业,但人很风趣,且性喜小说,几乎拥有那时所有的说部书。鲁迅除了和友舅舅有时闲谈外,多数时是借小说读。周作人讲:“总之他在那里读了许多小说,这便于增加知识之外,也打下了后日《中国小说史》的基础。鲁迅家中的两箱藏书,多数是经史及举业用的正经书,不过也有一些小说,如《聊斋志异》、《夜谈随录》、《三国演义》、《绿野仙踪》、《天雨花》、《义妖传》等。这些书,鲁迅都曾一一读过。

鲁迅的祖父对诗词亦十分看重。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的一张鲁迅祖父给鲁迅弟兄几个安排的读诗顺序,是十分有意义的,对了解鲁迅的读书生活很有价值:初学先诵白居易诗,取其明白易晓,味淡而永。再诵陆游诗,志高词壮,且多越事。再诵苏诗,笔力雄健,辞足达意。再诵李白诗,思致清逸,如杜之艰深,韩之奇崛,不能学亦不必学也。

在祖父的安排指点的影响下,鲁迅读了《诗经》、《楚辞》,比较集中地读了陶渊明、李白、李贺、李商隐、温庭筠、苏轼、陆游、黄庭坚等人的诗。这些诗人,其中一些人对鲁迅产生了较大影响,只要认真研究鲁迅的文学成就及人格结构,就不难发现鲁迅与他们之间的某种联系,特别是屈原、陶渊明、李贺、陆游等人给予他的影响是明显的。

真正使鲁迅一生都感兴趣且对他的思想发生重大影响的是正统以外的野史和子部杂家的笔记。周作人指出:“鲁迅对于古来文化有一个特别的看法,凡是‘正宗或‘正统的东西,他都不看重,却是另外去找出有价值的作品来看。“他读‘正经书——准备考八股出题目用的四书五经读得很快,可是因为有反感,不曾发生什么影响;“他对于唐朝的‘韩文公韩愈和宋朝的‘宋文公宋熹这两个大人物,丝毫不感受影响;“他爱《楚辞》里的屈原诸作,其次是嵇康和陶渊明,六朝人的文章,唐朝传奇文,唐宋八大家不值得一看,‘桐城派’更不必提了;“正史方面有一部明刊十八史,虽读过但并没下死功夫,主要是“以备查考。这就是鲁迅读书的志趣,也是他深厚的国学基础的重要的获取之源。所以,他“寻求知识,他自己买书借书,差不多专从正宗学者们所排斥为‘杂览的部门下手,方法很特别,功效也是特别的。正是从正统文人不屑一顾的“左道旁门中,鲁迅获得了思想的深度与广度,正是从正统经史子等书与野史笔记的综合与对比中,他认识到了历史的真相,抓住了文化的精髓,看出了别人所看不到的事物的本质。鲁迅之所以比同时代人来得深刻,思想的穿透力强,与他读书的选择显然关系甚大。周作人讲:“他不看孔孟而看佛老,可是并不去附和道家者流,而佩服非圣无法的嵇康,也不相信禅宗,却岔开去涉猎《弘明集》,结果觉得有道理的还是范缜的《神灭论》,这从王充脱出,自然也更说得好,差不多在中国‘文化遗产中已经找着了唯物论的祖宗了。他不看正史而看野史,从《谈荟》知道列代武人之吃人肉,从《窃愤录》知道金人之凶暴,从《鸡肋编》知道往临安行在去的山东义民以人脯为干粮,从《明季稗史汇编》知道张献忠和清兵的残杀,……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的无道,正史上也不能讳言,但鲁迅更从《皇朝典故》的另一本《立斋闲录》中看到别的记录,引起极大义愤。就是这些正统外的书,为鲁迅提供了思想成熟的土壤,也为他形成“礼教吃人的思想提供了历史材料。他后来自述了在三味书屋期间读“杂览书的情形:“那时我还是满洲治下的一个拖着辫子的十四五岁的少年,但已经看过张献忠怎样屠杀蜀人的《蜀碧》,痛恨这‘流贼的凶残。后来又偶然在破书堆里发见了一本不全的《立斋闲录》,还是明抄本,我就在那书上看见了永乐的上谕,于是我的憎恨就移到永乐身上去了。就一些亲友的回忆看,鲁迅除了上面提到的外,还看过《明史记事本末》、《安龙逸史》、《酉阳杂俎》、《容斋随笔》、《辍耕录》、《池北偶谈》、《六朝事迹类编》、《二酉堂丛书》、《金石存》、《徐霞客游记》等。至于成人后,在从事工作、教书、写作之余,看过的就难以计数了,这从一部《鲁迅全集》里所涉及到的中国古代史实、文人轶事、文坛掌故等内容的丰富和广博,就可认识鲁迅在这方面的功夫非常人所能及。

师从太炎先生

鲁迅在走出家乡到外地后,乃至又走出国门之前,就已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对经学、史学、文学书籍的广泛阅读,为后来的发展,为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积聚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后来他到了日本,阅读兴趣逐渐转向西学,然而,由于与当时在日本的章太炎先生的结识,有机会成为先生的门徒,这就是师从太炎先生学“小学,即传统的文字、训诂、音韵之学。

章太炎,原名炳麟,字枚叔(一作梅叔),浙江余杭人,生于1869年,逝世于1936年,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也是著名的学者、国学大师。

同类推荐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
  •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2013年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享年87岁,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她不仅领导了英国,更拯救了英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撒切尔是一名伟大的人物,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热门推荐
  • 若不曾见过你

    若不曾见过你

    二十二岁的夏悠草是个谜般的女孩,有着清秀出尘的外表,有着令人意外的行为,还有个身有残疾的男友。秦炎柏从警校毕业回家,被这个总也看不透的女孩所吸引。但走得越近,却发现事情越脱离自己的想象。外界的种种似乎都在告诉他,这是个危险的女孩。她做过牢,在夜总会打工,甚至还有盗窃嫌疑。卧室里的带血的麻绳,额头上的疤痕,似乎都越来越清晰地证实了他不愿相信的事实。他们原本应该是两条毫无交集的平行线,却因为霎那的悸动羁绊了心灵。为了她,他愿意抛开一切执着前行。当真相公诸于世时,她已经奄奄一息。如果不曾见过你,或许我将永远被困在这里。
  • 至此终年

    至此终年

    如果你遇到一个老师,曾是个外科医生。十三岁那年,他和你的母亲在同一间医院被抢救,却意外地,在六七年后,听不见声音,上不了手术台,拿起书,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大学老师。如果,他和你一样,有个遗弃自己的母亲,不能说出口的父亲。如果,他是因为一场举国的救死扶伤,损失了该有的健康。如果,他爱你。你会舍得,不爱他吗?——得顾平生,平生已无憾。
  • 霸皇的专宠

    霸皇的专宠

    他,帝都皇朝八王爷,用一切的坏得词语来描绘他都不为过,变态,恶棍,魔鬼.他视女人为玩物,视生命为贱草,目中毫无一切。我,名叫平凡,人如其名,平凡如沙粒。大学四年专修心理学,喜好研究一切病态的事物。被隔离了人群,成为了异类。一个前世的召唤,让我的平凡变得不再平凡。“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专人心理大夫!官居五品!”“是!”“.”“求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已经给你了!”“你说过,不会放弃我的?”“可我也说过,一旦被列入黑名单的人,就是在浪费我的时间!”888888888888888888888声明,本文不是NP.哈哈.乐乐不喜欢NP.推荐:紫树叶子---<妖王暴后>紫树叶子---<总裁的正牌情人>野人乙---《绝代妖娆》http://m.pgsk.com/info/m.pgsk.com惟兮---《离婚以后》
  • 小子,我是你妈

    小子,我是你妈

    倒霉了二十二年,终于幸运了一回.人生多了二十年的青春?乐啊......还能更加变得美美的.喜啊......可是二十年后呢?不能象现在一样潦倒了.要培养个全才的儿子来养我.IQ要达到250.恩,这个可以.可是这个男孩子好丑啊......将来老婆都成了问题了.算了,再为他收留一个小美女.将来好个他俩配对对.可是...可是...怎麽越来越不对了呢?是他和她,不是他和我啦......不要,我这麽美.......虽然他很有钱啦......8888推荐好友的同类作品.大家可以去看看.不予:<这个奶爸有点酷>http://m.pgsk.com?info/m.pgsk.com紫树叶子:<包养老婆>伊图草希:《『禁』爱》野人乙:<我的天王老公>海源蒙儿:<爱我,请将我禁锢>殷紫[狼爱上羊]冰冰七月:<暴君,邪妃>99999999999999999999999QQ群:54410779(空)24646525(快满)51567756(满)88888888888888888888888欢迎大家来踩新坑<爱奴>带点伤感,带点搞笑.谢谢.
  • 挽红楼之玉亦狂

    挽红楼之玉亦狂

    颜如姣花,魂为仙株。气比幽兰,骨似冰雪。她是集天地眷顾于一身的傲骨奇葩。千秋华彩,比之黯然失色。再生续梦,泪尽还情。傲骨藐世,爱恨凭心。她是离恨天外一缕缠绵不断的痴魂。万代情史,至此悄然终结。孤标傲世白花首。天下灵秀第一人。红楼一叹,叹那香消玉殒的绝世倩影。重回是处,改这撼动众生的千年悲歌。…广告区(可略过…【挺起胸膛吼一句:做亲妈还是做后妈,就看大家了!弱弱地说一句:其实就是票票,收藏那点事儿,嘿嘿…】…红楼群:59283575(敲门砖:说出本文第八十九回的题目)把那些耗费我大把大把青春的旧文用金丝托盘捧出来:《挽红楼之黛玉绝爱》地址:写得最累的红楼文,字斟句酌,努力贴近原文人物,自我感觉还不错。《帝妃轻绝》地址:落花最用心的文,男女主角一同穿越,乱世残酷,坚定不移的感情能不能走到最后?《莲花祭》地址:第一次网络写文,也是被人砸了七十二个鸡蛋的文文,我对它都重新勾起了阅读的好奇心。——★★★★★—【推荐:脂砚斋出品的精彩美文】—★★★★★——《一梦潇湘冷清秋》瑾瑜地址:《挽红楼之玉亦狂》落花楼主地址:《穿越红楼之黛倾天下》雁无痕地址:《红楼尘梦》林梦儿地址:《红楼寻梦之情满潇湘》沧海明珠地址:《红楼之禛心俜玉》梅灵地址:《颠覆经典之黛玉传奇》君幻凤地址:——★★★★★—【脂砚斋出品·绝不抄袭·绝对完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岸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决定一生的10堂情商课

    决定一生的10堂情商课

    积极向上的心态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决定未来的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更重要是心态。心态好,人生更美好。心态是决定命运的真正主人,它能够从里到外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积极的心态让人能够积极进取,创造成功;消极的心态却让人消极悲观,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
  • 为什么总是伤害最亲的人

    为什么总是伤害最亲的人

    我们可以对一个陌生人面带微笑,我们可以向一个路人伸出援手,为什么我们总是毫不留情地去伤害我们最亲的人?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自己最反叛的一面展现给最爱我们的人?不要再为伤害亲人找借口,不要让亲情变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努力不去伤害最亲的人,才会更加幸福。
  • 左邻右舍

    左邻右舍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